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焦虑 > 内容

焦虑内容

灌肠不是解“秘”之道

病请描述:        赵大爷患便秘好几年了,常年吃泻药,大黄、果导、芦荟换了一种又一种,从一粒增加到两粒,最近又买了灌肠器,想要自己灌肠通便。 灌肠不是解“秘”之道        便秘是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偶尔的便秘我们往往不以为意,但长期便秘,尤其是顽固性的便秘,却也烦恼了不少人。        通常情况下,出现便秘之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借助于泻药来解决,但是,随着泻药的频繁使用,不但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副作用也不容小觑,尤其是结肠黑变等这类表面看不到的问题,更需要引起警惕。        近年来,随着灌肠排毒疗法的流行,灌肠通便的方法也开始盛行起来,究竟是喜还是忧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王振宜认为,便秘之后尤其是长期便秘的患者,应该找专科医师进行系统的检查,明确便秘的类型和原因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而不是自己购买泻药或通过灌肠的方式盲目通便。 灌肠通便只是权宜之计        灌肠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分为清洁灌肠和保留灌肠两种:清洁灌肠即通过灌肠导泻,以清除肠道内食物残渣,或有毒物质,通常在施行肠道手术或做肠镜检查前使用,需要一定量的液体和刺激肠道蠕动和水分增加的药物,起到排空肠道的作用;而保留灌肠多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使灌入的液体在体内留存一定的时间,以使药物在肠内得以充分吸收而发挥作用,这种灌肠通常药液要少很多。        所谓灌肠治疗便秘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直接注入直肠、结肠,刺激结肠、直肠蠕动引起排便的方法。王主任表示,灌肠治疗便秘只能是权益之计,最好针对病因治疗,或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改善便秘,对于功能性便秘,最好的方法还是食疗和运动,建立起健康的排便习惯。有些便秘患者尝试灌肠通便之后,觉得效果很好,就经常灌肠。王主任指出,不管是到医院灌肠还是自行灌肠一旦过于频繁,会让身体造成依赖。特别是自行灌肠如果操作不当,还会造成身体伤害并引发感染。 便秘预防重于治疗        王主任指出,对于经常便秘的患者,应重视平时的预防,不要等到便秘了再去服用泻药或灌肠,那些都只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对症治疗的措施。而预防便秘,也应采取综合措施,不能仅靠饮食或者仅靠揉腹。 1、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最好的早晨),到时候不管有无便意,都要按时蹲厕所,并集中注意力,试着排便。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这对预防便秘非常重要。 2、调整饮食。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经常便秘者可适当增加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粗制面粉、糙米、玉米、芹菜、韭菜、菠菜和水果等,以增加膳食纤维,刺激和促进肠道蠕动。芝麻和核桃仁等有润肠作用,适合肠燥便秘的患者。 3、适当多饮水。每天早晨空腹时最好能饮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平时也应多饮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4、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平时应该适当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进行腹肌锻炼,有助于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从而促进肠蠕动,提高排便能力。 5、保持乐观情绪。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导致或加重便秘,因此经常保持心情愉快,不生气、不上火,也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便秘的发生。        如果上述预防措施都不能阻止便秘的发生,那么就要及时到医院仔细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6389

儿童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病请描述:蛛网膜囊肿是小儿神经外科门诊常见疾病,经常会有焦虑的家长前来咨询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应该说大多数蛛网膜囊肿只需要长期的临床随访就可以了,只有少部分需要手术治疗。个人总结多年的实践原则,供各位家属参考。   (1)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   (2)囊肿导致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比如动眼神经导致的斜视等。    (3)动态观察囊肿呈增大趋势,体积巨大对周围脑组织产生挤压和移位。   (4)囊肿压迫脑室结构,造成梗阻性脑积水。   (5)癫痫反复发作,全身或者局灶性发作。   (6)不能耐受的头痛。   (7)颅骨外形不对称,局部膨隆。   (8)曾有外伤后囊肿内出血病史。   (9)囊肿压迫脑干或者枕骨大孔。   (10)幕上囊肿30 ml或直径5cm以上,尤其对于低龄儿童。    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沟通囊肿和脑脊液循环,切除具有分泌功能的囊壁,预防囊壁塌陷后出现的静脉出血。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有:(1)囊肿-腹腔分流术;(2)开颅囊壁切除或囊肿开窗手术;(3)内镜下囊肿脑池造瘘术。    目前囊肿-腹腔术逐渐遭到淘汰,主要由于较高的分流管感染率、机械故障和远期的分流管依赖。从孩子接受手术创伤角度,我个人首选内镜下囊肿脑池造瘘术。这种微创手术的理念需要满足以下必要条件:囊肿在颅底与脑池有一定的交界并且存在安全可及的内镜入路。对于少部分囊壁处于高分泌状态的患儿,内镜下单纯脑池造瘘可能并不能有效缩小蛛网膜囊肿体积和占位效应,开颅囊壁切除是更合适的治疗方案。综上我们需要结合每位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微创是我们和家属共同的追求。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