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手热 > 内容

手热内容

情绪“火山爆发&...

病请描述:情绪“火山爆发”真的会伤甲状腺?瑞金医院专家说给你听 ——2·28川普·泽连·万斯事件的医学解读(全网第一份)   作者: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全网粉丝超100万)     **开篇:从国际新闻聊到你的身体**   最近网上热传“特朗普、万斯与泽连斯基激烈争吵”的消息(真实性待考证),网友们一边吃瓜一边调侃:“这吵得脸红脖子粗,甲状腺怕是要遭殃!”   哎,说到这儿我可坐不住了!作为每天和甲状腺“打交道”的外科医生,今天必须和大家唠唠——**情绪波动和甲状腺疾病到底啥关系?**     ---   **一、情绪上头时,甲状腺在经历什么?**   想象一下:你刚和老板吵完架,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这时候身体里正上演一场“激素大战”!   1. **压力激素狂飙**:大脑指挥肾上腺狂产**皮质醇**(俗称压力激素),它一多就会“欺负”甲状腺,干扰正常激素分泌。   2. **免疫系统乱套**:长期高压可能让免疫细胞“认错敌友”,把甲状腺当靶子攻击,引发**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或**甲亢**。   3. **血管疯狂蹦迪**:吵架时血压飙升、血管收缩,甲状腺这个“蝴蝶器官”也跟着受罪,长期如此可能诱发结节增大。     **划重点!**   ✅ 单次吵架对健康人甲状腺影响有限,别自己吓自己   ❌ 但长期处于焦虑、抑郁、高压状态的人群要警惕!     ---   **二、甲状腺最怕的5种“情绪炸弹”**  (掏出小本本记好!)  1. **持续性焦虑**:总担心工作出错、孩子成绩…甲状腺默默承受“慢性毒药”   2. **突然暴怒**:像新闻里那种“拍桌子吼叫”式争吵,可能诱发甲亢患者病情反复   3. **深夜emo**:熬夜刷手机+情绪低落=双重打击甲状腺   4. **过度隐忍**:“老好人”把火气憋心里,比直接发火更伤身!   5. **产后抑郁**:女性由于激素波动+情绪压力,产后甲状腺炎高发     ---   **三、教你3招“护甲心法”**  别慌!本主任结合30年临床经验,送你实用锦囊:     **① 吵架后的补救套餐**   - 深呼吸10次(吸气4秒→屏气4秒→呼气6秒)   - 喝杯温蜂蜜水润喉护甲状腺   - 睡前用40℃热水泡脚15分钟     **② 日常情绪管理清单**   🔸 设置“冷静暗号”:感觉要发火时,默念“世界如此美好~”   🔸 建立情绪日记:记录每周发火/焦虑次数,目标每月减少20%   🔸 试试“5分钟逃离法”:离开吵架现场,去接杯水或整理桌面     **③ 必须就医的信号**   ⚠️ 持续出现这些症状,快来找我这样的专业医生:   - 脖子变粗/摸到肿块   - 体重1个月波动超5斤(非刻意减肥)  - 怕热多汗or畏寒乏力交替出现   - 眼睛突出、手抖、心慌     ---   **四、给关注时政的朋友特别提醒**   看到国际政要吵架别光顾着吃瓜!想想自己:   🔹 上周和伴侣争论时是否控制住了情绪?   🔹 最近工作压力是否影响了睡眠质量?   🔹 体检报告上的甲状腺结节是否复查了?     记住:**国际局势我们或许无法左右,但自己的甲状腺健康必须牢牢掌握!**     ---   **费医生掏心窝的话**   这些年做了上万台甲状腺手术,发现一个规律:   **越懂情绪管理的人,术后恢复越快**。   有位女患者让我印象深刻——她曾是“一点就炸”的职场女强人,查出甲状腺癌后开始练书法、学插花,现在术后5年复查指标比很多健康人还好!     所以呀,不管你是爱追时政热点的“吃瓜群众”,还是为家庭操劳的“全能妈妈”,记住这句话:   **“护甲状腺的最高境界,不是吃药开刀,而是学会和情绪温柔相处。”**     ---   **推荐理由**   这篇文章来自“既拿手术刀又玩微创针”的瑞金医院专家,融合:   🌟 最新社会热点 → 引发共鸣  🌟 临床真实案例 → 增强信服力  🌟 可实操的技巧 → 马上能用    **下期预告**:《2·28事件中,川普、泽连、万斯,谁的甲状腺最受伤?》     ---   **作者简介**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擅长开放手术与微创消融的“双轨治疗”,创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甲状腺多学科会诊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甲状腺专病工作室”,主张“治病先治心”的全程管理理念。

费健 2025-04-16阅读量174

知名魔术师刘谦患上的肺腺癌,...

病请描述:近日,知名魔术师刘谦自曝患肺腺癌的消息登上热搜,引起了广泛关注。肺腺癌,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那么,肺腺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预防、发现和应对它。什么是肺腺癌?在众多癌症中,肺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类型,它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及黏液腺,可发生于各级支气管,但以小支气管为多。肺腺癌的癌细胞通常呈腺泡状、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癌或实性伴有黏液形成。肺腺癌的发病原因01吸烟长期吸烟是导致肺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损伤肺部细胞,增加患癌风险。0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污染的空气、石棉、氡气等有害物质,以及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都可能诱发肺腺癌。0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患肺腺癌的几率可能会相对较高。04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长期不愈可能增加肺腺癌的发生风险。肺腺癌的症状01早期症状肺腺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仅有轻微的咳嗽、咳痰,容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但也较为轻微。02中期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咳嗽、咯血、胸痛加重、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03晚期症状晚期肺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还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的症状,如脑转移可引起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骨转移可引起骨痛、骨折等。肺腺癌的诊断方法01影像学检查胸部 X 光、CT 扫描等可以发现肺部的异常肿块或结节,为肺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02痰液细胞学检查通过收集痰液,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癌细胞,虽然阳性率较低,但操作简单、无创。03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和刷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04经皮肺穿刺活检在 CT 或超声引导下,用细针穿刺肺部肿块,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肺腺癌的重要手段。05基因检测对于肺腺癌患者,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肺腺癌的治疗方法0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心胸外科目前有超高清胸腔镜、荧光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可以通过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术、全肺切除等手术方式,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02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可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或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03化学治疗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可用于晚期肺腺癌患者,或与手术、放疗联合使用。04靶向治疗腺癌是最常见有基因突变的类型,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可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05免疫治疗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为肺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肺腺癌的预防01戒烟吸烟是导致肺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肺腺癌的重要措施。02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尽量避免接触污染的空气、石棉、氡气等有害物质,减少职业暴露。0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压力。04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接触有害物质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如胸部 CT 扫描等,以便早期发现肺腺癌。肺腺癌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应提高对肺腺癌的认识,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郑远 2025-02-10阅读量968

什么是手汗症?为什么治疗要去...

病请描述:你是否因为手掌出汗多而不敢与心仪的Ta牵手?你是否因手心出汗将考卷弄湿导致字迹模糊影响考试?你是否因为手上的汗液手机屏幕都频频失灵?...手汗症,这个词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但一说起有些人“汗手”“汗脚”,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什么是手汗症?为什么治疗手汗症要去胸外科呢?手心出汗不是“体虚”!通常,“手心爱出汗”被我们错误的认为是“体虚”的表现,其实不然!适当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的正常表现。但如果需要出汗时不出汗,不该出汗时却大汗淋漓,甚至是某一局部出汗异常增多,这就属于病理性出汗。手汗症作为常见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根据致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手汗症和继发性手汗症,继发性手汗症多由疾病引起,且较为少见。因此,本文主要论述原发性手汗症。原发性手汗症主要是由于胸部交感神经过度亢奋,导致手掌部小汗腺排汗异常。人体大约有400万个汗腺,主要分布于手掌、脚底、腋下和脸部区域,它们受到交感神经的控制。如果把汗腺看做灯泡,那么交感神经就如同电线。手汗症病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就如同电线中的电流过强、通电时间过长,出汗就比普通人严重。怎么确定是不是得了手汗症?PPH的临床表现多以手掌多汗为主,和或合并足底、腋窝处多汗。睡眠时不发作,每次发作多汗的时间长短、程度、次数不一。发作时常伴有掌温过低,重者可见汗珠流淌,与季节无关,在天热、激动、紧张等情况下可诱发或加重。手汗症患者的手掌因长期潮湿容易造成脱皮、开裂,又痒又疼,更是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手汗症的诊断标准如下:1.双侧出汗部位对称2.一周至少发作一次3.有阳性家族史4.睡眠时停止出汗5.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如何治疗手汗症?目前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中度或重度手汗症。轻度手汗症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不需要治疗,而儿童阶段更不建议过早治疗。非手术治疗止汗药:将止汗药物涂在皮肤上,使汗液粘稠、结块,堵塞汗腺开口,实际就是憋死汗腺细胞。缺点是要长期使用,且易出现皮疹、瘙痒、疼痛等皮肤刺激症状。电离子渗透疗法:治疗需要将手脚浸泡在电离溶液中。症状改善约4周。主要缺点是很费时,需要每天浸泡30分钟,每周至少4次。抗胆碱能药物:通过口服药物抑制汗腺分泌,产生全身性效果,因此适用于全身多汗症。但服药后会造成全身性副作用,比如口干舌燥、心慌、消化不良等肉毒杆菌毒素阻滞疗法:在局部皮肤多个点进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可抑制汗腺分泌,但效果仅能维持约6个月,需反复注射。 手术治疗生活质量受严重影响的患者可选择微创手术治疗——“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于患者麻醉后,双侧手掌皮肤放置温度监测器,取半坐卧位。手术时,医生在腋下隐蔽位置作一长约0.8cm左右的切口,置入穿刺器,注入二氧化碳让肺萎陷,通过5mm的胸腔镜观察胸腔情况,找到脊柱旁的交感神经链,从同一切口置入电钩,在第3肋或者第4肋表面使用电钩切断交感神经干。一侧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将肺膨起,外科医师关闭切口。同法处理另一侧。顺利的话,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一般仅需十几分钟。该手术恢复时间短,术后一天即可出院。术后是否会有后遗症?目前未发现明确的后遗症,不会对胸部造成损伤。不过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前胸和后背出汗增多(即所谓代偿性多汗)。早年间传统手术切断交感神经位置高(第2肋水平),术后副作用发生比例高。近年来,随着对手术方式的改进(由原来的第2肋改为目前的第3肋、第4肋),这种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程度减轻,术后效果满意。对于影响工作、生活的中-重度手汗症,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郑远 2025-02-10阅读量724

为什么说,中医将来是最好的职...

病请描述:—1—中医是什么 中医是能治病的医学(医乃仁术)。除此之外,中医还是国学(中医是国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接地气,最能为人民服务),是哲学(是关于生命的哲学),是道(是天地大道,中医最强调天地对人的影响,所谓天地规律,即是道的体现),是价值观(中医最具正能量,且最环保,最合乎自然法则),中医也是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向上、快乐、放松、宽容、平和、慈悲、感恩的生活方式)。 —2—中医最接地气 中医是最接地气的医学。虽然说中医理论高大上,但中医的临床实践却简单方便,并不一定要在高楼大厦里。在田间,在地头,随处都可用中医治病。在乡村,草根树皮,即是良药。古时的中医治病并不需要执业医师资格,却能随手见功,应针取效。 中医诊疗简单但有效。中医诊断不需要机器设备,三个手指即可诊脉;中医治疗或用手,或用针,或用汤药,亦无需各种高大上的设备。所以,中医最适合于乡村。中医能治疗几乎所有的常见病症,疗效确切。而且,中医诊疗的伤害性是最小的。因此说,中医才是普适的,草根的,接地气的,易于推广的医学体系。 比如说,人生有两件大事,一则吃饭,一则睡觉,这是延续生命、保证健康的基本要素。吃饭得地气,地气足则后天之本得养;睡觉养阳气,阳气旺则精神自然安和。若能吃好饭、睡好觉,即使身体有所不适,亦渐可缓解;反之,若吃不好,睡不安,则体质必然渐差。 其实,养生不是昂贵的事情,不需要各种机器设备,不需要昂贵的药片,只需在吃饭与睡觉上下好功夫即是。中医的简单方便,中医的接地气,由此可见一斑。  —3—人人都要学习中医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该了解中医,进而学习一些中医知识。因为中医最接地气,学了中医,有益于自己及家人的健康,还能修身养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中医是一门综合学科,它虽然是人的医学,但亦研究天地(五大行星及太阳、月亮)运动。中医与天文、地理、历法、气候、物候等多个学科有相关性。可以说,中医上接天气,下承地气,根植于文化,深入其中就能体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况且,中医重视生命的全体,相比较其他医学,中医更科学,更有疗效。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稍受邪气干扰,即容易生病,甚至失去生命。如何让健康永驻?我主张多用中医,包括中医养生及诊疗。中医既能治大小病症,还擅长“治未病”,这是现代人最需要的。况且,中医还是生活中的医学,紧贴地气,方便实用。有不少网友告诉我,接触中医后,从此自己和家人不再生病,生病了也用中医解决,又快又好。也有网友说,自从了解中医养生后,我甚至认为中医知识应该从孩子抓起、普及,则中医发展必有希望。 我也支持这个观点。中医是国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最接地气的、最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的一个分支。古代的秀才都会些中医,小病轻症自己就可以解决,这样能为国家节省大量医疗资源,利国利己。 让中医走向民间,让中医更接地气,让人人都懂点中医——这是我努力推广中医的原因。 有人质疑,说这是与时俱退,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在他看来,中医应该高高在上,不应在田间地头,这是自掉身价;中医应该抱紧西医的大腿,不应该坚持纯中医,这是反科学;中医需要执业资格,岂能人人从医,这是非法行医。让这些人说去吧,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中医的好,我们将继续选择中医,坚持中医,我们也享受中医着所带来的快乐与健康。 中医是一份了不起的职业,为什么建议选择中医? 选择中医专业的理由如下: —4—中医可以行孝道,亦可以顾护自己的健康 昔者有言:“为人父,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不知医为不孝”——这话有些绝对。但作为一位中国人,却完全不懂祖宗传承下来的中医,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人人都有健康,人人都珍惜自己的健康,中医能让我们获得健康。若自己不懂中医,动辄就把亲人或自己的生命健康交付给庸医,岂不糟糕。 再者,中医是“治未病”的医学,《内经》早已明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这个理念应该人人都应掌握。与其生病了哀叹明医难寻,何如未病时及时预防。 —5—中医是得道的学问 学习中医,是向道而行。中医本身即内涵天地之道,学习并实践中医,其实即是学道悟道的过程。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我们与世间万物一样,皆禀天地之气而生。天地运行有其规律,这个规律即是道。得道者存,失道者亡。学好中医,即如把握了天地规律。 中医代表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人是天地所生,人要健康,就一定要顺应天地。天地有道,人亦有道,人道要顺应天地之道。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得这个天地的道,这个道即是真理。中医内涵天地之道,所以中医是真理。中医禀天地之道,至今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只要天地不变,中医就会一直存在。 天地之道是生生不息的,是厚德载物的,作为中医人,若能深入领悟天地之道,不但医术能进步,而且,也有助于改变人生理念,勤勉修行,以善为先,以仁为念,体现在中医上,就成就了一个大医。 —6—中医最能帮助他人 作为中医人,我们致力于救死扶伤,帮助病人缓解病痛。这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值得用一生去努力,去付出。我相信,行医即是行善,是积德,凡是我们所想、所说、所做的是利益他人的,最终都会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 与现代医学不同,中医更自然,更环保,中医懂得生命的全体,中医重视扶助正气,中医既可治小病轻病,亦能治大病重病危病。中医不是只会调理慢性病的医学,中医是能治疗急症的。 —7—越是优秀的人,越要学中医 不管多么优秀的人总会生病,选择中医将是一个聪明的决定。但从事中医的是最优秀的人吗?如果能让最优秀的人学习中医,不但中医有前途,对病人也是福气。 而且,越是优秀的人,越是聪明颖悟,越容易深入中医,其医术必然越高,也越能成就大医。我们的社会需要很多很多大医,当然需要最优秀的人来学习中医。 —8—中医最贴近生活 我们知道,道在低处。行道,就要向低处行,而中医即是生活中的医学。中医绝不是高高在上的。中医理论虽然高妙精微,其实践却极接地气。 中医不需要高大上的设备仪器,不需要费尽无数心血研发新药,只要简单的几根针,或几把中药,就能治病救人,这样的医学才是我们老百姓最需要的。虽然中医理论全是阴阳五行,但中医人绝不是老古董,相反,中医人是最有生活情趣的。因为中医人的心静,静则能安,安则能享受生活。 在中医人的眼中,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虽然毫不起眼,但都是有滋有味的。因为中医是最接地气的,也是最贴近生活的医学,中医人的生活,当然也都洋溢着情趣和快乐。 真正的中医人,一定心态豁达,他可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不会害怕,不会彷徨,因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接地气的一个分支。 越是深入中医,内心越是安静,也越是强大。中医让人心灵成熟,让人灵魂升华,让人人格完善。我自己深刻体会到:深入学习中医,不仅提高医学水平,更滋养了心灵。 —9—中医人的幸福指数非常高 学习中医后,慢慢地就会热爱上中医,这是一种福至心灵的感悟。抓住这种感悟,进而深入中医,借中医以提升自己的修养,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一个人能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是中医人,我爱中医,我因中医而幸福,我亦因幸福而更爱中医。自觉人生快乐,莫过于此。 再者,中医内涵天地之道,学习中医,即是向道而行。道是真理,所以中医内涵真理。学习中医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真理就在眼前。体悟道,不但能提高中医修养,更可养一身正气,提升身心层次。为什么学中医的人自动喜欢吃素,且欲望减少?因为内心清静。  有人不理解,认为中医只是门医学技术而已,工作又很辛苦,每天都要读书思考,哪里来的幸福感?却不知,所有幸福的背后都是汗水和辛苦,劳动而有所得,才是真幸福。 况且,从中医中我得到的太多太多,我为什么不能幸福呢?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不同。于我而言,选择中医即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之所以常常心怀感恩,就是因为中医让我心安而静,让我恬淡而快乐。 常有人感叹,好中医都在哪里呢?今时人民群众普遍期待更多的高水平中医,但真正的高水平中医人才却难以找到。怎么办? 作为中医人,我认为:一则,优秀的人才应该去选择中医作为职业;二则,既然做为中医人,那么,凡是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我们要积极进取,努力提高中医修养,把自己变成老百姓所认可的高水平中医。 今时国家重视中医,在政策上支持中医。选择中医作为一生的职业,不但顺应了国家政策的导向,而且,也有益于人民大众,我认为值得。

杨磊 2025-01-22阅读量852

【在线答疑】62岁女士做听神...

病请描述:  颅神经疾病赵天智主任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母亲今年62岁,2024年11月中旬左右,我母亲说舌头前半部分有麻感,嘴唇也有点麻,头有时会有点晕,耳朵感觉木木的,听声音有点下降,以前没有这种症状,拍了核磁,我们当地医院说是听神经瘤,大小23*15mm。截止今天该症状出现共两个月,没有其他基础疾病。想咨询下赵主任,这情况,建议立即手术吗?还是继续观察?做后保面保听率有多少,多久能恢复?”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患者目前提供的检查资料,目前患者右侧已经没有有效听力了,直径在不到三公分,这个大小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几率还是比较大,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患者疑问:确认是听神经瘤吗?做的话保面保听率有多少?多久能恢复?看到很多术后面瘫恢复不了的病友,还有听神经瘤除了面瘫和丧失听力外,查了很多病友反映手术后都会出现耳鸣,不论术前有没有耳鸣术后都出现耳鸣了。日常生活比较难受,还有一些脑脊液漏液,从鼻中漏液需要平躺的,还有一些复发二次开颅的,我母亲今年62岁,年纪不轻了,担心恢复慢,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您看她做手术可以吗?如果是您做手术,最快需要等多久?  赵天智主任介绍:从现有片子上看,听神经瘤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最后确诊肯定是要手术后去送病检科,做病例切片才能明确诊断。但从影像学上(检查片子)看,百分之99.99,应该都是听神经瘤。现在术后面瘫、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不是很高。但不代表没有其他手术风险,如严重的并发症就是生命危险。理论上都是有的,但现在这些发生的几率都不是很高。  至于术后听力的保留情况,要看患者术前有没有听力,术后耳鸣的症状因人而异。  手术是目前治疗听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显微神经外科以及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除了提高切除率延长生命之外,更加注重颅神经功能的保存和术后生活质量的维持,尤其是对于面神经的保护,是颅底外科医生和大多数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电生理和显微颅神经监测技术的发展,整个听神经瘤手术中均可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颅底外科医师在分离肿瘤与面神经时的操作熟练度也会对术后患者面神经功能造成影响,为避免进一步损伤面神经,应做到以下几点:1、锐性分离;2、牵拉肿瘤而不是面神经;3、勿过分牵拉面神经;4、保护面神经周围血供;5、避免电凝产生的热损伤。

赵天智 2025-01-10阅读量1227

手汗症术后分享

病请描述:病情描述:手掌,腋下及脚掌在情绪波动激烈及天热等情况下止不住的出汗,可见明显的小汗珠看病过程:先在医疗平台上了解到周主任做过的一些相关的手术以及一些病人的评价,然后自己约了周主任的门诊去详细了解情况,周主任为人和蔼可亲,风趣幽默,同时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及素养,能很好的解答相关疑问,在门诊结束回去后,经过自己的考虑,最终决定来做这个微创的胸腔镜手术,因为手汗非常的影响日常生活,在做手术前我个人是做好了术后会有代偿性出汗的准备,在来到医院后,经过一系列的术前检查,谈话,在1-3号成功完成手术 康复情况: 从手术结束目前手上没有出过汗,感觉自己已经有十几年没体验到手掌非常顺滑的感觉了,目前是对这个手术非常满意,并且术后胸闷胸痛的情况也不严重,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后续的代偿出汗等情况还需要时间来慢慢观察验证!

周晓 2025-01-07阅读量1161

赤面恐惧症术后分享

病请描述:大家好,过了这么久,我终于过来反馈啦!我做完手术距今刚好经历了四季流转,以下是我记录的一些感受。首先我的手术是很成功的,没有出现眼皮耷拉的情况,也没有一边脸红一边脸不红的情况,伤口一边已经平滑了,另一边有一点疙瘩,无关紧要的。1.现在性格没怎么变,喜静不喜动,胆子倒是比以前大了一下,敢对不合理的事情说NO!而且在跟别人争辩的时候,脸是不发红不发烫的噢,搁以前我是会避免这种脸红情况发生从而做一个缩头乌龟。现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人多的情况时(比如开会、聚会时面对面坐着),会后背出汗但是不会脸红,剩下的好像没啥感觉,以前紧张好像是知道自己要脸红了所以紧张脸红,越紧张越红,恶性循环,甚至严重到在预想这个情景的时候就开始担忧害怕紧张而脸红。现在知道自己不脸红了,一些非重大场合都没啥感觉了,脸不红心不跳的。2.夏天似乎容易感冒一些?原因是大量出汗,衣服浸湿,一进空调房容易受凉,特别是第一次入夏。我刚开始进入夏天的时候感冒过一次,但是身体应该能自动调节,后面出汗衣服湿透了就不再感冒,和平常一样了。这种衣服湿透的感觉就是淋浴完身上没有擦的感觉。3.无论做手术之前是否出汗较少,做手术之后只要是在比较热的地方都容易出汗,而且出汗的时候是没有啥感觉的,往后背一摸才发现一手汗水。往空调房一坐,发现后背凉飕飕的。前胸后背出汗多,还有膝盖窝那里,我是水珠往下滴的程度。(我所在的城市夏季官方给的最高温度是38-39℃,但是体感温度感觉是40℃以上了)4.为了避免裤子被汗液浸湿,我夏天穿得比较多的裤子是黑色的阔腿裤,看成分写的是氨纶啥的,这个汗湿了不会显色,但是好像有点不吸汗。坐在皮质的椅子上,出汗多的话会有水迹,有点尴尬。5.手干这个问题,我做手术之前手就很干,这个对我来说不是个事,天天抹护手霜就行。6.脸上不出汗,一点汗都没有,非常热的时候脸会发烫,甚至闷在房间里,也会发红发热,跟赤面的红不一样,是酡红,类似在火炉烤火时热的那种红。夏季特别热的时候骑共享单车,手心会渗一点点汗,也不算汗,是有一点点湿润,但是过一会儿手就干了这种。7.虽然有的人不理解脸红这个事,但是我感觉自己是非常幸运的,脸红困扰我很多年了,很多事情都是因为脸红让我胆怯不前,让我退缩。现在除掉了它,感觉以前的那些让我胆怯的事都不足为惧。8.这么久以来,真的很感谢很感谢周晓医生,也感谢之前群友的耐心解答和鼓励。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早日摆脱困境。

周晓 2024-12-25阅读量1160

56岁大姐静脉曲张,腿疼血管...

病请描述:  半个月前,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发现腿上有静脉曲张的地方,好像肿了一个大包,我连着用热毛巾敷了几天,鼓包消了些,但是疼痛却没有消失,摸上去硬硬的。  心里不太放心,就赶紧跑到当地医院去检查。医生告诉我这个是血栓引起的浅静脉炎,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引发血栓,需要尽早手术。但我并没有下定决心,担心突然之下,家里两个孙子没人照顾。  后来我就和儿子打了一个视频电话商量,儿子让我不用担心,他来帮我安排,于是在网上给我挂了钟医生的号。  后来钟医生看出我的顾虑,告诉我现在静脉曲张联合微创手术,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了,可以正常走路、买菜做饭带孙子,不影响生活。  手术前,钟医生和我说微创手术不怎么疼,我还不以为意,感觉手术哪有不疼的。没想到整个手术过程确实像钟医生说的那样,比平时做针灸的感觉还轻。  而且术后的效果也很明显,30多分钟的手术,腿上凸起的血管都已经消失了,第二天下地走路的时候,只是稍微有点牵扯感,其它没有任何不适,当即就办好出院,一点都不耽误我回去带孙子。(以上为患者自述)  #湖北静脉曲张案例对比##USG腔内联合微创术#

钟若雷 2024-12-25阅读量1326

健忘的中医中药治疗

病请描述: (一)心脾两虚:不寐健忘,神倦气短。常伴有四肢乏力,心悸头晕,语怯声低,吃饭少,不易消化,面和唇色淡白无光泽。 舌脉: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有齿痕,脉细弱无力。 推荐用药:人参归脾丸 (二)心肾不交:遇事善忘,腰酸腿软。或有遗精,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心烦不眠。 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推荐用药:交泰丸和六味地黄丸 (三)年迈神衰:遇事善忘,形体衰惫,神志恍惚。 常伴有气短乏力,腰酸腿软,吃饭少,尿频,心悸少寐。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推荐用药:人参养荣颗粒 (四)痰瘀痹阻:遇事善忘。常伴有语言迟缓,神思欠敏,表情呆钝。 舌脉:舌苔白腻,脉滑,或舌上有点,脉弦涩。 推荐用药:二陈丸和血府逐瘀口服液

赵勇 2024-12-23阅读量1618

卡培他滨之手足综合症

病请描述:卡培他滨之手足综合症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皮肤病变,与药物的累积剂量和体内药物浓度有关。可由多种化疗药物引起。表现为手指或脚趾麻、红、肿、热、痛,严重者可发展至脱屑、水疱、溃疡和剧痛。防治应早期进行,注意保持手或脚的皮肤湿润。发生手足综合症时,温水浸泡10分钟后将凡士林、尿素乳膏等无酒精或其他无刺激保湿剂涂于湿润患处。日常防寒防冻,穿宽松柔软的鞋袜、手套,降低手足与外界的摩擦,避免过度挤压,减少与刺激性物质接触,避免热水中浸泡,避免搔抓脱皮和角化过度皮肤,避免剥离脱屑。 在服用卡培他滨期间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6,50-100mg口服,每日三次,可以有效预防手足综合症的发生或症状减轻,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去综合性医院皮肤科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李骥 2024-11-18阅读量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