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牙齿萌出异常 > 内容

牙齿萌出异常内容

什么是“双排牙&...

病请描述:        有些孩子在换牙过程中,乳牙还没有脱落,新牙就已经长出来,看起来好像多长了一排牙齿,我们称之为乳牙滞留。        在孩子正常换牙的情况下,恒牙向外生长的过程中,对应位置的乳牙牙根会逐渐吸收,乳牙慢慢变松、最后脱落,为恒牙的萌出提供的空间。但是如果恒牙生长的方向异常、恒牙先天缺失或者恒牙萌出无力,会使乳牙牙根没法吸收完全,不能自行脱落,从而导致乳牙滞留。

王思雯 2025-01-21阅读量490

抓住黄金生长期:儿童生长激素...

病请描述:抓住黄金生长期: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早期识别 你有没有担心过你的孩子比同龄人矮?你是否担心他们能否顺利进入成年的“高光”时刻?事实上,这些问题可能与一种名为“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疾病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神秘的生命增强剂——生长激素的世界,解读它在儿童黄金生长期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早期识别和应对生长激素缺乏,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 生长激素:神奇的生命增强剂 生长激素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术师,在孩子的黄金生长期默默地发挥“增加”的魔力。它是垂体分泌的一种关键激素,负责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在儿童时期,生长激素主要作用于骨骼、肌肉和器官,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和蛋白质合成,延长骨骼,增强肌肉,改善内脏功能,从而实现身高的快速增长。 二、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生长的绊脚石 但是,当魔术师罢工时,也就是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出现孩子生长激素缺乏的情况。这就像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了一个巨大的绊脚石,导致他们在身高增长上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显得瘦弱,面容年轻,甚至出现骨龄延迟、性发育迟缓等现象。 三、 早期识别:把握黄金窗口期 识别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关键是抓住黄金窗口期。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观察点: 1.身高落后 持续观察孩子的身高是否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孩子的平均水平,身高的年增长率是否低于正常范围(一般每年低于4-5厘米)。 2.发育异常 注意孩子是否有骨骼发育不良、肌肉力量弱、脂肪分布异常(如腹部脂肪堆积)。 3.生理特性 观察孩子的脸是否太不成熟,例如圆脸、牙齿萌出延迟、手脚相对较大。 4.其他症状 注意儿童的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虚弱、食欲不振、学习困难和社交退缩。 5.家族史 了解家族中是否存在侏儒症和垂体疾病等遗传因素。 四、 回应:及时诊断,科学治疗 一旦父母怀疑孩子可能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查询、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血液生物化学、骨龄测量和生长激素刺激测试,以确认诊断。 确诊后,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目前,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首选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孩子将接受生长激素注射治疗,通常在睡前,这种治疗可以持续几年,直到骨骺板闭合。治疗期间,医生会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速度、骨龄变化、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虽无形却影响深远。家长需敏锐捕捉孩子生长异常的蛛丝马迹,及时就医,抓住黄金治疗期,借助科学的力量帮助孩子跨越生长的绊脚石,重新踏上阳光灿烂的成长之旅。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身高密码,守护他们的黄金生长期,助力每一个孩子自信挺拔,迎接美好的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5-20阅读量2200

儿童口腔护理常见的6个误区

病请描述:在口腔科门诊,医生们发现,家长在儿童口腔护理中有不少误区,比如:只要少吃糖,就不会长蛀牙了。乳牙早晚要换,坏了也不用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小编就跟您聊一下儿童口腔护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少吃糖,就不会蛀牙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少吃糖,就不会得蛀牙了,实际上这是片面的理解。 咱们平时所说的蛀牙又叫龋齿,龋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致龋菌利用食物中的糖份,代谢产生酸类物质,这些酸类物质长期腐蚀人的牙齿,就会形成龋齿。 在日常生活中,糖果只是导致龋齿的因素之一,平时吃的食物,尤其是主食类和大部分零食,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糖类。 这些食物残留不能得到及时的清洁,也会代谢产生酸类物质,形成龋齿,可见,及时正确的清洁口腔十分重要。 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率高达71.9%*,乳牙期平均每名儿童口腔内龋齿的牙齿数大于4颗,儿童恒牙龋患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要特别引起重视。 *《中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2020.8.9 误区二:乳牙早晚会换,乳牙没必要清洁,蛀牙也不用治疗 事实上,乳前牙替换从六周岁左右开始,乳磨牙多在九岁至十岁半左右,还有部分孩子换牙较晚,大概在十二周岁左右。 如果不注重清洁乳牙,会逐渐形成龋洞,若未及时治疗,会慢慢发展成牙髓炎,也就是常说的“牙神经发炎”。 进而导致剧烈的疼痛,经常疼痛难忍,势必会影响正常的饮食、学习以及睡眠,对孩子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 部分孩子牙齿会继续进展到急慢性根尖周脓肿,恒牙之上的骨质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恒牙的健康发育。 医生在临床上常见到一些孩子新萌出的恒牙就有缺损或者牙釉质发生改变,就是因为乳牙出现问题没有重视,所以,乳牙的清洁维护至关重要。 此外,乳牙的作用除了咀嚼食物,还有协助发音和维护面部外形的作用。如果乳牙龋坏严重,会引起疼痛肿胀,影响孩子正常饮食睡眠,加重孩子的痛苦。 若乳牙损坏严重提前失去,会导致恒牙萌出异常,错位或早萌也会引起孩子长期偏向一侧咀嚼,引起面型的改变和关节的损伤。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音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都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误区三: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让孩子自己刷牙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没有错,但事实上孩子自己清理口腔效果可能不好,很多医生更希望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手部运动不够灵活,够不到边边角角。另外是孩子没有耐心,不能细致刷到位,牙齿清洁不彻底,牙缝里嵌塞食物残渣,导致发酵产生酸类物质,进而产生龋坏。 所以很多医生建议家长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刷牙后再使用牙线清洁,这里推荐圆弧刷牙法,这种方法在以后会专门讲。 误区四:孩子不能用牙线 很多人认为给孩子使用牙线会把牙缝剔大,实际上牙缝越剔越大主要是牙签造成的,牙线只要使用正确的话,不会扩大缝隙,而且牙线使用时动作跟轻柔,不会导致牙龈出血,对牙齿邻面起到良好的清洁作用。 用牙线有利于预防邻面龋坏的发生,减少食物残渣嵌塞,还能保护牙龈。建议每天睡前使用牙线对牙齿间隙进行清洁。 误区五:孩子牙没坏就没必要做窝沟封闭 窝沟是磨牙正中间的小缝隙,这种缝隙很容易造成食物残渣遗留在里面,进而从窝沟发展出蛀牙来。 窝沟封闭是指在不损伤牙体组织的前提下,用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方法。 窝沟封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方法,该技术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使用历史。 乳磨牙的窝沟封闭大约在3-5岁,恒磨牙窝沟封闭大约在7-9岁。 如果牙齿已萌出至合平面,且窝沟点隙很深,即使没有龋坏,也建议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窝沟封闭,避免窝沟龋的发生。 但仍需认真刷牙并正确使用牙线,防止继发龋坏或牙间隙、平滑面龋坏的发生。 误区六:孩子牙齿不齐没大事,慢慢自己会长齐 牙齿不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功能、健康和心理等方面,首先会影响孩子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咀嚼功能、发音功能、呼吸功能。 其次会影响面部的美观,对面部形象的损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将来自我的评估及期望。 牙齿还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造成龋坏(虫牙)、牙石(牙垢)、牙龈炎(牙龈出血)等。 比较理想的正畸时期为8~14岁,随着正畸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牙齿矫正的年龄已经基本无限制,但是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矫正,所需时间会比较短,所需的费用也会比较低。

健康资讯 2024-04-28阅读量2195

什么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宋洁

病请描述:门诊最近就诊一名患者,8 岁 9 月,目前身高 117.2 cm,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父身高:172cm,母身高:158cm,母亲初潮年龄14岁。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家族史。4年余前患儿家长发现其身高较同龄男童矮小,且身高增长缓慢,每年身高增长 2-4 cm,开始父母未予重视,其身高落后逐渐明显,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匀称性身材、无特色体征、无特殊体味,第二性征幼稚骨龄落后于年龄。拟 「 矮小症 」 收住入院进一步明确病因。入院做的相关检查正常,左旋多巴和嗅吡斯的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GH 峰值:4.22ng/ml,IGF-1:67.5ng/ml,提示这个孩子是生长激素缺乏症。那么今天和大家聊聊什么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它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生长激素缺乏症,这一复杂的内分泌疾病,其核心在于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GH)的匮乏。这种匮乏不仅导致儿童生长速度显著减慢,身高明显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的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的第300分位数,更可能引发一系列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生长激素,这一肽类激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主要由垂体前叶分泌,是儿童生长和发育的关键驱动力。从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到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的深远影响,生长激素无处不在。因此,其缺乏无疑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生长激素缺乏症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主要源于遗传因素,如下丘脑-垂体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则可能由下丘脑-垂体的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创伤等引起。   在临床表现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生长缓慢、身材矮小、面容幼稚等症状。此外,他们还可能表现出头发纤细柔软、皮下脂肪较多、牙齿萌出迟缓、恒齿排列不整齐、手足较小等特征。对于男孩,还可能出现阴茎较小、青春发育期延迟等现象。   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主要依赖于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测定。对于疑似患者,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垂体、下丘脑、颅脑磁共振等,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在治疗上,生长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注射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可以弥补患者体内生长激素的不足,促进患者的生长发育。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替代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如恶性肿瘤或潜在恶性肿瘤患者禁用。除了接受医学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特别关注营养摄入与身体锻炼。一个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体能活动,对于促进他们的成长发育、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家长与社会的关怀与支持同样重要,它们能帮助这些患者建立自信,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综上所述,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深远。通过科学有效的诊断与治疗,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调整与关怀,我们能为这些患者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研究和探索也将持续深入,以期发现更为高效的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

生长发育 2024-04-11阅读量2626

抓住黄金生长期:儿童生长激素...

病请描述:抓住黄金生长期: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早期识别 尊敬的家长们,您是否曾细心关注过孩子的身高增长曲线?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身高的变化不仅是他们生理发育的重要指标,更是关乎未来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今天,我们聚焦于一种可能阻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疾病——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希望通过科普知识,帮助您及时发现并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一、什么是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它对儿童骨骼生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或完全停止时,就可能导致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发生,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生长速度及最终身高。 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早期识别出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1. 身高落后于同龄人 观察孩子的身高增长情况是判断生长激素是否充足的一个直观依据。如果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值,并且身高增长速度缓慢,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厘米,这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的警示信号。 2. 生长发育滞后 除了身高之外,还需要关注孩子整体的身体发育状况。面容较实际年龄显得幼态,肌肉不发达,脂肪分布异常(如面部丰满而四肢瘦弱)等都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的表现。 3. 生理发育延迟 生长激素不仅影响身高,还与青春期启动相关。如果孩子出现青春期发育显著迟缓,牙齿萌出晚于同龄人,也需要警惕生长激素缺乏的可能性。 4. 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伴有非特异性症状,如疲劳、乏力、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这些也应纳入考虑范围。 三、如何应对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一旦怀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的问题,务必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无需过于担忧,现代医学已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方案。通过定期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够有效促进骨骺愈合前的骨骼生长,提高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改善终身高,同时也能增强体质,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黄金生长期”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无比宝贵的,家长朋友们应当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进程,把握住这个关键期,科学预防和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在自信、阳光下茁壮成长,迈向美好未来!

生长发育 2024-04-03阅读量2221

儿童多生牙科普

病请描述:      儿童多生牙是一种口腔异常现象,指的是在正常牙列之外多长出一颗或几颗牙齿,这些多余的牙齿称为多生牙。多生牙的发生率约为3%~5%,其中90%发生在上颌前牙区。多生牙的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营养、感染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的机制。         多生牙会对儿童的口腔健康和美观造成不良影响,如: 阻碍正常恒牙的萌出,导致恒牙迟萌或阻生。 引起邻牙的移位、扭转、排列不齐等。 造成乳牙滞留、早失或异常吸收。 导致牙齿间隙增大,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增加龋齿的风险。 影响儿童的咀嚼、发音和面部形态。 因此,对于儿童多生牙,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减少其对恒牙和恒牙列的损害。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拔除多生牙,但具体的时机和方式要根据多生牙的位置、数目、形态、邻牙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已萌出或影响恒牙萌出的多生牙应尽早拔除;埋伏在颌骨内且不影响恒牙萌出的多生牙可以稍后拔除;如果多生牙与邻牙相似且邻牙已受损,可以考虑保留多生牙而拔除邻牙。拔除多生牙后,有时还需要配合正畸治疗将移位的恒牙排列到正确的位置。 拔除多生牙是一种小型外科手术,对儿童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在选择麻醉方式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心理状况、手术难度等因素进行评估和沟通。一般来说,局部麻醉可以减少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和副作用,但需要儿童配合手术操作;全身麻醉可以让儿童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手术,但需要专业的麻醉医师监测和管理,且可能引起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 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帮助你了解儿童多生牙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保护你孩子的口腔健康。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或想要更多信息,请随时与我联系。

蒋通辉 2023-08-03阅读量1175

智齿该不该拔?这几种情况千万...

病请描述:说到智齿,可能会让很多人头疼,因为智齿的生长会导致牙齿剧烈的牙痛、张不开口、 面部肿胀,许多患者饱受智齿带来的痛苦,但又舍不得拔,这样反反复复,小隐患很容易引起大麻烦,也有人认为拔了智齿可以瘦脸,就盲目拔牙,那么这些智齿需要拔除吗?认识智齿首先,智齿跟智力没有任何关系,它被称为第三磨牙,是口腔最靠近喉咙的牙齿,如果全长出来一共4颗,上下颌各两颗,-般是16岁之后萌出,这正是心智逐渐发育成熟时期,因而得名智.齿。每个人的智齿萌出时间会有差异,有的在20岁以前长,有的中年以后长,有的人终生不长,而且智齿萌出的数量也不-样,一般在1 ~4颗不等。据《全科口腔医学杂志》调查显示:只有20%的智齿能正常萌出,余80%的智齿属于异常萌出,他们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口腔问题,最常见的危害是智齿冠周炎和造成相邻牙的损害,因此,建议大家可以每隔半年到牙医诊所洗牙,顺便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开始长智齿。什么样的智齿不需要拔除?并不是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的,如果觉得智齿萌出之后没什么感觉,不痛不痒,也不要认为不需要拔,因为如果智齿的位置没有长正的话,还是会影响健康的。是否需要拔,最好去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后再决定。- 般来说,以吓三种情况,医生会建议保留智齿。1、完全萌出,且位置很正2、.上下有对牙与之 相对,可以很好的咬合,能进行正常的咀嚼功能3、日常刷牙时,在可清洁范围内保留智后,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每天至少要刷2~3次牙齿,特别是长在最里面的智齿,建议购买小头软毛牙刷,方便清洁;每天要用牙线对齿缝进行深度清洁。什么情况下必须拔除智齿?一些没有按正常方向长出的智齿(即阻生智齿),可能会导致:牙龈红肿、发炎、牙龈出血、下颌疼痛、下颌肿胀、 口臭、张口困难、咬东西时疼痛、邻牙蛀牙等情况。发现这些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让专业医师拔除。另外,还有二种情况,医生也会建议拔除智齿。-是没有成对萌出的不具备咬合功能的智齿,这时智齿会“伸长”反而影响咬合,从而造成:咬到对侧牙龈肉、与邻牙形成不易清洁的间隙、影响其他牙齿的咬合。建议提早拔掉,以免影响口腔健康。二是 完全埋伏在颌骨内无法萌出的智齿,这类智齿会随时弓|发冠周炎或影响周边牙齿健康,且有造成颌骨囊肿的风险。如何应对智齿带来的不良反应?自我缓解不适初步应对,可选择使用:非处方止痛药、温盐水漱口、非处方漱口水漱口。如果症状持续加重,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拔牙后的护理建议:可使用止痛药(布洛芬、扑热息痛等),也可服用抗生素预防并发症(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林霉素等)。24小时内不要漱口、吐痰等,以防移动牙槽内血凝块; 24小时内冷敷,之后改为热敷;24小时后即可刷牙,但需要避开拔牙处,可用抗菌漱口水,温盐水漱口;恢复期间尽可能吃流食、较软食物,但不要用吸管,饮食后需清理口腔。睡觉时可多用一个枕头,垫高头部。综上,为大家介绍了智齿的这几种情况,当发现自己的智齿出现导致我们口腔出现不适,如:疼痛、肿胀、臭、牙龈发炎等情况, -定要注意尽早到医院就诊,该拔的一定及时拔除,以免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章宁波 2023-02-14阅读量2336

乳牙早失会恒牙早萌吗

病请描述:乳牙早失后,恒牙可能会发生早萌现象。如乳牙发生严重的炎症被拔除时,由于之前严重的炎症已经造成周围的牙槽骨发生吸收,可导致恒牙萌出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阻力,产生恒牙过早萌出等现象。 但如果乳牙早失是由于乳牙发生严重的龋坏,或者因外伤等因素所致。乳牙在发生缺失之后,没有进行良好的间隙保持,则会发生临近的牙齿向缺损处倾斜,可出现恒牙无法萌出或恒牙萌出位置异常等情况。 过早萌出的恒牙,由于牙根相对较短,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护。避免过重的咬合力量。

张耀国 2021-08-14阅读量8761

儿童乳牙未掉长新牙正常吗

病请描述:儿童乳牙未掉长出新的牙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下前牙替换时基本都是这样的,属于正常现象。 正常情况下乳牙牙根会逐渐被吸收,恒牙会从乳牙脱落处萌出,但有部分孩子乳牙没有脱落,恒牙已经萌出,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孩子平时饮食比较精细,咀嚼力量不够,也是乳牙长时间不脱落的原因。 第二,继承恒牙萌出的方向发生异常,会导致乳牙牙根吸收不完全,所以继承恒牙萌出不能促使乳牙的正常脱落,会导致乳牙长时间不能自然脱落,需要到口腔医院进行乳牙的拔除。第三,乳牙根尖炎症,需要拔掉乳牙,有利于新牙萌出。

张耀国 2021-08-12阅读量8400

儿童什么时候开始换牙换牙?什...

病请描述:儿童换牙一般从6岁左右开始,一直到12岁左右完成20颗乳牙的替换。换牙时间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也会有比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偏早一点,也有偏晚一点是正常的现象。从换牙的顺序上来说,一般情况下,先换下面中间的门牙,然后再换上面的门牙,由前向后,由下向上进行替换。下前牙往往在乳牙的舌侧萌出。先换前面牙,再换后面呀,左右两边的换牙基本上是对称的,对称的牙齿会在同一时间或者相差很短的时间,2到3个月之内进行替换。参考这些换牙的基本规律,家长们可以对照一下孩子的换牙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恒牙已经萌出对应的乳牙还没有松动脱落,可以拔掉松动的乳牙。刚萌出的恒牙有轻微的位置不正、排列不齐等都属于正常现象,还会自行调整。如果在换牙期间,乳牙因为龋坏,根尖发炎等原因过早地拔除就需要做间隙保持器来预防牙齿的排列不齐。六龄牙在萌出之后,建议做窝沟封闭来预防龋齿。所以建议在换牙期间要进行定期的口腔检查,来预防牙齿替换了异常。

张耀国 2021-05-24阅读量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