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平衡功能障碍 > 治疗

平衡功能障碍治疗

平衡功能障碍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从脚开始的变化:扁平足如何影...

病请描述:1扁平足与站姿的变化正常足弓在行走和站立时起到分散体重和吸收冲击力的作用。扁平足导致足弓降低或消失,使得足底更多部分接触地面,压力分布不均。这种变化迫使身体通过调整站姿来维持平衡。为了适应足部压力的变化,身体会做出以下调整:膝关节内旋:膝盖向内弯曲,帮助分散压力,但长期可能导致膝关节磨损和疼痛。骨盆倾斜:骨盆可能前倾或侧倾,以保持脊柱的垂直,这会增加腰部和背部的负担。脊柱侧弯:不对称的骨盆倾斜可能引起脊柱的侧向弯曲,影响整体姿势和脊柱健康。2扁平足对下肢及躯干的影响扁平足会导致膝关节承受不均匀的压力,增加关节炎和疼痛的风险。膝关节的内旋变化还会传导到髋关节,导致髋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走路和站立的稳定性。骨盆的倾斜和脊柱的侧弯会使脊柱周围的肌肉产生不平衡,导致腰痛和背痛。此外,长期的姿势不良可能引发脊柱退行性疾病,影响整体身体健康。3扁平足对上半身及面部的间接影响脊柱的不良对齐会影响上半身的姿势,导致肩膀和颈部的歪斜。这种不对称的姿势可能引起肩颈部位的肌肉紧张、僵硬和疼痛,甚至引发头痛。长期的颈部肌肉紧张可能影响面部表情肌的放松,导致面部表情不对称。此外,脊柱和头部的异常对齐可能对面部骨骼结构产生微小影响,虽然这种影响较为间接和缓慢,但仍值得关注。4科学力学原理与应对策略人体在站立和行走时,重力通过足部传递到地面。正常足弓能够有效分散这些力,减少单一部位的压力集中。人体各关节(足、踝、膝、髋、脊柱)的协调对齐构成一个“运动链”。一个关节的异常(如扁平足)会影响整个运动链的平衡和功能,导致其他关节进行补偿性调整,增加受伤和疾病的风险。应对策略01 早期诊断与干预:及早发现扁平足并进行适当的干预,可以减少其对全身的负面影响。儿童的足部发育应受到关注,成年人若出现足痛、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02 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通过足部和下肢的康复训练,增强足部肌肉,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进行姿势矫正训练,减轻脊柱和上半身的压力。03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适当的体重、进行规律的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姿势习惯,可以有效减轻扁平足对身体的影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过度行走,适时休息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04 使用矫形器具:定制的矫形鞋垫可以帮助恢复足部的正常压力分布,减轻关节和脊柱的负担。在必要时,穿着矫形鞋或支撑鞋也有助于改善姿势和行走方式。

王金武 2025-01-22阅读量1143

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优势有哪些?

病请描述:  听神经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随着肿瘤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充满于小脑桥脑角内。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   目前,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功能的保留率相对较高,经过一段时间,一般都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只要肿瘤不是太大或者少数其他情况,手术过程中我们就不用太担心会出现“颜面”问题。   如果肿瘤为2.5cm或更小,术后一般仅有听力的问题和早期轻度的面神经症状。一旦肿瘤增大到4-5cm或者更大,术后则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平衡共济功能障碍、吞咽和咳嗽困难、声音嘶哑、面部麻木。更严重的将出现肢体瘫痪、昏迷,并可能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下面神经功能保留的可能明显降低,即便功能保留,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如果没有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时候,一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听力下降!因此,患者千万不要抗拒手术,及时手术有利于保留听力。治愈患者朋友们担心的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的问题,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   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提醒: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早期症状的时候能够足够重视,尽快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听神经瘤这种疾病对患者的损害将明显减小,小韩的故事也不会重演。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对颅脑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重视自己身体的变化,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绝大多数颅脑疾病将不再可怕。

赵天智 2025-01-07阅读量1306

骶神经调控适合治疗哪些尿便功...

病请描述:  骶神经调控(SNM)是指利用介入手段将一种短脉冲的刺激电流连续施加于特定的骶神经,以此剥夺神经细胞本身的电生理特性。通过对骶神经的电刺激,屏蔽不恰当的传入感觉信号,让膀胱处于天然的保护反射下。可以人为地激活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干扰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与调节膀胱、尿道括约肌及盆底等骶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官的行为;起到“神经调节”的作用,用于治疗下尿路及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骶神经调节的适应症及成功率   SNM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率80%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以尿急为核心的一组症状,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通常伴有尿频和夜尿。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它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其无明确的病因,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它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   非梗阻性尿潴留治疗成功率77%   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UR):由于膀胱自主排空能力下降导致的尿液积聚在膀胱内,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临床特征包括排尿费力、淋漓不尽,尿等待,排尿中断,伴不同程度排便困难、尿频等。   骶神经调控患者选择:无下尿路机械性梗阻因素或者已经成功解除下尿路机械性梗阻但仍无法自行排尿者;下肢及会阴区运动及感觉功能大致正常,骶反射弧基本正常;能部分自主排尿,伴或不伴残余尿增多。   SNM治疗大便失禁治疗成功率85%   直肠内容物(粪便、气体)无意识的通过肛管排出或者不能有效地延迟排泄的症状。常见的分类是:被动性失禁(无意识排便);急迫性失禁(主观意识尝试延迟排泄,但失败);粪便泄露(非正常排便)。   SNM是保守治疗失败的大便失禁患者的有效疗法,对于诊断为慢性大便失禁>6个月(阴道分娩后>12个月),平均便失禁>2次/周;保守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进行评估。   间质性膀胱炎治疗成功率70%   同膀胱充盈相关的耻骨上、膀胱区的疼痛,同时伴有其他症状:日间或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同时除外泌尿道感染及其他明显病理改变,又称为膀胱疼痛综合征(BPS)。主要特点是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膀胱充盈时耻骨上疼痛、骨盆各处疼痛、包括尿道、外阴、阴道和直肠,以及其他生殖器部位,如下腹和背部疼痛。患者主观感觉排尿次数过于频繁,日间排尿≥8次,每次排尿少于200ml;更持久的想要排尿的冲动。对于非溃疡性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神经源性膀胱成功率50%   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常有尿不畅或尿潴留最常见,尿频、尿急、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便秘,性功能异常等症状,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尿路感染、肾积水甚至肾衰竭等并发症。   患者接受SNM治疗前必须经过规范的神经源性膀胱筛选与评估。   患者选择:不完全性神经损伤、非进展性神经系统病变等引起的下尿路功能障碍。如:隐性骶裂、不完全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导致的。   完全截瘫、进展性神经系统病变、低顺应性膀胱、膀胱输尿管反流(Ⅳ~Ⅴ级)、泌尿系恶性肿瘤等患者不推荐SNM治疗。   慢性便秘治疗成功率50%~70%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少:<3次/周;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患者常表现为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想排便而排不出(空排)、排便费时、每日排便量少。   SNM可将神经冲动传至初级排便中枢骶神经丛,使该脊髓节段传入神经去极化,刺激骶神经促进骶反射平衡和协调的恢复,进而调节肠道内压,改善肠道、肛门顺应性,增加胃肠道蠕动尤其是顺行性结肠波的频率,促进胃肠道排空。   总之,骶神经调控治疗已经是尿便功能障碍患者们的利器,对于改善下尿路症状的效果显著。当然其成功率与适应症的选择紧密关联,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及评估。

李旭东 2024-12-27阅读量1608

冬季晚上尿多是怎么回事儿?

病请描述:  天气越来越冷   尿控门诊就诊的人数蹭蹭往上涨   原因大多是尿频的困扰   特别是晚上尿多特别痛苦   天气转冷,尿频、尿急的原因考虑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因为天气寒冷。   人体为了保持正常的体温,会加强新陈代谢。而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最终产物都会有水分。所以新陈代谢加强,就意味着产生更多的内生水。也就是说,尿量会增加。总体的尿量增加以后,因为每次的排尿量相对固定,所以就会出现尿频的现象。   2、但是如果合并有尿急,很可能是合并有泌尿系统感染。   因为天气变冷时人体的免疫力可能有所下降,容易出现泌尿系统的感染,进而出现尿频尿急。   3、还有就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   还有部分患者本身就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气温变化也有导致症状加重。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患者的具体表现及影响主要包括:频繁上厕所,被迫减少饮水,不敢参加社交活动,无法长时间工作,效率降低,担心漏尿,回避性生活等,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生活和工作,并形成恶性循环。“憋不住尿”听起来是小事,却十分影响生活质量。有人不敢多喝水,带上尿垫才敢出门,严重的还会引起泌尿系统炎症,甚至影响肾脏功能。   膀胱过度活动症自我评估:   尿急:突然和强迫性的排尿欲望,很难延迟。   尿频:白天排尿≥8次。   伴尿急或尿急后立即尿液不自主漏出。   夜尿≥2次醒来排尿的主诉,约75%的OAB患者伴有夜尿。   如果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就需要就医治疗   保守治疗有憋尿训练、盆底肌训练、口服药物治疗,一般是M受体阻断剂,可以抑制逼尿肌收缩,而缓解尿频、尿急,临床上有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药物主要是针对各种征状对症下药,从而舒缓膀胱过度活跃症的征状。   手术治疗有肉毒素注射、骶神经调控,骶神经调控可以通过刺激骶神经,调节与排尿相关的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的神经反射,使异常的神经反射重新达到平衡。对于尿频、尿急的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术后随着刺激器的持续刺激,排尿逐渐恢复正常。   泌尿系感染也许就医治疗   可能是饮水量过少、细菌感染引起的,容易导致多尿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提醒:如果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出现尿频、夜尿多的现象,需要排查病因,针对病因个体化治疗。

李旭东 2024-12-25阅读量1658

平衡功能障碍治疗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0
问诊量:12
领域:瘫痪、疼痛、功能障碍疾病的治疗。对脑血管病、脑外伤所引起的偏瘫,提出多靶点快速冲击治疗,独创的被动体位点刺治疗以及自创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对面瘫提出皮肤感觉刺激疗法,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均有明显的效果,此外提出对面肌痉挛采用对侧抑制平衡新疗法,对一些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病症,提出复合力牵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对疼痛病症及功能障碍病症治疗亦有一定疗效。
专业特长:擅长运用特色针灸(“醒脑开窍”针刺法、焦氏头针、平衡针法等)、神经阻滞术、脊柱矫正等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昏、眩晕、失眠)、面神经炎、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髋膝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尤其擅长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吞咽功能障碍等。
评分:0
问诊量:0
脊柱脊髓损伤、脑卒中、脑损伤、骨与关节损伤、颈腰腿痛、运动功能障碍、平衡障碍、认知障碍、神经源性膀胱等康复医学科常见伤病的功能评定与治疗,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医学结合,促进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最大程度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评分:0
问诊量:1
吞咽功能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的评价以及治疗。脑血管病各期的功能康复训练,如步态分析、手功能恢复、平衡训练等。其中冰刺激和球囊扩张治疗吞咽障碍为特色治疗。

平衡功能障碍治疗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

三级医院 预约量:1684

苏北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67.6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6.2万

陕西省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7.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