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目前大多数的医生和患者认为;“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产生患者的腰腿痛,椎间盘的突出越大腰腿痛程度越严重”。 在没有CT和MR影像学检查的年代,医生和患者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在有了CT,MR影像学检查后,更加坚信不疑,因此,医生和患者千方百计的想通过各种治疗方法让突出的椎间盘消失或缩回去,来达到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 在开展CT引导药物介入治疗之前,我们也是遵循这个理论来指导工作。 但是近二十年来的临床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事实和理论有出入。由于我们放射科医生工作的优势和特殊性,每天接待数十位因为腰腿痛来做腰椎CT或MR检查的患者, 我们对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和临床腰腿痛症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 1:患者在术前CT或MR检查表现为椎间盘突出,临床有腰腿痛症状,在手术后,尽管患者的腰腿痛临床症状消失了,但是在术后影像学检查表现是一样的,突出的椎间盘还是突出,并没有因为手术而消失。 2:有的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是膨出,他尽管没有看见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却可以有着和椎间盘突出一样的腰腿痛临床症状。 3:我们从1993年开展了CT引导药物介入治疗以来,许多被大多数医生认为必须要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患者(包括椎间盘重度突出或伴椎间盘游离)通过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腰腿痛症状消失,但是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患者的椎间盘仍然存在。 4:有部分患者CT、MR影像学检查显示的椎间盘突出部位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符;如;椎间盘左侧突出,下肢的放射痛却在右侧;或者有的患者是L5-S1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却是L4-5椎间盘病变引起的。 因此临床实践告诉我们: 1:临床有腰腿痛症状的患者,影像学检查(CT,MR)可以椎间盘突出。 2:影像学检查(CT,MR)有椎间盘突出,临床可以没有腰腿痛症状。 3:影像学检查(CT,MR)有椎间盘突出。临床没有腰腿痛症状的患者,不要为突出的椎间盘担心,不需要做任何治疗。
童国海 2015-11-10阅读量1.6万
病请描述: 人到中年,难免都经历过腰腿疼痛,严重者坐立不安,甚至不能下地行走,郎中告诉你“肾虚”,于是乎推拿按摩,中药汤剂补肾固本,一番折腾后疼痛依旧,徒唤奈何。其实,人身上几乎所有的疼痛都与神经受到压迫与刺激有关,腰腿痛也不例外,要想治好病,首先要找到病因,征对病因的治疗才能治本。 一、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腰骶神经) 中青年多见,多数为单侧痛,疼痛沿着屁股后面一直放射到到大腿退后侧、小腿后外侧、脚外侧背,疼痛多为持续性,弯腰、坐立时疼痛加重,平卧后稍减轻,病人常因腰腿疼痛激烈半夜醒来,急性期过后病人还伴有下肢、脚背、脚趾麻木。坐骨神经痛表现为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腰4-5或腰5-骶1神经,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大约在腰部(系裤带位置)从脊椎的椎间孔发出来,集成一束组成坐骨神经后沿着大腿后外侧下行,支配下肢的感觉,当外伤导致腰椎间盘受损突出后在椎管里压迫神经,引起腰腿放射痛。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理疗、止痛药等均不是治本的方法,传统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坐骨神经痛虽然疗效较好,但创伤大,稍有不慎可能伤害神经引起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神经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微创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解除受压的神经,是理想的治疗选择。 二、骶管囊肿 骶管囊肿主要表现以慢性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尿道外口、阴道口、肛门周围)疼痛不适为主;还可伴有大腿背侧疼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有的病人走路一瘸一拐。发病原理:由于脑脊液进入囊肿内导致脑脊液压力增高,压迫周围骶神经、骨质,严重者可引起骨质破坏,如果囊肿持续性压迫周围神经纤维,严重患者会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大小便功能异常。磁共振扫描能确定对骶管囊肿的诊断。对骶管囊肿的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显微镜下将囊肿切除,释放脑脊液后解除囊肿对神经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术时间短,对病人创伤小,微创技术是治疗骶管囊肿的理想方法。
李心远 2015-09-10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 人到中年,难免都经历过腰腿疼痛,严重者坐立不安,甚至不能下地行走,医生可能会告诉你“肾虚”,通过推拿、按摩治疗,中药汤剂补肾固本,一番折腾后疼痛依旧。其实,人身上所有的疼痛都与神经受到压迫与刺激有关,腰腿痛也不例外,要想治好病,首先要找到病因,针对病因的治疗才能治本。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容易导致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多见于中青年,多数为单侧痛,疼痛沿着臀部一直放射到到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脚外侧背,疼痛多为持续性,弯腰、坐立时疼痛加重,平卧后稍减轻,病人常因腰腿疼痛激烈半夜醒来,急性期过后病人还伴有下肢、脚背、脚趾麻木。 坐骨神经痛表现为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腰4-5或腰5-骶1神经,从脊髓发出的神经,大约在腰部(系裤带位置)从脊椎的椎间孔发出来,集成一束组成坐骨神经后沿着大腿后外侧下行,支配下肢的感觉,当外伤导致腰椎间盘受损突出后在椎管里压迫神经,引起腰腿放射痛。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很多,如理疗、止痛药等均不是治本的方法,传统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坐骨神经痛虽然疗效较好,但创伤大,稍有不慎可能伤害神经引起严重并发症。近年来,神经外科医生采用显微微创加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既能精准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又能保护好神经,是理想的治疗选择之一。 慢性下腰部疼痛,可能是骶管囊肿在作怪 骶管囊肿主要表现以慢性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尿道外口、阴道口、肛门周围)疼痛不适为主,还可伴有大腿背侧疼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有的病人走路一瘸一拐。 骶管囊肿主要是由于脑脊液进入囊肿内导致脑脊液压力增高,压迫周围骶神经、骨质,严重者可引起骨质破坏,如果囊肿持续性压迫周围神经纤维,严重患者会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大小便功能异常。磁共振扫描能确定对骶管囊肿的诊断。对骶管囊肿的治疗,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显微镜下将囊肿切除,释放脑脊液后解除囊肿对神经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术时间短,对病人创伤小,微创技术是治疗骶管囊肿的理想方法之一。
李心远 2015-07-21阅读量9691
病请描述: 关节痛和关节炎临床上很复杂,到底是风湿还是类风湿?其实,多着呢!以下介绍比较专业,望大家参考了解,不要随便与你的症状生搬硬套。 一、概述 关节痛(Joint Pain)系指由炎症、感染、创伤或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疼痛感,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任何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滑囊、筋膜、神经和血管的疾病均可引起关节痛或关节炎,其原发病又可分为关节局部病变和全身性疾病;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疾病。其中关节炎是关节痛的最常见病因,而关节痛则是各种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并常伴有受累关节的局部红、肿、热、僵和功能障碍等表现。 二、发生机制 关节痛是由于位于关节滑膜、软骨下骨、骨赘、韧带、肌腱附着点、关节囊或肌肉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所致。其中关节滑膜对戳刺、切割或烧灼不敏感,但对炎症则容易产生疼痛;骨膜神经分布最密,对痛觉最敏感;而关节软骨无神经分布,对各种刺激不产生痛觉。 痛觉的刺激物称为致痛物质,可分为生物化学物质和神经多肽两大类,其中生物化学物质有缓激肽、组织胺、乙酰胆碱、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神经多肽则包括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钙基质相关肽、生长抑素、胃泌素和脑啡肽等。当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受到损伤性刺激时,致痛物质释放并作用于游离的神经末梢,由A类纤维传导快痛,定位明确,由C类纤维传导慢痛,定位模糊;经脊髓丘脑束上传到丘脑及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产生痛觉。多数关节痛定位准确,部分患者除局部疼痛外,尚可感到远离关节的体表或深部组织的牵涉痛或放射痛。如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病变,疼痛可放射到臀部、大腿内侧,但不会到达膝关节以下。 三、常见病因 关节痛或关节炎的病因很多,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病变及各系统性疾病均可引起。但关节痛的程度不一定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1.感染因素 病原微生物直接入侵引起的关节疾病有细菌性关节炎、败血症性关节炎;感染后关节炎有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征、Poncet综合征、急性风湿热、病毒性关节炎和莱姆病等。 2.免疫因素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一大类自身免疫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皮肌炎和多肌炎、复发性多软骨炎、系统性血管炎、白塞病、风湿性多肌痛和成人斯蒂尔病等常有关节痛或继发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中的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和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等。 3.代谢性疾病 痛风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等。 4.理化因素 创伤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减压病及生长痛等。 5.神经精神因素 纤维肌痛综合征,精神性风湿症。 6.局部风湿性疼痛综合征 有肩周炎、滑囊炎、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等。 7.其它疾病 如血友病关节病,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以及慢性肺病性骨关节病等。 四、伴随症状 关节痛是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可伴有关节局部皮肤的发红、肿胀、发热、触痛、僵硬和功能障碍或全身性表现等,但也可仅有主观的关节痛,而无异常体征及检验结果。 1.肿胀 为关节炎的重要体征,明显者可视诊查出,但常需触诊才能确定。肿胀可由软组织水肿、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或骨性隆起所致,经检查可以区别。急性关节炎常伴发局部红、肿热、痛。 2.触痛 为用手指直接按压关节局部引起的疼痛反应,并可触知局部温度变化。轻压即有明显痛苦表情说明触痛程度重,重压感疼痛则说明触痛程度较轻。另外,应区别触痛来自关节还是其周围软组织。关节局部触痛并有关节运动时疼痛及活动受限,提示关节周围病变。 3 .畸形 关节排列不齐,可由关节软骨或软骨下骨破坏、骨肥大、韧带病变、组织挛缩或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所致。 4 .骨摩擦感 是关节运动时产生的,并能触知或可听到的响声。在正常关节可触及粗糙的摩擦感,反映软组织擦过骨突部位;细沙样摩擦感则提示软骨纤维化。 5 .关节活动度 指各个关节应有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范围。当关节炎症或结构破坏时,关节活动范围将缩小甚至不能活动。 6.系统性症状 急性关节炎可出现畏寒、发热、肌痛、乏力或食欲不振。当关节痛为系统性疾病的一种表现时,患者可有多种不同的症状。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常伴有关节晨僵、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纤维肌痛综合征则可伴肠道激惹、头痛、感觉异常、乏力和失眠等。 五、鉴别要点 对关节痛或关节炎患者需了解首发关节、发病急或缓、局部表现、单发或多发、游走或固定、对称或非对称、上肢或下肢或上下肢、病程呈持续性或一过性或复发性、缓解方式及其家族史。完整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 (一)感染因子相关性关节炎 1. 细菌性关节炎 是细菌直接侵袭关节而引起局部炎症或化脓,首先是滑膜迅速肿胀、充血、白细胞浸润与关节腔渗液,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有蜂窝织炎或脓肿形成,非淋球菌感染的关节炎80%~90%为单关节炎,大关节多见,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伴发热、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高,关节滑液混浊,白细胞增多,细菌检查阳性。病原体以革兰阳性菌居多约占80%,其中60%为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草绿色链球菌或溶血性
管剑龙 2011-08-2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血尿分为无痛性血尿和伴有疼痛的血尿。无痛性血尿首先要考虑泌尿系肿瘤,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血尿首先考虑泌尿系感染,伴有腰痛并向会阴部放射的绞痛首先考虑泌尿系结石,伴有浮肿.高血压.旦白尿者首先考虑肾小球肾炎,所以发现血尿应及时去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尿路感染.肾绞痛等均有办法治疗,但对于泌尿系肿瘤发現早晚.疗效完全不同。早期肾癌治愈率达到96%,由于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约30%的患者初诊时已经是肾癌晚期。肾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高发年龄一般在55~74岁,每年各大医院体检均会发现多例肾癌。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内的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同时还有调节血压.分泌激素.生成尿液等功能。肾癌的发生分为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形式,临床上仅有3%~4%的肾癌是具有家族遗传性,这部分患者的发生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其特点是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发病年龄早,通常在20~40岁,例如VHL综合征。散发性肾癌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高危因素相关。高危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另外肾功能不全长期透析相关的获得性囊性肾病与肾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肾癌典型表现:1.血尿: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出现无痛的间歇性出现的血尿,是肾癌出现的一大特征,大约有60%的患者有此表现。2.腰部疼痛.疲劳3.腰腹部肿物:在腰部或腹部摸到坚硬的、凸凹不平的肿物。4.食欲不振或体重减轻,消瘦.贫血.衰弱等肿瘤等消耗性疾病的症状。5.转移瘤症状:例如肾癌骨转移容易引起骨折;脊柱转移患者会出现腰痛、下肢麻痹等症状;肺部转移患者则会出现咳嗽、咯血等表现。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及健康意识的提升,临床上已经很少有因血尿、疼痛和肿块三联经典表现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经健康体检或其他原因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通过CT或MRI检查发现。得了肾癌并不是无可救药,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做肾脏超声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注意积极进行筛查或评估,防患于未然。血尿、疼痛和肿块为肾癌三联经典表现,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诊。
童仙君 2020-06-25阅读量9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