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民族医学科 > 维吾尔医学科 > 侏儒症 > 内容

侏儒症内容

什么是矮小症及其干预原则-叶枫

病请描述:在当今社会,矮小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孩子与同龄人相比矮了一大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完全明确,需要从多方面考虑,而家长应当对矮小症的相关信息加以了解,如果发现孩子符合矮小症的特点,需要及时干预。 一、什么是矮小症 在类似的环境下,孩子的身高与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孩子相比低了两个标准差。如果用生长曲线图表示,会发现孩子的身高在第三百分位以下,这两种情况被称为是矮小症。在生活中,这类儿童的生长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比如在班级里排队时总是站在前排,而且连续几年都没有变化,裤子连续穿2~3年都不会变短等。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若发现孩子存在上述情况,应警惕是矮小症导致的。在临床上,也可通过一些准确的数据来判断孩子是否为矮小症,比如三岁以前身高增长速率在7厘米以上,在青春期到来以前身高增长速率不能低于5厘米,而青春期的身高增长速率则是在6厘米以上。 二、矮小症干预原则 1.注重日常调理 (1)均衡营养 儿童矮小可能与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有关,所以当孩子出现身材矮小的问题时,应在饮食上加以干预。孩子挑食和偏食,家长要帮助他们纠正,尽量做到食物种类多样化,每日所吃的食物中应当富含优质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选择的食物包括鸡肉、鱼肉、鸡蛋、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2)科学运动 多做一些能促进长高的运动非常重要,比如各种跳跃性运动、全身性的有氧运动的,常见的有跳跃训练、跳绳、打篮球、游泳等。每个孩子的体质、喜好以及运动发育水平都不一样,应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可根据孩子的体质每周运动4~7天。 (3)规律睡眠 在熟睡状态下,孩子的脑垂体前叶可以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加速骨骼生长,所以保证良好的睡眠是促进长高的关键。通常来说,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夜间10点到凌晨1点之间,为了让孩子在10点以前进入熟睡状态,应当提前上床睡觉,比如9点或9点以前。 2.病因治疗 1.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部分儿童所患的矮小症属于垂体性侏儒症或者特发性矮小症,单纯通过日常的调理并不能改善,需要应用生长激素进行替代治疗。一般建议3~5岁时开始治疗,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生长潜力非常大,身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2.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如儿童患有呆小症,多考虑是甲状腺功能减退造成的,需要应用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这种方法可以补充体内缺少的甲状腺激素,改善孩子身高和智力发育情况。      

生长发育 2023-08-17阅读量6015

长高和拍骨龄-陆洁敏

病请描述:提起“长高”这个话题,真是一辈子的事儿,小时候同龄人之间攀比;长大就业、择偶限制门槛;就算是老了,个子高都显年轻气质些。身高,真是让小个们充满了痛。想要孩子长高高,了解骨龄是非常重要的。 骨龄是什么,骨龄其实就是骨骼年龄的简称,骨龄和实际年龄不一定是一致的,它代表了骨骼的成熟度,反映的是生物年龄。 孩子长高慢?有什么因素会影响骨龄?为什么要拍骨龄片? 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 1岁之间,视为骨龄发育正常。超过一岁视为异常。 为什么要拍骨龄片? 1.骨龄片可以反映孩子发育水平,骨龄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孩子现阶段处于什么样的生长发育水平,观察孩子是否正常,像早发育或者青春期快进展的孩子,他们的骨龄常常比实际年龄大。这种骨龄提前是由于青春期提前启动,性激素分泌增加引发的。由于性激素有明显的促进骨骺闭合的作用,就会表现为骨龄偏大,假如没有及时治疗,等到骨骺闭合了,孩子的生长潜能也就消失了,以后的身高发育肯定会受影响。而骨龄落后的孩子常常因为缺乏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软骨发育不全等等疾病而导致身高增长缓慢,虽然理论上说由于骨龄较小,实际生长空间应该大于相应年龄,但由于存在生长异常,每年的实际生长幅度会小于正常儿童,后期生长空间有限,而家长还在等待孩子晚长,最终会耽误孩子成年身高。 2.也预测孩子身高.当骨骼的软骨层消失,也就是常说的生长板闭合,那么孩子就会停止身高长高。 3.同时也可以辅助孩子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比如生长激素缺乏儿童,一般骨龄常常会落后,一般落后2岁左右,而性早熟儿童,骨龄常常提前,也是提前大于1岁以上。 4.拍骨龄也是可以预测女孩子以后第一次来月经的年龄。 5.定期评估骨龄,可以性早熟孩子的治疗和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随着儿童的营养、儿童保健医疗的不断发展,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少,所以发育延迟的较少。 因此,家长不用太过焦虑。孩子骨龄有偏差,只需用骨龄评测标准和预测身高方法科学评测。 若发育指征和骨龄相符,只需要每6月定期监测,及时关注骨龄增速和身高变化趋势即可。  

生长发育 2023-08-17阅读量3770

生长发育各类激素解析-刘芳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简单介绍 首先我们来讲讲生长激素,它由脑垂体分泌,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并刺激肝脏分泌一种生长素介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这种介质可以作用于骺软骨,使软骨细胞分裂、钙化后沉积,进而促进全身骨骼的发育,对身高的增长非常重要。最近如火如荼的世界杯很多男同胞都在通宵看球,但是您知道吗,大家都非常喜爱的球王梅西也曾险些因为身材矮小与足球无缘。在梅西在10岁的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预测成年身高不足1米5,幸运的是巴萨俱乐部承担了梅西全部的治疗费用,不仅让梅西在16岁时长到了1米7米,也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足球巨星。生长激素的使用帮助了很多患矮小症的孩子,帮助他们在生活、事业各个方面重新找回自信,终身受益。 矮小症都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生长激素的使用是需要严格按照指南共识,需要经过专业的内分泌医生评估,并通过激发试验来指导用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生长激素,需要根据个体差异来判断,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科室详细咨询了解。矮小这个问题,一定是越早干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切不能因为等一等耽误了孩子终身大事。 那日常生活中如何帮助孩子长高?多喝牛奶、喝骨头汤这些方式是否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吃、睡、动”这三件事情。在饮食方面,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是要重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适量补充鱼虾、豆制品、奶制品等都是有帮助的;除了营养均衡,还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刚才我们讲到了生长激素对孩子生长的作用,我们人体的生长激素是呈脉冲式分泌,晚上10-1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量最多的时候,所以晚上九点半之前就要让孩子上床睡觉,并且保证每天都要有至少8小时的睡眠;最后,选择一些适合孩子身体状况和体力的运动并且坚持下去,有利于骨骼的发育,比如适当的跳绳、摸高等等。 性激素是怎么一回事? 性激素呢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虽然有助于性发育,也能促进身高增长,但如果孩子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过高会导致发育提前,虽然短期内孩子的身高可能会高于同龄人,但是骨骼超前生长、骨骺提前闭合,身高的增长也会提前停止,别的小孩还在长个儿的时候可能她就停止长高了。 发育提前是不是就是早熟? 是的。孩子没到青春期,就开始迅速蹿个儿,或者小姑娘胸部发育和月经来潮都比同龄人要早许多,这些都是性早熟的迹象。从年龄上来说,如果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或者女孩在10岁前发生月经初潮,往往就意味着性早熟了。

生长发育 2023-08-16阅读量4525

生长发育各类激素解析-刘芳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真的非常耳熟,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介绍吗? 首先我们来讲讲生长激素,它由脑垂体分泌,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并刺激肝脏分泌一种生长素介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这种介质可以作用于骺软骨,使软骨细胞分裂、钙化后沉积,进而促进全身骨骼的发育,对身高的增长非常重要。最近如火如荼的世界杯很多男同胞都在通宵看球,但是您知道吗,大家都非常喜爱的球王梅西也曾险些因为身材矮小与足球无缘。在梅西在10岁的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预测成年身高不足1米5,幸运的是巴萨俱乐部承担了梅西全部的治疗费用,不仅让梅西在16岁时长到了1米7米,也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足球巨星。生长激素的使用帮助了很多患矮小症的孩子,帮助他们在生活、事业各个方面重新找回自信,终身受益。 那是不是说矮小症都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生长激素的使用是需要严格按照指南共识,需要经过专业的内分泌医生评估,并通过激发试验来指导用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生长激素,需要根据个体差异来判断,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儿童内分泌科室详细咨询了解。矮小这个问题,一定是越早干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切不能因为等一等耽误了孩子终身大事。 那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孩子长高呢?像多喝牛奶、喝骨头汤这些方式是否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吃、睡、动”这三件事情。在饮食方面,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是要重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适量补充鱼虾、豆制品、奶制品等都是有帮助的;除了营养均衡,还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刚才我们讲到了生长激素对孩子生长的作用,我们人体的生长激素是呈脉冲式分泌,晚上10-1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量最多的时候,所以晚上九点半之前就要让孩子上床睡觉,并且保证每天都要有至少8小时的睡眠;最后,选择一些适合孩子身体状况和体力的运动并且坚持下去,有利于骨骼的发育,比如适当的跳绳、摸高等等。 性激素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性激素呢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虽然有助于性发育,也能促进身高增长,但如果孩子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过高会导致发育提前,虽然短期内孩子的身高可能会高于同龄人,但是骨骼超前生长、骨骺提前闭合,身高的增长也会提前停止,别的小孩还在长个儿的时候可能她就停止长高了。 发育提前是不是就是早熟? 是的。孩子没到青春期,就开始迅速蹿个儿,或者小姑娘胸部发育和月经来潮都比同龄人要早许多,这些都是性早熟的迹象。从年龄上来说,如果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或者女孩在10岁前发生月经初潮,往往就意味着性早熟了。

生长发育 2023-08-08阅读量3021

影响儿童身高增长的有关因素-...

病请描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孩子未来身高的期望越来越高,尤其对于未来想从事某些特殊职业的孩子,家长的期望更高,那么,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遗传因素 人类的身高70%是由遗传因素决定,但身高属于多基因遗传,目前研究大概约700个基因与身高有关,但每个基因对身高的贡献不一。一般来讲,父母身高较高的,未来孩子的身高就会相对较高,父母都较矮的,孩子的身高也会相对矮一些,父母一高一矮,那就要看孩子继承了谁的优势基因,孩子可能高,可能矮,可能中等。目前有一公式计算子女未来的遗传身高: 男孩遗传身高(厘米)= 「(父亲的身高+ 母亲的身高)÷2」+6 女孩遗传身高(厘米)= 「(父亲的身高+ 母亲的身高)÷2」- 6 这是一个理论上的简单计算公式,是一个大概的估计,就是说大概70%的可能性达到这个身高。实际上有些孩子超过遗传身高,有些孩子低于遗传身高,这与后天因素的影响有关。 二、后天因素:后天因素对身高的贡献占30%,影响孩子身高增长的后天因素有很多,对于父母身高均矮的,后天因素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除遗传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身高呢? 1、营养:营养是身体健康的基础,是3岁前孩子身高增长的 主要因素。无论是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或肥胖症对孩子的身高增长都有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不良的孩子明显减少,但临床仍常常可见因营养不良导致孩子身材矮小,这类孩子主要是食物不耐受,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另外,我们已注意到由于过多摄入快餐食品、油炸食品、零食及饮料,或营养物摄入过剩导致肥胖症的孩子,身高的增长是缓慢的。 2、运动:运动一方面可增强体质,阳光的照射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及钙的吸收,另外,运动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身高的增长。每天最好能坚持1-2小时的户外运动,任何运动对孩子都有好处,对身高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跳绳、打球、游泳等。 3、睡眠: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建议小学生每天要睡足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要睡足9个小时。生长激素是促进身高增长的重要激素,它是由脑垂体分泌的,由于脑垂体工作很忙,它不是24小时持续匀速分泌生长激素,而是呈脉冲式,有昼夜节律。一般在晚上睡眠后出现分泌高峰,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最多的两个时段为晚上9点至凌晨1点,早上5点至7点,最好能保证孩子晚上9点前睡觉,早上7点起床。 4、疾病的影响:任何疾病对孩子都不利,尽量避免。下列疾病对孩子的身高增长有影响,家长应注意。 (1)先天不足即宫内发育不良,孩子出生时身长或体重不达标,这类孩子极大多数生后会出现追赶生长,2-3岁能达到正常水平,如果3岁仍然矮小,成年后矮身材的可能性很大。 (2)出生时严重窒息的孩子,窒息缺氧可导致脑垂体的损失,影响身高的增长。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激素是体内促进身高增长的另一重要激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影响孩子的身高,还对孩子的智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4)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缺乏对身高增长的影响是肯定,但大多数孩子的生长激素缺乏是暂时的。 (5)性早熟:由于营养过剩及环境干扰物的影响,目前我国性早熟的发生率明显增多,性早熟导致孩子身高增长的时间缩短,最终可导致成年身材矮小 5、心情:这是大家常常忽略的问题,医学上“心因性矮下”是指因心理异常导致的矮小,家庭不和谐或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伤害,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导致孩子身高增长缓慢。

生长发育 2023-07-26阅读量2835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何明

病请描述: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障碍,指的是儿童体内生长激素水平不足,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疾病。生长激素是由垂体腺体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对于儿童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原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主要原因是垂体腺体的功能障碍,由于垂体腺体自身的发育问题、某些基因突变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垂体损伤等,都可能导致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或完全停止。此外,一些遗传疾病如废话顿症(Prader-Willi Syndrome)和克莱因费尔特综合症(Klinefelter Syndrome)也可能导致生长激素缺乏症。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症状通常包括身高增长缓慢或停滞、体重不增加、身体比例失调(如短躯干、长手脚)、面部特征未发展成熟、成熟性别特征出现延迟等。儿童可能还表现出低能量、疲劳、行为问题和学习困难等。这些症状通常与正常同龄人相比显著落后。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通常包括儿童的身高和生长曲线的评估、家族病史、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和垂体成像等。生长激素刺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给予儿童生长激素兴奋剂,观察激素水平的反应来确定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垂体成像可以帮助确定儿童是否存在垂体腺体结构异常。 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来补充缺乏的激素。生长激素注射通常每天进行一次或每周数次,需长期维持。生长激素替代疗法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改善身高增长速度。此外,支持性治疗和康复训练也可能是治疗计划的一部分,以帮助儿童克服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相关的其他问题。 除了药物治疗,关键的是提供儿童所需的关怀和支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确保儿童按时接受生长激素注射,并进行定期的健康评估。他们还可以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以支持儿童的生长和发育。 总结起来,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障碍,导致儿童的身高增长缓慢或停滞。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儿童的发育至关重要。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并需要长期维持。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提供支持和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长发育 2023-07-26阅读量5880

矮小?还是偏矮?性早熟?还是...

病请描述:矮小?还是偏矮?性早熟?还是正常发育?-----科学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 许多家长都在关心者儿童的健康成长,但是,家长经常很迷茫,我家孩子是正常、矮小还是偏矮?性早熟还是正常发育?如何来评估?儿童和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是连续而复杂的动态生物学过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各自独立又有过渡期重合,科学严谨地评估体格生长发育水平需要从四个维度——生长水平、生长速度、身材匀称度和成熟度进行。 一、生长水平:判断孩子的生长水平,需要家长学会看身高曲线图。孩子在3周岁以前,仰卧位平躺测身长,3周岁以上,脱去外套、鞋、帽,直立位站在测量工具上,测得数据即为身高数值,一般建议早起测量。测得的身长或者身高数值,对比身高曲线图(见下图),从而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水平。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种族、同性别平均身高的-2SD或第3百分位,就属于矮小症。在进一步细分:身高在第50百分位就是平均值,在第3和第50百分位之间,属于偏矮,在第50-97百分位之间属于偏高,在第97百分位以上属于身材超高。孩子的身高在第3百分位和第97百分位之间,身高都属于正常。由于身高的增长,调节因素比较复杂,受内分泌因素、遗传、营养、环境、疾病、心理等等影响,建议对于小于第3百分位和大于第97百分位的儿童,及时来医院内分泌(生长发育)门诊就诊,明确孩子矮小和超高原因; 二、生长速度:儿童身高增长过程有2个快速增长期,第一个快速增长期是0-3岁,从出生时50cm,到3岁时97cm,身高增长47cm,是人一生中身高增长最快时期。3岁到青春期前身高增长速率会下降,到了青春期就是第二个快速增长期,身高增长25cm左右。如果孩子身高增长在3岁前小于7cm/年,3岁到青春期前小于5cm/年,青春期小于6cm/年,警惕矮小症,需要来内分泌(生长发育)门诊就诊,查明生长速度下降原因; 三、身材匀称度:身材匀称度的指标包括坐高(顶臀长)/下肢长、坐高/身高(顶臀长/身长)等,以坐高与身高的比值或顶臀长与身长的比值,坐高与下肢长的比值反映身体比例即身材匀称度。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身材匀称,非匀称性矮身材多见于骨骼疾病,如软骨发育不全、黏多糖贮积症、Turner综合征等疾病。 四、成熟度:女孩正常发育年龄是9-10岁,发育顺序为乳房增大--阴毛---外生殖器改变--月经来潮--腋毛,整个过程1.5--6年,平均4年,男孩正常发育年龄是10-11岁,发育顺序为睾丸增大--阴茎增长增粗--阴毛腋毛--声音低沉、胡须,整个过程平均5年,如果女孩在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10岁前月经来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应考虑性早熟。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提前发育症状,及时来医院检查,查明原因,避免失去治疗时机。 儿童是国家的花朵,国家的栋梁,国家的未来,儿童和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水平不仅是反映个体及群体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社会发展、经济、文化状况、营养和卫生保健水平的重要内容,科学严谨的评估孩子体格生长发育,家长是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生长发育 2023-07-26阅读量4328

个子越高越容易患癌?大长腿该...

病请描述:你会为身高焦虑吗? 我们经常会看到周围有很多人想着各种方法去增高,甚至有时会看到新闻报道“断骨增高”这种不可取的方法。我们总是想着长高,但是身高是不是越高越好呢? 对于身高与癌症的关系,有很多相关的科学研究: 1、2022年3月1日,美国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Biomarkers&Prevent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内容中提到身高每提高10厘米,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便会增加14%。 2、2019年,《英国癌症杂志》也同样刊登了身高与癌症的相关内容,研究表明参与实验的上千万人,在为期五年的时间内有百万人患癌,其中个子高的人,患癌风险为28%,相比个子较低的人明显上升。 3、2011年7月,著名临床肿瘤研究期刊《柳叶刀·肿瘤学》上有这样一篇文章:研究人员对英国130万的女性进行了5年的健康追踪,记录了不同身高女性的癌症发病概率,发现身高每增加10cm,患癌的概率就增加16%;而平均身高174cm以上的小组比平均身高153cm的小组患癌概率整整高出了37%。 神奇的是,南美厄瓜多尔南部山区的一群“小矮人”,平均身高只有1.2米。 他们是拉伦侏儒症患者,由于生长激素的原因导致如此身高,但是他们得癌症的几率却大大降低。身高与癌症之间的猜想身高真的会影响癌症的发病风险吗? 其实到目前为止,没有研究能够明确身高与癌症之间具体的影响因素,更多是一些猜想。 猜想1: 激素水平 个子高的人,体内生长激素的水平相对更高,细胞的分裂、突变速度就更多,细胞就更可能发生癌变; 猜想2: 细胞数量 个子高的人,细胞数量更多,出现细胞癌变的概率就会相应提高; 猜想3: 代谢与摄入 个子高的人,日常的代谢更为旺盛,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与癌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需要为此担心吗?首先,身高并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的,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对于身高的影响非常大,过多的担心都没有意义。其次,癌症概率都是相对风险,每个不同个体的实际风险都是不一样的,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应该怎么做? 身高只是癌症发病的一个尚不明确的因素,而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才是癌症的重要诱因。01、注意饮食。减少吸烟、饮酒;红肉适量吃,蔬菜、水果要多吃; 02、生活环境。工业污染、农药、尾气等导致的饮用水、空气污染,都可能诱发癌症,所以尽量让自己的生活环境不要有过多的致癌物质; 03、疾病预防。对于一些有可能转变为癌症的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 身高或许与癌症的发病概率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更重要的是每个人注意自身的生活、饮食健康,才能远离疾病!

健康资讯 2022-04-15阅读量9387

身材矮小也是病!不要让无知耽...

病请描述:你是这样的父母吗?以为孩子长得矮是不可逆的,不知道可以治疗。虽然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但不知道孩子能长多高。孩子长得矮,就胡乱给孩子补钙,买一堆所谓的增高产品。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肖延风主任提醒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矮小”的问题,不要因为自己错误的观念耽误孩子长高,科学治疗,不要让身高成为孩子终身的遗憾。  孩子长得矮,这可能是病!  有些孩子生长缓慢,总是比同龄孩子“矮上一头”,不少家长以为是营养没跟上,其实,孩子可能患有矮小症。  佳什么是矮小症?人的正常身高是通过对大量人群的统计计算出来的。当孩子的身高低于本民族、本地区、健康的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2SD)或第3百分位以下就诊断为矮小症。  具体理解:随机抽100名孩子从矮到高顺序站队,如果孩子排在前3名就属于矮小症。如果一个50人的班级,孩子的身高在排除年龄、性别等因素下,为班里倒数3-4名,家长就应该关注孩子的生长问题,监测身高的增长,并到医院咨询和检查,看是否属于矮小症。  引起矮小症的原因有哪些? 1、内分泌性矮小:主要受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性早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症等。  2、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21-三体综合征;其他染色体异常及畸形综合症。3、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软骨发育不良;先天性成骨不全;肾小管性酸中毒;粘多糖沉积症;糖原沉积症;抗D性佝偻病等。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面中线发育缺陷;脑积水;下丘脑垂体肿瘤;精神心理障碍;组织细胞增多症等。5、继发于全身的慢性疾病:如营养素缺乏、严重贫血、佝偻病;慢性肝、肾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功能不全;慢性消化道疾病、消化吸收不良;反复感染。6、孕期因素: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小于胎龄儿。7、特发性矮小:包括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  孩子正常生长的特点 1、婴幼儿期(3岁以下,快速生长期):出生后第一年生长速度最快,可增长25厘米。第二年生长速度为10厘米。此期主要是营养状态和生长激素的调控。  2、儿童期(3岁-青春期,即稳定生长期):从3岁开始直至青春期开始前(女孩约10岁,男孩约12岁),生长主要由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调节,每年增长5-7厘米。3、青春期(加速生长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儿童生长再次加速。其中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共同起作用,性激素除促进生长外,还促进性成熟和骨骺闭合,最终导致身高增长停止。在整个青春期,女孩身高可增加20-25厘米,而男孩青春期比女孩青春期迟2年开始,因此比女孩可多获得8-10厘米的身高。怎么判断孩子是矮小症? 如果孩子一条裤子穿几年不变短,比同龄人矮半个头,列队时总是排在前三名,每年长高都低于5cm,到了发育的年纪却没有发育的迹象,那么家长就需要带着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了。  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孩子生长迟缓开始发生的年龄、出生体重身高、过往病史、父母身高问题、运动情况和智力发育情况等。然后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判断孩子矮小的原因,对症治疗。  科学治疗,给孩子正常的身高!   一、规范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人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作用于人的软骨细胞,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是人出生后促生长的最主要的激素。重组人生长激素是美国FDA认证的治疗儿童矮小唯一有效药物,矮小儿童都可使用。它可以帮助患者在儿童期加快生长速率,改善身高;在青少年期保证身高的获得。  重组人生长激素使用疗程及疗效根据孩子所处的生长时期而定,数月至数年不等,最佳用药时间是青春期前。  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例如注射部位疼痛、发麻、红及肿胀等,少数病人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血糖增高等状况,所以应该定期检查。  二、注意孩子生活习惯,监测生长情况  1.  保证充足的睡眠。生长激素在入睡后分泌的量显著高于醒来时,而青春早期及中期的前阶段,性激素分泌也以夜间分泌为主,所以充足的睡眠有助孩子身高增长。  2.  饮食平衡、避免营养素缺乏。营养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体格正常生长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由食物供给。要做到营养全面且足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否则均会对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3.  重视体育锻炼、加强户外活动。体育运动可加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加快骨组织生长,有益于人体长高。孩子可适当多做些悬垂摆动、跳跃及跳起摸高等有助于长高的运动。4.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做父母的不仅要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环境,还要保证孩子有好的精神状况。家庭破裂或不和睦,失去母爱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均可使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减少,导致身材矮小。当环境得到改善后,生长速度可恢复正常。5.  积极治疗各种疾病。疾病因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儿童及青少年期的各种疾病应当积极治疗。  走出误区,了解孩子长高的常识   误区一:身高是遗传的,父母矮孩子也长不高  有些父母因为自己身高不高,所以即使发现孩子身高比同龄人矮不少,也觉得很正常,认为孩子注定长不高。  其实人的身高只有60%是由先天遗传基因决定的,剩余的40%受到后天的营养、睡眠、运动、内分泌、心理以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通过营养指导、运动指导、睡眠保障、疾病预防、药物干预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安全改善身高,长得更高。   误区二:孩子不是长得矮,只是“晚长”  很多家长觉得自家孩子小时候矮小,是因为“晚长”,过几年就可以追上去。其实矮小和“晚长”完全不能等同。矮小,指的是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而“晚长”是青春期延迟,指的是女孩于14周岁以后、男孩于15周岁以后尚无第二性征出现,或女孩18周岁仍无月经初潮。    误区三:孩子长得矮不要急,长大了还能再长很多人相信“二十三,窜一窜”的说法,认为即使过了青春期身高也能再往上长。事实上人的身高是有时限的,人的骨骺在14、15岁(初中二三年级)时候就会闭合,一旦骨骺闭合,无论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长高,所以当发现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或身高增长速率低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生长发育机构进行身高干预管理,防止因为自己错误的等待而贻误孩子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机。  误区四:想要长得高,补钙就行不少家长总是将孩子长得矮归咎于缺钙,所以靠补钙长个儿成了普遍的做法。但事实上,给孩子补钙不能过度,过量补钙可能导致幼儿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期缩短,最终导致身高变矮。孩子只要不偏食,营养均衡,坚持喝牛奶、晒太阳,基本不需要补钙。   专家观点   身高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不少家长因自己孩子矮小,就不加选择地使用各种“增高”药物,还有不少家长期待孩子可能有“晚长”,而一味盲目等待,从而致使不少孩子失掉了最佳增高时期。家长应该关心孩子成长,发现自己孩子明显比其他同龄儿童矮,一定要及早到有儿童内分泌科的医院进行检查。查明矮小的病因后,根据其原因进行治疗。绝不要乱求医、乱用药,因为有些增高药虽可以暂时起到一些增高作用,但副作用大,常可促进骨骺的提前闭合,反而使最终身高降低,起反作用。同时,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年龄愈小治疗效果愈好,花费也愈少。千万不可盲目等待,错过孩子最佳治疗时期而造成终身遗憾。  作者简介:肖延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科 主任医师

健康资讯 2019-11-27阅读量2.0万

什么是空蝶鞍?有哪些临床表现?

病请描述: 1、空蝶鞍的定义空蝶鞍由Sheehan和Summers于1949年首次提出,研究认为空蝶鞍是由于鞍上蛛网膜腔进入蝶鞍,进而引起漏斗向后移位并将垂体向后挤压所致。虽然空蝶鞍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目前一种主要的假说是先天性鞍隔缺损。也有些人认为是跟颅高压有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2、空蝶鞍的分类空蝶鞍分为两种类型:①没有前期垂体病变的空蝶鞍称为原发性空蝶鞍;②因垂体病变引起的空蝶鞍称为继发性空蝶鞍。常见的垂体病变多与自发性坏死、出血、感染、外伤、自身免疫疾病、垂体腺瘤搜书、放射治疗或者多巴胺激动剂治疗有关。3、空蝶鞍的临床变现尽管多数患者是无症状的偶发空蝶鞍,症状性空蝶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四个方面:神经症状、视觉改变、内分泌异常、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神经症状:头痛、恶心、殴辱、头晕及视盘水肿等。视觉改变:常表现为视野缺损(双颞侧偏盲),主要是由于视交叉向垂体窝下陷引起。然而,部分患者没有视交叉下陷,也存在视野缺损;同时,也并不是所有视交叉下陷的患者均会有视野缺损症状。可能的原因在于垂体柄漏斗部异常牵拉可以引起视交叉血供及显微结构的改变进而引起视野缺损。因此,重视和寻找空蝶鞍综合征患者潜在的视觉障碍非常重要。内分泌异常:大部分患者存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垂体内分泌异常主要表现为高泌乳素血症、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缺乏、库欣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性激素缺乏、中枢性尿崩、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变现主要包括疲乏、停经、泌乳、男性乳房发育、性别错乱、多毛、体重改变、低钠血症。脑脊液鼻漏:空蝶鞍和脑脊液漏的关系而言,脑脊液漏患者中,检查出空蝶鞍患者要远远多于无空蝶鞍患者。持续性脑脊液漏需要手术治疗。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9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