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脑转移 > 内容

脑转移内容

【感谢信】头晕、视力下降检查...

病请描述:   颅底肿瘤赵天智主任的网站工作站,有位脑膜瘤患者在手术后,分享就诊治疗及现状,他说:“我老婆头疼、头晕3个月多,视力也下降了好多,检查出脑膜瘤,让我们看神经外科做手术。于是我们找到了赵天智主任,全国脑膜瘤手术冠军,挂了他的号,赵主任很有亲和力,讲解说话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经过他闹心细致的讲解,我们不那么紧张和害怕,做完术前检查,顺利做了手术,非常成功。术后,赵主任和团队医生每天都一起来查房,问的详细,指导护理具体,和对待亲人一样,让我们心里感到暖暖的,我老婆恢复很好,没有后遗症,离不开赵主任及团队医生的敬业负责和高超的艺术,我们切切试试体会到他们把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落实到我们患者身上,很感动!感恩遇到好医生!”   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脑膜瘤的病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有许多脑膜瘤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但若肿瘤位于脑功能区,或短时间内加速生长,就会出现头痛、突眼、视力、嗅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等。   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颅内,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所以必须重视它。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它呢?   如果瘤体小、多次复查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部分钙化,观察就是很恰当的处理方式。但如果脑膜瘤位于脑功能区,或者复查期间发现它不老实,逐渐增大了,就要及时治疗了。   赵天智主任介绍:随着神经外科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脑膜瘤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也有了显著提高,因此,患者在发现脑膜瘤后最重要也是唯一要做的就是配合医生开展治疗或随访。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超声吸引器以及激光的不断改进和普及,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影响手术类型的因素包括部位、术前颅神经损伤情况(后颅凹脑膜瘤)、血管结构、侵袭静脉窦和包裹动脉情况。原则上应争取完全切除,并切除受肿瘤侵犯的脑膜与骨质,以期根治。如患者无症状且全部肿瘤切除有产生难以接受的功能丧失的危险,应选择部分切除。对大脑凸面的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并要切除受累硬膜以减少复发机会。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脑室、脑桥小脑角、视神经鞘或斜坡的脑膜瘤可能难以完全切除。对海绵窦脑膜瘤,要考虑到有损伤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的风险,外科治疗要求高,应选择正规神经专科医院就诊。   术中神经导航系统   神经导航技术又称为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技术或影像导向外科,是立体定向技术、代影像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结合的产物。神经导航可以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的精确定位技术,其意义在于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边界以保证手术的微创化。对于小的脑膜瘤和深部脑膜瘤可精确的定位,指导手术,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术中电生理监测   临床手术中神经系统监护或称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一个术语,用来表达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监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凡是可能影响到脑、脊髓、神经根和外周神经功能的手术,都可以在手术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神经监测技术直接了解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的机会,提高手术质量,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估价重症昏迷病人的预后,利用脑电图监测,使处于药物性冬眠的病人脑组织功能代谢活动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护脑组织。

赵天智 2024-09-13阅读量1496

高发的肺癌,绝大部分都是&l...

病请描述: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病例的85%。 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等多种亚型。深入了解非小细胞肺癌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1非小细胞肺癌的类型与特点 1.鳞状细胞癌:常发生于较大的支气管,与吸烟关系密切。癌细胞形态类似于鳞状上皮细胞,生长相对较慢,转移较晚,但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不如其他亚型。 2.腺癌:多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上皮或肺泡上皮,是女性和非吸烟者中常见的类型。腺癌通常在肺的周边部位生长,容易通过血液转移到远处器官,如脑、骨和肝脏。 3.大细胞癌:细胞较大,形态多样,缺乏小细胞癌和腺癌的特征。大细胞癌的生长速度较快,转移较早,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2发病原因 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吸烟:吸烟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苯并芘等,可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引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2.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石棉、氡气、砷、铬、镍等致癌物质的环境中,会增加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此外,空气污染、厨房油烟、工业废气等也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3.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突变,如 EGFR、ALK、ROS1 等,会增加个体患非小细胞肺癌的易感性。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也相对较高。 4.慢性肺部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肺癌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3症状与诊断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持续时间较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2.咯血:痰中带血或咯血,血量可多可少。 3.胸痛: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时,可引起胸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或刺痛。 4.呼吸困难:肿瘤阻塞支气管或引起胸腔积液时,会导致呼吸困难。 5.发热:肿瘤坏死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 6.体重下降:由于肿瘤消耗和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帮助发现肺部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2.病理学检查: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活检等方法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这是确诊非小细胞肺癌的金标准。 3.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等,对肺癌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治疗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基因检测结果等因素。 手术治疗 手术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Ⅰ期、Ⅱ期和部分ⅢA 期的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应尽可能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和楔形切除等。手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和危险因素,可能需要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也可以与化疗联合应用。此外,放疗还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脑转移和骨转移的姑息治疗等。 化疗 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治疗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顺铂、卡铂)、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培美曲塞等。化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质靶点进行治疗的方法。例如,对于 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等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 ALK 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可以使用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 ALK 抑制剂。靶向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但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相应的靶点。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是 PD-1/PD-L1 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对于晚期患者,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5预防措施 虽然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预防仍然是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预防非小细胞肺癌的建议: 1.戒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吸烟者要戒烟,同时也要避免吸二手烟。 2.避免暴露于致癌环境:减少接触石棉、氡气、砷、铬、镍等致癌物质,在工作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呼吸道的刺激。 3.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和加工肉类食品。 4.适量运动:保持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癌风险。 5.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病史者、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郑远 2024-09-02阅读量1458

脑肿瘤的分类、各期症状、治疗...

病请描述:  对于脑肿瘤,很多人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很少或者一点都不了解,可是一旦确诊脑肿瘤的那刻却又慌了神,其实,脑肿瘤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大家生活中不注意饮食起居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引起颅内肿瘤的发生,那么患者朋友应该如何就医?   一、脑肿瘤的类型   脑肿瘤即指大脑中异常增殖的细胞。虽然这种异常生长的细胞被普遍称之为脑肿瘤,但并非所有脑肿瘤都是癌症。癌症是对恶性肿瘤的特定术语。恶性肿瘤快速地生长和扩散,侵占健康细胞的生存空间、血供和营养物质(就像人体的所有细胞,肿瘤细胞也依靠血液和养分生存)。   那些并不播散或转移的肿瘤则被称为良性肿瘤。一般来说,良性的肿瘤并没有恶性肿瘤造成的危害严重。然而大脑中的良性肿瘤仍会导致不少问题。   1、原发性脑肿瘤   大脑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当一种类型的细胞从正常特征转变时,脑肿瘤便形成了。一旦发生转变,细胞便以一种异常的方式生长增殖。这些异常的细胞生长成为一个肿块,或肿瘤。   以这种异常方式转变并生长的脑细胞形成的肿物被称之为原发性脑肿瘤,因为它们起源于脑组织本身。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包括神经   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髓母细胞瘤)。神经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其中大多数脑肿瘤是根据它们的起源部位或起源细胞命名的。   2、转移性脑肿瘤   转移性脑肿瘤是身体其他部位肿瘤的癌细胞转移至脑所致的。癌细胞从身体其他部位至脑细胞的过程称为转移。约25%的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可转移至脑。   二、脑肿瘤的病因   像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一样,脑肿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遗传因素,各种环境毒素,辐射,吸烟均与脑肿瘤的发生有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未能找到明确的病因。   原发性脑肿瘤的危险因素包括:①对头颅部的辐射,②特殊的遗传体质,③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然而这些因素是否真正增加了你罹患脑肿瘤的风险是不确定的。   三、脑肿瘤的症状   并非所有的脑肿瘤都会产生症状,有些(如垂体瘤)常在死后才被发现。脑肿瘤的症状很多但都并非特异,这就意味着它们也可见于其他多种疾病。明确是什么导致了临床症状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诊断学试验。   一些症状的产生是由于肿瘤的压迫或对大脑其他部分侵犯,影响了正常组织的工作。一些症状的产生是由于肿瘤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引起的脑水肿所致。原发性脑肿瘤与脑转移瘤所产生的症状相似。   1、脑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如下:   头痛、无力、行为笨拙、行走困难、癫痫发作。   2、脑肿瘤非特异性症状如下:   精神状态的改变,集中力,记忆力,注意力及神志的改变;恶心,呕吐——尤其是在早晨;视觉异常;言语困难;进行性智力减退或情绪变化。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症状的出现非常缓慢,可能被脑肿瘤患者本人及其家人忽视。然而有时,这些症状出现得非常之快。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的表现就像是罹患了中风。   3、您有任何以下症状请立刻向您的医生寻求帮助:   不明原因的持续呕吐;复视或原因不明的视力模糊,尤其是一侧;嗜睡或睡眠时间延长;新出现的癫痫;新出现的头痛。   虽然头痛被认为是脑部肿瘤的常见症状,它们可能不会出现直至疾病晚期。如果您头痛的性质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提示您需要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如果您已经罹患脑肿瘤,任何新出现的症状以及原有症状相对突然或迅速恶化,应及时前往就近医院急诊室就诊。   4、以下新的症状有提前的认识:   癫痫发作;精神方面的改变:如过度嗜睡,记忆力障碍,或无法集中精神;视觉改变和其他感觉异常;言语不利或语言表述障碍;行为及人格改变;笨拙或行走困难;恶心或呕吐(尤其是在中年或老年人);突然发烧,尤其是化疗后。   四、脑肿瘤诊断与检查   脑肿瘤的患者往往存在其他医疗问题,因此,也可能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电解质,肝功能和血凝的检查。如果您以精神方面的改变为主要症状,血液和尿液的检查可排除药物使用所致。逐渐的,MRI扫描正取代CT扫描被用以怀疑脑肿瘤方面的诊断,这是因为MRI对于监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不过现在,大多数机构还是将CT作为脑肿瘤的首选诊断性检查。颅骨X线已不再经常用于脑肿瘤的诊断。   五、脑肿瘤的治疗   脑肿瘤的治疗应该个体化:根据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大小,部位和类型,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和化疗,许多病例需要多种方法联合应用。首先手术尽可能的全部切除。

赵天智 2024-08-30阅读量1672

刘懿博士说肺癌(八一八四)肺...

病请描述: 2024-8-28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 在前两篇的科普文章中,我给大家介绍一款针对肺癌KRASG12C基因突变的新药上市。这个药就是国产的氟泽雷塞片,在天津可以买到了。它被批准用于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G12C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大家知道肺癌到了晚期,发生颅脑转移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那对于有KRASG12C突变的脑转移的肺癌患者,吃这款药有没有效果呢? 我们来看试验数据的统计,在基线有肺癌脑转移的患者中,吃这款药肿瘤变小的概率是48.6%,肿瘤能够控制的概率是94.3%。在基线没有肺癌脑转移的患者中,吃这款药肿瘤变小的概率是49.4%,肿瘤能够控制的概率是88.9%。通过这样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肺癌脑转移患者吃这款药也是可以控制肿瘤的。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如果肺癌脑转移是有症状的那种类型,除了吃这款药,还要进行颅脑方面的治疗。

刘懿 2024-08-28阅读量1028

肺癌常见症状有哪些,一定要知...

病请描述:肺癌常见症状有哪些? 你是否了解,肺癌有哪些不易察觉的“信号”?了解症状,早发现早预防! 不少患者常常在确诊肺癌之后,才对号入座地想起之前的咳嗽、咯血等症状,后悔没有尽早意识到可能是肺癌的表现。因此发现以下3类症状,应警惕肺癌可能,及时就医。 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但仔细观察仍能发现一些端倪。首先,肺部及胸部症状是肺癌的直接体现,如持续性咳嗽、咳痰甚至咳血,胸痛、胸闷或呼吸短促以及声音嘶哑等,这些都可能是肺癌的警示灯。其次,体重下降及食欲不振也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由于癌细胞消耗体内大量能量,加上患者可能因治疗副作用导致食欲不佳,体重会明显下降。最后,当肺癌扩散至其他部位如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等,还会引发一系列转移症状,如头痛、呕吐,骨痛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病情已进入中晚期。 掌握肺癌的常见症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检查,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健康无小事,关爱自己,从了解开始!

刘杰 2024-08-19阅读量1655

肺癌ALK阳性靶向药物有哪些?

病请描述:ALK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靶点,有“钻石突变”之称。ALK阳性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占4%-5%。在NSCLC中,ALK阳性通常见于腺癌、年轻、不吸烟/较少吸烟的患者。ALK阳性患者脑转移风险高,约30%诊断时有脑转移。目前针对ALK阳性的上市药物有一代、二代及三代靶向药物。下面针对ALK靶点的药物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代ALK-TKI克唑替尼:PROFILE1014研究比较了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一线克唑替尼与化疗的疗效,克唑替尼中位PFS较化疗显著改善:10.9个月vs7个月,在基线脑转移人群中中位PFS仅9个月。克唑替尼较化疗改善预后,但疗效仍不理想,且血脑屏障穿透率低。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毒性、血液学毒性、QT间期延长。 二代ALK-TKI塞瑞替尼:ASCEND-4研究比较了一线塞瑞替尼与含铂化疗的疗效,塞瑞替尼较化疗改善PFS,塞瑞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16.6月。与克唑替尼类似,塞瑞替尼在血脑屏障中的穿透受到限制,基线脑转移患者接受塞瑞替尼疗效不佳,中位PFS仅10.7月。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和血液学毒性。 二代ALK-TKI阿来替尼:ALEX研究比较阿来替尼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结果阿来替尼优于克唑替尼,阿来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34.8月,中位OS未达到,整体人群ORR82.9%。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血液学毒性和皮疹。 二代ALK-TKI布格替尼:ALTA-1L研究比较布格替尼对比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布格替尼PFS优于克唑替尼。布格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24.0月,中位OS未达到,整体人群ORR74%。不良反应与克唑替尼相比,布格替尼治疗早发性间质性肺炎发生率较高。 二代ALK-TKI恩沙替尼:EXALT-3研究比较二代ALK-TKI恩沙替尼对比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随机开放3期研究,恩沙替尼PFS优于克唑替尼,恩沙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31.3月,中位OS未达到,整体人群ORR74%。常见不良反应,皮疹为独特不良反应,发生率达68.7%。 二代ALK-TKI依奉阿克(TQ-B3139),TQ-B3139-III-01研究比较依奉阿克与克唑替尼治疗初治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提示依奉阿克较克唑替尼显著延长PFS,中位PFS达28.71月,ORR达81.68%,依奉阿克有效控制脑转移,颅内ORR达78.95%。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毒性,血液相关毒性低。 三代ALT-TKI洛拉替尼:CROWN研究比较洛拉替尼对比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结果提示洛拉替尼PFS优于克唑替尼,经过5年的随访,洛拉替尼一线治疗中位PFS未达到,3年PFS率为64%,中位OS未达到,整体人群ORR76%。洛拉替尼一线治疗的5年无颅内进展率高达92%,对于基线脑转移患者,洛拉替尼一线治疗5年无颅内进展率83%。洛拉替尼治疗最常见不良事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体重增加、高血压、认知影响、情绪影响、语言影响和精神影响。

李芳娟 2024-08-06阅读量1286

N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联合...

病请描述:前言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来说诱导治疗后手术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案。一项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与单纯靶向治疗相比,靶向后手术切除的患者有更好的无病生存期PFS(23.4月vs 12.9月,P<0.001)[1]。 免疫治疗在晚期NSCLC的巨大成功,也给早期以及局部晚期NSCLC提供了新的治疗指导。对于可切除的NSCLC,在肿瘤免疫微环境未受影响下予以新辅助免疫治疗,有使患者建立长期肿瘤免疫应答的潜能[2],并起到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完全切除率、清除微转移灶等作用。 虽然肿瘤大小的变化为衡量病情进展的指标之一,但在接受免疫治疗的部分患者中,有可能会出现肿瘤增大而后减小的情况。这其实并不是药物无效的表现,而是因炎症反应出现免疫细胞浸润,这被称为假性进展[3],而这反而是治疗效果较好的表现。临床上尤其需要注意要与真实的肿瘤进展进行判断,以免导致当前有效的治疗方案被抛弃。 本次推文我们将展示一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疗经过,该患者经历了原发病灶的假性进展。 患者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女性,65岁。 主诉:体检发现右中叶结节7月,近日淋巴结增大。 现病史:患者于2023年1月体检发现右中叶结节,近日复查胸部CT发现纵膈淋巴结多发肿大。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后续诊疗计划见下文。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无糖尿病病史、无冠心病病史,无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否认肿瘤史等其他病史。 个人史:否认吸烟及饮酒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辅助检查 2023.8.28 胸部增强CT :右肺中叶结节,恶性可能;右侧锁骨上、纵隔及右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 2023-8-25 PET-CT:1、右肺中叶MT可能; 右肺门、纵隔、右侧锁骨区淋巴结转移可能,请结合病理检查; 2、肝囊肿可能。 2023-9-1头颅MR:脑内少许缺血灶。 2023-8-23肺功能:肺通气功能正常。FEV1:2.23; FEV1实测值/预计值:98.4% 2023-8-31病理:(右锁骨淋巴结)转移性癌,倾向非小细胞癌,待免疫组化。 2023-5-6基因检测: ROS1:融合型;EGFR、 KRAS、 BRAF、 ALK、 RET、NRAS、PIK3CA、HER-2和C-MET(14EXON跳跃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野生型 诊断 1.左肺中叶非小细胞癌cT1bN3M0-IIIB期,ROS1融合 2.高血压 治疗方案 多学科讨论后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予诱导免疫联合化疗: 2023-9-7予斯鲁利+PC-T1:斯鲁利单抗 319.5mg d1,PC-T1: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462mg d1,卡铂 580mg d1 2023-10-8予斯鲁利+PC-T2:斯鲁利单抗 319.5mg d1,PC-T2: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462mg d1,卡铂 615mg d1 诱导治疗后评估 2023-10-31胸部增强CT复查发现肿瘤明显增大   但是仔细对比治疗前后的淋巴结大小发现:右锁骨上、2R、4R和7组淋巴结均缩小。   进一步治疗方案 综合考虑,原发灶可能是假性进展,但是无法确定。多学科讨论后制定治疗方案:再评估后手术。 2023-11-8锁骨上淋巴结穿刺病理:见少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 2023-11-9 EBUS病理:11R淋巴结,见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其他淋巴结未见肿大,未行穿刺。 2023-11-10 VATS右肺中叶切除术,术后病理:(右中叶)病灶内见肺组织炎性实变机化,淋巴细胞浸润,内见小灶浸润性腺癌残留,中分化(Ⅱ级)(腺管型100%),残留肿瘤细胞约占原瘤床10%,可符合新辅助治疗后主要病理缓解(MPR)。淋巴结未见癌转移:第2组(0/1);第4组(0/2);第7组(0/5);第10组(0/2);第11组(0/2);第12组(0/1);第13组(0/3) 根据以上主要病理缓解(MPR)的结果可以看出,残留肿瘤细胞仅有10%,说明治疗效果很好,确定原发病灶为假性进展。术后继续给于两周期免疫联合化疗,其后单免疫治疗维持治疗最长12周期。患者至今无复发。   总结 综上,该患者为初始不可切除且伴有ROS1融合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经过诱导免疫联合化疗后出现假性进展,锁骨上淋巴结复查穿刺活检阴性,纵膈淋巴结已缩小至无法穿到,转化为可手术状态并行手术切除,初步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达到MPR,提示患者大概率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   参考文献 [1] Li K, Cao X, Ai B, et al. Salvage surgery following downstaging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y targeted therapy. Thorac Cancer. 2021 Aug;12(15):2161-2169. [2] Forde PM, Chaft JE, Smith KN, et al. Neoadjuvant PD-1 Blockade in Resectable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378(21):1976-86. [3] Gonugunta AS, von Itzstein MS, Gerber DE. Pseudoprogression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chemoimmunotherapy: a case report. J Med Case Rep. 2022 Jul 25;16(1):289.

张鹏 2024-07-29阅读量1962

肺癌ROS1融合阳性靶向药物...

病请描述: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ROS1融合阳性发生率约为2-3%,主要见于年轻、不吸烟者的腺癌患者。CD74是最常见的融合伴侣,CD74-ROS1融合患者预后差、脑转移风险高。ROS1-TKI已经成为晚期肺癌ROS1融合阳性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手段。晚期肺癌ROS1融合阳性靶向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克唑替尼:基于OO12-01和PROFILE1001研究结果,NMPA于2017年9月批准克唑替尼用于ROS1融合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位PFS为15.9个月,基线有/无脑转移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0.2和18.8个月;中位OS为32.5个月。最常见副反应为转氨酶升高、视力障碍、恶心、腹泻及呕吐。 2.恩曲替尼:基于三项单臂、开放性临床试验(ALKA、STARTRK-1和STARTRK-2)结果,NMPA于2022年10月批准恩曲替尼ROS1阳性患者的适应症。恩曲替尼ORR为67.1%,中位PFS为15.7个月,颅内ORR为79.2%。常见副反应包括味觉障碍、头晕、便秘、体重增加、转氨酶升高和腹泻。 3.富马酸安奈克替尼胶囊:基于TQ-B3101-II-01研究,2024年4月富马酸安奈克替尼胶囊获批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II期研究结果:ORR达80.2%,DCR达88.3%,中位PFS达16.5个月,CD74-ROS1融合患者中位PFS达21.2个月,颅内ORR达72.7%,颅内中位PFS达10.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肝脏毒性和血液学毒性。 4.瑞普替尼:基于TRIDENT-1研究,瑞普替尼初治组ORR为79%,中位PFS为35.7个月;经治组ORR为38%,中位PFS为9.0个月。瑞普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 5.他雷替尼:基于TRUST-1研究,他雷替尼初治组和克唑替尼经治组的ORR分别为92.5%和52.6%。他雷替尼常见不良事件为肝毒性和腹泻。

李芳娟 2024-07-29阅读量1359

刘懿博士说肺癌(七九六〇)一...

病请描述: 有一位年轻的男士因为发现了肺磨玻璃结节在我们科室做了手术,他的肺磨玻璃结节直径接近一厘米,实性成分很少,术后的病理是一个浸润性的肺腺癌。这属于比较早期的类型,因此手术后不需要辅助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 他对于自己的病情比较了解,知道自己肺磨玻璃结节的病理,前段时间感觉自己有些头晕,就非常担心,是不是自己的肺癌出现了脑转移引起的这样的症状?他做了颅脑CT,没有发现异常,但还是不放心,找我想做一个双倍剂量增强颅脑核磁,看看到底有没有脑转移? 我对他说,如果想排除脑转移,想做个双倍剂量增强颅脑核磁是没有问题的,我可以给开。但我提前跟您说一下,以我的经验,像您这样大小和密度的肺磨玻璃结节型肺癌发生脑转移的概率非常的低,之前我还没有遇到过。

刘懿 2024-07-16阅读量688

检查出脑膜瘤应该先观察,还是...

病请描述:  脑膜瘤大多属于良性,是“惰性肿瘤”,即这种肿瘤很“懒”,不爱进展、也极少转移。脑膜瘤的病因至今还没有研究清楚,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认为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是很慢的,上诉因素加速了细胞的分裂速度,可能是导致细胞变性的早期重要阶段。   检查出“脑膜瘤”,应该观察,还是手术?   有许多脑膜瘤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但若肿瘤位于脑功能区,或短时间内加速生长,就会出现头痛、突眼、视力、嗅觉、听觉障碍及癫痫发作、肢体运动障碍等。   虽然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出现早期症状要2~5年,但它长在颅内,总会让我们害怕,因为大脑是我们的精神、语言、感情和行为的指挥中枢,所以必须重视它。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它呢?   如果瘤体小、多次复查变化不明显,甚至出现部分钙化,观察就是很恰当的处理方式。但如果脑膜瘤位于脑功能区,或者复查期间发现它不老实,逐渐增大了,就要及时治疗了。   脑膜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等。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使手术的精细程度大大提高,不仅使脑膜瘤切除得更为彻底,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主要的神经和血管,减少了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手术的疗效大大提高。   2、放射治疗   良性脑膜瘤全切效果极佳,但因其生长位置,约有17%~50%的脑膜瘤做不到全切,另外还有少数恶性脑膜瘤也无法全切。上述两种情况需在手术切除后放疗。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对放疗敏感,效果是肯定的。而一般良性肿瘤的放疗是否有效仍有不同意见。

赵天智 2024-07-10阅读量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