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前段时间在门诊遇见一家属带资料咨询反复高热,肺部实变,后有出现头疼,脑部发现病灶患者,患者在外院辗转没有确诊。考虑是诺卡菌感染,后建议患者回当地医院做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确诊诺卡菌感染。诺卡菌(Nocardia)是一种革兰阳性细菌,可以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通常影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下是关于诺卡菌感染的一些关键信息: •感染途径:诺卡菌通过空气传播,尤其是通过尘埃颗粒。它侵入人体的方式包括吸入、随食物摄入,以及通过皮肤直接侵染。吸入是最常见的侵入途径,因为大多数的感染都会累及肺部。 •症状:诺卡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随感染部位而变化。最容易侵袭的部位包括肺部、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系统。主要症状表现为: •肺部诺卡菌病:发热、盗汗、乏力、厌食、体重减轻、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和胸膜炎性胸痛等。 •中枢神经系统诺卡菌病: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抽搐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 •治疗:诺卡菌病的治疗通常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长期治疗。经常使用的是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如果免疫系统受损或感染已扩散,则需要使用第二种抗生素。在医生获得检查结果之前开始治疗,并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调整起初使用的抗生素。 •预后:如果不治疗,累及肺部或已扩散的诺卡菌病通常是致命的。即使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约10%的仅肺部感染者死亡,超过50%的免疫系统受损且感染已扩散的患者死亡。 综上所述,诺卡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如果您或他人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李田 2025-02-07阅读量877
病请描述:胆道感染和肝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在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病因不同: 胆道感染通常是由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引起的感染,常见的原因包括胆道结石、胆管良性狭窄、胆道恶性肿瘤等。 肝炎则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如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等)、饮酒过度、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的肝脏炎症。 症状不同: 胆道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右上腹痛、发热、寒战、黄疸等。 肝炎的症状则包括乏力、食欲不振、厌食油腻、消化不良,部分严重患者可以出现眼睛黄、尿黄、身体黄等黄疸症状。 诊断不同: 胆道感染的诊断除了依据症状外,还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来确定胆道是否有梗阻或扩张。 肝炎的诊断则依赖于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胆红素等)以及病毒学检测来确定病因。 治疗不同: 胆道感染的治疗可能需要手术来解除胆道梗阻,以及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肝炎的治疗则侧重于抗病毒治疗、休息和饮食调节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和恢复肝脏功能。 总的来说,胆道感染主要影响胆道系统,而肝炎主要影响肝脏。两者虽然在某些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上有明显的区别。
赵刚 2025-01-23阅读量1204
病请描述:胆囊功能不全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腹部疼痛:慢性胆囊炎最典型的症状是腹部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部,表现为持续性的钝痛或不适感。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背部、肩膀或大腿等部位,尤其在晚上或饱餐后出现。 消化不良: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油腻食物、食欲缺乏等。可能在饱食后感到上腹部饱胀不适、胃部灼热、嗳气和反酸等症状。 黄疸:部分胆囊不好的人可能会出现胆管不通,从而阻塞胆汁的排泄,引起胆汁排泄不通,这样就引起黄疸。患者的皮肤、黏膜发生黄染,同时眼睛虹膜也会发生黄染,小便也会发黄等。 发热和发冷:胆囊疾病若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引发感染或炎症。发烧和发冷是疾病的早期症状。如果同时伴有右侧腹部不适,那就更严重了,这可能是非常危险的疾病,如胆囊炎。 脂肪泻:胆囊功能丧失后,失去了储存、浓缩、排泄胆汁的功能,患者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表现,特别是在进食油腻的食物后,由于缺乏辅助脂肪消化、吸收的胆汁,所以患者会出现脂肪泻。 上腹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上腹部闷胀不适,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恶心、厌油等症状,多发生在饱食或者进食油腻食物后。 全身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与长期的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有关。 以上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赵刚 2025-01-22阅读量1204
病请描述:MCN-L是一种罕见但异质性明显的肝实质囊性肿瘤,占所有肝囊肿的比例不到5%。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胆道囊腺瘤重新归类为MCN-L,被定义为一种上皮性囊性肿瘤,由立方、柱状或产生黏液的上皮衬覆。MCN-L女性多发,且恶变风险高达10%。与其他良性病变相似,MCN-L通常无症状,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但较大的病变可引起占位效应,导致可触及的腹部肿块、腹部不适、早饱、恶心、消化不良、厌食或体重减轻。肿瘤标记物CA 19-9及囊液抽吸活检对鉴别良恶性没有帮助。高达76%的MCN-L发生在左肝,尤其是IV段。在超声上,MCN-L通常表现为低回声病变,并伴有不规则的厚壁、分隔、壁结节、囊内碎片等。若超声发现复杂囊肿,应行CT或MRI横断面检查。一般来说,MRI是评估囊性病变的首选检查。在CT或MRI上,MCN-L通常是一个巨大的囊性多房性病变,常伴有不同厚度的分隔。分隔的存在和位置是鉴别MCN-L和单纯性肝囊肿的重要特征,分隔的多样性也是MCN-L的一个显著特征。MCN-L需要与胆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NB)、单纯性肝囊肿、囊性转移、胆管囊肿和肝脓肿等相鉴别。由于存在恶变风险,所有MCN-L均应进行完整切除,不推荐行囊肿抽吸硬化治疗、开窗、部分切除等。无法手术的患者则需密切随访。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12-31阅读量1674
病请描述: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肾衰竭在肾脏疾病中也比较常见,肾衰竭给患者的日常所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的多的。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肾脏受到严重损害。所以如果您在生活中在发现自己有肾衰竭的早期症状,请尽早治疗,以避免下面的肾衰竭的危害。 一、肾衰竭影响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病变是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一般会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炎等症状,这些风险都会比较大。 二、肾衰竭影响消化系统。患者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胃炎、腹泻等症状。 三、肾衰竭影响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精神不振、疲乏、头昏、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焦虑,惊厥,最后的嗜睡和昏迷。 除此之外,严重的并发症还有尿毒症脑病、周围神经病变、肺部感染等等,所以在此建议患者朋友,一定要谨记肾衰治疗时,得根据自身的病因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医治效果。 自我介绍: 本人叶盛德,为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香港紫荆花医学金奖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甘肃省中医医院医务处主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甘肃分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叶盛德 2024-11-09阅读量2327
病请描述:寒意渐浓,每年秋冬,吃膏方进补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苏州十大养生专家张国庆教授在出席2024年苏城医院膏方节开幕式时谈到,膏方作为中医传统八大剂型之一,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对于体质虚弱、因病致虚、因虚致病,以及慢性、消耗性疾患的虚证有很好的调治作用。 张国庆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导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苏州十大养生专家 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坐诊苏城医院 膏方的作用与特点 1、增强免疫功能。 2、提高机体适应性。 3、改善内分泌紊乱。 4、改善造血系统和骨骼系统的作用。 5、肿瘤患者及患者放化疗后调养。 6、增强心脑肾功能。 7、治疗虚症。 8、抗衰老作用。 关于慢性病,膏方常用于: 内科的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等; 妇科的痛经、不孕症、乳腺病、产后体虚等; 儿科的小儿哮喘、厌食、多动症等。 再者,手术后的患者多气血亏虚,适合膏方调理,加速康复。 亚健康人群,指容易出现疲劳、失眠、食欲不振,或妇女月经不调等,但未发现器质性疾病,即属亚健康。现代社会,年轻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不少。 还有,根据中医体质学说,有的人偏阳虚,有的人偏阴虚,有的人偏湿热等等,都可以用膏方来补偏和调理。 服药膏方时要辩证 人的体质因年龄、性别、生活境遇、先天禀赋、后天调养等不同而各有差异,膏方要根据个人体质特点“量体裁衣”,才能起到补身效用,不同体质的人所用膏方可能也有区别。 所以不要盲目分享或者自行购买服用膏方。在选用膏方前,服用者应向医生详细说明自身健康状况,便于医生辨证施治。
微医健康 2024-11-06阅读量2184
病请描述:保胆取石手术和胆囊切除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两种常见方式,各有利弊,具体如下: 保胆取石手术 -利 -保留胆囊功能:可维持胆囊的储存、浓缩和排放胆汁功能,有助于维持正常消化功能,尤其对一些消化功能尚未完善的青少年和老年患者可能更有益。 -心理安慰:部分患者对切除胆囊存在顾虑,保胆取石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保留器官的心理需求。 -弊 -复发率较高:术后结石复发率相对较高,据统计,保胆取石术后5年复发率可达20%-40%左右,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胆囊炎症持续存在:如果胆囊本身存在慢性炎症,取石后炎症可能持续存在,仍有出现右上腹疼痛等不适症状的可能。 -手术时间长: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胆囊切除手术 -利 -根治性强:能彻底去除胆囊结石的病灶,从根本上解决胆囊结石复发问题,有效降低胆囊炎、胆囊癌等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技术成熟:手术技术成熟,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通常较短,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弊 -胆囊功能丧失:会导致胆汁直接排入肠道,影响脂肪消化吸收,术后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脂肪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尤其在术后短期内较为明显。 -其他潜在风险: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切除胆囊后,胆汁持续刺激肠道,可能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还可能因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导致胆汁漏、胆管狭窄等严重问题。
谢高山 2024-10-22阅读量1764
病请描述: 胰腺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个是内分泌功能,即分泌胰岛素等激素,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就是缺乏胰岛素引起的糖尿病,这方面已经深入人心,这里就不再讲了。 而胰腺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外分泌功能,也就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里面含有消化酶,是我们消化食物必须的。 而人因为疾病(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或手术(胰腺全切或部分切除)等原因出现外分泌功能障碍时,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厌食油腻、脂肪泻(进食油腻后大便带油或泡沫),严重者可能还会因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营养素缺乏而出现手足抽搐、舌炎、唇干裂,甚至出现周围神经病变。 因为各种原因,尤其是胰腺手术后的患者,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可以口服胰酶制剂补充不足,市面上很多胰酶制剂可供选择,同时为了减少胃酸对胰酶的破坏,可同时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需要额外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消化酶缺乏的程度不同,胰酶的服用剂量也会不同,如果常规剂量效果不佳,可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满意的疗效。 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是胰腺手术后经常被忽略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找专业的医生就诊咨询。
孟凡斌 2024-09-23阅读量1846
病请描述:有些肺癌患者是需要进行化疗的,大家一听到化疗就比较担心,担心对身体伤害比较大。觉得它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的组织细胞,所以就不敢做化疗,觉得做化疗还不如不做,实际是这样的吗? 确实,肺癌患者做化疗对正常的细胞也是有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伤害,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之前我给大家讲过,肺癌化疗药进到体内,并不像像长了眼睛那样,找到肿瘤细胞进行杀灭。在化疗药的眼里,身体内哪些细胞增殖比较快,它就随着血流到那个地方,把这些细胞杀灭。大家知道肺癌细胞的一大特性就是生长的比正常细胞速度要快,所以化疗药就优先杀灭这些细胞。 但身体有些正常的细胞也会生长速度比较快,比如说消化道黏膜细胞,我们的造血细胞以及毛发的毛囊细胞,所以化疗药也会对这样的细胞造成影响,引起恶心、呕吐、厌食,血液成分减少以及脱发等症状。但总体来说,化疗药对肺癌细胞杀伤的会更多,毕竟癌症细胞增殖速度会更快。
刘懿 2024-09-18阅读量1446
病请描述: 乳腺癌当然可以治愈,现在医学的发展,乳腺癌治愈其实并不是少见的,是极多见的。现在即使到了中期的乳腺癌,5年生存率都是在80%多以上,像多数的人就不会再有了。如果是比较早期的乳腺癌,甚至可以看到5年生存率是在90%以上,最高的话可以到98%,所以乳腺癌的治愈实际上多数的人是可以的,只要不是太晚的病情,治愈的希望是非常大的,因为医学在不断的进步,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越来越有针对性,可以看到乳腺癌的治愈率明显的升高。 乳腺癌的不同时期的乳房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 乳房肿块是早期最常见症状,常位于外上象限,多为单侧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不易被推动,大多数为无痛性肿块,少数有隐痛刺痛。 中期症状 进展中期,肿块侵犯腺体与皮肤之间的韧带,可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阻塞淋巴回流,皮肤呈橘皮状。浸润到皮内生长,可在主病灶周围形成散在的皮肤硬性结节,卫星结节状。当肿块侵及乳头乳晕,可因牵拉乳头,使其凹陷,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 中晚期症状 中晚期非生理状态下,单侧乳房可出现乳头溢液,液体性质多为浆液性,血性或水样。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病质表现,伴有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发热等。 晚期症状 晚期癌细胞发生脱落,可侵犯周围淋巴管,并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一开始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继续发展,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肿瘤细胞甚至可以转移至椎骨。 乳腺癌治疗越早越好 随着乳腺癌分期的增加,治愈的概率也会越来越低。一般早期患者,没有出现转移的现象,通过手术治疗即可治愈。所有乳腺癌患者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正规、规范的治疗,就能治愈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规范的治疗是需要多种方法联合进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靶向等联合进行。患者平时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和生气,饮食上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切勿盲目服用保健品。
赵华栋 2024-08-21阅读量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