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春季作为万物复苏的时节,是调理身心的好时机。然而,对于血管瘤患者而言,这一时段是否适合治疗?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血管瘤专科邓娟主任指出,血管瘤的治疗需结合病情进展和个体差异,而春季前后的健康管理同样关键。本文结合邓娟主任的临床经验,探讨血管瘤的治疗时机、方法及节后康复要点。 一、血管瘤的治疗时机:春季并非禁忌 邓娟主任强调,血管瘤的治疗不应因季节、节假日而延误。尤其对于快速生长、影响功能或存在恶变风险的血管瘤(如舌部、颈部等部位),需尽早干预。例如,湖北省肿瘤医院曾收治一名72岁患者,因长期忽视口腔血管瘤导致合并舌癌,最终通过高难度手术修复。春季假期若出现吞咽困难、疼痛加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二、血管瘤的综合治疗策略 邓娟主任团队根据血管瘤类型、位置及患者年龄制定方案: 药物治疗:适用于婴幼儿或小型血管瘤,需严格监测副作用。 激光/冷冻治疗:针对表浅血管瘤,需多次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 -手术切除:适用于大型或压迫重要器官的血管瘤,需联合多学科评估(以降低风险。 三、血管瘤健康管理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如菠菜、南瓜),促进术后恢复。 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适度运动(如散步、八段锦),增强免疫力。 四、典型案例与患者教育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曾接诊一名儿童患者,因面部血管瘤导致心理障碍。邓娟团队采用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半年后瘤体显著缩小。她提醒家长,血管瘤虽多为良性,但若持续增长或影响外观,需及时干预,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期。 邓娟主任指出,春季期间的休养为血管瘤治疗提供了时间窗口,但需与常规医疗方案结合。患者应避免因“过年不就医”的传统观念耽误病情,同时注重术后调养与定期复查。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血管瘤专科通过多学科协作与个性化治疗,帮助患者实现高效康复,重获健康生活。
邓娟 2025-04-05阅读量1204
病请描述: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是颜面运动神经系统的疑难病症之一。起病时多在中年以后,临床以女性多见,多数患者以眼肌的间断抽动为主,逐渐缓慢的扩散到一侧面部的其他部分。严重时半个脸痉挛,不能睁眼,可引起面部疼痛、头痛、耳鸣等症状。面部抽动经常在遇见陌生人时、在公共场所露面时发作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面肌痉挛患者诊疗常会简单认为,只是“面子问题”能拖则拖,最终引起其他并发症发生,长期烦人的面部肌肉跳动,可能导致患者心理障碍,不愿外出,最终还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建议患者朋友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明显病因,应尽早手术治疗。 还有患者疑问,同样是面肌痉挛,为什么有的人只是眼角和嘴角的肌肉跳动,有的人连脖子都跳呢?这是因为面部跳动的范围与面神经受压的分支有关,也与面神经受压的程度有关。先来说说为什么面神经受压的部位不同,导致脸上跳动的范围也不同吧,面神经从大脑出发,一路延伸到面部,并在这里分成5支,分别主管不同的部位。 1、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此分支一般较少受到周围血管的侵犯; 2、颧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此分支受到周围血管侵犯时,就容易眼皮跳; 3、颊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此分支受到周围血管侵犯时,面颊、口角肌肉就不好好工作了; 4、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如降下唇肌、咬肌、笑肌等,此分支受到周围血管侵犯时,有些表情就很难做出来了; 5、颈支:支配颈阔肌,颈支神经受到压迫时,脖子就会抽搐,面肌痉挛就比较严重了。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哪根面神经分支受累,它支配的肌肉就可能抽动;受累的面神经分支越多,抽动的范围越大,病情越严重。94%的面肌痉挛都是从眼皮跳动开始的,病情进展到中度时,抽动会蔓延到嘴角,重度的连脖子也会抽动。面部肌肉的长期异常跳动,除了影响到患者的视力等正常功能外,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问题,导致患者不愿外出与外界交流,影响到正常生活与工作。 而面肌痉挛常见病因就是因为神经血管骑跨导致,因此单纯的药物治疗是无法根治的,早期患者还可以通过药物有效控制,长期服用则效果甚微,如果长期得不到根治可能会引起面神经损伤,多数情况下特别是患病8年以内的患者,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都能够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 据统计,临床上有85%的面肌痉挛患者在治疗上存在误区,如盲目轻信广告、迷信一些偏方、验方等,还有些患者及家属害怕进行手术治疗,造成久病不愈,患者十分痛苦。 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适应症大相径庭,比如药物治疗可以暂时减轻抽搐的程度,但不能将抽搐症状祛除,因此药物治疗适用于疾病早期或全身情况较差不能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注射肉毒素可以通过药物对神经的毒性作用来阻断神经传导,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缺点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根治,需要反复注射,而长期注射有造成永久面瘫的可能;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一种针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可以祛除面肌痉挛。
王景 2025-01-07阅读量2029
病请描述: 天气越来越冷 尿控门诊就诊的人数蹭蹭往上涨 原因大多是尿频的困扰 特别是晚上尿多特别痛苦 天气转冷,尿频、尿急的原因考虑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因为天气寒冷。 人体为了保持正常的体温,会加强新陈代谢。而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最终产物都会有水分。所以新陈代谢加强,就意味着产生更多的内生水。也就是说,尿量会增加。总体的尿量增加以后,因为每次的排尿量相对固定,所以就会出现尿频的现象。 2、但是如果合并有尿急,很可能是合并有泌尿系统感染。 因为天气变冷时人体的免疫力可能有所下降,容易出现泌尿系统的感染,进而出现尿频尿急。 3、还有就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 还有部分患者本身就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气温变化也有导致症状加重。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患者的具体表现及影响主要包括:频繁上厕所,被迫减少饮水,不敢参加社交活动,无法长时间工作,效率降低,担心漏尿,回避性生活等,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生活和工作,并形成恶性循环。“憋不住尿”听起来是小事,却十分影响生活质量。有人不敢多喝水,带上尿垫才敢出门,严重的还会引起泌尿系统炎症,甚至影响肾脏功能。 膀胱过度活动症自我评估: 尿急:突然和强迫性的排尿欲望,很难延迟。 尿频:白天排尿≥8次。 伴尿急或尿急后立即尿液不自主漏出。 夜尿≥2次醒来排尿的主诉,约75%的OAB患者伴有夜尿。 如果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就需要就医治疗 保守治疗有憋尿训练、盆底肌训练、口服药物治疗,一般是M受体阻断剂,可以抑制逼尿肌收缩,而缓解尿频、尿急,临床上有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药物主要是针对各种征状对症下药,从而舒缓膀胱过度活跃症的征状。 手术治疗有肉毒素注射、骶神经调控,骶神经调控可以通过刺激骶神经,调节与排尿相关的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的神经反射,使异常的神经反射重新达到平衡。对于尿频、尿急的症状改善效果显著,术后随着刺激器的持续刺激,排尿逐渐恢复正常。 泌尿系感染也许就医治疗 可能是饮水量过少、细菌感染引起的,容易导致多尿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提醒:如果在正常饮水情况下,出现尿频、夜尿多的现象,需要排查病因,针对病因个体化治疗。
李旭东 2024-12-25阅读量1963
病请描述: 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仅遭受身体的痛苦,心理上也倍受折磨,甚至不少人为此得了心理疾病。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的门诊就经常遇到大量的患者,病情反复不说,心理还特别焦虑。 有的患者患病后几年都特别焦虑,觉得自己的腰椎间盘突出好不了,对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影响,越想越焦虑,越想越崩溃,感觉日子过得没有一天顺心。有的患者甚至还去看了心理医生,开一些治疗焦虑的药调节。其实,要对抗这样的焦虑,究其根本还是应该从疾病本身出发,那患者朋友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你得充分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疾病。 •了解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知识,比如为什么会突出、日常的哪些因素会影响腰椎间盘突出、一般的治疗方法等。 •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害性,比如这个病到底有多严重、会不会造成瘫痪等。 •关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后,比如有多少人治疗后会好、如果治疗效果不佳会有什么后果等。 其次,你应该清楚自己的具体病情。 •清楚自己的疾病发展到什么阶段了,比如是在较早的阶段,还是比较轻微的阶段,或者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了。 •了解自己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比如突出大不大,对神经压迫严重程度,最近的治疗效果如何,发病频率等。 •观察自己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若不佳就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了,比如保守治疗做了多长时间,保守治疗效果好不好,什么时候需要手术介入等。 •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手术治疗,比如手术能达到什么目的、手术的有效率多少等,或者去正规医院让医生给你进行详细的专业分析,再决定是否手术和手术方案。 其实,很多患者焦虑都是因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了解、对自己的病情不清楚,或者对手术治疗的惧怕。等我们了解清楚后,病情反复老不好,症状对生活影响大,保守治疗的效果也不好,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手术时还应该勇敢面对。 上面这些相关知识,我们在之前稿子里都有提及,大家可以往前翻看,清楚了这些知识后,焦虑就能缓解很多,而当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症状缓解了,回归正常生活后,这时才是真正放下焦虑的时候。
王作伟 2024-11-01阅读量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