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干燥的冬季,来医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明显多了,部分医院比往常增加了30%,特别是年轻人的数量。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的干眼症发生率为21%~30%,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近年来呈现低龄化趋势。很多人对干眼症有所耳闻,甚至有的人是不是经常眼睛不舒服?但去医院又嫌麻烦。小小的干眼症,若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角膜变薄、穿孔、溃疡、继发感染等问题,甚至损伤视力。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干眼症?如何治疗?如何预防?注意识别!眼睛的3个求救信号干眼症患者常感到眼睛疲劳、干涩,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刺痛感、异物感。干眼症常见的3类症状:①眼睛出现干涩、疼痛和灼热感等不适感,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时,症状会有所加重。②用眼一段时间后,眼睛会觉得特别疲劳,甚至出现视线模糊不清的情况,需要通过频繁眨眼或揉眼来恢复清晰视野。③眼睛对强光或闪烁光源变得特别敏感。干眼症不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发展而诱发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疾病,产生视力问题。若是你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异常信号,最好早一点去医院做个检查。3.6亿!60%!干眼症为何盯上了年轻人?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国内的干眼症患者人数竟高达3.6亿人!与此同时,发病年轻化的趋势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据一项针对年轻上班族的调查研究显示,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8小时的人群中,干眼症的患病率高达60%。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或泪液功能不全综合症,是因泪液质与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诱发眼表组织病变。划重点:泪膜不稳定。结膜上皮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黏蛋白的大分子糖化蛋白,其可形成生理性凝胶状态,使泪液通过眨眼均匀固定在眼表,形成一层薄薄的泪膜。黏蛋白能减小脂质层的流动性,稳定泪膜结构,使眼睛保持湿润,免受干燥和刺激,同时帮助获得清晰的视野。一旦泪液分泌不足、蒸发过快或成分异常,泪膜的稳定性受损,无法完全覆盖眼球表面,就会导致眼睛干涩和不适感。干眼症的3个病因泪液分泌不足:年龄增长、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导致;泪液蒸发过快: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眨眼频率降低、室内干燥、使用眼部化妆品,都会加速泪液蒸发;泪液成分异常:眼部炎症、药物使用不当等造成,使其无法有效滋润眼睛。当下的年轻人,手机、电脑的使用时长真的相当惊人,基本除了睡觉,其它时间都得“盯着”。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睫状肌痉挛,使视调节能力降低,眨眼减少,泪液的蒸发变快,同时影响泪液涂布到眼表,眼表的暴露时间增加,干眼症自然就找上门来。长时间用眼还会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造成泪膜中的脂质减少,进一步加快泪液的蒸发。另外,长时间的蓝光辐射可能损伤眼表细胞,抑制泪液的分泌,导致泪膜的稳定性进一步下降。由于平时总感觉眼疲劳,很多年轻人会自行购买眼药水使用,但大多眼药水都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会对角膜、结膜造成损害。同时一些抗红血丝的眼药水可能含有收缩血管的成分,长期使用会造成眼部的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最终加剧眼部不适。激素类眼药水长期使用会升高眼压,增加干眼症风险。建议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眼药水,减少无指征用药。爱美的年轻人不喜欢戴架眼镜,转而使用隐形眼镜,包括时下流行的美瞳,长期使用会导致角膜敏感性降低,使眨眼次数减少及睑板腺脂质分泌障碍,加重眼表干燥。凡此种种,都让年轻人的眼睛“雪上加霜”。年轻如儿童为何也会患上干眼症?学龄前儿童?干眼症?研究表明,儿童泪腺系统功能和泪膜厚度均优于成人,但干眼症的患病率却不低。一项筛查研究发现,儿童干眼症的患病率与成人相当。这是为什么?每日使用智能手机、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儿童干眼症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不管是看动画片还是学习,儿童和青少年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都在明显变长。连续使用智能手机,会使眨眼的频率下降至5~6次/分钟,可想而知,眼表暴露有多严重!一项研究发现,儿童干眼症患者中,使用智能手机时间最短的也达到了2小时/天。另外,与正常儿童相比,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儿容易发生泪膜脂质层变薄,进而发展成干眼症。干眼症是不治之症?干眼症的症状包括眼部疲倦、眼表干痒、异物感强、畏光畏风、发热发痛、分泌物多且黏稠等,部分患者还会经常流眼泪。轻度的干眼症患者,通过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注意眼部休息及配合使用人工泪液等,往往能够很好地缓解症状,甚至治愈。眨眼练习:每10分钟进行4秒的眨眼活动,再闭上眼睑2秒,再紧紧挤压眼脸2秒。中、重度干眼症需要规范的治疗和长期的护理,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当然也是有很大机会改善病情,恢复到正常状态。《养眼秘籍》合理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每隔半小时休息一下,采取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离电子屏幕,注视20英尺(约6米)远的物体,持续20秒];眼部护理:闭眼按摩眼睛周围的肌肉;上下眼球转动;多眨眼;热敷;保持室内湿润:使用加湿器、放置植物等增加空气湿度;调整饮食:多吃鱼类、坚果、绿叶蔬菜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A、C、E的食物。参考文献[1]郭小静,王亚妮. 干眼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疾病认知情况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5):17-20. 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325005.[2]王蓓,刘刚,赵孝贵,等. 关于儿童干眼症的风险因素研究[J].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22,30(3):32-35. DOI:10.3969/J.ISSN.1005-328X.2022.03.011.[3]黄馨颖. 干眼症真是"不治之症"吗[J]. 大众健康,2024(8):40-41. DOI:10.3969/j.issn.1002-574X.2024.08.017.[4]乔羽. 眼睛也会"缺水"?带你了解干眼症[J]. 家庭医药,2024(8):51.[5]陈丽萍. 哪些人容易得干眼症[J]. 家庭医药,2024(9):16-17.[6]赵小静.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现状与展望[J].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2):299-301. DOI:10.3980/j.issn.1672-5123.2013.02.22 .
健康资讯 2025-01-13阅读量2168
病请描述:鼻子,作为我们面部的重要器官之一,不仅关乎外貌,更承担着呼吸、嗅觉等重要功能。然而,当鼻子出现问题时,如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都可能是鼻科疾病的信号。那么,常见的鼻科疾病有哪些?它们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鼻炎 鼻炎是指鼻腔黏膜的炎症,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两种。急性鼻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而慢性鼻炎则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过敏等,其症状包括长期鼻塞、鼻涕多、嗅觉减退等。 二、鼻窦炎 鼻窦炎是指鼻窦内的炎症,通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其主要症状为头痛、面部压痛、鼻塞、流脓性鼻涕等。鼻窦炎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三、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鼻腔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眼睛痒等。 四、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可能导致一侧鼻孔通气不畅或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五、如何预防鼻科疾病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挖鼻孔。 3.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季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4.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5.定期进行鼻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鼻科疾病。 六、治疗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鼻科疾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如抗生素、抗过敏药等。对于某些严重的鼻科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窦炎伴息肉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此外,中医针灸、按摩等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鼻科疾病的治疗有帮助。 总之,鼻科疾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基本知识,掌握预防和治疗方法,就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鼻子健康!
邓泽海 2024-05-10阅读量2439
病请描述:一 .春天为何肺部容易得病1:从五脏特性而言,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所以抗病能力不强。2: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经鼻窍与外界相通,外界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非常容易通过鼻腔进入人体,故五脏病变中,肺是最容易受到外来有害物质侵害的脏器。:3:从外部气候而言:春季气温变化不定,忽冷忽热,有时有倒春寒一说,因此,春天感冒非常容易发生。鉴于上述原因,春季养肺护肺对于健康至关重要。二.如何养肺A:良好的生活习惯A1:通风肺部每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人体吸入肺部的空气质量对肺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春季在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保证新鲜空气流通。同时,春天气候逐渐温暖,万物复苏,“冬眠”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开始滋生繁殖,导致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频发。所以在室外,应避免去污浊潮湿的地方,吸入细菌,病毒。A2:防寒养肺初春乍暖还寒,天气变化无常,此时不宜骤减衣物,我们平时讲的春天要捂一捂,就是怕过早穿的单薄会导致感冒,应尽量避免受外来风寒、风热之邪侵袭。A3:锻炼身体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根据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身体素质差异,分别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门球、练气功等。运动可改善呼吸功能,加强肺心血液循环,增强肺心功能。同时应注意锻炼有度,不宜过度劳累或大汗淋漓,避免耗伤正气,易招邪气侵袭。B:保健茶/保健粥的饮用B1:容易感冒者黄芪茶:黄芪30克,白术9,防风9宜常喝,尤适用于老年人。B2:容易咳嗽者 杏仁茶:杏仁10克。百部10B3:容易气喘者党参山药胡桃肉粥:党参、山药、胡桃肉各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佐餐食。具有益气、补肾、平喘的作用,尤适用于老年哮喘、肺气肿患者。 三.春季过敏 A:虽说差不多已经是春天了,白天阳光明媚,但3、4月份鲜花盛开之际,易感人群也容易诱发“花粉过敏过敏是人体对过敏源一种不正常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当接触到过敏源时会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源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化学物质、紫外线等几百种,有些过敏甚至查不到过敏源。过敏性疾病(含过敏性综合症)的发病率大约为20%。从新生儿到中老年人各年龄阶段都有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但有显著的遗传性特征。B:常见的过敏有:一是“花粉过敏性鼻炎”,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子堵塞、呼吸不畅等;二是“花粉过敏性哮喘”,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有白色泡沫样黏液、突发性哮喘发作并渐重,好后与正常人无二;三是“花粉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小儿的眼睛发痒、眼睑肿胀,并常伴有水样或脓性黏液分泌物出现。C:过敏的预防与治疗1.皮肤过敏冰镇缓解。冰镇能舒缓过敏带来的麻烦,只需一张纸膜沾湿清水后,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再把纸膜打开覆盖在脸上。脸上因为过敏而痒痒的感觉也会瞬间消失。2.淡盐水洗鼻子。用淡盐水冲洗鼻子有助于冲刷掉鼻子中的过敏物,进而减少或缓解过敏症状。3.喝蜂蜜防过敏。喝蜂蜜可起到免疫疗法的功效。在过敏季节来临之前几周或几个月,每天喝勺蜂蜜。最好选择当地产蜂蜜。据研究发现,季节性过敏症患者在每天摄入蜂蜜后,其症状得到了缓解。另外,一些实验室研究也显示,蜂蜜能够减轻过敏反应,并减少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美国免疫学专家研究发现,患有过敏症的人,如果平时能够坚持每天喝一勺蜂蜜,连续服用两年,可以让你远离气喘、瘙痒、咳嗽及干眼等季节性过敏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蜂蜜并非治疗过敏症的万能良药,仍需遵医嘱进行治疗。4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是强抗氧化剂,也是重要的肥大细胞稳定剂。肥大细胞容易引起眼部刺激、打喷嚏和流鼻涕等过敏症。维生素C作为一种强还原剂,可阻止相关细胞产生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被氧化损伤;可改善并影响淋巴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有助于血管胶原蛋白的合成,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能减轻血小板的聚集,使血流畅通、减少渗出。此外,在过敏反应过程中,体内有组织胺等活性物质的释放。维生素C能增强抗组织胺药对抗多种过敏反应的效果。因此,维生素C可用于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维生素C在体内能够抑制组胺的生成,且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液的渗出,从而减轻流涕、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寿伟臻 2024-05-08阅读量4022
病请描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肿瘤,它通常发生在黑色素细胞,而这些黑色素细胞能够生长在肌肤、眼睛、鼻腔、口腔、肺、肝等部位。在所有皮肤癌中,恶性黑色素瘤是最严重的一种,通常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如果无法及早诊断和治疗,最终可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和及早检测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许多危险因素已经被发现。下面是这些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一些具有基因突变的基因可能与恶性黑色素瘤发生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CDKN2A和MC1R,它们被认为是与黑色素瘤发生率有密切联系的基因。 2.外部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化学物质、二手烟等物质,或与哺乳动物皮毛接触,可能会增加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 3.个体易感因素:存在免疫功能受损(如以往亚健康史、免疫缺陷病、肺气肿、共济失调等)或有亚健康状态(如生活压力、过敏等)的个体更容易发生黑色素瘤。 4.年龄:恶性黑色素瘤虽然可以影响任何年龄的人,但通常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儿童和青少年罹患黑色素瘤的几率较低。 5.皮肤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区域,例如雀斑和痣等,也可能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疾病通常与遗传、环境和个体的易感因素紧密相关。 二、预防和早期检测 恶性黑色素瘤预防和早期检测的关键在于: 1.远离紫外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增加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在出行时,可以穿着遮阳衣、帽子和墨镜等,尽量遮挡身体,而尽量减少日晒时间,沿途补水、补充体力,选择太阳不是很强烈的时段去进行户外活动。 2.保护皮肤:每年都要定期检查痣、斑点或其他皮肤问题,特别是当痣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发生变化时。如果发现了与以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异常增长、表面出现渗出、痒或疼痛的痣,那么需要尽早就诊。 3.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生活:有研究表明,摄入蔬菜、水果以及少量红肉等低脂肪和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可以降低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再者,戒烟和限制饮酒,保持身体健康和健康的生活状态可有效预防黑色素瘤。 4.免疫治疗:该疗法主要依赖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及某些药物的协同作用。一些药物能够唤醒患者的免疫系统并提高其对抗病毒和感染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抗黑色素瘤。 三、常见症状和诊疗技术 恶性黑色素瘤的症状包括: 1.皮肤表面出现新的或存在痣的颜色和大小发生变化。 2.皮肤上的痣变得不规则、有多种颜色和边缘模糊。 3.皮肤上的痣增大或开始流血、渗液、疼痛或瘙痒。 4.患者体内的淋巴结增大或分泌物的附近出现硬肿块等。 5.患者存在相关系统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和贫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 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可以根据病变的大小和深度来判断,有些病人需要进行淋巴结切除或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2.吸附疗法:该疗法可以将特定药物通过注射进入患者的靶细胞中,从而精准作用于肿瘤位置。 3.免疫治疗: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用于对抗肿瘤,并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4.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针对某些患者的局部病变,通过放射性粒子杀死肿瘤,使其根治。 四、总结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危险的肿瘤,由于其病因复杂,预防其发病并不容易。为了预防恶性黑色素瘤,我们应该远离紫外线辐射,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同时要遵循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所有肌肤问题,特别是与痣相关的问题。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6-16阅读量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