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痺。”而将“风湿”二字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则是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在中医学里风湿主要指人体肌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类风湿性关节炎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是一种慢性的、以炎性滑膜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由于其多发于人体的手、足等各个关节处,往往会大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越早对疾病的表征有所发觉,就能越早接受相关的治疗,避免病情持续加重给治疗带来难度。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微小信号 据医学家的临床调查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多样的,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但是无论是哪种方式,其病理是不变的,都是通过骨质间滑膜衬里的细胞产生增生、间质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抑或是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而导致的软骨组织受损而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女性身上的发病率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一些 30~50 岁之间的女性,其男女比例差距也是非常大的,约为三比一。 在临床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风湿性免疫性疾病,与人体的自身免疫力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当你的自身免疫力较低时,就需要注意了,比如:晨起时分是否有关节活动不灵活的感觉呢,要知道这种疾病是一种非特异性表现的疾病,它的持续时间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在生活中一定不要忽略这种细微的事情,尤其是这种疾病发病是比较缓慢的,对人体的损伤也是不可磨灭的,发病的各个关节以及其相关的组织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时还会出现关节畸形,影响人体关节的正常功能。 导致关节畸形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常会累及全身的关节,并且多数情况下会呈对称性多关节炎,比如:手、足、腕、踝骨、颞颌关节、肘、肩、颈椎、髋以及膝关节等,这些关节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常累及的地方。若是在疾病程度相对严重的情况下,关节还会发生畸形,其中畸形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例如:有梭形肿胀、尺侧偏斜、钮扣花样畸形、天鹅颈样畸形等。不光手会发生畸形,足部也会,例如:跖骨头向下半脱位引起的仰趾畸形、弯曲呈锤状趾及足外翻畸形等,这些畸形都是关节受累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有甚者,其神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膝关节腔积液挤入关节后侧形成腘窝囊肿、颈部受累无力及难以保持其正常位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是相对缓慢的,影响的关节均为重要关节,且累及全身,像手、脚、腕、肘、肩都是比较容易受到疾病侵害的关节,因此我们要对此重视起来。 王明杰博士建议,要增强免疫力从源头上做好预防 疾病的产生从来都是由于我们不经意的动作、习惯造成的,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根源上预防疾病的发生,才是真正地对自身负责。 虽然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强化自身的免疫功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同时,对各个关节的保护也非常必要。首先,饮食管理值得我们重视,一些生冷刺激、肥腻、油炸、高糖、高盐的食物都是需要避免的,可以适当地吃一些大枣、薏仁等食物,不仅可以祛湿驱风,还有陨防与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当然这种方式不是适合所有人,对于易热体质的人群,可以吃一些相对寒凉的食物,比如西瓜、绿豆等,对于疾病也有缓解的功效。 当然,健康饮食只是增强身体免疫力其中的一种,我们还需养成科学的作息习惯与运动习惯,从根源上避免疾病的侵害。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832
病请描述:一、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它有哪些危害?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大小关节的晨起僵硬、疼痛、肿胀,有的患者早期就会有关节破坏,晚期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畸形、强直。类风湿关节炎可出现关节外病变,如类风湿结节,雷诺现象,指趾端溃疡;胸腔积液,肺实质结节,间质性肺病;巩膜炎,干燥性角结膜炎;周围神经和肾脏病变;骨质疏松等。它的病因与遗传、环境、内分泌(雌激素水平)、感染等因素有关。 本病中国的患病率为0.32-0.36%,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4倍,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 持续的关节疼痛,不仅对身体造成大量负担,也可引起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周期长,使用药物较多,长期的治疗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尤其对低收入以及需自费方式支付医疗费用的群体影响更大。 二、哪些人群要注重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筛查? 2020年7月11日,首个“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发展报告”指出:“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与病程、关节破坏情况和启动抗风湿药物治疗的时机密切相关。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阻断或延缓关节结构破坏、阻止关节发生畸形与残疾、改善预后的根本措施,可避免或显著减慢多达90%患者的关节损伤进展,从而预防不可逆的残疾的发生。”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以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及时去风湿科做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筛查:本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桥本氏甲状腺炎等;血缘亲属中有类风湿关节炎者; 血缘亲属中有患其他风湿类疾病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长期在寒冷潮湿的地方工作和生活者;口腔卫生欠佳、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者;长期吸烟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者。 三、类风湿关节炎如何治疗?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西药治疗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硫酸羟基氯喹、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艾拉莫得等,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抗炎止痛作用明显,能控制病情进展并延缓关节破坏,对于病情较重或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酌情选用。 中医药方面,类风湿关节炎以肢体关节疼痛、肿大、屈伸不利,甚至僵硬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痹证、尪痹、骨痹、历节风、鹤膝风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记载。张仲景指出“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气短,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大体上为:1.外感六淫,风寒湿等外邪入络;2.阴虚内热,血脉瘀滞;3.痰饮聚积,经络痹阻;4.热毒侵袭,三焦阻塞;5.素体不足,肾气本亏,故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运用经验方风免四号方、羌活地黄汤、补肾通络方,结合祛风化痰、活血化瘀、通络除痹、补益肝肾的传统经典方药进行内服或外治均有良好的疗效。此外,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盐酸青藤碱等中药有效成份提取物对于关节肿痛的改善也有一定的疗效。
夏嘉 2024-04-11阅读量1787
病请描述:石斛,味甘,平。甘平益阴,甘平清润,可以治疗糖尿病胃肠虚热,消谷善饥。石斛可以除痹,对肌肉酸痛或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灼热都有一定治疗作用。石斛可以下气,主要用于有胃胀腹胀、便秘矢气症状的。可见石斛通过改善人体阴虚体质,补养五脏,强壮肌肉筋骨。另外石斛可以“逐皮肤邪热痱气”,所以痱子、毛囊炎都可以用到。石斛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湿抗衰老作用。
陈泽才 2022-09-24阅读量2368
病请描述: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也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肌肉骨骼问题之一,全世界大约有2亿5000万(3.6%的人口)患者[1]。KOA与遗传、代谢、生化和生物力学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并与年龄、性别、肥胖、膝关节损伤等因素相关,主要引起关节疼痛,影响膝关节软骨的结构和活动功能等,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 骨性关节炎发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病理学改变不可逆转,因此,缓解或消除症状,延缓关节退变,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患者日常生活是当前治疗的重点。KOA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中康复治疗因其安全、无创、效果较好等原因成为骨关节炎治疗的重要方法。新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推荐骨关节炎患者,特别是早期患者,优先选择康复治疗[2]。 康复评定打基础康复治疗的基础即康复评定,是临床检查基础上进行的更具专科特色的功能评定,从身体功能、结构、活动和参与三个方面全面把握患者的功能状态[2]。 1.身体功能评定主要是对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和心理三方面进行评定。(1)感觉功能:主要评定内容包括疼痛和本体感觉。感觉功能评定对关节疼痛原因和程度的判定及KOA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本体感觉对关节运动极为重要,它向中枢提供关节位置和运动速度的信息。目前主要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进行评定,可敏感地检测出患者是否存在本体感觉下降及其下降的程度[2]。(2)运动功能:评定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步态等。通用量角器或电子量角器可以测量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徒手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等方法可用于评定肌力;平衡性常用的评定工具主要是量法表,包括用于单任务平衡测试的:功能性伸展试验、单腿站立试验等,以及常用于多任务平衡测试的Berg平衡量表(BBS)和社区平衡与移动量表(CBM)等,此外还有平衡测试仪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动静态平衡。目测法通常为步态的首选评定方式,另有三维步态分析可检测患者在运动学、动力学、表面肌电方面的特异改变,进行更详实的评估。值得注意的是,KOA患者肌力下降并不局限于膝关节屈伸肌群,髋关节肌力等也应考虑到临床实践中[2]。 (3)心理评定:研究发现,KOA可增加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同时患者所经历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也与抑郁或焦虑的心理状态有关。心理状态还可能影响疾病的进程和管理,最终影响功能效果[2]。因此KOA的评估并不能仅局限于生理方面,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正确的康复评定也是必要的。2.身体结构评定KOA身体结构的评定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MRI、CT和超声检查等,其中X线检查为KOA明确诊断的“金标准”。体格检查内容包括触诊关节局部是否有压痛、皮温是否升高、关节线是否有骨膨大、胫股及髌股间室是否存在捻发音等。体质量指数(BMI)、关节肿胀、下肢长度、膝关节轮廓和对线检查也是体格检查的重要内容[2]。3.活动和参与评定这一评定内容主要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方法首选专用于骨关节炎评估的量表,如已有中文版并经过信度和效度验证的OAKHQOL量表,是目前最适合的评估KOA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2]。 康复治疗防病残 有康复评定做基础,才能更好的进行KOA的康复治疗。这里的康复治疗主要指非手术治疗,其主要目标是缓解或控制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防止病残。主要包括运动治疗、物理治疗、行动辅助支持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多种方法,并已被国内外许多相关临床指南推荐为KOA的核心治疗内容。 1.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KOA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肌力训练、有氧运动、水中运动疗法等,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需外科干预的时间。此外,进行适当的运动,还可以控制体重,缓解肥胖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久站等)对病情造成的不利影响[3]。常用的肌肉训练有: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加强股四头肌训练、、静蹲训练、抗阻力训练等;为保持关节最大活动度,还可采取关节被动活动、牵拉、关节助力运动和主动运动等方式,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除此之外,有氧运动(慢走、骑车等),水中运动(游泳等),也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指使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光、声、电、冷、热、磁、水等)的理疗。研究显示,理疗结合适当的肌力训练等,可缓解患者患肢的疼痛感、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改善膝关节肿胀、晨僵等状况[3]。例如超短波电磁场治疗,主要是通过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发生作用,重复的超短波治疗能够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显著降低 KOA 患者滑膜囊厚度和膝关节疼痛;低能量激光,可有效预防软骨退变和调节 KOA 引起的炎症过程,并可改善 KOA 患者的疼痛,同时降低他们对于镇痛药的需求[4]。 3.行动辅助支持 KOA 患者本身病变在膝关节,随着病程进展会逐渐影响到踝关节、髋关节功能和结构,对其造成损害,进而对整个下肢生物力学、力线造成影响[4]。因此,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行动辅助器械,如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也可选择平底、厚实、柔软、宽松的鞋具来辅助行走,从而减少受累关节负重,缓解疼痛,延缓膝关节的进一步损伤[5]。4.药物治疗在运动治疗、物理治疗的同时,通常需要配合药物治疗以增强疗效。早中期KOA治疗的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膝关节活动度。首选局部外用NSAIDs,口服NSAIDs时需关注患者的消化系统疾病和肝肾功能等合并症[5]。阿片类镇痛药物,适用于NSAIDs类药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包括弱阿片类镇痛药及强阿片类镇痛药,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及成瘾性[5]。此外,慢作用药物,包括地奥司明、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等,具有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性肿胀的作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如透明质酸钠等,能防止软骨的进一步病变,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抗焦虑药,如度洛西汀等,适用于长期、慢性、广泛性疼痛和(或)伴有抑郁的KOA患者,可改善患者因疼痛导致的抑郁和焦虑等精神改变[5]。 5.中医治疗国内多部指南、专家共识认为局部外用和口服中成药可缓解KOA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推荐中医药用于KOA的治疗[5,6]。有研究证实,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等中成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KOA,疗效确切,用药安全[7]。此外,中医非药物疗法对KOA的治疗也有积极作用。2020年出台的《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认为针灸、针刀、拔罐、手法等治疗可以起到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血液循环等作用,推荐酌情选择用于KOA的治疗[6]。有研究表明[8],经筋手法联合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发挥良好协同作用,在改善关节功能 , 缓解疼痛 僵硬等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 写在最后康复治疗是KOA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应用中,应遵循相关规范,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将多种康复治疗方法综合运用,从而提升KOA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于治疗方案中具体运动方法、辅助工具等的选择,联合应用的细节,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延长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时间等,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图片来源:pixabay 参考文献:[1]胡金鲁,肖四旺,谢辉,胡巩.中西医膝康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106-111.[2]膝骨关节炎的康复评定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25(12):1408-1413.[3]张听雨,白玉龙. [J].膝骨关节炎及其康复治疗[J].上海医药,201738(1):19-24.[4]邓程远,周桂娟,王甜甜,廖瑛.膝骨关节炎的物理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8):1756-1760.[5]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关节炎学组,等.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21,41(18):1291-1314.[6]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J].中医正骨,2020,32(10):1-14.[7]谢亚龙,尹纪光.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95+98.[8]刘敏洁,陆佳伟,王琛琳,陶胜楠.经筋手法联合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疼痛介质、炎症介质和关节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5):2812-2815.
微医药 2022-05-31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