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男人一生不易,在外装傻子,在家装孙子。童年败给卷子,青年败给票子,中年败给孩子,老年败给身子。 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们的倚仗和依托,肩上背负着期望和责任。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壮、永久不衰,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许多男人在外努力拼搏时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往往选择“硬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7亿男性中,男科疾病的整体发病率为51%。这意味着至少有3.61亿中国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男科疾病。另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缺乏认识以及一些“重男轻女”的疾病都影响着男性健康,相比女性,男性的平均寿命缩短3~6年。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男”题 (1) 3~5岁:先天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隐睾症、尿道上裂或下裂、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如:隐匿性阴茎) 等。 ① 先天性隐睾症是指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 ② 尿道上裂或下裂是一种尿道背侧融合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尿道外口畸形,男性多表现在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背侧。 ③ 隐匿性阴茎也称埋藏式短小阴茎,是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其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凸出外面的只有尖尖的小包皮。 (2) 6~12岁: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覆盖阴茎头,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茎则是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而导致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的情况。 大部分男孩在婴幼儿时期包皮相对较长,但长到2、3岁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男孩的包皮可以自动露出来了,到5、6岁G头还不能露出来的比较少,如果男孩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包茎问容易诱发包皮龟头炎,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3) 12~18岁:青春期生理问题 ① 性腺发育异常。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听力下降、全身骨骼畸形、主动脉缩窄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成年后没有生育能力。 ② 睾丸、附睾及精索方面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睾丸损伤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如果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导致不育。 ③ 手[shou]淫。青春期是性启蒙和发育阶段,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性欲,这时男士可能会出现手[shou]淫习惯,但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如果不注意卫生,以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节制,将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性心理问题、功能障碍,甚至生育困难。 (4) 20~39岁:前列腺炎和男性不育 ① 前列腺炎是一个常见的男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饮酒、久坐、熬夜、饮食辛辣、不洁性生活等。尿频、尿急、尿痛、骨盆区域胀痛和隐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夫妻和谐生活和日常工作。 ②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女方有受孕能力,由男方原因导致女方不能怀孕。其中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 (如: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症),也可能是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影响等。 (5) 40岁~59岁:勃起功能障碍和更年期 ① 勃起功能障碍(ED)。数据显示,40岁后52%的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ED)即“阳痿”,也叫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病程3个月以上。ED不仅影响患者及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 ②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一般50岁左右,这是男性由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此时男性体内雄性激素机能逐渐衰退,尤其睾酮分泌减少,生化环境、心理状态变化由盛至衰。症状表现为:体力下降、情绪不稳、易疲乏、性欲减退、长大肚腩等。 (6) 60岁: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 男性过了60岁步入老年期,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会逐步升高,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夜尿多,以及排尿淋漓、尿线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尿潴留、反复感染、肾积水、肾衰等,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易诱发其他疾病,应警惕其向前列腺癌变发展。 注意!这六种疾病“重男轻女” 1. 心血管疾病:“三高”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建议20岁后每5年查一次胆固醇,若异常首先要戒烟,其次每天增加至少半小时活动量,并且多吃果蔬。 2. 肝癌:男性十大癌症首位,肝癌症状不明显,很难自我察觉,只能靠筛检。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3. 肺癌:当有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再去看医生,可能已经晩了。不抽烟能把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90%,还会降低妻子患肺癌的几率。 4. 痛风:暴饮暴食甚至暍酒,极易诱发痛风。防痛风,应少吃动物内脏,不酗酒 (痛风套餐=海鲜+喝酒)。 5. 前列腺疾病:多吃红色蔬果,如西红柿、红肉葡萄柚等,富含的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喝茶,也能保护前列腺。 6. 糖尿病:血糖过高会伤害心脏、眼睛、神经和肾脏,拖垮男人。肥胖加上腰围大是糖尿病的温床,运动加健康饮食,是预防之道。 温馨提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守护男性健康,预防男科疾病要趁早!广大男性朋友们,无论你是20岁朝气十足的青春小伙,还是40岁年轻力壮的中年大叔,都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当遇到男性健康问题时,切勿“硬抗”或讳疾忌医、讳莫如深,应及时寻医问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享受幸福人生!
南昌市生殖医院 2024-10-25阅读量2382
病请描述: 男人一生不易,在外装傻子,在家装孙子。童年败给卷子,青年败给票子,中年败给孩子,老年败给身子。 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们的倚仗和依托,肩上背负着期望和责任。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壮、永久不衰,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许多男人在外努力拼搏时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往往选择“硬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7亿男性中,男科疾病的整体发病率为51%。这意味着至少有3.61亿中国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男科疾病。另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缺乏认识以及一些“重男轻女”的疾病都影响着男性健康,相比女性,男性的平均寿命缩短3~6年。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男”题 (1) 3~5岁:先天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隐睾症、尿道上裂或下裂、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如:隐匿性阴茎) 等。 ① 先天性隐睾症是指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 ② 尿道上裂或下裂是一种尿道背侧融合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尿道外口畸形,男性多表现在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背侧。 ③ 隐匿性阴茎也称埋藏式短小阴茎,是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其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凸出外面的只有尖尖的小包皮。 (2) 6~12岁: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覆盖阴茎头,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茎则是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而导致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的情况。 大部分男孩在婴幼儿时期包皮相对较长,但长到2、3岁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男孩的包皮可以自动露出来了,到5、6岁G头还不能露出来的比较少,如果男孩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包茎问容易诱发包皮龟头炎,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3) 12~18岁:青春期生理问题 ① 性腺发育异常。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听力下降、全身骨骼畸形、主动脉缩窄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成年后没有生育能力。 ② 睾丸、附睾及精索方面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睾丸损伤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如果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导致不育。 ③ 手[shou]淫。青春期是性启蒙和发育阶段,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性欲,这时男士可能会出现手[shou]淫习惯,但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如果不注意卫生,以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节制,将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性心理问题、功能障碍,甚至生育困难。 (4) 20~39岁:前列腺炎和男性不育 ① 前列腺炎是一个常见的男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饮酒、久坐、熬夜、饮食辛辣、不洁性生活等。尿频、尿急、尿痛、骨盆区域胀痛和隐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夫妻和谐生活和日常工作。 ②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女方有受孕能力,由男方原因导致女方不能怀孕。其中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 (如: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症),也可能是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影响等。 (5) 40岁~59岁:勃起功能障碍和更年期 ① 勃起功能障碍(ED)。数据显示,40岁后52%的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ED)即“阳痿”,也叫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病程3个月以上。ED不仅影响患者及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 ②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一般50岁左右,这是男性由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此时男性体内雄性激素机能逐渐衰退,尤其睾酮分泌减少,生化环境、心理状态变化由盛至衰。症状表现为:体力下降、情绪不稳、易疲乏、性欲减退、长大肚腩等。 (6) 60岁: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 男性过了60岁步入老年期,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会逐步升高,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夜尿多,以及排尿淋漓、尿线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尿潴留、反复感染、肾积水、肾衰等,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易诱发其他疾病,应警惕其向前列腺癌变发展。 注意!这六种疾病“重男轻女” 1. 心血管疾病:“三高”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建议20岁后每5年查一次胆固醇,若异常首先要戒烟,其次每天增加至少半小时活动量,并且多吃果蔬。 2. 肝癌:男性十大癌症首位,肝癌症状不明显,很难自我察觉,只能靠筛检。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3. 肺癌:当有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再去看医生,可能已经晩了。不抽烟能把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90%,还会降低妻子患肺癌的几率。 4. 痛风:暴饮暴食甚至暍酒,极易诱发痛风。防痛风,应少吃动物内脏,不酗酒 (痛风套餐=海鲜+喝酒)。 5. 前列腺疾病:多吃红色蔬果,如西红柿、红肉葡萄柚等,富含的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喝茶,也能保护前列腺。 6. 糖尿病:血糖过高会伤害心脏、眼睛、神经和肾脏,拖垮男人。肥胖加上腰围大是糖尿病的温床,运动加健康饮食,是预防之道。 温馨提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守护男性健康,预防男科疾病要趁早!广大男性朋友们,无论你是20岁朝气十足的青春小伙,还是40岁年轻力壮的中年大叔,都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当遇到男性健康问题时,切勿“硬抗”或讳疾忌医、讳莫如深,应及时寻医问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享受幸福人生!
熊国保 2024-10-25阅读量2416
病请描述: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 TS)的科普文章,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遗传性疾病的认知,并通过真实案例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共鸣。 特纳综合征:生命的多样与坚韧 在浩瀚的生命海洋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携带各自的基因密码。特纳综合征,一种影响女性的遗传性疾病,便是这多样性中的一部分。它由X染色体的部分或全部缺失引起,影响全球约每2500名女婴中的1位,给患者的生长发育、生殖健康乃至心理状态带来挑战。本文将通过一个虚构但贴近现实的故事,揭开特纳综合征的神秘面纱,并探讨其诊断、治疗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之道。 真实案例:小莉的成长之旅 小莉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初见她时,只觉得她是上天赐予的最珍贵礼物。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家人开始注意到小莉的生长速度似乎比同龄孩子慢。到了学龄期,尽管她的智力发展正常,但个子矮小、颈部皮肤松弛、手臂伸展时有特殊的“天鹅颈”姿势,这些特征引起了家长的警觉。 经过一系列检查,包括血液中的染色体分析,小莉最终被确诊为患有特纳综合征。这对家庭而言无疑是个震撼的消息,但他们很快团结起来,决心为小莉寻求最佳的医疗支持和生活安排。 特纳综合征的科学解析 特纳综合征主要由X染色体异常导致,最常见的形式是女性体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45,X),而非正常的两条。这种遗传变异不仅影响身高,还可能导致心脏缺陷、听力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青春期延迟以及不孕不育等。 早期诊断与干预的重要性 小莉的早期诊断是幸运的。及时的激素替代疗法,如生长激素治疗,帮助她在成长过程中追赶同龄人的身高,同时,雌激素替代治疗促进了她的青春期发育,改善了骨骼健康,减少了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定期的心脏监测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保了其他可能并发症的早发现早处理。 心理支持与社会融入 除了医学干预,小莉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同样重要。面对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体,小莉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学会了接纳自我,增强了自信心。家庭和学校的理解与支持,为她营造了一个包容的环境,让她能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兴趣。 生活质量的提升与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的进步,特纳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辅助生殖技术为渴望成为母亲的患者提供了希望。小莉虽然面临生育挑战,但她知道,科技的发展或许能为她未来的家庭梦想开辟道路。同时,患者社群的建立,让小莉与全球的特纳姐妹们相连,共享经验,相互鼓励,共同证明了生命的力量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如何勇敢地拥抱每一个独特的自己。 结语 特纳综合征不仅仅是医学上的定义,它是关于勇气、希望与爱的故事。小莉的故事,是千千万万特纳综合征患者生活的真实写照,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韧性与价值。通过科学的管理、社会的理解与个人的不懈努力,特纳综合征患者完全能够拥有丰富多彩、充实美满的生活。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行动,支持每一位在不同生命轨迹上努力奔跑的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
生长发育 2024-05-22阅读量2255
病请描述:儿童心理问题之多动症 多动症,正式名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孩子的注意力、冲动控制和活动水平。ADHD的症状通常在7岁之前开始出现,而且可以持续到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尽管ADHD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研究显示遗传、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环境因素都可能与ADHD的发展有关。本文将探讨ADHD的特征、诊断方法、治疗选项以及如何支持ADHD儿童。 (一)ADHD的特征 ADHD的主要症状可以分为三个类别:注意力不足、冲动性和过度活跃。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可能会发现很难持久关注单一任务、容易分心、遗忘日常活动。冲动性表现为孩子可能会在不适当的时候打断别人、难以等待轮到自己或行为鲁莽。过度活跃的孩子可能无法静坐,经常在不适当的时候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 (二)ADHD的诊断 诊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个综合且精细的过程,旨在全面评估孩子的行为、心理状态以及可能的生理因素。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如儿童心理医生、精神病学家或行为治疗师,通常主导这一诊断过程。详细的诊断步骤包括: 1.家庭和医疗病史收集 诊断开始于对孩子的家庭医疗病史的详细了解,包括出生过程、早期发展里程碑、家族遗传病史以及任何已知的健康问题。这一步骤有助于识别可能影响孩子行为和学习能力的遗传或环境因素。 2.行为评估 行为评估通常涉及收集家长、教师和其他照顾者对孩子行为的观察和报告。这可能包括填写标准化的行为评估问卷和量表,如康纳斯行为评估量表(Conners' Rating Scales)或儿童行为清单(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评估孩子在不同环境下的注意力、冲动控制和活动水平,从而识别出与ADHD相关的行为模式。 3.学校环境中的观察 与孩子的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交谈,获取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信息是诊断过程的重要部分。学校环境提供了观察孩子社交互动、学习能力和行为调节能力的独特视角。教师报告的信息对于理解孩子如何应对结构化任务和规则至关重要。 4.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包括一系列标准化测试,旨在评估孩子的认知能力、注意力持续时间、执行功能和学习能力。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区分ADHD与学习障碍、智力障碍或情绪障碍等其他条件。 排除其他医疗或心理条件 在诊断ADHD过程中,识别和排除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其他医疗或心理条件是至关重要的。这可能涉及进行听力和视力测试,以排除感官障碍的可能性。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进行神经心理评估或大脑成像研究,如MRI,来进一步排查结构性或功能性的大脑异常。 5.综合评估和诊断 综合以上信息,专业人员将能够确定孩子是否符合ADHD的诊断标准。重要的是,诊断过程需要时间和多方面的信息收集,以确保准确性和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支持和干预措施。一旦确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将是支持ADHD儿童发展的下一步。 (三)ADHD的治疗 ADHD的治疗方法多样,通常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或二者的结合。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刺激剂和非刺激剂药物来帮助改善注意力和减少冲动行为。行为疗法旨在教育家长和孩子如何管理ADHD症状,通过设置明确的规则、组织日常活动、使用积极强化来改善行为。此外,对于一些孩子,心理辅导和社会技能训练也可能是有益的,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感觉。 (四)支持ADHD儿童 支持ADHD儿童需要家庭、学校和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合作。家长可以通过学习特定的管理技巧来帮助孩子应对日常挑战。学校可以提供特殊的教育计划和适应,如更多的休息时间、任务分解或个别化指导。此外,加入支持小组或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可以为ADHD儿童及其家庭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资源。 尽管ADHD可能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但通过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许多ADHD儿童都能成功管理他们的症状,并实现个人潜力。理解ADHD、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对于帮助ADHD儿童过上健康、满意的生活至关重要。
生长发育 2024-04-06阅读量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