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现阶段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我国GDM发病率为17.5%--19.2%。妊娠期糖尿病会对胎儿与孕妇都产生危害,具体如下:(1)对胎儿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升高,会让胎儿长得过快,过大,可能会导致巨大儿。妊娠中晚期会导致羊水过多、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心脏畸形、难产、新生儿窒息等(2)对孕妇的影响:容易导致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症、产褥感染等。易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子痫前期、子痫危及孕妇健康。可导致肥胖、羊水过多、难产、剖宫产概率增加等。 针对以上情况,医生建议:首先、饮食控制:每日适当限制总热量,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蛋白质的供给,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充足供给。此外,还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营养补剂的方式,既保证了营养充足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可以服用如美好蕴育润康,它富含α-亚麻酸、燕窝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孕产妇专用营养,可以科学补充DHA,给胎儿提供充足的脑营养,促进胎儿智能发育,同时预防改善FGR,减少孕期不适,维持正常增重,长胎不长肉。其次、适量运动,强度不可过大,例如散步、瑜伽、八段锦等,通过活动不仅能放松心情,降低血糖,还能促进钙的吸收,促进身体健康。最后,需要药物治疗:经饮食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朱珍 2025-02-20阅读量504
病请描述:胎儿生长受限(FGR)又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IUGR),是指胎儿大小异常,在宫内未达到其遗传的生长潜能。胎儿出生体重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我国发生率为6.39%,是围生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1)孕妇因素:孕妇偏食、妊娠剧吐以及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足,子宫发育畸形、吸烟、酗酒、宫内感染等,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贫血、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均可使胎盘血流量减少,灌注下降,导致胎儿发育迟缓;2)胎儿因素:胎儿基因或染色体异常、先天发育异常时,也可伴有胎儿生长受限;3)胎盘、脐带因素:胎盘各种病变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脐带过长、脐带过细、脐带扭转、脐带打结等,导致胎儿血供不足。针对以上情况,首先,应排除胎儿畸形,确定病因,按病因治疗。其次,应左侧卧位休息,从而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同时,消除引致FGR的主导因素,如停止吸烟、饮酒,合理营养,改变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再次,孕母营养支持治疗,包括高蛋白饮食和静脉滴注营养治疗,如复方氨基酸、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营养补剂保证孕产妇营养物质充足摄入,可以使用如美好蕴育润康等这类孕产妇专用营养补剂,它富含α-亚麻酸、11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不仅能满足孕期营养需求,还能很好的增强免疫力,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朱珍 2025-02-20阅读量519
病请描述:如何通过新生儿的身高评估其健康问题呢? 新生儿的身高是评估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为早期发现发育问题提供线索。通常,新生儿的身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母亲的营养状况、妊娠期的健康以及胎儿在宫内的生长环境。 案例分析一: 一名新生儿男婴在出生时引起了临床我的特别注意,因为他的身高比同龄新生儿的平均值略显低矮。尽管他的出生体重落在正常的健康范围内,身高的异常引发了进一步的医学评估。详细的出生前和出生后健康检查揭示了他体格的特点,同时我也对他的家族病史进行了彻底的调查。这项调查显示,孩子的父母和近亲也呈现相似的身材特征,暗示遗传因素可能在孩子矮小的身高中扮演了一定角色。 为了全面评估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生长迟缓的医疗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详尽的检查。这些检查包括基因测试,旨在寻找任何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突变,以及详细的激素水平分析,特别是检查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这些激素的异常波动可能影响正常的身高发展。所有这些测试的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显示出任何导致身高异常的生理性疾病标志。 这一综合诊断过程不仅考虑了遗传因素的影响,还通过排除潜在的生理和内分泌问题,为我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以便进一步监测和支持这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这种详细而周全的方法确保了在没有明显病理性原因的情况下,医疗团队可以准确地跟踪和管理这种可能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生长情况。 治疗方案: 考虑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没有特别的治疗需要执行。我建议定期进行生长监测,以确保孩子的生长速度符合预期的生长曲线。此外,我强调了良好营养和适当的儿童保健措施的重要性,以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 案例分析二: 在一次常规的新生儿检查中,一名新生女婴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她的身高显著低于出生时新生儿的平均身高。进一步的医疗评估着重于探索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我特别关注了这名女婴出生前的环境因素。 详尽的调查开始于对母亲孕期的营养状况的评估。通过审查母亲的饮食日记和孕期的医疗记录,我发现女婴的母亲在怀孕期间特别是在妊娠后期面临显著的营养不良问题。这段时间对于胎儿的生长尤为关键,母亲的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都是胎儿发展所必需的。 进一步的诊断包括了对母亲的血液营养素水平的检测,以及对女婴的生长指标进行详细分析。这些检查确认了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断,并将其直接与母亲营养不足的情况联系起来。这种情况提醒医疗专业人员在孕期管理中对母亲的营养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预,以避免可能的不良妊娠结局。这一案例强调了孕期营养对新生儿健康的深远影响,以及在产前护理中进行适当营养评估和干预的重要性。 治疗方案: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与营养师合作,为这名女婴制定了一项综合的营养补充计划,旨在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其追赶生长。同时,安排了频繁的生长监测和发展评估,以确保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和年份能够达到健康的生长发展标准。 临床个人经验与观点: 通过对这两个新生儿案例的深入分析,我深刻理解到新生儿身高的评估不仅是基本的新生儿健康检查的一部分,更是关键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用于早期识别并解决生长发展潜在问题。及时且准确的身高测量以及随之而来的全面诊断是关键步骤,这有助于明确新生儿的生长轨迹,并及早介入。这些案例中的发现强调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如何共同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例如,来自遗传的身高特点或母亲怀孕期间的营养状态,均是影响新生儿生长的重要因素。此外,持续的跟踪监测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计划以确保最佳健康成果至关重要。 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早期介入的巨大价值,以及在处理新生儿及儿童的生长发展问题时,跨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和专业知识,我们才能为新生儿提供最全面的评估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 在讨论新生儿生长问题时,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生长的因素。首先,对于所有怀孕女性,孕期的营养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孕期营养不仅影响母亲的健康,也直接关系到胎儿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建议进行定期的营养评估,并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营养补充,这是预防孕期相关并发症及保障新生儿健康的关键措施。 此外,新生儿一旦被发现生长迟缓,就需要进行全面的医疗评估,包括详细的家族病史调查和遗传病筛查,以及全面的内分泌功能测试,以确保及时诊断任何可能的生理或遗传性疾病。 总之,儿童早期发展的复杂性要求医疗提供者采取一个综合、多学科的处理方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其成长发展所需的支持。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不仅能够优化每个孩子的健康轨迹,还能为他们的长期福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关注儿童早期生长和发展的方法,不仅利于儿童本身,也有助于构建更健康的社会。
生长发育 2024-05-27阅读量2653
病请描述:患儿,女,“身高增长缓慢5年余来就诊‘’ 患儿母亲诉孩子自出生始发现其生长迟缓,未定期监测身高,具体生长速度不详,日常饮食规律,挑食、喜欢素菜,荤菜一般,喜欢吃零食,一直喝牛奶,未规律补充营养素,夜间21点左右入睡,夜间连续睡眠10小时左右,运动一般,智力正常,精神佳,二便正常。 个人史:G1P1,孕38周,顺产出生,出生体重2.0kg,身长46cm,母孕期情况佳,否认窒息、缺氧史,无黄疸病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亲身高158cm,母亲身高155cm,母亲月经初潮13岁左右,父亲PHV正常,父亲2岁曾因注射青霉素过量出现晕厥。 营养评估:身高98.5 cm (-3.96SDS) 体重;15 kg BMI 15.5kg/cm2 遗传身高:163cm ±5cm 查体(-) 辅助检查: BA:R骨5.2岁 C骨:4.1岁 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染色体检查:(-) 诊断:小于胎龄儿 诊断依据:患儿孕38周出生,出生身长:46cm,体重:2.0 患儿出生时身长及体重均低于同种族、同胎龄、同性别婴儿的第10百分位 鉴别诊断: 1. 先天性感染:如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2. 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症、特纳综合症等,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3. 遗传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4. 母体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 5. 胎盘和脐带异常:如胎盘早剥、脐带绕颈等,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结合患者的相关病史及相关检查可以排除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或身长低于同胎龄婴儿的第10百分位数,这被称为小于胎龄儿(SGA)。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一)SGA的原因 1.生理性原因:这些原因通常与父母的遗传因素有关,例如家族性矮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中至少一人身高较矮,遗传给子女的。这种情况下,子女的身高通常在正常范围内,但比父母要矮一些。 2.病理性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涉及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受限,导致其体重或腹围低于正常范围。常见的病理性原因包括胎盘功能不全、母体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 (二)SGA的健康风险 SGA婴儿可能面临一些健康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生长迟缓:SGA婴儿在出生后可能会继续经历生长迟缓,尤其是在头两年内。这可能导致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受到影响。 2. 器官发育问题:由于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受限,SGA婴儿可能存在器官发育问题,如心脏、肺部和肾脏等。 3. 神经发育问题:SGA婴儿可能存在神经发育问题,如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等。 4. 代谢问题:SGA婴儿可能存在代谢问题,如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三)关注和干预 对于SGA婴儿,家长和医疗专业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和发育情况。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定期体检:定期带SGA婴儿进行体检,以监测其生长和发育情况。 2. 营养支持:确保SGA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包括母乳喂养或适当的配方奶喂养。 3. 发育评估:定期进行发育评估,包括听力、视力和认知能力的测试。 4. 专科治疗:如果孩子在4周岁还没有完成追赶性生长身高处于P3以下,建议专科就诊及早使用生长激素治疗 (四)、结论 SGA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作为家长和医疗专业人员,我们需要关注SGA婴儿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干预措施。通过及时的监测和干预,我们可以帮助SGA婴儿实现其潜在的最大生长和发展。
生长发育 2024-04-23阅读量2605
病请描述:孩子个子矮,就是矮小吗? 01.什么叫矮小?身高有哪些标准? 人的身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医学上,对小孩有没有发育不良,一般都是以百分位法或者标准差法来判断,也就是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健康儿童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数,或者小于2个标准差(-2 sd),就是身材矮小。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孩子有没有正常的身高,你可以通过与其他年龄的孩子进行对比。如果宝宝的身高普遍低于同龄人5厘米,或者是在班级里长时间坐在前两排,而且裤子穿了两年还没变短,这就需要注意了。 02.爸爸妈妈都不矮,小孩为何长得矮小? 经常会有家长问出同样的问题,不过也有可能是错的,因为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同一个家庭的孩子,也是有高低之分的。身高的百分之七十是基因,百分之三十是后天的,后天主要和以下的因素有关: ① 孕妇怀孕状况: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是导致身材矮小的一种因素,与孕妇怀孕有关; ② 营养情况:尤其是在三岁以前,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发育缓慢那么简单,还需要考虑到某些特定的稀有疾病,例如Sliver-Russer综合症、Noonan综合症、Prader-willi综合症等,这些都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 ③ 身体状况:一些慢性病,如慢性肾脏疾病、地中海贫血、气喘、心脏病等,均可造成发育障碍; ④ 运动与心理:缺少运动的儿童生长缓慢,睡眠不足的儿童由于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生长缓慢,如果家庭氛围不融洽,那么儿童的心理发育就会出现问题,无法达到父母的遗传身高。 03.矮小的孩子应该做什么相关的检查? ① 病历收集:母亲妊娠情况、父母青春期发育情况、家庭成员身高等。患儿出生史、生长发育史。孩子的饮食,睡觉,锻炼情况。 ② 身体检查:身高,体重,外貌,性发育情况。 ③ 化验:肝肾功能,电解质,甲功,血糖,生长激素刺激试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性激素和性腺超声波检查。 ④ 通过左侧腕关节 X线片进行骨龄判定,同时进行垂体 MRI检查,以排除下丘脑垂体有无发育不良和肿瘤的发生。 ⑤ 如有需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遗传基因检测。 04.小孩个子矮小,父母该怎么办? 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的随访监测非常重要。监测儿童的身高,正确的方式是: “三点一线”:枕,臀,脚后跟成一条线,脚跟并拢,脚尖成45度角; “四同”:是指确保同一尺、同一测量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比如:将测量时间定为每日早晨10点,以减少早晨和晚上的测量误差)。 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并绘制生长曲线。 05.为何儿童的骨龄要经常检查? 骨的发育是一个贯穿于人体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是衡量人体剩余生长潜能的重要指标。儿童的骨骼发育潜能可以通过检测骨龄来判断。儿童的骨龄偏大,发育较早,骨骺线闭合较早;儿童的骨骼发育相对较小,存在发育缓慢和滞后的风险,这对于儿童生长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06.小孩能不能“等等看”? 许多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是发育较晚,所以一直都在观望,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经常会让孩子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间,最终导致宝宝的身高停滞不前。“晚长”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在医学上被称为“体质性青春期推迟”,通常是指女性13岁之后,男孩14岁之后仍然没有第二性征(具体来说,就是女孩的胸部变大,男孩的睾丸变大),也有可能是女性18岁还没有来月经。这样的小孩通常会随着其它正常儿童进入青春期,出现相对的生长缓慢,而当别的小孩停止成长或成长减缓时,他们的身高会快速增长。这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要根据家族史和专业医师的鉴别检查来确诊。对矮小儿童要做到“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生长发育 2024-04-18阅读量2203
病请描述:儿童矮小症 孩子的身高、发育是目前家长们比较关注和关心的大问题:很多家长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我们身高还可以,孩子却总是在班级内坐前排,比其他同龄孩子个头矮一些呢?究竟是先天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环境影响?日常生活中营养摄入不够还是运动不够呢?今天就跟各位家长聊一聊孩子“长高”这个话题。 首先,医学上将矮小症的定义为:身高在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或第3百分位(P3)以下,并且每年的生长速率少于5cm。那么如何判断孩子身高是否处于正常水平呢?婴幼儿(<3岁)生长速率低于7cm/y,儿童期(3岁-青春期)生长速率低于5cm/y,青春期生长速率低于6cm/y。如果家长针对孩子的生长速率问题并不能准确知道,那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条裤子可以穿两三年,孩子总是坐在前两排,觉得长的比较慢,一年半载不怎么长,与同龄孩子相比差距逐渐拉大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警惕了,尽快把孩子带到医院儿童内分泌科或者生长发育专科进行医生专业问诊和检查。 其次,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孩子偏矮呢?影响儿童身高的两大因素分别为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身高并不是完全由遗传决定,遗传因素占70%,父母的身高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如果父母身高偏矮,那么孩子长高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反之,如果父母身高较高,孩子长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剩余30%因素由后天因素影响,包括营养、疾病、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比如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出生后营养不良、一些急性感染、长期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材)、母亲孕期营养不良、生活习惯不健康、儿童虐待与疏忽等都可能引发孩子偏矮。 最后,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管理孩子身高呢? 1.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并形成记录,测量身高应遵 循三同原则,即同一身高尺、同一测量时间、同一测量人,尽可能的做到减小测量误差。 2.均衡营养充足,富含蛋白的均衡饮食,少吃油炸食品、反季节蔬果,少 喝碳酸饮料。 3.坚持体育锻炼,做到30-40min的有效运动,多做一些弹跳类的运动,例如跳绳、篮球、羽毛球、跑步等。 4.保证充足睡眠,体内生长激素是脉冲式分泌,每天6-8次,学龄期的儿童每晚应在22:00前入睡,并保证至少8h的睡眠时间,睡眠环境昏暗、安静。 5.保持良好生活环境,阳光充足、空间舒适、家庭关爱、心情愉悦。 如果各位家长在生活中观察到孩子可能存在身高方面的问题,应该尽早到医院接受专业的评估与诊疗,切忌轻信网络增高产品及广告。
生长发育 2024-02-27阅读量2625
病请描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与其他育龄相比,妊娠期合并症相对较多。 ● 妊娠期糖尿病:接近50%的PCOS女性发生血糖增高。 ●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10%以上。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达10%-15% 为什么PCOS女性妊娠合并症多? PCOS患者肥胖、胰岛素抵抗、,雄激素增高、同型半胱酸增高和子宫血流异常与以上妊娠并发症增多有关。 产检注意哪些? ● PCOS女性主动与产检医生沟通,将自己的病史告知医生,酌情增加产前检查频率。 ●PCOS女性需要对血糖、血压进行严密监控,同时控制体重增长。根据孕前体重指数情况,控制本次妊娠体重增加情况: ●标准体重:BMI在18.5-24之间,孕期体重可增长22-30斤; ●超重:BMI在24-28之间,孕期体重可增长14-22斤。 ●肥胖:BMI≥28,孕期体重可增长10-18斤。 足月的宝宝大约体重6-7斤左右,羊水300-2000ml之间,估算1斤,胎盘重量大约1斤,因此怀孕后即使孕妇本身不长肉,体重也会增加近10斤,因此对于肥胖的女性,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增加至关重要。 药物可以预防并发症吗? 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促进血管舒张,抑制炎症因子等作用,对于怀孕前有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龄,试管婴儿技术后怀孕、双胎,结合既往怀孕情况、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PCOS女性可在产科医生评估下,应用阿司匹林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特别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部分女性怀孕前存在肥胖或超重,即使体重正常的女性,也容易合并血脂、血糖、胰岛素、尿酸等异常,孕前的积极治疗可以让孕后的各种并发症大大减少。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怀孕前到妇科内分泌门诊检查并调理身体,比孕后的用药更有效。
李国华 2023-03-20阅读量1979
病请描述:2. 常规保健:(1)分析首次产前检查的结果。(2)询问阴道出血、饮食、运动情况。(3)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质量,评估孕妇体质量增加是否合理;子宫底高度;胎心率测定。3. 必查项目:无。4. 备查项目:(1)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NIPT筛查的目标疾病为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21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适宜孕周为12~22周+6。具体参考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40]。不适用人群为:①孕周<12周;②夫妇一方有明确的染色体异常;③1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异体细胞治疗等;④胎儿超声检查提示有结构异常须进行产前诊断;⑤有基因遗传病家族史或提示胎儿罹患基因病高风险;⑥孕期合并恶性肿瘤;⑦医师认为有明显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其他情形。NIPT检测结果为阳性,应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40-41]。NIPT报告应当由产前诊断机构出具,并由副高以上职称并具备产前诊断资质的临床医师签署。NIPT检测结果为阳性,应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40]。(2)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中孕期母体血清学筛查(妊娠15~20周,最佳检测孕周为16~18周)[30-33]。注意事项:同早孕期血清学筛查。(3)羊膜腔穿刺术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妊娠16~22周),针对高危人群[11]。分割线(三)妊娠20~24周产前检查1. 健康教育及指导:(1)早产的认识和预防。(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3)胎儿系统超声筛查的意义。2. 常规保健:(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饮食、运动情况。(2)体格检查同妊娠14~19周+6产前检查。3. 必查项目:(1)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妊娠20~24周)[1-6,35,42],筛查胎儿的严重畸形。(2)血常规。(3)尿常规。4. 备查项目: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进行早产的预测[1-6,43-44]。分割线(四)妊娠25~28周产前检查1. 健康教育及指导:(1)早产的认识和预防。(2)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的意义。2. 常规保健:(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饮食、运动情况。(2)体格检查同妊娠14~19周+6产前检查。3. 必查项目:(1)GDM 筛查。直接行75 gOGTT,其正常上限为:空腹血糖水平为5.1 mmol/L,1 h 血糖水平为10.0 mmol/L,2 h 血糖水平为8.5mmol/L。孕妇具有GDM高危因素或者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建议妊娠24~28 周首先检测空腹血糖(FPG)。具体参考中华医学会《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19]。(2)血常规、尿常规。4. 备查项目:(1)抗D滴度检测(Rh血型阴性者)[1-6]。(2)子宫颈分泌物检测胎儿纤连蛋白(fFN)水平(子宫颈长度为20~30 mm者)[45]。分割线(五)妊娠29~32周产前检查1. 健康教育及指导:(1)分娩方式指导。(2)开始注意胎动或计数胎动[1-4]。(3)母乳喂养指导。(4)新生儿护理指导。2. 常规保健:(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饮食、运动情况。(2)体格检查:同妊娠14~19周+6产前检查;胎位检查。3. 必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超声检查: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羊水量、胎位、胎盘位置等[1-6]。4. 备查项目:无。分割线(六)妊娠33~36周产前检查1. 健康教育及指导:(1)分娩前生活方式的指导。(2)分娩相关知识(临产的症状、分娩方式指导、分娩镇痛)。(3)新生儿疾病筛查。(4)抑郁症的预防[3-6]。2. 常规保健:(1)询问胎动、阴道出血、宫缩、皮肤瘙痒、饮食、运动、分娩前准备情况。(2)体格检查同妊娠30~32周产前检查。3. 必查项目:尿常规。4. 备查项目:(1)妊娠35~37 周B 族链球菌(GBS)筛查: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合并糖尿病、前次妊娠出生的新生儿有GBS感染等),取直肠和阴道下1/3 分泌物培养[1-5]。(2)妊娠32~34 周肝功能、血清胆汁酸检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高发病率地区的孕妇][46]。(3)妊娠32~34周后可开始电子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检查(高危孕妇)][5]。(4)心电图复查(高危孕妇)。分割线(七)妊娠37~41周产前检查1. 健康教育及指导:(1)分娩相关知识(临产的症状、分娩方式指导、分娩镇痛)[5]。(2)新生儿免疫接种指导[5]。(3)产褥期指导。(4)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5)妊娠≥41周,住院并引产[3-4,47]。2. 常规保健内容:(1)询问胎动、宫缩、见红等。(2)体格检查同妊娠30~32周产前检查。3. 必查项目:(1)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大小、羊水量、胎盘成熟度、胎位,有条件可检测脐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比值)等][3,5]。(2)NST检查(每周1次)[5]。4. 备查项目:子宫颈检查及Bishop评分[1,3]。三、高龄孕妇的孕期保健1. 仔细询问孕前病史,重点询问是否患有糖尿病、慢性高血压、肥胖、肾脏及心脏疾病等,询问既往生育史;本次妊娠是否为辅助生殖治疗受孕;两次妊娠的间隔时间;明确并记录高危因素。2. 评估并告知高龄孕妇的妊娠风险,包括流产、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畸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和死胎等。3. 规范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及时规范补充钙剂和铁剂,根据情况可考虑适当增加剂量。4. 高龄孕妇是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重点人群。重点检查项目包括:(1)妊娠11~13周+6应行早孕期超声筛查:胎儿NT、有无鼻骨缺如、NTD等;(2)预产期年龄在35~39岁而且单纯年龄为高危因素,签署知情同意书可先行NIPT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筛查;预产期年龄≥40 岁的孕妇,建议绒毛穿刺取样术或羊膜腔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3)妊娠20~24周,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和子宫颈长度测量;(4)重视GDM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FGR的诊断。5. 年龄≥40岁的孕妇,应加强胎儿监护,妊娠40周前适时终止妊娠。四、孕期不推荐常规检查的内容1. 骨盆外测量: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骨盆外测量并不能预测产时头盆不称。因此,孕期不需要常规检行盆外测量[3-4]。对于阴道分娩的孕妇,妊娠晚期可测定骨盆出口径线。2. 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血清学筛查:目前,对这3种病原体没有成熟的筛查手段,孕妇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均不能确诊孕妇何时感染、胎儿是否受累以及有无远期后遗症,也不能依据孕妇的血清学筛查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终止妊娠。建议孕前筛查或孕期有针对性的筛查,不宜对所有的孕妇进行常规筛查,避免给孕妇带来心理的恐惧和不必要的干预[3-5]。3. 妊娠期BV筛查:妊娠期BV的发生率为10%~20%,与早产发生有关, 早产高危孕妇可筛查BV,但不宜针对所有孕妇进行常规BV筛查[3-5]。4. 子宫颈分泌物检测fFN及超声检查评估子宫颈:早产高危孕妇行这两项筛查的价值在于,阴性结果提示近期内无早产可能,从而减低不必要的干预。但是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所有孕妇进行子宫颈分泌物fFN 检测及超声子宫颈长度的评估[3-4]。5. 每次产前检查时行尿蛋白和血常规检查:不需要每次产前检查时进行尿蛋白和血常规检查,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贫血的孕妇可反复进行尿蛋白和血常规检查[3-4]。6. 甲状腺功能筛查: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儿童神经智能的发育。虽然有专家建议筛查所有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但是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所有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孕期应保证充足的碘摄入[4]。7. 结核病筛查: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所有孕妇进行结核病的筛查(包括PPD试验和胸部X 线检查)。高危孕妇(结核病高发区、居住条件差、HIV感染、药物成瘾者)可以在妊娠的任何时期进行结核病筛查[5]。本指南制定了速查表,便于临床医师使用时快速查阅,见表2。致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防治策略研究”(2016YFC1000400)本指南的执笔专家:漆洪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参与本指南制定及讨论的专家: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段涛(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胡娅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刘兴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贺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漆洪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力(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常青(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王谢桐(山东省立医院)、陈敦金(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彩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时春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蔺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邹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古航(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马润玫(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建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高劲松(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笑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王子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丁依玲(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杨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扬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尚荣(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肖梅(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参考文献:略本文编辑:江琪琪
熊瑛 2018-06-15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 一、儿童身高增长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婴儿期(3岁以下,也就是出生后的前两年,即快速生长期) 出生至3岁,是孩子快速成长期,出生后的第一年生长速度最快,可增加25厘米,婴儿第二年12厘米左右,此期主要是营养状态和生长激素的调节。 2.儿童期(3岁-青春期前)是一个稳定生长期 女孩月10岁,男孩约12岁,此期间生长主要由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调节,每年增长5~7厘米。 3.青春期(加速生长期) 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共同起作用,性激素除促进生长外,还促进性成熟和骨骺闭合,最终导致身高增长停止,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可以平均每年增高7~10厘米,该期大约持续3年,在此期间共增高25~28厘米。男孩青春期比女孩晚2年,因此比女孩可获得10厘米左右身高。 所以婴儿期及青春期对于一个孩子的身高是黄金时期,一旦错过这两个期悔之晚矣。要使这两个黄金时期充分发展。 二、什么是矮小 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的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这个正常的身高被称之为标准,一般采用标准差法和百分位法来表示儿童的生长水平,如果一个孩子的身高比正常儿童的身高平均值低2个标准差(-2SD),或者身高小于该人群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就叫做矮小症。同时如果家长发现3岁以上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小于4~5厘米,青春期小于5.5~6厘米者为生长缓慢。(具体数据可以参考WHO 2006版本) 三、有哪些因素或疾病导致身材矮小? 1.生长激素缺乏症 由于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部分或完全缺乏,或由于生长激素的结构异常。受体缺陷等所致的生长发育障碍,表现为生长缓慢,青春期发育延迟,骨龄小于实际年龄,为匀称性矮小。 2.特发性矮小 不伴有潜在疾病状态的矮小,是矮小中最常见的类型,这种孩子出生体重和身长均正常,体态匀称,身高在第3百分位以下,生长速度可以近似正常儿童或偏缓,且生长激素正常,一般实验室检查正常,染色体正常。家族性矮身材和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都属于特发性矮小。 3.小于胎龄儿(SGA) 由于在怀孕期的异常,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出生时身高和体重就明显小于正常儿,这种孩子出生后,如果营养充足,会比正常婴儿长得更快,这种现象被称为“追赶性生长”,大多数宫内发育迟缓儿在出生后6~12个月内能赶上正常婴儿,以后各项发育与正常儿童相似,但有10~30%的宫内发育迟缓儿没有出现追赶生长,需要及时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4.性早熟 如果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或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在10岁之前,即可诊断性早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性早熟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性早熟的孩子,虽然当前身高不矮,但他们的骨龄已经超前,而且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使骨骺提前闭合,导致身高增长过早停止,最终身高普遍矮小。 5.Turner综合征 是由于全部或部分体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完全或者部分缺失所致,是最常见的人类染色体的畸变之一,也是惟一的人类出生后能存活的完全单体疾病,活产女婴的发生率为2000~2500/1。 6.家族性矮小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身高与父母的平均身高有关,如果父母的身材都比较矮小,根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原理,孩子不可能有特别高大的身材,虽然长不高,但这类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完全正常的,也就是说孩子的骨龄和实际年龄相符,一般不需治疗。 7.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 父母的身高都是正常的,但孩子的生长速度稍慢进入青春期晚于同龄人,所以骨龄会落后于实际年龄,但当同龄人的青春期结束,生长板愈合之后,这些孩子正值青春期仍在生长中,所以最后的身高与正常人无异。 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四、矮小门诊给孩子做哪些检查? 测身高、体重、骨龄,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甲状腺功能、肝炎系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兴奋试验。必要时查垂体的磁共振、女孩可查染色体。 五、如何规范矮小症的治疗? 矮小症的治疗根据病因而异。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可以应用生长激素补充治疗,甲减患者补充甲状腺激素,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患者一般骨龄12岁前用生长激素治疗促进生长发育,12岁后应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研究发现,找不到任何原因的矮小患者(特发性矮小)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 矮小症的治疗时机应在骨骺闭合之前进行。一般情况下,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年龄在5岁到8岁的儿童是治疗的黄金时期,不仅疗效显著且费用相对较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治疗矮小症的药物只有生长激素,不要因为病急乱投医而去相信广告上的增高产品,这些物品或药品一般没有任何效果,请家长们不要随意相信,以免耽误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时间。一旦对小孩的身高产生疑问,应及时就诊。 六、目前哪些矮小适合生长激素治疗? 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性早熟、Turner综合征。 七、孩子的身高与父母的身高的关系 良好生活环境下成长的儿童,遗传因素更为重要,其成年后所能达到的最终身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身高,一般父母高的子女也高,父母矮的子女也矮,如果父母的身高相近,则孩子的身高与父母的平均身高十分接近,但是如果父母双方中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个子,则孩子的身高变动幅度就会很大。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下靶身高的公式: 男孩靶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7.5 女孩靶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6.0 八、对矮小孩子生活中应注意什么,有什么建议? 1.优质、充足的睡眠 睡眠中生长激素的分泌是白天的3倍,睡眠质量也很关键,总做梦会影响生长。 2.合理饮食 不挑食,蛋白质摄入要多肉类、豆类、奶制品,进食规律、不能暴饮暴食,少进甜食,睡前不加餐,不喝甜饮料,因会抑制睡眠中生长激素的分泌。钙铁锌,B族维生素的摄入很重要。每天保障喝250~500ml牛奶,吃1~2个鸡蛋,适量的各种肉类、谷类及水果、蔬菜,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少吃鸡肉、蜂蜜,蜂王浆等。 3.运动 采取跳的运动、打球比较好,如跳绳,矮小的可每天跳1000个。终身高会比不爱运动的孩子至少多长2~3厘米,运动还可以增加食欲,改善孩子的睡眠质量。 4 良好的心情 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缺少关爱、交流,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这叫社会心理性矮小,情感遮断综合征。
祝丹 2016-03-01阅读量5566