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腹痛 > 内容

腹痛内容

记录过敏日记有助揪出过敏“元...

病请描述:        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入夏以来,本市各大医院过敏性疾病患者有增多之势,一些患者就诊时说不清病因,给确诊和治疗造成一定困难。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卢涛博士提醒,做好“过敏日记”有助于迅速找出过敏原,摆脱过敏困扰。        卢涛说,荨麻疹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身上瘙痒,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肿斑块,起得快,消退也比较快。如果未脱离过敏原或未及时诊治,荨麻疹会反复发生,瘙痒加重引起搔抓,会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等症状。有的患者痒得夜不能寐,严重者还会出现黏膜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极个别还有生命危险。除服用合适的抗过敏药物外,治疗荨麻疹最重要的是找出过敏病因并避免接触。导致荨麻疹的病因很多,外因中常见有食物(如鱼虾蟹蛋类)、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疫苗)、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动植物(如动物皮毛、荨麻、花粉)、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压力)、精神因素(乙酰胆碱释放),内因是一些内脏及全身性疾病,如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容易过敏。过敏物质引起人体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等,引起过敏症状。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过敏原因又多,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过敏原因。医生可通过抽血、点刺、做斑贴试验等手段检测出一些常见过敏原,但患者做好过敏日记是寻找病因的最简捷方法,尤其适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卢涛建议,每当过敏发作,一定及时回忆清楚发病前24小时所有接触的食品、物品等,以及环境的细微变化,详细记录当天三餐的具体食物、药物、饮料和零食的种类;接触的物品和环境有无变更,如家中有无添置新的日用品、是否出差等;是否吸入异于平常接触物质所挥发的气体,如时令植物、周围工厂的排出气体、室内的空气清新剂或香水、装修房间用的油漆等挥发性物质。找到“嫌疑犯”后逐个接触这些物质,观察是否发作,以揪出过敏“元凶”。一旦找到过敏原就要避免再次接触。若不小心又接触发生过敏,应尽快去除致病物质,皮肤瘙痒要避免搔抓或用肥皂水、热水烫洗,可用清水冲洗、湿敷,并及早就医规范治疗,切莫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天津日报  2008年05月26日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8758

慢性荨麻疹患者该怎么忌口?

病请描述: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饮食问题非常重要。但为避免疾病发作,许多病人过分地严格“忌口”严重地影响了生活质量。关于患者对饮食向题的咨询,推荐给予下述一些建议:        (1)经病史或皮肤试验,特别是通过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等证实可能为摄入食物所致荨麻疹的病人,应该避免这些敏感食物的摄人,还要避免类似结构或有交叉成分的食品的摄入,特别是在急性期。        (2)也可以采用少量多样化食谱的方法,即利用类似于口服脱敏与诱导耐受的方式,有时也能避免疾病的发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抗御疾病的信心。        引起荨麻疹的食物主要有:干果、牡蛎、鱼、蛋、番茄、草莓、香蕉、巧克力、干酪、牛奶、食物添加剂等。多做自我观察,如果发现食用哪些食物后腹胀、腹泻、腹痛,全身瘙痒、出现红斑风团,应当记录清楚,尽快自行调节饮食结构。小孩子不要乱忌口,容易影响孩子发育! 改编于 方洪元教授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8224

便秘不能仅以次数定论

病请描述:        过去,人们不大把便秘当回事儿,然而今天,哪怕是偶尔不"顺"都会令人烦恼不安,动辄看医生、肠水疗。这跟近些年来对便秘危害的过分宣传不能不说毫无关系,不少人甚至为了保证每天一次的大便,而经常服用泻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王振宜认为,每个人的生理规律都有一定的差异,排便频率也存在差异性,刻意强求每天一次的大便习惯是没有必要的,为此而经常服用泻药更是得不偿失。  每周2次未必是便秘        据王主任介绍,近些年来,便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内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便秘的患病率为10%左右。而实际生活中,自认为有便秘的人数恐怕要高于这个数据。        对于便秘的诊断,目前国际上多采用罗马标准,最新的罗马Ⅲ标准于2006年发布,根据这个标准,每周排便次数2~11次均属于正常。如果单纯是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排出还算畅通,这就不属于便秘。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饮食量逐渐减少,胃肠蠕动功能也逐渐减缓,因此而导致的排便次数减少属于生理现象。如果除了大便间隔时间长外,还伴有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或排便有不尽感、下坠感等,那就真的是患了便秘了。 每天1次也可能是便秘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虽然每天都排便,但却有排便费力、粪便呈团块或硬结、有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有阻塞感、排便需用手法协助、排便后仍有残便感、或伴有腹胀,反倒是得了便秘。因此,即使每天都有排便,也不能排除便秘。 精神因素也可导致便秘        王主任特别指出,近几年来,由于过分强调便秘的危害性,给少数人带来了心理负担,产生精神性便秘症状。他建议,在排除肿瘤、痔疮等可导致便秘的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之后,便秘久治不愈而又找不到可疑的致病原因的情况下,应考虑精神因素的可能,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辅以中药调理,或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正确看待便秘        如果自觉患了便秘,首要做的事情不是自行吃药,而是找专科医生诊断,排除一些器质性的全身或者消化道的疾病,关注便秘和伴随的其他"报警"信号,比如伴有便血、腹痛、大便变形、体重减轻等,以免掩盖了真实病情,而怠误治疗时机。此外,便秘通常可以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患者只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就能治愈,中、重度的患者才需要对症治疗,盲目服药也许可以一时见效,却可能导致日久便秘程度加重,还有可能带来结肠黑变病等更多不良反应。

王振宜 2014-11-07阅读量7987

一吃凉的、辣的就腹痛拉肚子,...

病请描述:本文《一吃凉的、辣的就腹痛拉肚子,肠镜检查没问题,这是什么病?》原创 胃肠病作品,来源于《老杜说健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彭军良 2020-08-07阅读量8404

老年人突然腹痛,要小心死亡率...

病请描述:转载自《胃肠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彭军良 2020-06-29阅读量8690

反复腹痛、缠绵不愈,查不出病...

病请描述:转载自《胃肠病》,作者:李岩,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彭军良 2020-06-18阅读量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