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会频繁地感受到肘部外侧的疼痛感?特别是在进行如握铲、提起水壶、拧干毛巾或编织毛衣等活动时,这种疼痛是否会加剧?如果这些情况频繁发生,那么你需要提高警惕了!你很可能正遭受着“网球肘”的困扰! 认识网球肘 01 什么是网球肘 “网球肘”,医学上亦称为肱骨外上髁炎,这一病症并非网球运动员的专属。它主要表现为肘部外侧骨突及其周边区域的疼痛。究其根源,这种疼痛往往源于肘部周围肌腱因过度使用或劳累而遭受的损伤。 网球肘好发于30-50岁人群,男女发病率相近。频繁使用前臂、手腕或手做重复性动作的人易患病,包括运动员(如棒球、网球、垒球、击剑、高尔夫等)及职业上需频繁做此类动作的人(如工人、园丁、音乐家等)。 02 临床表现 网球肘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肘关节外侧疼痛,进行抓握和上举动作时疼痛加重。 疼痛从肘部开始,并逐渐发展到前臂后侧、再到腕部和手部。 握力减退。 03 发病诱因 经常打网球或高尔夫等。 从事需要握拳状态下重复伸腕的工作。 年龄:年龄大的人,患病率较高。 肥胖:BMI超过40的人患病率较高。 04 自我筛查 触诊:肱骨外上髁处存在着压痛。 Cozen检查:患者需采取坐位或站立姿势,而医生则位于患者的前方。医生首先用一只手稳定地握住患者的肘部,确保患者的肘关节处于90度的屈曲状态,同时前臂应处于旋前位,即掌心向下并半握拳的状态。随后,医生用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手背部,引导其进行被动的屈腕动作。医生可以在屈腕时施加阻力。 阳性体征:在患者做伸直抗阻动作时,肱骨外上髁部位发生疼痛。 Cozen检查 Mills检查:检查者握住患者肘部,同时被动地旋前前臂,屈曲腕关节和伸展肘关节。 阳性体征: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 Mills检查 ⚠注意:如果以上症状都存在,也可能是暂时的肌肉疲劳的表现。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几周或几个月,则怀疑是网球肘,建议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便明确情况。 05 临床治疗 对于肱骨外上髁炎,大多数患者倾向于选择非手术治疗方式,且这种治疗方式在95%的病例中都能取得显著的改善效果。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 运动疗法: 通过强化前臂和手腕肌肉,纠正不良运动习惯,逐渐恢复肘部功能,减轻疼痛,改善活动范围,增强肌肉力量。 小针刀疗法: 微创松解肘部软组织粘连,结合针刺与现代手术,减轻疼痛和炎症,尤其适用于慢性疼痛患者。 针刺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增强局部免疫,加速康复。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局部抗炎药物缓解疼痛和肿胀,必要时使用类固醇类药物控制严重炎症。 物理治疗: 应用热敷、冷敷、超声波和电刺激等物理因子,缓解疼痛和炎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柔韧性和力量。 等疗法来减轻疼痛和肿胀。 以下是一些康复动作,可供参考: 1.活动度练习 ①腕关节屈伸练习:屈曲、伸展方向每动作末端须停留5 秒每个动作10-20 次。 ②前臂旋前旋后练习:前臂旋前、旋后,每动作末端须停留5 秒,每个动作10-20 次。 ③肘关节屈伸练习:肘关节屈曲、伸展方向活动,每动作末端须停留5 秒,每个动作10-20 次。 2.牵伸 ①腕屈肌拉伸:右臂伸直,手掌应该朝外,用你的左手,握住你右手的手指,向后弯曲。可以感觉到右前臂内侧的拉伸。保持10-15秒,根据需要反复进行。 3.肌力练习 ①挤压毛巾:坐位或站位,前臂置于桌子上,将毛巾卷起来握在手中。紧握毛巾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重复做3组,每组10次。 最后,老王建议:当肘关节外侧出现疼痛时,应高度重视,因其可能是肌腱损伤或潜在撕裂的信号,疼痛是身体发出的警示。特别是对于网球初学者,选择适合的球拍和掌握正确技术至关重要,建议咨询专业人员指导。此外,通过增强前臂和手腕肌肉力量,以及在工作或活动前进行充分的肌肉牵伸,可有效预防此类问题。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736
病请描述:随着年龄增加,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加快,同时,随着学习负担加重,学习压力增加,运动强度不足,加上现代电子产品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长期低头姿势均可能是导致儿童青少年不良体姿态高发的原因。 有文献统计报道,青少年视力不良率51.3%、肥胖率8.64%和龋齿率22.18%、脊柱侧弯率0.62%和扁平足2.8%~24.2%不等。某些不良身体姿态在儿童发育过程中是一过性现象。如“O”型腿(内翻膝)、“X”型腿(外翻膝)大部分的幼儿在 2~3岁前就会出现,直到7岁左右才发育成直腿。但家长若对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不足,就可能导致不良体姿态的持续存在。 人体形态评定 令被检者裸露背部,自然站立,双足与肩等宽,双目平视,根据体表标志与重力线相对关系,分别进行侧面观、后面观和前弯实验,依次判断: ①头前伸位:双侧乳突向前偏离重力线超过1cm; ②圆肩驼背:双侧肩峰向前偏离重力线超过1cm; ③腰椎前凸(骨盆前倾):双侧髂前上棘和耻骨突连线平面前倾超出冠状面; ④高低肩:双肩胛上、下角不在同一水平; ⑤长短腿:双侧髂嵴、腰凹不等高; ⑥“O”型腿:双踝并齐后,双侧股骨内髁间距离超过 2cm; ⑦“X”型腿:双侧股骨内髁并齐,双内踝间距离超过2cm; ⑧前弯试验:受检者背对检查者,两手合掌置于两膝间慢慢向前弯腰,检查者从背部中线切线位观察其双侧上胸段、胸段、胸腰段、腰段是否等高、对称,不等高、不对称者为前弯试验阳性。 足印法 足印法则是用不同方式(赤足沾水或沾墨于白纸上、干燥地面上或透明玻璃板上)获得足底印记,观测其印记特征。若前足和后足印记断开,判定为高足弓;印记连在一起,但未超过足的中趾连线,为正常足弓;超过中趾连线,判定为扁平足。在此基础上,足印的拇趾内侧缘到足跟内侧缘画一切线,正常足的足弓非接触区宽度与足印最窄区宽度(实心)比为2:1,当该比值等于1:1或者更小则判定为不同程度的扁平足,重度扁平足则无非接触区。非接触区与接触区除足趾外的足印的比例又称为足印指数,其可靠性系数达 0.982。 步行姿态观察法 将人体在行走过程中,由一侧足跟着地至该足跟再次着地称为一个步态周期。人的步态是具有稳定性、周期性、节律性、方向性和协调性等特性的。而当人的步态不具备或者破坏了正常步态特征,则出现异常步态。观察受检者分别在赤脚和穿鞋状态下的步态,分析下肢摆动相和支撑相各部位步态特征,记录八字脚状况。 良好的步态和姿态作为身心健康和自信的标志,不良身体姿态直接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和 心理状态,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372
病请描述: 什么是FibroScan? FibroScan,也被称为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俗称“肝硬度”或者“肝弹性超声”,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检查,利用声波来评估肝脏是否存在纤维化或疤痕组织。它通常用于评估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例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FibroScan的操作过程 在FibroScan检查中,医生或技师会在患者的腹部涂上一点专用的胶,然后使用一个叫做“探头”的设备在皮肤表面滑动。探头会发出低频振动,这些振动会穿过肝脏组织,并被设备接收到。通过测量振动在肝脏组织中传播的速度,设备能够评估肝脏的硬度,进而判断纤维化的程度。 FibroScan的特点是无痛且快速,检查时间大约在5到10分钟之间。整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被要求在某些时刻屏住呼吸,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谁需要做FibroScan? 消化科或肝病专科医生通常会建议以下情况的患者进行FibroScan检查: - 患有慢性肝脏疾病(如乙肝、丙肝、非酒精性脂肪肝); - 超声提示有肝脏回声改变(回声增粗增强); - 有肝病家族史。 通过FibroScan,医生可以确定肝脏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并监测治疗的效果。对于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慢性疾病患者,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手段。 Q&A 常见问题解答 Q: FibroScan检查会痛吗? A: 不,FibroScan检查一般是无痛的。患者可能会感觉到探头在皮肤上移动时有轻微的压力,但不会引起疼痛。 Q: 检查前可以吃东西吗? A: 检查时应空腹,或者进食后2-4小时,对于已经纤维化的肝脏,进食可能导致肝脏顺应性下降,检测值偏高。 Q: FibroScan检查需要多长时间? A: 一般来说,整个检查过程大约持续5到10分钟。 Q: 检查过程中我需要做什么? A: 在检查期间,患者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右手臂举过头顶,尽量拉大右侧肋间隙,充分暴露肝区。测量时,患者自如呼吸或者屏住呼吸数秒钟,如果深呼吸,可使肝脏随着深大呼吸变化位置,影响检测结果。 Q: 会有测不出数值的情况吗? A: 是的,FibroScan检查有时可能无法获得准确的数值。导致这种情况的常见原因包括: 1. 体型问题:如果患者体型肥胖,皮下脂肪较厚,声波在穿透组织时可能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2. 肋间隙较窄:FibroScan需要通过肋骨间隙发送声波。如果患者的肋间隙过窄,可能会限制探头的操作空间,导致数据难以获取或不准确。 3. 其他因素:如检查过程中患者未能完全配合,例如未能按要求屏住呼吸等,或者进食后检测,也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Q: 如果FibroScan检测失败怎么办? A: 如果FibroScan检测失败或无法获得有效数据,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其他检测方法。例如,超声下肝弹性测定(也称为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是一种替代方案,它同样可以评估肝脏硬度和纤维化情况。此外,CT扫描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可能被用于进一步评估肝脏是否存在肝纤维化。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替代检测方式。 总结 FibroScan是一种方便、快捷、无创的肝脏健康检测手段。它通过测量肝脏的硬度,帮助医生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并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对于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FibroScan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同时避免了肝穿刺等侵入性操作。如果你有肝脏健康方面的疑虑或症状,建议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FibroScan检查。
刘黎黎 2024-09-06阅读量2941
病请描述:王医生,我腰椎骨质增生了,怎么办啊?” “哎呀,医生,我膝关节骨质增生了,严重吗?还能不能治? 在骨伤科门诊,常常有患者拿着影像片子咨询我。 骨质增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其实很多医生都搞不懂,今天就特意聊一聊这个问题。 骨刺又叫骨质增生,就是正常的骨头多长出来一部分,它是骨关节退化过程中伴随的一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也会逐渐退化,骨头与软组织接触部位会因长期承受压力、拉力和损伤,造成关节间的软骨渐渐失去水分与弹性,致使骨骼出现退化性改变,这种骨骼退化性改变就会导致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那么,有哪些原因可以引起骨质增生呢? 第一、慢性疲劳性损伤。比如: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长期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躺沙发上玩手机,在办公室伏案睡觉或者坐着睡觉,都会引起颈椎、腰椎及膝关节的慢性应力疲劳,这些不良习惯会增加患颈腰椎及关节骨质增生的概率。所以在临床上常常看到老师、电脑程序员、办公室文秘、安检员、空姐、营业员发生的概率比较大。 第二、不合理的运动。诱发骨质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体长期性的剧烈运动。超过正常的运动水平会造成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被过度牵拉,引起局部软组织损伤,同时骨骼受力不均,最终导致肌肉-骨骼生物力学失衡。比如:长时间骑单车、跑步机、长时间爬山等等。 第三、肥胖。体重过重会加重关节软骨磨损,关节软骨一旦遭受长期磨损,软骨面上的受力将不均匀,从而造成骨质增生。 第四、寒湿的生活环境。长时间处于潮湿、阴冷的环境会对关节进行刺激。 第五、骨质疏松及骨代谢异常。 第六,创伤后遗症。比如: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 怎么判断有没有骨质增生? 其实非常简单,一张X 光片就能看出来。比如膝关节,只需要拍一张膝关节正侧位片子即可,无需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 检查了存在骨质增生该怎么办呢? 首先,减轻体重。 其次,适当的锻炼。过度激烈的锻炼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尤其是髋膝关节,加快骨刺的形成;而适当的锻炼可以刺激关节液对关节软骨施以营养,延缓骨刺的发生。 第三,均衡营养。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带、燕麦、芝麻、小虾、黄豆。还可以多进食一些含有丰富的维他命的食物,如芒果、香蕉、葡萄、橘子、番茄等水果。这些食物中含有的生物类黄酮可以预防自由基的破坏,加速关节复原。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尽量不要饮酒和食用辛辣食物。 第四,合理的治疗。通过医疗干预,恢复骨关节--肌肉--筋膜系统力学平衡,部分骨质增生是可以慢慢消失。 其实,我们人体拥有着强大、奇特的自我修复机制,无时不刻在着体内部进行自我调节和修复,而骨质增生就是人体在自我修复过程对身体各个部位骨骼发生的退行性改变产生的补偿。当人体关节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变性和磨损时,为了平衡这些变化带来的破坏,会给退化的、被磨损的关节增生骨质,从而分散人体缺陷骨骼的压力使得人体内部再度趋于稳定。 由此可见骨质增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和难以治愈。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880
病请描述:关节痛听起来都是关节出了问题实际上从发病机制到症状都有差异看看王明杰博士怎么说 发病机制 人群特点 受累关节 症状比较 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MRI等 实验室检查——ESR、CRP、抗CPP等免疫指标 王明杰博士有话说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为两类完全不同的关节炎性疾病,尽管在某些患者中2种病可以同时存在。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是由于年龄增长、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增生。 而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慢性炎症的结果导致骨侵蚀和关节畸形。 总之,骨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炎性疾病,致残率均很高,但是由于2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临床上两者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620
病请描述:医生做冠脉造影前,经常会预估一下患者的血管是否有严重狭窄。如果让年轻医生来预测,一定是一本正经的从症状到危险因素到各种检查结果的一通分析。但是,一位长期负责接送患者的阿姨却是一位导管室(心内科的手术室)的神人,她只要看一眼病人的样子就可以猜的八九不离十。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看这个病人的脸,我就知道心脏血管有没有问题了。” 所以,真的有“冠心病”面容,让完全没有学过医的运送阿姨能够一目了然吗?在人工智能时代,还真有不少研究希望开创通过面容诊断冠心病的技术。我们科室之前也参加过一个项目,通过脸部扫描仪对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面部特征识别,然后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匹配,通过机器学习归纳冠心病患者的面部特征。不过这个项目的后续结果还不得而知。 但是导管室阿姨的辨别方法却没有那么复杂。她所看的其实就是所谓“烟酒之气“。引起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一个生活习惯差的人往往集这些因素与一身并容易在面部出现辨识度很高的特征,诸如肥胖、面色灰暗和牙齿松动发黑。加上胸闷的症状,难怪阿姨一猜一个准了。 今天写下这篇小文,并不是要教大家去相面,而是提醒大家预防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沾染上前面所说的“烟酒之气“,就要小心提防冠心病缠身了。
葛恒 2024-08-28阅读量916
病请描述: “我妹妹2年前间断头疼,也没重视,最近半年多视力下降,感觉手脚变大,去医院检查出垂体瘤,需要手术。她看了好几个大医院,后来听说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非常权威,就慕名到唐都看,在唐都医院也看了好几个大教授,看了赵天智主任后,感觉他很护专业,也很耐心。在他的门诊,找他看的病人超级多,别的医生都按时下班了,赵主任把病人看完都晚上7点了,我们是最后一个看的,他仍然很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让我们感受到他非常敬业负责。手术,赵主任给我妹妹做了4个多小时,肿瘤切除很干净,恢复也快,视力明显看东西清楚了很多,没有后遗症,非常满意,非常感谢!” 赵天智主任介绍:在临床中,原本精致的五官变得粗大,是因为吃多了不运动而发胖吗?月经不调四处看妇科却一直无法改善、视力却渐渐模糊……出现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脑子里长了瘤。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前者会分泌激素,后者不分泌激素,只压迫神经,根据分泌乳素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分泌激素最常见的三种:分泌生长激素、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 垂体瘤有哪些症状? 容貌越长越丑——垂体生长激素瘤如果发生在成年人,会导致肢端肥大,表现为手脚、头颅、胸廓及肢体进行性增大,手足掌肥厚,手指增粗,远端呈球形,前额隆起,眼眶、颧骨即下颌明显突出,牙缝增宽,口唇变厚,鼻梁宽而扁平,耳廓变大等。如果发生在少年儿童(多在15岁以前),则会导致巨人症,患者不仅有上述肢端肥大症的表现,还表现出生长迅速,身高最终可达1.8m(女)-2.0m(男)以上。因此,患有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瘤患者,经常描述自己是越长越丑,越长越粗暴,哪儿都又大又凸。 体型越来越胖——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即脸部及躯干部胖,但四肢包括臀部不胖。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和锁骨上窝脂肪垫是库欣综合征的特征性临床表现。除了越来越胖的外观表现,患者常常还会出现糖尿病、高血压、低血钾、骨质疏松、生长发育障碍、女性月经紊乱、男性阳痿等诸多健康问题。 大姨妈越来越“不准时”——垂体泌乳素瘤发生在青春期前女性,表现为青春期延迟、生长发育迟缓及原发性闭经。若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表现为经期缩短、经量稀少或过多、月经延迟、性欲减退或缺如、性感丧失、交媾痛、流产、不孕、非哺乳期乳汁分泌等。垂体泌乳素瘤在男性患者中较为少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性功能减退,如性欲减退、阳痿、男性乳腺发育、男性不育症、精子数目减少等。 视力越来越差——垂体瘤压迫视交叉会造成视野缺损,患者早期表现为双眼外上视野缺损,逐步扩大,最终失明。 经常感到头疼——垂体瘤生长造成脑膜受牵拉而产生头疼。早期患者表现为持续钝痛,可呈胀痛伴阵发性加剧。突然严重头痛伴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可能是由于肿瘤出血梗死,需立马送至医院抢救。 当出现了上述症状的类似情况,提醒大家一定要及时去正规肿瘤医院进行诊治,警惕垂体瘤的发生,可到医院做以下的检查:视力视野检查、垂体瘤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垂体瘤及时治疗,患者需坚持随访 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垂体瘤,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一方面是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所造成的危害,如轻者导致体力精力下降、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生活质量不佳,重者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是大的肿瘤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侵犯,最常见的就是对视神经的压迫。 此外,垂体瘤长到一定程度可以往上下、左右、前后、周围扩散,而且在垂体周围都是脑的中央部位,还有中枢神经最重要的那些结构都在附近。所以,及时诊断与治疗垂体瘤是非常关键。
赵天智 2024-08-21阅读量2076
病请描述: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出现大于10度的C型或S型的非正常弯曲。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发育成长最快速的阶段,X 线片表现为脊柱的C型或S型弯曲,发病率为2%-4%,女孩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孩。 其病因不明且与特定的综合征、先天性及神经肌肉疾病无关,难以凭借药物或功能锻炼来改善,对于轻中度患者,矫形器治疗是目前非手术治疗手段的首选。 脊柱侧弯已经继肥胖、近视之后,成为了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治疗,如果不进行干预,通常侧弯度数会每月增加1度左右。 脊柱侧弯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脊柱侧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也看不出明显的躯体畸形,因此常常被忽略。一旦青少年患者进入生长发育时期,脊柱侧弯角度越大,进展就越快,因早期未及时干预,而错过最佳矫治时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脊柱侧凸这一问题往往通过学校的例行体检、公益健康筛查或是家长对孩子体态变化的细心观察而初露端倪。针对脊柱侧弯,我们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下面将介绍几种脊柱侧弯的常用检查方法: 1 观察法 1.双肩是否等高; 2.双肩胛下角是否同一平面; 3.两侧腰凹是否对称; 4.两侧髂嵴是否等高; 5.棘突连线是否偏离中线。 2 查体法 1.Adams前屈试验:被检查者双足并拢、双膝伸直、双臂自然下垂,向前弯腰直至脊柱与水平面平行,检查者从背后观察患者,一侧胸部(肋骨)或腰部隆起为脊柱侧凸的体征。 2.触摸法 ①对比孩子双侧肩胛下角的位置是否等高,有没有一侧肩胛骨向后凸起; ②触摸并对比孩子的双侧背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对称 ③患者正常站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触摸并对比孩子的双侧腰部是否等高、是否对称 3 测量法 1.影像学检查:标准的站立全脊柱X片(正位片、侧位片)可以帮我们去分析脊柱侧弯的Cobb角度和旋转的角度 2.躯干旋转角(ATR):借助脊柱侧弯测量仪进一步评估侧弯程度,使用躯干测量仪分别测量受检者脊柱各段(胸段、胸腰段、腰段)旋转程度 3.风险评估:对于轻中度的未成年脊柱侧凸患者,可以使用借助以下公式 ①风险<40%;建议每隔6个月随访一次 ②风险>40%;建议立即采用脊柱侧弯矫形器进行治疗; 脊柱侧弯的治疗 1 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10°) 矫形鞋垫可控制足部内外侧压力分布,从而减少对脊柱姿势的不良影响,降低脊柱侧凸的风险,对于轻度代偿性脊柱侧凸可以通过3D打印矫形鞋垫矫正。 2 中度脊柱侧弯(Cobb角10°-45°) 对于发现时脊柱侧弯已较重或观察过程中进展快的脊柱侧弯患者,需要采用支具治疗来控制。 3 重度脊柱侧弯(Cobb角>45°) 尽管佩戴支具矫正治疗,但侧弯进展迅速加重的,建议手术矫正治疗。 上海九院3D打印中心通过三维扫描结合3D打印技术,将3D打印优势充分的运用到脊柱侧弯矫形器的个性化定制和生产中,研发制作精准化、个体化的脊柱侧弯矫形器,经过计算机设计的侧弯矫形器更加小巧轻便,镂空设计,降低患者皮肤由于封闭引起的压疮等风险,使矫形器透气性能最佳,舒适性与隐蔽性增加,有效的改变了以往矫形器笨重、美观性差等问题;将会有效提升患者对穿戴矫形器的依从性,让青少年患者更容易接受,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 本文部分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 [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alcaneal valgus angle and asymmetrical thoracic-lumbar rotation angles in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scoliosis.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 [2]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increases in calcaneal eversion affect pelvic alignment in standing position. Manual Therapy. [3] Effects of calcaneal eversion on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s of the hip, pelvis and thorax in unilateral weight bearing. Human Movement Science. [4]Lou E, Hill D, Raso J. Brace treatment fo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王金武 2024-08-19阅读量1140
病请描述: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育龄期妇女月经失调的最常见病因,以雄激素增多、胰岛素抵抗和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为主要特征。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不仅不孕率发生高,孕后自然流产的风险也大,据不完全统计,如无任何治疗,这些患者孕后自然流产发生率为30-40%。这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所合并的诸多代谢性异常性疾病,都可能诱发自然流产。 1、肥胖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常见表现,肥胖本身就是不孕和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子。因此减重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首选治疗。孕前减重幅度至少为原体重的5%,才有利于女性的妊娠结局。 2、胰岛素抵抗 糖代谢和胰岛素异常不仅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及排卵质量,而且还会影响血凝系统,改变子宫内膜,从而导致受精卵着床或胎盘形成困难。这两者不仅会导致不孕,也会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 3、高雄血症 雄激素过高时不仅抑制卵泡成熟,影响卵泡发育,在接受治疗的促排患者中,雄激素过高会降低成熟卵母细胞的质量,从而影响受精卵及胚胎的质量。另外,高雄血症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诱发免疫反应,不利于受精卵/胚胎在子宫内的扎根. 那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该怎么办来减少这样悲剧的发生呢? 1、调整好代谢异常再备孕 不要急着备孕或者要求促排,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运动,控制饮食,必要时服用胰岛素增敏剂,尽量减轻胰岛素抵抗。超重或肥胖患者,至少减去体重的5%。有高雄血症的患者,可用避孕药几个周期,等痤疮,多毛等高雄体征缓解,雄激素降至正常后才能备孕。 2、孕期继续规范饮食 孕前有血糖和胰岛素代谢异常的患者,孕后仍然不能“放松”,继续原来建立的良好饮食习惯:控糖控总热量,适度活动,不仅可预防流产,也能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3、一旦发生自然流产,再次备孕需谨慎 如果做足上述准备了,怀孕了以后依然自然流产或胎停,在下次备孕前,必须去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并按医嘱治疗后再备孕。 减重困难的胖妹子,可找王医生来接受个体化的身体成分管理哦。 西院专家门诊:周二,周四全天 西院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王哲蔚 2024-08-16阅读量2049
病请描述: 衰老及老年性神经系统疾病,可以使逼尿肌细胞间连接发生变化,引起老年人逼尿肌出现不稳定收缩,是老年性尿失禁主要原因之一。老年女性尿失禁一般分为急迫性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等。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许多因素有关 目前比较明确的包括生育次数较多、盆腔脱垂、肥胖等因素。尿失禁之所以偏爱女性是因为女性在怀孕、分娩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骨盆底肌肉和神经损伤,导致对尿道的控制力减弱,日后在腹压突然增大时,就容易“漏尿”。 尽管国内女性尿失禁发病率很高,但是不少患者由于缺乏就诊意识或者不能找到正确的诊疗途径而轻视了治疗。 一项产后尿失禁防治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女性68.42%并不知道尿失禁是产后妇女的高发疾病,若在生育后发生尿失禁,仅10.53%选择就医治疗,42.11%选择等待自愈,对产后尿失禁的就医意识有待提高。 分娩显然是造成女性尿失禁的常见诱因,很多女性存在错误认知,以为如果选择了剖宫产,就能预防产后尿失禁。其实,尿失禁不仅会在产后发生,在怀孕期间也会发生。除了分娩外,妊娠也是造成盆底肌、支撑韧带损伤的重要原因。因此,即使选择了剖宫产,仍有可能会在产后发生尿失禁。但对胎儿相对过大、难产等孕妇,选择剖宫产将有可能减少她们产后发生尿失禁的可能。 无论是为了减少以后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还是为了早日告别尿失禁的困扰,在产后若发生尿失禁都应及早接受检查与治疗。特别是生完第一胎、有计划生第二胎的女性朋友,若第一胎时发生产后尿失禁,盆底康复情况不佳,很有可能会增加生第二胎时尿失禁发生的几率。 另外,产妇产后42天做盆底功能检查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产后发生尿失禁的女性,能帮助她们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早治疗。 对于比较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也就是尿道中段悬吊术,99%的患者术后能够治愈。 急迫性尿失禁 主要表现为患者有尿频、尿急,有强烈的尿意时,不能忍耐而不自主漏尿。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法有: 有些人会出现尿意非常急,出现就没法憋住,尿意急迫容易漏尿,一有尿就想尿,可能还伴有夜尿的问题,这些是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表现。 首先可以进行行为治疗,对于轻度的患者有效;控制饮水,较少平时饮水量的10%;想尿的时候憋一会,增加膀胱的容量,轻微的患者不需用药就会慢慢痊愈。 第二是药物治疗,一般在行为治疗无效的时候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可以吃索利那新、贝坦利、米拉贝隆。 如果药物及行为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进行肉毒素注射,降低膀胱的过度活动;外科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骶神经调控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已经成为与肉毒素治疗同样级别的治疗方法。
李旭东 2024-08-14阅读量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