病请描述: 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谈到HPV感染,人们最常联想到的是尖锐湿疣。其实,HPV感染很常见,临床症状也多样。本文简单叙述了HPV感染的症状、治疗和预防。 关于HPV感染的基本共识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极为常见。有调查显示,1/4的美国人有或有过HPV感染。 HPV通过皮肤与皮肤的直接接触或其他亲密接触而传染,多数可以自行消退。仅少数类型的毒株,也就是所谓的高危型HPV,可引起宫颈癌或皮肤癌。 目前尚无治愈HPV的特效药物,但可以通过物理或免疫方法清除疣体。多数HPV感染有自限性,即不治疗也可痊愈。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了预防常见HPV类型感染的疫苗。 生殖器HPV感染后,需要采取安全性行为方式,防止传染他人。同时,也需要常规随访检查,定期筛查宫颈癌或外阴皮肤癌变。 HPV类型 HPV有上百种类型,下表中列出了目前常见的或可检测的一些类型。 HPV感染的症状 HPV感染的最常见症状就是疣,即皮肤赘生物。一部分人可表现为生殖器疣。 疣的形态多样,可呈扁平丘疹、丝状突起、或菜花样斑块。疣体多无疼痛或其它不适,偶有局部瘙痒。 HPV感染,人们常常想到生殖器疣,即尖锐湿疣。女性生殖器疣多累及阴唇,但也可出现在阴道内或宫颈。男性生殖器疣则多累及阴茎和阴囊。但男性和女性生殖器疣均可累及肛门及其周围。 其实,HPV感染更多的是以下表现: 寻常疣: 表现为粗糙隆起的斑块,常见于手背、手指和肘部,可引起局部疼痛,有时易出血。 扁平疣: 表现为褐色或深色扁平丘疹,常见于面部和手背,但可累及其它任何部位,无自觉症状。 跖疣:表现为足跖部位硬的颗粒状斑块,可引起疼痛不适。 口咽部乳头瘤:出现在舌、颊及口腔其它部位粘膜表面的疣体,形态和大小各异,常无自觉不适。 多数情况下,HPV感染不出现症状,可以自行清除。但部分HPV类型,主要是HPV-16和HPV-18,可引起癌前期宫颈病变或宫颈癌。取决于个体的免疫状况,高危型HPV致癌过程要经过5—20年时间。宫颈癌往往无症状,发现时多已经是晚期。 晚期宫颈癌的症状包括: 不规则出血、月经期间隔出血或性交后阴道出血 腿疼、背疼或盆腔疼痛 阴道痛 白带异臭 体重下降 食欲不振 疲乏 单腿浮肿 除了宫颈,高危型HPV还可引起人体其它部位的癌症,这些部位包括: 阴唇 阴道 阴茎 肛门 口腔 咽喉 HPV感染的治疗 由于没有治愈HPV感染的办法,目前的治疗方法针对的是HPV感染后出现的症状或引起的病变。 多数疣可自行消退,但人们一般不愿意被动等待,故可接受下列治疗方法: 局部外用药膏或溶液:鬼臼毒素酊、斑蝥素乳膏去疣体;咪喹莫特乳膏去除疣体和减少复发 冷冻去除疣体 激光去疣体 外科手术切除 光动力治疗 治疗方法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疣体大小、数量和部位等诸多因素。 如果发现宫颈、阴茎或其它身体部位,有癌前期或癌细胞病变,需去除病变组织,可采取下列治疗方法: 冷冻疗法 外科锥形切除术 环形电刀切除术 光动力治疗 生殖器HPV感染的预防 安全性行为和疫苗有助于防止HPV感染。 安全性行为 安全性行为可有效防止HPV传播。人可以感染多种类型的HPV病毒,安全性行为可防止已有HPV感染者重复感染HPV其它类型。 安全性行为保护措施,包括性交全程使用男用安全套,或口腔橡皮障或阻隔膜。 HPV疫苗接种 目前已经有多种HPV疫苗上市,可以选择使用。 Gardasil 9 (9价加卫苗):一种九价疫苗,既可预防HPV-6,11,16,18这4种最常见HPV类型的感染,也可预防HPV-31,33,45,52,58等另外5种HPV类型的感染。 Gardasil 4 (佳达修):一种四价疫苗,针对HPV-6,11,16,18这4种最常见HPV类型。 Cervarix(希瑞适):一种二价疫苗,针对HPV-16,18这两种高危型HPV感染。 HPV疫苗接种时,在6个月内连续接种3次。为达到良好效果,必须完成全部3次疫苗接种。年龄不满15岁的儿童接种疫苗时,仅需在6至12个月内接受两次疫苗接种。 虽然推荐儿童,无论男女,在11岁左右接种HPV疫苗,但对于成人而言,在45岁之前均可接种。
赖伟红 2025-01-09阅读量2.8万
病请描述: 男人一生不易,在外装傻子,在家装孙子。童年败给卷子,青年败给票子,中年败给孩子,老年败给身子。 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们的倚仗和依托,肩上背负着期望和责任。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壮、永久不衰,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许多男人在外努力拼搏时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往往选择“硬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7亿男性中,男科疾病的整体发病率为51%。这意味着至少有3.61亿中国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男科疾病。另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缺乏认识以及一些“重男轻女”的疾病都影响着男性健康,相比女性,男性的平均寿命缩短3~6年。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男”题 (1) 3~5岁:先天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隐睾症、尿道上裂或下裂、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如:隐匿性阴茎) 等。 ① 先天性隐睾症是指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 ② 尿道上裂或下裂是一种尿道背侧融合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尿道外口畸形,男性多表现在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背侧。 ③ 隐匿性阴茎也称埋藏式短小阴茎,是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其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凸出外面的只有尖尖的小包皮。 (2) 6~12岁: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覆盖阴茎头,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茎则是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而导致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的情况。 大部分男孩在婴幼儿时期包皮相对较长,但长到2、3岁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男孩的包皮可以自动露出来了,到5、6岁G头还不能露出来的比较少,如果男孩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包茎问容易诱发包皮龟头炎,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3) 12~18岁:青春期生理问题 ① 性腺发育异常。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听力下降、全身骨骼畸形、主动脉缩窄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成年后没有生育能力。 ② 睾丸、附睾及精索方面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睾丸损伤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如果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导致不育。 ③ 手[shou]淫。青春期是性启蒙和发育阶段,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性欲,这时男士可能会出现手[shou]淫习惯,但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如果不注意卫生,以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节制,将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性心理问题、功能障碍,甚至生育困难。 (4) 20~39岁:前列腺炎和男性不育 ① 前列腺炎是一个常见的男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饮酒、久坐、熬夜、饮食辛辣、不洁性生活等。尿频、尿急、尿痛、骨盆区域胀痛和隐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夫妻和谐生活和日常工作。 ②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女方有受孕能力,由男方原因导致女方不能怀孕。其中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 (如: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症),也可能是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影响等。 (5) 40岁~59岁:勃起功能障碍和更年期 ① 勃起功能障碍(ED)。数据显示,40岁后52%的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ED)即“阳痿”,也叫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病程3个月以上。ED不仅影响患者及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 ②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一般50岁左右,这是男性由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此时男性体内雄性激素机能逐渐衰退,尤其睾酮分泌减少,生化环境、心理状态变化由盛至衰。症状表现为:体力下降、情绪不稳、易疲乏、性欲减退、长大肚腩等。 (6) 60岁: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 男性过了60岁步入老年期,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会逐步升高,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夜尿多,以及排尿淋漓、尿线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尿潴留、反复感染、肾积水、肾衰等,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易诱发其他疾病,应警惕其向前列腺癌变发展。 注意!这六种疾病“重男轻女” 1. 心血管疾病:“三高”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建议20岁后每5年查一次胆固醇,若异常首先要戒烟,其次每天增加至少半小时活动量,并且多吃果蔬。 2. 肝癌:男性十大癌症首位,肝癌症状不明显,很难自我察觉,只能靠筛检。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3. 肺癌:当有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再去看医生,可能已经晩了。不抽烟能把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90%,还会降低妻子患肺癌的几率。 4. 痛风:暴饮暴食甚至暍酒,极易诱发痛风。防痛风,应少吃动物内脏,不酗酒 (痛风套餐=海鲜+喝酒)。 5. 前列腺疾病:多吃红色蔬果,如西红柿、红肉葡萄柚等,富含的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喝茶,也能保护前列腺。 6. 糖尿病:血糖过高会伤害心脏、眼睛、神经和肾脏,拖垮男人。肥胖加上腰围大是糖尿病的温床,运动加健康饮食,是预防之道。 温馨提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守护男性健康,预防男科疾病要趁早!广大男性朋友们,无论你是20岁朝气十足的青春小伙,还是40岁年轻力壮的中年大叔,都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当遇到男性健康问题时,切勿“硬抗”或讳疾忌医、讳莫如深,应及时寻医问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享受幸福人生!
南昌市生殖医院 2024-10-25阅读量2470
病请描述: 男人一生不易,在外装傻子,在家装孙子。童年败给卷子,青年败给票子,中年败给孩子,老年败给身子。 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们的倚仗和依托,肩上背负着期望和责任。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壮、永久不衰,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许多男人在外努力拼搏时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往往选择“硬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7亿男性中,男科疾病的整体发病率为51%。这意味着至少有3.61亿中国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男科疾病。另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缺乏认识以及一些“重男轻女”的疾病都影响着男性健康,相比女性,男性的平均寿命缩短3~6年。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男”题 (1) 3~5岁:先天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隐睾症、尿道上裂或下裂、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如:隐匿性阴茎) 等。 ① 先天性隐睾症是指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 ② 尿道上裂或下裂是一种尿道背侧融合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尿道外口畸形,男性多表现在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背侧。 ③ 隐匿性阴茎也称埋藏式短小阴茎,是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其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凸出外面的只有尖尖的小包皮。 (2) 6~12岁: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覆盖阴茎头,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茎则是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而导致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的情况。 大部分男孩在婴幼儿时期包皮相对较长,但长到2、3岁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男孩的包皮可以自动露出来了,到5、6岁G头还不能露出来的比较少,如果男孩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包茎问容易诱发包皮龟头炎,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3) 12~18岁:青春期生理问题 ① 性腺发育异常。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听力下降、全身骨骼畸形、主动脉缩窄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成年后没有生育能力。 ② 睾丸、附睾及精索方面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睾丸损伤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如果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导致不育。 ③ 手[shou]淫。青春期是性启蒙和发育阶段,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性欲,这时男士可能会出现手[shou]淫习惯,但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如果不注意卫生,以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节制,将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性心理问题、功能障碍,甚至生育困难。 (4) 20~39岁:前列腺炎和男性不育 ① 前列腺炎是一个常见的男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饮酒、久坐、熬夜、饮食辛辣、不洁性生活等。尿频、尿急、尿痛、骨盆区域胀痛和隐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夫妻和谐生活和日常工作。 ②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女方有受孕能力,由男方原因导致女方不能怀孕。其中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 (如: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症),也可能是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影响等。 (5) 40岁~59岁:勃起功能障碍和更年期 ① 勃起功能障碍(ED)。数据显示,40岁后52%的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ED)即“阳痿”,也叫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病程3个月以上。ED不仅影响患者及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 ②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一般50岁左右,这是男性由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此时男性体内雄性激素机能逐渐衰退,尤其睾酮分泌减少,生化环境、心理状态变化由盛至衰。症状表现为:体力下降、情绪不稳、易疲乏、性欲减退、长大肚腩等。 (6) 60岁: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 男性过了60岁步入老年期,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会逐步升高,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夜尿多,以及排尿淋漓、尿线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尿潴留、反复感染、肾积水、肾衰等,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易诱发其他疾病,应警惕其向前列腺癌变发展。 注意!这六种疾病“重男轻女” 1. 心血管疾病:“三高”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建议20岁后每5年查一次胆固醇,若异常首先要戒烟,其次每天增加至少半小时活动量,并且多吃果蔬。 2. 肝癌:男性十大癌症首位,肝癌症状不明显,很难自我察觉,只能靠筛检。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3. 肺癌:当有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再去看医生,可能已经晩了。不抽烟能把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90%,还会降低妻子患肺癌的几率。 4. 痛风:暴饮暴食甚至暍酒,极易诱发痛风。防痛风,应少吃动物内脏,不酗酒 (痛风套餐=海鲜+喝酒)。 5. 前列腺疾病:多吃红色蔬果,如西红柿、红肉葡萄柚等,富含的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喝茶,也能保护前列腺。 6. 糖尿病:血糖过高会伤害心脏、眼睛、神经和肾脏,拖垮男人。肥胖加上腰围大是糖尿病的温床,运动加健康饮食,是预防之道。 温馨提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守护男性健康,预防男科疾病要趁早!广大男性朋友们,无论你是20岁朝气十足的青春小伙,还是40岁年轻力壮的中年大叔,都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当遇到男性健康问题时,切勿“硬抗”或讳疾忌医、讳莫如深,应及时寻医问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享受幸福人生!
熊国保 2024-10-25阅读量2506
病请描述: 梅毒( 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死产、流产、早产和胎传梅毒。 【病因和发病机制】煮沸、干燥、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灭,是厌氧生物,离开人体不易存活。表面的黏多糖酶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TP对皮肤、主动脉、眼、胎盘、脐带等富含黏多糖的组织有较高的亲和力,可借助其黏多糖酶吸附到上述组织细胞表面,分解黏多糖造成组织血管塌陷、血供受阻,继而导致管腔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动脉周围炎,出现坏死、溃疡等病变。特异性抗体(即抗TP抗体)对机体无保护作用,在血清中可长期甚至终身存在。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损、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TP存在。其常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性接触传染:95%的患者通过性接触由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传染,未治疗患者在感染后1-2年内具有强传染性,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4年以上患者基本无传染性。 2.垂直传播:妊娠4个月后,TP可通过胎盘及路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可引起死产、流产、早产或胎传梅毒,其传染性随病期延长而逐渐减弱,未经治疗的一期、早期潜伏和晚期潜伏梅毒孕妇垂直传播的概率分别为70%~100%、40%、10%。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于头部、肩部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 3.其他途径:冷藏3天以内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传染性,输入此种血液可发生感染;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临床分型与分期】 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分为获得性(后天)梅毒和胎传(先天)梅毒;根据病程的不同又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临床表现】 (一)获得性梅毒 1.一期梅毒 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一般无全身症状。(1)硬下疳:由TP在侵入部位引起,好发于外生殖器(90%),男性多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及系带,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唇系带、会阴及宫颈,发生于生殖器外者少见,后者易被漏诊或误诊。典型的硬下疳初起为小红斑迅速发展为无痛性炎性丘疹数天内丘疹扩大形成硬结,表面发生坏死,形成单个直径为1~2cm、圆形或椭圆形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楚,周边水肿并隆起,基底呈肉红色,触之具有软骨样硬度,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内含大量的TP,传染性极强。未经治疗的硬下疳可持续3~4周或更长时间,治疗者在1~2周后消退,消退后遗留暗红色表浅性瘢痕或色素沉着。有些患者损害表现为生殖器黏膜糜烂或多发性溃疡,合并细菌感染时损害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疼痛。(2)硬化性淋巴结炎:发生于硬下疳出现1一2周后。常累及单侧腹股沟或患处附近淋巴结,受累淋巴结明显肿大,表面无红肿破溃,一般无疼痛、触痛,消退常需要数个月。淋巴结穿刺检查可见大量的TP。 2.二期梅毒 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TP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及系统性损害,称二期梅毒。常发生于硬下疳消退3~4周后(感染9~12周后),少数可与硬下疳同时出现。 (1)皮肤黏膜损害: 1)梅毒疹:皮损内含有大量TP,传染性强、不经治疗一般持续数周可自行消退。皮损通常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结节、脓疱或溃疡等,常以一种类型皮损为主,大多数泛发,不痒或轻微瘙痒。斑疹性梅毒疹表现为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疹,直径0.2~1cm,类似于病毒疹、玫瑰糠疹、麻疹猩红热样药疹或股癣等。丘疹性梅毒疹表现红色丘疹、斑丘疹,表面可脱屑或结痂,类似于皮炎、湿疹、扁平苔藓、银屑病等。表现为红色斑块或结节的梅毒疹常误诊为皮肤淋巴瘤。脓疱性梅毒疹多见于体质衰弱者表现为潮红基底上的脓疱,可伴发溃疡或瘢痕形成。掌跖部位梅毒疹表现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红色浸润性斑疹或斑丘疹,常有领烟样脱屑,不融合,具有一定特征性。 2)扁平湿疣:好发于肛周、外生殖器、会阴、腹股沟及股内侧等部位。损害表现为肉红色或粉红色扁平丘疹或斑块,表面糜烂湿润或轻度结痂(图29-2C),单个或多个,内含大量TP,传染性强。 3)梅毒性秀发:由TP侵犯毛囊造成玉发区血供不足所致。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脱发,虫蚀状头发稀疏,长短不齐,可累及长毛和短毛;秃发非永久性、及时治疗后毛发可以再生。 4)黏膜损害:多见于口腔,舌、咽、喉或生殖器黏膜。损害表现为一处或多处边界清楚的红斑、水肿、糜烂,表面可覆有灰白色膜状物。少数患者表现为外生殖器硬性水肿 (2)骨关节损害 P侵犯骨骼系统可引起骨膜炎、关节炎、骨炎、骨髓炎、腱鞘炎或滑囊炎。骨膜最常见,多发生在长骨,表现为骨膜轻度增厚、压痛明显且夜间加重;关节炎常见于肩、肘、膝、髋及踝等处,且多为对称性,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关节肿胀、压痛、酸痛,症状昼轻夜重。 (3)眼损害 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视神经炎、角膜炎、基质性角膜炎及葡萄膜炎,均可引起视力损害。 (4)神经损害 主要有无症状神经梅毒、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无症状神经梅毒仅有脑脊液异常;梅毒性脑膜炎可引起高颅内压症状、脑神经麻痹等;脑血管梅毒常与梅毒性脑膜炎并存,主要侵犯脑动脉造成管壁增厚、狭窄,导致血供不足。 (5)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发生率为50%~80%,表现为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6)内脏梅毒:此病变少见,可引起肝炎、胆管周围炎、肾病和胃肠道病变等。二期早发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经2~3个月可自行消退。患者免疫力降低可导致二期复发梅毒,皮损通常数目少,形态奇特。 3.三期梅毒 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过3~4年(最早2年,最晚20年),40%患者发生三期梅毒 (1)皮肤黏膜损害:主要结节性梅毒疹和梅毒性树胶肿,近关节结节少见。 1)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面、肩、背及四肢伸侧。皮损为直径0.2~1cm,呈簇集排列的铜红色浸润性结节,表面可脱屑或坏死溃疡,新旧皮损可此起彼伏,迁延数年,呈簇集状、环状、匐行奇异状分布或融合,无自觉症状。 2)梅毒性树胶肿:又称为梅毒瘤是三期梅毒的标志,也是破坏性最强的一种皮损。好发于小腿,少数发生于骨骼、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及内脏。小腿皮损初起常为单发的无痛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和发生溃疡,形成直径2-10cm的穿凿状溃疡,呈肾形或马蹄形,边界清楚,边缘锐利,溃疡面有黏稠树胶状分泌物,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黏膜损害也表现为坏死、溃疡,并在不同部位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如口腔黏膜损害导致发音及进食困难,眼部黏膜损害导致眼痛、视力障碍、阿-罗瞳孔甚至失明等)。 (2)骨梅毒:发生率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最常见的是长骨骨膜炎,表现为骨骼疼痛、骨膜增生,胫骨受累后形成佩刀胫:骨髓炎、骨炎及关节炎可导致病理性骨折、骨穿孔、关节畸形等 (3)眼梅毒:表现类似于二期梅毒眼损害 (4)心血管梅毒:发生率为10%,多在感染10~20年后发生。表现为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至、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主动脉瘤及心肌树胶肿等。 (5)神经梅毒:发生率为10%,在感染3~20年后发生。主要类型有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梅毒、实质型神经梅毒(脊髓痨、麻性痴呆)、脑(脊髓)膜血管型神经梅毒和树胶肿性神经梅毒等。 (二)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分为早期先天梅毒、晚期先天梅毒和先天潜伏梅毒,特点是不发生硬下疳,早期病变较后天性梅毒重,骼及感觉器官受累多而心血管受累少。 1、早期先天梅毒:患儿常早产,发育营养差、消瘦、脱水、皮肤松弛,貌似老人,哭声低弱嘶哑,躁动不安。 (1)皮肤黏膜损害:多在出生3周后出现,少数出生时即有,皮损与二期获得性梅毒相似。口周及肛周常形成皲裂,愈后遗留放射状瘢痕,具有特征性。 (2)梅毒性鼻炎: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发生。初期为鼻黏膜卡他症状,病情加剧后鼻黏膜可出现溃疡,排出血性黏稠分泌物,堵塞鼻孔造成呼吸、吸吮困难,严重者可导致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形成鞍鼻。 (3)骨梅毒:较常见,可表现为骨软骨炎、骨髓炎、骨膜炎及梅毒性指炎等,引起肢体疼痛、活动受限,状如肢体麻痹,称梅毒性假瘫。此外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肾病综合征、脑膜炎、血液系统损害等表现 2.晚期先天梅毒:一般5~8岁发病,13~14岁才相继出现多种表现,以角膜炎、骨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常见,心血管梅毒罕见 (1)皮肤黏膜梅毒:发病率低,以树胶肿多见,好发于硬腭、鼻中隔黏膜,可引起上腭、鼻中隔穿孔和鞍鼻。 (2)眼梅毒:约90%为基质性角膜炎,初起为明显的角膜周围炎,继之出现特征性弥漫性角膜浑浊反复发作可导致永久性病变,引起失明。 (3)骨梅毒:骨膜炎多见,可形成佩刀胫和 Clutton关节(较罕见,表现为双侧膝关节无痛性肿胀、轻度强直及关节腔积液)。 (4)神经梅毒/3~1/2患者发生无症状神经梅毒,常延至青春期发病,以脑神经损害为主,尤其是听神经、视神经损害,少数出现幼年麻痹性痴呆、幼年脊髓痨等。 (5)标志性损害:①哈饮森牙:门齿游离缘呈半月形缺损,表面宽基底窄,牙齿排列稀疏不齐;②桑葚齿:第一白齿较小,其牙尖较低,且向中偏斜,形如桑葚:③胸锁关节增厚:胸骨与锁骨连接处发生骨疣所致;④基质性角膜炎;⑤神经性耳聋: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先有眩晕,随之丧失听力。哈钦森牙、神经性耳聋和基质性角膜炎合称为哈钦森三联征。 (三)潜伏梅毒 凡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已消失,除梅毒血清学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称为潜伏梅毒,其发生与机体免疫力较强或治疗暂时抑制TP有关。病程在2年以内的为早期潜伏梅毒,病程>2年为晚期潜伏梅毒。
阳运忠 2024-10-12阅读量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