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内容

内容

甲状腺癌远处转移,射频消融术...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远处转移,射频消融术能帮上忙吗?——费健主任为您揭秘文/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朋友们好!我是费健,一名从事甲状腺疾病诊疗30多年的外科医生。这些年,我既拿手术刀,也用微创技术,还喜欢在线上和大家分享健康知识。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小众但重要”的话题——甲状腺癌的远处转移,以及一种“精准打击”肿瘤的新技术:射频消融术(RFA)。 一、甲状腺癌远处转移:别怕,但需重视! 甲状腺癌被称为“最温柔的癌症”,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比如肺、骨、脑等),这时治疗难度会大幅增加。 关键知识点: 远处转移≠绝症:通过规范治疗,许多患者仍能长期生存。 症状困扰大:转移灶可能引起疼痛、压迫神经或器官,甚至影响外观。 治疗挑战多:传统方法如放疗、化疗可能效果有限,且副作用明显。 二、射频消融术(RFA):如何“精准打击”转移灶? 射频消融术听起来像“黑科技”,其实原理很简单——用一根细针穿刺到肿瘤位置,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直接“烧死”癌细胞。 它的优势很突出:✅ 微创:伤口只有针眼大小,组织损伤小。✅ 快速缓解症状:研究显示,约61%的患者疼痛或肿块压迫感明显减轻。✅ 安全性高:严重并发症极少,术后恢复快。 但局限性也要看清:❌ 无法根治:RFA主要缓解症状,不能阻止肿瘤全身扩散。❌ 效果因人而异:肿瘤太大(超过5厘米)或位置特殊时,可能无法完全消融。 三、最新研究说了什么? 最近韩国学者在《骨骼放射学》发表了一项研究(DOI:10.1007/s00256-025-04871-z),分析了12名甲状腺癌远处转移患者接受RFA的结果: 症状改善:61%的患者疼痛或不适减轻,生活质量提升。 肿瘤变化:约半数肿瘤缩小,平均缩小43%,但长期随访中,66%的患者肿瘤仍会进展。 安全性:仅少数人术中感到轻微疼痛,无严重副作用。 费健主任划重点: RFA适合“救急”,比如缓解骨转移导致的剧痛,或消除压迫气管的肿块。 想长期控制病情,还需结合放疗、靶向药等全身治疗。 四、哪些人适合射频消融? 根据临床经验和研究,RFA的适用人群包括:🔹 症状明显的转移灶:如疼痛、压迫感、影响外观。🔹 碘难治性肿瘤:对放射性碘治疗不敏感的病灶。🔹 无法手术者:因身体条件或肿瘤位置无法开刀的患者。 特别注意: 术前需通过超声或CT精准评估肿瘤位置和大小。 术后定期复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进展。 五、作为患者,该怎么做? 别焦虑:远处转移≠无药可救,现代医学有很多手段帮您“带瘤生存”。 找对医生:选择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 理性看待新技术:RFA不是“万能钥匙”,但可能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 推荐理由 作为一名医生,我始终相信:医学的进步是为了让患者活得更好。RFA这类微创技术,正是用最小创伤换取最大舒适度的典范。虽然它不能治愈癌症,但能为许多患者争取时间、减轻痛苦,这才是医学的温度。 我是费健,关注我,一起守护甲状腺健康!(本文数据来源:《Skeletal Radiology》2025年1月刊;作者临床经验总结) 互动小问卷 你是否了解甲状腺癌的远处转移症状? 面对微创技术,你更关注疗效还是安全性?欢迎留言讨论,我会挑选典型问题详细解答哦!  

费健 2025-05-07阅读量114

甲状腺IV型结节别慌!热消融...

病请描述:甲状腺IV型结节别慌!热消融能替代手术吗?瑞金医院专家揭秘作者:费健 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在瑞金医院从事甲状腺疾病诊疗30年,做过超万台手术和微创消融治疗。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种“特殊”的甲状腺结节——Bethesda IV型。最近一项国际研究提出,这类结节可能不需要直接开刀,用热消融就能解决问题!这到底是黑科技还是新选择?我们结合最新科研数据,用大白话聊清楚。一、Bethesda IV结节:为什么让人纠结?甲状腺结节很常见,10个人里可能有6-7个,但95%以上是良性的。唯独Bethesda IV型结节像“灰色地带”:细胞病理报告写“滤泡性肿瘤”,无法确定良恶性。恶性风险约30%(成年人)到50%(儿童)。传统做法:要么手术切除,要么做昂贵的基因检测。许多患者面临两难:开刀怕白挨一刀,不治疗又担心癌变。尤其女性朋友更容易焦虑——毕竟甲状腺问题“偏爱”女性(男女比例约1:3)。二、热消融:用“热能”消灭结节的微创技术热消融就像“精准高温微波炉”,通过细针将热量传递到结节内部,让异常细胞“脱水凝固”。常用两种方式:射频消融(RFA):电磁波产热,适合中小结节。微波消融(MWA):微波快速加热,适合较大结节。优势:无需全麻、不留疤、当天或隔天出院。但过去医生们对Bethesda IV结节用热消融一直有争议:万一结节是恶性的,消融不彻底怎么办?三、最新研究说了什么?2025年《Thyroid Research》发表了一项重磅分析,综合全球5项研究、170例患者数据,结论很明确:有效性:✅ 1年内结节体积缩小85%(平均从5ml缩到0.75ml)。✅ 88%的结节完全消失。✅ 射频和微波效果无显著差异。安全性:✅ 并发症率仅4%,主要是轻微疼痛和声音嘶哑(1-2周自愈)。✅ 无严重并发症或癌症转移案例。划重点:研究证实热消融对Bethesda IV结节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数据仍需观察(目前最长随访5年)。四、哪些人适合热消融?虽然研究结果乐观,但作为医生必须强调:不是所有Bethesda IV结节都能“一刀切”用热消融!推荐人群:🔹 高龄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拒绝手术或基因检测的患者。谨慎选择:🔸 中青年患者(恶性风险较高,需更积极处理)。🔸 结节靠近喉返神经或重要血管。我的建议:一定要先做增强超声或穿刺明确性质,结合基因检测综合判断!五、热消融vs传统手术:怎么选?从30年临床经验看,两类技术各有优劣:一句话总结:热消融适合“以缓解症状为主”的患者,手术适合“必须明确诊断”的人群。六、费医生的暖心提醒别被“Bethesda IV”吓到:30%恶性风险≠确诊癌症,过度治疗反而伤身。定期复查最关键:即使选择热消融,也要每6个月做一次超声。警惕这些症状:吞咽困难、声音持续嘶哑、结节突然增大,及时就医!为什么推荐这篇文章?权威背书:数据来自2025年国际顶级期刊,结合本人30年临床经验。实用指南:直接给出“适合/不适合”人群清单,帮你快速决策。全网百万粉丝验证:用最接地气的语言,解决你最关心的健康问题。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甲状腺结节不可怕,科学对待是关键!如果你还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解答~(本文参考文献:Yao et al. Thyroid Research (2025) 18:2)作者简介:费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第二届)。深耕甲状腺疾病精准治疗(合理选择手术切除或者微创消融),获国家级及上海市科技奖多项,参与制定《甲状腺热消融指南》。擅长用“不开刀”技术解决甲状腺难题,全网科普视频播放超2亿次。 

费健 2025-05-07阅读量92

医患合力“与癌共...

病请描述:2020年4月14号晚上8:30,罗鹏飞教授完成了当天的第八台介入手术,从一楼介入手术室回到三楼的办公室,准备换衣服下班吃晚饭。可是他的办公室还有几位患者和家属在等着。我刚好在现场,亲眼目睹一位肺癌患者得知治愈的喜讯的激动一幕,患者口罩上面露出的眼神,由之前的忧心忡忡,瞬间变得神采奕奕。我想,治愈肺癌这件事,对罗教授而言,也许是他职业生涯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对于患者林女士而言,遇到罗教授,却是她百分百的幸运与活的希望。我有幸巧遇这一幕,马上用手机录像照相记录下来,并简单了解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❶  宣布肺癌治愈的那一刻,她激动像个孩子!▲ 患者:“真的,我的肺癌真的治愈了吗?是真的吗?”“真的,我的肺癌真的治愈了吗?是真的吗?”林女士激动的一直在反问罗鹏飞教授,似乎是自己听错了。39岁的林女士热泪盈眶,激动的像个孩子,一会双手合掌,一会喃喃地说:“太不容易了,煎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治好了,罗教授,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看到患者这么开心,罗教授也为她感到高兴,罗教授笑着说:“是你运气不错!从检查报告看来,肺癌已经没有了活性,临床上是已经治愈了的。”罗鹏飞教授从事肿瘤介入已经40多年了,他认为癌症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有个性化、精准化的合理治疗方案,加上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医患合力就可以有较理想的效果。他表扬这位林女士积极求医,“比较听话”,能配合治疗。 ❷精准治疗,两个月消灭顽瘤!林女士是2020年3月9号慕名找到罗鹏飞教授的。追溯在2017年12月,林女士因为气喘在一家三甲医院就诊,行支气管镜气管占位消融+冷冻术,病理是气管腺样囊性癌,术后进行了放化疗,苦不堪言;这两年多来,肿瘤很顽固,一直活跃在林女士的体内,林女士精神压力很大,长期睡眠欠佳。罗鹏飞教授介绍:“林女士这几年来肿瘤虽然切掉了,但是在左侧的肺门和右侧的胸膜下有转移的病灶,活性比较高。上个月,我给她做了微波热消融,在CT的导向下,用微波针进去,烧掉肿瘤,等过几天身体有所恢复,我考虑到右边胸膜下肿块比较小,这个胸膜部位比较敏感疼痛,我决定直接用放射性粒子给她植入,从这个派特CT可以看到,两个病灶已经消失,病灶活性已经得到了抑制,目前已经治愈,但还需要定期复查。”▲林女士身体里的病灶活性已得到了抑制,目前已治愈 ❸肺癌高居榜首,合理治疗很关键!据报道,2019年10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Oncology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分析了全球195个国家29大类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寿命损失年(YLLs)、伤残损失生命年(YLDs)、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因病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等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2450万,癌症死亡病例960万。而全球发病率肺癌排名第二,致死率肺癌排名第一。而在国内的癌症发病率和致死率排名第一的都是肺癌。罗鹏飞教授认为:肺癌的分型和治疗越来越细,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接诊医生具备肿瘤专业的综合能力尤其重要,因为具备综合能力的医生,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肺癌治疗才能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这样患者才不会走弯路,不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治疗时间,也节省了治疗费用。

王健 2025-05-06阅读量116

医患合力“与癌共...

病请描述:2020年4月14号晚上8:30,罗鹏飞教授完成了当天的第八台介入手术,从一楼介入手术室回到三楼的办公室,准备换衣服下班吃晚饭。可是他的办公室还有几位患者和家属在等着。我刚好在现场,亲眼目睹一位肺癌患者得知治愈的喜讯的激动一幕,患者口罩上面露出的眼神,由之前的忧心忡忡,瞬间变得神采奕奕。我想,治愈肺癌这件事,对罗教授而言,也许是他职业生涯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对于患者林女士而言,遇到罗教授,却是她百分百的幸运与活的希望。我有幸巧遇这一幕,马上用手机录像照相记录下来,并简单了解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❶  宣布肺癌治愈的那一刻,她激动像个孩子!▲ 患者:“真的,我的肺癌真的治愈了吗?是真的吗?”“真的,我的肺癌真的治愈了吗?是真的吗?”林女士激动的一直在反问罗鹏飞教授,似乎是自己听错了。39岁的林女士热泪盈眶,激动的像个孩子,一会双手合掌,一会喃喃地说:“太不容易了,煎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治好了,罗教授,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看到患者这么开心,罗教授也为她感到高兴,罗教授笑着说:“是你运气不错!从检查报告看来,肺癌已经没有了活性,临床上是已经治愈了的。”罗鹏飞教授从事肿瘤介入已经40多年了,他认为癌症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有个性化、精准化的合理治疗方案,加上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医患合力就可以有较理想的效果。他表扬这位林女士积极求医,“比较听话”,能配合治疗。 ❷精准治疗,两个月消灭顽瘤!林女士是2020年3月9号慕名找到罗鹏飞教授的。追溯在2017年12月,林女士因为气喘在一家三甲医院就诊,行支气管镜气管占位消融+冷冻术,病理是气管腺样囊性癌,术后进行了放化疗,苦不堪言;这两年多来,肿瘤很顽固,一直活跃在林女士的体内,林女士精神压力很大,长期睡眠欠佳。罗鹏飞教授介绍:“林女士这几年来肿瘤虽然切掉了,但是在左侧的肺门和右侧的胸膜下有转移的病灶,活性比较高。上个月,我给她做了微波热消融,在CT的导向下,用微波针进去,烧掉肿瘤,等过几天身体有所恢复,我考虑到右边胸膜下肿块比较小,这个胸膜部位比较敏感疼痛,我决定直接用放射性粒子给她植入,从这个派特CT可以看到,两个病灶已经消失,病灶活性已经得到了抑制,目前已经治愈,但还需要定期复查。”▲林女士身体里的病灶活性已得到了抑制,目前已治愈 ❸肺癌高居榜首,合理治疗很关键!据报道,2019年10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Oncology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分析了全球195个国家29大类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寿命损失年(YLLs)、伤残损失生命年(YLDs)、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因病损失的健康寿命年)等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2450万,癌症死亡病例960万。而全球发病率肺癌排名第二,致死率肺癌排名第一。而在国内的癌症发病率和致死率排名第一的都是肺癌。罗鹏飞教授认为:肺癌的分型和治疗越来越细,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接诊医生具备肿瘤专业的综合能力尤其重要,因为具备综合能力的医生,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肺癌治疗才能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这样患者才不会走弯路,不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治疗时间,也节省了治疗费用。

罗鹏飞 2025-05-06阅读量112

别让“体外射精&...

病请描述:在妇产科门诊,我见过太多令人痛心的案例。最近,一位年轻女性因采用体外射精的避孕方式失败,最终导致宫外孕,也就是异位妊娠。宫外孕不仅会给女性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还可能危及生命。今天,就想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科学避孕的重要性,提醒大家体外避孕方式并不可靠,真正有效的避孕方式主要有口服避孕药(长效或短效)、结扎和上环等。 体外避孕为何不可靠? 很多人认为体外射精能避孕,是觉得在射精前将阴茎抽出,让精液射在体外,精子就无法进入女性体内与卵子结合。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在男性性兴奋过程中,尿道会分泌少量的前列腺液,而这些前列腺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即使只有极少量的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只要有一个活力足够的精子成功与卵子结合,就会导致怀孕。而且,在性生活过程中,男性很难精准把握抽出阴茎的时机,稍有不慎就会有精液遗留在阴道内,大大增加了意外怀孕的风险。此外,长期采用体外射精的方式,还可能影响男性的性功能,导致焦虑、早泄等问题,同时也会给伴侣双方带来心理压力。 宫外孕的危害不容小觑 当意外怀孕发生,而受精卵没有在子宫腔内正常着床,而是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如输卵管、卵巢、腹腔等地方“安营扎寨”,就形成了宫外孕。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随着胚胎的不断生长,会导致输卵管破裂,引起严重的腹腔内出血。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即便经过及时救治保住了生命,也可能会影响输卵管的功能,增加再次宫外孕或不孕的风险。 科学避孕方式推荐 1.口服避孕药 •短效避孕药:需按周期规律服用,每天一片,一般在月经来潮的第1-5天开始服用。它的避孕原理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改变宫颈黏液性状等多种机制,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以及受精卵着床。只要正确服用,避孕效果可达99%以上。而且,短效避孕药还能调节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降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长效避孕药:只需每月服用一次或数月注射一次,使用较为方便。它同样是通过激素调节来达到避孕目的,但由于其激素含量相对较高,可能会引起一些如月经紊乱等副作用,所以在使用前建议先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2.结扎 •女性输卵管结扎:是一种永久性的避孕方式,通过手术将输卵管切断、结扎,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结合。这种方式避孕效果非常可靠,适合那些已经完成生育计划,不再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选择时一定要慎重考虑。 •男性输精管结扎:与女性输卵管结扎相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较小,恢复也更快。同样是通过切断、结扎输精管,阻止精子排出。男性结扎后,性生活并不会受到影响,而且避孕效果同样显著。如果日后有生育需求,也可以尝试进行输精管复通手术。 3.上环 也就是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是将节育器放置在子宫腔内,通过干扰受精卵着床来达到避孕目的。宫内节育器有多种类型,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种类。它的优点是一次放置可提供长期的避孕效果,一般金属节育器可放置10-15年,有些新型节育器的使用年限更长。而且,当有生育需求时,取出节育器后即可恢复生育能力。不过,上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酸腹痛等,但大多数人在适应一段时间后症状会逐渐减轻。 避孕是对自己和伴侣的健康负责,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选择体外射精等不可靠的避孕方式。希望大家都能重视避孕问题,根据自身的年龄、生育需求、健康状况等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避孕方法,守护好自己和伴侣的身体健康。

李春妍 2025-05-06阅读量139

小心!同房后腹痛可能是卵巢黄...

病请描述:你是否知道,看似平常的性生活,有时也可能暗藏健康危机?在妇科急诊中,有一种因同房引发的急腹症——卵巢黄体囊肿破裂,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一疾病。 什么是卵巢黄体囊肿? 卵巢黄体囊肿是一种生理性囊肿。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卵泡膜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腔内形成血体。随后,血体逐渐吸收,形成黄体。如果黄体持续存在或伴有出血,使黄体腔内液体增多,直径超过3厘米,就形成了黄体囊肿。一般情况下,黄体囊肿会随着月经周期自行消退,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为什么会发生黄体囊肿破裂? 正常情况下,黄体囊肿较为稳定,但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它可能“不堪一击”。其中,性生活过程中,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盆腔组织受到撞击、挤压,同时腹压增加,都可能成为黄体囊肿破裂的诱因。此外,剧烈运动、用力咳嗽、便秘时过度用力等,也可能导致腹内压力突然升高,引发黄体囊肿破裂。 黄体囊肿破裂有哪些表现? 黄体囊肿破裂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出现的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仅表现为轻微的下腹坠胀不适,而有的患者则会出现剧烈的腹痛,宛如刀割一般。同时,由于囊肿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盆腔内,刺激腹膜,疼痛还可能伴有肛门坠胀感。随着出血量的增加,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面色苍白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的情况。 出现症状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性生活后或有其他诱因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能拖延就医!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以及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盆腔积液较多、出血量大,怀疑有活动性出血,可能需要进行腹腔镜等腹腔探查手术,以止血并处理破裂的黄体囊肿;若出血量较少,生命体征平稳,医生可能会采取保守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止血、预防感染等治疗措施。 如何预防黄体囊肿破裂? 1.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女性朋友们应关注自己的月经周期,尤其是在月经后半期(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要更加留意身体变化。如果本身患有妇科疾病,如盆腔炎等,应积极治疗,降低黄体囊肿破裂的风险。 2.避免剧烈活动:在月经周期的特殊时期,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压突然增加。同时,性生活时也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于激烈,减少对盆腔组织的不良刺激。 3.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果出现便秘、咳嗽等可能导致腹压升高的情况,要及时治疗,避免因用力过度引发黄体囊肿破裂。 女性朋友们,卵巢黄体囊肿破裂虽然是一种突发的妇科急症,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相关知识,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风险。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李春妍 2025-05-06阅读量164

夏天警惕阴道炎!这些要点速查

病请描述:夏天一到,阴道炎进入高发期!做好这些,远离“炎”烦恼: •日常预防:管住嘴,少吃辛辣刺激食物;迈开腿,多运动增强免疫力;选对衣,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裤子,别让私处“闷汗”,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保持干燥。 •分型辨别: •细菌性阴道炎:白带灰白、稀薄、有鱼腥味,常伴轻度瘙痒。治疗常用甲硝唑栓等,可抑制厌氧菌生长。 •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呈豆腐渣样,瘙痒剧烈,还可能灼痛、红肿。克霉唑栓等抗真菌药物是常用药。 •护理差异:细菌性阴道炎避免过度冲洗阴道,以免破坏菌群;霉菌性阴道炎,内裤需开水烫煮、暴晒,别和他人混洗。 若出现不适,别自行用药,及时就医!守护私处健康,从细节做起!

李春妍 2025-05-06阅读量201

夏天小心细菌性阴道炎!

病请描述:夏天高温潮湿,私处易出汗,紧身衣不透气,这些都容易打破阴道菌群平衡,让厌氧菌大量繁殖,引发细菌性阴道炎。 症状主要是灰白色稀薄白带,伴有鱼腥味,尤其性交后气味加重,还可能出现外阴瘙痒、灼痛。 预防关键: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别冲洗阴道;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勤换洗;出汗后及时换干爽衣物;性生活注意卫生,伴侣也要清洁。若出现上述症状,别自行用药,尽快就医治疗!

李春妍 2025-05-06阅读量145

感染HPV怎么办?有生育需求...

病请描述: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常见的病毒,许多人在听到自己感染HPV后往往会感到恐慌和焦虑。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科普一下感染HPV后的正确做法以及相关诊疗知识,尤其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人群,了解这些知识至关重要。 一、认识HPV HPV家族庞大,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亚型,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HPV通常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如常见的6型、11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则可能导致宫颈癌、肛门癌等恶性肿瘤,其中16型和18型与宫颈癌的关系最为密切。 大部分HPV感染是一过性的,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在8-24个月内将病毒清除。只有少数人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病毒,从而发展为持续感染,增加疾病风险。 二、感染HPV后的正确做法 1.进一步检查 •当发现HPV感染后,不要盲目惊慌。首先,需要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检查),判断宫颈细胞是否发生了异常变化。如果TCT检查结果正常,通常无需过于担心,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若TCT检查发现异常,则可能需要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以明确宫颈是否存在病变。 •除了宫颈相关检查,对于特殊部位的HPV感染,如肛门、外阴等部位,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检查,评估是否存在病变。 2.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帮助清除病毒。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豆类等,避免过度饮酒和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瑜伽、游泳等,增强体质。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生殖器部位的清洁。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过度清洁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影响局部免疫力。 3.治疗干预 •对于低危型HPV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可采用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电灼等,直接去除疣体;也可使用外用药物,如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抑制病毒增殖,促使疣体脱落。 •对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且宫颈存在病变的情况,根据病变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轻度病变(如CIN1级),部分可自然逆转,可选择定期观察或进行物理治疗;中重度病变(如CIN2级、CIN3级),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宫颈锥切术,切除病变组织,降低癌变风险。同时,目前也有一些针对HPV感染的免疫调节药物,如干扰素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帮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辅助清除病毒。 三、HPV感染对生育的影响 1.孕期感染 •如果在备孕期间发现HPV感染,一般不建议立即怀孕。因为孕期女性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定变化,可能导致HPV感染加重。此外,若存在宫颈病变,孕期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病变也可能进展。所以,建议先进行相关检查,评估病情。若TCT等检查结果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尝试自然受孕;若存在病变,需先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怀孕。 •孕期发现HPV感染,通常无需过于担心对胎儿的直接影响,因为HPV病毒一般不会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可能会接触到病毒,存在感染风险,不过这种感染大多也是一过性的,多数婴儿在出生后数月内可自行清除病毒。对于存在尖锐湿疣且疣体较大、影响分娩或可能导致大出血的孕妇,医生可能会建议剖宫产,以减少新生儿感染HPV的机会,但剖宫产并不能完全避免新生儿感染。 2.产后处理 •产后女性仍需关注HPV感染情况。由于产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免疫系统功能也处于调整阶段,应在产后6-8周进行HPV及宫颈细胞学检查,评估病情变化。如果仍存在HPV感染,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同时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病毒清除。 四、预防HPV感染 1.接种HPV疫苗 •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市面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二价疫苗主要预防16型和18型HPV;四价疫苗在二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对6型和11型的预防;九价疫苗则可预防9种高危和低危型别的HPV。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是在首次性行为之前,但即使有了性生活或已经感染了HPV,接种疫苗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不同价次的疫苗适用年龄范围有所不同,二价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四价疫苗适用于20-45岁女性,九价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 2.安全性行为 •性传播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使用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感染的风险,但由于安全套覆盖范围有限,不能完全杜绝感染。保持单一、固定的性伴侣,避免多个性伴侣,也是预防HPV感染的重要措施。 总之,感染HPV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严重疾病,只要正确认识、积极应对,定期检查,规范治疗,大部分人都能恢复健康。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备孕、孕期和产后做好相应的检查和处理,也可以实现安全孕育。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能让大家对HPV感染有更清晰的认识,不再谈“HPV”色变。

李春妍 2025-05-06阅读量136

子宫肌瘤

病请描述:子宫肌瘤的症状 •月经改变: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可能缩短。黏膜下肌瘤或较大的肌壁间肌瘤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从而导致月经异常。 •腹部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于腹部触及肿块,尤其是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更易摸到,肿块质地较硬。 •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加之盆腔充血,可使白带增多。若伴发感染,可有脓性白带或血性白带。 •压迫症状:肌瘤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可引起相应症状。压迫膀胱可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可致便秘、排便困难;压迫输尿管可引起输尿管扩张、肾盂积水等。 •腹痛、腰酸、下腹坠胀: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患者无腹痛,但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样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此外,患者常感腰酸、下腹坠胀,经期加重。 •不孕与流产: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即使受孕,也易发生流产,尤其是黏膜下肌瘤。 子宫肌瘤是否需要手术 •手术适应证:肌瘤体积大,如子宫增大超过妊娠10周大小;月经过多致继发贫血,经药物治疗无效;严重腹痛、性交痛或慢性腹痛、有蒂肌瘤扭转引起的急性腹痛;肌瘤压迫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相关症状,经药物治疗无效;子宫肌瘤合并不孕;绝经后肌瘤仍继续生长,怀疑恶变者。 •非手术治疗:对于肌瘤较小、无症状,尤其是近绝经期妇女,可每3-6个月随访一次。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多可萎缩或逐渐消失。此外,还可采用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等,适用于症状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 总之,子宫肌瘤患者应根据自身症状、年龄、生育要求及肌瘤的大小、位置等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李春妍 2025-05-06阅读量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