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皮肤老化 > 饮食

皮肤老化饮食

皮肤老化饮食相关内容 更多>

健康长寿的钥匙,藏在你每天的...

病请描述:健康长寿的钥匙,藏在你每天的餐盘和生活习惯里!——上海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贴心科普指南 作者介绍 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年,做过上万台手术,也通过微创技术帮许多患者解决了健康困扰。这几年,我一直在线上做科普,全网粉丝超过100万,线上咨询量超10万次。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冻龄”甚至“逆龄”——毕竟,健康才是最美的奢侈品! 一、健康生活方式:8年寿命的“免费续命卡” 最近《柳叶刀》的一项重磅研究让我眼前一亮:坚持健康生活习惯的中国成年人,预期寿命能延长8年!这项研究跟踪了48万中国人长达11年,结论非常接地气: “长寿公式”其实很简单:✅ 不吸烟或戒烟(别等生病才行动);✅ 饮酒不过量(小酌怡情,大酒伤身);✅ 每周规律运动(快走、跳舞都算);✅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高盐(火锅虽香,一周一次就好);✅ 保持合理体重(BMI在18.5~27.9之间)。 研究发现,做到这5点的人,心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疾病风险大幅降低,尤其对45岁以上人群效果更明显。女性朋友们注意啦!研究中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坚持健康习惯,效果也更好哦~ 二、看不见的“催老杀手”:日常污染物加速衰老27%! 斯坦福大学的最新研究却给我们敲响警钟:64种日常污染物可能让生物年龄加速衰老27%!这些“隐形刺客”包括:⚠️ 镉(烟草、工业废气);⚠️ 多氯联苯(旧电器、塑料制品);⚠️ 二恶英(焚烧垃圾产生的毒素)。 如何防御?1️⃣ 减少塑料制品加热使用(比如外卖盒别直接微波);2️⃣ 家中常通风,用空气净化器;3️⃣ 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比如下面要说的蘑菇!)。 三、抗衰黑科技:冬眠式“节能模式”+蘑菇里的长寿密码 1. “冬眠”抗衰法:《自然·衰老》子刊发现,让小鼠进入类似冬眠的“麻木状态”,衰老速度直接减速36.9%! 核心秘诀是降低体温(不是少吃饭哦)。虽然人类不能冬眠,但我们可以:🌙 保证充足睡眠(晚11点前入睡);🧘 适度低温环境(空调别开太猛)。 2. 蘑菇中的“长寿维生素”:麦角硫因哈佛大学研究发现,香菇、杏鲍菇中的麦角硫因能直接激活线粒体功能,相当于给细胞充电宝升级!✅ 提升运动耐力(实验小鼠跑得更快更远);✅ 减少氧化应激(延缓皮肤和大脑衰老);✅ 促进NAD+生成(抗衰界的明星分子)。 推荐吃法:🍄 每周3次,清炒或煮汤(高温会破坏营养,别油炸);🥗 搭配绿叶菜(比如香菇炒菠菜,抗氧化效果翻倍)。 四、给甲状腺患者的特别提醒 作为普外科医生,我发现甲状腺疾病患者(尤其女性)常忽略两个细节:1️⃣ 避免环境毒素:污染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2️⃣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甲状腺结节风险。建议每年做一次甲状腺超声,少吃海带等高碘食物(除非医生明确要求)。 费主任的“抗衰生活清单” 最后送大家一份实操指南,照着做,健康颜值双在线! 饮食:每天1拳水果+2拳蔬菜,蘑菇每周吃3次;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护肤:防晒!紫外线是皮肤衰老的头号元凶; 心态:压力会加速细胞老化,试试正念冥想或撸猫解压~ 写在最后 健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复一日的温柔坚持。从今天起,把蘑菇加入购物车,关掉熬夜追剧的屏幕,和闺蜜约一场晨跑——你的身体,值得最好的照顾。我是费健,在瑞金医院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也欢迎来我的线上科普号提问。记住:最好的抗衰药,就藏在你的生活方式里! 原创声明:本文参考《柳叶刀》《自然》等权威期刊研究,结合临床经验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  

费健 2025-03-20阅读量248

关于皮肤方面的三个谣言

病请描述:1.天天洗头容易脱发 洗头对头发毛囊本身并无影响,不会造成脱发。 洗头频率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以头发不油不干、保持头皮清爽为准。如果有需要(比如本身是大油头或者准备约会),天天洗头当然是可以的。 2.日常防晒会缺钙引起骨质疏松 日常防晒手段并不会影响维生素D合成,也很难直接引起缺钙,不必过于担心。 首先能做到一点太阳都不晒的人极少,紫外线经过反射折射还是能接触到裸露的皮肤,涂抹的防晒霜也不一定够量能起到绝对防晒; 其次晒太阳不是我们唯一的补钙来源,更重要的是日常饮食均衡,可多吃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菜等食物。 若对应食物的量摄入不足或担心缺钙的,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制剂,不仅安全、耐受性好,而且便宜,性价比高。 单纯为了补钙去晒太阳,可能带来的是晒伤、光老化、皮肤癌等“大麻烦”,得不偿失。 3.涂橄榄油/精油可以预防/消除妊娠纹 橄榄油最多起到保湿、滋润皮肤的效果,没法预防/消除妊娠纹。 部分人涂抹后不长妊娠纹,更可能是她们长妊娠纹的概率本身就不大,与橄榄油没啥关系。 可以说市面上常见的宣称可以预防和消除妊娠纹的功效护肤品基本是智商税。

刘吉元 2024-11-08阅读量2158

便秘也会引发玫瑰痤疮

病请描述:便秘也会引起玫瑰痤疮       像有心生,说的是面相与心情有关,实际上面相或面部疾病与肠道关系密切,心情不好也与肠菌有关。我在多年前的南京开第一次肠道大会上认识了贵州黔东南消化科黄主任,他请我修改一篇面部皮炎的文章,我看后跟他讲这是典型的玫瑰痤疮,面部潮红,发烧感,红血丝明显。仔细看文章,才知道这位中年女性患者有非常严重的便秘,而且有严重的焦虑抑郁倾向,曾想自杀,多年的玫瑰痤疮困扰着她。各种方法治疗便秘无效,黄主任通过插管灌注大剂量的益生菌(思连康与美常安),终于把便秘治好了,玫瑰痤疮也消失了,患者的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没有再吃抗焦虑的药了。     这种大胆突破常规的治疗方法简便高效,费用低,副作用少,而且一剑三雕,便秘治好了,面部玫瑰痤疮及精神类疾病也治好了,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建议他尽快投稿发表。       后来开会再碰到他时,他告诉我这位患者后来便秘又出现了,还伴随玫瑰痤疮的复发,再次治疗又得到改善。       从这个患者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肠道环境不好是会引发皮肤病尤其是面部皮肤病的,如玫瑰痤疮,面部过敏,光敏性皮炎,面部痤疮,银屑病及黄褐斑,长色斑或皮肤老化等。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最大的免疫器官,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最重要的神经器官,而这些与肠道菌群平衡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饮食不当,喜欢肉类甜品饮料辛辣刺激油腻等,熬夜压力,或者冷饮,喜欢夜宵,喜欢在外面吃饭,或经常用抗生素等,都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把外面的有害菌如胃幽门螺杆菌带入肠道内,使肠道出现有害菌过度生长,产生毒素进入体内或皮肤,引发相关疾病,如皮肤病,焦虑症等。     患者有便秘,腹泻或大便稀溏不成型或粘马桶,大便臭,或有腹胀,咽喉不适,喉中有痰,有异物感,或胃口特好,总有饥饿感,吃什么什么香,都可能是胃肠问题,需要积极查找原因,进行纠正,不能大意。     有条件,及时做胃幽门螺杆菌检测,胃肠镜检查,粪菌检测。学会检讨改变不良饮食行为,饮食清淡,不要熬夜,通过中医中药调理或补充复合益生菌益生元,或做肠菌移植改善胃肠道环境,有可能提早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让皮肤病也得到很好的治疗或恢复。通过经络调理也能发现肠道问题,把经络调理平衡了,也能解决问题。     所以,不要以为玫瑰痤疮等皮肤病就是面部皮肤局部问题,要高度警惕与脾胃肠道的关系。尤其是有长期便秘的患者,要及时纠正便秘,做到早防早治,免得玫瑰痤疮等疾病缠身,焦虑抑郁倾向滋生,要吃得进,排的出,一身轻松!     

冯爱平 2024-08-26阅读量2139

糖尿病7个信号,说明微血管病...

病请描述:    得了糖尿病,不能只盯住血糖一个指标。有的患者血糖控制得很好而并发症仍然会发生,这就需要糖友对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综合控制,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人有以下症状,原因在微血管病变 1.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表现:视物模糊、眼前有闪光感、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飘动感等。 提示: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微血管发生损伤、渗出、出血、坏死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等。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2.泡沫尿表现:尿中有细小的泡沫,久久(一般超过10分钟)不消散。 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从肾小球漏出,随尿液排出,使尿液表面张力增高,形成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注意:剧烈运动、喝水较少、饮食等也会导致尿有泡沫,一般很快会消散。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泡沫尿,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总之,出现泡沫尿后应及时就医检查。 3.勃起功能障碍表现: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等。 提示: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微血管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性欲减退、勃起障碍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4.双腿感觉异常表现:双腿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达膝上,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提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神经滋养失常或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着缺血的加重,休息时即可出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疼痛更甚。 5.胫前色素斑表现:小腿前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出现胫前色素斑,早期表现为红斑、水疱或紫癜,之后发展为萎缩的、不规则的褐色斑块。直径5-12毫米,呈线形排列或成群或单个的反复出现。 提示: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皮肤供血不足,营养不良,稍有刺激就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胫前色素斑。 6.双脚发麻、发凉表现:双脚麻木、发凉,足趾苍白。 提示: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引起足部压力异常,导致足部血液供应不良,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破坏与畸形。 7.皮肤瘙痒表现:皮肤瘙痒,全身泛发或局限于外阴及肛周。 提示:糖尿病会引起多种皮肤疾病,包括各种感染,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造成的继发损害。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 为什么糖尿病易引起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形成分为三个过程,第一,微血管壁发生病变,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症状,若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加快基底膜增厚,受累的微血管部分或全部堵塞,进而引起组织缺氧。       第二微血流紊乱,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其早期变化,在病人的肾脏、视网膜和其他组织中会出现高灌注和血流量增加的情况,从而促进微血管病变发展。      第三,微循环血液理化特性改变,病人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糖代谢紊乱时可增强红细胞聚集性,释放氧气功能也异常,导致管腔狭窄或微循环障碍,进而促进微血管病变发生。 预防微血管病变的方法 做到以下几点,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1、改变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饮食须保持营养均衡,进餐定时定量。适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及升糖快的食物,多喝水、少吃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经常锻炼,以有氧运动最佳,每天锻炼30分钟左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  2、监测血糖     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般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    即使是血糖控制得很好的患者也应该保持每周监测血糖2~4次,对血糖波动很大或血糖过高的病人应该每日监测7次血糖,并及时调整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可以反映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HbA1c需要每3个月检查1次,应控制在HbA1c<7.0%。  3、定期查血压、血脂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每次就诊时应该监测血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和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4、定期检查视力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去医院检查眼底。如果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时到眼科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及早处理,防止失明。  5、定期检查肾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检查尿微量蛋白以及血肌酐水平,以便确定肾功能情况。如果总是出现腿肿或脚肿,一定要注意,这很可能是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征兆。  6、注意感觉异常情况     如果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这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  7、防止微循环老化和硬化     平时可以多吃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能对抗自由基,不同的抗氧化剂作用途径和抗氧化能力不一样。脂溶性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膜,避免受到自由基伤害,不妨把抗氧化物联合用如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绿茶粉等。之所以毛细血管有良好的弹性,主要得益于毛细血管壁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合成和修复需不同的营养素合理配比,如蓝莓可强化毛细血管弹性,预防器官功能下降和衰竭。 8、戒烟戒酒     于糖尿病病人而言,吸烟如同火上浇油。吸烟会使得全身血管痉挛,影响心脑血管。大部分糖尿病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方面异常,如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或狭窄,吸烟可加重其病变。因此糖尿病病人不能吸烟,同时要远离二手烟和三手烟环境。另外,酒精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影响肝脏转移血脂,增加肝脏负担,因此应做到滴酒不沾。    温馨提示:若想要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首先要平稳控制血糖,严格服用药物来让血糖达标。听从医生建议服用能改善微循环的营养物质,这是改善微血管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另外多留意自身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俞一飞 2024-02-27阅读量1649

皮肤老化饮食相关医院 更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56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6.6万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10.5万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特需诊疗部

三级甲等 预约量: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