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不少患者发现自己脖子不舒服、酸痛或者低头、转头的时候出现了头晕,就怀疑自己得了颈椎病,匆匆跑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医生却说“你的头晕不是颈椎病造成的,建议查查其他病……”这让患者朋友们很纳闷,明明每次脖子不舒服了才头晕,怎么就和颈椎病没关系呢? 其实,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每次门诊时都会遇见这样的患者,但几乎绝大部分患者的头晕都和颈椎病没有直接关系。所以这类患者得到的答复基本上都是“你的头晕跟颈椎病没有关系!” 为什么头晕多数和颈椎病无关呢? 颈椎病分为很多类型,其中有可能会引起头晕的就是大家说的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但它们在颈椎病占比很小。 •颈椎病原因压迫到椎动脉的几率不大! 因为颈椎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压迫的主要是神经,并没有或极少压迫到动脉。大家可以看到颈椎两侧红红的动脉是椎动脉,它们是长在椎间孔里的,如果椎间孔变得狭窄,这时确实可以造成椎动脉的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头晕。但是颈椎病很少压迫到椎动脉引起供血不足,根据王主任在临床上工作至今,目前只见过两例,几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中也很少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颈椎病压迫了交感神经,然后就造成这种头晕、恶心、失眠等很多的症状。其实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在临床中也非常少见,甚至在我们最新的一个国际大会的分类中已经把这种颈椎病去除掉了。 那头晕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 能造成头晕的疾病非常多,如果您出现头晕,最好还是先找一找其他的原因。 看看有没有脑供血不足,是不是全身的状况不好、血压不稳,有没有内耳性眩晕、美尼尔综合症等,这些都是头晕的常见原因。再者,头晕的情况也分很多种,有的人是天旋地转的那种晕,这种叫做眩晕;还有的人是脑袋晕乎乎的,就跟喝醉酒一样,这种往往跟你的全身状况,跟颈部的肌肉不适、劳累等很多的因素都有关系。 但总的来说,颈椎病大多数是不会造成头晕的,如果您出现了头晕,最好还是先排查别的原因。
王作伟 2024-12-31阅读量1916
病请描述:低头族”必看: 颈椎病科普 据统计,颈肩部疼痛已经成为全身第二大疼痛,占比约为28.39%。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手机低头者增多,不注意颈椎保健,造成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我国颈椎病患病人群超过2亿,发病率接近20%,其中20-40岁的青年颈椎病的患病率高达约59.1%,80%以上的青少年颈椎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由颈椎部位的退行性病理改变引发的疾病,主要原因由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等因素导致压迫颈脊髓、神经根、椎动脉而引发的疾病。此病多见于长期伏案及低头工作的人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趋于年轻化。 01 · 临床分型及表现 · 1 颈型颈椎病 最多见和症状最轻的类型。主要以青壮年人群为主,多有长时间低头工作的经历。临床表现包括颈部酸痛、肩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活动受限等,少数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1)症状:颈部疼痛僵硬。用力咳嗽及打喷嚏和肩部活动时疼痛加剧;皮肤有麻木、过敏等感觉改变;上肢肌力减退。 (2)体征:颈部肌痉挛、肩部有压痛、肩部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牵拉实验、压头实验均阳性。 3 脊髓型颈椎病 (1)症状:手部麻木、运动不灵活,尤其是精细活动。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后期大小便障碍,表现尿频或排尿排便困难。 (2)体征:肌力减退,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腹部反射和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 4 椎动脉型颈椎病 (1)症状:a、眩晕,最常见。伴复视、耳聋耳鸣、恶心呕吐;b、猝倒、本病特征性症状;c、头痛,表现为发作性胀痛。 (2)体征:颈部压痛、活动受限。 5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偏头痛,视力模糊,耳鸣,心率失常等。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流泪,头晕,眼花,血压下降。 6 混合型颈椎病 临床出现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颈椎病症状和体征,最常见的是颈型与神经根型合并。 02 · 颈椎病的成因 · 1. 不良姿势:长时间保持头部向前倾斜或屏幕前低头工作会增加颈椎的负担,导致颈椎曲度减小。 2. 缺乏运动:缺乏适当的运动会导致颈部肌肉和韧带的萎缩,使颈椎失去支撑。 3. 过度劳累: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下,颈部肌肉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加重颈椎的负担。 4.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和软骨组织会逐渐老化和退化,导致颈椎的生理曲度减小。 03 · 颈椎病的预防及康复治疗· 颈椎病的预防 1 养成良好睡姿 建议选择略硬些的床垫,睡眠时才能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睡觉时枕头不要过高、过低或过硬,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约8~15cm,形状要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要求,以中间凹陷的马鞍形为好,能对颈部起到制约或固定的作用。 2 保持正确的坐姿 坐时保持端正姿势,使案台与座椅相称,半坡式的斜面办公桌较平面桌更有利。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应平视屏幕,最好选用大尺寸屏幕,避免长时间低头,造成颈椎损伤。 3 加强肩颈部肌肉的锻炼 适当的户外运动方式有益于颈部的保健,在不方便户外活动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颈肩康复操、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适合室内的运动方式。 4 防止颈部受伤 尽量避免急性损伤,如抬重物、闪、挫伤等。如有软组织损伤尽早治疗,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加重病情。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1 运动疗法 在治疗颈椎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 2 物理因子治疗 包括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低频调制的中频电刺激疗法、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红外疗法等。 3 针灸治疗 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针刺配以电针、艾灸等方法可消除水肿、抗炎、镇痛、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神经的刺激和压迫,故可显著改善肢体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4 3D打印颈椎枕 通过对颈部进行光学扫描与颈椎侧位X光检查,测量异常颈椎曲度,由医生、矫形器师、工程师结合患者的情况设计制作3D打印个性化颈椎矫治枕,短期内佩戴可以改善早期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情况,长期佩戴可一定程度地恢复颈椎曲度,改善颈椎周围肌群痉挛。
王金武 2024-11-15阅读量2691
病请描述: 许多人出现颈肩酸痛、胳膊疼等症状时,第一反应都是颈椎病。而且他们常年有这些不适,甚至已经习以为常,根本不当回事,但殊不知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有很多,如果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终有一天隐藏在背后的问题就会大爆发,而此时病情可能已经严重了。颈椎管肿瘤就和颈椎病的症状非常类似,这种病虽然没有颈椎病发病率高,但也不算少见,但大家对它却知之甚少。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收治了一位这样的患者。她今年56岁,在十多年前就经常出现了颈肩疼痛、胳膊疼痛,当时她就去了当地医院检查了,拍了X光片后,确诊她是颈椎病,并建议保守治疗。由于她工作需要长时间伏案,她就没多想,一直以为自己就是颈椎病,也一直在当颈椎病治疗。可效果一直不太好,但常年的颈肩、胳膊的疼痛不适也让她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是大事。 但就在近几个礼拜,她的疼痛加重,非常剧烈,晚上睡觉也疼得睡不了,还有胳膊麻木,把她折磨的几天就瘦了好几斤。她这次再去医院检查,拍了颈椎的核磁共振后发现,原来她不是颈椎病,而是在颈椎管里长了一个肿瘤。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但病还是要治的,于是为了进一步治疗,她请假来到了北京,找到王主任寻求医治。 术前影像学资料: 出现颈肩疼、胳膊疼等症状时,怎么知道是颈椎病还是椎管肿瘤呢? 其实,从上面这位患者的情况中可以知道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1、出现脖子疼、胳膊疼、手麻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去正规医院检查。 2、出现这类症状去看病,找对科室很重要。大家可以去正规医院挂神经外科或者专门的脊柱门诊。 3、检查时做核磁共振就能非常清楚地区分颈椎病和椎管肿瘤。核磁共振是诊断椎管肿瘤的金标准,这种片子拍出来后,不管患者是颈椎病,还是肿瘤,都能非常清楚地辨别了。 4、如果您的这些症状在进行理疗等保守治疗后并没有明显缓解,或者症状加重了,这时一定要再去医院进行检查,排查下其他疾病,或者调整治疗方案。 椎管肿瘤的治疗方法和颈椎病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颈椎病多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才考虑手术。而椎管肿瘤的治疗首选就是手术治疗,尤其是像这位患者的情况,她的肿瘤较大,对周围的神经、脊髓压迫严重,而且她的肿瘤是神经鞘瘤,在椎管肿瘤中很常见,也是良性肿瘤,手术全切后,效果非常好。 这位患者同意手术后,由王主任亲自操刀,将肿瘤进行了全切。术后,她的疼痛症状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而且从术后片子上看,她的肿瘤切除得非常干净,就像之前从来没长过一样。 术后影像学资料: 其实像这位患者的情况还真不少见,如果大家出现颈椎病类似症状时一定不要大意,尤其是治疗许久不见效,之前没做过核磁检查的,最好再去医院拍个核磁看看。
王作伟 2024-11-01阅读量1680
病请描述: 许多颈椎病患者去医院检查,拿着报告单一看傻眼了,什么“颈椎间盘突出(中央型)”、还有“脊髓受压”、“脊髓变性”,这些都是啥意思,很严重吗?为什么和我身边的颈椎病患者都不一样?这种情况要咋治疗? 最近,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就收治了一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他今年50岁,在两年前出现了双侧上肢的麻木、乏力,并伴有轻微的双腿无力,当时没有特别难受,对生活也没啥影响,就没当回事。可从三个月前开始,他感觉自己症状加重,手指有的时候都不能灵活地伸屈,手上干活费劲,双腿走路也有点打飘,于是就去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就发现他有中央型的颈椎间盘突出并且压到脊髓了,建议他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为了进一步治疗,来到了北京找到王主任。 术前影像学资料: 颈椎间盘中央型突出为什么会引起脊髓受压? 其实,颈椎病分为很多类型,常见的是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神经根受压,而脊髓受压的情况要相对少一些。 那为什么别人压迫神经根,这位患者就压迫到脊髓了呢?其实,我们能从他的片子上看见,颈椎间盘突出是向正后方突出的,这个地方就是颈椎管,颈椎管里面就是脊髓。而很多人的颈椎间盘突出是向后侧方突出的,这个地方左右各有一个神经根,压迫到哪一侧,哪一侧的肢体就会出现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为什么和别的颈椎病不一样,必须手术? “身边也有颈椎病患者,也没有一开始就让手术的?有的都得病五、六年,也没让手术……”这位患者很不解,为何自己的颈椎病这么严重。其实,如果患者是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压迫,这种情况多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果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而这位患者则不同,他是压迫到了脊髓,脊髓受压要比神经根受压更为危险,一旦由于压迫时间过久、外伤等原因导致脊髓坏死了,都有可能让患者出现瘫痪。所以,要想避免这样的灾难,就要尽快处理,但保守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并没有特别好的疗效,反而手术可以从根源上将脊髓受压彻底解除。 这位患者最后还是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其后由王主任亲自操刀,成功地完成了手术。手术很微创,从颈前路进行,术中将突出的间盘切除,并成功进行植骨融合,保留了颈椎稳定性。 术后影像学资料: 术后,患者上肢麻、无力的症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手指也较术前灵活了。在术后第二天,他就已经可以下地独立行走了,比之前的走路、踏步都稳了很多。 如果大家也和这位患者一样是中央型的颈椎间盘突出,并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请一定要尽快去正规医院治疗。因为这种颈椎病,越早手术,术后恢复得就越好越快,反之,压迫脊髓时间久了,错失最佳时机,一些功能在术后就会恢复得很慢,效果也差很多。
王作伟 2024-10-28阅读量2165
病请描述:现病史: 2023年4月15日,8岁小学生李同学,因颈肩部逐渐加重的频繁扭动1年余就诊。一年前出现不自主颈肩部扭动而且逐渐加重,睡眠时消失。既往健康。多家医院骨科就诊未明确诊断,只让家长督促教育孩子注意姿势。虽然经不断提醒教育,细心辅导及运动,无效果,且逐渐加重,于是又高度怀疑“儿童抽动症”。2023年2月在北京某著名军队医院骨科就诊,拍全脊柱片“脊柱侧弯”(图1),也未明确诊断,也只是提醒家长注意姿势,但是扭动愈加频繁和严重,几乎一刻不停见图2视频(文章视频无法上传显示)。 就诊时询问李同学哪里不舒服?他讲:“颈肩不舒服就想动一动”。检查身体:身体瘦弱、脊柱侧弯、高低肩(右肩低)、双肩胛骨后移(左侧重)、右肩胛骨较左侧下移明显、驼背、骨盆后倾。左枕部、颈肩压痛明显,疼痛分数VAS: 4.5。见图2、3、4、5、6。 图1.李同学全脊柱片 图2. 2023年4月15日李同学不停扭动颈肩部视频(视频无法上传显示) 图3. 李同学头颈前倾、驼背、骨盆前倾。 图4. 李同学脊柱侧弯、右肩低、右手低于左侧。 图5. 李同学下胸椎左侧凸,弯腰可见左背高于右侧。 图6. 李同学颈肩背肌肉薄弱失衡,左肩胛骨后移重于左侧,右肩胛骨下移低于左侧。 诊断:1. 颈型颈椎病;2. 肩背部肌筋膜炎;3. 脊柱侧弯、高低肩 治疗过程及结果: 根据病情及体检分析 ,采取每周2次功能训练,第3次就感觉颈枕部疼痛酸胀僵硬减轻,VAS:2.5,颈肩扭动减轻。经过8次训练,疼痛酸胀僵硬基本消失,左颈枕部压痛消失。左颈枕部疼痛僵硬消失,VAS:0.5-0.1-0,体态明显改善,见图7、8、9。颈肩扭动基本消失(每天0-1次)(见视频10,视频无法上传显示)。以后维持训练,一年后至今未复发。 图7. 训练前高低肩、右肩低明显 图8. 训练前驼背、脊柱侧弯以及腰背部肌肉力量不平衡(黄箭头),肩胛骨高低差明显(蓝箭头) 图9. 经过8次训练,与图7比较,驼背改善,高低肩(右肩低)右肩低明显改善。 图10. 颈肩部扭动消失视频(视频无法上传显示) 需要注意区别的疾病: 1. 儿童颈肩部扭动、抽动: (1)儿童抽动症:虽然儿童抽动症有一部分表现为颈肩部不停抽动,但是还有其他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比如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挤眉弄眼等。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检查身体可以区别。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有抽动就是儿童抽动症,更要高度警惕的是,一部分童抽动症是颈肩部慢性肌筋膜炎不恰当的治疗后果。 (2)癫痫:局部抽动。 (3)颈椎病:儿童、青少年的颈颈椎病被严重忽视。当下,很多人包括医务人员认为儿童、青少年不会有颈腰痛相关的疾病,大部分因治疗效果不好被诊断为心理问题-躯体化障碍,不正确诊断正是这类疾病治疗效果不好的原因。 2. 成人、老年人颈肩部扭动、抽动: (1)颈椎病:颈肩部肌肉酸胀、僵硬,扭动放松,严重者频繁动作。 (2)癫痫:老年人颈肩部扭动、抽动,表述不清,一位80岁老太因此被诊断为癫痫,治疗效果自然不佳。经体检明确诊断,局部治疗症状消失,但需要预防复发。 体会: 1. 提高警惕,从更广泛的专业领域思考诊断治疗这类疾病,相关专业医师,既要有专业深度,更要有专业广度; 2. 重视体检,认真体检。避免过度依赖各项辅助检查; 3. 慎重用“心理性、 功能性疾病”诊断这类疾病,治疗效果不好要多找原因。 值得注意: 1. 充分认识到目前青少年学习和使用手机、电脑时间增多,相关运动减少,由此导致的颈腰部肌筋膜疾病的逐渐增多,但是,目前对这类疾病的诊断、认识非常不充分; 2. 需要重视“心理性、功能性疾病”不恰当诊断导致的严重后果。除了得不到有效治疗,对青壮年会影响工作、生活质量,对少年儿童有可能影响终生,对老年人除了自身受害还影响与子女关系。
董章利 2024-09-30阅读量2129
病请描述: 许多患者的颈椎病并不是单节段的,有的人双节段,甚至是三个节段以上,这种多节段的颈椎病是不是更加严重,一查出来就要手术了?如果真的需要手术,那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了,那到底前路好,还是后路好呢? 近日,就有这样一位患者来到宣武医院王作伟主任门诊。这位患者为58岁男性,在2年就出现右侧上肢麻木、疼痛,下肢走路没劲等症状,今年他感觉自己的情况加重,走路脚底出现踩棉感、行走不稳,上肢也是又麻又疼,特别难受。于是他去了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在颈4-5、颈5-6、颈6-7都出现了椎间盘突出,且造成了脊髓多处受压、颈椎管狭窄,当地建议他尽快去大医院手术,最后他在多方打听下来到了北京,找到王主任。 术前影像学资料: 多节段的颈椎病就非得手术吗? 其实,大家需要清楚,颈椎病需不需要手术和多少个节段出问题没有必然联系。需要手术的颈椎病患者经常是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一小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就需要考虑手术干预了,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手术,且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所以,如果患者严重压到神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到不能正常生活,或者明显压迫脊髓了,就算是单节段的颈椎病也是需要手术的;反之,一些患者虽然查出来多个节段都有问题,但是症状不重,没有压到脊髓或者神经受压不重时,都不用手术。 而这位患者属于比较重的情况,不仅多个节段有椎间盘突出,而且都对后面的脊髓有了压迫,这段颈椎管也出现了狭窄,这时如果不尽早手术处理,平时一个轻微外伤都可能加重脊髓受压,甚至有瘫痪风险。 多节段颈椎病,选前路好还是后路好? 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各有优缺点,选择哪一种更好,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如果患者是两个节段以下,选择前路手术没有问题,毕竟前路手术创伤小,术后可以减少轴性疼痛,恢复快。 但患者若三个以上节段都出问题,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如果患者的情况既可以选前路也可以选后路,我们一般优先选前路。但是如果患者情况比较复杂,比如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继发性颈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等情况时,选择后路手术可能更加合适。后路手术有可以保留颈椎活动度,减少临近节段退变、不需要融合等优点。根据这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王主任建议他进行后路手术。 颈椎后路手术的效果如何呢? 这位患者同意接受后路手术后,王主任为他成功进行了手术。术后影像学检查表明患者的脊髓受压全部解除,颈椎管恢复了通畅。他术后的上肢麻疼、下肢力量也都得到了明显缓解,对术后效果非常满意。 术后影像学资料: 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其实没有哪个入路或者术式是适用所有患者的,现在我们的手术治疗都是个体化治疗,这也对医生术前评估能力以及手术经验有一定的要求。作为患者来说,不管是前路还是后路,只要是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手术都是好手术。
王作伟 2024-09-23阅读量1657
病请描述: 河南男科葛广伟医生,毕业于河南省平顶山中医药学校,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学习于解放军98医院多年,中医世家有祖传秘方行医25年余,武警退伍军人,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阳痿,早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包皮龟头炎,睾丸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阴囊湿疹,男性不育症; 疼痛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膝关节骨关节炎。皮肤病:白癜风,牛皮癣 蛇胆疮,湿疹荨麻疹,手足体癣,烧伤治疗。2010年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中医药发明专利一项。 地址:河南平顶山叶县廉村镇葛刘村。联系电话: 15224809889 (五分钟看懂慢性前列腺炎实验室检查): 一,具有前列腺炎的症状。二, 1,白细胞 : 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正常时 不超过10为一个+, 慢性前列腺炎时白细胞为+到++。 2,卵磷脂小体: 卵灵脂小体正常时+++到++++,发生前列腺炎时卵灵脂小体只有+到++,并有集聚成堆的显现; 3,PH值: 正常前列腺液6.2~6.5前列腺炎时PH值增高。 4, 外观 :前列腺大小:横径4cmX纵径3cmX前后径2cm,重约20g, 正常前列腺液为乳白色,前列腺炎时为黄色,淡红色,浑浊。 5,红细胞,正常前列腺液无或少有红细胞,高倍视野内正常不超过10,前列腺炎时高倍视野内超过10~15。6,精子 按摩前列腺时压迫到精囊腺,可以在前列腺液中检出精子。 7,滴虫和霉菌 ,正常前列腺液中无滴虫和霉菌,当有滴虫和霉菌感染时可在前列腺液中检出。
葛广伟 2024-09-09阅读量4546
病请描述:颈胃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肌劳累、颈 椎损伤等原因导致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刺激或损伤颈部神经并通过神经反射系统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或减弱,从而引起胃肠道等交感神经支配区域多种功能异常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交感型颈椎病的一种。表现为长期难愈的上腹部胀 满隐痛、纳呆食少、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泛酸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又可存在颈项僵硬、酸楚不适以及肩臂麻木的颈部症状,两者病情相互影响且呈同步变化。 表现为长期难愈的上腹部胀满隐痛、纳呆食少、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泛酸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又可存在颈项僵硬、酸楚不适以及肩臂麻木的颈部症状,两者病情相互影响且呈同步变化。 颈椎病变影响胃肠功能的原因主要是通过神经途径。颈椎病变会导致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对颈部交感神经产生机械刺激,刺激信号通过颅内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网络,传入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产生优势灶。该优势灶的兴奋再沿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下传到胃及十二指肠,促使胃及十二指肠功能或器质发 生变化。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会抑制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分泌,出现口干、上腹胀痛、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胃蠕动加快,胃液分泌增多,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出现烧心感、泛酸、嗳气、上腹部饥饿性疼痛进食后缓解等溃疡症状。颈交感神经长期受刺激,会反复地引起胃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幽门括约肌过度紧张,久之幽门括约肌舒缩无力,肌源性扩张,促使胆汁反流,损害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腺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诊断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有下列胃肠道症状之一者,上腹部胀满、上腹部疼痛、泛酸、恶心、呕吐、嗳气、食欲减退、腹泻、便秘,同时以上这些症状的加重或减轻与颈项症状常同时发生,或对症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者。③胃镜检查可确诊为以下疾病之一者,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凡是符合颈胃综合征诊断标准①,同时只要伴有颈胃综合征诊断标准②或③之一者,即可确诊为颈胃 综合征。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834
病请描述: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以寰枢关节为中心,以寰枢关节及寰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劳损、退行性改变等病变所产生以头痛、眩晕、恶心为主症的特发性病症。 寰枢关节半脱位虽经国内外众多学者不懈研究,但众多学者对其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方面仍无统一确切的认识。一般认为,较大的暴力科造成寰椎横韧带损伤或齿状突骨折或同时发生,从而导致寰枢关节结构受损,失去正常对位,若不能及时救治,会导致脊髓和延髓的压迫。然而,临床上常出现由于病理因素造成寰枢骨性结构对合超出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脱位,而且少伴有神经症状体征, 其中损伤后导致的寰枢关节脱位与半脱位均为临床医师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临床难题。寰枢关节是高位脊髓及生命中枢所在处,严重的寰枢关节半脱位可导致高位截瘫、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 发病及诱因 目前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发病机制认识较为统一,可根据其临床特性将发病机理及诱因总结为外伤性、自发性、先天性、病理性、退行性、代谢性、诱发 性等类型。 1 外伤性 外伤可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尤其是韧带未发育完全的儿童,这也是本病的最常见病因。外伤致病者高达79.4%,其原因多样,如暴力打击头部及颈部、体育运动时头部用力或头面部着地受伤等,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的损伤而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 2 自发性 儿童常见,无外伤病史,多由家长发现患儿四肢肌力下降、张力升高等表现,多为继发性感 染所致,如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颈部炎症,类风 湿性关节炎偶见于成人。 3 先天性 常见于先天的发育异常,如齿状突发育异常、颅底压迹、枕寰融合、C1~C2 棘突连接等。 4 病理性 神经纤维疾病引起的病理改变可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或由于感染引起,咽喉壁后方静脉 丛与齿突周围静脉丛建立交通支,上呼吸道感染后局部组织充血,可使寰枢椎脱钙,韧带松弛,出现斜颈僵硬等寰枢椎半脱位现象。 5. 退行性 多见于成人,患者常有长期头部姿势不良工作史或生活史,造成寰枢关节退变而引起本病。 6 代谢性疾病 某些代谢病引起的严重骨质疏松、骨软化,均可继发引起颅底骨组织软化造成颅底压迹,影响椎体稳定而诱发本病。 7诱发性 在寰枢关节有自发性、先天性及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头颈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诱发或加重寰枢关节的不稳定。 临床症状 寰枢关节活动范围大,周围分布有颈脊髓、脊神经、交感神经、椎动脉等结构,寰枢关节解剖位移若对其周围组织产生影响时便可能引起复杂多样的症 状。 1 旋转绞锁固定症 表现为颈部僵直、疼痛,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活动受限为明显,又称知更鸟头位。 2 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 脑组织从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获得血液供应,当寰枢椎半脱位时,椎动脉一方 面受到牵拉、挤压和扭曲,另一方面椎动脉周围的交 感神经受刺激而反射引起椎动脉痉挛,致使椎动脉血流减缓。如迷路缺血则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大脑缺血导致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恶心呕吐、视物 不清症状。 3 C2 脊神经受刺激症状 由于寰枢椎之间没有椎间孔,C2 脊神经从寰枢后弓与枢椎弓板之间穿出,当寰枢椎半脱位时,此神经极易受到挤压而发生炎症、 水肿和变性,而该神经的感觉支广泛分布至颈枕部、 颅顶、耳后等处皮肤,因此可引起头痛、颈项强痛、肌肉痉挛、压痛等症状。 4颈髓受压症状 寰枢关节半脱位严重时齿突后移可压迫后方的脊髓,影响上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 导致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有学者认为其它如牙齿发热、长期低热、流涎、口味异常、颞颌疼痛、 下腰痛等症状,亦与寰枢椎的解剖位移有一定关系。 鉴别诊断 临床上,落枕、颈椎病、颈部外伤、美尼尔氏征、血管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本病多有相似之处。因此,难以通过症状直接诊断本病。 临床体征 1 旋转绞锁固定症 典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可出现颈部僵直、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活动受限为明显,又称知更鸟头位。 2 触诊 C1 或C2 横突一侧隆起或压痛,对侧凹陷, 无压痛,枢椎棘突偏歪。 3 颈椎活动检查 旋颈试验,若左右旋转、侧屈及屈伸颈椎等可诱发或加重眩晕、头痛或眼花、恶心等症状,为该试验阳性体征;仰卧位颈椎旋转角度不对称等。 影像学检查 1 X 线检查 颈椎开口正位片 颈椎张口正位片主要观察指标为寰齿侧块间隙及枢椎棘突偏歪情况。当寰齿间隙差值大于3mm 时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非诊断本病的惟一依据。寰枢侧块不对称不能单独作为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指征。当有明确颈部外伤史且寰枢侧块间隙差值超过2.0mm,再结合临床综合评估,方可明确诊断。 颈椎左右旋转各15°开口位片 颈椎标准开口位片不能排除因投射方向不正导致的寰齿间隙不对称改变。某些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颈椎标准张口位X 线片上寰枢关节位置几乎无变化,在为其加拍左右旋转15°张口位X 线片则发现寰枢关节位置基本恢复正常。 颈椎侧屈15°开口位片 临床上有不典型寰枢关节不稳患者普通检查难以发现异常,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行颈椎左右侧屈张口位X 线片见齿突侧块间距不等,并依据该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寰枢关节不稳,经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提示本方法对寰枢关节侧方不稳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颈椎侧位片 颈椎侧位片主要观察指标为寰齿前间隙的大小,即侧位片上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之间的距离。正常成人ADI 应<3mm,当成人 ADI>4mm 时可诊断寰枢椎不稳,而>3mm 时应高度怀疑环枢椎不稳,但影像征象必须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2 CT 平扫 1978 年Fielding 首先将CT 应用于上颈椎不稳的诊断,因其可提供清晰影像而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发生质的变化。寰枢关节半脱位包括寰齿关节脱位、寰枢外侧关节脱位,X 线对于寰齿关节半脱位可通过侧位片的寰齿间距来诊断,而对于寰枢外侧脱位则显示不理想,因此CT 检查可克服上述缺陷。而螺旋CT 的出现为寰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提供了极大便利,近年来利用CT 三维重建(CT 3D) 成像的方法来确定诊断已有报道,尤其是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ting,MPR)和 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 Display,SSD)这两种方法己成为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金标准。多层螺旋CT 扫描速度快,大大减少了扫描过程中由于患者呼吸及疼痛等原因引起的移动伪影,更直观、形象、真实地反映物体表面形态、内部结构,避免因需要得到清晰图像而搬动姿势。CT 扫描图像经处理后,显示脱位征象多且直观、清楚,临床医师容易理解,明显提高了肯定脱位的诊断率,减少或无可疑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其对病变的大小、形态、部位及椎管狭窄程度的精确显示,为临床术式的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了依据。随着多层螺旋CT 机的普及及广泛应用,CT 已逐渐成为评估寰枢关节区域损伤的首选。 综上所述,寰枢关节半脱位这一疾病确实存在,临床表现主要有颈枕部疼痛、颈椎旋转活动受限,并可伴有与颈椎症状相关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失眠、心慌、 耳聋、耳鸣、视物不清、胸闷、出汗等症状。由于本病症状复杂多样,临床上若对本病认识不清,极易造成误诊。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926
病请描述:富贵包是指背上部颈胸交界处在颈椎第7节~第1椎椎体棘突处凸出的硬包块。其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期的不良习惯或姿势使复位后的关节再次错位, 随之临床症状再度复发。目前一些学者认为, 富贵包主要表现为颈根部的大鼓起, 是一种增生, 会引起疼痛, 并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和颈椎的生理活动能力, 甚至出现神经根压迫症状。其精确定位在第7节颈椎及第1胸椎处的软组织脂肪化、增生现象, 是不良姿势体态导致的结果,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富贵包”不止影响美观, 使脖子看起来又粗又短, 还常伴随颈肩部位肌肉的经常性酸痛、僵硬, 背部的酸胀不适, 有时还会出现视力模糊、头晕, 以及胸闷、心慌、血压升高、失眠等交感神经激惹的症状, 手臂也可能出现类似颈椎病的放射性手麻。 要判断自己是否有“富贵包”, 可以在放松状态下, 用手指摸一下颈部后侧是否有明显的凸起, 或者通过靠墙站立来检查:双脚打开, 与肩同宽, 身体背部、臀部、双腿贴于墙上, 若头枕部不能贴墙, 且颈后部又有明显凸起, 则说明有“富贵包”;若头不能贴墙, 但没有明显凸起, 虽可能没有“富贵包”, 但脊柱可能也是不正常的, 需进一步诊治。 韦氏手法整治 (1)患者俯卧在按摩床上, 操作者站在患者床头, 用右手推偏歪的棘突 (或横突) 向左 (或向下) , 左手推患者右边耳周围, 使头向右转配合下手, 让扭转力到达患椎, 起到固定作用。右手向患者右肩峰方向发力。 (2)纠正C7~T1椎体后平移错位: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站立于患者床头。操作者双手重叠, 掌根部定于患者后突的C7或T1椎体棘突, 由上后向下前方做短速的冲压, 冲压力先轻渐重 (宁轻勿重) , 重复2~3次, 手法完成。 (3)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站立或者坐位于患者床头,双手向下向外按压患者双侧肩峰。然后左手按压患者右侧脸颊,右手按压右侧肩峰,双手反方向用力牵拉十秒(同样操作对侧)。 康复锻炼 具体操作:第一步, 屈曲双腿, 双手放于身体两侧, 肩胛骨向下向内收紧, 双手缓慢向前向上抬高超过头顶, 与躯干成“Y”形, 维持10秒钟后回到起始姿势;第二步, 屈曲双腿, 双手放于身体两侧, 肩胛骨向内收紧, 双手从两侧向上向外缓慢抬起并伸展, 与躯干成“T”形, 维持10秒钟后回到起始姿势;第三步, 屈曲双腿, 肩胛骨向内收紧, 双手屈肘, 同时向上抬起手臂, 与躯干成“W”形, 维持10秒钟后回到起始姿势;第四步, 屈曲双腿, 肩胛骨向内收紧, 双手屈肘成90度, 同时上抬, 与躯干成“L”形, 维持10秒钟后回到起始姿势。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