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脑转移 > 护理

脑转移护理

脑转移护理相关内容 更多>

门诊实录:乳腺癌转移到腋下是...

病请描述:  56岁的江女士由于乳房、腋下有肿块,乳头内陷、溢液等症状来医院就诊,经过初步判断乳腺癌有转移到腋下的可能,听医生说有转移,江女士坐立不安,那么,乳腺癌转移到腋下是几期?还能治好吗?   乳腺癌转移到腋窝至少为2期,因为1期乳腺癌不会出现腋窝转移。如果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融合且局部肿瘤较大,则属于乳腺癌3期。通常乳腺癌4期与腋窝无关,4期会出现全身其他部位转移,如肺上、肝上、骨转移,均属于乳腺癌4期。   所以如果腋窝出现转移,即使转移较少,也属于2期,如果有融合则为3期,有远处转移为4期。   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综合管理,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注重日常护理和康复。   乳腺癌转移到腋下严重吗?怎么治疗?   乳腺癌转移到腋下淋巴结后,如果是早期阶段,是可以治好的。   1、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治疗,淋巴结转移病灶可能继续发展,癌细胞可能通过淋巴管道进一步扩散到锁骨上淋巴结,甚至进入血液系统,导致远处器官的转移,如脑组织、肺脏、肝脏和骨骼等,使病情恶化为晚期乳腺癌,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   2、乳腺癌腋下淋巴转移时,往往会出现腋下肿块,这些肿块质地坚硬,不易活动,边界模糊,有时伴有疼痛或不适感。如肩背疼痛,由于淋巴结扩大压迫周围组织、腋下肿胀,淋巴液排出受阻导致、乳房肿块以及上肢淋巴水肿等。   3、针对乳腺癌腋下淋巴转移,需要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去除有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减少瘤细胞的扩散。   4、包括对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或腋窝区域进行放疗,减少局部复发和转移。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激素受体活性来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乳腺癌患者一旦出现腋下淋巴转移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康复期间需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如采用低脂饮食、优质蛋白质饮食等方式增加营养摄入;同时增加新鲜蔬菜与水果的摄入;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保持适量运动等,以促进疾病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

赵华栋 2024-11-06阅读量2234

【感谢信】头晕、视力下降检查...

病请描述: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站工作站,有位脑膜瘤患者在手术后,分享就诊治疗及现状,他说:“我老婆头疼、头晕3个月多,视力也下降了好多,检查出脑膜瘤,让我们看神经外科做手术。于是我们找到了赵天智主任,全国脑膜瘤手术冠军,挂了他的号,赵主任很有亲和力,讲解说话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经过他闹心细致的讲解,我们不那么紧张和害怕,做完术前检查,顺利做了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赵主任和团队医生每天都一起来查房,问的详细,指导护理具体,和对待亲人一样,让我们心里感到暖暖的,我老婆恢复很好,没有后遗症,离不开赵主任及团队医生的敬业负责和高超的艺术,我们切切试试体会到他们把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落实到我们患者身上,很感动!感恩遇到好医生!”   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脑膜瘤的病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有许多脑膜瘤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但若肿瘤位于脑功能区,或短时间内加速生长,就会出现头痛、突眼、视力、嗅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等。   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颅内,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所以必须重视它。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它呢?   如果瘤体小、多次复查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部分钙化,观察就是很恰当的处理方式。但如果脑膜瘤位于脑功能区,或者复查期间发现它不老实,逐渐增大了,就要及时治疗了。   赵天智主任介绍:随着神经外科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脑膜瘤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也有了显著提高,因此,患者在发现脑膜瘤后最重要也是唯一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开展治疗或随访。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超声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断改进和普及,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应选择正规神经专科医院就诊。   术中神经导航系统   神经导航技术又称为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或影像导向外科,是立体定向技术、代影像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结合的产物。神经导航可以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的精确定位技术,其意义在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边界以保证手术的微创化。对于小的脑膜瘤和深部脑膜瘤可精确的定位,指导手术,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术中电生理监测   临床手术中神经系统监护或称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个术语,用来表达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监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凡是可能影响到脑、脊髓、神经根和外周神经功能的手术,都可以在手术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神经监测技术直接了解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的机会,提高手术质量,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估价重症昏迷病人的预后,利用脑电图监测,使处于药物性冬眠的病人脑组织功能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护脑组织。

赵天智 2024-09-13阅读量1449

脑转移护理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5.0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

二级甲等 预约量:1.1万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69.4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20.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