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蛀牙,也称为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酸性物质腐蚀的一种常见口腔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蛀牙可能会逐渐恶化,最终导致牙齿烂空。面对这种情况,不少患者会感到焦虑和不安。下面将全面解析蛀牙烂空的原因、危害,并提供应对策略,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蛀牙烂空的原因与危害 原因: 1、细菌作用:口腔中的细菌通过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和牙本质。 2、饮食习惯:高糖、高酸性食物和饮料是细菌产生酸性的主要来源,长期摄入这些食物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3、口腔卫生: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不定期刷牙、使用牙线等,会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加速蛀牙的发展。 危害: 1、牙齿疼痛:烂空的牙齿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牙齿丧失:严重的蛀牙可能导致牙齿无法保留,最终需要拔除。 3、口腔感染:烂空的牙齿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引发口腔感染。 4、影响美观:烂空的牙齿会影响口腔美观,降低自信心。 二、应对策略 1、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牙齿有蛀牙迹象,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蛀牙的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对于烂空的牙齿,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填充或拔牙等处理。 2、根管治疗: 如果蛀牙已经烂到牙髓(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组织),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通过清除牙髓内的病变组织,并用填充材料封闭根管,以保存牙齿。 3、牙齿填充: 对于未烂到牙髓的蛀牙,医生通常会使用填充材料(如树脂、银汞合金等)来填补蛀牙空洞,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4、拔牙与镶牙: 如果烂空的牙齿已经无法保留,医生可能会建议拔牙。拔牙后,为了保持口腔功能和美观,可以考虑进行镶牙(如烤瓷牙、种植牙等)。 5、口腔护理: 治疗后的牙齿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以减少细菌滋生。同时,应避免高糖、高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以减少蛀牙复发的风险。 6、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蛀牙的有效手段。通过定期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蛀牙问题,防止其恶化。 温馨提醒:蛀牙烂空是一种严重的口腔问题,但并非不可治疗。通过及时就医、根管治疗、牙齿填充、拔牙与镶牙以及良好的口腔护理和定期检查,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面对蛀牙烂空的情况,患者应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期恢复口腔健康和美观。同时,我们也应提高口腔健康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蛀牙的发生。
李会彬 2024-12-31阅读量1292
病请描述:在口腔科门诊,医生们发现,家长在儿童口腔护理中有不少误区,比如:只要少吃糖,就不会长蛀牙了。乳牙早晚要换,坏了也不用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小编就跟您聊一下儿童口腔护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少吃糖,就不会蛀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少吃糖,就不会得蛀牙了,实际上这是片面的理解。 咱们平时所说的蛀牙又叫龋齿,龋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致龋菌利用食物中的糖份,代谢产生酸类物质,这些酸类物质长期腐蚀人的牙齿,就会形成龋齿。 在日常生活中,糖果只是导致龋齿的因素之一,平时吃的食物,尤其是主食类和大部分零食,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糖类。 这些食物残留不能得到及时的清洁,也会代谢产生酸类物质,形成龋齿,可见,及时正确的清洁口腔十分重要。 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率高达71.9%*,乳牙期平均每名儿童口腔内龋齿的牙齿数大于4颗,儿童恒牙龋患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要特别引起重视。 *《中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2020.8.9 误区二:乳牙早晚会换,乳牙没必要清洁,蛀牙也不用治疗 事实上,乳前牙替换从六周岁左右开始,乳磨牙多在九岁至十岁半左右,还有部分孩子换牙较晚,大概在十二周岁左右。 如果不注重清洁乳牙,会逐渐形成龋洞,若未及时治疗,会慢慢发展成牙髓炎,也就是常说的“牙神经发炎”。 进而导致剧烈的疼痛,经常疼痛难忍,势必会影响正常的饮食、学习以及睡眠,对孩子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 部分孩子牙齿会继续进展到急慢性根尖周脓肿,恒牙之上的骨质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恒牙的健康发育。 医生在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孩子新萌出的恒牙就有缺损或者牙釉质发生改变,就是因为乳牙出现问题没有重视,所以,乳牙的清洁维护至关重要。 此外,乳牙的作用除了咀嚼食物,还有协助发音和维护面部外形的作用。如果乳牙龋坏严重,会引起疼痛肿胀,影响孩子正常饮食睡眠,加重孩子的痛苦。 若乳牙损坏严重提前失去,会导致恒牙萌出异常,错位或早萌也会引起孩子长期偏向一侧咀嚼,引起面型的改变和关节的损伤。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音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都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误区三: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让孩子自己刷牙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没有错,但事实上孩子自己清理口腔效果可能不好,很多医生更希望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手部运动不够灵活,够不到边边角角。另外是孩子没有耐心,不能细致刷到位,牙齿清洁不彻底,牙缝里嵌塞食物残渣,导致发酵产生酸类物质,进而产生龋坏。 所以很多医生建议家长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刷牙后再使用牙线清洁,这里推荐圆弧刷牙法,这种方法在以后会专门讲。 误区四:孩子不能用牙线 很多人认为给孩子使用牙线会把牙缝剔大,实际上牙缝越剔越大主要是牙签造成的,牙线只要使用正确的话,不会扩大缝隙,而且牙线使用时动作跟轻柔,不会导致牙龈出血,对牙齿邻面起到良好的清洁作用。 用牙线有利于预防邻面龋坏的发生,减少食物残渣嵌塞,还能保护牙龈。建议每天睡前使用牙线对牙齿间隙进行清洁。 误区五:孩子牙没坏就没必要做窝沟封闭 窝沟是磨牙正中间的小缝隙,这种缝隙很容易造成食物残渣遗留在里面,进而从窝沟发展出蛀牙来。 窝沟封闭是指在不损伤牙体组织的前提下,用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方法。 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方法,该技术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使用历史。 乳磨牙的窝沟封闭大约在3-5岁,恒磨牙窝沟封闭大约在7-9岁。 如果牙齿已萌出至合平面,且窝沟点隙很深,即使没有龋坏,也建议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窝沟封闭,避免窝沟龋的发生。 但仍需认真刷牙并正确使用牙线,防止继发龋坏或牙间隙、平滑面龋坏的发生。 误区六:孩子牙齿不齐没大事,慢慢自己会长齐 牙齿不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功能、健康和心理等方面,首先会影响孩子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呼吸功能。 其次会影响面部的美观,对面部形象的损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自我的评估及期望。 牙齿还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造成龋坏(虫牙)、牙石(牙垢)、牙龈炎(牙龈出血)等。 比较理想的正畸时期为8~14岁,随着正畸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牙齿矫正的年龄已经基本无限制,但是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矫正,所需时间会比较短,所需的费用也会比较低。
健康资讯 2024-04-28阅读量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