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很多明星或者身边的朋友经常会见到牙齿稀疏,门牙缝隙大的情况,造成牙缝大的问题主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原因。 生理性的牙缝大,相邻牙距离远,比如某些牙齿先天过小,这样某些部位牙缝偏大是正常的。 而病理性的牙缝大,一般是由牙周病造成的,长期的炎症刺激,很容易导致牙龈出血,每次发炎出血,原来填充在相邻牙之间的牙龈就开始往下退缩,次数越来越多,牙缝就越来越大了。 不管哪种原因导致的牙缝大,牙齿稀疏的问题,在与人交谈或者微笑时往往都会不自信,并且会成为某种特点被别人津津乐道。 这是我接诊的一位姑娘,28岁,长得很漂亮,因为一直以来牙缝比较大,所以一般拍照都不会开口笑,在工作生活中也会觉得影响自信,一直以来牙齿也是一块心病,毕竟一口整整齐齐的大白牙就是让人心情很好。 检查结果:门牙缝隙大,门牙缝隙有2MM,口腔卫生差,牙龈红肿,探易出血,牙石(++)、对合牙略伸长 这位姑娘就是由病理性原因所导致的牙缝隙逐渐变大。本身存在牙周问题,且口腔卫生未做到位,更会加速导致牙周萎缩,牙齿缝隙越来越大。 她的牙齿条件整齐度都还OK,门牙比较前突,下牙也有缝隙,如果想改善牙周进一步调整咬合和关闭缝隙,提的第一个建议做矫正修复,但顾客想要快速修复,所以又考虑了做贴面修复,这样也可以减少就诊时间,快速解决牙缝问题,同时还可以改变牙色及美观度,磨牙量也会相对于比烤瓷牙少一些,对牙本质是不会有副作用。由于其牙周条件不好,在粘接贴面前先做了口腔洁治,恢复一下牙周状况,本次只解决了她最困扰的门牙缝隙问题。采用了美加的DSD微笑设计,既要关闭缝隙同时又要自然美观,讲究微笑的弧度。 最终方案:4颗E-MAX贴面修复 牙色:根据顾客的需求以及我的建议,这位姑娘最终选择的1M1(比色板中第2白) 整体修复时间:8号-14号,6天时间,第一次取膜备牙,第二次就是直接粘上定制的贴面 #关于颜色建议# 一般不是特殊情况不会建议做好莱坞白,因为本质来说亚洲人的肤色及牙色都比较偏黄,好莱坞白颜色太过亮眼会稍显不自然。当然有部分顾客会强制要求我们也会定制好莱坞白的贴面,这里要说明,材质越好的好莱坞白其实越通透自然,材质稍差通透性稍低,其最终效果也会稍显不然。所以这也和最终选择的材质有关系。这位姑娘选择的牙色也是比较自然的,最终她也非常满意设计的效果,人也敢自信微笑了。
章宁波 2019-05-18阅读量9967
病请描述: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为什么要洗牙呢?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就会有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表面或者牙缝中,这些残渣单靠每天早晚刷牙是难以清除干净的,何况有些人还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久而久之细菌堆积就形成了牙结石、色素等顽固的牙垢。▲电子显微镜下的牙菌斑而牙垢是引发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牙周病引起牙龈发炎、出血和口腔异味,严重时使患者的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所谓“老掉牙”就是因牙周病引起的。从不洗牙的人牙齿掉的快,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就知道啦!下图标注的A、B两颗牙齿表面看上去都没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但是其中脱落的B牙却是这样的:估计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这两颗牙看着都没那么脏啊?看着不脏,龈下却已经积满牙结石。数据显示,中国人群牙周健康率仅为14%,而牙周病是导致失牙的主要原因。日常刷牙只能清洁牙面的40%-60%,即使搭配清洁的工具,如牙线、间隙刷,只能清洁牙面的百分之八十,也不能清洁牙面的全部,所以定期洁牙是有必要的。而洁牙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预防,一个是治疗。定期洁牙,做好口腔卫生,可以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如果是已经有牙龈炎或者牙周炎的症状,洁牙也是治疗的第一步。了解了以上内容,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洁牙“三步曲”第一步:超声波洁牙根据超声波原理用洁牙机工作尖去除牙结石、牙菌斑第二步:喷砂用装了果味儿喷砂粉的喷砂枪头进一步去除牙齿表面上的色素沉积物(适合有长期抽烟、喝茶和咖啡习惯的盆友)第三步:抛光在牙齿表面涂抹颗粒较细的抛光膏(类似牙膏)通过慢速手机上的抛光杯逐一抛光牙面使牙齿表面恢复光滑很多人表示:第一次洗完牙后感觉牙齿本来没事,洗完后牙缝变大了!由此也就引申出了很多关于洗牙的误区,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洗牙会把牙缝洗大吗?洗牙是不会让牙缝变大的,它就和搓澡是一样的,将污垢去除,但你的肉是搓不掉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给大家造成了牙缝会变大的这种感觉?洗牙后牙缝变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1.牙结石消失在洗牙后觉得自己牙缝变大的小伙伴,一般是牙结石比较多的人,洗掉牙结石,只是将本就松动和被损坏的牙齿解放出来而已,这也是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宽和牙齿松动的真相之一。但是不用担心,洗牙后口腔情况得到改善,慢牙龈慢就会再次包裹回来,牙缝也会随之慢慢恢复正常。▲牙结石去掉前后的对比图2.牙龈红肿消退很多人在洗牙之前牙龈是发炎红肿的,那么原本的牙缝被红肿的牙龈填满,而洗牙过后,口腔卫生状况改善,牙龈不肿了,原本的牙缝就显露了出来,让人感觉上是洗牙造成的牙缝变大。如果洗牙后你觉得牙缝变大,说明本身就有牙周病,洗牙洗晚了,牙龈不健康,萎缩了,而且牙结石本身就可能会造成牙齿松动,如果尽早采取措施,干掉牙结石,消除炎症,牙齿才会越来越健康。如不及时除去牙石,牙龈会进一步萎缩,反而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关于洗牙还有哪些误区?误解1:天天刷牙就不用洗牙?虽然你每天都在刷牙,但不能保证牙刷能把牙齿刷干净。牙刷大约能清除65%的牙菌斑,但不能完全清洁掉塞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更不能全方位清洁牙齿的每一个角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块块牙石黏在牙齿上。这时候就要借助洗牙,来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误解2:洗牙会美白牙齿?健康的牙齿呈乳白色或淡黄色,牙齿表面是光滑的。洗牙虽然可以去除咖啡渍、茶渍和烟渍以及日积月累的牙石、牙菌斑,但对于牙齿长期、深部的色素沉淀以及牙釉质本身颜色的改变无能为力。洗牙不是漂白牙齿,大家如果想要牙齿变白可以考虑做冷光美白、美牙贴面和烤瓷冠哦。误解3:洗完牙后牙齿很敏感洗牙洗掉牙石,牙齿等于脱掉了厚厚的“牙石盔甲”。使牙体组织暴露,必然会变得敏感。一般牙周健康的人群,敏感较为轻微,几天就会消失,所以不用担心。就像人刚搓完澡,不能立即就泡到热水池里。另外要注意:洗完牙两周内,不要吃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等食品。误解4:洗牙特别疼洗牙确实不好受,但洗牙的痛感并不是难以承受。牙石最易生长的地方,就是那些不易清洁的位置,比如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而这个交界处,是牙齿本身洁白坚硬的牙釉质和稚嫩敏感的牙根,即使是没有牙周病的情况下,用金属器械触碰这个位置,也会引起一定的不适。但这种不适,一般人都是可以忍受的,并且习惯了洗牙以后,洗牙进行的那些操作所引起的疼痛就会变得微乎其微并且,第一次洗牙时,因为牙石积存的比较多,医生需要用较大的功率反复清洁,不适感也就要多一些;当以后定期洗牙时,牙石不多,清理起来也就不再那么难受。所以,放心去洗牙吧,那是保护我们口腔健康的好办法。定期洗牙不仅是一种日常保健,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但洗牙不是每天都可以洗的,所以在日常生活里要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牙齿健康很重要,有好牙口才能有好胃口哦~
章宁波 2019-04-08阅读量8519
病请描述:大家愿意洗牙吗? 答复很多网友问题中,刷牙出血,口臭,牙齿发黄等类似的问题有不少,我都会建议大家去洗牙。很多人不愿意。总是找各种理由婉言拒绝。 其实作为口腔专科医生,我想告诉大家,洗牙是最好的牙齿保健方法。 作为现代人,咱们每天都会洗脸,至少过几天都会洗澡(我是每天都必须洗澡的),为什么就不能每隔半年去洗一次牙呢?!牙齿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器官啊! 让大家去洗牙,我个人不可能去挣大家的钱,这都是为大家好啊!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每个人都要洗牙?我每天都有刷牙呀,干嘛要洗牙?听说洗牙还会损伤牙齿,洗完牙后,牙缝还会变大。这不是更容易塞食物了么?那为什么还要洗牙? 最强势的理由: 清除牙石,防治牙周病 洗牙的专业名词叫做“洁治”,是医生用专用的医疗器械将牙齿表面堆积的牙菌斑、牙结石以及色素清除干净的一种专业治疗手段。 我们的牙齿表面存在许多细菌,它们在我们的牙齿表面“安家落户”,发展壮大,形成牙菌斑。牙菌斑在形成之初是可以通过刷牙清除的,但如果没有及时清除干净,牙菌斑就会与唾液中的钙质结合逐渐矿化,变成牙结石。 牙菌斑和牙结石是导致牙周疾病的罪魁祸首,所以一定要定期清除才能够维持牙周健康。 如果不能做到定期洗牙,牙结石就会越积越多,牙周疾病也会越来越重,慢慢就会出现牙龈肿痛、牙齿松动移位,甚至牙齿脱落。我们通常说的“老掉牙”其实就是牙周病发展到晚期的结果。 最国际的理由: 发达国家都把洗牙纳入医保了 有些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中还包括每年2次的免费洗牙,如果做不到的话,第二年就要支付更高的保费,可见洗牙的重要性。 当然,对于中重度牙周病患者来说,洗牙只是第一步治疗,而非治疗的全部内容。 最意外的理由: 对某些牙齿有美白效果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洗牙是为了美容而把牙齿洗白,其实这是一个小小的误区。 首先,洗牙的目的不是为了美白,而是为了治疗和预防牙周疾病。 其次,洗牙并不一定能让牙齿变白。洗牙只能把牙齿表面沉积的色素(烟,茶以及食物等中的色素沉积在牙面上形成的)和牙石清除干净,还牙齿以本来面目。 如果患者的色素和牙石很多,洗牙确实能起到一定美白效果,但如果患者牙齿本身颜色异常,而非外源性色素沉积,洗牙是不能改变牙齿颜色的。就像洗衣服一样,白衣服脏了可以洗白,其他颜色的衣服脏了却不会洗成白色。 最冤屈的理由: 伤牙?其实牙齿比洗牙工具还硬! 很多人认为洗牙对牙齿是有害的,认为洗牙会破坏牙齿表面的釉质,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 牙齿釉质的硬度远大于洗牙的工具,这些器械不会在牙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划痕。如果用高倍显微镜来观察的话,洗牙后的牙齿表面的粗糙度会略有增加。 所以,一般洗牙后都要有一个抛光的环节。经过抛光,即便用显微镜也看不出任何痕迹了。 洗牙的冤屈不止一点点…… 冤屈之一:传染疾病。 真相:正规洗牙不怕! 有人认为洗牙会传染疾病。其实,正规的医疗机构都有严格的消毒灭菌制度,每一套器械都是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后才能使用,所以尽管放心。 冤屈之二:牙齿对冷热更敏感! 真相:正常反应,几天后会消失。 有些人洗完牙后会感觉牙齿酸软,冷热敏感,这是洗牙后很常见的反应。 因为牙结石像一层“盔甲”一样盖在牙齿表面,去除这层“盔甲”后冷热刺激会直接到达牙齿表面,因此会比洗牙前敏感。 不必担心,一般几天之后牙齿就会慢慢适应,这种不适也就消失了。 冤屈之三:会让牙缝变大! 真相:牙石没了,空间大了。 有人感觉洗牙后牙缝变大了。这是因为牙结石去除后局部空间相对变大了,一定要及时清理牙缝以防牙石重新长入。 冤屈之四:会让牙齿松动! 真相:患者患有较重度的牙周炎,本来就松动了! 还有些人洗牙后觉得牙齿松动了。其实是因为这些患者患有较重度的牙周炎,牙齿本已松动,只不过被大量的牙结石箍住了,形成牙齿稳固的假象,洗牙后也就原形毕露了。 但如果不洗牙,牙石越积越多,牙齿最终还是要脱落的。 冤屈之五:洗牙会痛,很可怕! 真相:会有一些不舒服,但不可怕! 洗牙难受吗?这是很多患者都关注的问题。 应该说,洗牙的过程并不舒服,因为牙结石的存在,牙龈往往有炎症,所以在洗牙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会有牙龈出血,而且会伴有轻度牙齿酸痛的感觉。 有些患者会对高频振动的工作头触及牙齿时产生的声音较为敏感,其实这是治疗中的正常反应,不必过于紧张。 洗牙过程中的不适与牙齿和牙周疾病的程度以及个体的敏感度有关,其实只要放松心情,医生操作轻柔规范,洗牙并没有那么可怕。 洗牙后的正确处理方式 第一,洗牙后牙齿会有些冷热敏感,所以洗牙后2-3天之内尽可能避免过冷过热的饮食刺激,这样会减少很多敏感症状。 第二,洗完牙后一定要认真刷牙。因为如果刷牙不彻底的话,牙齿洗得再干净牙结石还是会重新长回来的。 第三,有吸烟、喝茶习惯的患者在洗完牙的1-2周内尽量控制一下吸烟、喝茶的量,否则色素沉积还是很快的。当然,如果能把烟戒掉是再好不过了,毕竟吸烟对身体和牙齿都是有害的。 第四,洗牙不是一劳永逸的,要定期洗牙才能维持长期牙周健康。一般建议每半年到1年就要去洗一次牙。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洗牙都有些认识了,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借用一句广告语,牙齿“洗洗更健康”!
章宁波 2019-04-03阅读量9067
病请描述:虽然我们都知道“睡前刷牙对牙齿好”,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忙(懒)、累(懒)、困(懒)等,我们可能会一边不以为然,一边睡着了。事实上,睡前不刷牙确实能出“大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口腔不是无菌的:赶不走的小强——牙菌斑口腔里的细菌、唾液中的糖蛋白、食物残渣会聚集在一起,构成非常致密的细菌斑块,即牙菌斑。它牢牢粘附在牙面上,即使用水漱口也无法冲掉,只能用机械的方法——刷掉。如果睡前不刷牙,牙菌斑就会留在牙齿表面,其中的细菌不断繁殖,然后分解唾液中的糖,产生酸,这些酸会慢慢腐蚀牙齿,形成“洞洞”,即龋齿。如果长期这样,这些聚集在一起的牙菌斑会钙化,形成牙石。这些牙石压迫我们的牙龈,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牙龈组织发炎、疼痛。牙石对牙周组织日以继夜地造成损伤日,最终将它全部破坏殆尽,然后,我们就不得不拔牙了(或者它自己会脱落)。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半年到1年就要洗一次牙了。当然,有人可能会觉得,偶尔不刷牙也没什么。确实,如果实在不方便,漏掉那么1次是没有大问题,但如果长时间都睡前不刷牙,也许,不到六十岁,你的牙齿就脱光了!做不到的自我修复——再矿化另外,晚上是牙齿修复的重要时期,我们的牙齿在经历的“1天的咀嚼”后,造成不少磨损,它们将在夜间进行自我修复(再矿化)。而再矿化的构成,需要“氟离子”的帮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用“含氟牙膏”。如果睡前既不用牙膏刷牙,也不用含氟漱口水漱口,那么,再矿化的进程就会减缓,牙齿的自我修复也就不能“达标”。日积月累,你的牙齿就会磨损得比别人更明显。刷不在多,正确即可美国口腔医学会(ADA)建议每日刷牙两次为最佳,睡前一次,早起一次。而睡前这一次尤其重要。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说的刷牙可不是让牙刷在嘴里溜达一圈就出来,既然都决定刷了,那么就多花点时间把牙刷干净吧。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刷牙大法: 巴氏刷牙法(Bass Method)。请按照以下顺序操作: 操作要点:1、刷牙时,把牙刷放在牙龈、牙齿交界的位置,轻压,让刷毛进入龈沟;2、以2-3颗牙齿为一组,来回移动牙刷,至少颤动10次,再移至下一组2-3颗牙;3、可使用有纤细刷毛的牙刷,有利于清洁牙齿,同时可减少由于用力不当时刷毛对牙龈的伤害;4、牙刷刷头大小适宜,对成人来说刷头约2厘米长,1厘米宽就足够了。每3-6个月换一次牙刷,防止牙刷上的霉菌和细菌滋生。*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8-03-21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