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颅神经疾病专家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今年58岁,三叉神经痛有5年了,刚开始只是左眼角的地方疼,好几天疼一次,我就没有在意,后来发现疼的地方慢慢往左脸、下颚疼,一天或两天就会疼一次,每次疼的时间1分钟以内,我就到医院去看,做了检查医生说是三叉神经痛,给我开了药,卡马西平,我就开始吃药,刚开始发现吃药能缓解疼,慢慢的吃药就不管用了,也去针灸过,没有效果,到现在风一吹,一碰就疼,严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就想问问有没有方法能治好?” 王景教授介绍:目前对于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其有效率70%,常见的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甲钴胺、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针灸或肉毒素,效果相对差一些;三叉神经痛半月结处理,包括射频毁损、球囊压迫,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可能会出现面部麻木的问题,易复发;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根治各种因血管压迫而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症状,现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标准术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保证患者三叉神经的完整的同时,解决血管压迫,真正的根治病痛,此术式是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提醒:明确诊断,才能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科普: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出现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而且是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有时也可达数分钟,甚至在说话、吃饭、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不小心触摸到面部某一区域,就有可能被诱发。这种疼痛的发作,尝尝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变得频繁、间歇期缩短和疼痛加剧。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基本上完全依赖于患者的病史,如前所述,疼痛的特征是:单侧、发作性、刀割样、电击样或撕裂样剧痛,皮肤触碰、咀嚼、刷牙、吹风或剃须等皮肤刺激可引发疼痛。与神经痛相比,神经性疼痛的特征是烧灼样疼痛伴麻木。 诊断三叉神经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常规检测内容 1、运动检查 主要检查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情况。因咀嚼肌群均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下,运动颞颌关节,参加咀嚼、言语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表情的表达。 2、感觉检查 颜面部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三叉神经感觉根粗大,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从半月神经节发出三个大而粗的干: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3、颅神经检查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均含有相应分支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MRI)检查 可帮助排除颅后窝、小脑脑桥角、海绵窦、Meckel腔等部位肿瘤性或血管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MRTA更能清晰地发现压迫神经的血管及血管性病变,及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和血管性病变之间的关系。为术前首先检查项目。 2、CT检查 CT可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脑部肿瘤、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症等,亦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等。另外,在CT高精度下精准定位病灶下,对三叉神经痛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王景 2025-02-08阅读量766
病请描述: 颅神经疾病专家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患有三叉神经痛已经五、六年了,发病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一次比一次严重,现在不敢刷牙、洗脸,碰一下嘴唇就像过电一样疼痛难忍,这种情况能否手术根治?” 王景教授介绍:对于三叉神经痛,初期治疗以药物为主,如药物治疗无效时,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可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是唯一针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该手术能够保留三叉神经的解剖完整,因此三叉神经的功能可以保留。由于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止痛效果明显、非破坏性、副损伤少、极低的复发率等优点,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方法: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基本上完全依赖于患者的病史,如前所述,疼痛的特征是:单侧、发作性、刀割样、电击样或撕裂样剧痛,皮肤触碰、咀嚼、刷牙、吹风或剃须等皮肤刺激可引发疼痛。与神经痛相比,神经性疼痛的特征是烧灼样疼痛伴麻木。 随着时间的推移,缓解期越来越短,而疼痛发作的时间却越来越长。当疼痛不能被触发时,往往已经进展到了难治期。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夜间出现疼痛。单纯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疼痛不多见。 三叉神经痛的根是如何支配的? 三叉神经痛是十二对颅神经之一,分为三支; 第一支:支配着眼睑以上的部位; 第二支(上颌支)支配嘴角与眼睑之间的部位; 第三支(下颌支)支配着嘴角以下的部位; 以第二支、第三支最为多见。 三叉神经周围支在根内的排列顺序是:下颌神经位于腹外侧面,眼神经位于背内侧面,上颌神经则位居于二者之间,根丝与根丝之间有着广泛的吻合支,但仍可明显地把感觉根丝区分为上述三个支。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根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除此之外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对三叉神经痛的康复有重要作用,三叉神经痛患者生活起居要领包括:三叉神经痛的注意事项有很多,不少患者在生活中由于对三叉神经痛的注意事项了解不够,在遇到一些类似的问题时采取了不恰当的措施,对本病的康复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叉神经痛应自我调养 (1)生活、饮食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适当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动作轻慢,防止一切诱发疼痛的因素,如洗脸、刷牙等,尽量避免刺激。寒冷天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面部。 (4)进较软的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流食。不吃油炸物、刺激性食物、海鲜产品以及热性食物等。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
王景 2025-02-08阅读量493
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可想而知其疼痛一般无法忍受,在发病初期患者进行药物控制,但是服用药物效果越来越差,并且长期服用出现药物副反应,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景博士介绍,原发性的患者可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是部分患者由于过度害怕手术风险,采取其他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毁损性的手术,术后导致其他功能丧失,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可直达责任血管与神经,并进行隔离,同时保护患者神经的完整性,避免手术风险。 三叉神经痛对精神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的剧痛,如烧灼、刀割样、针刺、电击样,并且发作比较频繁,疼痛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自然间歇期会逐渐的缩短直到终日发作,有时候轻微的刺激就有可能会引起疼痛发作,因此,三叉神经痛病人常常害怕进食、洗脸、漱口、刷牙,导致病人营养不良和面容污秽。这样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病人会心情焦虑、烦躁易怒,部分患者悲观失望、情绪低落、不能容忍痛苦,精神活动处于抑制的状态。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长时间的抑郁会使病人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迟钝。 三叉神经痛对生理运动的影响 急性或是长时间的疼痛会引起消化系统、起机体神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变化。三叉神经痛不断发作性的疼痛刺激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变化。三叉神经痛不断发作的疼痛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的状态,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可表现为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糖原分解作用加强,有很多三叉神经痛病人不敢进食,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 因此,切不可小视三叉神经痛的发作,不要抱着忍痛的想法,要采取积极的方法进行治疗,争取早日摆脱痛苦。 警惕:四种状态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 精神刺激:精神刺激是诱发三叉神经疼痛的重要因素。有少数患者因为情绪和心情上放不开,整天眉头紧锁,为可能要到来的头痛提心吊胆,结果是造成肝郁气滞,郁久化火,上扰脑窍,而导致疼痛发作。在同样疼痛刺激作用下,情绪镇静者比情绪紧张者对疼的感觉要小,疼痛反应轻。 营养缺乏:很多患者患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吃素或不吃主食,盲目节食,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而引发疼痛。过量吃素或不吃主食,很可能还会加重三叉神经痛。神经是燃烧及消耗糖的组织,若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乳酸堆积侵入脑部,毒化中枢神经系统,使脑组织消耗氧的能力减弱,以至引起暂时性的痉挛。 不善待疼痛扳机点:在面部都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敏感的“扳机点”,稍不注意就会触动引发疼痛,并放射到全身。“扳机点”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甚至小到一个点或一根胡须,大多分在嘴唇、鼻翼、脸颊、口角、舌头和眼睛等处。同时,气候变化也是三叉神经痛的易发因素,或被风吹着,或是乍热乍寒,都可使疼痛加剧。 刺激性食物所致:过冷过热,或是刺激性的食物也会成为三叉神经痛的诱因,如香烟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喝浓茶增强神经兴奋性引发小动脉痉挛,含较多的酪氨酸、亚硝酸盐等食物都能引起脑血管扩张,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王景 2024-12-27阅读量1326
病请描述: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危害极大。一旦发现大多数为中晚期,治疗难度大,效果欠佳,但如果是早期,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早诊早治非常重要,而出现局部症状的早期引起重视,是实现早诊早治的重要一环。 (一)进行性吞咽困难。这是绝大多数食管癌起病的首发症状,也是食管癌最典型的症状。吞咽困难导致进食量减少,病人往往伴有体重下降和消瘦。而从出现吞咽困难到就诊的间隔时间,大多数病人在1-3个月,少数病人达6个月以上。这是一个关键的窗口期,时间越长,病情发展越重,患者营养状况越差,治疗耐受性下降,失去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往往只能接受姑息性治疗,疗效也会受影响。吞咽困难的分级如下: 0级: 能够正常进食(普食) 1级: 吞咽某些固体食物有困难,如以进食软米饭,蛋糕为主(软食) 2级: 只能够吞咽半固体食物,如鸡蛋羹,豆腐脑,面条(半流食) 3级: 只能吞咽液体食物,如牛奶、豆浆、芝麻糊(流食) 4级: 无法咽下液体或唾液(进食呕吐明显) (二)吞咽时胸部烧灼感或针刺样疼痛感,或咽部异物感。除了吞咽困难,也会有一些不是很特异的症状,也因食管癌而起,比如吞咽时的胸部烧灼感或针刺样疼痛感,咽部异物感,这样的感觉时轻时重,进大块粗糙的食物或过热的食物加重,有时又能缓解,特别是嗜酒的病人,往往忽视这些症状。 (三)声音嘶哑。部分病人以此为首发表现,也可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往往是因为肿瘤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所致。 (四)进食或饮水呛咳。因肿瘤侵犯或压迫导致吞咽功能不协调,可伴有吸入性肺炎。 (五)胸背疼痛,沉重感。随着病情进展,有的病人会出现前胸后背疼痛或发沉,可与进食无明显相关性,有时伴有低热。 如果在出现症状的早期接受相关检查,势必会提高治疗效果。因此要重视早期出现的症状,尤其是无明显诱因,且一周以上不缓解的吞咽困难,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
杨劲松 2024-12-23阅读量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