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内科 > 感染科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内容
病请描述:一、高危因素肾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与吸烟、肥胖、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以及遗传等有关。大部分肾癌以散发为主,即为非遗传性肾癌,而遗传性肾癌约占2-4%。吸烟、肥胖和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肾癌危险因素。二、诱发因素1.放射因素:如放射线照射可能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而引发肾癌的发生。2.职业暴露:职业暴露于石棉、多环芳香烃、三氯乙烯等物质会增加患肾癌的风险。3.遗传因素:有肾癌家族史的人罹患肾癌的风险增加。4.其他:既往存在肾癌的患者,另一侧肾脏发生癌变的风险增加。三、好发人群1.50-70岁的中老年男性。2.有长年吸烟史的人群。3.患有肥胖症的人。4.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及泌尿系结石患者。5.长期服用激素及解热镇痛类药物的人群,免疫系统受损人群如艾滋病患者。
叶定伟 2021-05-09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知道了肺癌的病因,也就知道了肺癌的预防办法 1、 吸烟。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以上。 吸烟的量越大,越容易患肺癌。戒烟后可以减少肺癌的发生风险。 香烟点燃时,局部温度可达900—1000度,形成4000种新的化合物,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烟碱和煤焦油三种。 吸烟产生的二手烟对不吸烟者有害。吸烟量不大时,不吸烟的妻子因丈夫吸烟患肺癌的风险增加30%。吸烟量很大时,不吸烟的妻子因丈夫吸烟患肺癌的风险增加60%。 2、 大气和环境污染。 大气和环境污染是肺癌发生的另外一个因素。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采暖和工业尾气。 大气污染上升导致肺腺癌增加。 做饭使用的能源产品和烹饪时产生的油烟是女性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以,买一个好的油烟机很重要。 女性非吸烟者患肺癌的烹饪指数(每天烹饪小时数乘以烹饪年限)较高。 3、职业暴露。 工作中经常接触细小的致癌颗粒和烟尘、粉尘是近年来肺癌增加的主要原因。 长期接触或大量吸入放射性物质、放射性金属矿可以诱发肺癌。 装修污染的粉尘对人体不利。 4、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这些患者存在免疫缺陷,容易患肺癌。 5、遗传因素。 1960年,有科学家发现肺癌具有家族聚集现象。 肺癌患者的一级家属较常人患肺癌几率增加120%。 6、肌体免疫功能低下。 7、缺乏某些营养。 从上可知,肺癌的预防措施如下,与上文一一对应: 1、 吸烟者戒烟。家庭里面有吸烟者为了家庭成员健康戒烟。远离二手烟。 2、 不要在交通高峰时马路边上活动锻炼。买一个好的油烟机很重要。 3、 注意远离细小的致癌颗粒和烟尘、粉尘。条件差时可以戴防尘口罩。 4、 有结缔组织病时,定期检查胸部CT。 5、 肺癌患者的一级家属要注意定期检查胸部CT。 6、 免疫功能低下者注意维护免疫功能。 7、 全面和均衡的营养。
陆欣欣 2020-09-22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作者注:这是十余年前本人在全国性病控制中心网站上发表的一篇科普文章,至今读来仍有新意。在稍作修改订正后,特此转载于微医,以飨广大读者。 引言 颜面疱疹本身并不是性病,但是引起颜面疱疹和生殖器疱疹的病原体都是单纯疱疹病毒(HSV),只是两种疾病发生的部位不同。颜面疱疹在中国人中极为常见。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随着人们卫生条件的改善,颜面疱疹的发病率将下降。但是,由于人们性行为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口交性行为),颜面疱疹传播到生殖器部位而导致的生殖器疱疹可能增多。由于颜面疱疹与生殖器疱疹具有极为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危害性,特在此编撰关于颜面疱疹的内容,以帮助受到或可能受到疱疹侵扰的人们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以减少其传播,减轻其危害。 定义 颜面疱疹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复发性疾病,也称为口唇-颜面疱疹、口唇疱疹、发热性疱疹、发热性口疮,俗称"火气"。颜面疱疹的典型特征是在皮肤和粘膜部位出现成群的水疱,水疱内充满疱液,基底皮肤粘膜红肿。在皮肤损害发生之前,受累部位常有烧灼、刺痛感觉。皮肤损害发生后,局部自觉疼痛,触痛明显。水疱愈合后不留瘢痕,但皮损有复发倾向。 颜面疱疹的病因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单纯疱疹病毒有两种类型:HSV-1和HSV-2。其中HSV-1最为常见,通常引起颜面疱疹;HSV-2通常引起生殖器疱疹。但两型HSV感染可出现交叉,其中由颜面或口唇传染到生殖器较常见(引起生殖器HSV-1感染),而由生殖器传染到颜面或口唇少见。 感染途径 颜面疱疹通过密切的身体接触而传播。已感染颜面疱疹的人与未感染疱疹的人发生密切接触时,病毒即可能由感染的一方传染给未感染的一方。颜面疱疹感染最常发生于婴儿期或儿童期,这是由于婴幼儿与其亲属的密切接触(如接吻、亲密拥抱等)所造成。在病毒发生传播时,具有传染性的一方并不一定有颜面疱疹的典型症状。例如,在水疱出现之前病毒常从口唇部排放,而且在无任何可觉察症状时感染者也可能会有感染性病毒颗粒的排放,这种情况也称为无症状病毒排放。 大多数人在3~5岁的年龄阶段就感染了HSV,但其中仅1/3会出现有症状的初次疱疹发作。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或小婴儿如果感染HSV,病情会很严重。 病毒致病过程 HSV侵犯人的表皮细胞,即皮肤的外层,引起水疱的发生。病毒可从表皮沿神经传导路径上行至三叉神经节,即靠近内耳的一种神经束,在那里隐藏潜伏直至被激活。导致病毒激活的可能触发因素(诱因)包括发热(如普通感冒)、紫外线照射(日晒)、精神紧张、极度疲劳或免疫功能下降等。 ● 首次感染 当一个人第一次感染疱疹时出现的疾病发作称为原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些人可仅有轻微症状或完全无症状,而有些人可出现明显的不适。口疮(口腔溃疡)可出现在齿龈,也可出现在颊黏膜,这种表现通常被称为齿龈口腔炎。起初,在口腔、牙龈、喉和唇部发生疼痛性溃疡,如果不治疗的话,溃疡可持续14天以上。齿龈口腔炎应给予抗病毒治疗。多数病人还需要使用止痛药甚至局部麻醉药,直接用于患处,以减轻疼痛不适,以便能够进食(餐饮)。首次发作在病毒入侵皮肤粘膜后的1~3周发生,并在发作后2~3周内完全愈合。 ● 疱疹复发 病毒感染后终生潜伏在感染者的神经中,并不时地被激活。有些人很少出现疾病复发或不再发作,而有些人则经常复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延长),疾病的复发似乎可减少。 疱疹发作可有四个阶段:1.局部皮肤出现麻刺感;2.轻度肿胀,然后出现成群的疱液充盈的水疱,常自觉疼痛;3.水疱破裂和融合,形成渗液的溃疡面;4.溃疡干燥,表面结痂,通常在8~10天后愈合,不留瘢痕。 在溃疡完全结痂之前,均可出现病毒传染他人。 好发部位 颜面疱疹最常累及口唇和鼻部,引起口疮或唇疱疹。疱疹复发可累及眼部皮肤粘膜,甚至眼睛内部。眼部HSV感染也有多种名称,包括疱疹性角膜炎、疱疹性结膜炎和疱疹性基质性角膜炎。眼内HSV感染罕见,但可导致一种称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综合征。眼部疱疹感染可导致严重后果,必须尽快到眼科就诊。在儿童中,HSV还可感染口腔和喉部,感染可伴有发热和全身疼痛。 此外,HSV还可感染手指甲床根部,引起局部红肿疼痛,这种情况称为疱疹性瘭疽。 复发诱因 颜面疱疹复发的诱因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有些病人中,引起疱疹复发的诱因有月经、外伤、发热、日晒、恶劣的天气,以及引起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事件(如普通感冒、流感或全身性疾病)。但在有些病人中,则疱疹复发的诱因不明确。 诊断 当出现活动性疱疹感染(有明显水疱、溃疡)时,颜面疱疹的诊断很容易,也较为准确。综合考虑病人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足以确定颜面疱疹的临床诊断。采集皮损部位拭子标本作HSV病毒检测,或者进行特异性血清抗体检测,可有助于疱疹的确诊。 并发症 疱疹损害局部可继发细菌感染。如果疱疹累及眼部,严重者可损害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在患有异位性皮炎的病人中,少数疱疹感染可播散到全身部位。 广泛的疱疹损害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种征象。如肺炎或HIV感染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低下时,就可出现严重的广泛的颜面疱疹或生殖器疱疹。 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治疗,有时甚至可预防颜面疱疹。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片剂,以及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霜剂或凝胶。止痛药和缓解疼痛漱口水也可用以减轻症状。应尽可能在症状出现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治疗。疱疹复发时的抗病毒治疗(口服或局部外用)可促进损害的愈合。如果疱疹发作很频繁或给病人生活带来麻烦,每日口服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防止发作。在国内,上述口服或外用药品均已经上市,可从医院及药房凭医生处方获得。 如果新生儿有单纯疱疹病毒暴露(例如当母亲或其他亲属有疱疹发作时,与其有密切接触),应该对其进行密切观察,注意其是否出现以下征象:发热、出现皮肤粘膜水疱、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低下。即使这些症状很轻微,也必须提高警惕,立即将小孩送往专科医院就诊,并一定要将你的忧虑告诉医生。如果新生儿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接触了单纯疱疹,感染症状多在2~3周后出现。 传播和预防 有疱疹发作的病人,无论是颜面疱疹,还是生殖器疱疹,应该知道从疱疹发作开始至全部溃疡完全愈合这一期间,均具有传染性。在此期间,病毒可传染给他人,少数情况下还可自身接种于身体的其他部位。由颜面向生殖器传播引起的生殖器疱疹(生殖器HSV-1感染)有增多的趋势。 为了防止疱疹的传播,在口疮或唇疱疹出现时,病人应该避免以下行为:● 接吻● 当你或你的性伴有颜面或生殖器疱疹损害时,实施或接受口交● 共用毛巾和面巾● 使用唾液来湿润隐形眼镜● 亲吻小婴儿 个人卫生对于疱疹感染者来说,非常重要。尽量避免接触溃疡或损害,接触以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并擦干。要避免用手随意抠挖皮损,这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或引起局部继发细菌感染。还要避免在皮肤上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皮肤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要做到饮食多样化,坚持体育锻炼,睡眠充足。对有些病人而言,使用防晒霜可能有助于防止疱疹复发。 进一步的信息 如果想要获得有关颜面疱疹的更多信息,可以带着问题去咨询皮肤病与性病专业医务人员。 致谢 衷心感谢新西兰疱疹基金会(New Zealand Herpes Foundation, NZHF)的Janet Say博士和国际疱疹联盟(International Herpes Alliance, IHA)在本资料编撰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文章来源: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官方网站 https://www.ncstdc.cn/#/home/ArticleDetails/u%3A97a71f79393c6ac8f021bd387d55b4d5%23@a%3AXieshoue_Spread%23/STD_Official_Web_Knowledge_Park
赖伟红 2020-07-13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在临床上,有不少男性尿道炎病人在经过长时间积极治疗之后,尿道炎症状依然如故,或者症状反复发生,这令病人痛苦不堪,也给其家庭蒙上了沉重的阴影。这类尿道炎被称为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是性病临床工作中常见和棘手的问题。本文讨论了这种疾病的定义、病因、治疗和预防。 定义 这类尿道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持续性尿道炎,指尿道炎病人经治疗后仍有症状,与“治疗失败”同义;二是复发性尿道炎,指尿道炎病人经治疗后有一段无症状期,而后又复发。这两种情况往往由于病程长而在临床上难以细加区分。 这类尿道炎常出现淋病和急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后,尿痛、尿频、尿急、尿道分泌物等尿道炎症状减轻或逐渐消失,但隔一段时间又重新出现。症状的复发可出现在再次性接触之后,或在饮酒或进食某些刺激性食物(俗称“发物”)之后。复发时的症状通常轻于急性期,也可能间断出现稀薄的尿道分泌物,尿痛少见,但常诉前尿道不适,这种尿道不适与排尿无关。有时觉龟头疼痛,偶诉会阴部胀痛或头痛等其它身体不适。 虽然病人有明显的主观症状,但化验检查却无尿道炎的客观证据。 病因 这类尿道炎的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再感染与治疗失败。从表面上看,再感染与治疗失败是尿道炎经久不愈的最直接原因,而事实上却往往并非如此。大多数病例在治疗后并无再次性接触,同时也不能查到明确的病原体,不好以再感染来解释。常规量的抗生素足以清除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失败并非复发性尿道炎主要原因。不过,有体外试验表明,很大一部分解脲支原体对四环素、红霉素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因此少数持续性尿道炎可能是由耐药的解脲支原体引起。国外已发现耐四环素的沙眼衣原体,这种衣原体同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可能导致持续性的尿道炎,国内也有沙眼衣原体的药物敏感性下降的报道。细胞壁缺陷型淋球菌(L型淋球菌)也可能是这类尿道炎的病因,L型淋球菌可以在体外用青霉素处理淋球菌而产生,剂量低于杀菌浓度的青霉素亦可在人体内诱导产生L型淋球菌。此外,阴道毛滴虫、生殖支原体也是男性尿道炎病因,也可导致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的发生。 (2)潜伏感染。部分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经抗生素治疗后,进入潜伏感染状态。饮酒、劳累、精神紧张等因素可能诱使潜伏的衣原体繁殖,从而出现症状,即尿道炎复发。解脲支原体不会出现类似的潜伏感染。 (3)隐蔽部位的感染。急性尿道炎可伴发前列腺炎,当尿道炎治好后,仍可因来自前列腺的感染而复发。但是,很多研究未能从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病人的前列腺按摩液中分离到沙眼衣原体,且这类病人在发作时尿道中也极少分离到沙眼衣原体,因而并不能肯定前列腺就是感染的来源。 (4)神经精神因素。许多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病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性或内向性素质。有学者认为,某些尿道刺激症状源于精神因素,出现尿道分泌物也是病人自己对化验检查过度紧张所导致,可能是性病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表现。然而也有不同看法,病人精神上的异常或许是“果”而非“因”,病人可能患有某种慢性疾患而未被查出。 (5)过敏反应。一些病人具有过敏体质,有过敏性家族遗传史,而且在临床上使用抗过敏药物获得一定疗效,说明至少有一部分病人与变态反应因素有关。 总之,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的病因复杂,尚有很多问题不明确,该病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治疗 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的治疗非常棘手。病人往往经多种治疗后症状持续无改善。但要注意的是,尿道出现清澈的或粘液性分泌物不一定总是异常情况。正常人尿道湿润,有时也可见到分泌物。而有的病人,尽管经有效治疗,尿道分泌物需相当长的时间才消失。因而出现少量尿道分泌物,或轻微尿痛、瘙痒感,并不都代表治疗失败。 在治疗时,首先应排除功能性原因或其它疾病,确定是否有尿道炎存在。还需注意病人是否遵医嘱治疗,了解病人的性行为状况。如有尿道分泌物,须作相关检查以排除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阴道毛滴虫、念珠菌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同时要注意排除尿道异物、尿道内病毒疣和尿道周围瘘管或脓肿。必要时,可作尿道镜检查或尿道造影或肾盂造影以排除尿道狭窄、尿道内损伤、肾盂肾炎及泌尿系肿瘤等疾病。病人的配偶或性伴也需作有关病原体的检查。 如果病人持续出现尿道分泌物或明显尿痛,可试用一些经验性治疗: (1)四环素0.5g,口服,每天4次,疗程2周;或多西环素0.1g,口服,每天2次,疗程2周;或米诺环素0.1g,口服,每天2次,疗程2周。 (2)红霉素0.5g,口服,每天4次,疗程2周;或阿奇霉素,首剂1g顿服,然后0.5g,口服,每天1次,疗程1周;或克拉霉素0.25g,口服,每天2次,疗程2周。 (3)联合疗法:氧氟沙星0.2g,口服,每天2次;加甲硝唑0.2g,口服,每天2次;疗程2周。 也可加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热淋清、清开灵等),还可加用扑尔敏、桂利嗪等抗过敏药物。此外,尿道平滑肌松弛剂,如黄酮哌酯,对部分病人有缓解症状的功效。 对于经久不愈的病例,应该作前列腺感染方面的检查,如前列腺液的镜检和细菌培养。但检查结果常为阴性。即便能查出有前列腺炎,往往也是无菌性的。目前多认为,由淋球菌或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直接引起的前列腺炎并不多,而大多数是因为尿道炎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因为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前列腺炎,或者因为尿道炎使得原先潜在的前列腺炎加重。 对于合并前列腺炎者,可采用米诺环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2周;或多西环素0.1g,口服,每天2次,共2~3周;或复方新诺明2片,口服,每天2次,共2~3周。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可加服前列康、知柏地黄丸、热淋清等中药,也可配合理疗、针灸、温水坐浴等治疗。 需强调的是,在治疗期间,病人要注意生殖器官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继发真菌(念珠菌)感染。 如果病人经多次重复治疗,仍有一些不典型自觉症状,但不是急性尿道炎的表现,可不必再作进一步的抗生素治疗。应给病人作有关的咨询和解释工作,以免除病人心理上的恐惧,以利于病情的恢复。需要告知病人以下信息: (1)即便有某种程度的尿道症状,但传染性极低,传给性伴的可能性不大; (2)绝大多数病人经一定时间后,症状可以自行缓解,不会发生严重的后遗症; (3)如果病人只有一个性伴(其性伴同样如此),而双方均已接受过对衣原体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就无需对性伴作进一步的治疗; (4)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并非艾滋病的表现。 预防 虽然部分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病例可能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L型淋球菌引起。然而,大多数病例原因不明,诊断和治疗十分困难。该如何预防这类尿道炎的发生呢? 洁身自好、杜绝多性伴及非婚性行为是远离性病的根本措施,也是预防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等性病相关病征的根本措施。 对于性病病人及高危人群而言,要预防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的发生,还需要注意以下环节: (1)在出现尿道炎等性病症状,或怀疑患性病时,应该到具有性病诊治和咨询服务从业资格的正规医院的皮肤性病科或相关科室就诊,而不要听信各种虚假的或夸大的广告去求医,以免延误病情,错失治疗良机。 (2)尿道炎(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要早期、足量和规范,选用敏感药物治疗,还要避免过度治疗。药物剂量不足、滥用药物或选用药物不敏感,可促进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和L型淋球菌的产生。 (3)病人的配偶或性伴应同时接受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当性伴检查阴性或无症状时,并不意味着性伴未感染,夫妻同治也是彻底治愈尿道炎的重要环节。 (4)在尿道炎未治愈前要避免性行为,在尿道炎症状完全消失后的一段时间(2~4周)内性生活应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在治疗期间,需禁酒、忌辛辣饮食、多饮水;家中要做好必要的隔离消毒,如浴巾、脸盆、浴缸、便器等分开使用,用后消毒。 结语 持续性和复发性尿道炎的病因复杂,不仅与性病病原体、病人自身素质、尿道局部结构有关,也与性病的治疗是否恰当有关。这类尿道炎的处理较棘手,尚无特效疗法。病人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综合治疗。对于性病病人及高危人群而言,应有正确的求医行为,及时接受足量、规范的治疗,以防止或减少这类尿道炎的发生。
赖伟红 2020-07-13阅读量1.9万
病请描述:小孩反复发热总是事出有因的,但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小孩抵抗力薄弱,面对季节变化、交叉感染等情况,呼吸道感染常常防不胜防。临床许多小孩反复感染,发热常常是间歇性的,而每次发热的病因也不尽相同,这或许是这一年龄段的小孩反复发热最主要的原因。二、当然,部分小孩反复发热还和本身存在基础性疾病有关,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由于肺部经常处于充血状态,肺炎很难控制,临床上就会反复发热;又如极少数免疫缺陷的小孩,平时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高热不退,甚至伴发严重的感染,这就需要做免疫学方面的检测来明确诊断。值得一提的是:临床具有过敏素质的小婴儿群体,常常弱不禁风,呼吸道特别易感,临床反复发热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因此,对于临床上小孩的反复发热,关键是积极寻找病因,只有找到发热的症结所在,问题也许才会得到根本的解决。
宋善路 2020-05-13阅读量8318
病请描述:小孩反复发热总是事出有因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小孩这个年龄段抵抗力薄弱,呼吸道首当其冲最容易受到影响,加上季节变化、交叉感染等因素,因此小孩感冒发热常常是防不胜防的。其二是临床有些小孩反复发热,病情之所以迁延不愈,自有其内在的因素,例如可能存在免疫缺陷或先天性心脏病或尿路畸形等,医生需要借助于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来协助诊断。其三是小儿发热通常是感染所致,不论是病毒、细菌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炎症的控制都需要一个过程,正是因为炎症有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短期内发热常常会有所波动,这也是难以避免的。综上所述,对于小孩反复发热,临床寻找发热的病因才是问题的关键。
宋善路 2020-05-13阅读量8017
病请描述:三.肝胆胰源性疾病 1.慢性肝炎:腹泻的特点为无明显腹痛,粪质稀薄或水样,无黏液脓血便。其机制为肠道内细菌过度生长,导致微生态失衡,微生物防御屏障被破坏,致使肠毒素进入门静脉,促进机体炎症反应及感染的发生。 2. 肝硬化:腹泻发病率为 10% ~30%,其机制主要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导致肠黏膜出现淤血、水肿以及肠道菌群失调。 3. 肝癌:慢性腹泻是肝癌患者的常见症状,少数患者以腹泻为首发症状。发病机制与副肿瘤综合征有关;此外还包括肝癌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肠壁淤血、水肿,从而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进而出现腹泻。 4. 慢性胆囊炎:腹泻的原因可能与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影响胆汁的排出,干扰脂肪消化有关。 5. 胆囊切除术:约 17%的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会出现慢性腹泻。腹泻的机制与胆汁酸的吸收不良、加速通过结肠缩短肠道通过时间、大肠中胆汁酸含量增加有关。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排泄规律的改变对脂肪的消化与吸收产生影响,有益菌减少,肠道的屏障功能减弱,免疫功能异常,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最终出现腹泻。研究发现高体质指数和 40 岁以上的人群组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6. 慢性胰腺炎:表现为黄色、恶臭、含有超过 7 克脂肪的脂肪泻,原因考虑慢性胰腺炎所致的外分泌功能不全。 四.内分泌疾病 1. 甲亢:腹泻的原因考虑:增加的甲状腺激素使肠道传递时间缩短,导致胃排空和肠蠕动增加,导致胃肠道消化吸收不良。 2. 糖尿病:慢性腹泻是糖尿病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主要见于胰岛素依赖型患者。 五.神经内分泌肿瘤 1. 胃泌素瘤:主要表现为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腹泻。 2. 嗜铬细胞瘤:腹泻的机制考虑血清中高水平的血管活性肠肽、儿茶酚胺和降钙素,激活了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增加了脂解活性,引起腹泻。 六.其他原因 1. 艾滋病(HIV):慢性腹泻发生率为 30%~70%。 2. 旅行者腹泻(TD):目的地是最相关的风险因素,而旅行目的和旅行方式也有显著的差异。大肠杆菌被认为是 TD的常见原因。 3. 钩虫感染:在发展中国家的热带地区感染率高达 80%。 4.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这种情况发生在 5%~39%的患者中,具体取决于人群和抗生素类型。其腹泻机制与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综上所述,慢性腹泻病因涉及面广泛,发病机制复杂,值得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总结。 本文选自:张莉娟,276 例慢性腹泻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赵刚 2020-03-07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 52岁的陈女士,从她记事起就知道脚底板有颗大黑痣,但是这么多年了也没什么变化,并未放在心上。半年前,陈女士在干农活时突然感觉脚底黑痣刺痛,持续两个月都不见好转,开始天天敷中药。一段时间后,黑痣开始发白化脓,陈女士索性自己拿针把脓包挑破,谁知此后伤口一直溃烂不愈合,这才到医院就诊。就这样,误以为是脓包的黑痣,通过病理检查被诊断为黑色素瘤。最终由皮肤科转到肿瘤外科做了截肢手术。 等等,先别慌。 不是每个长黑痣的人都是陈女士,很多人对黑色素瘤很陌生,对黑痣和瘤倒是略知一二。那么什么是黑色素瘤呢? 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大部分是由先天性和后天性色素痣恶变而来。与其他的皮肤癌相比,黑色素瘤是比较“恶”的一种,病情发展快、容易转移,死亡率较高。但是黑色素瘤早期通过正规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如果是晚期,预后就非常差,不到10%。 据相关数据表明,黑色素瘤在欧美国家白种人中发病率较高;中国的发病率在1/10万;黑种人发病率相对低一些。具体病因,或与紫外线照射、过度日晒、结构不良痣恶变、外伤、化学致癌物及免疫缺陷、减退等有关。 怎么样才能发现自己是不是患上黑色素瘤呢? 黑色素瘤是可以自查的,主要是从症状表现: 1:黑色素瘤的患者首先身上的黑痣颜色会变淡,出现一些偏向于蓝色的症状。 2:黑痣大小也会出现改变,黑色素瘤患者身上的黑痣会呈现出往外扩散的趋势,并且相比较前期,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痣变大了很多。 3:黑痣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一边相比较于另一边会有明显的差别。 4:我们还可以通过检查黑痣的直径大小来判断患者有没有患上黑色素瘤,因为黑色素瘤的大小一般都是比较大的,超过6mm的一定要重视: 5:一般黑痣是不会出现太大改变,因此如果发现自己身上的黑痣相比较于之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那么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总而言之,黑色素瘤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对于患有黑色素瘤的患者来说,黑痣主要会出现变大,变不对称,周围呈锯齿状,颜色变淡以及往外扩散等症状,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黑痣出现了以上症状的话,最好是立刻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袁霆 2020-01-12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1. 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的病原体只入侵人类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胞免疫,破坏细胞免疫中最主要、最强大、最具有进攻性的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使机体免疫系统瘫痪。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2.艾滋病是如何感染和传播的?(1)性接触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生育子女时,可通过血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易受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女性性工作者、有生殖器皮肤破损或溃疡的性病患者、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性乱者、接受输血及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者、静脉穿刺或刺破手指取血者。此外,和艾滋病人一起工作、用餐、聊天、握手、礼节性亲吻并不会传播艾滋病。因此社会应该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3. 艾滋病有哪些症状和体征?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艾滋病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大多数被感染者并不知情。很多人是因为在医院接受其他治疗做检查时或无偿献血时偶然发现。典型的艾滋病症状多出现在中晚期,主要表现为肺部各种机会性感染(以肺孢子虫肺炎和巨细胞病毒肺炎最为常见)和卡波西肉瘤。约有80%艾滋病病人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导致脾功能亢进,出现脾高度肿大。皮肤损害是许多艾滋病病人极为常见的表现,高达92%,如口腔念珠菌病、慢性疱疹病毒感染、疣病毒感染等。4.如何诊断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数周或数月内常不能检出抗体,因此若第一次检查结果 为阴性,需要间隔1-2个月后去复查。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免疫荧光检测(IFA),这三种方法一般做筛查之用。若发现有阳性,医务人员会登记个人信息后上报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人员负责下一步的诊治。5.得了艾滋病如何治疗?目前的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抗病毒治疗;免疫疗法;针对机会性感染、肿瘤的治疗;全身支持治疗等。抗病毒治疗是病因治疗,通过阻断病毒复制的药物,从而达到让艾滋病不再继续发展的目的。如鼎鼎大名的“三联鸡尾酒式”药物疗法等。 因此,发现艾滋病之后千万不要自暴自弃,甚至去伤害他人,一定要选择积极的治疗。我国对艾滋病病人提供免费的药物,帮助其战胜病魔。6.如何预防艾滋病?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为。(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叶臻 2019-11-28阅读量9561
病请描述: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像网络一样分布在全身各处,很多人在摸到淋巴结肿大是都会很恐慌,害怕自己得了淋巴瘤等疾病,其实淋巴结的病变可大可小,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自查身体表浅的淋巴结来初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先来一起了解一下吧~淋巴结的作用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正常的淋巴结大小在0.2-0.5cm,当淋巴结增大到可用手摸到时,就代表淋巴结出现了异常增大。当机体存在感染或者肿瘤病灶时,细菌、病毒、癌细胞可沿淋巴管侵入上行到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如果这一站淋巴结无法消灭病毒等物质时,他们就会沿着淋巴管的流注方向进行扩散,继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及淋巴结肿大。淋巴结遍布全身,而我们能够触及到的是浅表淋巴结,如腋窝、腹股沟、腘窝等部位。淋巴结自查方法身体内部的淋巴结需要借助检查,但是表浅的淋巴结出现异常增大的时候我们自己就可以摸到,就是我们常说的触诊,正常的淋巴结不易被触到或者触诊起来质地柔软、光滑、与周围的组织没有粘连的感觉而且没有压痛。淋巴结出现病变的时候触诊的感觉会发生改变,那么淋巴结应该怎么自查呢?>> 手法用一只手的四根手指并拢紧贴需要触诊的部位,依照次序由浅入深的进行滑动触摸。>>顺序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肘部)、腹股沟、腘窝等部位。>>注意事项进行淋巴结检查需要注意,如果能够摸到淋巴结,需要注意淋巴结的位置、数目、大小、质地的软硬、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有无压痛感、有没有向外破出的伤口及管道等情况。要警惕的淋巴结肿全身淋巴结增大全身的淋巴结都触及到肿大的话往往提示急性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如艾滋病、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亦可见于非传染性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淋巴瘤等,需要引起重视。质地坚硬的淋巴结淋巴结的质地摸起来坚硬并且无痛感、与周围组织粘连或者融合的时候要高度警惕了,这种特征一般是恶性肿瘤的转移到淋巴结的征象;同样质地坚硬的淋巴结肿大还可能会是恶性淋巴瘤,常常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增大。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淋巴结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往往伴有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现象,同样有这种特征的疾病还包括淋巴结结核,质地柔韧,不痛不痒,伴有低热、消瘦、盗汗等症状,严重时可破溃出现流水样脓液。逐渐增大的淋巴结逐渐增大的淋巴结可能是一般的炎症,这种淋巴结肿大,一般摸起来质地不会特别坚硬,而且与周围组织没有粘连的迹象,活动度好,常常会有压痛,抗炎处理后淋巴结会缩小;也可能是肿瘤、结核、淋巴瘤等疾病,需要结合质地、粘连情况等做出初步预判。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仅仅起到一个健康信号的作用,不能够进行诊断,当淋巴结出现以上需要警惕的异常情况时,需要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以明确具体的病因和原发病灶,做出相应的处理。
健康资讯 2019-08-23阅读量2.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