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儿科 > 小儿内分泌科 > 唐氏综合征 > 饮食

唐氏综合征饮食

唐氏综合征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聊聊生长发...

病请描述: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聊聊生长发育专科门诊 “孩子7岁了,身高还不到一米三,怎么办?” “男孩喜欢喝豆浆、蜂蜜,也喜欢吃零食,会不会容易性早熟啊?” 上个月,笔者去在基层社区做了一次科普义诊,宝爸宝妈问了很多类似的问题,很多家长并不知道,生长发育门诊可以看什么、能帮助孩子解决哪些问题? 本文就介绍一下什么是儿童生长发育专科,能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长发育专科门诊是专门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问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儿童专业门诊。在这个门诊中,医生们可以诊断和治疗多种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疾病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在生长发育专科门诊中可能看到的疾病: 1.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这是指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同龄人的情况。生长发育迟缓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慢性疾病等。 2. 儿童矮小症:矮小症是指患者的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3. 青春期发育异常:青春期发育异常包括早熟和迟发育两种情况。早熟是指女孩在7.5岁之前、男孩在9岁之前就开始出现性征发育的现象,而迟发育是指性征发育较同龄人明显滞后。 4. 骨龄测定和身高预测:通过骨龄测定可以判断儿童的骨骼和生长潜力的发育情况,从而预测其未来的身高。 5. 儿童肥胖和相关并发症:肥胖在儿童中越来越普遍,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6. 遗传性疾病:一些遗传因素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例如Turner综合征、Down综合征、Marfan综合征等。 7. 儿童内分泌紊乱症状:儿童的内分泌系统可能出现各种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生长激素缺乏或过度分泌等。 除了上述常见疾病外,生长发育专科门诊还可以诊治其他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例如饮食营养不良、运动发育异常等。在门诊中,医生们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生长发育专科门诊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达到健康的生长发育,确保他们能够获得适当的治疗和关怀,以便正常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1-18阅读量3905

如何正确检测儿童身高发育-曹...

病请描述:如何正确检测儿童身高发育情况   引言:   儿童的身高发育情况是家长和医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个健康发育的身高可以反映一个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并且可以帮助识别任何潜在问题。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检测儿童身高发育情况,并提供一些有关儿童身高发育的基本知识和建议。   一、了解儿童身高发育的基本知识   典型身高生长曲线:儿童身高的发育曲线通常呈现出一个特定的趋势,即从出生后的快速增长到成年后的缓慢增长。对于每个年龄段,医生和家长可以参考身高生长曲线图来判断儿童的身高发育情况是否正常。这些曲线图通常基于大量的儿童身高数据,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参考值。   遗传因素:遗传是儿童身高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孩子的身高可能会受到父母身高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根据自己的身高来预测孩子可能的身高范围。然而,遗传只是影响身高的因素之一,其他环境和生活习惯也会对身高产生影响。   营养摄入:适当的营养摄入对于儿童的身高发育至关重要。蛋白质、维生素D、钙、铁等营养素的充足摄入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身高增长。因此,家长应该保证孩子的膳食均衡,并注意提供含有这些营养素的食物。   二、正确测量儿童身高   测量儿童身高的正确方法对于评估身高发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使用正确的测量工具:在测量儿童身高时,应该使用专用的身高量尺。这种量尺通常由一个固定的垂直杆和一个可移动的横杆组成,以确保准确测量。   测量时间: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最好在孩子早晨起床后进行测量,因为此时儿童的身高会稍微高一些。此外,应该避免食用重餐、剧烈运动等活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正确的体 位:孩子在测量身高时应该保持站立姿势,并且双脚并拢、贴紧地站立在平坦的地面上。同时,肩膀、臀部和脚跟应该与身高量尺的垂直杆对齐。   测量次数:为了确保准确性,最好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这样可以排除因个人差异引起的误差。   三、如何判断儿童身高发育情况是否正常   根据测量结果和儿童的身高曲线图,可以判断儿童的身高发育情况是否正常。以下是一些判断标准:   生理生长速度:儿童的身高生长速度通常在出生后的前两年内最快,随后逐渐减缓。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身高增长应该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相近,否则可能存在身高发育异常的情况。   身高百分位数:身高百分位数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和身高数据来计算。例如,如果一个10岁男孩的身高百分位数是50%,那么说明他的身高与同年龄男孩中的50%相当。如果一个孩子的身高百分位数持续下降或超过正常范围,那么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定期检查:定期定期检查孩子的身高可以帮助监测他们的身高发育情况。通常,儿科医生会将这些数据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并与以后的测量进行比较,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四、儿童身高发育异常的可能原因   在判断儿童身高发育异常时,了解一些可能的原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遗传疾病:某些遗传疾病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例如,Turner综合征和Down综合征可能导致儿童身高矮小。   营养不良:饮食不均衡或缺乏关键营养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D、钙和铁对于骨骼生长和身高增长至关重要。   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问题、肾脏问题和消化问题,可以影响儿童的身高发育。在这种情况下,儿科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结论:   正确检测儿童身高发育情况对于评估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非常重要。通过了解儿童身高发育的基本知识,并正确测量和判断儿童的身高发育情况,可以早期发现任何异常,并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通过良好的营养、定期检查和与医生的合作,可以帮助孩子实现健康的身高发育。

生长发育 2023-12-14阅读量3133

中西医学对病因的认识

病请描述:    西方医学      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致病因素。      外源性病因        1.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下图是显微镜下的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        2.理化因素  主要包括高温、寒冷、高压、减压、电流、辐射、机械力、强酸碱及毒物等。        3.环境生态因素  如大气、水和土壤污染。        4.营养元素  各种营养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       5.社会-心理因素  如不良的人际关系、工作紧张、恐惧、焦虑、愤怒、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      内源性病因         1.遗传因素指染色体畸变和基因变异引起。唐氏综合征就是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         2.先天因素指损害胎儿发育的因素。如妊娠期女性病毒性感染。        3.免疫因素  免疫反应过强、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等。    中医学    凡能破坏机体相对平衡而引发疾病的任何因素均称病因。    外感性致病因素  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体表、口鼻侵入机体的病邪。      1.“六淫”,淫指水满外溢,有太过之意。“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六淫”就是“六气”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发生急骤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    内伤致病因素      1.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自身调节与承受能力,疾病遂生。      2.饮食  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便嗜。      3.劳逸  过劳(过度劳累)、过逸(过度安闲)。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1.痰饮  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        2.瘀血和结石     其它致病因素  外伤、烧烫伤、冻伤、虫兽伤等。    简单对比,可以看出中西医学对病因的认识何其相似!比如,“六淫”时增加了病原体感染人体的机会。社会-心理因素也就是过度的、强烈的或持久的“七情”。饮食不节制而消化不良。不洁饮食导致消化系统感染。理化因素简直就是中医学讲的其它致病因素。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维持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相对动态平衡状态,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又不能自行调节、及时恢复,机体就会发生疾病。西医学也有稳态的概念,内稳态失衡导致疾病。    中西医学对病因的认识上,都讲内因和外因,都有关于人与环境、人体自身各系统的动态平衡等理念。中医学多运用“取象比类”,我浅显地理解为运用形象思维归纳、总结、凝炼、抽象地动态地分析病因。西医学重视实证,通过检验、影像等手段证实推断。中医医学对病因的认识可以说总体上是殊途同归,都在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并将各个水平的研究结果加以整合。    中医学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丰硕果实,为中华儿女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必将为人类保健事业和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蒋伟 2022-03-28阅读量1.2万

就医攻略 | 一文读懂:孕期...

病请描述:一些妈妈可能会对「多少孕周到医院做什么检查」感到迷茫和困惑,下面将每个孕期需要做的检查一一列举。6-13周:评估孕期风险1、 仔细询问月经情况,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2、 询问病史,评估孕期高危因素。3、身体检查4、血常规5、尿常规6、心电图7、妊娠早期B超检查这是第一次产前检查,准妈妈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排除各种孕期的危险,才可以安心妊娠。微医君建议:这个时期,准妈妈应继续补充叶酸0.4~0.8 mg/d至孕3个月,保持良好的心情,注意保暖,不要感冒,并远离一切有毒和辐射物质。在使用药物前,要先咨询医生,要知道,有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14-19周:唐氏筛查计算风险1、询问阴道出血、饮食、运动情况。2、身体检查3、唐氏筛查孕16-18周,准妈妈需要抽血做唐氏筛查。这项检查主要是查血液中的AFP、β-hCG及uE3的含量,然后医生会结合准妈妈的年龄、孕周和B超结果,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微医君建议:这个时期,准妈妈可以开始补充钙剂,每天600mg的量。胎儿重量增加较快,给准妈妈带来腰酸、背痛等不适,多休息或使用托腹裤,可以缓解酸疼的困扰。在性生活方面,需特别注意以不刺激、温和、安全为要。20-23周:B超看胎儿全身发育1、 询问胎动、阴道出血、饮食、运动情况。2、身体检查3、胎儿系统B超检查4、血常规、尿常规此阶段胎儿的大部分器官基本发育完全,准妈妈要做一个胎儿系统B超检查,以排除胎儿畸形。此次孕期体检起,准妈妈经常要做血常规和尿常规。这可以了解准妈妈的营养状态和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疾病。孕期供养胎儿易造成母体贫血,如果查出缺铁性贫血,只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而高血压、糖尿病这两种疾病是造成母婴死亡、胎儿畸形的重要原因,不得不防。微医君建议:此期准妈妈腹部较大,会因为压迫肠道而出现便秘,因此要养成每日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及膳食纤维,以促进排便。另外,孕中期以后易出现贫血,还要多吃含铁的食物,如肝脏、波菜、葡萄干、牡蛎、蛋等。 24-27周:OGTT试验查孕期糖尿病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饮食、运动情况。2、身体检查3、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4、尿常规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对准妈妈耐受葡萄糖能力的检查,可查出妊娠期糖尿病,以排除危害宝宝的因素。微医君建议:准妈妈如果出现下肢水肿,不妨穿上弹性袜,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水肿现象。休息时,尽量抬高下肢,让足部获得充分休息。睡觉时,也要采取侧卧位等轻松的姿势,并稍微将脚垫高。在这段时期要随时注意出血和腹痛的症状,这些都是早产的“线索”。饮食上注意不可“过糖过盐”,口味清淡比较好。28-31周:B超观察“胎位”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饮食、运动情况2、身体+胎位检查3、产科B型超声检查4、血常规、尿常规这是第3次超声检查,准妈妈做此次检查,可以观察胎盘位置及胎先露等。它们都是对顺利分娩非常重要的因素,胎先露即人们常说的“胎位”,一般来说,头先露的胎位比较容易通过产道,而臀先露和肩先露可在分娩时引起难产。但是准妈妈也不要担心,此时发现“胎位不正”,可以每日做“胸膝卧位”的姿势进行调整。如果以上方法无效,还可在妊娠30周以后,到医院由医生通过手推等动作倒转胎儿。微医君建议:此期开始,准妈妈要特别预防早产的发生,如果阵痛超过30分钟且持续加重,又合并有阴道出血或出水现象时,一定要立即去医院检查。32-36周:做好待产心理准备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皮肤瘙痒、饮食、运动、分娩前准备情况。2、身体+胎位检查3、尿常规微医君建议:准妈妈可以开始了解各种分娩和产后的相关知识,并选择自然分娩、无痛分娩、丈夫陪同生产等自己所希望的生产方式,还可以先去待产医院了解产房、婴儿房等环境,做好心理准备。饮食上,由于后期腹部隆起受到压迫,准妈妈胃口可能不大好,可以少量多餐。有时间应该尽量散步走动,但不要剧烈动作。37-41周:临产成功率评估1、询问胎动、宫缩、见红等2、身体+胎位检查3、宫颈成熟度检查(Bishop评分)4、NST检查(每周一次)5、超声检查从37周起,准妈妈每周要做一次电子胎儿监护(NST检查),以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准妈妈做宫颈成熟度检查,可以估计出自然生产的成功率,一般来说,检查结果评分越高,表示自然生产成功的几率越高。微医君建议:如果在足月期出现细丝般的鲜血时,就是生产的出血信号,应立刻前往医院。同时,初产妇出现比较规则的阵痛,且每次时间间隔若在5分钟时,就是生产的征兆。以上这些检查,建议准妈妈们都做到位。当然,如果检查出疾病风险,医生会安排妈妈们再做其他检查。*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参考文献:《妇产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谢幸,苟文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年02期,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就医指导 2019-02-25阅读量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