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颅神经疾病专家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发现三叉神经痛有5年时间,病情时长反复,开始只是右侧上牙齿位置疼,以为是牙齿的问题,到牙科去看,说是牙齿没问题,但还是疼,慢慢的发展为刷牙、吃饭、洗脸都受到影响,就到医院去做系统的检查,确诊为三叉神经痛,近期疼痛加重,想咨询有没有根治的方法。” 王景教授介绍: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法最好和缓解持续时间最长的治疗方法,术后急性期有效率95%以上,可针对病因治疗,达到既保留面部正常感觉,又消除疼痛的目的。 如何鉴别三叉神经痛和牙痛? 牙疼、三叉神经痛有哪些区别? 1、疼痛感觉 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是一阵一阵的,疼痛感没有牙痛的持续,而且是刺痛感。 牙疼一般情况下会是长时间的钝痛,时间都比较久,感觉比较僵硬。 2、疼痛部位 牙疼的疼痛部位主要就是集中在我们的口腔牙齿或者是牙龈上面,一般就是口腔内的局部疼痛。 3、三叉神经痛“扳机点”触痛区分法 三叉神经痛可找到“扳机点”,即触发点,刺激这些点可引起疼痛发作。多分布在上、下唇、鼻翼、鼻唇沟、牙龈、颊部、口角等处。常见于咀嚼运动、刷牙、打哈欠等动作。有时简单的张嘴或声、光刺激却可诱发三叉神经痛。其范围大者直径为指甲大小,小者为一个点或一根胡须。 牙疼一般会表现出持续性的疼痛,不会因为触发某个部位引发疼痛。 4、服药检验法 如果服用普通止痛药后,疼痛不见好转,则可排除是牙齿炎症性的疼癌,而是神经疼痛。 服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三叉神经痛药物后,疼痛来减轻,就可以排除神经疼痛,而是牙痛。 5、自我检查牙齿健康法 可以检测自己的口腔中有没有蛀牙、牙龈发炎或者是牙龈出血溃疡等情况,如果没有这种牙齿问题还是疼痛难忍的话,那可能就是三叉神经痛引发的疼痛了。 三叉神经痛与牙疼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三叉神经痛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各学说均无法解释其临床症状。目前为大家所支持的是三叉神经血管压迫导数神经脱髓鞘学说。 牙疼是由牙龈炎和牙周炎、蛀牙、折裂牙导致牙神经感染引起。牙齿受到牙齿周围食物残渣、细菌等物结成的牙垢、牙石长期刺激,维生豪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目前三叉神经痛有效治疗方法:药物及手术治疗,发病初期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效果极佳,但是长期服用的患者反映,效果会越来越差,而且长期的药物治疗产生严重的副反应,针对明显存在神经及血管骑跨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一般药物治疗的效果甚微,应该尽早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评估,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王景 2025-01-21阅读量1386
病请描述: 病友故事:5年的疼痛 54岁的刘先生,5年前他因咳嗽了一声后,便出现了一边舌咽位置、右侧耳朵内一阵剧烈的疼痛,就像被电打了一样。从那以后,这样的疼痛便折磨了他多年,这些年不管是吃饭、喝水、咳嗽,甚至咽口唾沫都能引发出咽部、舌根、耳朵一阵一阵的剧烈疼痛,像在被什么东西撕裂一样,火 辣辣的疼。 为了治病,他在一家医院做了手术(已经记不起来是什么手术了),但疼痛丝毫没有缓解。两个月前,刘先生的疼痛又加重了,他找到西安交大一附院颅底颅神经疾病诊疗专家组姜海涛教授,经过初步评估诊断她患的是舌咽神经痛,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今日上午(周四)门诊复诊,他讲述术后疼痛已经消失。 什么是舌咽神经痛? 姜海涛教授介绍,舌咽神经主要支配舌咽部的感觉。舌咽神经痛是一种出现于舌咽神经分布区域的阵发性剧疼,通常在四十岁以后发病。疼痛的性质与三叉神经疼很相似,但舌咽神经痛发生在一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根部,及下颌后部,以耳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与三叉神经痛的分布区域不同。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由神经发生脱髓鞘病变,出现的神经传入冲动障碍所导致。当舌咽神经进出桥脑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枢与周围神经的移行区,脱鞘区,又称为神经敏感区,缺乏细胞的包裹。如果这一段的舌咽神经被颅内迂曲的血管压迫后,由于血管的长期搏动造成神经脱髓鞘,引起舌咽神经的传入冲动与迷走神经之间发生短路,而引发舌咽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对于舌咽神经痛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就是通过通过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将血管与神经分离,解除压迫。并且该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术后98%的患者疼痛都会消失。 颅神经显像检查 显微血管减压术解除病根 一个月前经过评估后,姜海涛教授为刘先生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手术全麻满意后,患者取左侧卧位,于右侧耳后发际线内切开4cm左右的竖切口,颅骨打开一元硬币大小的骨窗,显微镜下,于右侧桥小脑角区仔细探查舌咽神经,见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压迫舌咽神经,予以分离,垫神经垫片。 手术麻醉清醒后,刘先生咽部的疼痛就立即消失了,折磨了他5年的舌咽神经痛得到了治愈。他说,五年多了,第一次可以大胆吃饭、喝水,打哈欠,可以大声说话了,再也不用担心一阵一阵的剧烈疼痛。
姜海涛 2024-12-25阅读量1681
病请描述: 前几天有个病人,诉肌肉酸痛,打哈欠时或伸手拿东西时更明显,经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肌肉痛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T3和T4)水平显著升高,导致全身代谢率增加。这种情况下,肌肉细胞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其正常功能,因而容易出现疲劳和酸疼。 蛋白质代谢异常:甲状腺激素过多会促使蛋白质合成和分解速度加快,导致肌肉蛋白质分解增多。这种不平衡状态使得肌肉纤维容易受损,引起肌肉酸疼。同时,肌肉蛋白质的降解也可以导致肌肉质量下降,使得肌肉力量减弱和疲劳感增强。有时会出现肌酶升高。 电解质失衡:甲亢可能导致电解质(如钾、钠、钙等)失衡,这对肌肉功能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钾离子尤其重要,它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电解质失衡会导致肌肉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影响肌肉收缩能力,进而引发肌肉酸疼。部分患者会出现血钙升高,碱性磷酸酶也高,类似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必要作血PTH检查,予以排除。 神经系统变化:甲亢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或紊乱。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肌肉神经反应异常,神经肌肉兴奋,引起肌肉痉挛和酸疼。有些出现不宁腿综合征。
杨春华 2024-09-23阅读量1531
病请描述:骨盆旋移: 由于骨盆是脊柱的底座,是由两下肢支撑着,故在日常生活中因各种站姿或坐姿不良都会造成骨盆的倾斜或旋转移位,这种旋转式移位我们简称为骨盆旋移。国医大师、八桂名医、博士生导师韦贵康教授指出:骨盆旋移也有先天性的,即出生分娩的时候,在母亲的产道里落下的骨盆旋转移位。有骨盆旋移者,一般在第4~5腰椎和骶骨至髂后上棘处,可触及紧张肌肉和突起的骨性物,多由骶髂关节错位或腰突症或腰椎后关节错位所致。表现为:腿有长短,且多有内旋或外旋;臀部和大腿后方或侧方肌肉紧张;腰易酸痛,类似腰肌劳损。 骨盆旋移与起不孕不育: 情景一:一位38岁的女士想生育二胎,可是已经停经了…… 情景二:怀上宝宝的女士,做B超检查时却发现没有胎心音…… 情景三:既便多么注意保胎,可还是流产了…… 情景四:既便夫妻多么努力,还是不孕…… 对于上述几种情况王明杰博士答疑:骨盆是人体的基座,也是孕育胎儿的“金屋”,子宫、卵巢均位居其中。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子宫的供血供氧和舒张收缩、卵巢的排巢分泌等功能,均受位于脊柱-骨盆周围的植物神经支配,脊柱侧弯移位、骨盆倾斜等均可使植物神经受到挤压、牵拉,进而影响到植物神经致所支配的子宫、卵巢出现功能失常(如子宫供血不足或痉挛收缩,排卵紊乱或不排卵等),临床上除表现为腰骶部的酸胀累外,部份还可引起不孕不育。因而孕前的“脊柱-骨盆功能评估”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要想孕育宝宝,胎儿所住的“房屋”准备好了吗? 骨盆旋移自我评估: 1、在睡觉的时候,很难长时间仰卧。 2、站立的时候,身体有些前倾,会出现腰痛,并习惯性的捶腰。 3、站立的时候,容易不自觉靠着墙。 4、坐在椅子上,会不自觉地把腿盘起来。 5、走路的时候容易绊倒,左右鞋底的磨损程度不同。 6、虽然没掉牙齿,但嘴却是歪的。 7、稍微运动一下就会出汗。 8、走路的时候,容易O型腿或膝盖向外屈。 9、虽然不困,却经常打哈欠。 10、虽然不疲倦,但眼睛却睁不开。 若出现上述两项情况者,骨盆旋移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出现了上述项目多达8-10项者,骨盆旋移可能影响自律神经了。此时应到医院寻找专科医师咨询,就诊进行专业的骨盆评估以及制定相对应的治疗与康复方案。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