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大便粘腻 > 内容

大便粘腻内容

排便异常非小事

病请描述:       正常大便的颜色为黄、褐色,柔软成形,香蕉样,大多数1-2天1次或每天1-2次。排便异常包括大便性状异常、颜色异常以及伴随排便的不适感等。 1.大便性状异常 1.1大便干结:就是指大便干硬呈颗粒状,羊屎样,往往伴有排便周期的延长,属于便秘。大便干结总的来说就是肠道水分过少。西医认为由于久坐少动,或者各种功能性、器质性病变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或者精神神经疾患的患者由于肠蠕动反射减弱或丧失,食物残渣在大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导致大便干结。中医认为与热伤津液或阴虚有关,多由于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导致肠腑燥热,津液匮乏;或者阴血不足,不能滋润濡养肠道。生活调理要注意多喝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可以喝些蜂蜜水,多吃些水果诸如火龙果、香蕉、猕猴桃等均有助于改善大便干结。坚果核桃仁、芝麻、松子仁等坚果,中药火麻仁具有养血润肠通便之功,是药食同源之品,可以煎汤也可以吃火麻糊均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此外,平时还应当多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促进肠蠕动,不至于粪便稽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导致大便干燥。 1.2大便稀溏就是指大便不成形,为糊状甚至水样,是因为肠道水分过多所致。不当饮食、压力过大情绪不良或肠道局部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刺激均可以导致肠蠕动过快,肠道重吸收水分不足,出现大便稀溏现象。部分患者在进食牛奶以及肉类等富含脂肪及蛋白质的食物后,可能出现大便稀溏,可能为消化酶的相对缺乏有关。中医认为,大便稀溏主要与脾虚有关,脾虚不能运化水液,水湿内停,故而出现便溏。有些患者大便稀溏并且黏滞,粘马桶,挂壁,水冲不干净,这也是湿邪的一种表现,因为湿邪有黏腻的特点。生活中调理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节制,减少肠道刺激,尽量减少食用生冷寒凉、不洁食物,油腻食物、甜食等均有助于生痰湿,也应该减少或避免。可以多食用薏苡仁、芡实、白扁豆等祛湿之品,或可以吃中药调理健脾祛湿。 1.3大便溏结不调,就是指大便有时干结有时溏稀,多属于功能性肠病,肠功能紊乱所致。中医认为多与肝失疏泄有关,木不疏土,脾失健运,则发生便溏,木郁土壅,脾胃气滞则又可发生便秘。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或者服用调和肝脾的中药治疗。 2.大便颜色异常 2.1陶土样:如果粪便颜色为明显白色或白陶土样,同时身体出现黄疸改变时,需要特别警惕是否出现梗阻性黄疸、胆红素排泄异常。需要及时就诊。 2.2黑便:大便颜色发黑,可能与服用的食物以及药物有关,比如最近摄入较多猪血鸭血、含铁丰富的猪肝菠菜等、补铁药物、铋剂等,均可能使大便颜色发黑。如果大便颜色黑亮呈现柏油样等,甚至存在部分鲜血时,则要考虑消化道出血。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3绿便:大便颜色发绿与饮食、消化不良、胃肠道的炎症等有关。如患者食用过多绿色的蔬菜、饮用大量的绿色果汁,食物当中的绿色纤维素没有被完全消化吸收,或者受凉、炎症等肠蠕动过快,胆绿素来不及还原成胆红素,所以大便呈绿色。做过胆道手术、胆囊摘除术的人,每天毛细胆管分泌的胆汁就直接排泄到胆总管,最后进入肠道,刺激肠道运动导致粪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缩短,所以颜色也容易偏绿。肠道菌群失调,肠内已呈酸性,大便中的胆红素在肠内被氧化,就可能变成绿色排出体外。肠道铜绿色假单胞菌感染,感染后的浓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呈绿色,所以导致大便变绿。如果出现绿便排除饮食因素,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用益生菌、抗感染或助消化的中西药物治疗。 2.4红色大便:是指大便颜色发红。有些食物比如红心的火龙果、西瓜等可使得大便颜色发红,这种情况不需要处理。大便鲜红或暗红色,都提示便血,鲜红色血便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直肠部位出血、痔疮出血等。量少,并伴有剧痛,便后疼痛消失,可能为肛裂。暗红色血便,多因血液的粪便均匀地混合而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进食过量的咖啡、巧克力、可可、樱桃、桑果等也可出现暗红色的大便。 3.排便不适感 3.1肛门灼热:是指肛门有灼热的感觉。好多疾病都可以引起最常见的比如肛窦炎、肛周湿疹、肛门异物如蛲虫等均可以引起肛门灼热。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肛门的清洁,预防感染,症状较重者需要及时就医。 3.2里急后重:是指排便急迫的感觉,但真正上厕所,却排不出大便,或者大便排不干净。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直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肛肠疾病均可以导致里急后重感。 3.3肛门重坠:是指肛门局部下坠、重坠的一种感觉。轻者只是局部胀满、下坠;重者里急后重,频频蹲厕,但便后重坠嵌然。本症与里急后重症状相似,但里急后重往往发生于大便时。本症为肛门持续坠重,与排便无关。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肛窦炎、直肠炎、结肠炎,以及直肠、结肠部的良、恶性肿瘤等,也可以为功能性病症。中医多认为湿热下注、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中气下陷所致,可予中医辨证论治。如为功能性病症,平素可多进行提肛运动,即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

凌江红 2022-07-15阅读量1.7万

克制慢性病的医之大器

病请描述:膏方是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辨证处方,并经特殊加工制成的比较稠厚的膏状内服中药制剂。具有补治结合的功效,一般由3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属大方、复方范畴,且服用时间较长。因此,制定膏方更应强调针对性。根据患者的疾病性质和体质类型,详察其阴阳虚实,兼顾其原有旧疾,经辨证后,量体用药,一人一方,方形成最适合个体的滋补方案,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功效。如此既克服了中成药、保健品千人一方针对性不强的缺点,又有别于人参、虫草、阿胶之类补药偏于一面的不足,通过全面调补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之充足平衡,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具有口感佳,携带方便,疗效突出,是冬令滋补强身兼顾治疗慢性病的最佳制剂。膏方四季皆宜,尤以秋冬为佳。按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人体与天地之气息息相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体阳气、阴精均藏而不泻,营养物质能充分吸收、利用和储存,因而在这段时间选择合适的膏方进行调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补益的效果,使来年阴阳平衡,气血和顺,脏腑协调。对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可收到比汤药更好的调理效果。但膏方中多含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其性较黏腻难化,若不顾实际情况,一味纯补峻补,每每因脾胃运化不及而妨碍气血,反致身体受损,故精心辨证选方用药,至为关键。冬季多寒湿之邪,且人体阳气相对不足,是一些慢性病最容易复发和加重的季节。膏方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比较适合一些反复发作、虚实夹杂,迁延难愈的慢性疾患如:消化疾病: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病,表现为:胃纳欠佳、面黄消瘦、全身乏力、便溏便秘等。呼吸疾病:体虚易感、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老慢支、肺心病,表现为:长期咳嗽、气短气喘、体质虚弱、腰酸乏力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后遗症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不舒、肢体麻木、乏力、头晕头昏、失眠健忘、畏寒怕冷等。术后疾病:肿瘤术后调理、各种手术术后调理,表现为:术后体虚乏力、头晕眼花、腰酸膝冷等。风湿疾病:各种风湿痹症如类风关、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病表现为:乏力体虚、关节疼痛、手足麻木怕冷等。也更适用于如妇女调经、助孕、养颜,职场精英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等,这些都是膏方的适宜人群。在补益同时可酌情加以祛邪之品,以求固本清源,气血流畅。对于一些特殊的体质的人群,通过膏方的调理亦可使人偏颇的体质达到平衡,提升其免疫力,增强体质,使其精神充沛、健康长寿。由于膏方的综合全面调理作用,其适宜人群比较广泛,包括一般健康人群都可以服用。现代医学将人群分为健康、亚健康、疾病三种状态,调查发现约1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而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孙思邈《千金要方》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这里将“未病”、“欲病”、“已病”对应健康、亚健康、疾病三种状态;将医学分为三个层次,即“上医”为维护健康;“中医”为早期干预;“下医”为针对疾病。所以膏方对于健康人群的作用依据《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起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维系健康的作用。而对于亚健康状态是中医膏方“治未病”的重点,目前半数以上的膏方人群都属于亚健康。关于亚健康主要指有不适症状而西医检查都正常,我认为通俗讲就是中医辨证有问题,西医说你没病。膏方对亚健康的治疗主要从标本二个方面入手:1.辨证治本:如阴虚体质,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大便干结,面红潮热,舌干红脉细数等,可予滋阴清热补肾填精方药;阳虚体质,见乏力形寒,手足怕冷,大便稀溏,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等,可予补气温阳方药;气虚体质,见神疲气短,易感虚汗,无力脱肛,脉细软等,可予益气升提方药;血瘀体质,见皮肤干燥、粗糙有淤斑,胸胁刺痛,面色灰暗,舌暗舌下脉络瘀紫等,可予活血化瘀方药;血虚体质,见头晕眼花,面色少华,胸闷心悸,妇人月经量少不调,舌淡脉虚等,可予益气养血方药。2.随症治标:根据伴随症状调治,如急躁易怒加强养肝柔肝,清肝降火;如睡眠障碍加入养心安神舒肝定志之品;食欲不振加入健脾开胃消食助运方药;大便秘结加入润肠通便方药;腰膝酸软的加入补肾强腰方药等。可见用膏方“治未病”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综合全面,简便廉验的特色和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长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膏方与中药汤剂有何不同?1、中药汤剂重在治疗,一般3~5天就要调方以增效,而膏方重在保健修复调理,一料可服二月左右。2、中药汤剂一般由十几味饮片组成,总量一般不到500克,而膏方一般由三四十味中药组成,总量一般在4千克左右,并且偏于调补药品。3、中药汤剂需要每日煎煮,麻烦且不易保存,而膏方是一次性熬制而成,分装罐内,放冰箱保存,一日服用一勺用水冲服即可。4、中药汤剂口感不好,小儿不易接受,而膏方所具有甜、香、软、粘的口感,容易接受。5、中药不便长期服用,因此容易中断服药,而膏方便于坚持,疗程长,逐渐收功,效果增加。膏方的作用1、增强免疫功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有效预防感染性疾病和肿瘤。2、提高机体适应性:能激发人体的自卫机制,增强机体的自稳机能,具有双向调节性。3、改善内分泌:能调节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的功能。4、改善造血系统和骨骼系统的作用:可增加红细胞,血色素,网织红细胞的生成,防止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促进骨折愈合,并改善骨质疏松和溶骨现象。5、增强心脑肾功能:改善动脉硬化,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心脑组织的有效血容量,缓解心脑血管的老化程度,改善肾脏及肾小球率过滤,能消除蛋白尿,增强肾功能。6、抗衰老作用:强身抗老延年益寿,可以乌发固齿,强筋健骨,润肤养颜,健康长寿。膏方能补什么?  补虚扶弱  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抗衰延年  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纠正亚健康状态  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  防病治病  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陈 浩

陈浩 2019-01-25阅读量9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