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颅神经疾病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三年前,我发现右眼抽搐,连带这右边脸也跟着抽搐,开始没在意,后来抽搐的次数多了,就到医院去做检查,说是面肌痉挛,该如何治疗?” 王景教授介绍:诊断为面肌痉挛,目前,临床中,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有三种方法:第一种药物治疗,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之类的抗癫痫药物和甲钴胺,谷维素之类的B族维生素,但治疗疗效比较有限,控制症状的效果会比较差;第二种针灸或肉毒素,针灸就是直接在脸上操作,对面部神经进行扎针,扎到神经上,对神经轻度的破坏,形成轻度面瘫;肉毒素(美容针):类似封闭的效果,面神经封闭,自然就不抽不跳了,但它们的控制时间比较短,两三个月不超过半年;第三种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就是在耳后开颅,把责任血管和相应的面神经之间置入神经垫棉隔开,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术后有效率98%以上,在神经内镜下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更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全方位观察神经与血管关系;抵近观察,不遗留责任血管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势。 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靠医生看到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患者仍需要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有专门针对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检查方法(3D-TOF和FIESTA检查序列)。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条件,也应该行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其目的在于:(1)了解有无导致继发性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如肿瘤、脑血管畸形(AVM)、颅底畸形等;(2)明确有无与面神经存在解剖接触的血管,显示出血管的类别、粗细以及对面神经的压迫程度。 有这些症状者要警惕患面肌痉挛,应及早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治: 1.以一侧眼睑开始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随着时间延长可扩展至同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伴有口角抽搐极为常见; 2.抽搐反复发作,自己不能控制,多在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与人交谈时加重; 3.严重者山治会睁眼困难、口角歪斜,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 据统计,临床上有85%的面肌痉挛患者在治疗上存在误区,如盲目轻信广告、迷信一些偏方等,还有些患者及家属害怕进行手术治疗,造成久病不愈,患者十分痛苦。 面肌痉挛在诊断时,需要与双侧眼睑痉挛、梅杰综合征、咬肌痉挛、面瘫后遗症等面部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进行鉴别。 1.双侧眼睑痉挛:表现为双侧眼睑反复发作的不自主闭眼,往往双侧眼睑同时起病,患者常表现睁眼困难和眼泪减少,随着病程延长,症状始终局限于双侧眼睑; 2.梅杰综合征:患者常常以双侧眼睑反复发作的不自主闭眼起病,但随着病程延长,会逐渐出现眼裂一下面肌的不自主抽动,表现为双侧面部不自主的异常动作,而且随着病情加重,肌肉痉挛的范围会逐渐向下扩大,甚至累计颈部、四肢及躯干的肌肉; 3.咬肌痉挛:为单侧或双侧咀嚼肌的痉挛,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颌咬合障碍、磨牙和张口困难,三叉神经运动支病变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4.面瘫后遗症:表现为同侧面部表情肌的活动受限,同侧口角不自主抽动以及口角与眼睑的连带运动,依据确切的面瘫病史可鉴别。
王景 2025-01-10阅读量1639
病请描述: 患有5年面肌痉挛的林女士(化名),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部抽搐消失、听力完好、面部功能无损伤。术后她在网上评价,自己被面肌痉挛困扰了5年,期间打过2次肉毒素,都没有缓解症状、而且还出现了面部僵硬的现象。希望通过自己的治疗经历告诉大家,想要治好面肌痉挛还是要进行手术治疗。 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到底好不好? 面肌痉挛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肉毒素以及外科手术治疗(显微血管减压)。姜海涛教授介绍:肉毒素作用于神经的末梢,干扰运动神经未梢传递神经信号,使肌纤维不能收缩而达到缓解面部异常抽动的目的。使用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根治。因此,不管注射多少次肉毒素,等肉毒素代谢完后,脸部抽搐又会再次复发。也有患者打了肉毒素后,效果不佳。 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可能出现的现象 1、肉毒素对肌肉的麻痹作用,除了可以缓解面部抽搐外,一个重要的副作用,是导致面部麻痹也就是面瘫,面部是不抽搐了,但脸部也没有表情了; 2、肉毒素的代谢时间是3-6个月,所以,肉毒素治疗的效果也是3-6个月。肉毒素代谢后症状复发,需重复注射。某些病人经注射后会产生肉毒素抗体,会影响重复注射肉毒素的疗效; 3、肉毒素的常见并发症有:面瘫、眼球干涩等,这些并发症的每次注射的发生概率较低,但累积注射3年后,发生率达60%~75%。病人经过反复多次注射肉毒素之后,由于毒素的累积,面瘫和面部变形可能无法恢复。 4、从我们接触的病人来看,注射肉毒素之后,有时病人外观看,面部抽动已减少了,但病人自已感觉,面部肌肉里面还在不停的抽动,非常难受! 面肌痉挛为什么要手术治疗? 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压迫,常因面神经和血管接触较为紧密,进而发生面神经脱髓鞘改变。像电线绝缘层破坏,发生神经短路,不受控制的神经冲动,传达到面部肌肉时会发生异常的面部抽动。 基于这一病因,目前唯一能根治的方法就是解除血管与面神经压迫,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就是在显微镜下,找到责任血管,将其推移远离面神经,并用Teflon材料垫在神经和血管中间,最终减压。
姜海涛 2025-01-09阅读量1625
病请描述: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偏侧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动。抽动一般先从一侧眼睑开始,后逐渐加重扩展至面部、口角,严重者可累及同侧颈部。该病发病率为1/10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左侧更多见。 目前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卡马西平等,但疗效多不显著。肉毒素注射治疗多对初次治疗有效,但多在3-4个月后复发,需再次注射,而且随着病程延长及注射次数的增多,疗效逐渐减退。反复注射肉毒素病人可能出现永久性的眼睑无力、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面部僵硬等体征,因此肉毒素注射一般不作为长期治疗面肌痉挛的措施。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唯一根治面肌痉挛方法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具体方法:在患侧耳后钻开硬币大小的骨孔,在显微镜下暴露面神经根部,找到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血管后,用特殊材料垫棉将压迫血管从神经上垫开并固定,消除了引起面肌痉挛的病因,面肌痉挛会立即或逐步停止。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适应症 原发性面肌痉挛,排除继发性病变;无面神经损伤病史;保守治疗效果差;无严重全身性疾患;一般的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病史不会影响手术;年龄在75岁以下;无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能耐受全麻手术者。 术前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三大常规、血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心电图、胸部X光片;面部MRI薄层扫描。
王景 2025-01-09阅读量2138
病请描述: 家住陕西延安54岁陈先生,患有面肌痉挛4年了,刚开始只是右边眼睛周围的地方抽跳,以为是自己休息不好,就没在意,也没去医院看。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右脸脸颊、嘴角也开始抽搐,到医院一看确诊为面肌痉挛。 开始治疗,吃过卡马西平、甲钴胺及针灸治疗,都不管用,右脸抽跳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出门时,总有人盯着看,或询问,导致他慢慢的不在愿意出门,不想被别人异样的目光打量。 直到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景教授看面肌痉挛很拿手,就到门诊去咨询,寻找治疗根治方法。 门诊中,王景教授通过对患者病史及症状的了解,让患者做影像学检查(平扫头颅、弥散成像(DWI)、SWI),等到检查结果出来后,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可以通过显微血管减压彻底根治。 术后,患者的面部抽跳症状彻底消失,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王景教授做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在神经内镜下进行,更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全方位观察神经与血管关系;抵近观察,不遗留责任血管;降低术后并发症等优势。
王景 2025-01-09阅读量1214
病请描述: “术后嘴不抽了、眼睛也不抽了,眼睛能睁开了,两只眼睛看东西太清晰了,困扰了我6年多的面部抽动终于消停了。”马女士术后开心的说。 两眼完好却只能用一只,脸抽到底为哪般? 陕西省澄城县61岁的马女士,6年前出现左侧面部不自主抽动,以眼角、嘴角为主,左眼感觉视力下降;这些年一直进行保守治疗,吃卡马西平、针灸理疗,都效果不佳;近2年症状加重,面部抽搐变频繁了,紧张、面对陌生人讲话的时候,抽的尤为明显。频繁的面部抽搐,让她不敢笑、面部不敢做动作、眼睛睁不开看东西只能用一只眼,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 面肌痉挛术后让她“重获光明”? 姜海涛教授为她进行病情评估后,制定了左侧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术中全程探查左侧面神经,看到左侧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处,确定为责任血管,进行分离减压后,手术后面部抽搐消失,左眼也能睁开了、嘴抽没有了、听力没有损伤。 面肌痉挛保守治疗好不了,建议选择手术! 面肌痉挛可以选择保守治疗,但一般无法治愈。临床上在治疗此病时,病情初期表现为一侧的眼睑跳动,间断出现,此时不影响生产生活的话可以先观察,当病情进展,面部肌肉跳动影响到正常生活,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或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长期效果不好。肉毒素治疗一般维持半年,随着药物的代谢症状会再次出现,这个时候可以再次注射,但是大家需要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切勿由于操作不规范,反复注射出现面瘫。 当面部跳动持续时间变长,每天都有,连续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效果不好,而且影响到正产生活,从眼部肌肉跳动累及面部和口角跳动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主要是显微血管减压术。此手术有效率在95%以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姜海涛 2025-01-07阅读量1612
病请描述: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是颜面运动神经系统的疑难病症之一。起病时多在中年以后,临床以女性多见,多数患者以眼肌的间断抽动为主,逐渐缓慢的扩散到一侧面部的其他部分。严重时半个脸痉挛,不能睁眼,可引起面部疼痛、头痛、耳鸣等症状。面部抽动经常在遇见陌生人时、在公共场所露面时发作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面肌痉挛患者诊疗常会简单认为,只是“面子问题”能拖则拖,最终引起其他并发症发生,长期烦人的面部肌肉跳动,可能导致患者心理障碍,不愿外出,最终还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建议患者朋友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明显病因,应尽早手术治疗。 还有患者疑问,同样是面肌痉挛,为什么有的人只是眼角和嘴角的肌肉跳动,有的人连脖子都跳呢?这是因为面部跳动的范围与面神经受压的分支有关,也与面神经受压的程度有关。先来说说为什么面神经受压的部位不同,导致脸上跳动的范围也不同吧,面神经从大脑出发,一路延伸到面部,并在这里分成5支,分别主管不同的部位。 1、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此分支一般较少受到周围血管的侵犯; 2、颧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此分支受到周围血管侵犯时,就容易眼皮跳; 3、颊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此分支受到周围血管侵犯时,面颊、口角肌肉就不好好工作了; 4、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如降下唇肌、咬肌、笑肌等,此分支受到周围血管侵犯时,有些表情就很难做出来了; 5、颈支:支配颈阔肌,颈支神经受到压迫时,脖子就会抽搐,面肌痉挛就比较严重了。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哪根面神经分支受累,它支配的肌肉就可能抽动;受累的面神经分支越多,抽动的范围越大,病情越严重。94%的面肌痉挛都是从眼皮跳动开始的,病情进展到中度时,抽动会蔓延到嘴角,重度的连脖子也会抽动。面部肌肉的长期异常跳动,除了影响到患者的视力等正常功能外,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问题,导致患者不愿外出与外界交流,影响到正常生活与工作。 而面肌痉挛常见病因就是因为神经血管骑跨导致,因此单纯的药物治疗是无法根治的,早期患者还可以通过药物有效控制,长期服用则效果甚微,如果长期得不到根治可能会引起面神经损伤,多数情况下特别是患病8年以内的患者,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都能够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 据统计,临床上有85%的面肌痉挛患者在治疗上存在误区,如盲目轻信广告、迷信一些偏方、验方等,还有些患者及家属害怕进行手术治疗,造成久病不愈,患者十分痛苦。 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适应症大相径庭,比如药物治疗可以暂时减轻抽搐的程度,但不能将抽搐症状祛除,因此药物治疗适用于疾病早期或全身情况较差不能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注射肉毒素可以通过药物对神经的毒性作用来阻断神经传导,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缺点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根治,需要反复注射,而长期注射有造成永久面瘫的可能;显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一种针对原发性面肌痉挛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可以祛除面肌痉挛。
王景 2025-01-07阅读量2015
病请描述: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仅限于一侧面部,是颜面运动神经系统的疑难病症之一。起病时多在中年以后,临床以女性多见,多数患者以眼肌的间断抽动为主,逐渐缓慢的扩散到一侧面部的其他部分。严重时半个脸痉挛,不能睁眼,可引起面部疼痛、头痛、耳鸣等症状。面部抽动经常在遇见陌生人时、在公共场所露面时发作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由于94%的面肌痉挛都是从眼皮跳动开始的,如何才能知道这是真正的面肌痉挛,还是单纯的眼皮跳呢?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方法。因此,一般情况下,大夫会告诉患者三个月后再来复查,看抽动范围有没有扩大到嘴角、脖子等部位;如果三个月内病情进展很快,就不要等到三个月,患者要尽快再次就诊。 可是,毕竟等三个月很难受,有没有什么办法立马就能确诊呢? 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靠医生看到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患者仍需要进行头磁共振检查。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有专门针对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检查方法(3D—TOF和FIESTA检查序列)。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条件,也应该行头磁共振平扫检查,其目的在于:(1)了解有无导致继发性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如肿瘤、脑血管畸形(AVM)、颅底畸形等;(2)明确有无与面神经存在解剖接触的血管,显示出血管的类别、粗细以及对面神经的压迫程度。 面肌痉挛应该如何治疗? 药物、肉毒素、射频治疗等方法是很多患者在治疗时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能够减轻面肌痉挛症状,但是治疗也存在很大弊端。药物治疗初期有效,但是经常服用,患者会产生耐药性,而且药物副作用大。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有效时间在3-6个月,需要反复注射,但是长期治疗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射频治疗损毁神经系统,因此,一般不是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首选:显微血管减压术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面肌痉挛患者是由于面听神经与责任血管之间的压迫所引起的,因此可通过微血管减压术找到压迫面神经根部的血管后将其游离,在血管与神经之间垫入Teflon棉团,在消除引起面肌痉挛的病因后面肌痉挛会立即或逐步停止。据统计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术后有效率98%,是唯一的根治面肌痉挛的方法。
王景 2025-01-07阅读量1795
病请描述: 三叉神经痛往往都是骤然发作,无任何先兆,多为一侧。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割、电击一样。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期愈来愈短,发作愈加频繁,经过一次强烈的疼痛刺激,使病人精神异常紧张,终生难忘,造成极大的痛苦。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三叉神经及其解剖结构分布。三叉神经(n.trigminus)是第5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患者受累的半侧面部可呈现痉挛性扭曲,发作终止后有时出现交感神经症侯,主要的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为患侧面部先发白,然后潮红,结膜充血,并伴有流泪、流涕、流涎等。有时出现所谓三叉神经、面肌痉挛性痛性抽搐、植物神经症。 这也属于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 三叉神经痛可沿神经走行分布:疼痛的部位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一个支或数支,也可由一支开始,尔后扩散到其它支,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发作多沿神经的走行分布。这就是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但疼痛的扩散不呈跳跃式,如第三支痛不会越过第二支而到第一支痛。疼痛亦不越过中线,即使双侧的患者,一侧发作时也不越过对侧。这些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比较常见。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有哪些? 1、药物治疗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对肝肾损害大,不建议长期服用,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具体服用情况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亦可选用副作用较小的奥卡西平替代。 2、封闭治疗 此方法是指用某种药物直接注射于受累的三叉神经周围支、神经干或半月神经节内,使注射部位神经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致使该神经分布区域感觉丧失,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但需要定期进行。 3、射频治疗 方法是在X线或CT引导下将射频针电极插入半月神经节内,对靶点进行毁损,持续时间60秒。此法适用于因高龄、不能或拒绝开颅手术的患者。此手术方法的禁忌症为:面部感染者、肿瘤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肝肾功能损害者、凝血机制障碍有出血倾向者。射频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主要有:面部感觉障碍、眼部损害、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等缺点。 4、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显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也是首选的手术方法。且术后不会引起其他治疗方法所引起并发症。前提是选择权威神经外科进行手术,王景教授显微血管减压术根治率98%以上,保护患者正常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将责任血管与神经隔离,达到根治的目的。 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 当患者其它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体质较差、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更彻底的开颅手术,且疼痛范围较为局限,可采用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此种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但术后复发率较高。 5、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使三叉神经感觉根变性,导致神经元突触传递电生理阻滞,但不足以影响正常的神经元突触传导,痛觉传入受阻而达到止痛的目的。患者术后疼痛可以缓解而没有面部感觉丧失。 缺点是起效较慢,疼痛一般在伽玛刀治疗后1~2个月开始逐步减轻直至消失;远期复发率较高。
王景 2025-01-07阅读量1897
病请描述: 家住陕西西安56岁的王女士,由颅神经疾病王景教授为她做了显微血管减压术,现在术后两个月,左脸抽跳症状完成消失了,从做完手术到现在再也没有抽跳过。 王女士左侧面部抽跳2年了,刚开始只是左眼下面抽跳,一天也就抽跳四五次,慢慢的感觉到左侧嘴角也在抽跳,而且每天抽搐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感觉随时随地都在抽跳,以前也吃过卡马西平、甲钴胺、维生素B6,但是效果不好,随着病情的进展,现在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渐渐的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跟人聊天..... 为了进一步治疗,到颅神经疾病王景教授门诊就诊,门诊中,王景教授介绍:首先,出现眼皮抽跳、嘴角甚至半侧颜面部的不自主抽跳的症状,这种疾病叫做面肌痉挛,是一种阵发性的疾病,在狭小空间,情绪紧张的时候抽跳症状会加重,初期服用药物治疗有效,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要彻底根治面肌痉挛,就先要了解该疾病是怎么得的,在我们的大脑中会发出12根神经,其中有两根神经叫面听神经,面神经管理运动,听神经瘤管理听力,它两是并排走的;跟面肌痉挛这个病有关的是面神经瘤,动脉血管适量形成一个畔,形成一个弯,压住神经出脑的位置,同时面肌痉挛是先天造成的。 由于面肌痉挛需要长期作用的过程,神经外面穿身“衣服”,叫作髓鞘,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但由于血管顶着神经抽跳、磨的时间长了,把神经外面的“衣服”磨破了,我们医学上就称之为脱髓鞘,导致神经、血管就像电线短路一样,就搭在一起,搭在一起之后血管再抽跳,直接刺激神经,就会引起面部抽、跳症状。 目前临床中,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药物治疗,分为抗癫痫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抗癫痫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片;营养神经的药物有甲钴胺、谷维素、维生素B,但是药物在治疗面肌痉挛上的整体效果不好。 第二种:针灸、肉毒素治疗,针灸就是扎神经,扎到神经上之后对神经造成一个轻度破坏,形成一个所谓的轻度面瘫;肉毒素就是把我们的面部神经直接封闭一下,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缺点就是时效短,大概2-3个月,不超过半年;优点就是方便可有重复操作。 第三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手术部位:患侧耳朵后面发际线内,切开3cm左右的切口,术中通过垫片把面神经和责任血管分开,解除面部抽搐的原因,达到根治目的。 手术优点:除根的方法,有效率最高,95%以上的患者通过手术是可以被完全治愈,复发率最低。 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面肌痉挛的手术成功率越来越高,手术并发症越来越少。除术者的手术技术外,应用先进的设备保障手术疗效避免并发症发生,就是术前相关各影像学检查和术中电生理监测。 核磁共振薄层扫描可以清晰的找到责任血管与神经是否产生骑跨现象,判断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原因,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条件。 而术中电生理监测就像一个身份认证系统,手术中在对可疑的“责任”血管进行减压操作时,监测系统实时观察面肌痉挛患者异常波的情况,一旦“责任”血管找到了,监测系统就会立即发现,这样很容易找到血管,并充分进行减压。而且减少了过度寻找血管的过程,极大的减少了对相关神经的骚扰,也就减少了像听力损失、面瘫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王景 2024-12-31阅读量1641
病请描述: 无论是得了任何一种疾病,患者除了关心治疗外,还会关心疾病带来的危害大不大。特别是对于面肌痉挛,由于其影响容貌、表情异常,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危害更能引起患者的重视。 面肌痉挛的危害: 1、在形象上,面肌痉挛的发生会严重损害患者的面容,使患者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2、在心理上患者由于自己的相貌以及外界的压力,使患者越来越自卑。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自信。 3、在生活上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不变,对生活没有热情。从而使患者走向不归的道路。 4、在身体健康上,面肌痉挛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要忍受面肌痉挛所带来的痛苦。 5、在精神上会使患者产生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面肌痉挛患者都有能拖就拖、说不定自己能康复的侥幸心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面肌痉挛这里基本是完全不能自愈的,同时提醒广大患者对于面肌痉挛这种面神经疾病,如果不能把握最佳治疗时间,很容易出现神经坏死现象发生。所以建议患者如果出现了面肌痉挛,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避免危害加重。 想要一次性治愈面肌痉挛,就要注意以下问题 1.把握最佳治疗时间:面肌痉挛黄金治疗时间主要是发病前三个月,此时神经坏死程度较差,恢复能力较强,科学有效的治疗能大大缩短治疗及康复时间。 2.治疗方法的选择:传统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满足需求,但是患者也不能因此失去信心,要选择正规医院采取规范治疗。 卡马西平等药物一般有两种作用方式来影响神经系统,一是影响中枢神经元,以防止或减少他们的病理性过渡放电;其二是提高正常脑组织的兴奋阈,减弱病灶兴奋的扩散。简单来说,一是调整神经元的兴奋性,二是提高脑组织的兴奋阈值。 从面肌痉挛的致病原因及卡马西平等药物的作用机理来看,这两种作用方式对于面神经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都是无效的,无法改变面神经被压迫的事实,所以针对于面肌痉挛,药物治疗是无法治愈的,只能暂时缓解一些轻微面肌痉挛的症状。而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而长期服药是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的。 面肌痉挛药物治疗无效首选外科手术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因此,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十分推崇并广泛应用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它的优点就是在长期有效的解决面部疼痛或面部抽搐的基础上,并保持了神经的解剖学完整,从而保持正常的神经功能,改变以往其它治疗后出现的面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景 2024-12-27阅读量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