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冬季来临,急性心肌梗死处于一个高发期,不单是老年患者,年轻人也要注意身体健康。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甚至糖尿病、高血压病也越来越年轻化,自然而然,心肌梗死也变得年轻化了。国外报道的最小九岁的心肌梗死,目前我们接触到最小年龄13岁。20多、30多、40多都都时常见到,年轻的以40-50岁为最多见。胸痛是心肌梗死常见症状,但是胸痛不仅仅是心肌梗死。致死性胸痛主要是指我们常说的胸痛三联症: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旦出现剧烈胸痛症状请勿急躁,首先一条要切记应立即停止一切剧烈活动,就近休息,平心静气,慢慢深呼吸。立即让家人或亲戚朋友帮忙拨打120,路途超过十分钟就尽量不要自驾去医院检查就诊了。由于现在各胸痛中心建设已完善,救护车上均配备心电图及常用的急救药品,甚至溶栓药物。比大家自行去医院要好得多,一是自行就诊到医院后可能还是无头苍蝇,到处乱走,浪费时间;二个救护车上配备的心电图现场就可以把做完了的心电图上传到医院胸痛中心群里,如果心电图典型、症状典型,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实行双绕模式直接到介入室,实施微创介入手术了。且在转运途中即可以办理挂号、住院手续。第三个好处就是一旦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比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甚至休克、更严重的心跳骤停等状况,车上有专业的救护人员可以进行相应的救护。为什么我们胸痛中心的医生强调时间就是生命,早几分钟和晚几分钟的区别可大了,心肌细胞一旦坏死就无法再生的。开通闭塞的血管越早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未来的健康有着巨大影响,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等问题。说一个小故事,原来我在广州工作学习时遇见的,一天上班的时侯来了两个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具体的就不多说了。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侨,告知他得了心肌梗死,他拨通了海外电话后他妻子只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确定是心肌梗死吗,二你们医院有没有手术能力,得到肯定答复后立即同意手术。另一位患者家属,等我们做完了第一位患者手术回来后,还在到处打电话,我们等到的答复一直是等等再等等,她还要咨询一下,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逝掉,患者的心肌细胞也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坏死掉,以后的心脏功能肯定会更差的!3个小时后找到了一个七拐八弯的检验科医生朋友,再沟通后(又要浪费一段时间),她才同意了我们的治疗方案。虽然结局不错,但是让我们感到心痛、心累,浪费掉的不仅仅是时间,浪费掉的是她家人的极其宝贵的心肌细胞呀。鲁迅先生就是大家,自以为是的中国人,对信任的理解千变万化吧!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个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男性,60岁左右,平时都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病史,既不好好吃药也没有正规体检,直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了才来就诊。不多说,进入主题。我们先看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正常的冠脉造影图像。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如上(图出处忘了,致歉原作者):II、III、AVFst段上抬。大致正常的冠脉造影: (黑色树枝状的就是造影剂显示出来的心脏血管,右冠大致呈C字心态)第一个患者的右冠造影图像见下(一)图像:(一)显示右冠近中段严重狭窄、长病变、圆锥支开口病变、右冠较细小。 第二、三、四、五、六个图像为左冠造影:图像(二)显示:左冠钙化严重,左旋支中远段闭塞、前降支多处病变、第一对角支开口严重狭窄。 图像(三)、(四)、(五)、(六),从不同角度来显示左冠病变情况,以达到更好地评估下一步治疗计划及治疗结果的过程。图像(三)是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处,2.0*15mm球囊处理过程: 图像(四)显示2.0*15mm球囊扩张后整个左旋支显影状况,但效果还是不理想,中段血管直径未恢复正常的大小。 图像(五)显示左旋支中段植入支架过程: 图像(六)显示最后影像:整个左旋支血流达到处理的效果,3级血流。左旋支远段仍存在病变,考虑如果继续处理会影响分支血流,反而适得其反,不如下台后积极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抗动脉硬化治疗了。第二个患者,图像(七)显示右冠全程病变,右冠粗大,中段存在99%的次全闭塞,远段血流缓慢: 图像(八)显示左冠严重钙化,累及左主干、前降支,左旋支中段闭塞,左旋支远段缓慢显影,考虑是左旋支中段闭塞后再通了。但是局部存在血栓。 图像(九)显示导丝通过闭塞处,用球囊扩张过程。图像(十)第一个支架植入过程图像(十一)显示,第一个支架释放后,退出主支血管内导丝后第二个支架植入过程图像(十二)最后影像显示,闭塞处处理良好,各分支未受明显影响,主支血管血流达到3级血流。这是两个患者的病例,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的都是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大致相同,病变血管却都是左旋支,都放了支架;不同之处,处理过程。两个病例都不能说完美处理了,但是都达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标准,就是罪犯血管恢复3级血流。希望通过这俩个病例给人民一些医学方面的帮助。总结一下,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一、应及时拨打120,在必要时省时省力,更能够救命;二、应充分相信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他们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非常好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三、应耐心听取接诊医生的意见,不要胡乱浪费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细胞)。最后说明一下,如有不适尽快到当地医院就诊。此为科学普及,如有雷同敬请谅解!
余志国 2025-01-09阅读量2063
病请描述:冬季来临,急性心肌梗死处于一个高发期,不单是老年患者,年轻人也要注意身体健康。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甚至糖尿病、高血压病也越来越年轻化,自然而然,心肌梗死也变得年轻化了。国外报道的最小九岁的心肌梗死,目前我们接触到最小年龄13岁。20多、30多、40多都都时常见到,年轻的以40-50岁为最多见。胸痛是心肌梗死常见症状,但是胸痛不仅仅是心肌梗死。致死性胸痛主要是指我们常说的胸痛三联症: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旦出现剧烈胸痛症状请勿急躁,首先一条要切记应立即停止一切剧烈活动,就近休息,平心静气,慢慢深呼吸。立即让家人或亲戚朋友帮忙拨打120,路途超过十分钟就尽量不要自驾去医院检查就诊了。由于现在各胸痛中心建设已完善,救护车上均配备心电图及常用的急救药品,甚至溶栓药物。比大家自行去医院要好得多,一是自行就诊到医院后可能还是无头苍蝇,到处乱走,浪费时间;二个救护车上配备的心电图现场就可以把做完了的心电图上传到医院胸痛中心群里,如果心电图典型、症状典型,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实行双绕模式直接到介入室,实施微创介入手术了。且在转运途中即可以办理挂号、住院手续。第三个好处就是一旦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比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甚至休克、更严重的心跳骤停等状况,车上有专业的救护人员可以进行相应的救护。为什么我们胸痛中心的医生强调时间就是生命,早几分钟和晚几分钟的区别可大了,心肌细胞一旦坏死就无法再生的。开通闭塞的血管越早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未来的健康有着巨大影响,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等问题。说一个小故事,原来我在广州工作学习时遇见的,一天上班的时侯来了两个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患者,具体的就不多说了。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侨,告知他得了心肌梗死,他拨通了海外电话后他妻子只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确定是心肌梗死吗,二你们医院有没有手术能力,得到肯定答复后立即同意手术。另一位患者家属,等我们做完了第一位患者手术回来后,还在到处打电话,我们等到的答复一直是等等再等等,她还要咨询一下,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逝掉,患者的心肌细胞也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坏死掉,以后的心脏功能肯定会更差的!3个小时后找到了一个七拐八弯的检验科医生朋友,再沟通后(又要浪费一段时间),她才同意了我们的治疗方案。虽然结局不错,但是让我们感到心痛、心累,浪费掉的不仅仅是时间,浪费掉的是她家人的极其宝贵的心肌细胞呀。鲁迅先生就是大家,自以为是的中国人,对信任的理解千变万化吧!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个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男性,60岁左右,平时都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病史,既不好好吃药也没有正规体检,直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了才来就诊。不多说,进入主题。我们先看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及正常的冠脉造影图像。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如上(图出处忘了,致歉原作者):II、III、AVFst段上抬。大致正常的冠脉造影: (黑色树枝状的就是造影剂显示出来的心脏血管,右冠大致呈C字心态)第一个患者的右冠造影图像见下(一)图像:(一)显示右冠近中段严重狭窄、长病变、圆锥支开口病变、右冠较细小。 第二、三、四、五、六个图像为左冠造影:图像(二)显示:左冠钙化严重,左旋支中远段闭塞、前降支多处病变、第一对角支开口严重狭窄。 图像(三)、(四)、(五)、(六),从不同角度来显示左冠病变情况,以达到更好地评估下一步治疗计划及治疗结果的过程。图像(三)是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处,2.0*15mm球囊处理过程: 图像(四)显示2.0*15mm球囊扩张后整个左旋支显影状况,但效果还是不理想,中段血管直径未恢复正常的大小。 图像(五)显示左旋支中段植入支架过程: 图像(六)显示最后影像:整个左旋支血流达到处理的效果,3级血流。左旋支远段仍存在病变,考虑如果继续处理会影响分支血流,反而适得其反,不如下台后积极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血脂、抗动脉硬化治疗了。第二个患者,图像(七)显示右冠全程病变,右冠粗大,中段存在99%的次全闭塞,远段血流缓慢: 图像(八)显示左冠严重钙化,累及左主干、前降支,左旋支中段闭塞,左旋支远段缓慢显影,考虑是左旋支中段闭塞后再通了。但是局部存在血栓。 图像(九)显示导丝通过闭塞处,用球囊扩张过程。图像(十)第一个支架植入过程图像(十一)显示,第一个支架释放后,退出主支血管内导丝后第二个支架植入过程图像(十二)最后影像显示,闭塞处处理良好,各分支未受明显影响,主支血管血流达到3级血流。这是两个患者的病例,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的都是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大致相同,病变血管却都是左旋支,都放了支架;不同之处,处理过程。两个病例都不能说完美处理了,但是都达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标准,就是罪犯血管恢复3级血流。希望通过这俩个病例给人民一些医学方面的帮助。总结一下,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一、应及时拨打120,在必要时省时省力,更能够救命;二、应充分相信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他们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非常好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三、应耐心听取接诊医生的意见,不要胡乱浪费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细胞)。最后说明一下,如有不适尽快到当地医院就诊。此为科学普及,如有雷同敬请谅解!
余志国 2024-12-31阅读量2334
病请描述: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简称“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都会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升高。高尿酸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提出,长期控制好尿酸水平,是痛风患者治疗的关键。实际上,80%痛风患者尿酸处于“失控”状态。 降尿酸是治疗痛风的根本,痛风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是不坚持降尿酸。很多痛风患者误以为降尿酸药物副作用大,长期用药会损害肝肾功能,因此自行停药。 其实大部分痛风患者均需要长期用药,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如果不坚持使用药物降尿酸治疗,结果往往是痛风反复发作,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残疾,甚至还会出现肾功能损伤、肾结石等。 那么为什么我服用药物后血尿酸值能下降,停药后又反弹呢,为什么我已经严格控制饮食,我的血尿酸仍然居高不下呢?其实这些情况与您的体质密切相关,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人体正气旺盛取决于其体质状态,痛风患者往往由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等因素影响,机体存在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体质的偏颇,目前痛风患者多见于痰湿体质和湿热体质,少部分还有血瘀体质,所以不改善您的体质状态,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有些药物只是降低了您的血尿酸值,如果不改善您的体质的话,在停药后,体内产生的尿酸仍然排不出去,慢慢的血尿酸又堆积在体内,所以测的血尿酸值又升高了,就好比,我们的下水道堵了,您不去疏通下水管道,只是把堆积的脏东西去除,慢慢的还是会再次堵塞。 那么我们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体质状态,根据患者各自的体质特点来选方用药,就能起到增强机体正气抗邪能力,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
杨宁 2024-12-25阅读量2004
病请描述: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药物治疗 1.**化疗** ***传统化疗药物**:包括马法兰、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等。 ***靶向药物**:目前主要为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伊莎佐米)和免疫调节剂(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常与蛋白酶体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 2.**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疗法**:针对骨髓瘤细胞生长因子IL-6和针对细胞表面肿瘤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大幅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缓解率,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新希望。但需注意,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独特的毒性事件,需优化管理策略。 ###二、放射治疗 局部放疗对于减轻疼痛、解除压迫症状有显著效果。放疗可采用单次或分次进行,全身照射则主要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对于孤立性浆细胞瘤,放疗是首选治疗方法,应采用现代治疗原则,包括基于影像学方法划定靶区,并使用先进技术(如调强放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质子束放疗)控制放疗剂量。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合年龄≤65岁、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外进行处理后回输给患者,以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常用于年轻、难治复发的患者。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存在较高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四、对症及支持治疗 1.**纠正贫血**:通过输注红细胞使血红蛋白维持在一定水平,应用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助于改善贫血。 2.**缓解骨痛**:使用双膦酸盐、止痛剂等药物减轻骨质损害及缓解骨痛。 3.**肾功能损害的防治**:保证液体的输入量,有利于轻链、尿酸、钙等物质的排除,及时纠正泌尿系感染,对急性少尿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 4.**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的治疗**:使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降低血尿酸和血钙水平。 5.**高粘滞血症的治疗**:血浆置换可以迅速减轻高粘滞血症的症状,但应根据体征和眼底检查决定是否应该行血浆置换。 此外,研究证明干扰素α对多发性骨髓瘤有效,药理浓度的亚砷酸对细胞系和患者瘤细胞也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效应。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尚勤 2024-10-30阅读量1964
病请描述: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那些五彩斑斓的食品包装和诱人的口感总是轻而易举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而配料表中那些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却往往被忽视。 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成分,可能与我们的健康,特别是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其中,呈味核苷酸二钠(Disodium 5'-Ribonucleotides,简称DNR)便是这样一位隐藏在配料表中的“大boss”。 图片 ◼ 呈味核苷酸二钠是何物? 呈味核苷酸二钠,作为一种食品工业的常用增味剂,其历史可追溯到1913年。当时,日本化学家小玉新太郎在研究干鲣鱼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够显著提升食物鲜味的物质。 这一发现不仅推动了食品工业的革命性发展,也让呈味核苷酸二钠逐渐成为了调味品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以卓越的增鲜效果闻名,其鲜度可达普通味精的40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料酒、生抽、醋、蚝油、豆瓣酱、鸡精等各类调味品中。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看似无害的添加剂,却可能暗藏风险。 ◼ 对尿酸的影响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尿酸生成与排泄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然而,当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可能引发痛风。 呈味核苷酸二钠本身含有嘌呤,长期大量摄入含有该成分的食品,会导致体内嘌呤含量增加,进而使尿酸水平升高。此外,呈味核苷酸二钠与其他鲜味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使食物的鲜味更加突出,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摄入更多的食物,从而增加嘌呤的摄入量。 图片 同时,一些研究还表明,它可能会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进一步加重尿酸在体内的蓄积。 ◼ 令你尿酸难降的调味料,还有哪些…… 除了呈味核苷酸二钠外,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调味品含有较高的嘌呤成分,也可能成为尿酸高涨的“帮凶”。例如: 1、蚝油 蚝油是由海产品牡蛎为原料制成的调味品,每100克蚝油含有200多毫克的嘌呤,属于高嘌呤含量的食物。 长期大量使用蚝油,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 2、生抽和老抽 生抽和老抽是常用的酱油品种,它们不仅能为菜肴增添色泽和风味,还含有一定量的嘌呤。 虽然其嘌呤含量相对较低,但长期大量摄入也可能对尿酸水平产生影响。 3、鸡精和味精 鸡精和味精作为增鲜剂,在日常烹饪中广泛使用。然而,它们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成分,长期大量摄入同样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图片 4、其他调味品 如豆瓣酱、虾酱、鱼露等调味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成分。这些调味品在烹饪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也可能成为尿酸高涨的潜在因素。 那么,面对这些“嘌呤大户”,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对于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应格外注意调味品的选择和使用。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查看配料表,避免选择含有呈味核苷酸二钠等可能加重病情的添加剂的调味品。 同时,要注意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多喝水,定期监测尿酸水平,适当运动,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和发展,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温馨提醒:本文基于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式请遵医嘱。 图源:摄图网+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沈浥. 调味品中呈味核苷酸的研究进展和我国标准化现状 [J]. 中国调味品, 2017, 42 (01): 177-180.
黄闰月 2024-09-25阅读量2109
病请描述: 在门诊经常会碰到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大多可能都会伴随着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组合,这些药物组合可能会有一些潜在的隐患,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第一种组合:秋水仙碱+他汀类药物:秋水仙碱在痛风治疗中非常常用,且在预防痛风发作时还可能小剂量口服维持,而不少痛风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尤其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最为常见,考虑到这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所以常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而秋水仙碱和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合用后可能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的风险,所以在合并使用时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 第二种组合:泼尼松和利尿剂:泼尼松也是临床中痛风患者常用的镇痛药物,而老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可能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伴下肢严重水肿,需服用利尿剂,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低钾血症发生风险,所以要在定期监测血钾。 第三种组合,消炎镇痛药+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血栓栓塞风险和消化道严重不良反应风险。 所以呀,痛风患者还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
杨宁 2024-09-23阅读量2573
病请描述: 目前,据调查,中国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分别为5%-23%和1.1%-3%,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约10%会发展为痛风,约1/3的痛风患者为老年人。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痛风的发生逐渐年轻化,但在不断对年轻人逐渐重视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老年痛风群体,与年轻患者不同, 1、老年患者往往合并一种甚至多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本身可口服多种药物,对肝肾代谢负担较大,药物之间可有一定的相互反应,甚至可引起药物性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 2、高龄本身就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肾脏代谢功能差,用药上,无论是急性炎症期的抗炎镇痛,还是规范的降尿酸治疗,都应该慎重考虑。 3、老年人年老体衰,体力下降,代谢减慢等因素均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 所以老年人用药选择、用药剂量方面都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药物之间相互影响,及肝肾损害,中医中药,就是一个不错选择,可以帮助减少降尿酸西药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同时调理脏腑阴阳平衡,帮助病情稳定,使痛风不易复发。
杨宁 2024-09-09阅读量1898
病请描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俨然成为第四高,发病率甚至超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 高尿酸血症如未得到有效控制,10%的患者会发展为痛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严重的关节疼痛)、肾炎和痛风石形成,严重者伴关节变形或尿酸性尿路结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治疗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般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包括健康饮食、戒烟、戒酒,避免高尿酸饮食(比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饮食治疗大约可以降低血尿酸70~90μmol/L。 第二、药物治疗,用于生活方式改变后仍然不能达标的患者。常用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包括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服用时需多饮水,碱化尿液。还有很多其它类药物可供选择,不同的药物适用不同的患者,取决于病因、合并症等多种因素。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26阅读量1867
病请描述: 风水轮流转,痛风不例外。在门诊上经常会有病人问我:“痛风会转移吗,本来我前两天是左脚疼,这两天又转移到右脚了,现在两只脚都疼的不敢穿鞋下地了,”那么痛风为什么会出现转移痛呢? 这是因为体内尿酸沉积在关节所导致的,随着人体体内尿酸浓度的逐渐增高,尿酸晶体就会随着血液流动,而人体手足关节属于远端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差,温度低,尿酸晶体就会沉积在此处,引发痛风。还有一部分病人是在降尿酸过程中,血尿酸波动过大,引起原本沉积在关节腔中的尿酸盐结晶溶解,从而引起溶晶痛。 所以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朋友需在医生指导下,平稳降尿酸,规范治疗。
杨宁 2024-07-08阅读量1341
病请描述: 很多朋友都有这个疑问,我尿酸高,会不会是痛风呀? 首先,杨医生要告诉大家,尿酸高不一定会得痛风,高尿酸血症主要是指在正常饮食条件下,不在同一天测两次尿酸均大于420。而尿酸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值,尿酸盐结晶就会沉积在人体的关节腔内,刺激关节产生无菌性炎症,则为痛风。 所以尿酸高的朋友虽然不一定会发展为痛风,但尿酸越高患痛风的概率就越高,根据权威临床数据显示,尿酸每升高60,痛风发作率就上升21%,所以劝大家对抗痛风不能报侥幸心理。平时还是要注意低嘌呤饮食,严格生活作息,适量运动,注意调节心理状态。
杨宁 2024-06-13阅读量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