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胃肠动力差 > 饮食

胃肠动力差饮食

胃肠动力差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老是拉稀怎么办?

病请描述:清晨刚醒来,本想再懒会床,但肚子不同意,闹着要起床,一会咕咕咕叫(肠鸣)一会儿一阵一阵痛,赶快起来上厕所,拉出来大便烂又稀,有时还水泻,混杂未消化食物,拉好后腹痛缓解,本想吃好早饭轻松上班,但吃了一半或刚吃好饭,就感觉肚子又开始隐痛,再次上厕所,又是烂大便,拉好后,腹痛再次缓解。长期这样腹泻的人往往会有以下体会,①怕凉怕冷,秋冬季较重,夏季稍轻,换季最易复发,喝冰啤酒吃冷食,进油腻的食物,吃得过饱容易腹泻;冷风一吹也腹泻。②每天早晨起来后就可腹泻2—3次,尤其是冬季,有时刚刚躺好被窝热了,就又去厕所,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③便急:一有便意就急于大便,慢了就拉到裤内,十分尴尬,坐车旅游出门十分小心,整天提心吊胆。生活非常紧张。④大便次数多:轻者每日3—5次,重者每日5—10次以上。入睡后不腹泻。⑤腹痛:便前腹部不适或腹痛,便后减轻。腹痛不会进行性加重,夜间睡眠后极少有痛醒者⑥夏天不能吹空调电扇,遇冷风即可腹痛腹泻。 ⑦起病缓慢,间歇性发作;病程长但全身健康状况不受影响。体形保持不变,甚至体重增加。⑧常伴上胃肠道症状如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等上胃肠道症状。 ⑨肠外症状有部分人伴有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胃肠外表现较器质性肠病显著多见,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紧张等。为此患者十分担心,焦虑,到医院查了粪常规,细菌培养,血液检查包括甲亢指标,肠镜,CT,有的甚至做胶囊内镜,小肠镜检查,结果都是好的,没有查到可解释的病因。医生开了益生菌,助消化药,甚至止泻药,腹泻暂得到缓解,一旦停药,腹泻又始,有的病人想本想去想不通,明明有腹痛,腹泻,怎么会查不到病因呢?因此不远万里到处就医,重复检查,想找出罪魁祸首,但结果总是失望。失眠,担心,心慌,出汗,易怒,纳差,抑郁,焦虑接踪而来。其实这是肠易激综合征,也称肠功能紊乱,是查不到器质性病变的。关于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仍不十分清楚,被认为是胃肠动力亢进、蠕动过快。肠道感觉异常,显得非常敏感,像一亇暴脾气的人一般,非常容易激动。脑子与肠道之间调控异常、肠炎后及抗生素应用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和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那怎么办,才能消除腹痛腹泻,提高生活质量。 1.生活方式及调整饮食 在冷空调及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及下肢。饮食规律,不宜过饱,年长者可少量多餐。忌生冷及某些寒性食物如大闸蟹,某些海鲜如牡蛎,某些多水份的水果如西瓜。忌太油腻食物如肉汤,烧烤等。忌刺激性物。减少酒烟及咖啡摄入。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的摄取。对忌口非常严格的患者,劝说适当放开某些不必忌的食物,过份的忌口本身会带来担心及恐惧。。 2.心理和行为治疗 对该病要有充分的认识,腹泻只对生活有一定影响,对整个身体无危害,腹泻不是炎症所致,不会产生脱水,电介质紊乱。也不会影响消化吸收。对于短途上班族来说,不必担心。对于出差,旅游路途较运的可服用些止泻药,以防尴尬的事发生。对于有失眠,焦虑等症状者,可适当予以镇静药。 3.药物治疗 对于每日大便1~2次轻微症状,伴或不伴轻微腹痛者,建议不需吃药治疗。对于腹泻次数大于3次以上者,或出差,旅游者可服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酪酸梭菌等,能调整宿主肠道微生物群生态平衡,对腹泻有一定帮助。也可服用中药制剂如固本益肠丸,香连片,保和丸等。止泻剂,如思密达,复方苯乙哌啶等也可应用。对于腹痛频繁发生,或持续存在者可应用曲美布汀或匹维溴胺。有报告口服不吸收抗生素利福昔明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有用。对腹痛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尤其是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适当予以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有一定帮助。

张顺财 2021-06-05阅读量1.8万

科普—&mdas...

病请描述:论肠镜检查的重要性一说到做肠镜检查,第一次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往往会存在害怕心理,那么为什么要做肠镜检查?约95%的肠癌是肠息肉演变而来的,肠镜检查可以轻易发现息肉,并能直接切除,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绝大部分肠癌的发生。肠镜检查是能够帮助我们明确地检查出肠道内部环境以及病变的一种重要检查。提问Qustions&解答问*为什么要做肠道准备?肠道准备就是指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使肠道内的粪便排空,使结肠内达到一种完全清洁的状态,以便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病变。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结肠镜是否可以顺利进行以及检查的彻底性。因其需要利用一根软管由肛门慢慢进入大肠,充气后观察大肠粘膜检查,检查时如果仍有很多粪便,就会影响进镜和观察,粪便掩盖还会造成漏诊,甚至不能完成全结肠检查,所以需要在检查前完成肠道清洁准备。 降低手术污染风险肠道内有很多的粪便或食物残渣,手术时可能会导致粪便泄露,污染腹腔和手术切口。而且肠管接起来的部位,也有可能被污染,造成吻合口瘘。比如因为肿瘤造成肠梗阻,肠破裂等情况,如果肠道准备进行的不彻底,术后伤口感染概率极高,甚至会造成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问*怎样进行肠道准备?临床喝泻药是目前肠道准备最常见的方式,病房常见的肠道准备方式还有灌肠、开塞露等。目前我院采用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作为肠道清洁的药物。推荐服药两次法,即检查前一晚先服一次排空肠道,检查前4小时再服一次,以保证清洁。 上午肠镜检查于结肠镜检查前1天晚上8-9时将1盒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1000ml温水完全溶解后1小时内喝完;当日检查前3-4小时将2盒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2000毫升的温开水溶解,可用量杯(两个300毫升杯)、500毫升的矿泉水瓶子或2升的大可乐瓶测量水的体积。第一次服用600-1000毫升,以后每隔15分钟服用250毫升,1.5-2小时内服完。不宜过快,以免呕吐。服用后起身多活动,一般开始排黄便逐渐排稀便直至排出清水样大便为止,排便次数多在6-8次或以上。 部分患者发现结肠镜检查的泻药味道不佳,难以下咽。解决办法有:采用分次服用,用吸管饮用溶液,加入澄清的饮料。 无痛肠镜检查者最迟于麻醉前3-4小时服完,然后开始禁水,以保障麻醉安全。 下午肠镜检查于结肠镜检查前1天晚上8-9时将1盒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1000ml温水完全溶解后喝完,检查当日早饭可少量流食,米汤(糖尿病患者可选择麦片)或无色能量饮料和糖水补充热量,检查前3-4小时开始服用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方法同上。术前肠道准备结直肠手术前一天晚上18:00开始喝泻药,晚10:00后禁食禁水,部分造口手术可行灌肠,前一天晚18:00一次,当天早上6:00一次。问泻药什么时候开始起效?多数情况下在给药约1升后开始排便,当服用约1升后仍未排便时,如有严重腹胀或不适,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暂停服用,待症状消除后再继续服用,直至排便。少数人喝泻药后呕吐,如果呕吐后没有排便,可咨询医生后再次加药。 问*便秘的患者应该如何进行肠道准备?便秘患者肠道运动慢,由于长期服用各种泻药,对各种肠道准备的泻药反应性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肠道准备方法,常常肠道准备不佳,喝完泻药后,肠腔内仍有大量的粪渣残留,导致检查不清楚或者无法完成结肠镜检查。便秘患者可以尝试以下几种肠道准备的方法。1、在结肠镜检查前一晚加服一次泻药。然后在结肠镜检查前4小时按照上述的常规方法再次服用一次泻药。2、在服用泻药时同时口服西沙必利20mg。便秘患者由于肠蠕动较弱,肠内容物排泄迟缓,所以给予西沙必利胃肠动力药物,通过促进肠道肌间神经丛及壁内神经丛节后纤维,增强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排空。3、在检查前两天在行无渣饮食的同时服用乳果糖口服液10ml,3次/天,然后按照上述服用泻药的方法服用泻药。乳果糖口服液具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腔内而产生高渗效果,有导泻功效。联合用药可使您的肠道准备比较充分。 慎肠梗阻患者喝泻药需要谨慎 肠梗阻的患者,盲目喝泻药反而容易导致肠子大量积水积气,甚至导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喝泻药前最好咨询医生。 肠镜前注意事项:1.  检查前第3天,低渣饮食;检查前1天,流质饮食。禁止食用奶制品,粗纤维蔬菜,带籽水果。2.  年老体弱患者,无痛检查者须有成人家属陪同;3.  女性月经期间不宜做肠镜。4.  如果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需要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停药及停药时间。5.  选择无痛肠镜检查,需提前带上心电图检查结果前往内镜中心进行麻醉评估。6.  检查当日请自备(无色糖块)部分患者中途可能有心慌、出汗、头晕等低血糖表现,可临时含服糖块等处理。

傅传刚 2021-03-09阅读量9667

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新选择&...

病请描述:        张先生带着妻子和女儿再次来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特需门诊,他这次来看门诊,主要是为了感谢他的救命恩人钟芸诗教授,感谢钟教授高超的内镜技术把他“瘫痪”的胃给重新“启动”了。事情的缘由还得从1月前说起……         40岁的张先生确诊糖尿病3年余,平时忙于工作,血糖没有很好地控制,间断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4个月前张先生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反复恶心、呕吐等症状,多进食后出现,晚餐后明显,严格控制血糖后,症状也没有明显减轻,当地医院行胃镜等各种检查均未见器质性病变,给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张先生的症状仍然是间间断断反复出现,近半个月来,张先生饭后呕吐的症状较前明显加重,流质饮食也吃不下,由于呕吐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张先生体重明显下降,短短几个月内就瘦了将近20斤,路也走不动了。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明原因的频繁呕吐给张先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饱受困扰的张先生经多方打听后得知有种微创手术可以治疗他这种呕吐,他立刻赶至中山医院内镜中心钟芸诗教授特需门诊就诊。钟教授见到如此消瘦的张先生,仔细询问病史,并安排张先生行胃镜、碘水造影及CT等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张先生胃扩张明显,胃内容物明显增多,幽门口痉挛,胃排空明显延迟,但未发现其它器质性的病变。考虑到张先生糖尿病史,结合各项检查结果,钟教授考虑张先生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鉴于张先生症状较严重,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钟教授给张先生介绍了内镜微创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新方法——G-POEM。张先生了解到钟教授团队开展G-POEM手术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通过自然腔道进行手术,避免了外科手术的同时又能改善症状,使得张先生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不小,所以他很愿意尝试这种微创的治疗方法。         钟教授很快安排张先生住院,成功为张先生实施了G-POEM手术,手术时间仅短短半小时,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经过短暂的禁食水及抗炎补液胃肠减压治疗,1天后张先生开放流质饮食,很神奇,未有呕吐,出院后张先生逐步过度至半流质饮食,仍未见呕吐,进食量逐步增多,张先生的体重慢慢增加,1月后当他再次来到钟教授门诊复诊时,张先生体重居然增加了8公斤,精神也越来越好。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篇的一幕。就这样严重困扰张先生的呕吐,通过内镜微创治疗的方式得到了解决,并且术后恢复快,症状改善明显。 图一  内镜下G-POEM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 图释:术前内镜检查提示幽门口痉挛紧闭,空腹CT提示胃内容物多,胃潴留;消化道造影提示胃内造影剂滞留。行G-POEM手术后,再次观察:幽门明显增大。 连线专家,在线答疑。 整个诊治过程中的疑问,钟教授为我们一一作了答复。 1.为什么张先生仅患糖尿病,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也反复呕吐?         长期患糖尿病的部分患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如早饱、餐后饱胀感、厌食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其实是由于胃轻瘫导致的胃排空延迟所出现的症状。换个说法就是,胃“瘫痪”了。 2.为什么胃也会“瘫痪”呢?为什么胃“瘫痪”又与糖尿病有关呢?         其实,我们的胃除了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外,同时它还是个运动健将呢,具有蠕动、研磨、排空等运动功能,这些运动和调节功能,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来完成。当某些原因导致胃“偷懒”,不想运动或者运动功能低下时,便会出现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称为”胃轻瘫综合征“。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自主神经及胃肠内神经损害导致胃运动功能下降,或是幽门痉挛导致胃窦动力不足等,从而出现”糖尿病性胃轻瘫“这种消化系统并发症。胃轻瘫不仅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直接影响降糖药的吸收与疗效,导致血糖控制不佳,需要引起重视。 3.出现了相关症状,我们又该怎么检查发现呢?         目前尚无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统一诊断标准,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包括饱腹感、餐后饱胀、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上腹部疼痛和体重减轻等胃轻瘫的主要症状时,需要先通过内镜和钡剂检查等排除机械性梗阻,有条件可以做核素胃排空试验、胃肠测压、以及胃电图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4.诊断了糖尿病性胃轻瘫,究竟该怎么治疗呢?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是发生糖尿病胃轻瘫的罪魁祸首。所以,最主要的还是严格地控制血糖,少食多餐、低脂低纤维饮食。至于药物治疗,目前,在美国只有胃复安和红霉素是FDA批准用于改善胃排空的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改善症状,并促进营养素的摄取。如果只是轻微的症状,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便能解决您的问题啦。但是,如果因药物副作用停药导致症状反复,或者如张先生一样症状严重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欠佳。故对于这类难治性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美国指南指出可采取幽门成形术和胃空肠吻合术来治疗。但,由于手术的高风险、术后并发症等因素,目前这些技术在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患者中并未普及。         近年来,通过自然腔道的内镜POEM(经口内镜肌切开)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疗效获得了广泛认可。在POEM的基础上,Kawai等提出了G-POEM(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的概念;2013年,Khashab等首次成功将G-POEM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后,多篇文献报道表明G-POEM技术安全有效,且其对于难治性胃轻瘫的治疗价值也正逐渐受到关注,可缓解症状且促进胃排空。G-POEM手术时间较短、患者耐受性好,且对于熟练掌握POEM技术的内镜专家来说,相对较容易,是目前国际、国内正在发展的、高疗效术式。这种高效的微创技术也给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新选择。 专家温馨提示: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钟芸诗教授介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需求和微创治疗为导向,成功走出了“学习加创新,超越并引领“的发展道路,内镜治疗各项技术均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目前中心已成功治愈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近20例,使原来的普外科开腹手术,转变成无创的内镜手术。同时G-POEM术式在其他原因导致的胃轻瘫疾病中,也正在有效地开展,比如胃部分切除术后胃轻瘫、严重感染胃轻瘫、特发性胃轻瘫等,以及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婴幼儿幽门肥厚、原发性幽门狭窄等等。从我们治疗的患者情况来看,这种方法快速、高效、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同时,该术式属于一种新的内镜技术,还需要长期的随访来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但这种治疗办法仍不失为治疗胃轻瘫的新思路、新希望。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擅长各类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钟芸诗 2020-04-07阅读量1.1万

医疗新技术:肿瘤营养代谢治疗

病请描述:一项大型研究发现,即使不刻意保持饥饿状态下有: l 71%的肿瘤患者缺乏营养支持; l 80%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体重减轻; l 67%的住院肿瘤患者重度影响不良; l 20%的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 一、营养的重要性 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一个需要手术、麻醉、化疗、放疗的肿瘤患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荷瘤机体的应激状态和肿瘤组织“活跃生存”致患者机体异常代谢,表现形式为体重丢失。 营养不良将会引起: 1. 患者无法耐受手术; 2. 机体对化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均产生障碍; 3. 影响化疗药物的血药动力学,导致化疗毒副作用增加,机体耐受性下降,并发症增多; 4. 对放疗的耐受性也同样减弱; 良好营养状态是患者化疗实施的前提条件,而化疗以减少肿瘤负荷方式,为异常代谢状态改善提供基本保障。营养代谢治疗已成为临床肿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推动整个学科的巨变。 脏器功能下降,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各样感染。肌肉萎缩,如四肢肌肉萎缩,细胳膊细腿的,活动能力减退;心肌萎缩心脏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心衰;呼吸肌肉萎缩,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且肺部感染难以控制。 抗肿瘤治疗副反应增加,疗效降低,重度营养不良甚至会丧失所有的抗肿瘤治疗机会,生存期缩短。 二、如何发现营养不良 通过本人及家属自查,肿瘤病人很容易发现营养不良。每2周测量并记录体重一次,半年内发现非人为控制情况下发生体重丢失大于2%;或进食量较平日减少1/4以上;加上有厌食、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腹泻、便秘、口干、味觉异常、吞咽困难、早饱、疼痛、发热、抑郁焦虑等症状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患者有营养不良的问题。 通过上述自查有问题,要到及时到医院就诊,医护人员通过对肿瘤病人病史采集,体重变化,进食量变化,目前存在的症状,膳食调查,以及一些血项指标判断有无营养不良及其程度。 三、如何治疗肿瘤患者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的5中方式: ①饮食+营养教育 ②饮食+经口补充营养制剂 ③全胃肠内营养支持 ④部分肠内联合部分肠外营养支持 ⑤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代谢调节剂可减少机体分解代谢、促能量-营养素吸收合成代谢、为生长迅速细胞提供必需营养底物:包括一些营养素、化学药物、生物激素制剂。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沙利度胺、甲地孕酮、支链氨基酸、左旋肉碱、维生素B1、烟酰胺、胰岛素、糖皮质激素、COX2抑制剂、谷氨酰胺、二甲双胍等均被视为能量营养素代谢调节剂。 (一)减少/驱除肿瘤负荷 肿瘤患者能量-营养素异常代谢由肿瘤“造就”,减少/驱除肿瘤负荷是代谢调节治疗成功的保障。而患者的差体质使得临床实施难度较大。总体治疗过程规划成两阶段,评估病情、选择“驱瘤”方法和制订方案、营养疗法三环节不容忽视。 首先,审慎选择患者及对应“驱瘤”方法(药物治疗、局部物理治疗、减瘤手术,及其联合应用),据循证资料和临床经验,预测治疗反应性和安全性。本着“低毒高效”原则制订“驱瘤”方案,合理联合营养疗法。 其次,患者营养状态改善后,再实施依据循证医学的传统抗肿瘤综合治疗方案。 (二)肠功能维护与调节 肿瘤疾病、抗肿瘤治疗常伴肠功能障碍。肠道是能量营养素吸收器官和人体最大免疫屏障器官,维护肠功能及治疗肠功能障碍,是代谢调节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心理调节、生物反馈调节 50%左右肿瘤患者罹患抑郁症。抑郁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抑制肠动力减少肠粘膜血流量加剧肠功能障碍,致血清神经递质深度变化而加剧机体应激状态。 情绪舒缓协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弱化机体应激状态。 (四)减症治疗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以下常见症状和体征积极开展治疗,可以迅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缓解紧张情绪。

龙江 2020-03-31阅读量8271

胃肠动力差饮食相关医院 更多>

乌镇微医互联网医院

一级医院 预约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