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黑色素的肿瘤细胞,通常从皮肤、眼部、鼻腔、口腔、下泌尿路、消化系统和直肠等部位发生。黑色素瘤是所有皮肤癌中最危险的一种,同样也被称为“黑癌”,其病死率和转移率非常高,2018年全球因黑色素瘤死亡的人数超过25,000人。近期某歌手也死于该疾病。 一、病因与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SCN1B、CDKN2A、MC1R等基因突变与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关系明显,特别是CDKN2A和MC1R突变与黑色素瘤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2.外部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化学物质、哺乳动物皮毛等物质可能增加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 3.易感个体因素:人体是否有受损(如Immunodeficiencydiseases、肺气肿、共济失调等)或存在亚健康状态(如生活压力、气喘、过敏等)也会影响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黑色素瘤的发生率。 4.年龄: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成年人,青少年和儿童罹患恶性黑色素瘤的罕见。 5.皮肤色素沉着:过多的色素沉着区域,也就是常见的雀斑和痣等,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二、预防措施 1.远离紫外线:强烈的紫外线可以导致99%以上的恶性黑色素瘤;所以要减少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尤其必须要避免在午时阳光强度最高的时段在户外活动。出行要遮阳,尽量穿着遮阳衣、帽子以及墨镜等防护措施; 2.皮肤保护:定期检查任何痣、斑点或其他皮肤病变,特别是痣或斑点的大小和颜色出现变化。如出现不寻常的情况,要及时就诊; 3.营养均衡:要有一个平衡的饮食结构,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而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4.健康生活:戒烟限酒以及保持精神愉快和舒适的生活状态是预防黑色素瘤的重要措施。 三、早期诊断与常见症状 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发现并治疗的话病情通常会有更好的预后。常见的症状包括: 1.有痒感和疼痛,并且表面出现溃疡和出血等现象; 2.皮肤出现新的痣或现有痣有了长时间不消失的色素等异常现象; 3.痣的形态、颜色、形状、大小等发生了改变; 4.在表皮上出现有新的痣,然后后续蛋白水疱形成,表现出像荨麻疹的红晕、瘙痒和疼痛不适等; 5.恶心、呕吐、腹痛等系统症状,如淋巴结增大、贫血等相关症状。 四、诊断与治疗 1.皮肤检查:对于出现了嫌疑疾病的部位进行皮肤检查,诊断包括测量痣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维度; 2.镜检检查:对于没有表明恶性病变的皮肤病变患者,可以使用光谱学镜检设备对病变区域进行检测,通过分析黑色素细胞形态来明确病变的性质; 3.手术切除:对于肿块易成恶变的病人,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皮肤组织薄,切的部位有限,又不影响观察,碰到恶性病变区域,只能是尽量切除,再冻结或者切片检查,保证彻底; 4.免疫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式,其使用一些药物,能够唤醒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同时通过破坏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消灭癌细胞。 五、结论 总之,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肿瘤,需要预防和及早诊断这种疾病。预防这种疾病的关键在于遵循科学,早发现早治疗。我们中心一直致力于恶性黑色素瘤的专病治疗,年均恶性黑色素瘤手术量数百余例,从发现、手术、治疗、预后康复形成完整闭环,为广大恶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6-16阅读量1996
病请描述: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黑色素的肿瘤细胞,通常从皮肤、眼部、鼻腔、口腔、下泌尿路、消化系统和直肠等部位发生。黑色素瘤是所有皮肤癌中最危险的一种,同样也被称为“黑癌”,其病死率和转移率非常高,2018年全球因黑色素瘤死亡的人数超过25,000人。近期某歌手也死于该疾病。 一、病因与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SCN1B、CDKN2A、MC1R等基因突变与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关系明显,特别是CDKN2A和MC1R突变与黑色素瘤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2.外部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化学物质、哺乳动物皮毛等物质可能增加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 3.易感个体因素:人体是否有受损(如Immunodeficiencydiseases、肺气肿、共济失调等)或存在亚健康状态(如生活压力、气喘、过敏等)也会影响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黑色素瘤的发生率。 4.年龄: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成年人,青少年和儿童罹患恶性黑色素瘤的罕见。 5.皮肤色素沉着:过多的色素沉着区域,也就是常见的雀斑和痣等,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二、预防措施 1.远离紫外线:强烈的紫外线可以导致99%以上的恶性黑色素瘤;所以要减少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尤其必须要避免在午时阳光强度最高的时段在户外活动。出行要遮阳,尽量穿着遮阳衣、帽子以及墨镜等防护措施; 2.皮肤保护:定期检查任何痣、斑点或其他皮肤病变,特别是痣或斑点的大小和颜色出现变化。如出现不寻常的情况,要及时就诊; 3.营养均衡:要有一个平衡的饮食结构,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而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4.健康生活:戒烟限酒以及保持精神愉快和舒适的生活状态是预防黑色素瘤的重要措施。 三、早期诊断与常见症状 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发现并治疗的话病情通常会有更好的预后。常见的症状包括: 1.有痒感和疼痛,并且表面出现溃疡和出血等现象; 2.皮肤出现新的痣或现有痣有了长时间不消失的色素等异常现象; 3.痣的形态、颜色、形状、大小等发生了改变; 4.在表皮上出现有新的痣,然后后续蛋白水疱形成,表现出像荨麻疹的红晕、瘙痒和疼痛不适等; 5.恶心、呕吐、腹痛等系统症状,如淋巴结增大、贫血等相关症状。 四、诊断与治疗 1.皮肤检查:对于出现了嫌疑疾病的部位进行皮肤检查,诊断包括测量痣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维度; 2.镜检检查:对于没有表明恶性病变的皮肤病变患者,可以使用光谱学镜检设备对病变区域进行检测,通过分析黑色素细胞形态来明确病变的性质; 3.手术切除:对于肿块易成恶变的病人,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皮肤组织薄,切的部位有限,又不影响观察,碰到恶性病变区域,只能是尽量切除,再冻结或者切片检查,保证彻底; 4.免疫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式,其使用一些药物,能够唤醒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同时通过破坏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消灭癌细胞。 五、结论 总之,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肿瘤,需要预防和及早诊断这种疾病。预防这种疾病的关键在于遵循科学,早发现早治疗。我们中心一直致力于恶性黑色素瘤的专病治疗,年均恶性黑色素瘤手术量数百余例,从发现、手术、治疗、预后康复形成完整闭环,为广大恶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6-16阅读量1504
病请描述: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黑色素的肿瘤细胞,通常从皮肤、眼部、鼻腔、口腔、下泌尿路、消化系统和直肠等部位发生。黑色素瘤是所有皮肤癌中最危险的一种,同样也被称为“黑癌”,其病死率和转移率非常高,2018年全球因黑色素瘤死亡的人数超过25,000人。近期某歌手也死于该疾病。 一、病因与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SCN1B、CDKN2A、MC1R等基因突变与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关系明显,特别是CDKN2A和MC1R突变与黑色素瘤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2.外部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化学物质、哺乳动物皮毛等物质可能增加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 3.易感个体因素:人体是否有受损(如Immunodeficiencydiseases、肺气肿、共济失调等)或存在亚健康状态(如生活压力、气喘、过敏等)也会影响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以及黑色素瘤的发生率。 4.年龄: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成年人,青少年和儿童罹患恶性黑色素瘤的罕见。 5.皮肤色素沉着:过多的色素沉着区域,也就是常见的雀斑和痣等,会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二、预防措施 1.远离紫外线:强烈的紫外线可以导致99%以上的恶性黑色素瘤;所以要减少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尤其必须要避免在午时阳光强度最高的时段在户外活动。出行要遮阳,尽量穿着遮阳衣、帽子以及墨镜等防护措施; 2.皮肤保护:定期检查任何痣、斑点或其他皮肤病变,特别是痣或斑点的大小和颜色出现变化。如出现不寻常的情况,要及时就诊; 3.营养均衡:要有一个平衡的饮食结构,尽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而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4.健康生活:戒烟限酒以及保持精神愉快和舒适的生活状态是预防黑色素瘤的重要措施。 三、早期诊断与常见症状 恶性黑色素瘤早期发现并治疗的话病情通常会有更好的预后。常见的症状包括: 1.有痒感和疼痛,并且表面出现溃疡和出血等现象; 2.皮肤出现新的痣或现有痣有了长时间不消失的色素等异常现象; 3.痣的形态、颜色、形状、大小等发生了改变; 4.在表皮上出现有新的痣,然后后续蛋白水疱形成,表现出像荨麻疹的红晕、瘙痒和疼痛不适等; 5.恶心、呕吐、腹痛等系统症状,如淋巴结增大、贫血等相关症状。 四、诊断与治疗 1.皮肤检查:对于出现了嫌疑疾病的部位进行皮肤检查,诊断包括测量痣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维度; 2.镜检检查:对于没有表明恶性病变的皮肤病变患者,可以使用光谱学镜检设备对病变区域进行检测,通过分析黑色素细胞形态来明确病变的性质; 3.手术切除:对于肿块易成恶变的病人,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皮肤组织薄,切的部位有限,又不影响观察,碰到恶性病变区域,只能是尽量切除,再冻结或者切片检查,保证彻底; 4.免疫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式,其使用一些药物,能够唤醒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同时通过破坏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消灭癌细胞。 五、结论 总之,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肿瘤,需要预防和及早诊断这种疾病。预防这种疾病的关键在于遵循科学,早发现早治疗。我们中心一直致力于恶性黑色素瘤的专病治疗,年均恶性黑色素瘤手术量数百余例,从发现、手术、治疗、预后康复形成完整闭环,为广大恶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6-16阅读量1633
病请描述: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肿瘤,它通常发生在黑色素细胞,而这些黑色素细胞能够生长在肌肤、眼睛、鼻腔、口腔、肺、肝等部位。在所有皮肤癌中,恶性黑色素瘤是最严重的一种,通常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如果无法及早诊断和治疗,最终可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和及早检测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许多危险因素已经被发现。下面是这些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一些具有基因突变的基因可能与恶性黑色素瘤发生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是CDKN2A和MC1R,它们被认为是与黑色素瘤发生率有密切联系的基因。 2.外部因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化学物质、二手烟等物质,或与哺乳动物皮毛接触,可能会增加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 3.个体易感因素:存在免疫功能受损(如以往亚健康史、免疫缺陷病、肺气肿、共济失调等)或有亚健康状态(如生活压力、过敏等)的个体更容易发生黑色素瘤。 4.年龄:恶性黑色素瘤虽然可以影响任何年龄的人,但通常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儿童和青少年罹患黑色素瘤的几率较低。 5.皮肤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区域,例如雀斑和痣等,也可能增加黑色素瘤的发生几率。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疾病通常与遗传、环境和个体的易感因素紧密相关。 二、预防和早期检测 恶性黑色素瘤预防和早期检测的关键在于: 1.远离紫外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增加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在出行时,可以穿着遮阳衣、帽子和墨镜等,尽量遮挡身体,而尽量减少日晒时间,沿途补水、补充体力,选择太阳不是很强烈的时段去进行户外活动。 2.保护皮肤:每年都要定期检查痣、斑点或其他皮肤问题,特别是当痣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发生变化时。如果发现了与以前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异常增长、表面出现渗出、痒或疼痛的痣,那么需要尽早就诊。 3.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生活:有研究表明,摄入蔬菜、水果以及少量红肉等低脂肪和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可以降低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再者,戒烟和限制饮酒,保持身体健康和健康的生活状态可有效预防黑色素瘤。 4.免疫治疗:该疗法主要依赖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及某些药物的协同作用。一些药物能够唤醒患者的免疫系统并提高其对抗病毒和感染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抗黑色素瘤。 三、常见症状和诊疗技术 恶性黑色素瘤的症状包括: 1.皮肤表面出现新的或存在痣的颜色和大小发生变化。 2.皮肤上的痣变得不规则、有多种颜色和边缘模糊。 3.皮肤上的痣增大或开始流血、渗液、疼痛或瘙痒。 4.患者体内的淋巴结增大或分泌物的附近出现硬肿块等。 5.患者存在相关系统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和贫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 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可以根据病变的大小和深度来判断,有些病人需要进行淋巴结切除或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2.吸附疗法:该疗法可以将特定药物通过注射进入患者的靶细胞中,从而精准作用于肿瘤位置。 3.免疫治疗: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用于对抗肿瘤,并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4.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针对某些患者的局部病变,通过放射性粒子杀死肿瘤,使其根治。 四、总结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危险的肿瘤,由于其病因复杂,预防其发病并不容易。为了预防恶性黑色素瘤,我们应该远离紫外线辐射,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同时要遵循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所有肌肤问题,特别是与痣相关的问题。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6-16阅读量1643
病请描述: 湿疹:辩证多为湿热蕴结肌肤,渗出、糜烂者,谓之“疮”,瘙痒为主者,谓之“风”。 发病因内有湿浊,外界湿热病邪乘虚侵入人体,与内湿相聚,湿热之邪熏于肌肤,经络阻滞,气血不和。湿性粘腻、缠绵,湿郁热蕴,若失治误治,或正气不足,则迁延难愈。反复发作,极易演变成慢性湿疹,甚则是顽固性湿疹。 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疹,既避免口服清热清凉药损伤脾胃,药物又可直达药所,起效更快。 苦参汤:治疗急、慢性湿疹、顽固性湿疹性,疗效卓著。 基本方:苦参30-120克,黄柏30-80克,荆芥15-30克 方中:苦参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为君药;黄柏味苦性寒,既佐苦参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为臣药;荆芥味辛、性微温,发越邪气,祛风止痒,为佐药;三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用法:上三味煎汤浸泡患处,每天约20-30分钟,使增厚或有苔藓样变的皮肤充分湿润,去除增厚的皮屑, 严重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会阴肛门湿疹瘙痒可在浸泡完后外涂氟轻松软膏或者卤米松乳膏等
张振国 2023-03-24阅读量1747
病请描述: 湿疹:辩证多为湿热蕴结肌肤,渗出、糜烂者,谓之“疮”,瘙痒为主者,谓之“风”。 发病因内有湿浊,外界湿热病邪乘虚侵入人体,与内湿相聚,湿热之邪熏于肌肤,经络阻滞,气血不和。湿性粘腻、缠绵,湿郁热蕴,若失治误治,或正气不足,则迁延难愈。反复发作,极易演变成慢性湿疹,甚则是顽固性湿疹。 中医外治法治疗湿疹,既避免口服清热清凉药损伤脾胃,药物又可直达药所,起效更快。 苦参汤:治疗急、慢性湿疹、顽固性湿疹性,疗效卓著。 基本方:苦参30-120克,黄柏30-80克,荆芥15-30克 方中:苦参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为君药;黄柏味苦性寒,既佐苦参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为臣药;荆芥味辛、性微温,发越邪气,祛风止痒,为佐药;三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用法:上三味煎汤浸泡患处,每天约20-30分钟,使增厚或有苔藓样变的皮肤充分湿润,去除增厚的皮屑, 严重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会阴肛门湿疹瘙痒可在浸泡完后外涂氟轻松软膏或者卤米松乳膏等
张振国 2023-03-24阅读量1392
病请描述: 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患湿疹、荨麻疹、痒疹等皮肤病时,夜间皮肤瘙痒往往特别剧烈。本文讨论了夜间皮肤瘙痒加重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夜间皮肤瘙痒明显的原因 湿疹等皮肤病的病因不是很明确,发病与多因素有关。夜间皮肤瘙痒比白天严重的可能原因,包括: 由于生物钟作用,天然形成清醒和睡眠循环,夜间体温的下降,可能也降低瘙痒阈值,从而夜间容易感觉到瘙痒。 皮质激素分泌水平的昼夜差异,夜间抑制过敏反应的皮质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过敏反应较白天为重,因而夜间瘙痒加重。 夜间容易接触到存在于衣物、被套床单等物品上的过敏物质或尘螨,容易诱发皮肤瘙痒。 夜间嗜睡状态下,主动控制搔抓的能力较下降,轻微的皮肤不适就容易去搔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瘙痒-搔抓-瘙痒加重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睡眠。 夜间皮肤瘙痒的应对措施 对于引起皮肤瘙痒的各种皮肤病,除了必要的治疗外,减少或防止夜间皮肤瘙痒的最好办法是睡前避免引起皮肤瘙痒的诱因。瘙痒诱因多样,个体差异很大。常见的瘙痒诱因包括日常活动或日常接触物。 有助于防止夜间搔抓的措施: 睡前抹润肤霜。睡前抹有保湿润肤作用的软膏或乳膏,如维E乳膏、尿囊素乳膏、市售的供敏感皮肤用的润肤霜等。也可抹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的药膏,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皮质激素类(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 睡前沐浴。沐浴(泡澡)有助于保持皮肤湿润和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可尝试药浴,如胶体燕麦浴、苹果醋浴、麦饭石浴等。沐浴后,尽快(最好浴后3分钟内)抹润肤霜,以帮助皮肤锁住水分,防止皮肤干燥。 局部封包疗法。主要针对四种局限性皮肤瘙痒。搽药或抹润肤霜后,用保鲜薄膜包裹患处过夜,有助于保持患处皮肤湿润。 避免使用粗糙紧身衣物。毛料或化纤等质地的睡衣、床单、被套可刺激皮肤,诱发皮肤瘙痒。患者宜使用棉质衣物和床上用品。 就寝前规避过敏原。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明确过敏的物质,如宠物皮屑、羽粉、花粉等。卧室中尽量避免出现这类过敏原。 口服抗组胺药。抗组胺药物有抗过敏作用,也有一定让人嗜睡作用。 尝试口服褪黑素。口服褪黑素有助于让皮肤瘙痒病人入睡快些,并改善睡眠质量。 对于皮炎湿疹而言,褪黑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 睡觉时戴手套。搔抓刺激可以损伤皮肤,也让湿疹愈合更加困难。剪短指甲或睡觉时戴手套,可以防止搔抓导致的皮肤损伤。 降低居室温度。降低室温,可防止出汗和燥热诱发的皮肤瘙痒和不适。 养成良好的睡眠模式。作息规律,按时就寝,睡前阅读或冥想,有助于入睡或改善睡眠质量。 婴幼儿易患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夜间瘙痒很常见。婴幼儿夜间瘙痒的处理措施与成人类似,但也有特别之处。 下列针对婴幼儿的措施,有助于小宝宝缓解瘙痒症状和舒适入眠: 查找和规避过敏原 日常沐浴和润肤 避免或慎用有皮肤刺激性的抗菌药膏,如新霉素、杆菌肽的软膏 避免使用含有异噻唑啉酮(isothiazolinone)的婴儿湿巾,这种杀菌剂常有皮肤刺激性 避免使用含有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ocamidopropyl betaine)的香波和护肤用品,这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皮肤瘙痒常见诱因 皮肤瘙痒和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诱因。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化学刺激物质,有助于缓解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及过敏性皮肤病的常见诱因,包括: 含有香料或化学刺激物的日用品: 香皂 沐浴露 洗衣剂 清洁剂 香波 芳香泡沫剂 化妆品 环境因素或过敏原: 干燥或寒冷天气 宠物皮毛 花粉 霉菌 尘螨 汽油 香烟 食物过敏 毛料和合成纤维织物 情绪紧张 出汗、闷热潮湿环境 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
赖伟红 2022-09-15阅读量2484
病请描述:“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癣?”这是我们在皮肤科门诊经常听到老百姓会问的问题。可是,你知道到底什么是“癣”吗? “癣”是指皮肤癣菌感染,是一种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病,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皮肤癣菌感染可根据部位分为体癣、足癣、手癣、股癣、头癣、甲癣。其中体癣是除足部、腹股沟、面部、手部、头皮或胡须以外的其他体表部位的皮肤感染。 体癣最初往往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或褐色的皮疹,伴有鳞屑和瘙痒,随后逐渐扩大,中心消退,而边缘向外扩大。医生通常在门诊会首先开具皮肤真菌检查来帮助诊断。一般从皮疹的边缘刮取皮屑,可直接显微镜下观察或者进行真菌培养。如果发现了菌丝,即可明确诊断。 因为体癣常常伴有瘙痒,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自己会先去药店购买药膏试图止痒。这个时候可千万要看清楚药膏的成分哦。如果药膏里面含有激素,比如某某松,可能会越用越糟糕,皮损反而越长越大,越来越红。 那么体癣应该怎么治疗呢? 首先,我们要保持清洁,比如勤洗澡、勤换贴身衣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家里养动物的人群还应该带宠物去定期做下检查,因为有很多真菌可以从动物的毛发上面传染到人的皮肤。 其次,皮肤癣菌喜爱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皮肤出汗,在一些皮肤皱褶处或者容易出汗的地方比如腋下、乳房下等,更要注意保持干燥透气。在洗澡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含硫磺的肥皂或洗剂,可以用于杀菌。 第三,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外用抗真菌药膏外涂治疗。比如酮康唑乳膏、萘替芬乳膏、布替萘芬乳膏等,这些药膏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能够抑制真菌生长,从而消灭真菌。 但是随着致病菌的复杂性,以及部分药物出现的耐药性问题,多种抗菌成分的复方制剂显示出了明显优势。盐酸萘替芬为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具有特效,而酮康唑属于唑类药物,对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这两类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真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将这两种药物作为复方的必亮-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可谓强强联合,大大的扩展了药物的抗菌谱。 如果皮疹很多,仅靠外用药物无法完全彻底治疗的时候,我们可以口服抗真菌药能够起到更强大的治疗效果,但口服药通常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真菌在自然界中很常见,大部分人是不容易感染的。但是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比如糖尿病、免疫缺陷、HIV人群中,就容易出现真菌感染,甚至有些会出现严重的感染情况,比如深部真菌感染或内脏器官真菌感染等。因此,当出现比较广泛或严重的真菌感染时,有必要进行全身的检查,及时发现基础病因进行治疗。
王轶伦 2022-08-04阅读量9584
病请描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湿疹是一种儿童皮肤病,其实不然。它常常于儿童时期首次出现,真实的情况是,过了童年,很多人的湿疹会有所改善,但以后随时可能复发。 但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患上湿疹。湿疹也可在老年人身上首次发作,病因很难查清。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皮肤会趋向变得干燥、粗糙、蜕皮和瘙痒。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皮肤容易得湿疹。有时湿疹的出现可能与精神打击相关,比如丧偶或下岗。 老年人常得的两者湿疹类型: 1. 淤积性湿疹 多发生于活动较少、长期站立、高静脉血压、下肢静脉曲张,或曾有深静脉血栓、丹毒或蜂窝组织炎的老年人。 在淤积性湿疹中,由于静脉功能不全,小腿的皮肤缺乏有效的血液濡养而非常薄弱,很容易破,形成溃疡。严重时,小腿部在红肿基础上会有渗出、结痂,俗称老烂腿。 如果只是皮肤表层受损,保湿润肤剂和轻度到中度的类固醇药膏是有效治疗方法。 休息时抬高双腿、适度步行、穿弹力绷带对缓解病情也有帮助。 2. 乏脂性湿疹 顾名思义,就是皮肤缺皮脂引起来的湿疹。多见于冬季、洗澡频繁、过于讲究卫生、用香皂多的老人。多见于小腿,严重时也可发展到大腿、躯干部,皮肤干燥、脱皮、瘙痒明显,遇热、在温暖的被窝或空调环境中会觉得刺痒难耐。 对于这类湿疹,建议缩短洗澡时间(3-5分钟即可)、不用香皂、洗澡后即擦润肤保湿霜。 老年性湿疹的饮食建议: 1. 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充足的蔬菜果蔬有助于皮肤修复 2. 食物中的脂肪、蛋白和锌对伤口修复有益,蔬菜里的维生素C有利于抗感染。 3. 均衡的维生素摄入,也有利于增强人免疫系统。
赵玉磊 2022-08-0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婴儿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发生在婴儿身上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以遗传因素为主,其他包括了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薄弱、接触过敏原、皮肤过于干燥等因素有关。其具有对称性、瘙痒性、复发性、渗出性和反复性等特点。 主要病因: 1、遗传因素 如果家里有过敏性皮炎或者容易过敏的父母、兄弟姐妹,则患儿也比较容易出现过敏性的皮肤疾病,包括湿疹。 2、皮肤屏障功能差 容易得湿疹的宝宝皮肤通常比较薄,里面的角质层结构有异常,皮肤含水量下降、皮脂含量降低,导致皮肤保护能力下降,皮肤炎症容易发生。 3、细菌感染 皮肤保护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有进一步破坏皮肤保护能力,有合并感染时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日常护理: 1、湿疹宝宝的头等大事就是加强润肤,避免皮肤干燥,可根据季节和气候干燥程度给患儿选择合适的润肤剂,每天可以多次涂抹。 2、要注意皮肤的清洁,避免汗液、口水、食物等刺激皮肤。 3、患儿衣服要保持宽松、柔软、透气,尽量选用全棉亲肤无刺激的材质,避免刺激皮肤,也不要给患儿穿过多的衣服,以免患儿过热出汗或者加重瘙痒。 4、如果患儿对尘螨或者其他吸入性过敏原过敏,要定期打扫卫生,注意保持房间通风,降低空气中致敏物浓度。 5、如果患儿会抓挠,要及时修剪宝宝指甲,避免患儿抓伤自己和感染。
华圣元 2022-07-20阅读量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