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肝臭 > 检查

肝臭检查

肝臭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治疗典型病例

病请描述:       患者张某,男,68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7年,左下肢红肿溃破5天”于2017.3.14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左足背至左小腿红肿,左足背溃烂发黑坏死,自觉疼痛,胃纳可,二便尚调,夜寐欠安。入院检查:2017-3-14快速血糖14.9mmol/L;血气分析:血液酸碱度 7.430,氧分压 75.0 mmHg ↓,血钙 1.00 mmol/L ↓;血常规+CRP:白细胞 27.66 *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6.5 % ↑,红细胞 4.91 x10^12/L ,血红蛋白 140 g/L ,血小板 270 x10^9/L ,超敏C反应蛋白 68.77 MG/L ↑。B型钠尿肽 240.00 pg/ml↑;肝肾功能:白蛋白30.2 g/L ↓,谷丙转氨酶53 U/L ,谷草转氨酶22 U/L ,血清肌酐72.3 umol/L。尿常规:葡萄糖 4+,酮体 +。2017-3-14 左足正斜位平片:左足退变,左足软组织肿胀建议必要时复查。VPI:双侧足部感觉神经严重病变。下肢动脉彩超:双侧股动脉、腘动脉内膜增厚,双侧股动脉混合斑形成,右侧腘动脉硬斑形成,左侧腘动脉混合斑形成。       诊断:中医诊断:脱疽病、湿热毒盛证; 西医诊断:左足糖尿病性足病、2型糖尿病、左下肢蜂窝织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双下肢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脂肪肝      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予凉血清热解毒中药口服,活血化瘀中药制剂苦碟子、诺信康静滴。同时予胰岛素降血糖,先后予西力欣、甲硝唑、罗氏芬及联邦他唑仙抗感染,肝素钠抗凝,凯时改善微循环等治疗。3.17腰麻下行左足糖尿病性足病慢性溃疡修复术。术中沿足背、足踝、小腿、足底切开,见大量灰褐色腐肉组织,并见跟腱腱鞘灰黑,引流出大量稀薄臭秽脓液,清除修剪坏死组织,以引流通畅为宜,“使邪有出路” 足背内外侧行拖线引流 。      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治与外治相配合,注重运用中医传统祛腐生肌药物,如金黄膏、水蛭粉外用等提脓祛腐;待脓腐脱尽后,予生肌散、红油膏等生肌敛疮。2017.4.27去除拖线,予生肌敛疮药物,配合垫棉绑缚等疗法。2017年7月创面愈合。       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传承顾氏外科(笔者为顾氏外科第六代传人),针对糖尿病足不同的证型患者,有很多不同的独特疗法及药物。比如拖线疗法、垫棉压迫法等特色疗法,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特色适宜推广技术”,在国内十几个省市推广。以及多种特色的院内制剂药物,如金黄膏、冲和膏等。这些药物多是根据古方制作,简便廉效,应用于糖尿病足的不同阶段。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足病的高位截肢率。                                           王云飞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本部(徐汇区宛平南路725号)

王云飞 2021-03-14阅读量1.0万

顽固的嗳气症怎么治?

病请描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张顺财 嗳气(belching)是胃及/或食管中的气体经食管及咽喉,从口腔中溢出。其声长而缓,俗称“打饱嗝”、“饱嗝”。这里必须要与呃逆(打嗝)相鉴别,呃逆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缩(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嗳气是消化道疾病中常见症状,1.可以是某些疾病中的症状之一,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病,胃食管返流等,此时嗳气往往不是主要症状,是诸多症状之一,而且较轻。2.也可嗳气作为主要或唯一的症状,往往连续频繁发作,不发作时无任何不适,不伴其它症状及疾病,这种情况通常叫嗳气症(又称非特异性过度嗳气),临床上常见,也属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指反复出现令人不适的嗳气,但无过度吞气导致嗳气的证据。此症的气体源于胃内,与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有关。病因不明,与某些动作如按压胸腹部及其他部位等产生心理嗳气暗示有关,一天中往往在某些时间段发作如饭后,睡前。与人讲话交流,游戏,读小说,研究有兴趣事件等主意力集时不发生嗳气。 嗳气症的诊断 1.通过必要的检查排除食管,胃,十二指肠等器质性疾病。 2.每周出现数次反复暖气,至少持续6亇月 3.无吞气症的证据。 治疗 1.一般治疗   ①饮食治疗,主要是调整饮食习惯,提倡进餐时细嚼慢咽,忌生冷,酸甜,太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减少吸烟饮酒,少食巧克力.咖啡及碳酸饮料等。少食多餐,睡前4小时内不宜进食等有利于嗳气症的缓解。②远动,鼓励参加户外及社交活动,与人多交流,积极户外运动。③心理调整,向患者解释胃内气体过多及过度嗳气对身体并无大碍,分散注意力极为重要、多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放松情绪等可有效减少嗳气。 2.药物治疗   尚无专门针对嗳气症的治疗药物。抗焦虑药物如舒必利,米氮平,奥氮平有一定疗效,可在心理科医生指导下应用。镇静剂对有失眠者有帮助。 3.治疗原发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食管反流病可导致嗳气,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拉唑类药物抑制胃酸,吗丁啉促进胃肠动力,应用益生菌及消化酶有利于减少腹部胀气,有助于症状缓解甚至消失。 4.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嗳气分为三种情况,①食滞胃脘证,嗳气伴有酸腐的臭味儿,嗳气的声音闷浊,不连续,伴有胸脘胀闷,不思饮食,大便有酸腐的臭味儿,这种嗳气可用枳实导滞丸,或者是保和丸进行治疗。②肝气犯胃证,嗳气频繁发作,声音响亮,胸闷,两胁隐痛,这种可用柴胡疏肝散,舒肝和胃丸。③脾胃虚弱症,主要表现是嗳气断续,声音低弱,偶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恍白,可用人参健脾丸进行治疗。 5.针灸治疗有时候也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张顺财 2021-01-13阅读量1.1万

口腔有异味?教你4招除味

病请描述:早上醒来就感觉口腔怪怪的,似乎有股味道,于是果断刷牙喝水,感觉没味道就出门去了。可是一整天跟别人说话,人家都避着我,好朋友也说我今天口气特别重。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口臭?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口臭?很多人有口臭但自己不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嗅觉适应,简单说,就是你闻习惯了所以闻不出来。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口臭呢?很简单,就是向手心哈气,或用棉签、小勺在舌苔或牙缝上刮一下,然后一闻便知。“好的,检查了一遍,发现自己确实是有一点点、非常轻微的口臭,快告诉我怎么去掉这个味道吧!”莫急!想要去除口臭,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口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4种生活习惯可引起口臭1、经常吃葱、蒜、韭菜;2、不勤刷牙;3、常吸烟;4、长期饮酒、食肉、熬夜、失眠等。以上这些都是生理性的口臭,大家多喝水、漱口、认真刷牙、嚼口香糖,一般都能搞定,困扰大家的应该是生病导致的口臭。8种疾病是口臭的根源口腔上通鼻腔,下通咽喉,咽喉下通食道、消化道,喉咙下通气管、呼吸系统,甚至血液循环中一些有味道的分子也随着呼吸而散发出来。因此口腔、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都有可能是导致口臭的原因。1、口腔疾病:引起口臭的疾病有90%都是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这些疾病容易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出了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而产生口臭。2、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发现,口臭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较大的相关性。这可能与胃幽门螺杆菌有尿素酶活性,分解尿素产生氨释放入呼吸道有关。3、月经期:女性月经期体内雌激素和黄体酮浓聚物增加,可对牙周组织产生影响,减少唾液流量,导致口腔中可挥发的硫化物增多,引起口臭。4、呼吸系统疾病: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坏死性肺炎以及肺积脓经常都有口臭发生,另外,反复发作的扁桃体感染可能引起慢性滤泡性扁桃体炎,而深的扁桃体陷窝可能积存食物、唾液及坏死组织,腐败发酵后呼出臭气。5、便秘:便秘也可引发口臭,便秘患者肠道中的益生菌尤其是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致病菌数量明显增加,出现较严重的肠道菌群紊乱,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减少,引发口臭。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产生酮体,酮体通常会使呼出的气体中带有烂苹果味,这也是糖尿病的首要信号之一。7、肝肾功能异常:肝功能衰竭者体内血液中的尿素氮和氨含量增多,尿素氮和氨部分可从口腔中排出,导致口气中有臭鸡蛋味。肾衰竭者也常释放出相同的臭气。8、其他:服用某些药物、血液病、重金属中毒、寄生虫病等都会产生口臭。药物引起的口臭多为一过性口臭,停药后即可消失。 教你4招改善口腔异味1、刷牙+刮舌+使用牙线:研究表明,同时采用多种口腔清洁方式与单纯刷牙相比,去除口臭的效果明显更好。这是因为舌苔和牙缝中残留着许多食物残渣,是细菌的养分。充分清除可以抑制细菌滋长。2、使用含精油的漱口液:精油是一种酚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麝香草酚、薄荷脑、桉叶醇及柳酸甲酯的水醇溶液,其香味有遮盖作用含有精油的漱口液能 降低晨起口气中的致臭气体含量。然而,精油除口臭的效果较短暂(0.5~3 小时),需要频繁漱口。如果普通的漱口液效果不明显,请在口腔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含氯已定、三氯生和西吡氯铵等抗菌成分的医用漱口液。3、多咀嚼:咀嚼可以刺激口腔唾液分泌、促进机械摩擦的清洁作用。所以,进食坚硬、粗糙的食物、嚼口香糖也可以达到缓解口气的作用。4、治疗原发病:不管是口腔问题、肠胃疾病,还是呼吸系统疾病,只有把原发病治好了,口腔异味才能真正地清除。*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参考文献:《口臭的原因及治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10期,刘雪楠,徐韬;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8-03-29阅读量2.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