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肩颈劳损是肩周炎和颈椎病的合称。人背部脊椎上的督脉是主管脑部的供氧供血,当你肩颈经络不通的时候,脑部供氧供血不足容易出现一个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耳鸣,恶心,睡眠质量不好。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 肩周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过去常常把肩周炎和颈椎病完全区分开来治疗,经过浊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对中西医学的研究发现,肩周炎和颈椎病实际上是一个系列的疾病,也就是据大部分的肩周炎实际上是颈椎病的一个继发性表现,只是颈椎病还没有被发现而已。原因如下: 从下面的神经分布图可以看出,神经分布是有区域性的,所以西医学认为颈椎病的结果应该是:一旦颈椎有问题,就一定会出现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这样才能诊断为颈椎病,否则就应该是肩周炎,而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典型的颈椎病患者,早期表现为肩周炎和相关联肢体关节功能改变,也就是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依据如下: 1,颈椎病在干扰到相关神经时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出现典型的区域症状之前,会干扰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或者是释放异常信号,结果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a减慢中枢神经信号的正常下达,b 扰乱运动神经指令,出现运动不协调。c 感觉信号异常,所以干扰正常感知和平衡。d 干扰植物神经功能,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影响相关区域的植物神经调节和代谢,从而出现温度调节,汗液分泌,代谢等一系列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软组织以及骨关节功能紊乱和损害。 2,肩周炎患者经过几年的病程后逐渐发展为颈椎病,所以很多患者被诊断为颈肩综合征。下图是神经不同区域的详细分布图,而实际上临床中能找到典型的神经病变症状的多数是神经已经完全受累后的表现,在损害的早期临床表现都是不典型的。 3,临床中很多肩周炎患者久治不愈或者是反复发作的,进一步检查都合并有严重的颈椎病,这些患者经过颈椎整固调整后疼痛和功能障碍会很快缓解,治愈速度明显好于单纯肩周治疗。 过去曾经总结的颈椎病和肩周炎的区别,实际上是颈椎病病变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1、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颈椎病的疼痛常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无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伴颈项疼痛不适和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碍,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有时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肩周炎在活动肩关节时,可诱发钝痛、酸痛,疼痛限于肩部,伴随肩关节的功能障碍,突出的是上举、外展和旋转动作受限,无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 2、肌肉萎缩;颈椎病表现为肩、臂、手等上肢肌肉皆可萎缩,但以手部内在肌肉萎缩多见;肩周炎在肩周围的肌肉可有萎缩,如三角肌、肱二头肌、冈上肌等。 3、肩痛、颈椎病以颈项肩背疼痛不适为主,上肢上举抬高疼痛反而减轻,牵拉下垂时疼痛加重,疼痛为神经根性,多伴有放射性的手指麻木或麻痛。肩周炎以局限的肩痛为主,肩臂上举、外展和旋转运动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为特征,不能向患侧侧卧,多于夜间疼痛加重,无手指麻木的症状。 4、压痛点、颈椎病在肩部无压痛点,肩背及颈项部有压痛,如椎旁肌、项肌在枕骨附着处,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提肩胛肌、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等处可有压痛点。肩周炎以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在肩部的压痛点和沿三角肌前后或三角肌肱骨段压痛点最为常见,冈上肌腱通过的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等处可有压痛点,个别病例在斜方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处有压痛点。 只有个别患者是原发性肩周炎,比如直接或者是间接损伤导致,只不过现在很多继发性肩周炎都被诊断为原发性肩周炎进行局部治疗,二忘记了颈椎这个罪魁祸首,胡洛了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当你发现肩周炎的时候,建议您进行一下颈椎检查,通过无创的颈椎正骨调整,恢复颈椎功能后,肩周炎治疗就迎刃而解了。 意见建议:出现不适症状后应及时到专科医生处正确分辨身体的疼痛症状。未确诊前不宜进行自我治疗或用药。整固需要到正规医院,不建议去非医疗机构实施。 欢迎理性沟通。
马彩毓 2017-11-05阅读量1.5万
病请描述:近年来,我国中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加,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中老年男性朋友来说,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所导致的尿频、尿急、尿等待甚至排尿困难等症状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中老年男性朋友不愿意去医院就诊,或者有意向医生隐瞒病情,觉得“前列腺肥大”没什么,大家都有,平时注意休息,调养身体就能好。但这样做却蕴含着很大的风险,除了前列腺增生本身可能导致的感染、尿潴留等危险因素之外,还有一种机率虽小却很致命的疾病----前列腺导管腺癌。前列腺导管腺癌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前列腺导管和前列腺尿道内的乳头状恶性肿瘤。因为它在组织学上与女性的子宫内膜癌很相似,也有学者称其为前列腺的子宫内膜样腺癌。其发病率较低,是前列腺癌罕见的亚型,单纯的胆管腺癌约占前列腺癌的1%,合并腺泡腺癌的约占4.8%。其主要见于6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临床症状主要以排尿梗阻及血尿为多见,且肛门指检经常触不到前列腺硬结。早期多因缺乏前列腺质硬结节或PSA升高等典型表现,在临床上易被忽略,确诊时肿瘤分期较晚、分化较差。由于肿瘤发生于前列腺导管,肿瘤体积较小时不易通过直肠指诊发现,只有在肿瘤体积足够大甚至侵及前列腺周围组织时指诊才可发现肿瘤结节。血清PSA水平在前列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前列腺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检验指标,但在前列腺导管腺癌中,由于肿瘤起源于导管上皮,分泌PSA的能力较差,因此,PSA在肿瘤早期时可无明显升高,只有在肿瘤出现扩散时,才能表现为PSA的升高。随着免疫组化检查的开展,人们发现这种肿瘤的免疫组化特征与前列腺腺泡癌很相近,而与女性的子宫内膜癌不同。前列腺导管腺癌可分为大导管腺癌和次级导管腺癌。大导管腺癌多表现为外生性生长,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急性尿潴留、血尿;次级导管腺癌的临床表现与通常的腺泡型前列腺癌相似,但在临床症状上较难完全区别这三者。由于肿瘤发生于前列腺导管,肿瘤体积较小时不易通过直肠指诊发现,只有在肿瘤体积足够大甚至侵及前列腺周围组织时指诊才可发现肿瘤结节。前列腺导管腺癌在前列腺癌中罕见,早期多因缺乏前列腺质硬结节或PSA升高等典型表现,在临床上易被忽略,确诊时肿瘤分期较晚,分化较差;25%~40%患者确诊时出现了转移。经常因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或血尿入院,部分病患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异常后自行就医。入院后行PSA检查,多数病患无明显PSA升高或略高于正常。直肠指检仅少数可发现前列腺质硬结节。B超和MRI检查通常提示前列腺有不规则低回声影,少数病患行骨扫描检查已有骨转移。绝大多数病患行膀胱尿道镜检查发现异常。经统计,该病患者Gleason评分基本达6~8分,平均7.6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可以确诊,接近半数病患会有腺泡癌伴发(即常见的前列腺癌),少数还伴有周围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及骨转移。免疫组化结果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阳性,酸性磷酸酶PAP阳性,低分子角蛋白CKAE阳性,高分子角蛋白CKHW阳性,雄激素受体AR阴性。经随访,病患平均预后寿命达到32个月左右。前列腺导管腺癌在诊断时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良性前列腺上皮腺瘤样息肉;②前列腺尿道的腺泡样瘤;③前列腺子宫内膜样腺癌改变;④手术后的假肉瘤样结节;⑤尿道黏膜皱折或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增殖性乳头状尿道炎。膀胱尿道镜检查是诊断前列腺导管腺癌的主要手段。临床上通过直肠指检及辅助检查,误诊为前列腺增生,而忽视了前列腺肿瘤存在。对其进行确诊还需要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因此,对于没有前列腺结节和PSA升高的患者,仍应该警惕有前列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一旦不幸罹患前列腺导管腺癌,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内分泌治疗(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手术如切除睾丸去势治疗,药物去势治疗包括雌激素治疗,口服药物氟他胺、比卡鲁胺治疗,及缓释剂针剂醋酸戈舍瑞林、曲谱瑞林、亮丙瑞林等治疗),化疗,放疗如外放射治疗以及以上方法的联合应用等。临床上主要采用TURP联合激素和(或)放疗,而根治性切除术较少,这可能与此病不易发现、发现时肿瘤分期较晚和患者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根治手术等有关。有学者认为导管腺癌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复发率较腺泡癌高,与导管腺癌手术时肿瘤体积较大,临床分期经常被低估有关。目前大多学者认为该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潜能。多数学者认为预后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①临床分期;②部位,起源于末梢次级导管的癌比中心初级导管的恶性程度高;③合并前列腺病变,起源于绒毛状息肉的以及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的纯导管癌的预后似乎比合并腺泡样腺癌的患者好。这种“特殊的”前列腺癌为何具有特别大的危害呢?正如我们之前所述,虽然前列腺导管腺癌在预后生存率方面没有表现出特别凶险,但其临床特点决定其难以诊断,常常错过治疗时机。所以中老年男性朋友们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时,请务必到医院仔细检查,以排除这种危险的病症。
耿江 2017-09-30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1、骶髂关节急性扭伤:骶髂关节因急性扭伤而导致骶髂关节部位剧烈疼痛,活动障碍,甚至行走困难,是骶髂关节的无菌性炎症。 2、骶髂关节半脱位:是由于下肢,特别是大腿、臀、骶髂腰部姿势不当,肌力失调,韧带损伤或松弛,扭转外力使本来凸凹不平的骶髂关节的关节面排列紊乱、两侧失衡而间隙不等,导致下腰、臀部、腰腿疼痛。错位会导致关节周围神经肌肉韧带等张力改变,引起神经痛,神经功能紊乱,盆腔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等,进一步导致生殖系统,泌尿排泄系统等功能异常。 3、致密性髂骨炎:指骶髂关节的髂骨下1/3~2/3处的骨密度增高而引起的慢性腰腿疼痛。本病多见于20~30岁经产妇女,男性患病比较少见。 4、骶髂关节结核: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在抵抗力下降时,侵入人体的结核杆菌滞留于骶骨或髂骨,从骨结核开始,随之穿破骨质进入关节而引起骶髂节结核。 5、髂腰韧带损伤:腰部强力扭转或慢性劳损致使髂腰韧带损伤而引起的髂腰区的顽固性疼痛。 6、骶结节韧带综合征:因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骶尾背侧和腹侧韧带损伤而引起的、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临床表现。 骶尾部疼痛,除特殊感染(需要系统抗结核治疗外),其他疼痛都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法正骨理筋,结合药物定点注射等精准治疗,快速恢复健康,请参阅作者相关文章。
马彩毓 2017-09-20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李某,男,32岁,勃起功能障碍5年,四处求诊未愈,最终经孙师中医辩证治疗3月余,疗效显著。六月初,一对夫妇走进孙老师的诊室,满脸愁容的夫妇和热情的老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详细的询问后,我们才了解到,男方有难以启齿的苦楚,在夫妻生活过程中完全不能勃起。四处寻医问药均未有效,这已成为王某心中的一个痛点,本应恩爱的夫妻也因此受到影响。抱着最后的希望,这对夫妻来找孙老师就诊。孙老师说,作为医生我们就是要解决患者最想解决的问题,帮助患者度过难关,重拾信心。王某,男,32岁,已婚,IT工作者。主诉:勃起功能障碍5年现病史:患者5年前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伴有性欲、性功能减退。逐年加重,直至完全不能勃起。心情抑郁烦闷,急躁易怒。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既往史:既往体健。体格检查:阴毛呈男性分布,阴茎发育正常;双侧睾丸大小约16~18ml,质地韧,无触痛;双侧精索静脉无明显曲张;双侧输精管存在,光滑,无结节。辅助检查:暂无西医诊断:阳痿中医诊断:阳痿 肝郁肾虚孙师遣方:柴胡疏肝散合强大一号方(协定方)陈皮6g、柴胡6g、香附6g、枳壳6g、芍药9g、熟附片10g、桂枝10g、山茱萸15g、制远志6g、炒酸枣仁10g、熟地黄10g、泽泻10g、生山药30g、槲寄生30g、蜈蚣1g、丁香、楮实子10g、淫羊藿15g、阳起石10g、炙甘草3g14剂,日一剂,以水800ml,煎取400ml,早晚分服。二诊:2017年6月19日服药两周,患者心情烦闷症状已无,情志畅,胃纳可,二便调,夜寐安。孙师医嘱:前方去柴胡疏肝散,选强大一号方 14剂,煎服同前。 三诊:2017年7月3日服药一月,患者诉症状均改善,无其他特殊不适,情志畅,胃纳可,二便调,夜寐安。孙师医嘱:上方继服2周。四诊:2017年7月17日服药后,患者勃起功能有所改善,性欲有所提高,情志畅,胃纳可,二便调,夜寐安。孙师医嘱:上方继服。患者服药后未来就诊,于3天前联系孙师表示感谢,现已能过上正常夫妻生活,性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夫妻关系也因此改善,更加恩爱。按:孙建明教授认为,对于该患者的治疗,首先要为患者树立信心,再结合中医四诊辩证分析,疏肝补肾。该患者久治不愈,心情烦闷急躁,正如《景岳全书》:“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多致阳痿……若以忧思太过抑损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而水谷气血之海必有所亏,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为患者树立信心,调畅情志后也会对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认为阳痿一病,发病多为肾、肝、心、脾受损,经脉亏虚,或经络阻滞,导致宗筋失养而发,故阳痿之病位在宗筋,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皆相关。中医治疗阳痿原则为补。本病往往因郁致痿或因痿致郁,在辩证基础上适当加入解郁安神、行气活血之品,常可提高疗效。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文稿:武鹏涛(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建明研究方向:男性不育症与性功能障碍
孙建明 2017-09-07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恶性胶质瘤的症状、临床表现(例如头痛、呕吐、癫痫、失语、瘫痪)不具有特异性,换句话说,不可能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所以恶性胶质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循证医学推荐):CT平扫,肿瘤密度不均匀,一般为低密度,合并出血或钙化则为高密度,可见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侧脑室受压变小、中线移位。恶性胶质瘤常见出血、坏死、囊变。肿瘤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不规则环形强化。胶质瘤病则多无强化或轻微斑块样强化。 头颅磁共振MRI(循证医学强烈推荐):MRI平扫通常为混杂信号病灶,T1相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相为不均匀高信号,多伴有出血、坏死或囊变。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明显。肿瘤常沿白质纤维束扩散。增强呈现结节状或不规则环状明显强化,而胶质瘤病则多无强化或轻微斑块样强化。髓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小脑蚓部肿块,均匀明显强化,有时可见沿脑脊液扩散。磁共振DWI成像对恶性胶质瘤与脓肿的鉴别有价值,DTI能够反映胶质瘤对神经传导束的侵袭,BOLD-fMRI可以判断胶质瘤与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关系。MRS显示恶性胶质瘤Cho 峰增高,NAA峰降低,出现Lip或Lac峰。NAA/Cr,NAA/Cho,Cho/Cr比值可鉴别胶质瘤的良恶性程度,并判断恶性胶质瘤周围是否存在肿瘤细胞浸润。 核医学显像(PET-CT):根据肿块的葡萄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水平,有助于鉴别恶性胶质瘤和放射性坏死。 当然,最准确的诊断是术后病理诊断,因此对于高度怀疑是恶性胶质瘤的患者,家属通常都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积极手术治疗。 关于恶性胶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更多专业知识,请参阅郑学胜大夫患友会——恶性胶质瘤知识库 ;我们会实时发布最新研究进展。
郑学胜 2017-08-30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 “肛周化脓性汗腺炎”与“肛瘘”傻傻分不清楚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肛肠科 干丹 指导:王振宜 近日,小唐女士见到王主任激动,说:“王医生,我们已经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治好。在网上看到您在治疗肛肠疾病这方面经验丰富,就特地从外地赶过来了。您帮我爸看看吧!他这病反反复复地发作,整整都4年了,就没好过,特别影响生活质量,把我爸整得都快得抑郁症了!” 王主任开始仔细地询问病史。老唐开始娓娓道来:“四年前,在肛门口处长了块硬硬的东西,然后看了医生,说是肛周脓肿,于是做了脓肿排脓手术。但后来又复发了,肛门口发了很多洞洞,不断有脓流出来。复发后又做了手术,说是复杂性肛瘘,哎。一点用都没有用,屁股还是那样,脓啊越流越多。我都不敢出门,一出门,脓都把裤子弄脏了,没法见人。王主任啊,您一定要帮帮我啊!” 王主任做了专科检查后,说:“你得的并不是常见的肛肠疾病,而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肛周化脓性汗腺炎。”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是大汗腺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炎症,初起多为皮内或皮下豌豆大小的炎性硬结,后化脓,红肿明显,疼痛,愈后留有瘢痕。有的邻近硬结互相融合,呈条索样,破后形成瘘孔,愈后常呈增生性瘢痕。病程迁延,反复发生,多自一侧开始,对侧亦可发生。 中医认为,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发病,是邪毒侵袭,导致局部气血凝滞,蕴蒸化脓,溃破成漏。在临床上,肛周化脓性汗腺炎常常与复杂性肛瘘傻傻分不清楚。那么怎么来鉴别两者呢? 肛周肛周化脓性汗腺炎以油性皮肤多见,由于皮下毛囊堵塞而引发,而肛瘘的主要原因为腺源性感染引起。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主要特征是形成脓肿和遗留窦道,好发于肛门周围、会阴部、腹股沟及腋窝等大汗腺分布区,窦道处常有隆起和脓汁,有许多小开口,窦道浅,病变范围广,呈结节状或弥漫性,不与直肠相通。而复杂性肛瘘的内口与直肠相通,临床上两者较相似,易导致医生误诊。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怎么样来预防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发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远离肛周化脓性汗腺炎打下的基础。 第一,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平时需要忌酒,忌辛辣、肥腻、油炸的食物,如辣椒、蒜、胡椒、姜、浓茶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局部发炎,加重肛周化脓性汗腺炎的病情。 第二,养成适当的运动习惯:司机等职业需要长期久坐,肛门处不透气、潮湿,易诱发本病。所以平时应该适当活动,避免久坐,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第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肛门也是个细菌容易生长繁殖的地方。所以应该经常用温水清洗,勤换内衣。 总之,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充足的休息都可以预防肛周化脓性汗腺炎。 专家简介 王振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使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各种肛肠病;中医调治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治疗痔疮,高位复杂性肛瘘,陈旧性肛裂,肛门狭窄,肛管息肉,大肠癌术后调理等。 专家门诊:星期一下午(青海路名医特诊部);星期四下午(甘河路总院)。
王振宜 2017-06-18阅读量1.7万
病请描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锻炼人群的增多,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在中国逐年升高。肩袖对于肩关节的稳定性与正常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巨大肩袖损伤,因其往往伴有肩袖肌力减弱、肩峰撞击征、肌腱回缩,甚至是肌肉萎缩伴脂肪浸渍,可引起严重病变以及功能不良,如喙肩弓丧失并伴肩关节不稳定、肱骨头脱出等,这是一种潜在的具有破坏性的临床病变。 肩袖肌群由冈上肌、肩胛下肌、冈下肌及小圆肌组成,肌腱起于肩胛骨、止于肱骨大小结节及部分肱骨外侧颈部,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又称腱袖或旋转袖。肩袖具有悬吊肱骨、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上臂的作用,对盂肱关节的稳定和活动作用很大,并维持上臂各种姿势和完成各种运动机能。肩袖在肩关节活动中具有易伤的解剖弱点,腱袖及其止点处经常处在被紧张牵拉的状态,尤其是冈上肌肌腱被夹在肱骨与肩峰两个骨性结构之间,外展转肩时极易被磨损,使其成为肩部运动中最易损伤的部位。肩袖损伤是常见的中老年肩关节疾患,是引起肩痛和冻结肩的主要原因,损伤部位往往是冈上肌腱在距肱骨大结节止点1cm处。大多数巨大肩袖撕裂为后上部撕裂,该部位撕裂通常涉及肩胛下肌和冈下肌,伴或不伴有小圆肌撕裂;而前上部撕裂通常涉及冈上肌和肩胛下肌,可伴有肱二头肌近端肌腱断裂。肩袖损伤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中老年人。 肩袖肌肉与相关肌腱肌力形成机制对于肩袖疾病(包括肩袖撕裂、腱膜炎等)的病因分析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肩袖肌力是肩关节触点压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对肩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进行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生物力学分析,对初期预防肩袖疾病、肩袖疾病的保守治疗与肩袖手术后康复训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肩袖损伤常见分类有Ellman分类以及Cofield分类,前者是按照损伤程度,将撕裂范围分为:Ⅰ度,撕裂小于3mm (小于25%肌腱撕裂);Ⅱ度,3~6mm (25-50%肌腱撕裂);Ⅲ度,撕裂大于6mm (大于50%肌腱撕裂)。后者将肩袖损伤按照裂口前后径大小定义为:1、小撕裂,裂口前后径小于1cm;2、中度撕裂,裂口的前后径1-3cm;3、大撕裂,裂口前后径为3-5cm;4、巨大撕裂,裂口前后径大于5cm。对于巨大肩袖撕裂(MRCT)的定义,现在一般将至少有2根肌腱断裂。根据不同撕裂部位对患肩主动运动的影响,Collin等进一步将巨大肩袖撕裂划分为5类:A类,冈上肌和肩胛下肌上侧撕裂;B类,冈上肌和肩胛下肌完全撕裂;C类,冈上肌、肩胛下肌上侧、冈下肌撕裂;D类,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E类,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撕裂。 在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方案选择上,包括非手术治疗方法中的药物治疗、干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以及手术治疗方法中的肌腱修补术、缝合桥技术、Mclaughlin法、补片修复、肱二头肌长头腱固定术和切除术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先进的关节镜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创伤小,术后效果良好。修复的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恢复肩袖力偶,且可以防止二次撕裂。根据各不相同的病变类型和医生的偏好,边际收敛、间隔植入切片和生物合成的移植物等治疗方案已经提出并在国外有所运用。 关节镜下行巨大肩袖损伤缝合手术 作者简介:王金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博导。先后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启明星追踪”计划、“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和“上海交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08年-2009年公派赴美国著名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跟随担任美国肩肘关节学会主席Joseph.Iannotti教授学习,并取得美国肩关节FELLOW证书。现任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数字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卫计委骨与关节康复重点学科带头人等职。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成员荣获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各一项。 擅长手术:(1)复杂的肩关节周围骨折的微创治疗;(2)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与肩关节不稳的微创治疗;(3)肩肘关节置换;(4)通过显微外科和定制式人工关节技术进行肩关节肿瘤的保肢治疗; 王金武主任门诊时间: 周二下午,肩关节专科门诊 黄浦区瞿溪路500号九院新门诊大楼3楼2号诊室 周四下午,专家门诊 黄浦区瞿溪路500号九院新门诊大楼3楼1号诊室
王金武 2017-05-31阅读量1.6万
病请描述: 在正常情况下有20颗乳牙、32颗恒牙(也有28颗者),超出这些数目的牙齿称为多生牙,又叫额外牙。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较为多见。下面我就来说说有关多生牙的那些事!1.多生牙的形成原因是牙齿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发育畸形,确切原因尚不清楚。2.多生牙的形态多生牙的形态变化较大,以圆锥体形多见,其次为结节状,或其它形状,也有的与同名牙外形相类似;在大小方面从米粒大小到正常牙齿大小都可发生。3.多生牙的位置多生牙大多数发生在上颌前牙区,也可见于下颌牙区。在上下颌骨的其它位置也可发生。4.多生牙的危害多生牙的主要危害在于影响恒牙发育和牙齿排列。造成牙齿间隙、拥挤、恒牙阻生、迟萌、早萌等。也可造成颌骨囊肿、牙根吸收等病变。5.多生牙的治疗多生牙一般应尽早发现、尽早拔除。已萌出者较易发现也较易拔除。未萌出的多生牙,需通过拍片才能发现。有时还需要CT检查。6.对于多生牙我们该做些啥早发现、早治疗。一般已经萌出的多生牙不难诊断,而未萌出埋伏于颌骨内的多生牙一般需采用X线片检查才能发现。多生牙的存在有时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有助于诊断。例如前牙区较大间隙(参下图)、恒牙迟迟未萌(参下图)、形态异常的牙齿(参下图)等等。定期对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尽早发现并及时拔除多生牙以减少其危害的发生。前牙间隙过大提示可能有多生牙X线检查确诊前牙区有2颗多生牙多生牙导致中切牙阻生左上中切牙阻生、乳牙滞留X线片确诊前牙区有多颗多生牙前牙区锥形多生牙前牙区锥形多生牙多生牙致中切牙过早萌出X线片确诊多生牙致中切牙过早萌出看了这些多生牙"惹祸"的病例,您不用害怕!他们只是多生牙没能及时治疗的典型病例!大部分多生牙在造成危害之前是有"先兆"的,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如果您是年轻的父母,请关注您的孩子是否有这些多生牙存在的"蛛丝马迹";如果您是年长的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也请留意您的孙辈们是否有这些情况!
张耀国 2017-02-17阅读量2.4万
病请描述: 上中切牙(俗称门牙,本文中指恒牙)的异常萌出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门牙迟萌、阻生、异常萌出。如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许多门牙的萌出异常是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的。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门牙正常萌出的一些规律。时间规律:六岁左右萌出,女孩偏早,男孩偏晚,存在个体差异,上门牙比下门牙萌出晚位置规律:在上颌乳中切牙根方萌出(下颌中切牙在乳牙舌侧萌出)对称规律:左右门牙一般同时萌出顺序规律:门牙先于邻牙萌出熟悉以上规律,家长们不难发现门牙萌出异常的蛛丝马迹。防患于未然。现支招如下:1.养成定期给孩子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2.乳前牙受过外伤尤其要定期复查3.乳前牙根尖周炎反复发作要拍片检查4.超过6岁乳前牙不掉,或没有松动迹象5.一个门牙萌出,另一个超过3个月仍未萌出6.侧切牙(二门牙)萌出而门牙还没萌出7.下门牙萌出半年上门牙还没萌出8."门牙"虽已萌出,但形态怪异,呈锥形或结节状,往往是多生牙,常被家长误认为是门牙9.乳前牙未脱落,根尖部位有异常隆起请家长们参看以上九条,检查您的孩子门牙是否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
张耀国 2017-02-16阅读量3.4万
病请描述: 上中切牙(俗称门牙,本文中指恒牙)的异常萌出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门牙迟萌、阻生、异常萌出。如能及时发现及早治疗,许多门牙的萌出异常是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的。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门牙正常萌出的一些规律。 时间规律:六岁左右萌出,女孩偏早,男孩偏晚,存在个体差异,上门牙比下门牙萌出晚 位置规律:在上颌乳中切牙根方萌出(下颌中切牙在乳牙舌侧萌出) 对称规律:左右门牙一般同时萌出 顺序规律:门牙先于邻牙萌出 熟悉以上规律,家长们不难发现门牙萌出异常的蛛丝马迹。防患于未然。现支招如下: 1.养成定期给孩子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 2.乳前牙受过外伤尤其要定期复查 3.乳前牙根尖周炎反复发作要拍片检查 4.超过6岁乳前牙不掉,或没有松动迹象 5.一个门牙萌出,另一个超过3个月仍未 萌出 6.侧切牙(二门牙)萌出而门牙还没萌出 7.下门牙萌出半年上门牙还没萌出 8."门牙"虽已萌出,但形态怪异,呈锥形或结节状,往往是多生牙,常被家长误认为是门牙 9.乳前牙未脱落,根尖部位有异常隆起 请家长们参看以上九条,检查您的孩子门牙是否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
张耀国 2017-01-31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