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爪状趾 > 治疗

爪状趾治疗

爪状趾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高弓足的矫正与治疗

病请描述:认识高弓足 高弓足,又名爪形足,是儿童及成人颇为常见足部畸形。高弓足患者足的纵弓增高,脚长度变短,脚底跖骨头明显突出,使脚掌接触地面的范围减少,跖骨头部位的压力增大,皮肤有胼胝(老茧)形成,甚至坏死,产生疼痛。 高弓足的危害 高弓足无弹性,多不能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很容易疲劳。轻度高弓足患者,站立时畸形减轻,甚至消失,足呈正常形态;严重患者,站立时也不会减轻畸形。高弓足常常会引起足内翻问题,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可能会造成第五跖骨基底部疲劳性骨折。  弓形足患者选鞋问题 ①高弓足和爪状趾畸形使足底承重面积减小,步行中所有跖骨头承重增加,横弓下陷,继发跖骨头下骨膜炎、皮肤胼胝和跟骨骨膜炎,经常引起疼痛; ②爪状趾的趾间关节屈曲,趾背隆起,常因鞋包头低、硬而在近节趾间关节背面引起压疼、摩擦伤、胼胝; ③足背高,普通鞋的跗面不够高,引起足背的压迫、不适; ④足跟有内翻倾向,距下关节不稳,步行中常发生内翻、崴脚。 ⑤疼痛综合症:小腿痛,跟腱附着点疼痛,跟骨、中足与前足部分骨刺、鸡眼等 高弓足的治疗 高弓足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足行走功能,矫正并防止畸形加重。中度和重度畸形需采用手术治疗,轻度患者尤其青少年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矫形治疗及3D打印矫形鞋垫进行辅助性治疗。 缓解高弓足症状的矫形技术处理方法: 1) 使用掌后横向支撑的鞋垫,使整个后足与前足外翻。 2) 鞋内用毛毡、塑料海绵或硅橡胶制造的横弓垫托起横弓。 3)增加跟高,用弹性跟,或将后跟触地处做成斜面,降低跟着地冲击。 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科研调查发现,矫形鞋垫是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上海九院王金武教授团队3D打印个性化矫形鞋垫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足部扫描及足底力学特征进行个性化设计,更准确地设定患者站立行走时正确的下肢力线,纠正异常体态,可以很好地分散足部压力,同时对高弓足患者的足弓部位的负荷通过支撑进行分配以增加舒适度,制造出鞋垫上特殊而复杂的网格拓扑结构,符合足型,更加舒适。   诊治前须知 1、佩戴一双大小合适的运动鞋(鞋垫可拆卸),定制鞋垫厚度会有增加,可选择大半码或一码鞋子。 2、三个月定期复诊,查看矫正的情况以及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3、穿戴第1周时间为适应期,可根据个人调整每日穿戴时间,后期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长期使用。

王金武 2022-09-01阅读量3648

每20秒就有1名糖尿病足患者...

病请描述:好好个人,脚怎么说没就没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家住西青区大寺镇的王大爷最近有了心事,他的好邻居、同为糖友的张大爷最近因为糖尿病足发生严重感染而接受了左下肢截肢手术。手术之后,开朗的张大爷像变了个人,再也不陪王大爷下棋、买菜了,说自己连下楼的勇气都没有了。这件事也让王大爷变得非常沮丧,甚至噩梦连连。王大爷自己也是个患病22年的老糖友,热爱美食的他,餐后两小时血糖常常飙升到11~13mmol/L。除此之外,经过医生检查,王大爷的足部也出现了供血差、颜色改变等症状。多重打击下,王大爷甚至开始借酒消愁,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也让血糖出现了更大的波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转机出现在今年7月,王大爷遇到了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的健管师小陆。4个多月以来,小陆从心理、饮食和用药等多个方面对王大爷进行了专业细致的指导。目前,王大爷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基本控制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从7.6%下降到6.77%,下降了0.83%,已处于达标值以内。这个结果,让小陆和王大爷都十分高兴。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了0.83%意味着什么,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意味着什么糖化血红蛋白是由血红蛋白——血液的红细胞中含有的携氧蛋白——被血糖包裹后形成的,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红细胞只有120天的寿命,所以,通过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医生能够确定采样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易产生因压力和疾病的影响所带来的日常波动,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虽然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对于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为7%以下。值得注意的是,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1%时,因下肢动脉血管相关性疾病而遭受截肢或死亡的可能性降低4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综上所述,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意味着较低的平均血糖水平,下肢动脉血管相关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足)的风险也较低。然而,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像王大爷这么幸运,《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指出,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糖尿病足溃疡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高达22%,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且费用巨大。但,令人欣慰的是,高达85%的糖尿病截肢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我们日常该怎么做呢?一、糖尿病足的日常观察和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要加强对足部的观察和检测,才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1、观察观察足底或足趾是否有老茧,堆积的老茧会使得足部变得干硬,影响汗腺的分泌,进而出现皮肤干裂、破口,需要注意的是,但出现老茧千万不要用刀刮脚,以免损伤皮肤。观察足部皮肤是否干燥、汗液减少,因为营养不良也会导致皮肤干燥而出现裂口。观察足部皮肤是否有颜色改变、是否出现红斑。观察是否存在足畸形,如平足、高弓足、锤状趾和爪形趾等,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上体征,则提示有下肢神经出现了病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检测主要是检查足部是否有触觉、痛觉、温度觉的减退或丧失。触觉检测:将10克尼龙单丝垂直放置于足部皮肤表面,如果毫无感觉则为感觉减退。痛觉检测:用大头针刺足部第一、第三、第五趾腹部及跖底皮肤,如果没有痛觉,再刺足外侧及足背皮肤,如果各部位感觉到轻微疼痛,可以忍受,则没有足部病变;如果有感觉而无痛或完全无感觉,则是足部痛觉减退或消失。如果轻触就疼痛难忍,也是足部痛觉异常的一种,即痛觉过敏。温度觉检测:可用一个较为方便的方式进行检测,分别用盛凉水和热水(勿过烫)的玻璃杯接触皮肤,如果无明显感觉或比较不出差异,则为温度觉消失。二、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如何远离糖尿病足这一并发症,应做好以下几点:1、用心选鞋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较差,最好选择圆头、厚底、宽松、透气、质地柔软的鞋,若鞋子太紧,足部受压过大又毫无察觉,受压皮肤就会发生缺血、缺氧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发生破溃。鞋面选用透气材质,避免鞋内在高温环境下繁殖真菌,造成足部感染。2、检查损伤每天对足部进行一次检查,查看足部皮肤是否有伤口、红肿、皲裂、水疱、挤压伤、脚癣等损伤,若有损伤应及时就医治疗。3、保持清爽保持足部的干燥和清洁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洗前可用温度计或前臂内侧(做皮试处)的皮肤测试水温,严格控制水温,以免烫伤皮肤。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足部,注意不要忘记擦拭足趾间皮肤。皮肤干燥时,可使用润肤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4、正确修甲洗脚后趾甲变软,这时是糖尿病患者修剪趾甲较为合适的时间。剪趾甲要平着剪,先剪中间,再修两边,尽量不要把边角剪得过深,也不要用指甲刀掏着剪,避免损伤皮肤造成皮下组织化脓性感染,引发感染。5、疏通血脉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多揉腿肚、多搓脚,以疏通血脉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同时防止足部酸痛、乏力、麻木,这都可以起到防止糖尿病足发生和进展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跷二郎腿会使糖尿病患者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容易使动脉缺血,久之易患糖尿病足。参考资料:[1]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09[2]王富军,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11[3]王玉珍,糖尿病足病的防治策略,中国全科医学,2012-03[4]陈静,防治糖尿病足,有个“三三法则”,家庭医药,2019-12[5]周仕仙,糖尿病足病的防护,家庭医学,2016-09

健康资讯 2021-12-03阅读量1.0万

爪状趾治疗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389
腔镜下微创治疗肌性斜颈;微创矫形治疗平足症;Ponseti方法矫形治疗马蹄内翻足,Ilizarov、泰勒六轴外固定架矫形治疗复杂肢体畸形,特别擅长疑难足踝畸形的治疗。儿童足踝畸形:扁平足,马蹄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脑瘫足踝畸形;足内翻,足外翻,先天性仰趾外翻足、先天性垂直距骨(摇椅足),斜形距骨、跖骨内收,高弓足畸形、蛇形足、跗骨融合、卷曲趾、槌状趾、锤状趾、爪形趾、拇外翻、多趾、并趾、副舟骨等。儿童常见骨科疾病:先天性肌性斜颈、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多指等。脊柱、肢体畸形:膝内翻(O型腿)、膝外翻(X型腿)、肢体不等长,双肩不等高、皮纹不对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胫骨假关节、脊柱侧凸(侧弯)、先天性高肩胛畸形。儿童常见肢体骨折。
评分:9.4
问诊量:26
1、足踝部疾病:足踝部各种畸形(如踇外翻、锤状趾、爪形趾、平足症)的矫正治疗,足踝部肌腱韧带损伤及骨折的中西结合治疗。 2、四肢、关节部位复杂创伤的中西结合治疗。 3、中老年退变性关节炎的中西结合治疗。

爪状趾治疗相关医院 更多>

北京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93

杭州微医医院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8.2万

乌镇微医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