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口腔黏膜是指覆盖在口腔内的一层表皮,与身体其它器官组织相比,往往显得不太起眼,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疾病也常常被忽略。近年来人们对口腔健康关注日益增多,但由于接受的信息良莠不齐,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口腔黏膜疾病。因此,对口腔黏膜病的宣教迫在眉睫。本文将就口腔早癌筛查、口腔HPV感染相关疾病以及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科普。一、口腔早癌筛查以下人群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早癌筛查:患有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人群,如口腔白斑病、口腔扁平苔藓、口腔苔藓样损害、红斑、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和盘状红斑狼疮等。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口腔鳞状细胞癌复发筛查,尽早发现癌前病变以及可能的癌症复发。长期吸烟、饮酒及咀嚼槟榔的人群,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患病风险及癌变几率。常用口腔早癌筛查技术包括自体荧光图像技术和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这两项技术几乎不造成创伤,无疼痛、不出血、不造成肿胀,操作简便,可多次重复进行,患者接受程度很高。自体荧光图像技术利用仪器发出特定波长可见光,激发人体自身的荧光基团,对病损进行检测,整个检查过程患者“不吃射线”,不打造影剂无需涂布荧光剂,并且能马上获得检查结果。从左至右:自体荧光检测仪器,自体荧光检查过程,右舌腹白斑,右舌腹白斑荧光照片,暗区提示可能存在的癌变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通过口腔细胞刷,获得脱落细胞,,检测细胞癌变的早期事件——DNA含量的变化。从左至右: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仪器,口腔细胞刷及保存液,口腔脱落细胞采样过程二、口腔HPV相关疾病宫颈HPV感染以及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已被大众所熟悉。近年来,大众对口腔HPV感染的关注也日益增多,但很多老百姓对口腔HPV感染的认知存在大量盲区和误区。一般来说,健康人群无需进行常规口腔HPV检查。对于有相关暴露因素的高风险人群,有必要进行HPV筛查。口腔HPV筛查方法为通过口腔拭子刮取口腔黏膜脱落细胞行HPV分子检测,属于无创检查,无疼痛、不出血、不肿胀,能够明确是否有HPV感染以及感染的基因型。HPV病毒(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于明确有口腔HPV感染的患者,若无相应病损,则无需特殊处理,部分患者随着免疫状态的改变,感染情况也可能发生改变。对于有HPV感染且有相应病损,如乳头状瘤或尖锐湿疣等良性增生物,也仅需要对症处理,如对病损进行激光、冷冻或手术切除。三、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走高,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都有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炎,引发口干、口腔黏膜发红,溃疡,糜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除口腔病损外,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还会引起一些系列不良后果。例如,口腔黏膜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引起患者全身营养不良,生活质量降低,无法耐受持续的抗肿瘤治疗;患者对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失去耐心和信心,导致抗肿瘤治疗治疗延迟、中断甚至停止,患者生存年限缩短;抗肿瘤治疗周期延长导致治疗成本提高,患者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增加。如何对这类患者进行临床管理呢?抗肿瘤治疗前的口腔黏膜、牙齿及牙龈健康评估和预防性治疗,如洗牙、补牙、尖锐牙尖磨改、病牙拔除等,都能降低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风险。大多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在抗肿瘤治疗结束后能逐渐痊愈,因此积极控制症状非常关键。目前的治疗以局部对症为主,全身治疗为辅。主要原则是控制口腔炎症,缓解疼痛,保护溃疡面,促进愈合;保持口腔清洁,防治多重感染;阻止口腔黏膜炎进一步恶化发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心理疏导,是确保抗肿瘤治疗有效进行和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重要措施。发生这类口腔黏膜炎后,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包括口腔护理,餐后口腔清洁,用盐水漱口,注意是否有呼吸及吞咽困难,营养支持(必要时由营养师指定饮食计划,摄入流食或半流食,防止呛咳,必要时实施肠外营养治疗),评估疼痛程度,低能量激光治疗(低能量激光是一种对组织产生激活作用的治疗方法,可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提高痛阈、减少炎性渗出)等。后者包括积极补充B族维生素,局部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镇痛剂以及含漱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减轻黏膜水肿、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的作用,可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口腔软膏或贴片涂布或贴敷于溃疡处。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增加口腔真菌感染的风险,应控制其用量和时间。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可引发或加剧患者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在这类口腔黏膜炎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口腔黏膜病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积极、适度的心理干预。在接诊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其了解口腔黏膜炎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完全可防、可治、可控,治疗结束后能痊愈;口腔黏膜病科医师应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积极面对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症状,鼓励其坚持抗肿瘤治疗。施琳俊主任医师特需门诊(接受现场加号)时间及地点: 周三上午、周六下午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科西路1908号第九人民九院高科西路院区B栋1楼12号椅位门诊预约方式: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自助-门诊预约
施琳俊 2024-12-25阅读量1835
病请描述: 🌟 一、接受“牙套朋友” 相信虽然你的心理上已经做好了戴牙套的十足准备,但第一天回去还是觉得不能适应,分分钟后悔莫及,但是请不要冲动,接受它的不美好,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1、酸胀不适、咀嚼无力:钢丝在托槽中滑动、带动牙齿移动,是正畸牙移动原理。在一个月的复诊周期中牙移动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即为快速移动期,此时牙齿及牙周反应最剧烈,因此部分患者会觉得酸胀不适、咀嚼无力,这种感觉可能会持续2~5天,并且逐渐缓解。通常疼痛可以忍受,期间选择较软食物,可含冰冷水缓解;对于非常敏感的患者,或在特殊时期,也可以少量服用常规止痛片来缓解。 2、托槽突出、口腔溃疡:突出的一颗颗托槽会引起患者口腔“膈应”,这种感觉也是慢慢完全可以适应的;对于较为敏感的患者,可能某些地方引起口腔溃疡等,建议患者购买正畸保护腊包裹托槽,不要进一步加剧破损处摩擦,可使用西瓜霜等缓解溃疡。 3、钢丝末端扎嘴:随着牙齿移动,末端钢丝可能变形或滑动,可能戳到黏膜,或者一些黏膜肉肉较多的宝宝也会较为敏感。首先可以使用正畸保护腊包裹钢丝,或口香糖、纱布纱球暂时包裹,联系医生处理。 4、托槽脱落:首次粘结托槽后,可能由于患者牙面清洁差或矿化不足等原因导致托槽粘接不牢,初期发生后不用过于担心,可以使用黏膜保护腊暂时固定,下次常规时间复诊或新预约时间处理均可。 🌟二、爱惜“牙套朋友” 1、保持口腔卫生:经典医生最跟患者强调的就是这点啦❗️一定要好好好好保持口腔卫生❗️本来就有很多患者的口腔卫生不太好了,戴了牙套再不保持口腔健康岂不是雪上加霜!甚至有些小朋友,牙龈肿肿的,一戳就出血,看到血又害怕又不敢告诉家长,就不去刷了!久而久之不刷掉的软垢,就会变成牙结石,牙龈炎也会慢慢转化为牙周炎,这时就难以拯救啦!No、No、No...不要害怕,让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来维持口腔健康!👏🏻 1)、学习巴氏刷牙法——45°斜角对应牙齿和牙龈缝隙,旋转打圈、轻轻拂刷,把每个牙齿每个面都刷干净!由于有了牙套,难度又增加了一步!那就是除了牙面/牙龈缝隙刷到之外,每颗牙套的四面八方都要刷干净,一眼看上去没有污垢! 2)、建议患者常规购买牙间刷/牙缝刷,辅助清除牙套周围残渣。 3)、一些患者选择冲牙器,也可以帮助冲掉食物残渣,注意不要对准牙龈猛冲嗷,且这是不能代替刷牙的。 4)、难以清洁的位置,辅助牙线穿过钢丝后进行清洁。 方法学好了,刷牙时间⏳可不能少!每顿饭后必须刷牙,小朋友常规携带简易刷牙套装在学校午餐后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目的是确保牙齿和托槽都清理干净! 2、饮食注意,勿掉托槽:托槽受力过大,就会脱落,一旦脱落,极大耽误治疗疗程,且二次粘接脱落率更大!希望患者不要咬太硬食物、不要啃大块食物,希望家长也辛苦帮忙把肉肉、水果等切成小块后食用,太粘的食物也注意不要吃噢!如果真的掉了托槽请保管好、跟我预约时间重粘啦,且单次复诊时间也会加长噢😢。 最后,希望大家良好配合,按预约时间复诊,有任何情况跟我联系!比心😄❤️! 🤓 P.S 经典医生曾经也是重度牙列拥挤患者,在初中时期经历了正畸拔牙矫正全过程,非常体会大家的感受,也希望大家爱护“牙套朋友”,最后都会收获治疗后的喜悦!
经典 2022-02-13阅读量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