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脑膜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是脑外科第二常见的脑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总的来说,绝大多数脑膜瘤是良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从这一点看,脑膜瘤是不可怕的。 脑膜瘤长在脑膜上,从外向内数,除了我们肉眼可见,可感知的头发、皮肤、颅骨之后,就是脑膜了。我们的脑膜分为三层: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脑膜瘤主要长在蛛网膜上(第二层脑膜)。 常见的症状有颅内压升高,头痛、头晕及功能障碍,有相当一部分患有脑瘤的病人,肿瘤所产生的表现较轻,比如视力下降等,未引起注意。或虽然症状较重,但病人不去诊疗,随便服用药物,延误了治疗,使肿瘤长大。 脑肿瘤的大小与预后有很大的关系。肿瘤小,对其周围结构影响小,易全部切除,治愈率高。反之,全切机会低,预后不良。故出现脑肿瘤相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治。 患上脑膜瘤到底应该怎么治疗? 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意外查出脑膜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要做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脑膜瘤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要手术了?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还会引发癫痫,也就是俗话说的“羊癫疯”,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唐都医院颅脑诊疗中心赵天智主任介绍: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脑膜瘤大多属良性,如能早期诊断,在肿瘤尚未使用周围的脑组织与重要颅神经、血管受到损害之前手术,应能达到全切除的目的。但是有一部分晚期肿瘤,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肿瘤巨大,与神经、血管、脑干及丘脑下部粘连大紧,或将这些神经、血管包围不易分离,这种情况下,不可勉强从事全切除术,以免加重脑和颅神经损伤以及引起术中大出血的危险,甚至招致病入死亡或严重残废。脑膜瘤的手术原则是:控制出血,保护脑功能,争取全切除。对无法全切除的病人,则可行肿瘤次全切除或分次手术,以免造成严重残废或死亡。
赵天智 2025-01-23阅读量1270
病请描述: 蛀牙,也称为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酸性物质腐蚀的一种常见口腔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蛀牙可能会逐渐恶化,最终导致牙齿烂空。面对这种情况,不少患者会感到焦虑和不安。下面将全面解析蛀牙烂空的原因、危害,并提供应对策略,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蛀牙烂空的原因与危害 原因: 1、细菌作用:口腔中的细菌通过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和牙本质。 2、饮食习惯:高糖、高酸性食物和饮料是细菌产生酸性的主要来源,长期摄入这些食物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3、口腔卫生: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不定期刷牙、使用牙线等,会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加速蛀牙的发展。 危害: 1、牙齿疼痛:烂空的牙齿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牙齿丧失:严重的蛀牙可能导致牙齿无法保留,最终需要拔除。 3、口腔感染:烂空的牙齿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引发口腔感染。 4、影响美观:烂空的牙齿会影响口腔美观,降低自信心。 二、应对策略 1、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牙齿有蛀牙迹象,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蛀牙的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烂空的牙齿,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填充或拔牙等处理。 2、根管治疗: 如果蛀牙已经烂到牙髓(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组织),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通过清除牙髓内的病变组织,并用填充材料封闭根管,以保存牙齿。 3、牙齿填充: 对于未烂到牙髓的蛀牙,医生通常会使用填充材料(如树脂、银汞合金等)来填补蛀牙空洞,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4、拔牙与镶牙: 如果烂空的牙齿已经无法保留,医生可能会建议拔牙。拔牙后,为了保持口腔功能和美观,可以考虑进行镶牙(如烤瓷牙、种植牙等)。 5、口腔护理: 治疗后的牙齿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以减少细菌滋生。同时,应避免高糖、高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以减少蛀牙复发的风险。 6、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蛀牙的有效手段。通过定期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蛀牙问题,防止其恶化。 温馨提醒:蛀牙烂空是一种严重的口腔问题,但并非不可治疗。通过及时就医、根管治疗、牙齿填充、拔牙与镶牙以及良好的口腔护理和定期检查,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面对蛀牙烂空的情况,患者应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期恢复口腔健康和美观。同时,我们也应提高口腔健康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蛀牙的发生。
李会彬 2024-12-31阅读量1318
病请描述: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在颅内肿瘤中占第二位,也是神经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良性肿瘤。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颗粒,也就是说在脑内有蛛网膜颗粒的地方都可能会发生脑膜瘤。脑膜瘤按发病部位分大脑凸面脑膜瘤、矢状窦旁脑膜瘤、大脑镰旁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嗅沟脑膜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等等。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是所有神经系统的中枢,管理身体的一切活动,而脑膜瘤则可发于脑部任何部位,故随着肿瘤的生长会压迫侵占其他正常脑组织的位置,继而影响该组织的正常工作。因此,患上脑膜瘤,除了忧思惊恐之外,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脑膜瘤早治疗比晚治疗效果好? 原则上是这样的。脑膜瘤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原则上趁肿瘤比较小的时候,及早治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也会小一些。 不管有没有症状,都需要手术吗?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核磁、CT等检查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人只是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做头部核磁时,意外发现脑膜瘤,但实际上患者完全没有症状。 那么,意外发现脑膜瘤,是否需要马上做手术,要根据脑瘤的大小、位置、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合并脑水肿,是否出现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来综合判断。意外发现脑膜瘤,绝大多数患者早晚还是得手术,具体手术的时机应该找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判断。 有哪些症状必须要手术? 只要脑膜瘤引起了症状,就需要尽快手术。脑膜瘤引起的症状非常多,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比如有的肿瘤很大,会导致脑内压增高,出现颅内压高的表现,比如头痛、恶心、呕吐。但通常脑膜瘤引起颅内压高的问题时,表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脑膜瘤常见症状还有癫痫,患者会突然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症状。 对于那些颅底脑膜瘤,由于颅底分布着12对非常重要的神经,肿瘤压迫哪根神经,相应的神经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肿瘤压迫控制眼球活动的动眼神经,眼球活动受到影响,看东西有重影。如果肿瘤压迫了管听力的听神经,会出现听力减退甚至耳聋。肿瘤压迫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会出现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总之,患者朋友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专业神经外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及时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赵天智 2024-12-23阅读量1786
病请描述:在神经内科门诊,每天都会遇到头晕的患者,虽然常见,却并不普通。面对医生,患者通常主诉各异,有的甚至因为晕的难受,在就诊的时候不愿意睁眼,不愿配合检查…… 那么究竟什么是头晕呢? 头晕实际上是一组综合症,早在1972年,Drachman博士就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将头晕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眩晕(Vertigo):是由于空间定向障碍而产生的运动幻觉,又称为真性眩晕,患者可感觉到自身或外周的旋转感或倾倒感,常常伴有恶心、呕吐、多汗等自主神经症状。病变部位为前庭系统通路。 晕厥前(Presyncope):指即将晕倒或意识丧失。常见于恶性心律失常、二尖瓣或主动脉狭窄等心脏瓣膜病、颈动脉窦过敏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等情况。 不稳(Disequilibrium):是指行走时出现不平衡感甚至跌倒感,坐位或卧位时好转,此类患者夜间症状明显,一般无眩晕症状。常见于深感觉障碍、小脑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疾病。 头晕(Light-headedness):一种定义模糊的头晕,常表现为头部昏昏沉沉、不清醒感,呈持续性。常见于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少部分来源于眩晕症状缓解后出现的残留不适以及一些全身系统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等。 在上述的各种头晕类型中,眩晕疾病因其强烈的运动幻觉以及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而使患者急于就诊。这类疾病包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前庭神经元炎、前庭阵发症、梅尼埃病、中枢性眩晕等。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约占20%-30%,是诊室里最常见的眩晕疾病。 “耳石”又是什么呢? 其实“耳石”是人体重要的位置感受器,它能感知人体的重力及直线加速运动信息,维持稳定的姿势。内耳中的耳石与石头的成分类似,均为碳酸钙结晶,正常情况下位于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中。当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内淋巴液中,随着液体的流动而流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眩晕发作。 哪些人容易患耳石症?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耳石症的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1.5-1:2.0,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国外文献报道,约50%-97%的耳石症患者无明确病因,故称为特发性良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发作时有哪些特点呢? 耳石症发作时往往表现为伴随头位变化(如起床、躺下、抬头、低头、床上翻身)而出现的短暂性眩晕,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可伴随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一旦出现上诉症状,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耳石症的诊断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符合典型眩晕症状,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 通过dixhallpike,roll-test试验诱发眩晕或眼震并判断“耳石”位置,经复位治疗后好转或治愈。 排除其他疾病。耳石复位是目前治疗耳石症的主要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和耳石复位仪辅助复位。其他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以及前庭康复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为患者排除引起眩晕的其他病因,如急性脑梗死等,以免延误治疗。此外,需与继发性良性位置性眩晕进行鉴别,包括耳科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突发性耳聋、中耳炎等;头部外伤;偏头痛;外科手术后;应用耳毒性药物;雌激素下降后引起的骨质疏松;全身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卒中;焦虑抑郁;睡眠不足以及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
张健颖 2024-12-07阅读量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