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非常大的神经性疾病,导致患者病发的因素有很多,天气对三叉神经痛的影响大吗?会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吗? 部分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呈季节性,冬季发作会比较频繁,天气寒冷、气温下降、面部受凉等都会对患者面部造成刺激,甚至微风拂面也会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三叉神经痛患者应该注意面部保暖,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脸、刷牙、漱口等。 由于每次发作时,疼痛症状都无法忍受,为了能够尽快止痛,很多患者病急乱投医,盲目选择错误的治疗方法反而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畸形、动脉瘤压迫等。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目前有效治疗方法有药物及手术治疗,发病初期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效果极佳,但是长期服用的患者反映,效果会越来越差,而且长期的药物治疗产生严重的副反应,针对明显存在神经及血管骑跨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一般药物治疗的效果甚微,应该尽早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评估,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疼痛属于开颅手术疗法,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开颅后,将压迫神经根的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之间用异物隔开,使之分离,解除压迫来实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术后急性期有效率95%。 而王景教授做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在神经内镜下进行,更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全方位观察神经与血管关系;抵近观察,不遗留责任血管;降低术后并发症等优势。经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彻底摆脱了面抽尴尬,同时分享了治疗经历。
王景 2025-01-09阅读量1331
病请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现一些表现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了,比如喝水老是呛着,许多人以为是喝水急了;吃东西老噎着,大部分人是没咀嚼好;晚上出去走路不敢迈开步子,害怕摔跤,不少人也没当回事。但其实,如果您频繁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引起注意了,很有可能提示着您出现了小脑扁桃体下疝。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收治了一位45岁的男性患者。他在去年出现了头痛、脖子疼、头晕,还有右侧上肢麻木、无力的症状。今年感觉情况加重,他才去了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查出了小脑扁桃体下疝,并伴有脊髓空洞症。为了进一步治疗,他从外省来到北京,找到了王主任。 王主任听了患者的症状描述并细致地看片子后,询问他是否平时还有喝水爱呛,走路不稳或者走夜路怕摔等其他症状,这时他也惊觉自己很早就出现过这些症状,只是没把它们当成问题,直到出现了明显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才开始关注。 术前影像学资料: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多种多样,许多表现经常被忽视! 小脑扁桃体下疝有许多分型,也常常和许多其他疾病伴发,就比如这位患者还出现了脊髓空洞。所以它的症状确实很多,而且许多患者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但主要有下面这几种: •吞咽困难、喝水咳呛、声音嘶哑; •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 •四肢感觉障碍、无力、肌肉萎缩; •枕部和颈部疼痛、僵直,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 •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 这里面有些症状,很多患者都没有注意,以为就是一些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其实这时已经是疾病的表现了。而像这位患者合并脊髓空洞,还常表现为温痛觉的丧失、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爪形手、皮肤变得粗糙等,这些症状也需要大家警惕。 那这种情况该怎么治疗呢?效果如何? 这位患者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出现了明显症状,还有脊髓空洞,这时就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了。他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随着时间发展脊髓空洞会越变越大,症状也会越来越重,最后脊髓某处真的全部空了,就会引发瘫痪。 而要阻止这样的发展,尽快挽救我们的功能,就需要尽快处理脊髓空洞问题,而这样的空洞则是由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病因,解决下疝问题。 王主任为这位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手术非常微创,通过对小脑扁桃体进行部分切除就解决了下疝问题。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极大缓解,上肢无力等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半年复查,他的各项症状基本消失,片子显示小脑扁桃体不再下移,脊髓空洞也变得非常小,效果很好。 术后影像学资料: 总之,大家一定不要忽略身体上的一些不起眼的小变化,尤其是上面提到的这些症状,这种疾病只要发现得早,及时治疗都会得到不错的效果。
王作伟 2024-07-29阅读量1593
病请描述: 新来的20床病人是一位近50岁的李女士。李女士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近6年,反复子宫出血,出血时多时少,多时如自来水向下冲,少时滴滴答答,数天不止。因为这个病,李女士走访了多家医院,看过了多名妇科专家,专家们均诊断为“功血”,不但吃过药,刮过宫,因为大出血,还先后输过3次血……这次又是大出血,血色素50g/L,红细胞1.5×1012/L,医生建议只有把子宫切除,才能将血止住,这是治疗的最后手段。考虑到自己已经50岁了,因为想保留子宫这么多年也吃了不少苦,李女士决定把子宫切掉,于是住进了医院,准备做手术。 因为李女士血糖有些高,就请来了内科内分泌专家来会诊。看到李女士面色苍白、皮肤粗糙、全身浮肿,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却正常等,会诊专家建议化验一下甲功。三天后的化验结果,令所有医生大吃一惊—T3、T4值严重降低,TSH值异常升高,诊断结果竟是—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接下来,李女士被转往了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经过补充甲状腺素等治疗,李女士出血逐渐减少,不但避免了切除子宫的痛苦,而且全身状态也逐渐好转起来…… 李女士的甲减症状并不典型,如倦怠、少食、少语(相反她十分健谈)、怕冷、便秘等症状均没有,只有浮肿、皮肤粗糙支持甲减诊断,但易与其慢性贫血症状混淆,因此才导致了这么多年的误诊、误治。 功血是妇科的一个非常常见的多发病,但许多病人对其不够重视。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功血及其鉴别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它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两大类。前者占70~80%,见于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妇女;后者占20~30%,见于育龄期妇女。 子宫出血的病因有很多,只有在排除了其它器质性病变后,方能诊断为功血。常见的器质性病变有:1.生殖器官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滋养细胞肿瘤(如绒毛膜癌等)等;2.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如宫外孕、葡萄胎、流产、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胎盘息肉等;3.宫内节育环或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子宫不规则出血;4.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或亢进、血液病、肝肾功能减退等。5.生殖道损伤。 功血的治疗包括:1.药物: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避孕药、性激素联合用药等。药物治疗是功血的主要治疗方法,经过药物的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等治疗,功血常常能得到较好地控制。2.手术:①诊断性刮宫术,既有迅速止血的作用,也有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的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多数患者因害怕疼痛而拒绝使用。②子宫内膜切除术,在宫腔镜下使用电凝、热疗、激光等方法使子宫内膜组织凝固或坏死而止血。③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经药物或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临床上很少使用。 功血的防治重点在于诊断,而诊断的重点又在于排除其它疾病。只有在排除了其它病理原因的子宫出血后,方能诊断为功血。因此再一次提醒广大妇女读者:一旦出现功血,切勿轻视或胡乱服药治疗,当务之急是明确诊断,只要诊断明确后方能对症下药。 (了解更多知识,请关注wx公众zhong号:洪岭医生,或抖音:D_linghong789)
洪岭 2024-06-28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小儿甲减典型症状及治疗机制 小明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父母发现他与同龄孩子有些不同,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好动,反而显得特别安静,生长发育也明显迟缓。同时,小明还表现出食欲减退、便秘、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等症状。这些症状逐渐加重,父母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生长发育问题。随后,父母带小明去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经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和X线片检查,小明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 在临床医学中,甲减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代谢率降低: 甲减患者通常会出现代谢率降低的情况,表现为体重增加、容易感到疲劳和无力。 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是调节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减慢。 2. 皮肤与毛发变化: 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容易脱屑,有时会出现皮肤水肿,尤其是在眼睑、手脚等部位。 毛发会变得稀疏、干燥、易脱落,尤其是眉毛外侧1/3可能会脱落。 3. 心血管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动过缓,即心跳减慢,这可能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低血压、心输出量减少等。 有时会出现心包积液,但通常较少见,且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4. 消化系统症状: 甲减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 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肠道蠕动会减慢,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 5.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等神经系统症状。 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神经系统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6. 内分泌系统症状: 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过多、闭经、不孕等症状;男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症状。 甲状腺激素的缺乏会影响性腺轴的激素分泌和调节,导致这些内分泌系统症状的出现。 7. 肌肉与关节症状: 甲减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疼痛、僵硬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关节僵硬、疼痛等关节炎表现。 而对于小儿甲减的治疗机制,其主要涉及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 一、治疗原理 1. 甲状腺激素替代:由于小儿甲减的主要病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因此治疗的核心是给予甲状腺激素的替代。常用的药物包括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素片等,这些药物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2. 剂量调整: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来调整剂量。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药物的剂量也需要相应增加,以保证甲状腺激素的充足供应。 二、治疗目标 1. 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它参与蛋白质合成、骨骼生长等多个生理过程。通过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可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改善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 2. 提高智力水平:甲状腺激素对大脑的发育也有重要影响,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通过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的智力水平,提高其学习、认知等能力。 三、治疗注意事项 1. 早期诊断:小儿甲减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早期诊断可以及时发现病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 终身服药:由于小儿甲减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因此患儿需要终身服药。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定期监测: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儿的甲状腺功能、生长发育指标等,以确保治疗效果。 最后,小儿甲减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来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从而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早期诊断、终身服药和定期监测等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同时,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水平。
生长发育 2024-05-31阅读量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