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牙釉质腐蚀 > 饮食

牙釉质腐蚀饮食

牙釉质腐蚀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牙齿坏了一半里面都空了怎么办?

病请描述:  牙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帮助我们咀嚼食物,还对我们的发音和面部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当牙齿因为龋齿、外伤或其他原因坏了一半,甚至里面都空了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了解牙齿损坏的原因  首先,了解牙齿损坏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牙齿内部空洞通常是由于龋齿引起的,龋齿是由于口腔中的细菌与食物残渣反应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的硬组织(牙釉质和牙本质),最终导致牙齿出现空洞。此外,牙齿外伤、磨损或长期忽视口腔卫生也可能导致牙齿内部空洞。  二、寻求专业治疗  一旦发现牙齿内部空洞,应立即寻求专业牙医的帮助。牙医会根据牙齿损坏的严重程度和位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选项:  1、补牙:如果牙齿损坏较轻,牙医可能会使用树脂或其他材料填充空洞,以恢复牙齿的形状和功能。  2、根管治疗:如果牙齿空洞已经影响到牙髓(牙齿内部的神经和血管组织),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这个过程包括清除受感染的牙髓,填充根管,并封闭牙齿。  3、牙冠修复:对于严重损坏的牙齿,牙医可能会建议使用牙冠(也称为“牙套”)来覆盖整个牙齿,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护。  4、拔牙与种植:如果牙齿损坏过于严重,无法通过以上方法修复,可能需要拔牙。在拔牙后,可以考虑进行牙齿种植或其他替代治疗,以恢复口腔功能和美观。  三、预防措施  治疗牙齿空洞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预防牙齿进一步损坏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定期口腔检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齿问题。  2、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和漱口水,以清除牙齿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3、均衡饮食:减少高糖和高酸性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牙齿健康。  4、避免不良习惯:如用牙齿咬硬物、吸烟等,这些习惯会加速牙齿损坏。

章宁波 2024-11-04阅读量1214

龋齿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病请描述:  龋齿,俗称蛀牙,是口腔健康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它不仅影响牙齿的美观,还可能引发疼痛、感染甚至牙齿丧失。那么,龋齿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解析龋齿的成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策略。   一、龋齿的成因  龋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细菌因素  细菌是龋齿形成的关键因素。口腔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其中一些如乳酸杆菌和变形链球菌等能够分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导致矿物质流失(医学上称为脱矿),最终形成龋洞。  2、食物因素  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细菌生长和产酸的“温床”。这些食物残渣在口腔中滞留,为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长期摄入这些食物,会加速细菌繁殖和酸性物质的产生,增加龋齿的风险。  3、宿主因素  每个人的牙齿结构和口腔环境都有所不同,这决定了他们对龋齿的易感性。一些人的牙齿矿化程度较高,能够抵御细菌的侵蚀;而另一些人则可能由于牙齿发育不全、窝沟较深等原因,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  4、时间因素  龋齿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累。细菌在牙齿表面附着并逐渐积累,形成牙菌斑。随着时间的推移,牙菌斑中的细菌不断繁殖并产生酸性物质,逐渐侵蚀牙齿表面,最终形成龋洞。  二、龋齿的形成过程  龋齿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期:细菌在牙齿表面附着并繁殖,形成牙菌斑。牙菌斑中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  2、脱矿期:酸性物质开始侵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导致矿物质流失。此时牙齿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白垩色斑点或斑块。  3、龋洞形成期:随着脱矿的加剧,牙齿表面的有机质开始塌陷,形成凹陷。这些凹陷逐渐扩大并相互融合,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龋洞。  4、感染加深期:龋洞内的细菌和食物残渣继续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齿的牙本质甚至牙髓组织。此时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三、预防策略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或牙间刷清洁牙缝、餐后漱口等习惯有助于减少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降低龋齿的风险。  2、合理饮食  减少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保持口腔健康,预防龋齿。  3、定期检查和治疗  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牙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龋齿的迹象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已经形成的龋齿,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补牙、根管治疗等。  4、使用氟化物  氟化物能够增强牙齿的抗腐蚀能力,预防龋齿的发生。可以使用含氟牙膏、漱口水等氟化物产品来保护牙齿健康。

李会彬 2024-09-23阅读量1556

儿童口腔护理常见的6个误区

病请描述:在口腔科门诊,医生们发现,家长在儿童口腔护理中有不少误区,比如:只要少吃糖,就不会长蛀牙了。乳牙早晚要换,坏了也不用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小编就跟您聊一下儿童口腔护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少吃糖,就不会蛀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少吃糖,就不会得蛀牙了,实际上这是片面的理解。 咱们平时所说的蛀牙又叫龋齿,龋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致龋菌利用食物中的糖份,代谢产生酸类物质,这些酸类物质长期腐蚀人的牙齿,就会形成龋齿。 在日常生活中,糖果只是导致龋齿的因素之一,平时吃的食物,尤其是主食类和大部分零食,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糖类。 这些食物残留不能得到及时的清洁,也会代谢产生酸类物质,形成龋齿,可见,及时正确的清洁口腔十分重要。 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率高达71.9%*,乳牙期平均每名儿童口腔内龋齿的牙齿数大于4颗,儿童恒牙龋患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要特别引起重视。 *《中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2020.8.9 误区二:乳牙早晚会换,乳牙没必要清洁,蛀牙也不用治疗 事实上,乳前牙替换从六周岁左右开始,乳磨牙多在九岁至十岁半左右,还有部分孩子换牙较晚,大概在十二周岁左右。 如果不注重清洁乳牙,会逐渐形成龋洞,若未及时治疗,会慢慢发展成牙髓炎,也就是常说的“牙神经发炎”。 进而导致剧烈的疼痛,经常疼痛难忍,势必会影响正常的饮食、学习以及睡眠,对孩子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 部分孩子牙齿会继续进展到急慢性根尖周脓肿,恒牙之上的骨质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恒牙的健康发育。 医生在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孩子新萌出的恒牙就有缺损或者牙釉质发生改变,就是因为乳牙出现问题没有重视,所以,乳牙的清洁维护至关重要。 此外,乳牙的作用除了咀嚼食物,还有协助发音和维护面部外形的作用。如果乳牙龋坏严重,会引起疼痛肿胀,影响孩子正常饮食睡眠,加重孩子的痛苦。 若乳牙损坏严重提前失去,会导致恒牙萌出异常,错位或早萌也会引起孩子长期偏向一侧咀嚼,引起面型的改变和关节的损伤。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音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都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误区三: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让孩子自己刷牙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没有错,但事实上孩子自己清理口腔效果可能不好,很多医生更希望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手部运动不够灵活,够不到边边角角。另外是孩子没有耐心,不能细致刷到位,牙齿清洁不彻底,牙缝里嵌塞食物残渣,导致发酵产生酸类物质,进而产生龋坏。 所以很多医生建议家长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刷牙后再使用牙线清洁,这里推荐圆弧刷牙法,这种方法在以后会专门讲。 误区四:孩子不能用牙线 很多人认为给孩子使用牙线会把牙缝剔大,实际上牙缝越剔越大主要是牙签造成的,牙线只要使用正确的话,不会扩大缝隙,而且牙线使用时动作跟轻柔,不会导致牙龈出血,对牙齿邻面起到良好的清洁作用。 用牙线有利于预防邻面龋坏的发生,减少食物残渣嵌塞,还能保护牙龈。建议每天睡前使用牙线对牙齿间隙进行清洁。 误区五:孩子牙没坏就没必要做窝沟封闭 窝沟是磨牙正中间的小缝隙,这种缝隙很容易造成食物残渣遗留在里面,进而从窝沟发展出蛀牙来。 窝沟封闭是指在不损伤牙体组织的前提下,用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方法。 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方法,该技术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使用历史。 乳磨牙的窝沟封闭大约在3-5岁,恒磨牙窝沟封闭大约在7-9岁。 如果牙齿已萌出至合平面,且窝沟点隙很深,即使没有龋坏,也建议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窝沟封闭,避免窝沟龋的发生。 但仍需认真刷牙并正确使用牙线,防止继发龋坏或牙间隙、平滑面龋坏的发生。 误区六:孩子牙齿不齐没大事,慢慢自己会长齐 牙齿不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功能、健康和心理等方面,首先会影响孩子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呼吸功能。 其次会影响面部的美观,对面部形象的损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自我的评估及期望。 牙齿还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造成龋坏(虫牙)、牙石(牙垢)、牙龈炎(牙龈出血)等。 比较理想的正畸时期为8~14岁,随着正畸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牙齿矫正的年龄已经基本无限制,但是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矫正,所需时间会比较短,所需的费用也会比较低。

健康资讯 2024-04-28阅读量2195

宝宝有虫牙,爸妈该怎么办?治...

病请描述: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患龋率为66%,治疗率<3%,刷牙率为19%。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然而为什么孩子龋齿问题治疗率这么低?或许很多家长认为乳牙反正都要换掉,坏了就坏了呗;还有些家长认为现在孩子还小,不配合治疗,等孩子大一点再说。微医君想说:这些错误的想法,可能给孩子带来终身的遗憾。 宝宝为什么易形成龋齿?龋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细菌聚集在一起)。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份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时间长了,牙齿的釉质便会破坏,形成比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即蛀牙。龋齿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带来7大危害乳牙从长出来到脱落,大概要在口腔内存留 6~10 年,而这一阶段正是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龋坏的乳牙不积极治疗,对儿童的全身和局部健康都有影响,主要变现为一下7点:1)营养不足:龋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影响孩子吃东西,乳牙龋坏容易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发育,因为龋齿会引起疼痛,孩子就只能只吃软的食物,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让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2)牙齿不齐:如果不好好管理龋坏形成的残根或拔出后的空缺,别的牙齿前移,会破坏整口牙的完整性,甚至导致错颌畸形;3)面型变化:由于龋坏侧疼痛不敢咀嚼,长期使用健侧,会造成面型的改变;4)影响发音:牙齿也是构音器官的一份子,某些牙齿大面积龋坏或缺失,会影响孩子某些发音的准确性,也就是常见的孩子讲话漏风。5)导致恒牙发育异常或萌出异常:乳牙大范围的根尖周病变,往往会侵及恒牙胚,导致恒牙出现发育异常或者萌出异常。6)引发全身疾病:乳牙龋病若发展成为根尖周病,还有可能诱发关节炎、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病。7)造成心理障碍:婴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完整的乳牙有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乳牙龋坏和早失会使孩子发音不清.乳前牙区严重的龋蚀,使有些孩子羞于开口,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不利。 那么,儿童龋齿要怎么办?一旦发现龋齿,不要再等换牙了,赶紧带去看牙齿,早发现并治疗。临床上治疗牙齿龋洞的方法叫龋洞充填术,又称补牙。龋洞治疗的目的就是终止龋坏的发展,复原牙齿的外形,恢复牙齿的功能,保护牙髓组织。治疗龋洞的原则是:彻底干净地清除龋坏组织,尽一切可能多地保存牙体硬组织。根据龋坏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龋坏组织磨除法、药物治疗法、再矿化法、充填法和修复法等。临床上常用充填法修补龋洞缺损。1、龋坏组织磨除法适用于龋坏面积比较广泛,例如,整个咬合面龋坏以及牙釉质或牙本质层剥落,难于制成补牙洞形的牙齿。磨除尖锐的牙尖、牙边缘和表层龋坏组织,达到组止牙齿继续龋坏的目的。2、药物疗法涂药治疗龋齿主要适用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抑制龋齿发展,但不能恢复牙体外形,小儿常用药物是2%氟化钠溶液,5%的氟化亚锡,4%氟磷酸盐溶液或凝胶等,牙面隔湿后涂4分钟左右,30分钟内不宜漱口与饮食,每半年涂一次。3、龋坏组织再矿化法此外的矿化指的是通过人工配制钙、磷、氟化物的矿化液作用于牙齿,使牙齿病变区组织发生矿物化。这种过程称为再矿化。龋坏组织再矿化方法仅适用初期龋。具体方法是使用人工配制的矿化液含漱。临床上,使用该方法治疗初期龋,可缩小白垩色,并停止发展。再矿化疗法简单,效果好,没有任何痛苦而且安全。4、龋坏组织充填法充填是治疗龋齿的主要方法,即将龋坏组织去除净,制备洞形,清洗、消毒以后,用牙科材料充填,恢复牙体外形,防止龋坏继续继续发展。浅龋充填效果最好,中龋次之,深龋尽量去除深部的龋坏组织后进行护髓、垫底、充填;如果深龋去龋坏组织时,已露出牙髓,并刺激痛症状明显,就需要先做牙髓治疗,然后再充填;如果去腐露髓而露髓孔小,刺激痛症状剧烈,可做直接盖髓后垫底、充填。微医君提醒: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口腔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每3~6个月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去定期检查,进行必要的预防,及早的龋病治疗,不但孩子免受痛苦,也避免了日后更多的经济支出。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8-04-12阅读量2.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