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噩梦 > 内容

噩梦内容

“蒸&rdquo...

病请描述:今天我们来聊一个男人“中老年危机”中的高频话题: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不陌生,尤其是对60岁以上的男性来说。这是一种常见的前列腺疾病,有研究显示,70岁以上的男性中,有多达80%会受到BPH的困扰。 问题来了:前列腺增生会导致哪些生活麻烦? 尿频、尿急,让你一天要跑厕所十几次 夜间频繁起夜,严重干扰睡眠 排尿困难、尿流缓慢,甚至出现排不出尿的窘境 Q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这时你该怎么办? 传统治疗 VS水蒸气疗法 对于BPH患者来说,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类: 1药物治疗 药物虽然有效,但长期服用容易出现副作用,比如头晕、低血压,甚至可能影响性功能。 2手术治疗 手术确实可以一劳永逸,但动刀子的事,很多人一听就害怕;此外,手术对身体状况的要求较高,也让一些患者望而却步。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高效、安全,又不需要“动刀”的创新疗法呢? 答案是:水蒸气疗法! 水蒸气疗法是什么? 水蒸气疗法(Rezum)是一种利用高温水蒸气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微创疗法。这个方法是怎么操作的呢?别担心,我们用一个简化版“科普小剧场”给大家解释一下: 主角:水蒸气 一位训练有素的泌尿科医生会通过内窥镜,将一个细小的设备插入尿道直达前列腺部位(不用害怕,这一过程有局部麻醉)。 接着,设备会喷射103℃的水蒸气,每次仅需9秒钟!高温水蒸气迅速穿透细胞组织,将增生的前列腺细胞“蒸熟”,它们随后会被身体自然吸收。这一过程不仅能有效缩小前列腺体积,还能扩大尿道空间,让尿液畅通无阻。 整个治疗时间仅需10-15分钟,操作便捷! 术后会不会很难受? 康复需要多久? 治疗完成后,医生会为患者放置一个导尿管,约3-5天后移除。期间,导尿管会帮助减轻肿胀,并让恢复过程更快更顺利。 术后1-2周内可能会有以下轻微不适: 1排尿时烧灼感 2尿液中可能带血 3可能出现轻微排尿困难或精子减少 但别担心,这些症状大多在6周内完全消失,最终效果将大大改善排尿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水蒸气疗法有哪些优点? 和传统手术相比,水蒸气疗法可谓优势满满: 无需切口:通过尿道自然通道完成,不会留下手术疤痕。 无需全身麻醉:只需局部麻醉,减少全麻风险。 时间短: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 无需住院:术后即可回家,节省住院时间和费用。 勃起功能更安全:降低影响勃起功能的风险,保护“男性自信”。 持久效果:研究显示,水蒸气疗法的效果可维持至少5年以上,且只需定期监测即可。 哪些人适合接受水蒸气疗法? 这项治疗主要针对50岁以上患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尤其是以下人群: 前列腺体积在30-80克的患者。 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或因副作用难以坚持的患者。 不适合接受传统手术或长时间全麻的患者。 没有尿路感染或其他泌尿系统严重问题的患者。 如果你符合上述条件,不妨咨询泌尿科医生,了解是否适合水蒸气疗法! 水蒸气疗法有风险吗? 当然,任何医疗手段都不是“零风险”。水蒸气疗法可能涉及以下短期副作用: 1排尿困难。 2尿液或精子中带血。 3小便频繁或暂时无法排尿。 4轻微泌尿道感染。 不过,这些问题大多是短暂的,可在医生指导下快速恢复。 选择专业医院,让治疗更安心 新华医院是上海首家前列腺热蒸汽学院。泌尿外科拥有丰富经验和先进设备,团队由资深泌尿外科医生和多学科团队组成,提供从治疗到术后康复的全方位高质量护理,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和舒适体验。 前列腺增生不是“中老年专属噩梦” 水蒸气疗法 或许是你开启新生活的一把钥匙! 作者介绍 黄云腾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新华医院“匠心医者”。 学术任职:担任国际尿石症联盟(IAU)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医师分会(CUDA)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分会(CUPA)青年委员及“华佗工程”泌尿核心技术培训中心导师;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中国尿石症联盟-EMS结石培训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德国铂立泌尿结石整体微创治疗方案大中华区培训中心特聘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以课题第1责任人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科研成果: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十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医疗专长:从事泌尿结石临床工作20余年,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荣获2020年度新华医院“匠心医者”称号。擅长各种泌尿泌尿系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包括输尿管软、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以及各种复杂性泌尿结石的综合处理。熟练掌握目前国际上最主流、最新的结石微创技术。包括:标准通道 EMS 经皮肾镜取石术,超细经皮肾镜(UMP,带涡流冲石)、超微经皮肾镜(SMP, 带负压吸引),F4.8 可视经皮肾镜(Micro-perc,2 毫米以下通道),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输尿管软镜+肾镜)联合碎石手术,局麻下高危复杂肾结石的处理,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 门诊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泌尿系结石主任门诊 周二上午泌尿外科主任门诊 周二下午泌尿外科特需门诊 周四上午儿泌尿结石特需门诊 门诊地点:民航上海医院-瑞金医院古北分院 门诊时间: 周六上午泌尿外科专家门诊(预约方式:瑞金医院古北分院——医院服务——门诊预约——泌尿外科——黄云腾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黄云腾 2025-02-19阅读量550

难治型阶段性白癜风有更准确的...

病请描述: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让节段型白癜风快速见效 卢涛1.2徐海环2刘洋2王玉萍3 1陕西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皮肤科,西安,710110   2天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医院皮肤科,天津,300162 3天津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医院心理科,天津,300162 目的:找到难治型节段型白癜风的治疗思路和具体办法。通过详细观察总结节段型白癜风的诱因和特点,尝试改用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总结疗效,提高白癜风防治水平。节段型白癜风约占全部白癜风的5%~27.9%【1】,公认治疗很难[1,3]。节段型白癜风和非节段型白癜风差别大,两类型很少转化【2,3,4】。因皮肤色素细胞和神经细胞发育来自胚胎神经嵴,而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发病前常有精神神经刺激病史【5,6】,笔者推测其主要病因不是免疫,而与精神神经刺激损伤有关【7】。 方法:2009年10月1日到2013年9月30号5年笔者连续诊治2114例白癜风,向家庭成员和患者详细询问记录白斑和发病诱因、时机和应激事件,其中376例节段型,伴发有心理神经异常,遂谨慎改用心理治疗和神经修复,改善睡眠,调节精神情绪,心理辅导,帮助树立阳光心态,鼓励家属和病友互相关心支持,缓解压力。每两周到一月复诊一次。主要外用药:复方卡力孜然酊、他克莫司乳膏,口服药物有维生素B1、甲钴胺片、安神补脑液、养血清脑颗粒、百乐眠等。对有焦虑抑郁的患者短期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鼓励家用311或者308光疗。 结果:节段型白癜风的主要诱因主要是心理应激事件,精神神经剧烈刺激:例如工作生活压力大、夫妻不合、婆媳矛盾,家人重病或者去世等。节段型白癜风的发生时间:在幼儿园入学早期,小学、中学上学早期不适应,初三、高三考学、考研究生压力大、军训不适应,刚工作不适应,压力大,勾心斗角,心思太重、疑心重。节段型白癜风的患者多数胆小,内向,受过惊吓刺激、情绪控制力差,容易发怒,有的害怕老师、父母(吵架、闹离婚、在外打工),缺少安全感。个别好动。情绪郁闷,焦虑,伴随失眠,多梦,甚至噩梦,睡眠爱翻滚。看事情阴暗,悲观,甚至逃避厌世!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的母亲们部分过度细心担心、谨慎、偏执、烦躁、易怒,爱钻牛角尖、容易抑郁和焦虑等。个别节段型白癜风白斑区皮肤感觉迟钝,对冷热不敏感,或者肌肉不自觉抽搐。     376例节段型白癜风接受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其中能连续治疗、复诊间隔不超过3个月的共有124例,平均看到好转(白斑缩小、出现黑点)的时间为36.2±20.1天,最短6天,最长90天,中位数时间为33天。 结论:节段型白癜风确实与精神神经刺激损伤高度有关。采用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经过5年统计和近十年临床验证确认,能快速见效。用心理治疗和神经营养让节段型白癜风,值得借鉴验证和推广。

卢涛 2024-10-12阅读量2253

焦虑症十个躯体症状

病请描述:焦虑症10个躯体症状 1.记忆力衰退 前一秒还想着的东西,转个身就忘了自己要干嘛了,怎么也想不起来 2.心跳很快 不能走太快,也不能剧烈运动,哪怕是静坐,有时候也会感觉心慌,心砰砰砰跳 3.思虑多 爱瞎想,容易积累心事,又不适当发泄,导致气郁,日久更易兼夹血瘀、痰湿等 4.幻听 自言自语,敏感多疑,总是感觉别人在议论自己,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 5.胸闷气短 半夜心慌气短胸闷喘不上气,心跳加速,感觉呼吸不上来,缓了一会身上开始冒冷汗 6.乏力 干啥都没劲,不想动,对什么都提不起来兴趣,不是懒,是真的没有力气 7.多梦 夜里盗汗,容易失眠,睡着了容易做噩梦,半夜会惊醒,不敢入睡 8.手抖 只要稍微一用力,手就会抖得停不下来,完全不受控制 9.心脏疼 心脏会有被挤压的感觉,有时候会感觉呼吸不上来,有沉沉的闷痛感 10.烦躁 莫名烦躁想发火,肝阳不足,内在亢盛,人就容易动怒,需疏肝理气,才能情绪稳定 #中医##焦虑症##日常医学科普##健康##手抖##多梦##动态连更挑战#

薛振康 2024-09-11阅读量1436

痔疮是怎么回事?

病请描述:痔疮是怎么回事?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4%~55%。比较世界各国痔疮的发病率,哈萨克斯坦最低,中国最高。2013—2014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痔疮发病率为50.3%。得了痔疮就是“噩梦”,发作的时候生理和心理饱受双重折磨:既痛又痒,坐不住站不稳,还有便血的刺激……很多人因为不好意思往往会选择忍耐或自行治疗。其实,真正了解痔疮非常重要,因为它的一些症状可能与直肠癌相混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痔疮呢? 01痔疮的表现 大便时看到流血、滴血或者粪便中带有血液,多数是由痔疮引起的。但若伴有肛门剧痛,还要考虑肛裂的发生。若排便时除有肿物脱出肛门,并伴有肛门潮湿或有黏液,那多数是由内痔脱出或直肠黏膜脱出。如果肛门有肿块,疼痛烈,肿块色暗,呈圆形,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 02如何判断痔疮是什么类型呢? 1、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和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I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2、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3、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出。 03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不要吃大量的辛辣刺激食物,也不要喝酒,因为这些食物在排泄过程中对肛门静脉和痔疮刺激非常大,很容易使痔疮加重。 2、多吃含纤维素丰富和润肠通便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出现便秘。 3、不要长时间保持坐姿,要积极治疗影响直肠静脉回流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等。 4、经常做提肛运动,保证肛垫不下移并有足够的弹性。 5、注意肛门清洁卫生。

邓业巍 2024-07-18阅读量1733

患帕金森病吃药多长时间有效果?

病请描述:    58岁的胡阿姨于3年前就经常夜间做噩梦,甚至有一些肢体动作,起初,胡阿姨并未在意。随着病情的发展,胡阿姨还出现了梦游,甚至严重点还会从床上摔下来,胡阿姨逐渐发现自己走路时腿有点僵硬,还伴随着拖步,就连嗅觉也慢慢减退,这让胡阿姨很是痛苦。 那时胡阿姨并没有将这些症状和帕金森病联想到一起。直到有天偶然看到一段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关于帕金森病的科普视频,上面提到的帕金森病容易被人忽视的症状竟然和自己的症状很是吻合。     胡阿姨看到这些,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帕金森病,于是慕名前往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的门诊处,通过王学廉教授的详细问询,考虑帕金森病,予以美多芭等药物观察效果。     三个月后胡阿姨前来复诊,对王学廉教授反馈到吃药后效果明显,晚上能睡得安稳了,走路也轻快了许多。 王学廉教授表示:一般的噩梦不会通过肢体表现出来,但是如果做噩梦时,肢体动作表现明显,甚至每天晚上出现三到四次,这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很可能是“帕金森”的早期症状。     很多人都知道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症状----“抖”,严重时身体会出现僵硬甚至行动缓慢,这些症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其实,帕金森患者在早期是不抖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很多人因为不重视而不去就医,以至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早期的帕金森症患者会出现走路无法抬脚、起步困难、脚拖地,出现嗅觉障碍,对于气味,尤其是香蕉的气味敏感度降低,有些帕金森病人也会出现情绪障碍,焦虑抑郁,还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上,首先是药物治疗,当药物效果不佳时,可选择外科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时机通常选择在帕金森晚期,而近年来手术时机有提前的趋势,建议在帕金森药物治疗后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的时候就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已经有很多患者意识到,尽早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尽早受益。

王学廉 2024-07-04阅读量1168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花朵”...

病请描述: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花朵”向阳而生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如身体健康。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状态的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面对挑战,并积极地发展自己的潜能。然而,由于儿童心理问题的隐蔽性,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必须学会识别和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预。 如何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1. 倾听和沟通:与孩子建立开放、诚实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2. 观察行为变化:注意孩子的行为变化,如情绪波动、社交退缩、学习困难等,这些可能是心理压力的信号。 3. 提供稳定的情感环境:确保家庭环境充满爱和支持,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冲突,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 4. 鼓励表达情感:教育孩子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压抑或忽视它们。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孩子有持续的心理问题,不要犹豫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儿童心理医生的帮助。 沐沐是一个9岁的男孩,最近他的成绩开始下滑,而且他变得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他的老师注意到了这些变化,并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沐沐的父母也发现他晚上经常做噩梦,并且对去学校感到焦虑。沐沐的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咨询师,咨询师通过与沐沐的对话了解到,他在学校遭到了一些同学的欺负。这件事情对他的自信心造成了打击,导致他害怕上学和与人交往。 咨询师建议沐沐的父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他恢复自信和心理健康。他们开始每天与沐沐进行开放式对话,鼓励他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他们还教给沐沐一些应对策略,比如如何寻求老师的帮助,以及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此外,咨询师还建议沐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体育俱乐部或兴趣小组,以帮助他重建社交技能和友谊。沐沐的父母也与学校合作,确保学校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来解决欺负问题,并为沐沐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沐沐的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他的噩梦减少了,他对学校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积极。他的成绩逐渐回升,他也重新获得了与同学交往的信心。 儿童心理健康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预。通过倾听、观察、提供稳定的情感环境、鼓励表达情感以及寻求专业帮助,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像向阳的花朵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记住,及早识别和处理儿童心理问题,可以预防问题的恶化,并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长发育 2024-06-02阅读量2270

糖友需警惕的夜间低血糖,它还...

病请描述:      你可能听医生说过这些话:“一次低血糖抵消十年控糖努力”、“一次严重的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       低血糖的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 01    小心夜间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1-3点左右,往往在睡梦中发作,轻则出汗、震颤,重则痛觉过敏,兼有阵挛性及舞蹈样动作,继而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惊厥,逐渐昏迷、呼吸渐弱、血压下降等状况”。      这些低血糖症状不一定每位糖友都会出现,通常可能只出现一两种症状,有些甚至不出现任何先兆就直接进入昏迷阶段,还有的糖友短时间内血糖下降过快,也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此外,做噩梦、晨起头痛乏力也可能是夜间低血糖的表现,但往往容易被糖友忽视。     较轻的低血糖虽然可以随着血糖的恢复而很快消失,但其脑功能障碍症状的消除则需要数小时、数天或更长时间。      严重持久的低血糖症状甚至会导致永久性脑功能障碍或死亡。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及脑血管意外等。 02    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专家指出,吃得太少、没有按时进餐、过量运动等均可导致低血糖。此外,药物(胰岛素、降糖药)剂量调整、用药方法不当或用药时间欠准确等情况,也会导致低血糖出现。     专家建议,如果之前使用的治疗方案曾经出现过低血糖事件,应告诉医生,及时调整。     使用基础胰岛素的糖友可以选择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治疗方案,例如新一代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平(地特胰岛素),可使糖友的血糖24小时控制平稳,可大大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在此还要提醒糖友,低血糖发作时必须及时处理,意识清醒者应立即给予糖水等可以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并密切监测,严重并伴有意识丧失者千万不能喂食、喂水,以免引起窒息,而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除此之外,还应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注意加强血糖自我监测,如果睡前血糖偏低(低于5.6mmol/l),建议适当加餐,选择可以缓慢吸收的食品,如酸奶、饼干等。 低血糖的四种"伪装" 1、举止反常、语无伦次 2、肢体偏瘫、言语不清 3、意识不清、四肢抽搐 4、嗜睡昏迷、呼之不应 2020版指南新增“低血糖分级”: I级低血糖:血糖<3.9mmol/L且≥3.0mmol/L; II级低血糖:血糖<3.0mmol/L; III级低血糖:没有特定血糖界限,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需要他人帮助的低血糖。      糖尿病人血糖<3.9mmol/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严重的低血糖需要根据糖友的意识和血糖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监护。     认知功能较低的糖友,尤其需要加强防范低血糖。糖友如果有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出现过至少1次严重3级低血糖或不明原因的2级低血糖,建议重新评估血糖控制目标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未来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俞一飞 2024-05-27阅读量1436

儿童抑郁症有哪些症状?-苟鹏

病请描述:抑郁症,这个曾经被视为成人专属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今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儿童和青少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不乏儿童和青少年。儿童抑郁症不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还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发育、社交能力和学业成绩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了解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儿童抑郁症的症状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但由于儿童的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的限制,这些症状可能表现得更为隐晦或被误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抑郁症症状: 1. 情绪低落:儿童可能表现出持续的悲伤、绝望或无助感。他们可能失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不再关心以前喜欢的玩具、游戏或活动。 2. 能量减少:儿童可能感到疲劳、缺乏活力或动力。他们可能行动迟缓,说话声音低沉,或者表现出过度睡眠的症状。 3. 行为改变:儿童可能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逃学或拒绝上学的情况。他们可能变得孤僻,远离家人和朋友,或者过度依赖家长。 4. 自我评价过低:儿童可能对自己持有负面看法,觉得自己无价值、无能力或内疚。他们可能过度批评自己的错误,或者认为自己是他人的负担。 5. 睡眠问题:儿童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如难以入睡、频繁醒来或早醒。他们可能睡眠时间过长,或者夜间噩梦频繁。 6. 饮食改变:儿童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或者相反地,出现暴饮暴食和体重增加的情况。 7. 身体症状:儿童可能抱怨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或身体疼痛,但这些症状往往无法通过医学检查找到具体原因。 8. 自杀观念:严重的抑郁症可能导致儿童产生自杀的念头,他们可能会谈论死亡、写遗嘱或直接表达自杀的意愿。 三、儿童抑郁症的风险因素 儿童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引发抑郁症。生物化学因素包括激素水平的变化、免疫系统异常等。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压力、社交问题等。 四、儿童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抑郁症的诊断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评估,包括心理评估、访谈和家庭背景调查。治疗儿童抑郁症通常涉及多学科合作,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 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儿童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师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提供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家庭治疗也是重要的,帮助家庭成员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情绪。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能用于缓解抑郁、焦虑和其他相关症状。然而,药物治疗必须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3. 社会支持:儿童抑郁症的孩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家长和教育者应提供一个包容和尊重的环境,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和自尊心。 五、家长和教育者的角色 家长和教育者在儿童抑郁症的识别、治疗和预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高警觉性:家长和教育者应了解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及时发现并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2. 提供支持:家长应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倾听他们的感受,避免批评和负面评价,尊重他们的情绪。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抑郁症,家长可以寻求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为孩子提供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4. 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家长和教育者应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六、总结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了解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及时识别和干预,是保护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家长和教育者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提供支持和理解,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多学科合作的治疗和社会支持,儿童抑郁症患者有望实现病情的缓解和身心健康的恢复。

生长发育 2024-05-25阅读量2177

儿童焦虑症你了解吗?-孙美媛

病请描述:儿童焦虑症?听起来是不是很陌生,小孩子也会焦虑吗?相信很多家长在看到这篇科普之前内心都对儿童焦虑症充满好奇。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临床案例,详细分析儿童焦虑症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儿童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表现为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 案例:小明,男,6岁,上幼儿园大班。小明性格内向,胆小,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最近几个月,小明开始出现严重的分离焦虑症状。每天上幼儿园时,他都会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不愿意离开。即使在学校,他也总是黏着老师,不敢独自参与集体活动。 一、症状分析 1. 分离焦虑:小明在与父母或亲人分离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表现为哭泣、喊叫、黏人等行为。 2. 恐惧感:小明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表现出恐惧,不敢独自面对。 3. 睡眠问题:小明晚上经常做噩梦,害怕独自睡觉,总是担心父母会突然离开。 4. 情绪波动:小明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容易情绪波动,哭闹不止。 5. 拒绝上学:小明因为焦虑,不愿意上幼儿园,甚至出现逃学现象。 二、原因分析 1. 依恋关系:小明与父母或亲人的依恋关系过于紧密,缺乏独立性。 2. 家庭因素:父母对小明的过度呵护、娇惯溺爱,使其依赖性强,无法适应外界环境。 3. 环境因素: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和小明胆小、内向的性格,使得他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4. 教育方式:父母和老师对小明的教育方式可能过于严厉,导致他缺乏安全感。 三、治疗方法 1.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帮助小明建立独立的自我意识,提高适应能力。 2. 家庭治疗:改善家庭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小明的独立性。 3. 教育干预:调整教育方式,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小明树立自信。 4. 社交训练:引导小明参加各类社交活动,提高他的社交能力,减轻焦虑情绪。 5.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儿童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分离焦虑、恐惧感、睡眠问题等症状。家长一旦发现小朋友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专业建议对儿童焦虑症,采取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教育干预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同时,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生长发育 2024-05-20阅读量2051

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病请描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儿童抑郁症已逐渐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可能隐藏在孩子日常的行为背后,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们的心灵。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方法,旨在帮助家长、教育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守护孩子的心灵健康。 一、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 儿童抑郁症是指儿童或青少年出现长期、较严重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厌学和疲倦等抑郁症状。早期识别这些症状对于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以下是儿童抑郁症的一些早期表现: 情绪异常: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易怒、焦虑或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他们可能会经常呆坐,眼睛垂视,性格变得脆弱敏感,容易哭闹。同时,孩子还可能出现明显的自卑感,如自责、灰心丧气等。 兴趣减退:孩子对周围的事情失去兴趣,尤其是以前喜欢的事物。他们可能不再热衷于参与集体活动,避免与他人交流,甚至不喜欢和同龄人玩耍。 睡眠问题:失眠或过度睡眠是儿童抑郁症的常见表现。孩子可能会遇到入睡困难、早醒或频繁的噩梦等问题。 学业退步:抑郁症患者常常在学业表现上有所下降。他们可能缺乏注意力、无法集中精力,并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社交障碍:孩子在社交和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他们可能会自我隔绝、避免与他人互动,并有时表现出敌对的情绪。 除了以上表现,儿童抑郁症还可能通过一些行为或躯体症状来表达,如感到胸痛、腹痛、头痛等。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应予以重视,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二、儿童抑郁症的干预措施 针对儿童抑郁症,我们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孩子走出阴影,重拾快乐生活。以下是一些建议: 进行心理辅导: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能够为孩子提供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治疗。通过心理辅导,孩子可以了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学会应对负面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早睡早起、保持清洁卫生等。同时,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以缓解压力、增强身体素质。 多参加社会活动:家长应引导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如参加兴趣班、夏令营等。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药物治疗:对于中度或重度抑郁症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然而,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家庭支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家长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避免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 总之,儿童抑郁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守护孩子的心灵明灯,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5-20阅读量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