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精神科 > 精神科 > 心理障碍 > 饮食

心理障碍饮食

心理障碍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治疗血管瘤分季节吗?春天能治...

病请描述:        春季作为万物复苏的时节,是调理身心的好时机。然而,对于血管瘤患者而言,这一时段是否适合治疗?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血管瘤专科邓娟主任指出,血管瘤的治疗需结合病情进展和个体差异,而春季前后的健康管理同样关键。本文结合邓娟主任的临床经验,探讨血管瘤的治疗时机、方法及节后康复要点。           一、血管瘤的治疗时机:春季并非禁忌         邓娟主任强调,血管瘤的治疗不应因季节、节假日而延误。尤其对于快速生长、影响功能或存在恶变风险的血管瘤(如舌部、颈部等部位),需尽早干预。例如,湖北省肿瘤医院曾收治一名72岁患者,因长期忽视口腔血管瘤导致合并舌癌,最终通过高难度手术修复。春季假期若出现吞咽困难、疼痛加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二、血管瘤的综合治疗策略         邓娟主任团队根据血管瘤类型、位置及患者年龄制定方案:           药物治疗:适用于婴幼儿或小型血管瘤,需严格监测副作用。           激光/冷冻治疗:针对表浅血管瘤,需多次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           -手术切除:适用于大型或压迫重要器官的血管瘤,需联合多学科评估(以降低风险。             三、血管瘤健康管理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如菠菜、南瓜),促进术后恢复。           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适度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增强免疫力。             四、典型案例与患者教育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曾接诊一名儿童患者,因面部血管瘤导致心理障碍。邓娟团队采用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半年后瘤体显著缩小。她提醒家长,血管瘤虽多为良性,但若持续增长或影响外观,需及时干预,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期。             邓娟主任指出,春季期间的休养为血管瘤治疗提供了时间窗口,但需与常规医疗方案结合。患者应避免因“过年不就医”的传统观念耽误病情,同时注重术后调养与定期复查。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血管瘤专科通过多学科协作与个性化治疗,帮助患者实现高效康复,重获健康生活。

邓娟 2025-04-05阅读量1203

孩子身高迟迟不见长,特发性矮...

病请描述:孩子身高迟迟不见长,特发性矮身材(ISS)你了解吗? 孩子的身高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重点。然而,当孩子的身高持续低于同龄人标准,且没有其他明显的健康问题时,家长们往往会陷入困惑和担忧。今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了解一种常见但不太为人熟知的情况——特发性矮身材(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 小丽是一个八岁的女孩,从小就显得比同龄人矮小。尽管她的父母都属于中等身高,并没有家族性的矮小史,但小丽的身高始终在同龄人的最低百分位数以内。她的父母尝试了多种办法,从调整饮食到加强锻炼,但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显著效果。在校体检中,医生建议他们带小丽去儿童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在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医生排除了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疾病等导致身材矮小的常见原因,最终诊断小丽为特发性矮身材(ISS)。ISS 是指身高低于同龄人的第三百分位数,并且没有发现任何可解释身材矮小的内分泌、代谢或慢性疾病原因。 那么,ISS 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在看似健康的孩子身上呢?ISS 的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胎儿期生长受限、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但与 Noonan 综合征等遗传病不同,ISS 并不伴有其他明显的身体或智力发育异常。ISS 孩子的生长激素水平通常在正常范围内,但其身高依然显著低于同龄人。 在了解了 ISS 的基本情况后,家长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帮助孩子实现更好的身高增长。治疗 ISS 的方法包括生长激素治疗和非药物干预。生长激素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对于部分 ISS 患者,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可以显著提高最终身高。然而,生长激素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严格监控,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 除了生长激素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帮助 ISS 孩子促进生长的重要方面。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体育锻炼都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应鼓励孩子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避免因身高问题产生自卑心理。心理支持对 ISS 孩子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在小丽的案例中,经过与医生的详细讨论,父母决定为她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同时调整她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治疗开始后,小丽的身高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虽然仍然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但她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ISS 的诊断和治疗应该由专业的儿科医生进行。家长们不应盲目自行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或其他药物,以免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帮助 ISS 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与 ISS 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影响。由于身材矮小,ISS 孩子在学校和社交活动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可能会因为身高问题遭受同龄人的嘲笑或排斥,进而产生自卑感或社交障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认同。 此外,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的感受和困惑。通过积极的家庭教育和心理疏导,可以帮助 ISS 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某些情况下,尽管进行了生长激素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ISS 孩子的身高仍可能低于平均水平。家长们需要接受并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身高只是他们众多特质中的一个。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成为自信、健康、独立的人。 通过小丽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尽早发现和正确应对 ISS 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家长们应时刻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无论身高如何,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和价值,家长的支持和关爱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后盾。(文中相关人物为化名)

生长发育 2024-07-10阅读量2671

萎靡的花蕾如何再绽&mdas...

病请描述: 小美从小身体健康,营养良好,12岁月经初潮,月经规律,14岁初中二年级那年的暑假,她和小伙伴同去游泳,更换泳衣时,1名小伙伴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没想到你身上肉嘟嘟的。”另一名小伙伴附和了一句:“这个叫丰满”。其实小美身高160cm,体重54公斤,属于身材匀称,但伙伴们的话仍让她心中不悦。自那天起,小美十分关注自己的身材,并常暗自和同学以及路人比较,同时,进食越来越少:一开始仅仅不吃荤菜,不久后连主食也差不多戒了,基本靠水果和蔬菜维生,父母劝告无用。小美在半年之内体重跌了15公斤,月经越来稀发,之后因半年不来月经,才很不情愿得在父母催促下就诊 此时,15岁的小美,瘦骨嶙峋,脸色暗黄,胸部臀部都趋向萎缩,哪有一点花季少女的风韵。性激素检查提示促黄体生成素小于1 IU/L,E2<11pg/ml。B超显示:子宫内膜薄。诊断为“跌重性闭经”,给予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半年,并嘱改善饮食和营养状况。治疗期间小美月经量虽少,但规律。 说起“跌重性闭经”,很多女性不熟悉,但提起“神经性厌食”,很多人耳熟能详。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因为主流审美标准造成的精神心理疾病,主要见于13~2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患者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患者对体重和体型的极度关注,通过节食盲目追求苗条,体重显著减轻,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称之为“跌重性闭经”,患者常因此来妇科就诊。严重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命。 5%~15%的患者最后死于心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继发感染、自杀等,例如,著名美国歌手卡伦卡朋特32岁时死于神经性厌食。所以神经性厌食症必须及时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其实是涉及多学科的包括,营养学、心理学,内科学等。妇科医生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调理月经。一般来说,当女性体重下降至标准体重的15%以下即可能出现闭经,发生率约83.3%。这因为身体内瘦素水平的改变引起。 告知小美过度减肥的危害后,小美有所醒悟,在父母的监督下,小美逐渐恢复了饮食,体重也慢慢恢复,治疗半年后,小美的体重已经恢复至47kg,精神气儿好多了。小美的父母认为:既然体重恢复了,就会好好来月经了,希望停激素治疗。立即复查了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虽有回升,仍小于1 IU/L,我告知他们如果现在就停药,很可能闭经复发。由于对激素替代治疗的顾虑,小美和父母仍拒绝再治疗,去寻求中医治疗。 3个月后,因停激素替代后闭经复发,一家子又过来复诊了。小美这时的体重已恢复到50公斤左右,她母亲很纳闷:孩子的营养状况已经完全恢复了,为什么月经还不恢复?会影响今后的生育吗? 国内研究显示,跌重性患者即使在恢复体重后,也得平均在1年后恢复规律月经。也就是说,闭经不单纯由于体重减轻,体重增加肯定有助于恢复,但并非排卵的必要条件。在恢复之前,小剂量的激素替代不仅能维持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等低雌激素相关疾病,还有利于排卵的恢复。患者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严格遵医嘱治疗。 之后,又继续给小美半年的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然后复查激素水平,此时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已大于1 IU/L,停药后观察,月经仍未恢复,再治疗。 如此反反复复,期间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曾升高至3.4IU/L,此时月经能自然来潮,但稀发不规律,而且量少,所以未停激素替代治疗。到了2022年5月,小美的规律月经再次自然来潮,一家人终于如释重负。1年半的心路历程给了小美深刻的教训:千万不要过度减肥!! 大多数跌重性闭经的女生,如能听从医嘱,恢复正常饮食并接受治疗,最终月经能自然来潮并恢复正常。如果患者治疗1年后仍未恢复自然正常的月经,还可以接受GnRH脉冲治疗,但也有少数女生对所有治疗失败,最终影响生育。即使这样,对那些最终月经恢复正常的女生来说,漫长的等待和治疗过程也是折磨人的。所以奉劝各位爱美女生:健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专家门诊(西院): 周二全天、周四全天、周五下午 特需门诊(西院):周三下午

王哲蔚 2024-07-08阅读量1480

揭秘儿童肥胖——为什么“小圆...

病请描述:揭秘儿童肥胖——为什么“小圆润”不再是可爱代名词? 在这个以“萌”为潮流的时代,“小圆润”似乎总能轻易捕获人心,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捏那肉嘟嘟的小脸。然而,在这份看似无害的“可爱”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警钟——儿童肥胖。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为何“小圆润”已经不再是孩子们健康的代名词。 一、从“可爱”到“关切”:认识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体重超出同龄、同性别的正常范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亿8000万5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而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二、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吃多了动少了” 提到儿童肥胖,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得多动得少”。诚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和缺乏足够的体育活动是两大主因,但除此之外,遗传因素、睡眠不足、心理压力、以及某些内分泌疾病等也是不可忽视的推手。因此,解决儿童肥胖问题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 三、危害重重:肥胖不只是体型问题 1. 代谢失调 肥胖会导致儿童体内胰岛素抵抗增强,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影响血糖稳定及能量代谢。 2. 心血管压力 过多的体脂肪会加重心脏负荷,促进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早期出现威胁着儿童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健康。 3. 呼吸系统障碍 肥胖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影响夜间睡眠质量,久而久之引起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影响学习与生活。 4. 骨骼与关节问题 超重给儿童尚在发育中的骨骼和关节带来额外压力,容易引发骨骼畸形、膝关节疼痛及早期退化,限制运动能力。 5. 心理阴影 社会对外表的偏见可能导致肥胖儿童遭受嘲笑和排斥,影响其社交关系的建立,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诱发或加剧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损害自我价值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应对儿童肥胖需从多维度出发,结合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及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全面关怀和支持。 四、行动起来:预防与干预并重 面对儿童肥胖的挑战,家长、学校都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积极措施: 1.家庭环境 营造健康饮食氛围,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鼓励全家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2.学校教育 加强营养教育,提供健康餐食选择,增加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时间。 在追求孩子外表“可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内在的健康与活力。让我们携手努力,将“小圆润”转化为真正的健康与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信奔跑,健康成长。因为,真正的可爱,源自于健康的体魄和灿烂的笑容。

生长发育 2024-06-21阅读量2495

心理障碍饮食相关医院 更多>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3.1万

青海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3.4万

苏州市立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8.4万

固生堂宝岗中医门诊部

对外综合 预约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