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维生素D:你身边的“隐形健康卫士”,补对了吗?文 | 费健 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咨询超10万次的外科医生,用30年经验告诉你科学真相 一、开场白:你的身体可能正在“缺阳光” 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看似普通却影响全身的“健康密码”——维生素D。 最近门诊遇到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长期乏力、情绪低落,检查发现她的维生素D水平只有12ng/mL(严重缺乏!)。她疑惑:“我每天喝牛奶、吃钙片,怎么还会缺?”其实,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搭把手”,而现代人普遍存在“隐形饥饿”——维生素D不足。 据研究,中国50%以上人群缺乏维生素D,成都等阳光稀缺地区更是高达85%!今天我们就用“说人话”的方式,揭开维生素D的神秘面纱。 二、维生素D的“家族成员”:选对才能补到位 维生素D不是单一的“独行侠”,而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家族”: 三、缺维生素D的“危险信号”:从骨头到情绪都遭殃 你以为缺维生素D只是“腿抽筋”?它的影响远超想象: 骨骼告急:孩子佝偻病、成人骨软化、老人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飙升。 免疫力下降:反复感冒、伤口难愈合,甚至增加哮喘、类风湿风险。 情绪失控:焦虑、抑郁、失眠,血清素(快乐激素)分泌减少。 代谢紊乱: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悄悄找上门。 癌症风险:最新《Science》研究显示,维生素D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系统抗癌能力! 甲状腺危机:维生素D缺乏与甲状腺结节、甲亢、桥本甲状腺炎密切相关,女性尤其要警惕! 自测小贴士: 经常宅家、防晒过度、腰围超标、肤色较深? 总感觉疲劳、肌肉酸痛、情绪低落?→ 快去医院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几十元就能查!)。 四、科学补充三步走:晒太阳、吃对饭、选对药 1. 晒太阳:免费“D工厂” 黄金时间:春夏秋11:00-15:00,露出手臂和腿,晒10-15分钟(别涂防晒霜!)。 避坑指南:隔着玻璃晒=无效!树荫下可延长至30分钟。 2. 食补:吃出“阳光力” 天然D库:三文鱼(100g含526IU)、蛋黄(1个含40IU)、蘑菇(紫外线照射过的品种)。 饮食真相:单靠食物补D≈杯水车薪,成年人每天要吃20个鸡蛋才能达标! 3. 补充剂:精准出击 普通人:每日400-800IU维生素D3(随餐吃,吸收更好)。 严重缺乏:医生可能开5000IU短期强化,但需定期复查,避免中毒。 避雷提示: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不能乱吃!适合肝肾功能不全者,普通人用了反伤身。 五、特别关注:维生素D与甲状腺健康 作为普外科医生,我特别想提醒女性朋友:甲状腺疾病与维生素D息息相关! 甲状腺结节:研究显示,结节患者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 桥本甲状腺炎:维生素D能调节免疫平衡,抑制抗体攻击甲状腺。 甲亢/甲减:维生素D缺乏可能加重心悸、手抖、疲劳等症状。 给甲状腺患者的建议: 定期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目标值≥40ng/mL。 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时,更需强化补充(遵医嘱)。 晒太阳+口服D3双管齐下,免疫力提升看得见! 六、费医生总结:健康是“攒”出来的 维生素D就像身体的“隐形盔甲”,默默守护着骨骼、免疫和代谢系统。补D不难,关键是科学和坚持: 普通人:每天1粒D3(400IU)+每周3次日晒。 高危人群(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定期检测,个性化方案。 切记:维生素D≠万能药!严重疾病需综合治疗,别盲目依赖补剂。 我是费健医生,深耕外科30年,既拿手术刀也做科普。希望这篇“干货”能帮你少走弯路。健康路上,我们并肩同行! 推荐理由:本文融合7篇权威文献及临床经验,用最易懂的语言解答维生素D困惑,特别适合关注甲状腺健康、追求科学养生的你。转发给家人,一起做“阳光健康达人”吧!
费健 2025-04-03阅读量255
病请描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关于肺炎的新闻或讨论,但你是否真正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简称CAP)呢?这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简单来说,就是你在医院之外的地方,比如家里、学校、办公室等,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部感染。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但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群体更为常见。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 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阳性率占已知病原的40%~60%。 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同患者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有些患者可能症状较轻,而有些患者可能症状较为严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1.发热: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热型多不固定,可表现为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性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部分患者有寒战、畏寒等表现。 2.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典型症状。因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咳嗽程度也不相同。大多早期表现为轻咳或干咳,连续刺激性咳嗽多见于支原体肺炎。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状痰,化脓菌感染者可为黄色脓性痰,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为铁锈色痰。 3.胸痛:胸痛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又一典型症状,因病变程度或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咳嗽、咳痰为加剧诱因。病变累及胸膜时疼痛多呈针刺样或随呼吸加重,下叶肺炎波及膈胸膜时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 4.呼吸异常除咳嗽、咳痰、胸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和深度的改变,出现张口呼吸、端坐呼吸,甚至发绀,还可能伴有咯血症状。 5.全身症状:患者常伴有头痛、头晕、全身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或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或窘迫,甚至嗜睡、意识障碍、神志障碍或精神症状等。 6.肺外症状:还可能出现肺外症状,如肺尖部病变可反射性引起肩臂痛,后部病灶可刺激后胸膜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少数下叶肺感染刺激横膈可出现上腹疼痛并向肩部放射,有嗳气和呃逆。 四、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胸部X线或CT检查通常可以发现肺部的炎症病变。此外,血液检查、痰液检查等也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一旦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呼吸道通畅等,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 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的关键,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吸烟等。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者等,还可以考虑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降低患病风险。 六、结语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通过了解它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疑似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不要慌张,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让更多的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
宋晓科 2025-02-07阅读量984
病请描述: 许多患者是体检偶然查出了腰椎间盘膨出,还有不少患者是出现了腰部、腿部的疼痛以及下肢的不适才去就医,然后拍核磁片子检查后,发现了腰椎间盘膨出。这些患者都非常焦虑,匆匆赶去医院然后咨询医生,“您看我的腰间盘出问题了,这要怎么治?”、“腰椎间盘膨出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吗?”等。今天,我们就请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为大家讲讲。 腰椎间盘膨出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 事实上,大家所熟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病程的程度可以分为4种: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腰椎间盘游离。其中,腰椎间盘膨出是最初期的阶段,也是最轻的一种情况,许多人查片子都有这种情况。 椎间盘是由外圈的纤维环和中心的髓核组成,当纤维环层层撕裂但又没有完全破口时,髓核向一侧突,就形成了这样的椎间盘膨出。等到纤维环彻底破裂了,髓核从破口突出了就椎间盘突出;再进一步突出,就是脱出了;再严重一些,就是一部分髓核从破口掉出来,游离在外面了。 那腰椎间膨出会导致腰腿疼吗?要怎么治疗? 其实,腰椎间盘膨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症状的前提是什么?是突出压到或刺激到神经,才会出现症状。而腰椎间盘膨出非常小,一般不会压到神经,而且我们人体对神经有一定的保护机制,中间还有脑脊液,还隔着很多的其他组织,膨出这种程度还不会直接压迫到神经产生症状。甚至许多人查出有腰椎间盘突出,也没有明显症状,这些情况都不算是疾病,完全不用治疗。但如果患者出现神经受压症状了,这时才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治疗。 那既然腰椎间盘膨出不会引起症状,那患者出现的腿疼,腰部不适,又是怎么引起呢?这些往往是局部肌肉、韧带、软组织的问题,可能是这些天过度疲劳,缺乏锻炼,久坐或干活导致的肌肉酸痛。这时不是腰椎间盘膨出造成的,需要找找其他原因,等找准病因后再治疗。
王作伟 2025-02-05阅读量869
病请描述: 许多患者去医院检查时,发现自己的检查报告上写着“颈5-6椎间盘突出”,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颈椎病?这种情况严重吗?什么治疗方法的效果最好呢?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的门诊就来了一位这样的患者,他在大概2年前就出现了颈部酸痛、左侧上肢疼痛麻木的症状,当时没有特别注意,就自己去按摩了一下,略有缓解。之后,症状又反复发作了几次,他就去当地医院就诊,查出了颈5-6椎间盘突出。医生建议他进行包括药物、理疗在内的保守治疗,治疗后症状却缓解不明显,但他当时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直到前两周,他的左胳膊又疼又麻,睡觉的时候都被疼醒了,只能侧着身子睡,十分难受,精神也变得很差,他这才焦急起来。最后,他在家人的建议下飞到北京,找到王主任治疗。 术前影像学资料: 颈5-6椎间盘突出就是颈椎病吗?这种情况严重吗? 其实,我们经常说的颈椎病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总称,其中颈椎间盘突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颈椎间盘突出导致刺激和压迫周围的神经、脊髓等组织后,患者就会出现相应的一系列症状。而颈椎有7节椎体,颈5-6椎间盘突出则表示的是第5节椎体到第6节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发生的突出。这种情况较为常见,许多患者都在这一节段发生突出,这是由于颈5-6是颈椎活动范围很大的一个节段,比较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 至于颈5-6椎间盘突出严不严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患者突出压迫到后方的脊髓并出现明显症状,这时情况就严重了。 颈5-6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哪个好? 颈5-6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和其他节段的突出是一样的,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得到不错的疗效,但是还有小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手术的患者主要包括:脊髓型颈椎病,和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神经受压严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而这位患者的情况恰好如此,这时尽快手术可以帮助他尽快摆脱痛苦。 颈5-6椎间盘突出患者做完手术,一般恢复得好不好? 这位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后,王主任给他进行了微创的颈前路手术。术中在保护周围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的情况下,将突出的椎间盘切除,给神经进行了彻底减压。术后,他的左上肢疼痛立刻就缓解了,麻木也有所减轻。终于可以舒服地睡一觉,让他十分开心。 术后影像学资料: 一般来说,颈5-6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案和效果和患者具体病情有很大关系。有的患者治疗及时,就算压到脊髓,术后效果也很好;而有的患者虽然压到神经,但是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这时也要靠手术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
王作伟 2025-02-05阅读量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