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血性耳分泌物 > 检查

血性耳分泌物检查

血性耳分泌物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慢性中耳炎患者手术流程、术后...

病请描述:一.预约手术 中耳炎患者可通过电话、网络预约陈兵医生门诊 患者按预约时间到门诊就诊,一般会进行简单的检查(耳部CT、电测听等)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并告知手术主要风险(面瘫及耳聋等)。适合手术患者自行选择是否进行手术。 如患者选择手术,需在门诊开取住院单到住院部预约住院及手术时间,(女性患者需避开月经期)。并于术前在门诊完成术前检查。 二.住院手术 一般住院时间为2天。患者入院当天做些必要的准备工作,第二天手术,若无特殊,术后次日可出院。 手术时间大约30---60分钟,需全身麻醉。关于听力重建问题,需要术中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采用自身听骨还是植入人工听骨。 三.术后护理 出院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在本院或者回当地医院换药。 术后一周左右,术后第一次复诊。复诊内容:拆线及抽取耳道纱条。回家后可到就近的药店购买酒精棉球,挤干后放于耳道口(切忌不要往里塞),每天换一至两次,大约需要换3--4周;门诊会为患者配几瓶滴耳液,术耳每天滴三次,一次2-3滴,总共滴10天左右。 一个月后, 术后第二次复诊。复诊内容:清理术腔,观察鼓膜生长情况及听力恢复情况。 四.术后患者常见问题 术后耳道渗液:术后由于术腔的恢复,耳道最初会有血性的分泌物渗出,过后会慢慢转成淡黄色液体,属于正常现象。渗液会慢慢减少,大多在术后2-3月内恢复正常。 耳朵麻木:行耳后切口者,耳后的弧形切口,势必会切断一些感觉神经的分支从而影响到耳朵(耳廓)的触觉。会造成部分患者对耳朵失去感觉,属于正常情况,不必过多担心。一般会在术后3-6个月慢慢恢复。 流水声和心跳声:由于术耳的术腔里还有部分填塞物以及正常的渗液,耳内可能会出现流水一样的声音或是类似心跳的轰轰声,都是正常情况。随着术腔的渗出减少和术腔的上皮化,这些声音可能会慢慢减轻或消失。 味觉改变:部分患者在手术时,为了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不得不牺牲掉一条支配味觉的小神经。这可能会造成患者术后手术侧的舌前对味道的感觉下降或有异味。 饮食:刚刚做完手术的那几天避免吃太硬的食物,然后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无特殊忌口要求。 其他注意事项:术后尽可能不要用力擤鼻涕或屏住呼吸;术后鼓膜愈合后(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可进行活动量较小的运动(如跑步等),需注意避免头部撞击;术后乘坐飞机的时间需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主刀医生的经验决定,最早可在术后几天。

陈兵 2018-08-29阅读量2.0万

鼻咽癌、鼻腔癌和鼻窦癌诊断、...

病请描述:     鼻出血的情况很常见,特别是早上起床后鼻涕中带有血丝或血性分泌物,常常被认为是由于天气干燥引起的“上火”,但鼻涕带血很有可能是它鼻咽癌、鼻腔癌和副鼻窦癌的早期症状,千万不要忽视鼻涕带血这一肿瘤症状。 鼻咽癌     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沿海地区常见,其中以广东省发病率最高。男女病人之比例约为3:1,大多数在40-60岁之间。鼻咽癌的特点是发病部位隐蔽,局部早期症状不明显。回吸涕血是鼻咽癌最常见早期症状,耳后下出现质硬无痛肿块也是部分病人初发症状(其实已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其它症状为耳鸣、耳闷闭塞感和鼻塞等症状。晚期可出现顽固性头痛、面部麻木、复视、视力下降和张口困难等症状。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吴海涛     成年人突然发现回吸涕带血或痰中带血,虽然血量不大,也并非天天都有,2~3周后还不见消失,要怀疑鼻咽癌。凡有回吸涕血、一侧耳闷耳鸣或发现颈部有肿块,应及早到医院作专科检查。 鼻咽癌诊断     有鼻涕带血等肿瘤症状的患者因及时到专科医院检查,如鼻内镜、CT或MRI,尽早排除肿瘤,如发现肿瘤,要做切片检查(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鼻咽癌治疗     鼻咽癌对放疗敏感,所以放疗是首选。早期鼻咽癌单独放疗,晚期鼻咽癌,化疗+放疗综合治疗。如鼻咽癌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后复发或残留,再手术切除。 鼻腔、鼻窦(上颌窦、筛窦、蝶窦)恶性肿瘤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也较常见,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第二或第三位,约占全身恶性肿瘤3%左右,中老年人多见。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早期主要表现为鼻涕带血(或血性分泌物)、进行性鼻塞等症状,晚期症状有面部肿胀、面部麻木、牙痛、眼球突出、流眼泪、头痛,张口困难和硬腭下榻等表现。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凡有涕血(或血性分泌物)、进行性鼻塞等症状者应及时到专科医院或专科门诊检查,以免漏诊,错过最佳治愈的机会。 鼻腔、鼻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恶性肿瘤门诊检查程序     如有鼻涕带血等肿瘤症状,医生首先要对鼻腔、鼻咽进行相关检查,并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要进一步再做鼻内镜、CT或MRI检查,如发现有有肿瘤,再进行病理学检查(切片检查)。 鼻腔、鼻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恶性肿瘤病理类型     鼻腔、鼻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恶性肿瘤病理类型有鳞癌、腺癌、腺样囊性癌、恶性淋巴瘤、粘液表皮样癌、肉瘤、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嗅神经母细胞瘤等。 鼻腔鼻窦肿瘤治疗原则:综合治疗 1.  恶性淋巴瘤:放疗+化疗。不用手术切除。 2.  对放疗较敏感的肿瘤,如鳞癌、腺癌、嗅神经母细胞瘤等,可先放疗(术前放疗 6500-7000rad)。放疗后肿瘤会缩小,有利肿瘤彻底切除。放疗结束后2-4周再手术切除肿瘤。 3.  对放疗不敏感肿瘤:如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肉瘤、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先手术切除肿瘤,术后二周再进行放疗。   手术方式 1.  鼻腔、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恶性肿瘤,未侵犯上颌骨,可行鼻侧切开术或上颌骨部分切除术、 2.  鼻腔、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恶性肿瘤,如侵犯上颌骨,行上颌骨全切除术。 3.  如眼眶受侵犯 :还要摘除眼球(眶内容剐除)。 4.  如侵犯面部皮肤,要切除面颊部软组织,再用皮瓣进行修复。   

吴海涛 2018-08-07阅读量6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