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现在江南正值梅雨季节,梅雨季节连日阴沉,多雨潮湿,空气湿度显著增加,天气日益闷热,气压偏低,空气相对稀薄,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人体感觉闷热,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压波动变大,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烦躁、心慌等不适症状,诱发或者加重如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在此季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达到了除冬季以外的第二大高发季节。因此,在梅雨季节千万不可忽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我们要注意以下3点,顺利度过梅雨季节。 1、规律运动锻炼,保持心理健康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显著地调节神经、血管的功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改善心肌缺血,对身心的健康都有较大的益处。 在梅雨季节里,昼夜交差之时是有氧运动的较好时机,温度、湿度和气压都会比较适宜。早上7点以前和傍晚7点以后是比较合适的运动时间。另外运动的强度也应适度降低,如太极拳、慢跑等较为舒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更好地适应闷热的天气。 运动以后,应该及时补水。梅雨季节由于天气闷热,出汗多,水分丢失快,如果补水不及时,会造成血液粘稠,形成血栓,容易诱发脑梗、心梗。因此在运动过程中要做到少量多次饮水,喝温水,不喝冰水,避免受到冷的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最后运动要及时清洗身体,换上干爽、透气的衣服,因为空气湿度大、温暖,真菌异常活跃,在不易挥发汗水的私密部位,容易并发各类的皮肤病,如脚气等等。 2、调节饮食起居,重视饮食调补 注意劳逸结合,晌午应小憩,晚上莫熬夜,保持舒缓的生活节奏,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衣服被褥要勤换洗勤晒,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饮食切忌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杂粮如萝卜、冬瓜、苦瓜、绿豆、赤小豆等等。另外湿热的黄梅天里,霉菌滋生,食物容易变质。因此要注意饭菜要烧熟烧透,尽量每餐做的食物一餐吃尽,下一餐做新的食物。 3、遵守医嘱服药,发病及时就医 心血管患者应该增加测量血压和心率的频率,潮湿闷热的气候心脏的负担也会加重,容易诱发血压波动、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情况,因此要时刻关注自身病情,坚持服用药物,切忌随意停药,为迅速缓解胸闷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遵医嘱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硝酸甘油片等,发生任何不适时应及时服药,及时检测、及时就医。
沈迎 2023-06-30阅读量2224
病请描述:误区一: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 每天摄入2~3克钠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须。每天摄入6克以上钠盐,血容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导致血压(特别是清晨血压和夜间血压)明显升高。如果家人坚持“重口味”,高血压患者限盐就成了一句空话。60岁上下夫妻,高压不高低压高,首先要在“限盐”方面达成“共识”!另外,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冠心病及卒中风险增加20%~30%。如果不戒烟,家人永远消除不了这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误区二:正常血压概念不清 正常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血压水平120~139/80~89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当血压≥120/80,就应改变生活方式! 牢记一点:美国心脏协会2017年版高血压诊断标准是>130/80mmHg。 相信二点:运动可有效降低血压。有氧运动可使平均收缩压降低4.9~12.0 mmHg,舒张压降低3.4~5.8 mmHg。高血压患者定期锻炼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误区三: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感觉出来或估计出来的。第一,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虽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心肌梗死,才有了“感觉”。第二,没有不适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亚洲人群的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第三,对症治疗药,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 有些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使用西药、中药、保健仪器也可以缓解,但绝不能代替降压药治疗。误区四: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40~50岁的患者舒张压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第一,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第二,有些高血压患者,开始只用一种降压药,过几年后需联用两种降压药。这不是耐药了,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了,血压比原来更高了。第三,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损害。研究结果表明,舒张压每降低5mmHg(收缩压降低10mmHg)可使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降低40%和14%。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当140/90≤血压≤160/100mmHg时,可首选生活方式干预;如果1~3个月后,血压仍超过140/90mmHg,应选择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误区五:降压药会伤肾 伤肾的是高血压,不是降压药。第一,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但降压药的副作用远小于高血压本身对身体的损害。第二,药品说明书上列举的不良反应仅占1%~5%,但并不是每位患者在用药后都会发生不良反应。有些人担心降压药副作用,是因为知识欠缺。有些人故意渲染夸大降压药副作用,是为了卖保健品,这是无德。误区六:开始不能用好药 经济许可时,优先用“好药”。第一,选择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指每日3次的降压药,中效降压药指每日2次的降压药,长效降压药指每日1次的降压药。同类药物中,优先选择每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不仅依从性高,而且可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包括夜间血压和清晨血压),能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适用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地平”类降压药,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的患者。“洛尔”类降压药,适合于中青年、心率偏快、伴有冠心病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氢氯噻嗪、吲达帕胺,适用于摄盐较多、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的患者。误区七: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可稍慢。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需要1~2周才能达到最大和稳定的降压作用,不要急于更换降压药品种。误区八:血压降到正常后,隔天吃一次降压药 很多患者以为,血压≤140/90mmHg就算正常了。其实,即便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发生脑梗、脑出血、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依然随血压的升高而增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已经证明血压大幅波动可加剧靶器官损伤。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血压忽高忽低,与高血压一样有害。假如每天吃一片药血压偏低,可以在医师和药师指导下,改为每天吃半片(缓释片、控释片绝不能掰开),这样可以避免血压明显波动。误区九:不了解降压药副作用 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人不能耐受。了解降压药副作用,有助于合理用药。1.“普利”类降压药可引起干咳。不能耐受者可换用“沙坦”类降压药,不要盲目使用止咳药。2.“地平”类降压药可引起踝部水肿。不能耐受者可换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不要盲目使用补肾药和利尿药。3.“洛尔”类降压药可引起心动过缓,用药期间应监测心率。4.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可引起低钾血症。如果出现乏力、食欲差、双下肢无力、甚至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就诊。误区十:只知道服药,不知道定期检查 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服药、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1.监测用药方案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如果血压≥135/85mmHg,需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2.检査靶器官损害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行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钾、钠、空腹血糖、血脂、尿酸和肌酐);尿液分析(尿蛋白、尿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等。
俞一飞 2022-06-25阅读量9378
病请描述:进入夏季,气温升高,许多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的血压下降了,有些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甚至降到了正常水平。但是,夏季血压较低,并不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就可以停止服药。为什么夏季血压会下降 因为夏天温度升高,人的体表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加快,血压会下降。此外,在夏天人体的出汗量变大,水钠丢失,血容量降低,所以,相比于其他季节,夏季人们的血压会偏低。 高血压患者在夏天该如何服药呢? 一般来说,如果血压没有过分降低,可以不用调整药物,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法服药。如果血压持续过低,出现了头晕,头胀,浑身无力等症状,则需要到医院就诊,看看是否需要减少每日服用的药物剂量。 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夏天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我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切忌自行停药或减药。有些患者在血压降至正常后擅自停药或减药,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血压反弹,甚至高于原来的水平,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心、脑、肾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大大损害这些重要器官。
沈迎 2022-06-14阅读量8846
病请描述:优甲乐常见的4种副作用! 谈谈甲状腺 甲状腺Doctors 2022-05-03 17:59 甲亢和甲减都是甲状腺疾病,两者完全相反,一个是甲状腺激素过多,一个是甲状腺激素过少引起的一系列激素失调症。为什么同时都需要使用优甲乐这种药呢? 优甲乐也是激素药,长期用药会出现哪些副作用?应该怎么办?下面为您做一个详细的解析。 优甲乐是啥?为什么能用在两种相反的病症上? 严格的讲,甲亢和甲减都不是疾病,而是体内甲状腺激素偏高或偏低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统称。两者的共同点就是甲状腺激素异常。 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甲状腺激素是T4和T3。而优甲乐其实就是人工合成的四碘甲状腺原氨酸钠(T4),从分子结构上来讲,跟人体自身合成的T4相同。缺少T4,人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所以,缺什么补什么,甲减患者需要口服T4来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这不难理解。 而甲亢患者之所以有时也要使用优甲乐是因为:以甲亢为主要病症的患者,在病情发展或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甲减问题,此时就需要短期服用优甲乐来维持身体正常机能。 常吃优甲乐要警惕4种副作用 1、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甲状腺激素就是让代谢更快、让人更兴奋的激素,优甲乐让这种功能发挥的更好。服用剂量多时,人就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的反应。 这种副作用作用到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动过速等心脏病患者身上的时候,就可能引起危险。 建议:在使用优甲乐期间,尤其是上述人群,要注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防药物过量。 2、出血 甲状腺素可以增强抗凝药物的疗效,引发出血。经常使用抗凝药的人,如有房颤、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人,两药同服,更容易出现这种副作用。 建议:用药时一定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的变化,一旦发现凝血指标异常,要及时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3、提高血糖 优甲乐可能会降低降糖药的疗效,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要用到优甲乐,要多注意监测血糖。 建议:刚开始服药或调整剂量时,更频繁的测量血糖,观察血糖是否升高,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加服降糖药。 4、骨质疏松 大剂量优甲乐可能引起骨质进一步下降,对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如绝经后女性来说,是雪上加霜。能提高人得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建议:绝经后女性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防药物过量。 无论何种药物,要减少副作用,都能用到两句话:小剂量吃起、常复查指标 为了降低出现副作用的风险,服用优甲乐可以从小剂量开始吃,并缓缓加量。比如普通人可以从50μg/天吃起,而老年人则可以从25μg/天甚至是12.5μg/天吃起(老年人对药效更加敏感)。 吃优甲乐要注意两点,否则达不到起效所需的血药浓度 优甲乐主要是在小肠被吸收,容易受胃酸影响。进食后,胃酸分泌量会加多,这都会导致人吸收到的药物减少。 空腹吃优甲乐比就餐时吃优甲乐吸收率更高,能达到80%。 建议:空腹用药,最好是早餐前半小时到1小时。此外,最好每天在大致固定的时间吃优甲乐,这样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水平跟容易保持平文档。 另外,优甲乐容易受到饮食的影响。如人们早餐常吃的牛奶、豆浆等,因为蛋白质含量高,在胃肠道分化后会粘附到吃进去的药物上,就容易降低药物浓度。 建议:服药时最好用清水送服,早餐尽量不要吃奶制品、豆制品。想吃此类食物,可在用药4小时后再吃。 最后提醒甲状腺疾病患者,要及时检查,按时复查,及时了解到近期的身体状况,根据医生的叮嘱,按计量,按时服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抑制住病情,切忌不要盲目用药,只图一时之快,反而会导致疾病恶化,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有问题及时就医才是最好的方法。
费健 2022-05-04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甲状腺疾病明星药优甲乐,有2个用药窍门,做到了效果好副作用少! 问上医 甲状腺大讲堂 2022-04-28 17:00 甲亢和甲减都是甲状腺疾病,两者完全相反,一个是甲状腺激素过多一个是甲状腺激素过少引起的一系列激素失调症。为啥同时都需要使用优甲乐这种药呢? 优甲乐也是激素药?长期用药会出现哪些副作用?该咋办?本文,为大家详细解析。 优甲乐是啥?为什么能用在两种相反的病症上? 严格的讲,甲亢和甲减都不是疾病,而是体内甲状腺激素偏高或偏低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统称。两者的共同点就是甲状腺激素异常。 有生物活性功能的甲状腺激素是T4和T3。而优甲乐其实就是人工合成的四碘甲状腺原氨酸钠(T4),从分子结构上来讲,跟人体自身合成的T4相同。 缺少T4,人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所以,缺啥补啥,甲减患者需要口服T4来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这很好理解。 而甲亢患者之所以有时也要使用优甲乐是因为:以甲亢为主要病症的患者,在病情发展或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甲减问题,此时就需要短期服用优甲乐来维持身体正常机能。 常吃优甲乐要警惕4种副作用 1.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甲状腺激素就是让代谢更快、让人更兴奋的激素,优甲乐让这种功能发挥的更好。服用剂量多时,人就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的反应。 这种副作用作用到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动过速等心脏病患者身上的时候,就可能引起危险。 建议:在使用优甲乐期间,尤其是上述人群,要注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防药物过量。 2.出血 甲状腺素可以增强抗凝药物的疗效,引发出血。经常使用抗凝药的人,如有房颤、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人,两药同服,更容易出现这种副作用。 建议:用药时一定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的变化,一旦发现凝血指标异常,要及时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3.提高血糖 优甲乐可能会降低降糖药的疗效,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要用到优甲乐,要多注意监测血糖。 建议:刚开始服药或调整剂量时,更频繁的测量血糖,观察血糖是否升高,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加服降糖药。 4.骨质疏松 大剂量优甲乐可能引起骨质进一步下降,对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如绝经后女性来说,是雪上加霜。能提高人得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建议:绝经后女性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防药物过量。 无论何种药物,要减少副作用,都能用到两句话:小剂量吃起、常复查指标 为了降低出现副作用的风险,服用优甲乐可以从小剂量开始吃,并缓缓加量。比如普通人可以从50μg/天吃起,而老年人则可以从25μg/天甚至是12.5μg/天吃起(老年人对药效更加敏感)。 吃优甲乐要注意两点,否则达不到起效所需的血药浓度 优甲乐主要是在小肠被吸收,容易受胃酸影响。进食后,胃酸分泌量会加多,这都会导致人吸收到的药物减少。 空腹吃优甲乐比就餐时吃优甲乐吸收率更高,能达到80%。 建议1:空腹用药,最好是早餐前半小时到1小时。此外,最好每天在大致固定的时间吃优甲乐,这样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水平容易保持平稳。 另外,优甲乐容易受到饮食的影响。如人们早餐常吃的牛奶、豆浆等,因为蛋白质含量高,在胃肠道分化后会粘附到吃进去的药物上,就容易降低药物浓度。 建议2:服药时最好用清水送服,早餐尽量不要吃奶制品、豆制品。想吃此类食物,可在用药4小时后再吃。
费健 2022-05-02阅读量9300
病请描述:2.4腹部平片 由于上述检查的有效性,腹部平片在诊断妊娠期急腹症时并不常用。然而,在高度怀疑 肠梗阻时他们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黏连性肠梗阻。腹部平片既可以做出诊断,因为可以跟踪复查观察疾病的进展。一次腹部平片包含的射线辐射剂量为0.325rd。 3.妊娠期急腹症的外科治疗 所有的有效的诊断性检查的应用就是要证明腹腔内的感染扩散,并且对胎儿的预后极为不利。延迟诊断就是医疗失误,它可以延迟治疗方案的决定。大量的文献报道给妊娠期急腹症的外科治疗时机,麻醉风险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孕周大小做出了相关指导。一般来说,尽管没有大量的数据证明手术会增大畸形胎儿和流产的发病率,但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妊娠期手术治疗,因为手术治疗可能导致更多的低体重婴儿或者更多的婴儿在出生后前四个月内死亡。相反,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诊断性腹腔镜既可以避免孕妇暴露于电离辐射又可以边诊断边治疗,是妊娠期急腹症时一项合理的选择。 妊娠期急腹症术中和术后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孕妇应采取轻微的左旋仰卧位,这样可以避免子宫压迫盆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孕妇及胎儿的血压。血栓栓赛的预防是很必要的,因为孕妇本身就是高凝状态,大部分专家建议有效挤压下肢以及应用肝素,同时加强胎儿监护以及注意母亲的二氧化碳图最初,腹腔镜手术由于使用二氧化碳气腹产生的压力会导致胎儿的灌注不足在妊娠期是被禁止使用的。但是随着外科医生腹腔镜技术的提高这种顾虑也就慢慢的减小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研究妊娠期腹痛治疗结果表明,腹腔镜检查是一项非常安全的技术,在妊娠期的任何时期对需要急诊手术的孕妇行腹腔镜检查都不会对腹中的胎儿产生附加危险。通过对比20年期间妊娠期妇女开腹手术2233例腹腔镜手术和2491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大部分手术是在妊娠前三个月。和没有进行手术的足月妊娠分娩相比,这些患者的新生儿体重偏低,早产率比较高,但流产率和胎儿畸形率没有差别。两种治疗方式对比结果提示妊娠结局无差别[44,45] 。多数学者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达成一致,并且围生期并发症并不依赖于技术水平。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疾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其他的争论课题主要是怎样根据孕龄大小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尽管在中期妊娠是处理并发症的最佳时期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但一些研究提示腹腔镜技术应用在任何时期都是安全的,母婴的发病率很低并没有差别。在非妊娠时期,二氧化碳用于气腹的压力一般在13~14mmHg,在妊娠期气腹的压力如果维持在8~12mmHg,可以避免子宫的灌注不足和母亲的肺部并发症。但是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气腹的压力超过15mmHg也不会伤及母体及子宫。 4、胆道系统疾病 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和胆囊排空的延迟以及胆汁的粘稠度增高,妊娠成为促进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在妊娠期急腹症中胆道系统疾病是仅次于急性阑尾炎的第二大高发疾病,其发病率为0.5%~0.8%。但是很多胆囊结石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胆道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和胆总管结石。而妊娠期持续性的胆绞痛注意要是因为急性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多年以来有症状的但系疾病的治疗方法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通常会延迟到分娩以后以避免对胎儿的风险。然而近年来有些学者反对这种治疗策略。报道显示,通过对比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结果发现保守治疗容易复发,导致较高的流产和早产率。有一些文献也提示保守治疗有很高的复发率。并且一些文献发现首次症状发生在不同孕期和复发率有相关性。此外保守治疗还增加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从而导致胎儿死亡的风险增加。近期大多数学者支持手术治疗代替保守治疗胆道系统疾病。但在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上未能达成一致。一些学者坚持任何妊娠时期均应进行手术治疗,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妊娠中期手术治疗最理想。还有一些学者提倡经皮胆囊造口术缓解胆囊炎症状,把手术推迟到分娩以后。 本文选自,范永腾,妊娠期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赵刚 2021-04-17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一、常用靶向药物信息: 1、索坦,舒尼替尼: 规格:12.5mg*28粒 用法:50mgQD(每天4粒),每月4盒,一个疗程吃四周停两周 治疗:4/2方案或者2/1方案 1、4/2方案=4(服药期)+2(停药期) 2、2/1方案=2(服药期)+1(停药期) 门诊随访: 1、每个治疗周期需要来医院检查一次。 2、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5项),电解质,心超(LVEF)。 3、患者在家每日监测血压。 2、维全特,培唑帕尼: 规格:30粒/盒,200mg/粒 用法:口服800mgqd(每天4粒),一个月4盒 3、飞尼妥,依维莫司: 规格:5mg*30粒 用法:10mgqd(每天2粒),每月2盒 4、英立达,阿昔替尼: 规格:5mg*28粒 用法:5mgBID(每天2粒),每月2盒 二、靶向治疗副作用管理: 1、全身症状:乏力最为常见,发生率多达50%。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早期表现。还可表现为疼痛、睡眠障碍、情绪变化、营养不良。此类不良反应的治疗主要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来处理,适当休息以及调整饮食可能有一些帮助。 2、皮肤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手足皮肤反应及口腔炎/黏膜炎。 (1)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30-50%。表现为局部皮肤触痛与感觉异常,出现红斑、水疱、过度角化、皮肤干裂、硬结下大水疱,通常水疱中无水及脱屑和脱皮。治疗方法包括:根据严重程度来决定保持原来剂量,严重点可减量或停药。下肢及足部症状可以穿棉袜软底鞋,勿久站。同时配以保湿乳霜、硫酸镁湿敷、尿素霜、芦荟汁等外用,会逐渐好转。 (2)口腔炎/黏膜炎:表现为口腔疼痛、黏膜过敏和吞咽困难。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甜食尚可;可酌情使用簌口水缓解口腔不适。 (3)皮疹:每天口服复合维生素B,每天早晚涂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度。如果皮疹痒得厉害可以口服酮替芬,每晚一片。 3、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等发生率相对偏低,如发生可常规处理,如少量饮水和进流质,口服保护胃黏膜药(达喜)或奥美拉唑等质子帮抑制剂。如果有腹泻,应避免食用加重腹泻的食物(如辛辣、油腻和咖啡因等)。如果出现肝功能损害,则需酌情减量或停药,同时至消化科门诊咨询,使用保肝药物。一段时间后肝功能会恢复到正常范围。 4、高血压:大多数靶向药物均可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多发生于用药后1-2周,一般伴随用药持续存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大多可以控制,而发生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也可以通过药物减量或停药而得到缓解。 5、心脏毒性:导致的心脏毒性可表现为胸闷、气急、端坐呼吸等,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MI)和QT间期延长,其中主要为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此时需要停药。服药期间可定期监测心脏超声了解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 6、血液毒性:由于抑制干细胞生长因子,靶向药物产生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下降。舒尼替尼的骨髓抑制较为显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通常发生在治疗的第3-4周,因此接受舒尼替尼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一旦出现3/4级血小板减少,应暂停舒尼替尼治疗,待骨髓功能恢复后考虑减量。 7、呼吸系统毒性:肺部并发症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间质性肺炎。在开始治疗后2-6个月,可能是无症状或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如缺氧、胸腔积液、咳嗽或呼吸困难),一旦患者出现症状,考虑为间质性肺炎,即使症状轻微,也应该暂停靶向药物,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8、甲状腺功能减退:往往发生于第2周期后,有时表现为先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较轻且有自限性),之后迅速变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其严重程度几乎都是1/2级,少有3/4级的报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后,需咨询内分泌科医生,根据病情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大部分症状可改善(尤其疲乏为主的症状)。因此,舒尼替尼治疗期间每2-3个月检查促甲状腺激素(TSH),其他靶向药物在出现临床症状时也需要监测TSH。 9、肾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因为靶向药通过抑制VEGFR可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最终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症状多为可逆,大部分无症状。治疗前应了解患者有无蛋白尿病史。可进一步进行24小时尿蛋白检查,若蛋白尿严重,需要考虑减量或者更改给药方案。 总之,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时,剂量限制性毒副作用是这些药物的靶点外反应,处理相关毒性是患者护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过度的毒性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因此需要积极认识到靶向治疗的毒副作用,并正确处理,处理好毒性作用可以为希望渺茫的患者提供更长期的有效用药时间和更长的生存时间。 (以上引自仁济医院翟炜总结)
吴玉伟 2021-04-02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论著 董卫 刘旭 胡仁杰 张海波 徐志伟 刘锦纷 朱宏斌 【摘要】 目的 研究全腔肺吻合拆除治疗婴幼儿Fontan术后急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7年12月,共447例患儿行Fontan手术,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术后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并行Fontan拆除手术的患儿资料。男9例,女5例,年龄(4.3±1.4)岁;身高(98.9±8.1)cm;体质量(14.3±2.7)kg。一期Fontan手术2例;分期Fontan术12例,双向腔肺吻合术(Glenn)后(2.6±1.1)年行Fontan术。5例为外管道Fontan,9例为心内管道,11例采用管道开窗技术。14例均拆除将Fontan循环,至改良双向腔肺吻合状态:4例Fontan术后无法脱离体外循环即刻拆除,10例术后入监护室出现心衰,内科治疗无明显好转,遂拆除Fontan循环,对14例患儿行死亡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Fontan拆除术后4例死亡,出院生存率71.4%。2例拆除后安装ECMO装置,其中1例死亡。生存患儿ICU停留(17.0±11.2)天,平均住院(33.8±19.4)天。死亡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Fontan手术至拆除时间与拆除后死亡相关。结论 Fontan拆除术可以有效治疗婴幼儿Fontan术后急性心衰,Fontan术后患儿出现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衰需尽早行Fontan拆除术。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肺吻合术 心力衰竭 Surgical management of early Fontan failure:Fontan takedown Dong Wei1, Liu Xu1, Hu Renjie1, Zhang Haibo1, Xu Zhiwei1, Liu Jinfen1, Zhu Hongbin1 1Department of Pediatric Thoracic and Cadiovascular Surgery, Shanghai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Medical Schoo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Corresonding author: Zhu Hongbin,Email: 13611989263@163.com 【Abstract】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outcomes and risk factors of early Fontan failure after Fontan takedow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early Fontan Failure (EFF) children undergoing Fontan takedown from Nov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7 was performed. Fontan takedown was defined as takedown back to an intermediate circulation, superior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 Fontan takedown was performed in 14 patients. There were 9 boys and 5 girls. Children were on average aged (4.3±1.4) years when they had Fontan procedure. The mean weight was (14.3±2.7)kg. Operative procedure was extra-cardiac Fontan in 5 children, 9 had intra-cardiac Fontan. Fenestration was used in 11/14 patients. The outcomes were summarized with statistics, and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after Fontan takedown were identified. Results The mortality after Fontan takedown was 4/14 (28.6%). In two patients (14.3%), ECMO was followed after takedown, one of them died after two days. The time of ICU stay and hospital stay was relatively long (17.0±11.2)days and (33.8±19.4)days.The interval time between the Fontan procedure and the takedown operation is the risk fact after Fontan takedown. Conclusion Fontan takedown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for the early Fontan failure, still with a high risk of mortality. Early diagnosis and takedown is recommended for EFF. 【Key words】TCPC(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 acute heart failure 自1971年Fontan手术成功报道[1],该手术方式被广泛接受并应用,适用于单心室及无法行双心室修补的患儿,在儿童心脏移植尚未推广情况下,该手术目前是治疗单心室患儿的终期手术。有报道显示,Fontan术后早期较少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但一旦出现心功能衰竭,病程进展迅速,患儿死亡比例高[2-3],拆除Fontan循环能部分缓解病情。我们回顾性分析 Fontan术后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患儿资料,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 我们共行447例Fontan手术,其中14例患儿术后早期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并给予Fontan拆除手术。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3±1.4)岁;身高(98.9±8.1)cm;体质量(14.3±2.7)kg;体表面积(0.64±0.06)m2。右心室双出口、单心室各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各3例。术前房室瓣反流皆为轻度至轻中度,术前肺动脉压(PAP)10~20mmHg[(15.0±2.8)mmHg,1mmHg=0.133kPa],氧饱和度0.84±0.07.2例Glenn手术时保留前向血流。一期行Fontan手术2例;分期Fontan术12例,两期手术间隔(2.6±1.1)年。 Fontan手术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下进行。5例外管道Fontan,9例心内管道Fontan;除1例2岁患儿采用16号Goretex管道外,余者应用管道直径均大于18号;11例采用管道开窗技术,开窗直径4mm。5例同期行肺动脉扩大手术。 患儿Fontan术后均出现急性心功能衰竭,内科治疗不能缓解,在充足容量及强心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药物等维持下,患儿临床表现为低血压(收缩压<80 mmHg)、低氧血症、中心静脉压力(CVP>20 mmHg)及左心房压力(LVP>10 mmHg)增高、心律失常、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Fontan拆除术前9例心律失常,Fontan手术至手术拆除Fontan循环时间为29(0-121)小时4,Fontan循环拆除术是将Fontan循环拆除至改良双向腔肺吻合术状态,拆除术后有两例患儿因无法脱离体外循环安装ECMO辅助。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连续型变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类变量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用于评估Fontan拆除术围手术期与死亡有关的危险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全组Fontan术体外循环135(97~171)min,主动脉阻断53(44~78)min;Fontan拆除手术距Fontan手术时间32(0~97.5) h;Fontan拆除术前PaO2 51(46~61) mmHg,CVP(22.0±1.4) mmHg。拆除术体外循环67(50~113)min;主动脉阻断27(20~39)min 。全组患儿监护室滞留14.5(5.7~24.5)天,出监护室时氧饱和度0.85±0.07。拆除后呼吸机辅助92(21~340)h,住院17(13~54)天。 4例Fontan拆除术后死亡,10例病情缓解,恢复出院,出院生存率71.4%。生存活患儿ICU滞留(17.0±11.2)天,住院(33.8±19.4)天。单因素研究Fontan手术至循环拆除时间为死亡的危险因素,Fontan手术后早期拆除术后生存 率高(表1)。 2例拆除术后安装ECMO,1例单心室、单心房患儿,Fontan术前肺动脉共汇处略狭窄,术中心包补片扩大肺动脉共汇后行Fontan手术,术后CVP、LAP高,循环不稳定,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第2天拆除Fontan循环,同时给予ECMO支持,1天后死亡。1例TGA/TA/VSD/PS患儿行内管道Fontan (管道开窗4 mm)手术,停体外循环后血压偏低,CVP高,内科监护治疗无明显好转,Fontan拆除术后仍难脱离体外循环, ECMO辅助 45 h后成功脱离ECMO,1个月后顺利出院。 讨 论 我们曾报道Fontan手术的手术效果良好[4]。Fontan术后早期较少出现急性循环衰竭,但一旦出现循环衰竭,病程进展迅速,患儿病死率高。Fontan拆除被认为是治疗早期循环衰竭的有效手段,拆除后患儿死亡比例可降至26%~45%[5-6],本组结果与文献报道类似,71.4%的患儿病情缓解,顺利出院。 分析本组死亡原因发现,Fontan术后急性心功能衰竭和手术至拆除时间是Fontan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Fontan循环衰竭患儿低心排血量时间过长会导致严重多脏器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在失代偿期前尽快行拆除手术,可稳定循环。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术后48-72小时心肌水肿逐渐消退,肺循环阻力下降,若此时降低肺阻力等药物治疗下循环仍无明显好转,可大致判断Fontan循环失功,早期心功能衰竭,建议行拆除手术。由于Fontan拆除手术量较少,关于拆除时间的研究少,有报道拆除Fontan循环时间为平均术后3天,取得较好预后[2]。 本组Fontan拆除术后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中,术前肺动脉平均压力和经皮氧等死亡者和生存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死亡患儿术前肺动脉压力较生存组高[(16.5±3.4)mmHg对(14.3±2.5)mmHg],术前经皮氧较生存组低[0.80±0.05对0.86±0.06]。Tacy等 [7] 研究表明术前肺动脉平均压力>15mmHg、术前房室瓣膜反流轻度以上是Fontan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尚未见关于Fontan拆除术死亡因素的分析, Fontan拆除术后危险因素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确认。 目前,关于如何判断Fontan术后出现急性循环衰竭国内外均无明确指南。2016年欧洲多中心研究显示,Fontan循环衰竭的主要表现依次为心律失常、进行性心功能恶化、右心室极度扩张等[6]。对于婴幼儿术后早期的临床资料和相关研究较少,目前我们对于婴幼儿Fontan术后早期经药物积极治疗循环无明显改善,同时出现下列两项以上情况者定义为术后急性循环衰竭高危患者:(1)容量充足、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下血压不能维持(收缩压<80mmHg);(2)降低肺动脉药物维持下仍出现低氧血症(SpO2<0.80);(3)术后CVP>20mmHg/LAP>10mmHg;(4)严重不能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乳酸(Lac)持续上升,多脏器功能不全;(5)严重心律失常,明显影响循环。 Fontan拆除是将Fontan循环拆除为上腔肺吻合术,伴或不伴有体肺分流的状态。拆除 手术时因尽量缩短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减小再次手术对心功能的影响。对于术前肺动脉保留前向血流的患儿,拆除Fontan管道后建议开通前向肺动脉血流,提高术后的氧饱和度,以免患儿因无法耐受低氧血症导致手术失败。 拆除Fontan循环时,心房内管道拆除相对简单,只需直接拆除心房内下腔静脉吻口,肺动脉端可留少量Gore-tex管道,建议取补片关闭管道残端,避免直接缝合导致肺动脉狭窄。心外管道拆除相对复杂,拆除下腔静脉吻合口后需将下腔静脉和右心房行吻合。可将离断的Gore-tex管道下端直接与右心房吻合,管道上端仍需用补片修补关闭。 由于我们的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临床分析,Fontan患者术前评估非常重要,目前我们对于Fontan术前患儿治疗原则为对高危患儿进行心导管检查,本组14例出现急性心衰患儿术前资料与其余无心衰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5例前有心导管检查资料,但不能进行肺血管阻力等相关分析,需待进一步积累资料,深入研究。 文献报道显示[2],Fontan拆除术后部分患儿有机会再次接受Fontan手术或心脏移植手术 [2,5-6]。由于随访时间有限,本组仅为早中期临床资料,尚无远期临床效果的数据,目前2例再次行肺动脉补片扩大,1例随访中瓣膜反流增加行共同瓣成形,所有出院患儿远期转归尚待随访,尚无再次行Fontan手术或心脏移植者。我们将进一步随访,了解患儿是否有再次手术的可能性 ,改善其可能出现的低氧血症。 综上,Fontan术后循环衰竭少见,但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故术后应注意。在目前心脏移植暂不现实的情况下,Fontan拆除是处理术后急性循环衰竭有效方法,一旦出现急性循环衰竭,内科治疗不能缓解,应早期拆除Fontan循环。 参考文献 [1] Fontan F, Baudet E. Surgical repair of tricuspid atresia[J]. Thorax, 1971, 26 (3):240-248. [2] Trezzi M, Cetrano E, Giannico S,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after extracardiac Fontan takedown to an intermediate palliative circulation[J]. Ann Thorac Surg, 2018,105 (2) :599-605. doi: 10.1016/j.athoracsur.2017.05.068. [3] Murphy MO, Glatz AC, Goldberg DJ, et al. Management of early Fontan failure: a 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 [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14,46(3):458-464. doi: 10.1093/ejcts/ezu022 [4] 徐志伟,杜欣为,陈浩, 等. 553例功能性单心室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4): 195-198.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4.04.002. [5] Almond CS, Mayer JE Jr, Thiagarajan RR, et al. Outcome after Fontan failure and takedown to an intermediate palliative circulation[J]. Ann Thorac Surg,2007 ,84(3):880– 887. doi: 10.1016/j.athoracsur.2007.02.092. [6] van Melle JP, Wolff D,Hörer J, et al. Surgical options after Fontan failure[ J ]. Heart, 2016,102(14):1127–1133. doi:10.1136/heartjnl-2015-309235. [7] Downing TE, Allen KY, Glatz AC, et al. Long-term survival after the Fontan operation: Twenty years of experience at a single center [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7,154(1):243–253. E2. doi:10.1016/j.jtcvs.2017.01.056.
董卫 2020-05-26阅读量8931
病请描述:除上篇介绍的内容外,病人还应知道下列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这二类药不同时用!尤其是糖尿病、冠心病、老年、心衰等。因同时用,可使急性肾损伤、高血钾危险增加。如您的医生为了更好地降低尿蛋白而让您同时用这二类药,您须更警惕地注意肾功能及血钾的监测!如您又属上述那些心血管高危的病人,最好立即停用其中一种! 2,如果医生诊断您是肾血管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如果是双侧狭窄,那千万不能用(无论沙坦类还是普利类),因为这会引起急性肾衰甚至会要血透!如果是单侧,那你仍可使用!但仍需经常监测血肌酐及血钾变化。 3,如使用该类药物后,您的血压一直正常,甚至偏低,需要调整所服几种降压药,能把这沙坦或普利完全停掉吗?不能!因为,慢性肾病患者除了高血压,往往还有蛋白尿!肾脏大多有慢性化趋势,肾功能有逐步下降趋势!所以,哪怕血压完全达标了,也不能停这二类药(之一)!因为它还会持续降蛋白及保护肾功能!血压如太低可先减或停其他种类降压药(如地平类、利尿剂等)。 4,如您的蛋白尿较高(1g甚至3g/天以上,您的医生选择用这二类药来降低您的蛋白尿到最理想水平(越低对保肾越好)。那这药物剂量越大,降蛋白尿幅度会越大!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加到最大耐受量!其剂量可能是常规降压剂量的二倍、三倍甚至四倍!逐步加量时应密切自测血压(早、晚),定期查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钾。如出现明显低血压及头晕、站起眼花等症状,可暂停加量甚至略减量!待几天或1一2周时间,血压基本恢复了,而此时蛋白尿仍未下降到满意水平,可再次小心地增加剂量。每次加1/2片,2一4周加一次。如蛋白尿数值比原来用药前下降了50一70%或巳小于0.3g/天,那属巳满意水平,维持当时用药剂量即可,无需再加剂量了! 如定期查血肌酐有突然较前明显上升超过30%或高血钾,应大幅减量甚至暂停!让专家详细检查原因并密切复查至恢复正常。高血钾严重的医生会用相应降血钾治疗。 5如您有心衰、肝硬化腹水、严重水肿、低血白蛋白、正用强烈利尿剂退肿、正在呕吐腹泻,正在用解热镇痛一类的药物,记住!只要您有上述一种情况,您就要在服沙坦或普利时特别警惕肾功能(血肌酐)急性损伤的可能!要密切监测血肌酐及血钾变化!能避免上述高危因素更好!
陆福明 2019-06-16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1.用药后血压平稳不要急着停药或减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不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肠炎等疾病,用上3、5天药,症状缓解后即停药。这种疾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有些病人,服用一段时间降压药,感觉血压平稳就停药,停药后1、2天内感觉血压没什么变化,可是,一般停药3天后血压开始上升,发现血压上升后再服药,血压却怎么也降不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长效降压药的特点,由于长效制剂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停药后1、2天内,还有一部分药残留在体内,且还在发挥作用,因此,停药后血压没有很快上升。等到体内的残留药物代谢少到不能发挥作用了,血压也就开始上升了。所以,不要一感到血压平稳就停用降压药,至少血压平稳1个月以上,在天气变暖的时候,可以适当减量,直到用最小剂量的长效降压药维持血压平稳为止。如果减量后血压仍偏低,可继续减量,如果已经减到很小的剂量,血压仍低,再考虑停药,但需监测血压。绝对不能不经过减量就停药。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李宁2.发现血压高需要用药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 最起码要确定一下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另外在用降压药之前,需要做必要的相关检查,如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等,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同样是高血压病人,用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降压药会影响血糖、血脂及尿酸,如果有胸痛还要做心电图检查,以了解是否有冠心病,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用药跟没有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用药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服药不当,还会导致其他疾病。3.血压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天气变冷后,由于血管收缩,血压会相应升高;相反,天气变暖后随着血管扩张血压会有所下降。因此,季节变化后随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在我居住的地区,5月后天气变暖,可以适当减量;10月后天气变冷,再适当加量。如果自己调整不好,最好到医院找相关科室医生进行调整。4.高血压病人最好用长效制剂控制血压目前主张用长效制剂,依从性好,每天只吃一次,容易记住,还方便;另外,血压不会忽高忽低,会使血压控制的比较平稳。服用长效降压药要注意:开始服药5天内,血压降得不明显,此时不要着急,如果血压还是特别高,比如收缩压(即大压)超过180mmHg,可临时舌下含服短效制剂1片,如卡托普利。一般情况下,服药5天以上血压才会逐渐下降,半个月以上会逐渐平稳。5.最好家里备有电子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在家庭中使用简单方便,患者自己就能测量。而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在家庭中应用有如下缺点:1)患者自己不能测量,不方便;2)使用不当水银很容易漏出导致血压不准,另外水银对身体有害,处理不当容易受到污染;3)老年人由于听力下降,用此血压计会使测量的血压比正常偏低;4)携带不方便;5)测量血压方法不规范也会导致血压不准,比如,大多数人会盲目地把听诊器头塞进袖带里,这样会使血压偏低。6.降压达标程度因人而异1)如果平时血压特别高(170/110mmHg以上),而且没有头疼头晕等症状,开始降压时血压不易降得太低,一般降至140-150/90-100mmHg即可,并且不宜在很短时间内把血压降到目标值。否则,容易导致头晕胸闷等症状甚至脑卒中。2)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舒张压不得低于60mmHg,否则,会导致心脑血管灌注不足,出现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7.长期服用降压药的费用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总感觉长期服用降压药费用太高,因此,只要血压恢复正常立即停药。其实,只要长期服药,等到血压稳定2-3个月后,可以减量至每天用最小的维持量即可,这样算下来,每个月200元左右就够了。这样,长期服用,一年下来也没有多少钱。否则,很容易出现并发症,等到出现并发症后,费用就不止是这些了,即影响了生活质量,又增加了经济负担,还会影响家人的生活。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宁可吃昂贵的保健品,也不吃药。在此说明,对于任何一种保健品,都不会有治病的作用,因为,如果能治病,就不叫保健品而应该叫药品。对于高血压病人也不例外,保健品是不会降压的。
李宁 2018-07-20阅读量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