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厌食 > 饮食

厌食饮食

厌食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胆道感染和肝炎有什么区别?

病请描述:胆道感染和肝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在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病因不同: 胆道感染通常是由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引起的感染,常见的原因包括胆道结石、胆管良性狭窄、胆道恶性肿瘤等。 肝炎则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如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等)、饮酒过度、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的肝脏炎症。 症状不同: 胆道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右上腹痛、发热、寒战、黄疸等。 肝炎的症状则包括乏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消化不良,部分严重患者可以出现眼睛黄、尿黄、身体黄等黄疸症状。 诊断不同: 胆道感染的诊断除了依据症状外,还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来确定胆道是否有梗阻或扩张。 肝炎的诊断则依赖于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胆红素等)以及病毒学检测来确定病因。 治疗不同: 胆道感染的治疗可能需要手术来解除胆道梗阻,以及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肝炎的治疗则侧重于抗病毒治疗、休息和饮食调节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和恢复肝脏功能。 总的来说,胆道感染主要影响胆道系统,而肝炎主要影响肝脏。两者虽然在某些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上有明显的区别。

赵刚 2025-01-23阅读量1205

胆囊功能不好会出现的症状有哪...

病请描述:胆囊功能不全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腹部疼痛:慢性胆囊炎最典型的症状是腹部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部,表现为持续性的钝痛或不适感。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背部、肩膀或大腿等部位,尤其在晚上或饱餐后出现。 消化不良: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油腻食物、食欲缺乏等。可能在饱食后感到上腹部饱胀不适、胃部灼热、嗳气和反酸等症状。 黄疸:部分胆囊不好的人可能会出现胆管不通,从而阻塞胆汁的排泄,引起胆汁排泄不通,这样就引起黄疸。患者的皮肤、黏膜发生黄染,同时眼睛虹膜也会发生黄染,小便也会发黄等。 发热和发冷:胆囊疾病若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引发感染或炎症。发烧和发冷是疾病的早期症状。如果同时伴有右侧腹部不适,那就更严重了,这可能是非常危险的疾病,如胆囊炎。 脂肪泻:胆囊功能丧失后,失去了储存、浓缩、排泄胆汁的功能,患者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表现,特别是在进食油腻的食物后,由于缺乏辅助脂肪消化、吸收的胆汁,所以患者会出现脂肪泻。 上腹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上腹部闷胀不适,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恶心、厌油等症状,多发生在饱食或者进食油腻食物后。 全身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与长期的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有关。 以上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赵刚 2025-01-22阅读量1204

乳腺癌的不同时期的乳房症状表...

病请描述:  乳腺癌当然可以治愈,现在医学的发展,乳腺癌治愈其实并不是少见的,是极多见的。现在即使到了中期的乳腺癌,5年生存率都是在80%多以上,像多数的人就不会再有了。如果是比较早期的乳腺癌,甚至可以看到5年生存率是在90%以上,最高的话可以到98%,所以乳腺癌的治愈实际上多数的人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太晚的病情,治愈的希望是非常大的,因为医学在不断的进步,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越来越有针对性,可以看到乳腺癌的治愈率明显的升高。   乳腺癌的不同时期的乳房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   乳房肿块是早期最常见症状,常位于外上象限,多为单侧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不易被推动,大多数为无痛性肿块,少数有隐痛刺痛。   中期症状   进展中期,肿块侵犯腺体与皮肤之间的韧带,可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阻塞淋巴回流,皮肤呈橘皮状。浸润到皮内生长,可在主病灶周围形成散在的皮肤硬性结节,卫星结节状。当肿块侵及乳头乳晕,可因牵拉乳头,使其凹陷,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   中晚期症状   中晚期非生理状态下,单侧乳房可出现乳头溢液,液体性质多为浆液性,血性或水样。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病质表现,伴有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发热等。   晚期症状   晚期癌细胞发生脱落,可侵犯周围淋巴管,并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一开始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继续发展,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肿瘤细胞甚至可以转移至椎骨。   乳腺癌治疗越早越好   随着乳腺癌分期的增加,治愈的概率也会越来越低。一般早期患者,没有出现转移的现象,通过手术治疗即可治愈。所有乳腺癌患者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正规、规范的治疗,就能治愈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规范的治疗是需要多种方法联合进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靶向等联合进行。患者平时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生气,饮食上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切勿盲目服用保健品。

赵华栋 2024-08-21阅读量1160

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过程-吴波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过程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儿科 吴波 姓名:刘**  性别:男 年龄:5岁5月 就诊时间:2024-06-15 09:24 主诉:发现身高不足就诊半年 现病史:家长发现患儿较同龄儿偏矮半年,现身高104.5cm,16kg,家长对孩子近期身高增加不满意。 既往史:无,足月,出生体重3.10kg,身长50cm。 药物过敏史:无 个人史:智力发育同正常同龄儿,进食正常,无明显挑食厌食情况,睡眠好,户外运动量30-60分钟/天。其余无特殊。 家 族 史:父166cm 母163cm 遗传身高171cm。父母青春期发育正常,无明确晚长情况,其余无特殊。 体格检查:身高104.5cm,体重16kg。BMI14.7。身体匀称,无特殊面容。心肺腹部体检未见异常。 诊断:矮小症。 病情分析:通过对照最新的2022年卫健委发布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该患儿身高104.5cm,小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P3水平(也就是处于倒数第三名以后);体重16kg,处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P3-10水平。诊断矮小症成立。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矮小症的病因。 1. 遗传因素:遗传身高为171cm,不考虑家族性矮小症, 2. 遗传代谢疾病:患儿没有特殊面容,幼儿时期没有发育的异常,某些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的矮小可能性也不大。 3. 营养因素:患儿饮食情况正常,身材偏瘦,需要做肝肾功及血常规检查明确是否因为营养因素导致矮小。 4. 宫内发育因素:患儿出生体重及身长均正常,宫内发育因素导致矮小的可能性不大。 5. 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疾病:这是我们需要重点检查的内容。 6. 慢性系统性疾病: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没有如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缺氧型先天性心脏病、肾发育不良等慢性疾病病史。 7. 体质因素:父母青春期发育正常,无明确晚长情况,那孩子发生晚长的可能性也相应较小。 8. 环境因素:患儿睡眠以及运动情况良好,环境因素导致矮小的可能性小。 通过以上分析,最终锁定内分泌异常作为首要调查方向。 接下来我们为孩子安排了相关检查。结果如下: -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峰值7.9ng/ml(正常值>8ng/ml),提示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 胰岛素生长因子-1:72ng/ml,处于p2.5-5,明显偏低。 - 骨龄评估:4.6岁,显著滞后于实际年龄。 - 垂体MRI:未见异常。 - 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糖及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内。 最终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 处理: 鉴于患儿年龄小,对每日注射存在恐惧,且需确保治疗依从性,故选择长效生长激素治疗,以减少注射频次,降低患儿心理压力。在充分与家长沟通并获得同意后,启动长效生长激素疗法。同时,继续保持目前睡眠及运动习惯,确保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约定定期监测患儿的生长速度、骨龄、身高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本病例展示了生长激素缺乏症从初步诊断到最终治疗的完整流程。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明确了病因,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旨在改善患儿生长发育状况。

生长发育 2024-07-15阅读量2542

厌食饮食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1067
儿童保健咨询,对儿童营养、喂养、护理、生长发育、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纠正有着丰富的经验。能针对不同发育状况的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如婴幼儿喂养,微量元素缺乏、贫血、缺锌、缺钙、营养不良、肥胖指导、偏食、挑食、厌食、边吃边玩。擅长儿童早教、早期智能开发。对高危儿童提供系统化监测管理,为0~6岁儿童提供高质量保健服务。
评分:10
问诊量:3812
焦虑、强迫、应激、躁狂、抑郁、厌食和贪食等饮食问题、失眠或嗜睡等睡眠问题、性心理相关问题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依赖及成瘾问题等
评分:9.9
问诊量:128
有急症请到医院就诊,谢谢!个体化营养、喂养指导;厌食等饮食行为问题指导;生长偏移(消瘦、超重等)的干预;睡眠问题指导;疾病的预防等。
妇幼营养管理,包含:儿童营养管理(辅食添加,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牛奶蛋白过敏、血液肿瘤、唇腭裂、SMA等疾病的营养管理,营养不良、肥胖、消瘦、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等疾病营养治疗),饮食行为评估指导(挑食偏食、厌食),母乳喂养指导(厌奶、追奶、乳头混淆等),孕期及哺乳期营养指导及健康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等)

厌食饮食相关医院 更多>

杭州微医医院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

昆明市儿童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0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0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