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生长缓慢 > 内容

生长缓慢内容

儿童长高为什么要查骨龄-黄小力

病请描述:儿童长高为什么要查骨龄 骨龄是指骨骼的年龄,可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正常情况下,骨龄和年龄的差距在±1岁以内,如果相差太大,则需要进行检查。 在儿童身高管理中,医生一般会要求家长每半年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次骨龄。为什么要查骨龄呢? 一、判断孩子生长发育状况 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标准,身高也不例外,即骨龄和年龄不一定是同步的。 骨龄反映了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对预测儿童将来的身高非常重要。 骨龄可评估孩子当前生长发育水平、生长潜力以及预测成年后身高,从而有助于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成熟程度。 二、判断孩子的生长空间 骨龄反映骨骼的发育状况,当骨龄与年龄相差过大时,生长空间就会变小。 如果骨龄提前,说明孩子的生长空间很大,长高的几率很大;相反,如果骨龄落后,说明孩子生长空间缩小了。 生长空间即可以理解为身高的天花板,决定孩子最终身高的高度。 以正常孩子为例,孩子在6岁时骨骺线闭合,也就是说骨骺线完全闭合之前,孩子都有很大的长高空间;在6岁之后至青春期开始之前,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 三、预测身高 预测身高可以用一个公式: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3 cm,女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3 cm。 如果预测身高不理想,可能是出现了一些疾病导致的,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性腺肿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如果孩子出现生长缓慢、肥胖等问题,需要去内分泌科就诊,进行骨龄检查。骨龄结果异常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孩子生长缓慢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四、明确诊断 1、判断性早熟:通过骨龄的检测,能够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也可以预测孩子的成年身高。 2、判断矮小:如果孩子身高过高或者过矮,都要警惕孩子是否有生长障碍,这种情况一般会采用骨龄检测。 3、判断性早熟:如果女孩在7.5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者骨龄超前1岁以上,建议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4、明确病因:通过骨龄检测,可明确病因。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需要在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后再做骨龄检测。另外,还有一些疾病可能会导致骨骼提前发育,比如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早熟等。通过骨龄检测可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目前,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以注射生长激素为主,而性早熟的治疗以补充外源性激素为主。但是,性早熟儿童治疗时应根据性成熟时间的早晚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并随时注意骨龄变化。对于骨龄较小者,可进行生长激素治疗或者进一步观察;而对于骨龄大于实际年龄者,则应采取生长激素或生长激素+抑制针治疗,以达到理想身高。

生长发育 2024-02-28阅读量2639

如何防治侏儒症-何潇

病请描述:侏儒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导致成年后身高明显低于普通人群。侏儒症患者常因身材矮小而承受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有关侏儒症的知识,以及从身高、运动、营养和睡眠等方面对侏儒症患者进行干预的重要性。 侏儒症的常见症状是身材明显矮小、生长速度缓慢、骨龄延迟和青春期提前。造成侏儒症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内分泌疾病和营养不良。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生长发育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高发育评估和相关检查,以确定孩子是否为侏儒症。 对于确诊为侏儒症的患者,早期身高干预至关重要。身高干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长激素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的病因,并通过调节内分泌水平来促进生长。生长激素疗法是目前治疗侏儒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注射生长激素可促进骨骼生长,增加身长。在进行身长干预的同时,患者应定期进行身长监测和相关检查,并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 此外,运动、营养和睡眠对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作用。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肌肉发育,增加骨密度和长度。适当的运动方式,包括游泳、篮球和乒乓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营养对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患者应确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骨骼生长和身体发育。应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类和脂肪类食物,以免影响健康、生长和发育。 高质量的睡眠对侏儒症患者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充足的睡眠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骨骼生长和身体发育。因此,侏儒症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总之,侏儒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发现和干预是矮小症患者的关键。除身高干预外,患者还需重视运动、营养和睡眠的重要性,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加身高。在治疗侏儒症患者时,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活环境,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健康成长。希望通过本文的科学普及,能增加人们对侏儒症的了解,改善对侏儒症患者的护理和支持。

生长发育 2024-02-22阅读量6679

特发性矮身材:全面解读儿童生...

病请描述:特发性矮身材:全面解读儿童生长发育的“神秘困扰”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的增长是家长们尤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当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时,家长和医生会寻找各种可能的原因。其中,“特发性矮身材”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因,其特点、成因及治疗方案值得我们深入科普了解。 特发性矮身材的定义:是指那些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值减去两个标准差,并排除了已知导致矮小的所有原因后仍然存在身高落后现象的儿童。这些孩子的生长激素水平在生理范围内,其他内分泌功能正常,营养状况良好,且无明显的遗传性疾病或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 特发性矮身材的特点:生长速率缓慢:这类儿童的生长速度较正常儿童显著降低,通常每年身高增长不超过4-5厘米。身高明显落后:他们的身高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标准相比,落后至少两个标准差以上。体质指数正常:尽管身高不足,但体重、体型比例以及体质指数(BMI)通常是正常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骨龄延迟:通过骨龄检测发现,特发性矮身材儿童的骨骼成熟度往往滞后于实际年龄。智力发育不受影响:大多数情况下,特发性矮身材患者的智力和心理发育与其他同龄儿童并无显著差异。 特发性矮身材的成因探讨:特发性矮身材的确切成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的研究认为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生长激素脉冲分泌异常:虽然血中生长激素基础水平正常,但其脉冲式分泌模式可能存在异常,无法达到刺激骨骼生长的最佳效果。生长激素受体或信号传导途径问题:部分患者可能由于生长激素受体敏感性下降,或是细胞内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缺陷,使得体内生长激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其他未知因素:还有一部分特发性矮身材病例可能与遗传背景、环境因素或其他尚未被科学界所揭示的机制有关。 特发性矮身材的诊断与治疗:诊断流程:对疑似特发性矮身材的孩子,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病史询问以及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包括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甲状腺功能测试、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测定,同时结合头颅MRI、骨龄测定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治疗策略:对于确诊为特发性矮身材的儿童,国际上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综合评估患儿情况后,考虑是否使用生长激素替代疗法。研究显示,适量补充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以有效改善此类患儿的身高,但在决定治疗前需权衡治疗收益与可能的风险,并密切关注治疗反应。 总结来说,特发性矮身材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生长发育障碍,其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面对这一挑战,医学界正不断努力寻求更精确的诊断方法和更为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旨在帮助这些孩子们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生长潜力,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长也需要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生长轨迹,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关爱,共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1-30阅读量1563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什么?-杜红伟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由于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不足而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的疾病,是一种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疾病,通常会导致身高和体重增长不足。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出生后身材矮小、生长缓慢,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智力正常或略低于正常。 病因:1. 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多数由遗传因素所致,少数病因不明。2. 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可继发于下丘脑、垂体或其他颅内肿瘤,如颅咽管瘤等,也可继发于颅内感染、肉芽肿、创伤或放射性损伤等。3. 对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综合征由于生长激素受体的基因突变导致对生长激素不敏感或抵抗。 临床表现: 1. 身材矮小。如不伴有其他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则为匀称性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平均数减两个标准差)。 2. 生长缓慢。出生 1 岁后至青春发育期前生长缓慢,每年生长速度低于 5cm。 3. 骨龄落后。落后于实际年龄。但年生长速率正常,智力发育正常。 4. 性发育不良。青春期发育延迟,男孩可有阴茎小、睾丸小、阴毛发育差等,女孩可有乳房不发育、月经不潮等。 5. 伴发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男孩常有盾状胸、性腺发育不良、隐睾等,女孩常有青春期延迟等。 治疗: 1. 目的。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最终身高和达到正常的生长速率,防止或减轻社会心理问题。 2. 替代治疗。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主要方法,也有报道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 3. 非替代治疗。非替代治疗主要是通过对引起生长激素缺乏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 4. 营养支持:生长激素缺乏症许多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纠正营养不良状态有利于生长激素治疗发挥较好的作用。应鼓励患儿进食,避免挑食偏食,适当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以预防骨质疏松。 5. 运动: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而增加身高,但在人生长发育期,这种促进作用很大,而到了成年期则基本不再促进身高增长。体育锻炼还可以消耗体力,促进食欲,所以合理的体育锻炼对患儿身高增长会有帮助。 6. 药物治疗:可以给予相关的性激素类药物促进第二性征发育,长期口服营养激素、钙剂等以促进骨骼发育。需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药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预后:本病的治疗效果年龄越小越好,青春期后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另外,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总智商(IQ)与正常范围有重叠,并非所有患者都明显低于正常,因此在儿童期及时识别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这对提高今后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长发育 2024-01-30阅读量2513

想让孩子长高,牢记以下内容-...

病请描述:想让孩子长高,牢记以下内容 孩子身高健康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引起警惕。孩子有这四种情况很难长高个子,负责任的家长一定要知道记下来了,否则容易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一就是肥胖的孩子容易提前发育,导致骨骺线提前闭合,也就是意味着会使得孩子的生长时间以及空间减少,非常影响身高。第二不考虑药物的特性情况下,错误的用药。很多药物是18岁以下的孩子是不能用的,可能会影响儿童及胎儿软骨及骨骼组织的发育,影响孩子身高。第三就是睡觉很晚的孩子,经常12点还不睡,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也错过生长激素的最佳分泌时间,慢慢的就落后于同龄人,自身身高很难长高了。第四父母都不太高的孩子,因为孩子的身高60%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如果母亲在160cm以下,父亲在170cm以下,这样的家长就应该更注意孩子的身高问题。如果发现孩子生长缓慢,那么一定要及时的去检查,这个是后天干预的手段,必要时去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科学的干预方法进行身高的追赶。 孩子个子矮,可以试着做这4项检查。如果发现孩子偏矮,这四项检查能及时发现绝大多数导致矮小的原因,家长可以收藏一下,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以免耽误孩子长个。 第一就是测骨龄,拍个X光片,看孩子骨骺线的闭合程度和生长潜力,一般骨龄与年龄相差一岁左右的问题不大,超过两岁就已经是异常了。第二查甲状腺功能,当孩子甲状腺功能减低时可能会出现生长迟缓,智力低下的情况,这是一个重要的检查项目。第三就是做生长激素激发实验或者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看看孩子有没有生长激素缺乏、生长激素抵抗的情况。第四查维生素D,维生素D对孩子的骨骺发育有特别密切的关系,不要遗漏。通过这4种检查充分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有需要的可以进一步再做矮小的相关检查,找出孩子矮小得病因,是缺乏生长激素还是特发性矮小或者其他原因。 关注孩子身高发育的家长要牢记以下重点:冬天四不要,春天可猛长。 第一,孩子吃饱了就不要再吃,不要强迫孩子吃太多,不是吃得越多越有利于长高哦,过度进食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生长发育。 第二,需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在冬天注意保证睡眠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电子产品的使用,确保良好的睡眠环境,足够的睡眠的长高非常的重要。第三,不要因为作业多或者天气不好停止运动,每天跳绳几百下占用不了很多时间,在走廊或者室内也能完成。第四,孩子身高明显矮于同龄的话,家长也不要忽视,很多孩子发育慢长得小,可能跟脾胃虚弱有关系。孩子身高偏矮的原因有很多,要及时的调理身体,争取多长几公分。  

生长发育 2024-01-29阅读量2023

认识特发性身材矮小-苍雪静

病请描述:特发性矮小,也叫做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是指一种没有明显病因的生长发育延迟或严重矮小的现象。特发性矮小在儿童时期表现明显,但在成年后可以继续发展。这个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应对这个问题。 特发性矮小的具体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大多数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可能与其相关。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发性矮小患者往往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对生长激素缺乏反应而导致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受限,进而导致身高矮小。 特发性矮小的主要症状是身高显著低于同龄人。一般来说,男性成年身高低于160厘米,女性成年身高低于150厘米都属于特发性矮小。此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生长速度缓慢、智力发育正常等症状。特发性矮小的确诊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骨龄评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然而,特发性矮小并不意味着患者的生活和未来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对于特发性矮小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是一种由脑下垂体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通过合理的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身高增长,改善生活质量。 除了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患者还需要综合治疗。这包括合理的营养补充、增加运动量、改善睡眠质量等。良好的营养摄入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生长发育,增加运动量则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此外,睡眠对于生长发育也非常重要,特发性矮小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和身体的恢复。 除了治疗,特发性矮小患者还需要心理上的关爱和支持。因为身高矮小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家庭成员、朋友和学校都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 最后,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尽早进行身高和生长发育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治疗,可以避免特发性矮小的发生。此外,家长应该保证孩子的合理营养摄入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特发性矮小是一种常见的生长发育问题,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应对这个问题。生长激素治疗、综合治疗和心理支持都是特发性矮小患者需要的帮助。通过对特发性矮小的重视和关注,我们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让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1-26阅读量2173

父母高,孩子一定会高吗?-占...

病请描述:父母高,孩子一定会高吗? “孩子目前身高处于矮小状态,需要进一步检查,查出矮小原因。 “医生,我和他爸身高都不矮,之后肯定会长高” 那么,父母高孩子一定会高吗? 遗传基因会影响人体的方方面面,包括身高。父母身高对孩子的身高发育影响很大,如父母双方身高都偏矮,很可能孩子以后也长不高。如父母身高相对较高,可能将这种基因遗传给孩子,孩子以后也能长大高个儿,但父母高孩子一定会高吗? 一、父母高孩子一定会高吗? 父母高,孩子不一定会高。从遗传学来看,父母展现在外的特点为显性基因,孩子往往容易遗传这部分基因,如大高个儿、高鼻梁、大眼睛等;如父母具备身高较高的优势,孩子很可能继承这种优势,但这种遗传概率却不是100%的。生活中仍然有一部分高个子父母生出了矮个子的孩子,孩子遗传了父母的缺点,却将大部分的优点完美避开,这在遗传学上也是成立的。遗传概率中,父母身高决定孩子身高还是有较大概率的,目前有研究表明身高遗传率高达70%,剩下的30%需后天努力。所以高个子父母千万不可大意,仍然要注意后天干预,确保孩子的身高可达到理想状态。 除遗传外,哪些因素会影响最终身高? 1. 营养因素 无论父母身高如何,都应重视孩子的营养搭配,因为营养因素是影响身高发育的重要条件及基本条件。如长期营养缺乏或不均衡,很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部分孩子有挑食、偏食及长期腹泻等不良因素,其营养吸收率明显低于同龄人,身高发育自然比较缓慢。家长要重视营养搭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都应适量摄入,可根据孩子年龄搭配食物。 2.激素因素 骨骼及身高的发育离不开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便是夜间深睡眠时,所以孩子睡眠良好,可促进身高发育。除睡眠外,运动也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如球类运动、跳绳、跑步及游泳等,这些运动在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同时,也可刺激骨骼生长,加快钙、磷等骨矿物质沉积,还可增强孩子抵抗力与免疫力。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身高发育影响也非常大,如能在充满爱和温馨的环境中成长,孩子自然轻松又快乐。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情绪状态良好,生长激素分泌较多,自然可长高。如家庭氛围欠佳,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打骂孩子,会使其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和恐惧的状态,这身高发育影响很大。 4. 疾病因素 孩子在身体健康的状态下生长发育才会更好,如患有疾病,尤其是长期存在的慢性病,对其身高发育影响很大。内分泌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各种全身性疾病会影响身体能量代谢,影响食物中营养元素的吸收,长期不治疗可导致发育迟缓。如身高发育异常,且经常感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生长发育 2024-01-26阅读量2077

孩子矮小,知多少?--科学长...

病请描述:孩子矮小,知多少?--科学长高正当时 一.孩子矮小,是个怎么样子的表现? 古人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对于孩子身高来说,也是如此。孩子身高表现出“矮小”了,其实不是一天形成的,也是日积月累形成的。那么经常说的“矮小”,对于孩子身高这件事来说,怎么样才算是矮小呢? 所谓的“矮小症”,指的在是相似的生活环境下,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或者是低于第三百分位(也就是<P3)。通俗来讲呢,矮小就是一百个同龄,同性别的孩子,按照身高顺序排队,从高到低依次排队,低于第三个人的即为矮小。   二.哪些孩子需要注意预防是否会出现身高异常? 家长们是陪伴孩子们成长的第一人,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家长们不可掉以轻心,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呢,出现以下情况,家长们需要关注孩子身高是否出现的异常,必要时需要到医院让医生帮助评估,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在家,不妨可以留意以下几种情况,看一看孩子身高是否生长缓慢了? 第一:孩子处于儿童生长期,儿童的生长速度在3岁之前,平均每年孩子的生长速度<7厘米/年 第二:孩子进入三岁--青春期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的身高生长速度低于了5cm/年的话,这部分孩子,家长们需要关注一下,孩子的身高可能出现了生长缓慢。 第三:孩子生长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间孩子的生长速度小于6cm/年 孩子出现矮小,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随着现在医学的发展,首先要到正规的医院查明病因,在医生的帮助下,共同管理孩子的身高,帮助孩子快乐长高。   三.比同龄孩子生长速度都要快很多,不一定是好的表现 有的时候家长会发现:“我家的孩子现在没有矮小甚至比同龄的孩子还高出了很多,是不是后面就不要关注身高变化了呀……”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同样超出年龄的快速生长,并不一定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家长们对孩子的营养补充也是比较充足的,不免在孩子加速生长的同时,伴有“性早熟”,然而“性早熟”的提前出现,使得孩子骨龄提前,骨骺过早的闭合,使得成年身高受损,从而影响了孩子最后的成年终身高,最后却变成“小个头”,所以孩子长高这件事上,家长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四.家长该如何做,避免孩子矮小? 1. 生活上细心点,早发现,早治疗 家长平时跟孩子相处时候,不妨陪同孩子一起,共同对孩子的身高定期管理和监测,比如: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记录孩子的阶段性成长,可以对照身高对照表进行定期的监测;除此之外,比如孩子在上学过程中,家长有明显发现孩子明显低于同龄孩子,长期坐在班级的第一排,这时候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检查一下是否出现了矮小,如果出现矮小,及时治疗及时干预,帮助孩子成长。 2. 每天运动要坚持 运动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对于正在长高的孩子来说,纵向的运动,对于长高很有帮助,比如:跳绳,跳高,摸高跳,引体向上等等,运动的时候要适度,多次循环,切记不可过度训练,避免造成身体损害。 3. 睡眠习惯要好,因为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是脉冲式分泌,尤其晚上10点左右是分泌高峰期,所以坚持晚上10点前入睡,促进自身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实现促长高。 4. 除此之外,还有营养的补充,定期监测身高等等    

生长发育 2024-01-23阅读量1837

孩子生长比较慢--是怎么一回...

病请描述:孩子生长比较慢--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办?   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自身的特点,个体差异性也比较大。不同年龄阶段呢,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也是不一样的,都会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 比如:孩子在某一个阶段的时候,生长速率出现了异常,明显偏离或者是低于正常水平,那么我们应该考虑是否是生长缓慢所导致的,对于生长缓慢的孩子来说,对未来的身高是不友好的,这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年身高。当孩子生长缓慢了,家长应该怎么做?这里跟大家一起来聊一聊。   一.做好孩子的日常护理 1.饮食上的护理: ①优质蛋白质要补充 蛋白质的补充很重要!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需要足量的蛋白质参与,对于孩子来说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蛋白质的需求量明显高于成人,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生长缓慢。所以在饮食上,可适当吃些肉类、奶类和蛋类食物等,这类食物中富含优质的蛋白质。为了保持饮食多样性,也要适量吃豆类食物,豆类食物中富含植物性蛋白质,与动物性蛋白质搭配对人体的吸收是非常好的。 ②合理补钙 儿童的生长关键是骨骼生长,所以儿童每日对钙质的需求量很大,如果孩子缺钙的话就容易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所以平时要多注意补钙,补充足量的钙。可以多吃些含钙高的食物,比如每天喝一杯牛奶,可在临睡前半个小时喝,这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也更有利于孩子对钙质吸收。   2.睡眠护理: 生长激素在晚上22点-01点入睡后45~90分钟(深睡眠)分泌高峰。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长和青春期高速生长,孩子每天要确保有8 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3.运动护理: 在学校:每天至少安排1-1.5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周末在家,家长也要监督孩子至少1小时运动时间。在这里有个小技巧,家长不妨多练习孩子做一些纵向运动(弹跳运动:比如跳绳、跳高、跳远和跑步)有助于四肢运动。  伸展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舞蹈、羽毛球、游泳等。家长不可盲目给孩子做一些负重、收缩或压缩性运动,如举重和举哑铃,这些运动并不利于长高。孩子们现在面临着上学的压力,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妨我们“家-校-医”多方面配合,共同护航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积极配合医生查明病因,早预防,早干预 有一部份孩子生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可能是脑垂体功能出现了异常,导致生长激素分泌量不足,无法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来满足孩子的生长需要。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外源性补充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缓慢的儿童来实现长高。不过这种治疗方式宜早期用药,早期用药可以获得更加充足的生长空间,儿童身高的改善情况会更加理想。如果是因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造成的生长缓慢,也可应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成年后身高。 除此之外,少数儿童生长缓慢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关,该病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影响身高和智力发育。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应用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并根据医生诊断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

生长发育 2024-01-20阅读量2429

基底细胞癌如何防治

病请描述:基底细胞癌一种常见但低度恶性的皮肤肿瘤,基底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皮肤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皮肤癌类型之一。虽然它是一种恶性肿瘤,但基底细胞癌的生长和扩散相对缓慢,很少发生远处转移,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低度恶性的。 1.发病原因:基底细胞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一些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如长期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某些遗传性皮肤病、免疫系统抑制等。 2.临床表现:基底细胞癌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的结节、斑块或溃疡,颜色可能为肤色、粉色或棕色,边界不清。常见发病部位包括面部、头部、颈部和躯干等暴露部位。 3.诊断方法: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疑似病例,医生通常会进行切除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诊断。 4.治疗手段: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冷冻治疗和化疗等。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小面积的基底细胞癌,通常可以通过局部切除来治疗。 5.预防措施:预防基底细胞癌的关键是减少紫外线辐射暴露,使用防晒霜、戴宽边帽子和太阳镜等。定期自我检查皮肤,以及及早发现和治疗可疑的皮肤病变也非常重要。 基底细胞癌虽然是低度恶性肿瘤,但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治疗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复发率相对较低。如果你发现皮肤上有可疑的病变,建议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皮肤检查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皮肤癌至关重要。

屈国伦 2024-01-15阅读量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