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手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有效措施,但不是所有鼻中隔偏曲患者都需手术。 有如下情形之一者即应予以手术 1、鼻中隔偏曲引起长期持续性鼻塞者; 2、鼻中隔高位偏曲影响鼻窦引流者导致鼻窦炎反复发作; 3、鼻中隔偏曲而致反复鼻出血者; 4、因鼻中隔偏曲而引起反射性头痛者; 5、有鼻中隔明显偏曲的血管运动性鼻炎(结构性鼻炎)。 但有些情况下存在手术禁忌症,需慎重考虑 1、鼻内急性感染者; 2、未经治疗的记性慢性鼻窦炎; 3、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肺结核、严重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血液病等; 4、女患者月经中; 5、18岁以下者; 手术方法多采用前鼻镜下或鼻内镜下操作。鼻内镜视野清晰,手术创伤小、矫正较为彻底。 鼻中隔偏曲手术后多久恢复 单纯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若患者无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炎性病变,且手术时无黏膜破损或有少量黏膜破损,一般恢复较快,通常1周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而对于慢性炎症导致的鼻中隔偏曲,或鼻中隔手术后出现穿孔、炎症、黏膜破损较多,恢复时间会较长,可能需1-2个月才可恢复至正常的鼻中隔形态。 温馨提醒: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要注意鼻腔的保湿,加强鼻部清洗,有利于加快鼻腔黏膜的恢复。
微医健康 2022-12-01阅读量2661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杜克大学博士后,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艾滋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瘫痪人体免疫功能,让感染者陷入各种感染和疾病当中。HIV进入人体后攻击CD4+ T细胞(CD4细胞),而T细胞能帮助人体抵抗各种感染。T细胞的破坏,使得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降低。 如果不进行抗逆病毒治疗,HIV可耗竭CD4细胞,使得HIV感染者感染其它病原体的危险大增。当HIV感染进入第三阶段(艾滋病期)后,病人发生各种癌症的危险也大大增加。 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防止HIV感染者出现各种严重合并症非常重要,也有助于防止传染他人。HIV感染早期(急性感染期) HIV感染1—2周后,部分感染者会出现流感样早期症状,但这种症状的个体差异很大,没有特征性。 HIV感染的典型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和寒颤夜汗肌痛病毒疹咽痛全身疲乏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 需要强调的是, 仅仅依据早期症状,无法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HIV。确定HIV感染的唯一方法,就是做HIV检测。HIV检测主要包括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HIV抗体检测需要经过2—3周的窗口期,核酸检测则避免了这种局限性。 目前,核酸检测正在全面推广,以促进HI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另外,在女性中,HIV感染引发的健康问题比在男性中更多。例如,HIV感染女性中,合并性传播疾病和阴道念珠菌感染更常见,症状也更严重。 在HIV感染早期,感染者血液和精液中病毒载量很高,传染性很强,极易通过性接触等途径传染他人。 HIV感染中期(临床潜伏期) 经历HIV感染早期后,病程进入到HIV感染中期,即临床潜伏感染期(clinical latency stage),也称为慢性HIV感染期。在此阶段,HIV仍然有复制繁殖,但繁殖速度非常慢。 感染者可不出现任何症状。 在未接受抗逆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部分人的临床潜伏感染期可持续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但更多感染者,临床潜伏感染期持续时间较短,较快进入艾滋病期。 在临床潜伏感染期,感染者多没有症状,但仍然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性接触等途径传染他人。 接受抗逆病毒治疗后,HIV感染者的临床潜伏感染期可持续数十年。在此期间,感染者也极少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在此阶段,接受抗逆病毒治疗的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极低,或检测不出来,不会通过性接触传染他人。HIV感染后期(艾滋病) 如果HIV感染后没有接受抗逆病毒治疗,病情可最终进展到HIV感染后期,即艾滋病。当前,由于抗逆病毒治疗的巨大进步,多数HIV感染者可以得到合理治疗,发展到艾滋病期的病例大幅减少。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并非某种特定疾病,而是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由于免疫缺陷,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从而表现相应的疾病症状。 艾滋病症状和体征多样,包括:快速体重下降严重夜汗或盗汗持续发热极度疲倦或不能解释的疲劳腹股沟、颈和腋下长时间淋巴结肿大反复出现持续时间超过一周的腹泻口腔、生殖器和肛门部溃疡肺炎皮肤斑疹、斑块或皮下结节口腔、鼻部和眼睑斑片记忆力下降或失忆郁抑或情绪低落其他各种神经系统损害 在艾滋病阶段,病毒的感染力显著下降,病人的性活动能力丧失,基本不具备传染他人的可能性。结语 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防止艾滋病的发生。有高危性行为者,或怀疑有HIV感染早期症状者,要及时寻求HIV检测,以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HIV感染的治疗取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及其合并症。在抗逆病毒治疗的基础上,也要积极治疗包括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和神经系统损害。通过合理的感染管理和抗逆病毒治疗,可以消除传染性,也让HIV感染者过上健康、幸福和长寿的生活。
赖伟红 2021-12-02阅读量1.8万
病请描述: 一、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现状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我国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多达1.139亿中国成年人患有糖尿病,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美国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支出是非糖尿病的2.3倍,其中50%的费用用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因宿主免疫受损易合并各种感染,而肺炎是糖尿病人群最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因肺炎导致住院者占26%,在糖尿病晚期直接死亡原因中肺炎占8%。我国糖尿病合并肺炎高发、机会性感染病原体致病增多,但检出率低、重症肺炎多见且病死率高,造成严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因此亟须多学科专家共同探讨、制定规范的诊治路径,以降低患病率、提高诊断率和改善预后。 二、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病原谱 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的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和腺病毒也是糖尿病合井CAP易感的病原体。此外,糖尿病患者合并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奴卡菌、放线菌、曲霉菌、毛霉菌的概率也显著升高。 糖尿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的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也很常见。 三、糖尿病合并肺炎的预防 预防感染、减少感染相关的并发症,对降低糖尿病相关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1、疫苗接种 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糖尿病患者须接种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65岁以上的患者如果既往曾经接种过疫苗,接种时间超过5年者则需再接种一次。2-64岁糖尿病患者应接受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polysaccharidevaccine,PPSV23);年龄≥65岁时,无论接种史如何都需要重新接种PPSV23疫苗。流感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流感流行期糖尿病人群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2、葡萄球菌去定植 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口腔卫生,增加自身抵抗力可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入住ICU的重症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入ICU时及24h内采集鼻和咽拭子进行MRSA主动筛查,对MRSA阳性患者进行鼻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一日3次,持续5d,可去定植,从而有效防控MRSA肺炎的发生。对皮肤软组织损伤携带或可能感染MRSA的患者进行治疗或清除细菌时,如果是莫匹罗星敏感的MRSA,推荐在全身应用敏感抗菌药物的前提下,局部使用莫匹罗星。 3、服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 服用泛福舒就是细菌溶解产物胶囊。 服用泛福舒就是细菌溶解产物胶囊,一天一次,一次7mg,连续服用十天,停二十天。 再连续服用十天,再停二十天。 然后再连续服用十天。 这样三个月完成增强免疫力治疗疗程。 4、服用中药 服用以下中药方(根据病情加减药味):人参3克(打粉冲服)、黄精10克、麸炒苍术10克、苦参10克、麦冬10克、地黄10克、何首乌(制)1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佩兰10克、黄连3克、知母10753克、淫羊藿(炙)10克、丹参10克、粉葛根10克、荔枝核10克、地骨皮10克组成。该中药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可以用中药方加减整体治疗糖尿病,增强免疫力,预防肺部感染。
王智刚 2021-05-23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最近气温反复,许多人毫无意外地感冒了,鼻涕流不停,鼻塞还头晕……这种痛苦相信很多人都了解。感冒了吃药到底有没有用?药那么贵,又那么苦,如果还没效果,那我干啥还要吃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疑惑。 感冒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许多人对「感冒」的概念并不清楚,存在许多误解。那么,感冒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我们常说的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主要有以下的特征: 1、起病较急,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2、一般5~7天就会痊愈。 3、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可能伴有咽痛 4、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5、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 感冒了不吃药,7天也能好? 普通感冒有自限性,一般5~7天会自然痊愈,如果实在难受,可选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如止咳、祛痰类药),但是不会缩短病程。 但是,「感冒不用吃药就能自愈」这句话也不能通用,还是要根据病情而定。普通感冒可以通过多喝水、休息、通风得到缓解,但对于流行性感冒或其他细菌感染,还是要谨遵医嘱。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行性感冒的全身症状比较重,如:畏寒、高热、头晕、头痛、全身酸痛无力等症状;而鼻部症状(鼻塞、流鼻涕等)轻微。到医院做病毒学血清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7天都没好,须考虑其他疾病 有些疾病在早期有着类似感冒的症状,也常常被当成了“感冒”在拖延。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这些症状和感冒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过敏性鼻炎一般打喷嚏较为频繁,会伴随着大量的鼻涕,会有鼻腔和咽喉部发痒的现象。如果服用简单的感冒药进行治疗,反而会延误最佳的诊断治疗时间。 麻疹:由于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流鼻涕、咳嗽等,与儿童感冒症状类似,很多不太了解麻疹症状的家长误以为孩子只是感冒发烧。麻疹发病期间会出现全身皮疹和颊黏膜有麻疹白斑,3~5天即蔓延全身。若无异常2周就会痊愈,反之则可能引起脑炎、肺炎和眼角膜炎等。 肺结核:咳嗽是肺结核常见且很重要的症状,此外还会出现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并伴有发烧、盗汗、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与感冒很相似,但肺结核是慢性病不像感冒5~7天就好了。因此,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者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刚发病时仅表现为一般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约1~3周后才出现胸闷、心悸、胸痛等不适。如有此类症状,应警惕发生心肌炎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需及早找医生诊治。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多发于春季和冬季,初期症状和感冒很类似;但两者不同的是,腮腺炎会出现腮腺处(脸颊)肿大、疼痛、热感等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美国"健康"网站数据显示,每10个流脑病例中,几乎就有1个被误认为感冒。但仔细辨别,除了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和感冒相似的症状外,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流脑头痛要比感冒剧烈,常有喷射性呕吐现象。 风湿性疾病:有些风湿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初的表现就是发烧感冒,伴有漫长的病史,并逐渐出现关节肿大疼痛的现象。若发现感冒后不明原因的四肢关节红肿热疼,应考虑风湿热的可能。 微医提醒:有些疾病也会出现感冒的症状,如果仅仅当成小感冒治疗,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反而会越治越严重,这时一定要尽快就医。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9-01-29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