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瘙痒 > 内容

瘙痒内容

银屑病的病因、症状、治疗、预...

病请描述:银屑病,这一在民间广为人知的“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皮肤,但也可能累及关节、指甲等其他部位。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通常覆盖有银白色的鳞屑,并伴随有瘙痒、灼热或疼痛等不适感。 一、银屑病的病因   银屑病的具体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已有多项研究指出,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遗传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约有35%-90%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目前,已经发现多个与银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位点。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银屑病的发病和病情波动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包括感染(如链球菌性喉炎)、精神紧张、外伤手术、妊娠、肥胖、吸烟、酗酒、某些药物作用等。 免疫因素:银屑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存在异常。研究显示,寻常型银屑病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明显,尤其是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这表明免疫系统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银屑病的症状   银屑病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典型的表现是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并覆盖有银白色的鳞屑。这些斑块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见的是头皮、四肢伸侧和背部。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以下症状:   瘙痒和不适感:银屑病患者常感到皮肤瘙痒、刺痛或灼热,这可能导致搔抓和不适感。   异常的指甲:银屑病可引起指甲异常,表现为指甲变厚、变形、出现凹陷或起皮等症状。 关节症状:部分银屑病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和僵硬。 三、银屑病的治疗   银屑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法、中医疗法等。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银屑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维生素D3衍生物等)和口服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促进皮损恢复。   光疗法:光疗法是利用紫外线照射皮肤,抑制免疫细胞活化,消除炎症,促进皮损恢复。常用的光疗法包括窄谱UVB照射和PUVA疗法。 中医疗法:中医认为银屑病是由于热毒、血热风盛等原因所致,因此可以采用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等中药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包括复方青黛胶囊、郁金银屑片等。 四、银屑病的预防   虽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保持皮肤健康:注意皮肤保湿,避免皮肤受伤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用品。   控制情绪压力: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健康饮食: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等易过敏食物。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皮肤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  总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了解银屑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了解银屑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医健康 2024-07-01阅读量1449

皮肤湿疹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

病请描述:一到夏天,很多人的皮肤就开始痒的不行了。夏季较高的气温加上时不时的雨天,身上出现各种皮肤瘙痒疼痛症状。其中湿疹就是一种,虽然时不时会有好转,但经常反反复。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多形性皮疹,渗出倾向,对称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瘙痒,过敏性疾病。由于常在冬季和夏季复发或加剧,一般习惯称它为“季节性湿疹”。但其实在临床上,季节性湿疹并不是一种病,临床上主要称之为湿疹或特应性皮炎,只是季节性特点比较突出罢了。 湿疹可分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急性湿疹:皮损呈多形性,常循一定规序发开始为弥漫潮红,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糜烂、液、结痂,常数种皮损同时存在。 为什么湿疹会反反复复?   湿疹之所以容易反复发作,是因为湿疹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发病的原因与内在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均可能存在关系,还可能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有以下因素: 1、内在因素:包括内分泌紊乱、胃肠道功能失调、感染病灶、神经精神因素、消化不良,以及个体差异性等。 2、外在因素:炎热、日光、紫外线、潮湿、搔抓、摩擦、出汗、昆虫叮咬、螨虫、肥皂、洗涤剂、、药物、花粉等。 湿疹最快最佳的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要找出其病因,隔绝致敏源。比如对于紫外线过敏的患者,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不能接触光敏性物质以及进行日光照射,以免病情加重,还要口服一些避光剂。 其次,在明确过敏原后可进行脱敏治疗,如对粉尘螨高度过敏的可进行脱敏治疗。控制症状常用的有抗组胺药、外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等,但这些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些感染性疾病往往会与过敏性疾病相混淆,不明不白用药反而引起病情加重。   症状恢复后还需要再继续巩固吗?   需要的,特别是过敏体质的患者湿疹消退后仍需要继续用药,避免短期内再反复。日常也要注意做好防护和观察。   日常要怎么去预防顽固的湿疹?   1. 穿衣:尽量选择宽松的,纯棉衣物,避免选择过紧和过于鲜艳的衣物; 2. 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不要偏食,挑食,饮食要均衡; 3. 居住环境:避免选择潮湿、有尘螨的环境,被褥床单要勤换洗; 4.洗浴:湿疹患者洗澡要注意水温不要太烫也不要凉,好多人觉得水温高可以止痒。洗的时间要短,最好5分钟的淋浴就可以了,洗浴后要注意保湿; 5.减少日晒:因为一般的湿疹的患者日晒会加重,日晒对我们的机体的免疫力也是有影响的,尤其是暴晒,实际上是一种抑制机体免疫的; 因为湿疹是由内外因导致,外因因素很难避免,容易导致复发,且湿疹病程较长,目前很难达到治愈,但可通过积极治疗,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在使用一些抗组胺物、外用激素等对人体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用。其中包括中医中药在内的自然疗法。

微医健康 2024-06-28阅读量1483

恶性黑色素瘤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病请描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它起源于黑色素细胞,这些细胞通常存在于皮肤、眼睛和黏膜中。   1.病因:恶性黑色素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与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有关。此外,家族史、免疫系统问题和某些基因突变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症状:恶性黑色素瘤通常表现为一个或多个黑色或棕色的痣或斑块,这些痣或斑块可能会变大、变形或出现瘙痒、疼痛等异常症状。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3.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皮肤活检和病理学检查。医生会取一小块皮肤组织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如果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转移。   4.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转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晚期发现的患者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   5.预防:预防恶性黑色素瘤的最佳方法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中午时分。此外,定期检查皮肤上的痣和斑块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早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总之,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肿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症状,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6-17阅读量1074

22、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副作...

病请描述:近十余年,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逐渐普及,为广大恶性肿瘤患者带了了更多长期生存的希望,但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药物副作用大小永远是相对的。跟普通的药物相比,抗肿瘤的药物整体副总用大得多,包括靶向免疫治疗;但同传统的化疗相比,靶向免疫治疗的副作用相对更小。 常见靶向药物的副作用包括:皮疹/脱屑、腹泻、血压升高、疲劳、手足部皮肤反应(手掌或足底部发红、疼痛、肿胀或出现水疱)、恶心、呕吐、瘙痒、食欲减退等。约30%患者耐受不佳需要减量甚至停药,停药后一般都能很快恢复。极少数人可能发生严重副作用。不过大部分不良表现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因为安慰剂治疗组也有约20%患者不耐受,严重副作用的比例也和靶向药物组相近。 常见(≥10%)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包括:发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体重增加、瘙痒症、白细胞计数降低、上呼吸道感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皮疹、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咳嗽、疲乏和血胆红素升高。免疫治疗特异性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肺炎、腹泻及结肠炎、肝炎、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亢进和其他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高血糖症及1型糖尿病)、肾炎、胰腺炎、心肌炎和皮肤不良反应等。相对于靶向治疗,更少比例的免疫治疗患者因不耐受需要停药。虽然比例更低,但严重副作用者比例相近,需要关注。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除了需要掌握好用药指征,就是啥时候该用药,药物的禁忌症(不能用药的情况)更需要熟悉,不然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6-14阅读量2384

浅表播散型恶性黑色素瘤

病请描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癌,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浅表播散型恶性黑色素瘤是其中一种类型,其特点是在早期就表现出广泛的皮肤病变。本文将介绍浅表播散型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一、病因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浅表播散型恶性黑色素瘤通常发生在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的皮肤上,如面部、颈部、手臂等处。 二、症状 浅表播散型恶性黑色素瘤的症状包括: 1.  皮肤出现新的痣或原有痣的形状、颜色发生变化。 2.  皮肤出现不规则的边缘、颜色不均匀的斑块。 3.  皮肤出现瘙痒、疼痛或出血。 4.  皮肤出现溃疡或结痂。 三、诊断 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医生会进行皮肤检查,观察病变的特点,并可能进行活检以确定是否为恶性黑色素瘤。此外,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全身检查,以评估是否有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受累。 四、治疗 浅表播散型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取决于病变的大小、深度和扩散情况。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病变,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来彻底去除肿瘤。 2.  放疗:对于较大或深入皮肤的病变,放疗可以用于缩小肿瘤或减轻症状。 3.  化疗:对于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化疗可以用于控制病情。 4.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使用药物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五、预防 预防浅表播散型恶性黑色素瘤的关键在于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段外出,尤其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 2.  穿着长袖衣物、宽边帽和太阳镜,以减少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面积。 3.  使用防晒霜,选择SPF30或更高的防晒指数,并定期补涂。 4.  定期检查皮肤,注意任何新出现的痣或皮肤变化。 浅表播散型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癌,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了解其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及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皮肤健康。

屈国伦 2024-04-22阅读量938

什么是Pagets病?

病请描述:皮肤Pagets病是一种罕见的癌症,通常发生在乳房、腋下、阴部等皮肤表面。这种疾病最初是由英国医生JamesPaget发现的,因此得名Pagets病。 Pagets病的症状包括皮肤红斑、瘙痒、疼痛、脱屑等。在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溃疡、乳头溢液、皮肤增厚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Pagets病会逐渐扩散到深层组织和器官,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了解皮肤Pagets病的病因。但是,一些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可能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此外,老年人、男性、乳头湿疹患者等人群更容易患上皮肤Pagets病。 治疗皮肤Pagets病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放疗、化疗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外,患者还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曝晒阳光、吸烟等不良习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皮肤Pagets病虽然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发现并治疗皮肤Pagets病,发现后及时至专科医院就诊。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4-04-07阅读量769

什么是银屑病?

病请描述: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出现红斑、鳞屑和瘙痒,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头皮、指甲、关节等。   银屑病的病因是什么?   银屑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约 30%的患者有家族史。环境因素包括感染、药物、外伤、精神压力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免疫因素也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异常激活,导致炎症反应和皮疹。   银屑病的症状有哪些?   银屑病的症状因人而异,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鳞屑和瘙痒。红斑通常呈对称性分布,边界清楚,表面覆盖着银白色的鳞屑,刮去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瘙痒是银屑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疼痛、指甲变形等症状。目前公认银屑病除了皮肤表现,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综合症等系统性的共病。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 D3 衍生物、甲氨蝶呤等。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光疗、水疗等,光疗是目前治疗银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心理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近一二十年,随着生物制剂的问世,银屑病的治疗更是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如何预防银屑病?   预防银屑病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染、减少精神压力、避免外伤等。同时,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家族中有银屑病患者,要注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总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出现疑似银屑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李慧 2024-02-08阅读量1777

慢性荨麻疹是可以治愈的

病请描述: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反复出现瘙痒性风团,持续时间超过 6 周。虽然慢性荨麻疹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困扰,但好消息是,它是可以治愈的。   慢性荨麻疹的治愈并不意味着它会永远不再发作,而是指症状得到长期缓解,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治愈慢性荨麻疹的因素:   1. 明确病因:尽管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可能不完全清楚,但了解并避免可能的诱因对于治疗非常重要。常见的诱因包括食物、药物、感染、压力、物理刺激等。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症状的发作情况,患者可以与医生一起找出可能的诱因,并尽量避免接触它们。 2. 综合治疗:治疗慢性荨麻疹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常用的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剂、中药治疗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长期管理:治愈慢性荨麻疹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可能需要长期的管理。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生活方式调整: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康复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此外,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过度搔抓和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或洗涤剂。 5. 免疫系统调节:慢性荨麻疹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一些患者可能通过免疫调节剂或其他辅助治疗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的免疫平衡。 6. 耐心和坚持:治愈慢性荨麻疹需要患者有耐心和坚持治疗的决心。症状可能会有反复,但不要灰心丧气。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配合治疗,相信最终能够战胜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病情和体质不同,治愈的时间和方法也可能会有所差异。有些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经历症状的反复。   最重要的是,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慢性荨麻疹是可以治愈的。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注意生活中的细节,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这个疾病,重新拥有健康的皮肤和生活。

李慧 2024-02-08阅读量1802

妊娠期肝病的原因分析01

病请描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肝病,ICP)是一种妊娠特异性肝脏疾病,通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并在分娩后的48小时内消退。其特征为轻度至重度的皮肤瘙痒,肝酶升高和血清胆汁酸(BA)增加。目前,关于ICP的病因和致病机理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包括激素和环境因素,叠加在遗传易感性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ICP被认为与机体异常的代谢特征相关,包括葡萄糖耐受不良和血脂异常。 1、妊娠期肝病的高危因素 与ICP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高龄、多胎妊娠、低硒和低维生素D水平,研究发现在HCV阳性妇女中有较高患ICP的风险。HCV抗体阳性的女性胆汁淤积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者。HCV感染的孕妇患ICP的风险较高,此外,年龄相对较大(35岁以上)的女性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的风险增加。多胎妊娠妇女的ICP发病率较高(双胞胎为 14%,三胞胎怀孕为43%),与单胎妊娠相比,多胎妊娠中较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解释这种情况。 有人提出,ICP患者血浆Se的水平显著低于非ICP孕妇,此外,还有人提出血浆铜水平与ICP的生化严重程度相关。ICP高发于冬季,该结论基于包括芬兰、瑞典和智利的女性人口的研究,可能与天然的低硒和维生素D密切相关。 2、临床表现及诊断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特征是妊娠中晚期出现轻度至重度的皮肤瘙痒(皮肤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导致搔痒),80%的女性在可妊娠30周后出现,它是最常见的症状,有时是ICP 的唯一临床表现。皮肤瘙痒主要表现在手掌和脚掌,夜间加重,可导致失眠和疲劳。临床上常见的是除了由于瘙痒引起的抓痕,ICP没有特定的皮肤病学特征。 临床黄疸很少见,约占ICP孕妇的14-25%,如果发生,则往往是轻微的。ICP患者可以出现胆汁淤积的全身症状,包括尿色加深和由于脂肪吸收不良而引起的脂肪泄。诊断ICP 需排除其他可导致胆汁淤积的相关肝脏疾病。对每一位有皮肤瘙痒的孕妇均应行肝功能检查。出现典型的瘙痒症并伴有血清胆汁酸(BA)水平增加,则高度怀疑ICP。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是诊断ICP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指标,TBA>11umol/L即可诊断为ICP。此外,可以检测到胆酸(CA)的特征性上升和鹅去氧胆酸(CDCA)水平的下降,导致CA/CDCA 比率的显著升高,还可能存在甘氨酸/牛磺酸比率降低。 ICP患者从妊娠24周起出现明显的血清成分胆汁酸的改变,牛磺胆酸(TCA)和牛磺酸鹅去氧胆酸(TCDCA)显着升高,CA/CDCA比值显著增加,甘氨酸/牛磺酸结合胆汁酸比例降低。实验室检查肝脏转氨酶升高可能发生在TBA升高之前,约60%的受试者中可以检测到肝酶的轻度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很少超过正常妊娠上限的两倍,但也可能升高30倍。不到三分之一的ICP患者可出现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这可能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疾病的遗传病因。 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升高(很少超过6mg/dl),在妊娠期间生理性升高的碱性磷酸酶高于预期(约为正常值的四倍)。肝脏活检仅在不伴皮肤瘙痒的黄疸、妊娠20周前即出现症状以及分娩后8周以后持续的异常实验室检查时才进行。 本文选自:李欢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研究进展。 原文链接地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胆汁酸谱及妊娠结局分析-中国知网(cnki.net)

赵刚 2023-07-17阅读量1945

什么是皮肤癌?

病请描述:皮肤癌是一种由皮肤细胞恶性肿瘤引起的皮肤疾病。它主要分为癌症和黑色素瘤两种类型。常见于中老年人,但很多年轻人也有发生的风险,尤其是在有阳光暴露的环境下。本文将为您介绍皮肤癌的病因、分型、症状、检查和治疗。 I.皮肤癌的病因皮肤癌的主要病因是暴露在紫外线下的长期照射,如内因感受器物质改变和/或内分泌阳性调节产物的引入亦是一个重要的分析角度。紫外线辐射可引起皮肤细胞损伤和突变,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和癌变。因此,暴露于阳光下的部位,如脸、颈、头皮、手臂和腿等处更容易形成皮肤癌。 长期和频繁的户外活动、光线暴露较长、佩戴无保护性的衣服和帽子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皮肤癌。此外,一些基因突变和个人免疫系统的损害也被认为是皮肤癌的风险因素。 II.皮肤癌的分型根据主要恶性细胞类型,皮肤癌可分为两种类型:癌症和黑色素瘤。 1.癌症癌症起源于皮肤上的基底细胞,因此也被称为基底细胞癌。癌症通常形成在暴露于阳光的皮肤部位,如头部、颈部和胸部等。它通常呈现为一种半透明或珍珠色的隆起斑块,中间有小泡或血管。 2.黑色素瘤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的皮肤肿瘤。黑色素是一种产生肤色的色素。黑色素瘤通常由黑色素细胞恶变引起。黑色素瘤通常表现为深色的、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痣或黑色斑点,通常位于皮肤上暴露于阳光的部位,如手臂、脚和颈部等。黑色素瘤的病发率相对较高,但是如果能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治愈率仍然相对较高。 III.皮肤癌的症状皮肤癌通常与皮肤上的斑点、肿块或疮疱有关。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皮肤癌症状: 1.皮肤上的斑块癌症和黑色素瘤通常形成为皮肤上的斑块,大小可能不同,通常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不同的颜色。 2.肿块或隆起病变通常比较大,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表面可能平坦或凸起。 3.溃疡或疮疱皮肤上的皮疹、溃疡和疮疱与皮肤癌有关。通常,这些皮肤病变表现为一块在皮肤上的肉眼可见的疮痕,可能会引起疼痛或瘙痒。 IV.皮肤癌的检查对于疑似患有皮肤癌的人来说,最佳方法是到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处接受检查。皮肤科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几种检查: 1.皮肤检查皮肤医生会检查皮肤上是否存在癌症、黑色素瘤或其他病变。医生通常会检查是否有不同颜色、大小、形状或不规则的斑点和肿块,并用皮肤镜来进行进一步诊断。 2.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通过皮肤活检来确定皮肤肿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在组织学检查中,皮肤医生会小型手术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3.影像学检查X光、超声、CT和MRI等影像检查技术可以协助皮肤科医生对皮肤癌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检查。 V.皮肤癌的治疗如果被诊断患有皮肤癌,皮肤科医生通常会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根据肿瘤类型、大小、位置、扩散程度以及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而定。治疗方法与癌症类型和疾病阶段有关,如下: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移除皮肤癌细胞的一种常见方法。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 2.放射线治疗放射线治疗是一种使用高能辐射灭活恶性病变的方法。这种方法常常用于无法通过手术完全移除或广泛扩散的皮肤癌。放射线治疗也可以在手术之前或之后用于治疗皮肤肿瘤。 3.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通过使用特定药物抑制皮肤癌细胞生长和分裂。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黑色素瘤的治疗。 IV.结论     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健康。暴露于紫外线下和个体基因的突变是皮肤癌的主要病因。分为癌症和黑色素瘤两种类型。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皮肤癌的症状,最好尽早寻求专业皮肤科医生的诊断,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缓解症状并提高治愈率。此外,还应该加强防晒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患皮肤癌的风险。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6-26阅读量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