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牙龈肿胀 > 内容

牙龈肿胀内容

智齿,一定要拔掉吗?

病请描述:  智齿,作为人类口腔中最晚萌出的牙齿,常常因其生长位置、方向以及是否引发问题而备受关注。关于智齿是否一定要拔掉,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因为它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智齿的生长情况、患者的症状以及医生的建议。本文将全面解析智齿拔除的考量因素,并提供一个决策指南,帮助读者在面对智齿问题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智齿拔除的常见原因  1、生长位置不佳:智齿常常因为空间不足而生长位置不正,如横向、斜向生长,这可能导致邻牙受压、移位,甚至引发龋齿和牙周病。  2、反复发炎: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容易发炎,形成智齿冠周炎,表现为疼痛、肿胀、开口困难等症状。  3、难以清洁:由于位置隐蔽,智齿往往难以彻底清洁,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导致口腔卫生问题。  4、无对咬牙:如果智齿上方没有对咬牙,它可能会过度生长,影响咬合关系,甚至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  二、智齿不拔的考量因素  1、正常生长:如果智齿完全萌出,位置正,与邻牙关系良好,且易于清洁,那么可以考虑保留。  2、无症状:如果智齿从未引发过疼痛、肿胀等症状,且不影响口腔健康,那么可以暂不拔除,但需定期观察。  3、拔除风险高:对于某些患者,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或智齿位置极其复杂,拔除风险较高,此时可以考虑保留智齿,但需密切监测其变化。  三、决策指南:如何决定是否拔除智齿?  1、咨询专业医生:首先,应咨询专业的口腔科医生,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智齿的生长情况、患者的症状以及个人健康状况,给出专业的建议。  2、权衡利弊:在了解智齿拔除的利弊后,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如果智齿已经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问题,那么拔除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智齿状态良好,且拔除风险较高,那么可以考虑保留。  3、定期观察:对于决定保留的智齿,患者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4、心理准备:无论决定拔除还是保留智齿,患者都应做好心理准备。拔除智齿可能需要面对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而保留智齿则需要长期关注和维护。

李会彬 2024-10-22阅读量1921

牙齿疼痛需要做根管治疗吗?

病请描述:  牙齿疼痛是口腔健康中常见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病等。当牙齿出现疼痛时,患者往往会担心是否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本文将探讨牙齿疼痛与根管治疗的关系,以及何时需要考虑这种治疗方法。   一、牙齿疼痛的原因  牙齿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  1、龋齿: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酸蚀破坏的过程,当龋洞深入到牙本质层时,可能会引发疼痛,尤其是在受到冷热刺激时。  2、牙髓炎:当龋齿或其他原因(如外伤)导致牙髓(牙神经)受到感染或损伤时,会引发牙髓炎,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且疼痛可能放射至头部或面部。  3、根尖周炎:牙髓炎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可能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发根尖周炎,表现为咬合疼痛、牙龈肿胀等症状。  4、牙周病:牙周病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虽然其疼痛不如牙髓炎剧烈,但在咬合时可能出现疼痛。  二、根管治疗的概念与适应症  根管治疗是一种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病变的方法,通过清除感染或坏死的牙髓组织,并进行根管消毒、充填和封闭,以达到消除炎症、保存牙齿的目的。  根管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  1、牙髓炎,尤其是不可逆性牙髓炎。  2、根尖周炎,尤其是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根尖周炎。  3、牙齿外伤导致牙髓暴露或坏死。  4、牙齿修复前需要进行的预防性根管治疗。  三、牙齿疼痛是否需要做根管治疗?  牙齿疼痛是否需要做根管治疗,取决于疼痛的原因和程度。以下是一些具体情况的分析:  1、轻微龋齿疼痛:如果龋齿仅引起轻微冷热刺激疼痛,且未波及牙髓组织,通常不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只需进行保守性补牙处理即可。  2、牙髓炎疼痛:当龋齿或其他原因引发牙髓炎时,如果疼痛剧烈且持续,且牙髓组织已受到不可逆性损伤,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3、根尖周炎疼痛:根尖周炎引起的疼痛通常较为剧烈,且可能伴有牙龈肿胀等症状。此时,根管治疗是控制炎症、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  4、牙周病疼痛:虽然牙周病引起的疼痛不如牙髓炎剧烈,但也需要进行牙周治疗以消除炎症。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牙周病导致牙髓暴露或坏死,也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四、根管治疗的注意事项  1、及时就医:当牙齿出现疼痛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疼痛原因,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全面评估:在进行根管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牙齿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疼痛原因、牙齿状况、治疗风险等。  3、规范治疗:根管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治疗流程和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术后护理:根管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咀嚼过硬的食物,并定期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

李会彬 2024-10-15阅读量1463

牙拔了可以一直空着吗?

病请描述:  拔牙是口腔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常用于治疗智齿、牙齿松动、牙痛等问题。不过拔牙后牙齿空缺的处理却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疑惑,牙拔了可以一直空着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空缺牙齿的影响  1、影响咀嚼功能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若牙齿拔除后一直空着,就会导致该部位牙齿功能的缺失,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尤其是对于质地较硬的食物,会明显影响进食。长期下去,还可能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影响消化和吸收。  2、食物嵌塞与牙周疾病  拔牙后一直空着,进食后容易造成食物嵌塞。若不及时清理,时间一长会滋生细菌,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等一系列牙周疾病,影响牙龈组织的健康以及牙周健康。  3、邻牙倾斜与咬合紊乱  牙齿在口腔中是相互依靠、相互支撑的。当一颗牙齿缺失后,邻牙会失去支撑,逐渐向空缺处移动。对颌的牙齿也会因为没有咬合接触而伸长,导致咬合关系紊乱。这不仅会影响美观,还可能增加食物嵌塞的风险,进一步引发龋齿和牙周炎。  4、影响美观与发音  牙齿能帮助维持面部美观,尤其是前牙。若前牙缺失后一直不补种,会影响面部的外形和表情,使面部出现塌陷,显得苍老。此外,拔牙后不及时补种,还可能会对语言发音造成一定的影响。  5、牙槽骨萎缩  牙槽骨需要牙齿的功能性刺激来维持其正常的代谢和形态。缺牙时间过长,牙槽骨会逐渐吸收萎缩,给后期的修复治疗带来困难。  二、拔牙后的处理建议  1、及时止血  拔牙后需要咬住纱布以便血凝固止血,患者一般需要咬住1-2小时,避免过度咀嚼、刷牙等活动,以免影响血液凝固。  2、控制饮食  拔牙后需要避免过度进食、饮用刺激性食物,如热汤、酒精、辛辣等,以免刺激创口,延迟愈合。建议选择软食或流质食物,如粥、汤面等。  3、注意口腔卫生  拔牙后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建议在每餐后用温盐水漱口。不要刷牙或漱口过于用力,以免刺激创口。  4、避免剧烈运动  拔牙后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呼吸急促等,影响血液凝固和创口愈合。  5、定期复查  拔牙后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创口愈合良好。如果出现创口感染、出血、肿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6、及时修复  拔牙后空缺的牙齿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治疗,如种植牙、烤瓷牙或活动假牙等。种植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具有美观、舒适、咀嚼效率高、不损伤邻牙等优点。

李会彬 2024-10-10阅读量1743

拔最里面大牙多少钱一颗?

病请描述:  拔最里面大牙的费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牙齿的位置、拔除的难度、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以及医院的资质等。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拔牙的费用。   一、牙齿位置和拔除难度  最里面的大牙通常指的是口腔中的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有时也包括智齿。这些牙齿的拔除费用因其位置和拔除难度而异。  1、第二磨牙:如果第二磨牙已经松动,拔除的费用相对较低,大约在几百左右。  2、智齿:智齿的拔除费用通常较高,因为其位置较深,拔除难度较大。如果智齿完全萌出且位置较正,拔除费用可能在几百之间。不过如果智齿存在阻生现象,需要磨除或切开牙龈去骨分压,费用将上升一些,甚至高达上千以上都可能。  二、地区经济水平和医院资质  拔牙的费用还受到所在地区经济水平和医院资质的影响。一般来说,一线城市正规三甲医院或口腔诊所的拔牙费用较高,而普通医院或诊所的费用则相对较低。  1、一线城市: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由于经济水平较高,拔牙费用也相对较高。例如,在正规三甲医院口腔科拔除一颗智齿的费用可能高达数千元。  2、普通地区:在普通地区,拔牙费用通常在几百左右,具体费用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的收费标准来确定。  三、拔牙前的检查和准备  在拔牙前,通常需要进行牙片检查,以了解牙齿的生长情况和拔除难度。如果拔除的是上颌第一磨牙或上颌第二磨牙,还需要进行全口曲面平展检查。这些检查费用也会计入拔牙的总费用中。  四、其他注意事项  1、拔牙后的护理:拔牙后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如果拔牙后出现疼痛或肿胀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2、医保政策:部分地区的医保政策可能涵盖拔牙费用,患者可以咨询当地医保部门了解相关政策。

李会彬 2024-10-10阅读量926

口腔种植流程详解:从咨询到康...

病请描述:  口腔种植作为现代牙科技术的一项重要成果,为众多牙齿缺失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它不仅恢复了牙齿的功能,还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口腔美观度。本文将详细解析口腔种植的流程,从咨询评估到术后康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过程。  一、预约咨询与评估  1、预约咨询  患者首先需要预约口腔种植专家的咨询时间。在这一阶段,专家会详细介绍种植牙的相关知识、适应症、禁忌症及预期效果,帮助患者建立对种植牙的正确认识。  2、口腔检查与评估  在咨询过程中,医生会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缺失情况、牙周健康状况、颌骨密度与形态等。同时,还会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3、影像学检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口腔内部结构,医生通常会安排患者进行X光片、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制定种植方案  根据患者的口腔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种植牙手术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种植体的位置、数量、型号以及手术的具体步骤等。医生还会与患者详细沟通手术方案,解答患者的疑问,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同意手术方案。  三、术前准备  1、口腔清洁与治疗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可能需要进行洗牙或牙周治疗等,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如果存在牙龈炎、牙龈萎缩等口腔问题,需要在手术前进行治疗。  2、药物准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术前用药,如抗生素、止痛药等,以预防感染和减轻术后疼痛。  3、签署同意书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签署手术同意书,确认已知晓手术风险并同意进行手术。  四、手术操作  1、麻醉  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2、切开牙龈  在麻醉生效后,医生会在预定位置切开牙龈,暴露出颌骨表面。  3、制备种植窝洞  使用专用钻头在牙槽骨中钻出一个与种植体相匹配的孔洞。  4、植入种植体  将选定的种植体植入到牙槽骨的孔洞中,并用螺丝或愈合帽固定。  5、缝合伤口  将牙龈组织缝合覆盖在种植体上方,以促进愈合。  五、术后恢复与康复  1、冰敷与止血  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冰袋冰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止血处理。  2、饮食调整  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过硬、过烫或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伤口或影响种植体的愈合。  3、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至关重要,患者需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口腔清洁,包括轻柔刷牙、使用漱口水等。  4、定期复查  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以监测种植体的愈合情况和口腔健康状况。  5、安装愈合基台与牙冠  在种植体与颌骨结合稳定后,医生会安装愈合基台,使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成型。随后,取下愈合基台并取患者的口腔模型,根据模型制作适合患者的牙冠。最后,将制作好的牙冠固定到种植体上,完成整个种植牙修复过程。

章宁波 2024-09-29阅读量1765

拔牙后的疼痛通常需要多长时间...

病请描述:  拔牙,作为口腔治疗中的一项常见手术,虽然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解决牙齿健康问题或准备后续的口腔修复治疗,但术后带来的疼痛却常常让患者感到不适。了解拔牙后疼痛的自然缓解过程及其管理方法,对于减轻患者焦虑、促进恢复至关重要。那么,拔牙后的疼痛通常需要多长时间才会消失呢?   一、疼痛持续时间的个体差异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拔牙后疼痛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拔牙的复杂程度、拔牙前的牙齿状况、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术后护理情况等。   1、简单拔牙:如拔除已经松动的乳牙或位置较浅的智齿,疼痛通常较为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可能在术后数小时至一两天内即有明显缓解。   2、复杂拔牙:对于需要切开牙龈、去除部分牙槽骨等复杂操作的拔牙,如拔除阻生智齿,疼痛可能会更加剧烈,持续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可能持续数天至一周左右。   二、疼痛的自然缓解过程   拔牙后,随着局部创伤的逐渐愈合,疼痛通常会经历一个从高峰逐渐下降的过程。   1、术后即刻至24小时内:疼痛可能最为明显,这是因为此时局部组织正处于急性创伤反应阶段,炎症和水肿较为严重。   2、24小时至48小时:随着炎症反应的逐渐消退,疼痛通常会开始减轻。此时,适当使用冷敷(24小时内)或热敷(48小时后)可以帮助缓解肿胀和疼痛。   3、3天至1周:大多数患者的疼痛会在这一时间段内显著减轻或完全消失。然而,如果拔牙过程复杂或伴有感染等并发症,疼痛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   三、疼痛管理策略   为了减轻拔牙后的疼痛,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遵循医嘱: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和抗生素(如有需要),以控制疼痛和预防感染。   2、冷敷与热敷:如前所述,根据拔牙后的时间节点选择适当的冷敷或热敷方法。   3、饮食调整:术后初期应以软食、流质食物为主,避免用拔牙侧咀嚼,以减少对伤口的刺激。   4、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非常重要,但拔牙后24小时内应避免刷牙和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之后,应轻柔地刷牙和使用漱口水,以预防感染。   5、休息与放松: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康复和疼痛缓解。

章宁波 2024-09-09阅读量1384

刷牙时老是出现牙龈出血该怎么...

病请描述:  刷牙时牙龈出血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常见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刷牙方式不当、口腔疾病、维生素缺乏等。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可能会对口腔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了解牙龈出血的原因  1、刷牙方式不当:过度用力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都可能对牙龈造成刺激,导致出血。  2、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由于牙龈受到细菌侵害,容易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发出血。  3、维生素缺乏: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牙龈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易受外界刺激而出血。  4、其他因素:如牙齿硬垢、牙菌斑等未及时清理,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此外,内分泌异常、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等)也可能引起牙龈出血。  二、采取相应措施  1、调整刷牙方式:  使用软毛牙刷,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掌握正确的刷牙姿势,避免横向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即上下刷动,轻柔地清洁牙齿和牙龈。  刷牙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  2、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防止牙菌斑和食物残渣的堆积。  定期更换牙刷,一般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3、补充维生素: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西红柿等,以增强牙龈的抵抗力。  如果饮食无法满足需求,可以考虑口服维生素C片。  4、治疗口腔疾病:  如果牙龈出血持续出现,且伴有牙齿酸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  医生会根据病情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洗牙、根管治疗等,以消除炎症,恢复牙龈健康。  5、注意饮食习惯:  少吃粘腻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以免增加牙菌斑的滋生。  保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6、使用止血药物:  如果牙龈出血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漱口水或含漱剂等止血药物进行暂时缓解。但请注意,这些药物只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章宁波 2024-08-28阅读量1142

根管治疗过程详解:从诊断到康...

病请描述:  根管治疗,也称为牙髓治疗,是口腔医学中一项重要且常见的治疗手段,旨在拯救因严重蛀牙、外伤或牙周病等原因而受损的牙齿,特别是当牙齿内部的牙髓(神经和血管组织)受到感染或坏死时。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根管治疗的整个过程,从初步诊断到最终康复,为您揭开这一复杂而精细的治疗面纱。  一、初步诊断与评估  1、症状识别:根管治疗通常始于患者出现牙痛、牙龈肿胀、牙齿敏感或对冷热刺激反应异常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牙髓已经受损或感染。  2、临床检查:牙医会通过视诊、触诊以及使用X光片等工具对患牙进行全面检查,以确定牙髓的状态、牙根的形状及病变程度。  3、治疗方案制定:基于检查结果,牙医会与患者讨论治疗方案,解释根管治疗的必要性和预期效果,以及可能的风险和替代方案。  二、根管治疗步骤  1、局部麻醉:为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牙医会先对患牙区域进行局部麻醉。  2、牙齿隔离:使用橡皮障(一种橡胶薄膜)将患牙与口腔其他部位隔离,以防止唾液和细菌污染治疗区域。  3、去除感染组织:通过钻开牙齿顶部(开髓),牙医使用细小的器械仔细清理牙髓腔及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坏死组织和细菌。  4、根管预备:利用特殊的根管锉或根管钻扩大根管,去除根管壁的感染层,为后续的填充材料创造空间,并确保根管形态适合密封。  5、根管消毒:通过冲洗和/或使用药物对根管进行彻底消毒,以杀死残留的细菌,减少再感染的风险。  6、根管填充: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如牙胶尖和根管封闭剂)紧密填充并封闭根管,防止细菌再次侵入。  7、牙齿修复:在根管治疗后,通常需要用临时或永久性材料(如复合树脂、烤瓷冠等)修复牙齿的外观和功能,保护脆弱的牙齿结构。  三、术后护理与康复  1、遵循医嘱:严格按照牙医的指示进行术后护理,包括服用止痛药(如有需要)、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等。  2、定期复诊:按照预约时间回诊,以便牙医检查治疗效果,确保根管治疗成功并调整后续治疗计划(如冠修复等)。  3、口腔卫生:加强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其他牙齿问题的发生。  4、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刚治疗的牙齿。

章宁波 2024-08-28阅读量1275

蛀牙不处理:时间久了的严重后果

病请描述:  蛀牙,即龋齿,是口腔健康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然而,许多人对蛀牙的处理往往不够重视,认为只要不痛就无需理会。然而,蛀牙如果不及时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后果将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蛀牙不处理时间久了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牙齿疼痛加剧   蛀牙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牙齿表面的轻微变色或形成小洞,但随着细菌的不断侵蚀,牙体硬组织逐渐破坏,最终会侵犯到牙神经。此时,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感,尤其是在受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更为剧烈。如果不及时处理,疼痛可能会持续加剧,甚至发展为自发痛、夜间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二、牙体缺损加重   蛀牙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不加以干预,牙体硬组织的破坏将不断加深、扩大。这不仅会导致牙齿表面出现明显的缺损,还可能使牙齿变得脆弱易碎,甚至发生折裂。一旦牙齿折裂,修复的难度将大大增加,甚至可能无法保留原牙。   三、诱发炎症感染   蛀牙不处理还可能诱发一系列的炎症感染。首先,细菌在龋洞内繁殖会产生大量毒素,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牙龈炎。随着病情的恶化,炎症还可能扩散到牙髓腔和根尖周组织,引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这些炎症不仅会导致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引起局部肿胀、化脓等严重后果。如果炎症得不到有效控制,还可能进一步扩散到颌骨和周围组织,造成更广泛的损害。   四、牙齿丧失   长期不处理的蛀牙最终可能导致牙齿的丧失。一方面,由于牙体硬组织的严重破坏和炎症的反复刺激,牙齿可能变得松动无法保留;另一方面,即使牙齿暂时保留下来,其咀嚼功能和美观性也会大打折扣。一旦牙齿丧失,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咀嚼效率和消化能力,还可能对口腔的整体功能和美观造成不良影响。   五、影响全身健康   蛀牙不处理还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首先,口腔是消化道的第一道门户,蛀牙的存在会影响食物的咀嚼和吞咽过程,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长期以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其次,口腔内的细菌还可能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进入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引发感染。例如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之间就存在密切的联系。

章宁波 2024-08-08阅读量994

儿童口腔护理常见的6个误区

病请描述:在口腔科门诊,医生们发现,家长在儿童口腔护理中有不少误区,比如:只要少吃糖,就不会长蛀牙了。乳牙早晚要换,坏了也不用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小编就跟您聊一下儿童口腔护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少吃糖,就不会蛀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少吃糖,就不会得蛀牙了,实际上这是片面的理解。 咱们平时所说的蛀牙又叫龋齿,龋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致龋菌利用食物中的糖份,代谢产生酸类物质,这些酸类物质长期腐蚀人的牙齿,就会形成龋齿。 在日常生活中,糖果只是导致龋齿的因素之一,平时吃的食物,尤其是主食类和大部分零食,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糖类。 这些食物残留不能得到及时的清洁,也会代谢产生酸类物质,形成龋齿,可见,及时正确的清洁口腔十分重要。 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率高达71.9%*,乳牙期平均每名儿童口腔内龋齿的牙齿数大于4颗,儿童恒牙龋患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要特别引起重视。 *《中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2020.8.9 误区二:乳牙早晚会换,乳牙没必要清洁,蛀牙也不用治疗 事实上,乳前牙替换从六周岁左右开始,乳磨牙多在九岁至十岁半左右,还有部分孩子换牙较晚,大概在十二周岁左右。 如果不注重清洁乳牙,会逐渐形成龋洞,若未及时治疗,会慢慢发展成牙髓炎,也就是常说的“牙神经发炎”。 进而导致剧烈的疼痛,经常疼痛难忍,势必会影响正常的饮食、学习以及睡眠,对孩子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 部分孩子牙齿会继续进展到急慢性根尖周脓肿,恒牙之上的骨质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恒牙的健康发育。 医生在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孩子新萌出的恒牙就有缺损或者牙釉质发生改变,就是因为乳牙出现问题没有重视,所以,乳牙的清洁维护至关重要。 此外,乳牙的作用除了咀嚼食物,还有协助发音和维护面部外形的作用。如果乳牙龋坏严重,会引起疼痛肿胀,影响孩子正常饮食睡眠,加重孩子的痛苦。 若乳牙损坏严重提前失去,会导致恒牙萌出异常,错位或早萌也会引起孩子长期偏向一侧咀嚼,引起面型的改变和关节的损伤。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音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都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误区三: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让孩子自己刷牙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没有错,但事实上孩子自己清理口腔效果可能不好,很多医生更希望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手部运动不够灵活,够不到边边角角。另外是孩子没有耐心,不能细致刷到位,牙齿清洁不彻底,牙缝里嵌塞食物残渣,导致发酵产生酸类物质,进而产生龋坏。 所以很多医生建议家长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刷牙后再使用牙线清洁,这里推荐圆弧刷牙法,这种方法在以后会专门讲。 误区四:孩子不能用牙线 很多人认为给孩子使用牙线会把牙缝剔大,实际上牙缝越剔越大主要是牙签造成的,牙线只要使用正确的话,不会扩大缝隙,而且牙线使用时动作跟轻柔,不会导致牙龈出血,对牙齿邻面起到良好的清洁作用。 用牙线有利于预防邻面龋坏的发生,减少食物残渣嵌塞,还能保护牙龈。建议每天睡前使用牙线对牙齿间隙进行清洁。 误区五:孩子牙没坏就没必要做窝沟封闭 窝沟是磨牙正中间的小缝隙,这种缝隙很容易造成食物残渣遗留在里面,进而从窝沟发展出蛀牙来。 窝沟封闭是指在不损伤牙体组织的前提下,用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方法。 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方法,该技术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使用历史。 乳磨牙的窝沟封闭大约在3-5岁,恒磨牙窝沟封闭大约在7-9岁。 如果牙齿已萌出至合平面,且窝沟点隙很深,即使没有龋坏,也建议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窝沟封闭,避免窝沟龋的发生。 但仍需认真刷牙并正确使用牙线,防止继发龋坏或牙间隙、平滑面龋坏的发生。 误区六:孩子牙齿不齐没大事,慢慢自己会长齐 牙齿不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功能、健康和心理等方面,首先会影响孩子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呼吸功能。 其次会影响面部的美观,对面部形象的损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自我的评估及期望。 牙齿还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造成龋坏(虫牙)、牙石(牙垢)、牙龈炎(牙龈出血)等。 比较理想的正畸时期为8~14岁,随着正畸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牙齿矫正的年龄已经基本无限制,但是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矫正,所需时间会比较短,所需的费用也会比较低。

健康资讯 2024-04-28阅读量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