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智齿是第三磨牙,通常在18岁到25岁之间萌出,从门牙往后数第八颗牙齿。长在上下颌骨的最后部位,因为是最后一颗牙,所以许多方言里边把智齿又称为尽根牙。没有萌出的智齿,需要拍片才能够明确位置,智齿属于人类退化的牙齿,恒牙中最后一个萌出,在萌出时,往往空间位置不够而发生阻生,不能够正常的萌出,出现位置方向的异常,比较多见的是下颌智齿近中斜位阻生、水平阻生,顶坏前面的牙齿引起智齿冠周炎、引起前面牙齿的龋坏牙周炎等等,这样的智齿往往需要拔掉,也有一部分智齿位置特别深,位于牙槽骨内,比较深的位置需要拍片才能明确,如果需要拔除的话,还需要拍CT进一步明确智齿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来减少拔牙齿对下颌神经的损伤。
张耀国 2020-09-07阅读量8396
病请描述: 可以说几乎人人都有患龋齿的经历,但是龋齿的危害却没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龋齿如不尽早治疗会导致牙周炎、牙髓炎的出现,最终会导致牙齿的缺失,因而龋齿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龋齿对儿童造成了哪些危害呢? 儿童龋齿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牙体缺损,涉及多个乳磨牙时可降低咀嚼功能。 2、龋洞内食物残渣滞留,细菌聚集,使口腔卫生恶化,影响恒牙发生龋患。 3、乳牙根尖周炎影响继承恒牙牙胚,造成其釉质发育障碍及正常萌出。 4、乳牙因龋早失,造成恒牙间隙缩小,因间隙不足发生位置异常。 5、乳牙龋坏破损的牙冠易损伤局部的口腔粘膜组织。 6、乳牙龋坏严重,造成咀嚼功能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对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7、乳牙龋病发展为根尖周病可作为病灶牙使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病灶感染。 8、影响美观和正确发音,还会给儿童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详细的介绍了龋齿对儿童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小孩得了龋齿会影响他的进食,那么,你的孩子被龋齿侵袭了吗?专家提醒,不要让龋齿困扰了你的孩子健康成长,早日发现早日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章宁波 2020-08-28阅读量9420
病请描述: 江苏省口腔医院 儿童牙科 张耀国 多生牙(牙瘤)致恒牙阻生,尤其是中切牙阻生的病例很常见,请参看我的科普文章:说说多生牙的那些事、教你几招及时发现门牙萌出异常,等。但是多生牙(牙瘤)导致乳牙阻生非常罕见。本文给您介绍一例。 患儿 女 六岁,家长偶然发现孩子少一颗乳牙,带来就诊。 临床检查:患儿发育正常,上颌10颗乳牙正常萌出,下颌9颗乳牙正常萌出,右下第二乳磨牙未见萌出,对应区域牙龈没有隆起。全景片及牙片见下图。 X线片示:右下第二乳磨牙阻生,合面见两个高度钙化物影像,右下第二双尖牙缺失。 全景片示:右下第二乳磨牙阻生,合面钙化物影像 根尖片示:右下第二乳磨牙阻生,合面钙化物影像 手术取出的钙化物是三颗牙齿 处理:局部麻醉下,切开牙龈,翻瓣,取出钙化物,钙化物是三颗牙齿,见附图 嘱观察3个月视萌出情况再做处理。 讨论:1.多生牙(牙瘤)致恒牙阻生很常见,致乳牙阻生很少见。 2.这类牙齿发育异常如何及时发现和治疗 带孩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至少半年一次。家长也要学习一些牙齿生长发育的基本常识(参看我的有关科普),如几岁长牙,几岁换牙,乳牙几颗,恒牙几颗,萌出对称规律,时间顺序规律等等。 3.该患儿阻生的第二乳磨牙本该在2岁半左右就萌出,对称的左边已萌出,但该乳磨牙阻生没能被及时发现,直到六岁半才被家长发现,以至于被牙瘤长期压迫,失去萌出机会,造成阻生。 如果在2岁半左右发现牙瘤,及时治疗,取出牙瘤,也许这颗乳牙可以正常萌出。 再次提醒家长要带孩子进行定期口腔检查! 该患儿同时伴有右下第二双尖牙缺失,本文不予讨论。
张耀国 2018-09-17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患龋率为66%,治疗率<3%,刷牙率为19%。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然而为什么孩子龋齿问题治疗率这么低?或许很多家长认为乳牙反正都要换掉,坏了就坏了呗;还有些家长认为现在孩子还小,不配合治疗,等孩子大一点再说。微医君想说:这些错误的想法,可能给孩子带来终身的遗憾。 宝宝为什么易形成龋齿?龋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细菌聚集在一起)。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每次进食后,牙菌斑中的这些细菌会和食物中的糖份或淀粉发生化学作用,产生腐蚀牙齿的酸性物质。时间长了,牙齿的釉质便会破坏,形成比较脆弱的小蛀斑,若继续恶化则会形成牙洞,即蛀牙。龋齿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带来7大危害乳牙从长出来到脱落,大概要在口腔内存留 6~10 年,而这一阶段正是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龋坏的乳牙不积极治疗,对儿童的全身和局部健康都有影响,主要变现为一下7点:1)营养不足:龋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影响孩子吃东西,乳牙龋坏容易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发育,因为龋齿会引起疼痛,孩子就只能只吃软的食物,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让孩子养成挑食的习惯。2)牙齿不齐:如果不好好管理龋坏形成的残根或拔出后的空缺,别的牙齿前移,会破坏整口牙的完整性,甚至导致错颌畸形;3)面型变化:由于龋坏侧疼痛不敢咀嚼,长期使用健侧,会造成面型的改变;4)影响发音:牙齿也是构音器官的一份子,某些牙齿大面积龋坏或缺失,会影响孩子某些发音的准确性,也就是常见的孩子讲话漏风。5)导致恒牙发育异常或萌出异常:乳牙大范围的根尖周病变,往往会侵及恒牙胚,导致恒牙出现发育异常或者萌出异常。6)引发全身疾病:乳牙龋病若发展成为根尖周病,还有可能诱发关节炎、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病。7)造成心理障碍:婴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完整的乳牙有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乳牙龋坏和早失会使孩子发音不清.乳前牙区严重的龋蚀,使有些孩子羞于开口,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不利。 那么,儿童龋齿要怎么办?一旦发现龋齿,不要再等换牙了,赶紧带去看牙齿,早发现并治疗。临床上治疗牙齿龋洞的方法叫龋洞充填术,又称补牙。龋洞治疗的目的就是终止龋坏的发展,复原牙齿的外形,恢复牙齿的功能,保护牙髓组织。治疗龋洞的原则是:彻底干净地清除龋坏组织,尽一切可能多地保存牙体硬组织。根据龋坏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龋坏组织磨除法、药物治疗法、再矿化法、充填法和修复法等。临床上常用充填法修补龋洞缺损。1、龋坏组织磨除法适用于龋坏面积比较广泛,例如,整个咬合面龋坏以及牙釉质或牙本质层剥落,难于制成补牙洞形的牙齿。磨除尖锐的牙尖、牙边缘和表层龋坏组织,达到组止牙齿继续龋坏的目的。2、药物疗法涂药治疗龋齿主要适用于龋损面广泛的浅龋,抑制龋齿发展,但不能恢复牙体外形,小儿常用药物是2%氟化钠溶液,5%的氟化亚锡,4%氟磷酸盐溶液或凝胶等,牙面隔湿后涂4分钟左右,30分钟内不宜漱口与饮食,每半年涂一次。3、龋坏组织再矿化法此外的矿化指的是通过人工配制钙、磷、氟化物的矿化液作用于牙齿,使牙齿病变区组织发生矿物化。这种过程称为再矿化。龋坏组织再矿化方法仅适用初期龋。具体方法是使用人工配制的矿化液含漱。临床上,使用该方法治疗初期龋,可缩小白垩色,并停止发展。再矿化疗法简单,效果好,没有任何痛苦而且安全。4、龋坏组织充填法充填是治疗龋齿的主要方法,即将龋坏组织去除净,制备洞形,清洗、消毒以后,用牙科材料充填,恢复牙体外形,防止龋坏继续继续发展。浅龋充填效果最好,中龋次之,深龋尽量去除深部的龋坏组织后进行护髓、垫底、充填;如果深龋去龋坏组织时,已露出牙髓,并刺激痛症状明显,就需要先做牙髓治疗,然后再充填;如果去腐露髓而露髓孔小,刺激痛症状剧烈,可做直接盖髓后垫底、充填。微医君提醒: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口腔问题,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每3~6个月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去定期检查,进行必要的预防,及早的龋病治疗,不但孩子免受痛苦,也避免了日后更多的经济支出。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8-04-12阅读量2.4万
病请描述: 在正常情况下有20颗乳牙、32颗恒牙(也有28颗者),超出这些数目的牙齿称为多生牙,又叫额外牙。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较为多见。下面我就来说说有关多生牙的那些事!1.多生牙的形成原因是牙齿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发育畸形,确切原因尚不清楚。2.多生牙的形态多生牙的形态变化较大,以圆锥体形多见,其次为结节状,或其它形状,也有的与同名牙外形相类似;在大小方面从米粒大小到正常牙齿大小都可发生。3.多生牙的位置多生牙大多数发生在上颌前牙区,也可见于下颌牙区。在上下颌骨的其它位置也可发生。4.多生牙的危害多生牙的主要危害在于影响恒牙发育和牙齿排列。造成牙齿间隙、拥挤、恒牙阻生、迟萌、早萌等。也可造成颌骨囊肿、牙根吸收等病变。5.多生牙的治疗多生牙一般应尽早发现、尽早拔除。已萌出者较易发现也较易拔除。未萌出的多生牙,需通过拍片才能发现。有时还需要CT检查。6.对于多生牙我们该做些啥早发现、早治疗。一般已经萌出的多生牙不难诊断,而未萌出埋伏于颌骨内的多生牙一般需采用X线片检查才能发现。多生牙的存在有时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有助于诊断。例如前牙区较大间隙(参下图)、恒牙迟迟未萌(参下图)、形态异常的牙齿(参下图)等等。定期对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尽早发现并及时拔除多生牙以减少其危害的发生。前牙间隙过大提示可能有多生牙X线检查确诊前牙区有2颗多生牙多生牙导致中切牙阻生左上中切牙阻生、乳牙滞留X线片确诊前牙区有多颗多生牙前牙区锥形多生牙前牙区锥形多生牙多生牙致中切牙过早萌出X线片确诊多生牙致中切牙过早萌出看了这些多生牙"惹祸"的病例,您不用害怕!他们只是多生牙没能及时治疗的典型病例!大部分多生牙在造成危害之前是有"先兆"的,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如果您是年轻的父母,请关注您的孩子是否有这些多生牙存在的"蛛丝马迹";如果您是年长的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也请留意您的孙辈们是否有这些情况!
张耀国 2017-02-17阅读量2.4万
病请描述: 人在正常情况下有20颗乳牙、32颗恒牙(也有28颗者),超出这些数目的牙齿称为多生牙,又叫额外牙。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较为多见。下面我就来说说有关多生牙的那些事! 1. 多生牙的形成原因 是牙齿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发育畸形,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2. 多生牙的形态 多生牙的形态变化较大,以圆锥体形多见,其次为结节状,或其它形状,也有的与同名牙外形相类似;在大小方面从米粒大小到正常牙齿大小都可发生。 3.多生牙的位置 多生牙大多数发生在上颌前牙区,也可见于下颌牙区。在上下颌骨的其它位置也可发生。 4. 多生牙的危害 多生牙的主要危害在于影响恒牙发育和牙齿排列。造成牙齿间隙、拥挤、恒牙阻生、迟萌、早萌等。也可造成颌骨囊肿、牙根吸收等病变。 5.多生牙的治疗 多生牙一般应尽早发现、尽早拔除。已萌出者较易发现也较易拔除。未萌出的多生牙,需通过拍片才能发现。有时还需要CT检查。 6.对于多生牙我们该做些啥 早发现、早治疗。 一般已经萌出的多生牙不难诊断,而未萌出埋伏于颌骨内的多生牙一般需采用X线片检查才能发现。 多生牙的存在有时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有助于诊断。 例如前牙区较大间隙(参下图)、恒牙迟迟未萌(参下图)、形态异常的牙齿(参下图)等等。 定期对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尽早发现并及时拔除多生牙以减少其危害的发生。 前牙间隙过大提示可能有多生牙 X线检查确诊前牙区有2颗多生牙 多生牙导致中切牙阻生 左上中切牙阻生、乳牙滞留 X线片确诊前牙区有多颗多生牙 前牙区锥形多生牙 前牙区锥形多生牙 多生牙致中切牙过早萌出 X线片确诊多生牙致中切牙过早萌出 看了这些多生牙"惹祸"的病例,您不用害怕!他们只是多生牙没能及时治疗的典型病例!大部分多生牙在造成危害之前是有"先兆"的,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如果您是年轻的父母,请关注您的孩子是否有这些多生牙存在的"蛛丝马迹"; 如果您是年长的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也请留意您的孙辈们是否有这些情况! 欢迎扫码加入张耀国主任患者群,请备注“张耀国”
张耀国 2017-01-16阅读量1.7万
病请描述: 唇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面部结构畸形之一,约占头颈部异常的65%[1]。唇腭裂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颌面部畸形和其发生率约为1:700至4:1000,有明显的种族和地理差异[2,3]。患病率随不同民族背景和国家而异。据报道,在中国唇腭裂的患病率为1.8%[4]。这些唇腭裂患者,从出生到成年,往往需要复杂的、个性化的治疗,因此需要一个由正畸医师、整形外科医师、儿牙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医师、言语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跨学科的治疗。 除了明显的口腔缺损外,这些唇腭裂患者还有一些其他口腔疾病(如牙和牙弓不规则,以及术后瘢痕问题)均导致龋齿发病率更高。事实上,即使在现代社会,龋齿仍然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这对腭裂患者的口腔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虽然全球不同国家的龋齿患病率正在降低[5],但口腔腭裂患者仍然面临龋齿高风险[6,7]。卞等人[8]在华中地区检查了3〜5岁的唇裂,腭裂或唇腭裂患者。发现百分之七十五的患猖獗龋。朱等人[9]检查了西部地区3〜25岁的唇腭裂患者,发现唇腭裂患者龋齿患病率明显升高。然而关于中国东部唇腭裂患者的患龋率的研究很少。许多研究调查了口腔唇腭裂患者的龋齿发病率。到目前为止,证据仍有矛盾。 许多调查显示,在口腔唇腭裂患者中发现更多的龋牙[6,9-12]。 而另一些相反的研究表明,口腔唇腭裂患者的龋齿较低[13,14]。 龋齿被认为是多因素来源的感染性和可传送性疾病。形状、结构、数量和位置方面的牙齿异常因不同的唇腭裂类型而变化,可能会影响龋齿患病率。但是,这是有争议的。几项研究发现,唇腭裂类型是影响口腔腭裂患者龋齿发病率的重要因素[8-10,14,15]。 其他研究显示,唇腭裂类型的龋齿患病率没有显着差异[12,16,17]。 本文的目的是调查不同口腔唇腭裂之间龋齿的发病率,并描述华东地区不同年龄组的腭裂患者在是否具有不同的龋齿水平。 材料和方法 2010年3月至8月期间进行了评估。包括所有在我们医院进行过治疗的唇裂和腭裂患者。参与者符合以下标准:没有系统性和遗传性疾病;诊断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有其他先天性畸形或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均被排除。所有参与者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所有的方法都经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受试者 总共有268名患者,包括142名男患者,126名女患者,(M:F-=5.5:4.7),这些患者均患有唇裂和/或腭裂。平均年龄为11.40(SD 3.25),范围是6到18岁。 将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年龄组:组1年龄为6-12岁(n = 156),组2年龄为13-18岁(n = 112)。对于每个年龄组,患者根据其唇腭裂类型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组:唇裂/唇裂和牙槽嵴裂(CL),仅唇裂(CP)和唇腭裂(CLP)。 口腔检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等,日内瓦,世卫组织,1997年)的修订标准对龋进行了检查。检查是在具有良好人造光线的口腔门诊进行的,使用牙科镜并由同一经验丰富的牙医进行。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参考原始数据的情况下,重复3次。将3次测量的平均值用作最终数据。在混合牙列和恒牙列(dmft/DMFT)中,使用所有萌出牙的龋(以形成龋洞/未形成龋洞)、失、补牙数进行测量。将釉质表面不同的白垩白色釉质结构或肉眼可见的釉质断裂定义为非龋洞形成性龋损[18]。 统计分析 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SPSS17.0,SPSS软件公司,美国)进行。分别应用Chi-Square和t检验来比较DMFT / dmft数据。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6〜12岁组中检查的患者数为40例CL,40例CP,76例CLP;13〜18岁组检查的患者数量为CL 31例,CP 29例, CLP 52例。 5至12岁的龋均为1.77(SD2.58),而13至18岁的龋均为6.96(SD4.35)。 6〜12岁组的龋均低于13〜18岁的恒牙组。年龄组I与年龄组II的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21,P <0.05)。 不同唇腭裂类型的6〜12岁组的龋均在表2中给出,CL组的龋均为4.68(SD3.67),而CP组为7.36(SD3.93),CLP组为5.72(SD3.87)。不同的唇腭裂类型的龋均无统计学差异(F [2,153] = 3.13,P> 0.05)。 6〜12岁不同唇腭裂组的龋均见表3。CL组龋均为1.56(SD2.18),CP组为1.24(SD 1.81),CLP组为2.08(SD2.96)。不同唇腭裂类型的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153] = 1.09,P> 0.05)。 13〜18岁组,不同唇腭裂类型的龋均见表4。CL组龋均为6.06(SD3.97),而CP组为7.71(SD 4.94),CLP组为7.05(SD4.32)。不同唇腭裂组(CL,CP和CLP)龋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F [2,109] = 0.55,P> 0.05)。 讨论 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认识到口腔唇腭裂患者龋齿评估的意义。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没有中国患者的相关信息。我们是第一个根据华东地区患者年龄和唇腭裂分类科学分析龋齿发病率的中国小组。 龋齿是多因素性质的疾病,正常患者的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我们的研究中,研究了不同年龄组口腔唇腭裂患者的龋齿发病率。通过对不同DMFT测量值的分析,发现龋齿患病率随着恒牙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6〜12岁患者的龋齿患病率明显低于13〜18岁患者(1.77±2.58,6.96±4.35; P <0.05)(表2)。一个越南学者检查了154例唇裂和/或腭裂患者,发现龋齿影响的牙齿平均数为4〜6岁组为9.95,11〜13岁组为2.97,14至16岁组为4.93。龋均评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79对4.93)[15]。在英国,一位学者报道,3至18岁的唇裂和/或腭裂患者,3至5岁的龋均为1.9(SD6.5),而6至12岁是2.8(SD3.7); 6岁至12岁的龋均为0.4(SD0.9),13岁至18岁的龋均为1.9(SD2.2)[14]。另一名英国学者也有同样报道说,4,8,12岁的唇腭裂患者,乳牙和恒牙的龋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9]。在约旦,一名学者检查了10至28岁的唇腭裂患者,发现16至28岁组的龋均高于10至15岁组(5.42±5.94比4.76±5.11)[11]。我们的结果与这些研究的结果相一致。但其他一些研究与上述研究并不一致。朱等人[9]报道,口腔唇腭裂患者的龋齿患病率是不同年龄组的变化不规则的。一名德国学者研究了6至16岁的唇裂,牙槽突裂和腭裂患者,发现龋齿患病率随着乳牙和恒牙的年龄的增长而不同。对于乳牙,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发病率下降。对于恒牙,龋齿患病率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或减少 [20]。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了龋齿的严重程度与口腔腭裂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11,14,15,19]。 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口腔唇腭裂患者的牙齿龋齿患病率不同。华东地区唇腭裂患者的龋均高于英国[14,19],但龋均低于越南[15]和约旦[11]。一种可能性是,不同国家的公共口腔医疗保健是不同的,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使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估龋齿。 CL组的龋均为4.68(SD3.67),CP组为7.36(SD3.93),6〜12岁组(CL组)为5.72(SD3.87)。 CP组比CL和CLP组龋均更高。然而,不同唇腭裂类型的龋均评分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在瑞典,学者检查了49例,5或6岁口腔唇腭裂患者,发现唇腭裂型并不影响龋齿患病率[16]。泰国学者报道在不同唇腭裂类型的口腔唇腭裂患者中发现早期儿童龋齿(ECC)无统计学差异[12]。然而,朱等人[9]报道,3〜5岁患者CL组的dmft / dmfs评分均低于C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据报道,与3〜6岁患者相比,CLP患者龋齿水平较高[8]。我们的结果显示,CP组(7.36±3.93)的dmft分数高于CLP组(5.72±3.87)和CL组(4.86±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aul和Broudt [14]报道,CP组的平均dmfs评分为3.6,高于CL组(1.7)和CLP组(1.4)。他们的结果与我们对于dmfs分数的平均数的结果相似。然后根据其形态学相似结合将CL和CLP分组,结果显示,CP组乳牙列的龋均与组合组显著不同。同时比较不同种族口腔唇腭裂患者的龋齿患病率,学者发现该种族是龋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CP组中印度种族的患者比组合组更多,这些印度患者的龋病患病率高于白种人。因此,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解释为什么保罗和布鲁特的统计学结果与我们的研究不同[14]。越南学者报道,当与UCLP(单侧唇腭裂)和BCLP(双侧唇腭裂)组相比时,CL / CLA(唇裂或唇裂和牙槽嵴裂)组的dmft较低。学者还发现,与CL / CLA组患者相比,CP患者的dt和dmft较高。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另一位学者检查了口腔唇腭裂患者的龋齿发病率,发现CLP患者的平均患龋率(1.73)是cCL患者的两倍(0.86)[19]。 6〜12岁组和13〜18岁组中,CP组龋均高于CL和CLP组。然而,两个年龄组的不同唇腭裂类型的龋均没有显著差异。 Kirchberg等[20]发现唇腭裂和口腔健康状况的严重程度没有统计学相关性。 Pual和Broudt [14]报道,不同唇腭裂类型和唇腭裂侧的DMF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l-wahadni等人[11]检查10至28岁口腔腭裂患者,发现UCLP和BCLP之间龋齿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朱等[9]检查了中国西部口腔唇腭裂患者,发现6至25岁的患者CP±A(有或没有腭裂的腭裂)/ CLP患者的DMFT或DMFS分高于CL±A(有或没有牙槽嵴裂的唇裂)。然而,他们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另据研究,CL组龋均为0.71,CP组为0.98,CLP组为0.96。但是,不同唇腭裂类型的结果仍然没有显著差异[19]。 这项研究证实,口腔唇腭裂患者的龋齿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表明不同唇腭裂类型的dmft / DMF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防止龋齿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和卫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主张采取多项措施预防龋齿。对于口腔唇腭裂患者,进行适当的口腔保健定期检查,口腔卫生咨询,饮食咨询和充足的氟化物补充也是十分重要的。希望这项研究可以增加唇腭裂患者的口腔龋齿患病率数据库的价值,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的患者。
肖文林 2017-05-02阅读量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