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儿科 > 新生儿科 > 早产儿 > 检查

早产儿检查

早产儿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小小隐睾大危害

病请描述:近期门诊王先生反应自己的左侧阴囊中未发现睾丸,但是并没有不适的症状,而且自己从小就发现这件事情,碍于当时条件受限,所以一直没有处理,但是近几天自己感觉疼痛不适,自己的内心很焦虑,怕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所以来男科门诊检查,经过彩超检查,发现王先生的睾丸位于左侧腹股沟内,未下降到睾丸内。针对这种情况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隐睾”。 首先什么是隐睾症?隐睾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是小儿外科常见病。胚胎时睾丸位于肾肘水平,随着发育逐渐降入阴囊,如果睾丸停留在腹股沟或腹腔内,就形成隐睾。足月儿发病率为4%,早产儿可高达45%。对于较小患儿,睾丸可能会自行下降,但出生6个月后,隐睾下降机会明显降低,1岁以后下降率约为1%。 隐睾症也可以称之为未降睾丸。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隐睾分为可触及和不可触及两类。临床处理方式主要根据睾丸的位置和是否睾丸缺如来决定。大约80%的隐睾是可触及的。 通常根据隐睾的位置可分为: (1)高位隐睾:睾丸位于腹腔内或靠近腹股沟内环处,约占隐睾的15%。 (2)低位隐睾: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环与外环之间处,约占隐睾的85%。 2.根据体格检查结果将隐睾分为: (1)可扪及睾丸:出生后未在阴囊内触及,但可在腹股沟或阴囊上极触及到睾丸样的肿块。 (2)未扪及睾丸:出生后未在阴囊内触及。同时在腹股沟和阴囊上极也均未触及到睾丸样的肿块。通常为腹内隐睾,腹腔镜可探查确诊。 隐睾有哪些危害呢? 1、不育症--睾丸位置高、温度高,对生精功能会造成影响,导致生殖细胞受损,致使生育能力降低。 2、癌变--隐睾癌变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0-40倍。 3、疝气、鞘膜腔积液--隐睾可能合并疝气或者鞘膜腔积液,并且容易造成嵌顿。 4、睾丸扭转--睾丸引带、提睾肌或睾丸鞘膜的附着异常,容易受伤。     针对不可触及的睾丸,为确定睾丸是否存在及其定位,B超检查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很多家长可能会咨询得了隐睾应该怎么治疗? 首先隐睾的处理原则是: 1.隐睾属于先天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均需手术治疗。 2.根据最新欧洲和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指南,隐睾的手术最佳年龄应为出生后2岁之前。 所以各位家里有男宝宝的家长,日常生活中要多多注意男宝宝的生殖器与小蛋蛋,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到正规医院男科门诊就诊,不要让小小的隐睾,影响男宝以后得生活。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李墨农 2024-08-06阅读量1855

哪些孩子身高更应该得到重视?...

病请描述:关注孩子身高:哪些孩子更应得到特别重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高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有些孩子可能在身高方面需要我们给予格外的关注。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小强是一个 8 岁的男孩,在班级里他的身高一直处于较矮的水平。小强的父母身高都属于正常范围,但小强却比同龄人矮了一大截。家长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觉得孩子可能只是长得晚。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小朋友与同学们的身高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家长带小朋友来医院检查,小朋友是由于缺乏生长激素才长得比较慢的。如果能更早地关注到小强的身高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或许他的身高情况会有更好的改善。   那么,究竟哪些孩子更应该关注身高呢?   首先,在我们的家族中有过身高比较矮的孩子那就要注意了,如果父母或家族中的近亲身高较矮,那么孩子可能有遗传因素影响身高的潜在风险。例如,小丽的父亲身高不足 170 厘米,母亲身高也只有 155 厘米左右,小丽从出生起,家长就应该对她的身高发育保持密切关注,定期监测身高增长情况,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出生时体重较轻或有早产史的孩子。这类孩子在母亲体内可能就存在一些生长发育迟缓问题,出生后生长发育就往往会有一定问题,列如门诊碰到一位小朋友,小张是个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有 2.1 千克。在小朋友生长过程中,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小朋友的身高体重以防落后于正常小朋友   再者,长期营养不良或饮食不均衡的孩子。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如果孩子存在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者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都可能影响身高增长。比如,小敏非常喜欢吃零食和快餐,对蔬菜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却不感兴趣,长期下来,她的身高增长就变得缓慢,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证孩子的营养供给。   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孩子也应引起重视。像慢性肾病、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可能会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发育,从而影响身高。例如,小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尽管经过治疗病情稳定,但家长仍要密切关注他的身高变化,因为疾病可能对他的生长产生潜在影响。   另外,性早熟的孩子。如果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如女孩在 七岁半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在 9 岁前出现睾丸增大等,往往会导致骨龄提前,使身高增长的时间缩短,最终身高可能不理想   对于这些需要密切关注身高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包括身高、体重、骨龄等项目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小朋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蛋白质高的食物。   小朋友需要多运动,每天半小时以上。   保证小朋友有充足的睡眠,十点前入睡。   发现孩子身高存在异常,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之,对于那些具有特定情况的孩子,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及时的干预,帮助孩子实现理想的身高增长,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关注他们的身高,就是关注他们的未来。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关注孩子身高的重要性,以及哪些孩子更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注和呵护。

生长发育 2024-07-04阅读量2730

姐姐妹妹的追高之旅-徐冰

病请描述:姐姐妹妹的追高之旅 案例:在我的生长发育门诊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每隔三个月就会来见我,她们是我的矮小治疗的病人。三年前,她们因矮小多年就诊,家属要求评估。体格检查:3岁6月,姐姐身高88.1cm(<P3),体重11.6kg(<P3);妹妹身高88.1cm(<P3),体重11.7kg(<P3),俩人的性发育分期均为B1期,PH1期,无特殊面容,身材比例正常,无牛奶咖啡斑。现病史及家族史:姐妹俩是早产儿出生,剖宫产,胎龄36周,姐姐产重2.15kg,身长43cm;妹妹产重2.25kg,身长44cm。父亲身高167cm,母亲身高147cm,父母遗传身高为150.5±5cm。辅助检查:姐姐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为8.23ng/ml,骨龄2.8岁;妹妹的是8.79ng/ml,骨龄为2.8岁。俩人的实验室检查均显示正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垂体MRI正常。因此,这两姐妹满足矮小症的诊断,家属了解了生长激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要求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案例分析:从上述的案例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早产的双胎,她们在出生后到3岁身高追赶生长不理想,还是落后于第三百分位很多。从家族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妈妈是一个矮小症,父母的遗传身高也并不好。这个妈妈因其自身因为身高在社会上吃了很多“亏”,所以,她一直都很关注孩子的身高,自己在网上和生活中去了解生长激素这个药物,孩子满了3岁,就带孩子来做检查,并且使用药物治疗的决心非常强烈。一晃眼,这两姐妹已经在我这里治疗随访了三年半之久,这次复查结果显示:姐姐身高120.8cm(P25-50),体重21.5kg(P25-50),B1期,PH1期;妹妹身高120.8cm(P25-50),体重22kg(P25-50),B1期,PH1期。从身高和体重的生长曲线来看,她们俩的生长速率是非常好的,已经从矮小水平增长到了中等水平。家属对治疗的效果也很满意,希望能再坚持治疗,追到P50左右。我从中看到了家属的辛苦付出,这三年多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经济的双倍付出,还有坚持治疗和随访的操心不尽;当然,这两个小朋友也是非常勇敢的,因为她们从这么小的年龄开始打针,依从性还能保持得这么好,属实难得。相信她们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也一定会影响其整个人生。 我以一个真实的矮小症案例,给家长们讲述了关于生长激素治疗的问题。我发现,社会上很多人对于生长激素有许多误解。有的认为生长激素是不好的“激素”,打了可能使人发胖;有的则认为生长激素是“增高神药”,有增高的需求就可以使用。其实,这些认知都是错误的! 生长激素是我们人体大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它主要是通过刺激肝脏等组织产生一种叫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物质,它可以促进我们骨骺干骺端细胞生殖和分化,让骨骼线性生长。生长激素是美国FDA批准的治疗矮小儿童的药品,我国2008年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也获准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来治疗更多的矮小适应症。但我们需要谨记,生长激素是处方药品,不是“增高神药”,需要有专业临床医生的明确诊断方可使用哦!

生长发育 2024-05-29阅读量2328

孩子长得慢需要多关注-徐文文

病请描述:儿童发育迟缓是一个广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指的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发展速度比同龄人慢,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本文将介绍儿童发育迟缓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支持和干预措施,结合实际案例来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儿童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认知、语言、社交或行为发展等方面落后于同龄人的正常发育水平。发育迟缓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 1. 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症)或其他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发育迟缓。 2.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或出生体重过低的儿童可能存在发育迟缓的风险。 3. 慢性健康问题:慢性疾病、长期营养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都可能导致发育迟缓。 4. 脑部伤害或疾病:脑损伤、脑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儿童的发育。 5.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儿童所处的环境(如接触有害物质)。 发育迟缓的儿童可能会在多个方面受到挑战,包括: 1. 身体发展:可能表现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 2. 认知能力:可能在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等方面落后。 3. 语言发展:可能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困难。 4. 社交和行为:可能在与人交往、适应规则和情绪调节方面有障碍。 小明(化名)是一个八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发现他在同龄人中显得较为“慢半拍”。小明在幼儿园时就显得有些笨拙,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而且经常在社交场合显得不自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的父母越发觉得他与其他孩子不同。在学校,小明的学习成绩始终处于班级的下游,老师也反映他很难集中注意力。 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明接受了全面的评估,结果显示他的发育确实比同龄人迟缓。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发现小明有轻度的脑功能障碍,这可能是导致他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 一旦确定儿童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多方面的支持和干预就变得尤为重要: 1. 教育支持:包括特殊教育服务、个别化教育计划等。 2. 心理支持: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心理辅导,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感问题。 3. 医疗干预: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4. 家庭和社区支持:家庭环境的调整和社区资源的利用(如特殊兴趣小组、康复中心)。 5. 营养和健康干预:保证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健康监护。 对于小明这样的儿童,早期的干预和持续的支持对改善他们的发育状况至关重要。家长、教师、治疗师和社区工作者需要协同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支持计划,以帮助小明克服挑战,充分发挥其潜力。  儿童发育迟缓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早期识别、全面评估和及时干预,我们可以为这些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克服发育迟缓带来的障碍,迎接更光明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5-29阅读量2741

早产儿检查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9.5
问诊量:97
斜视显微手术、各型复杂斜视的诊断处理;弱视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的诊断治疗;各种儿童眼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婴幼儿视功能发育检查与评价
评分:0
问诊量:0
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查及高危儿早期干预、新生儿机械通气、重症监护、新生儿黄疸治疗、早产儿管理。
评分:0
问诊量:1
对牛奶蛋白过敏,湿疹,辅食添加,乳糖不耐受,营养不良,腹泻,营养、发育行为的监测与指导,骨龄评价,儿童肥胖,儿童性早熟,矮小,高危儿及早产儿检查及指导,早期发展促进、孤独症筛查;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等儿科常见健康问题
小儿复杂心脏病的术前诊断、心导管造影检查、术后管理等

早产儿检查相关医院 更多>

苏州市立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8.4万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